学习生活自评自查报告【推荐三篇】

学习生活自评自查报告(通用3篇)

学习生活自评自查报告 篇1

一、强化学习,深入思考。

煤炭局、人劳局、教育局春训活动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坚持业务学习与工作作风相结合,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分层次召开了机关同志学习心得畅谈会,股长工作心得剖析会,下属单位领导学习交流会,分管领导工作思路研讨会,做到了联系实际,深刻剖析,措施得力,效果明显。药监局邀请市级专家来澄举办业务知识辅导讲座,提升了局机关同志业务能力。文体广电局、科技局、经发局、中小企业局联合邀请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段教授召开学习党的xx届全会精神的理论知识讲座。

二、改进作风,创新创优。

春训活动进入第二阶段后,各乡镇、各部门都能认真查摆问题,评议改进,对在一些干部中存在的敷衍塞责,办事拖拉,不愿承担责任,群众观念淡漠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通过问题查找原因,通过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农业局、住建局、韦庄镇、寺前镇等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深刻揭摆思想、工作、生活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春训效果。各领导、各同志都能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对自己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由领导、由同事帮助其发掘自己内在的深层次问题,坚持对党、对同志负责的原则,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勇于揭露自己的缺点,面对面进行讨论、评议,化解思想隔膜和顾虑,并提出今后的整改意见,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目的。

三、未雨绸缪,高点定位。

各乡镇、各部门结合春训,谋划好20xx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更严的要求。统计局局长王现民就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完善实施提出了四点要求。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在打造产业集群上高起点、高要求,前瞻性地策划、包装、申报项目,千方百计争资引项,着力在光伏产业集群和煤电铝产业链的提升延伸上做文章,抢抓园区二次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用更高的目标,为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目前,所有乡镇、部门都已行动起来,提前谋划、科学安排,积极地与上级对口部门衔接,争取资金、项目的工作节奏得到明显提高,为扎实搞好20xx年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生活自评自查报告 篇2

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是当前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其关键在于教师,搭建个人研修平台,创建学习型学校已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结合本次“创建学习型学校活动”的通知精神,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学习为先,全员参与,全面提高”的创建思路,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主要成绩:

一、建构本校学习长效机制,高 瞻远瞩。

参加区教育局几轮学习,领会精神,学校领导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站在发展的前沿科学制定了本校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实施方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为组员的学习领导小组。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定论教师的角色,既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学习者、研究者和创造者,必须具有主体意识、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

1.建立健全组织。以教导处为主创抓手,人人参加学习。

2.建立制度保证。围绕学习方案,出台管理制度、学习评估制度,科学有序推进学习内容。

3.搭建资源平台。学校保证网络畅通,以网学为主,业余为主,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

二、举办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以活促学。

1、培养高尚师德,让思想成为行为的先导。以“我为山区库区的教育该做什么”开展正面大讨论,让教师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励志安心工作,扎实个人专业。

2、加强新课标学习,时时清醒教学动态。新课标是我们工作的指南,人人熟记所教学科课标。

3、注重教师专业成长,落实区局教研活动“十个一”,即每周听一节课、间周一次活动、每月一次教学会诊分析、每期一次教学观摩、每期一次教学互查互评、每期一次讲座、每年一次全员优质课竞赛、每人一个研究课题、每年一本读书笔记、每期一篇教学总结。

4、利用课堂创优活动,使教师在课堂创优中成长。学校把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作为教师培训的重中之重。每学期开学学校就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听、评课活动,从校长到教师,人人参与。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学校经常性地安排教师上试验课,使老师逐渐懂得什么样的课堂才真正精彩。

5、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注重青年教师的学习培养。我校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自修,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说课、讲课、评课等活动,老师间进行了很好的沟通交流,达到了共同学习,团体学习的目的。我校青年教师李倩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积极参加研修学学习,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她积极参加东宝区数学优质课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以网上教研为载体,便捷高效。

学校教师人人熟练电脑基本知识,积极建好个人的博客研修平台,认真参加学校博客圈大讨论,让网络教研突破时空限制,便捷高效。让教师专业发展更快更好。

主要问题:

1、加强新课程理念研修。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教师怎样提升教学技能》一书。

2、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全面提升教师自我素质。每天都上网浏览研修论坛新发表的博文,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3、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自觉主动有效上下功夫。

4、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做到“三学”。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5、勤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面对的是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无庸置疑,教师是课程改革的落实者,课程改革的主导者,课程改革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深的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知识。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保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而教师不仅是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面对学校工作,一切发挥教师主动性,让学习在校蔚然成风。

学习生活自评自查报告 篇3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时刻刻注意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首先遵守,从不食言。就是因为我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自觉遵纪守法,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学生才愿意接受。通过加强师德学习,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等自查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不足,现将存在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记录如下:

一、存在主要问题

1、由于创新意识不足,在工作中总认为创新是年轻人在事情,有时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工作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让年轻人去做,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还会把工作作为负担。

2、对待学生平等对待观不明确。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我却没有把他们都发掘出来。现在班级中有许多后进生,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学习成绩差,多次帮助教育,却仍然不改正,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就灰心放弃他们,有时对他们的缺点放任自流,缺乏耐心和持之以恒的信心。

3、作对待学生要求有时过于严格。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有时对学生过于严格要求,师生间就会形成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今后工作的立足点

1、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2、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新课程的一线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身素质。

3、提高工作热情,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这需要教师把他发掘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本着为每个学生服务的精神,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要全面评价每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以教学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培养健全的人格。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