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

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

体育用品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是投、融资领域投资商确定体育用品行业投资与否的重要依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报告综述

报告以庞大的体育用品行业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统计分析方法,以数据报告的形式,客观、准确的对行业发展概况、行业市场饱和度、供应商议价能力、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以及行业投资价值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体育用品行业最具投资价值的50家企业。使用户对于投资该行业所需资本、所要承担的风险以及预期收益有了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帮助用户规避投资风险,使得投资收益最大化。

一、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

体育用品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既没有形成支柱产业,也没有成为主导产业,但这是一个市场潜力很大,特别是社会功能较强,还有可能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创汇的产业之一。一般讲,体育用品业的发展依靠两个条件,一是本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二是该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代体育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体育在我国的真正兴起不过是50多年。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体育是极少数富人娱乐的“专利”,所以在全国没有一家像样的体育用品器材厂,体育用品根本谈不上形成行业。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国体育用品业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到了70年代中期,我国京、津、沪、穗、黑五大体育用品近百家的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大体育用品供给系统日臻完善,这对满足全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体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党的经济工作这条主线,与相关部门一道在体育用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等以及培育市场、促进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开始新的实践和探索。

(一)成立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逐步改变行业管理体制

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近30年里,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大多是隶属轻工系统的小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从产品的开发到经销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使一大批合资、独资、集体、私营个体企业脱颖而出,在很短的时间里,一个跨系统、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中国体育用品业得以茁壮成长。与此同时,一个能够协调体育用品企业与用户间的关系和带有指导服务职能的多部门、跨系统的社团组织,由原国家体委牵头,有纺织、轻工、兵器、化工、针织百货、进出口等单位参加的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于1993年经国家批准正式成立,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秘书长出席了成立大会。从此,结束了几十年由一个系统独家生产、独家管理的历史,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七年来,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努力遵照办会宗旨,紧密团结全国体育用品生产、流通企业,并根据章程和会员的要求,在为企业服务、推动联合、发展体育用品生产、培育市场、促进流通、扶植推广名牌以及在与国际体育用品组织的友好交往等方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办好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培育市场、拓宽消费领域

博览会的前身是已运作了20来年的全国体育用品计划订货会。博览会迄今为止,已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南等地区流动举办了7届。七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博览会始终坚持了为体育事业服务,为生产、流通企业服务的发展方向,密切配合和服务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努力为“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计划提供精良装备。同时在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振兴民族品牌、引导健康消费、培育市场、促进承办地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推动我国体育用品业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993年的西安第一届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 参展企业100多家,展位180个,到了第七届的成都,展位已发展到2100个,参展企业540家。七年来,博览会的参展企业提高了5倍多,展位提高了11倍多。

博览会从规模、办会质量、加强服务意识等方面,一年一个新台阶,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境外业内人士的认同,目前已实现了“亚洲最大”并向着“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目标迈进。此外,全国体育用品专卖店、店中店和经营点数以万计,在保证需求、活跃流通、方便大众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形成了较完备的市场销售体系,并逐步走向成熟。

(三)学习、借鉴境外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促进国产体育用品的更新换代

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努力提高体育用品的工艺质量,促进体育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发展,是我国体育用品业不断追寻的主题。多年来,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科研技术人员一方面根据现实条件和传统技术,努力研制开发高质量的体育器材设备,同时还不断地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在研制开发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快捷的发展之路,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近几年,我们加强了与境外的交流,把国际知名品牌的制造商请来讲课,广泛开展业务指导、培训。另一方面把国内的有关人士组织出国考察专业活动,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开阔了国内企业的思路,研制出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体育用品,使国产体育用品向着国际化逐步靠拢。

(四)推进国产体育用品标准化建设,严格把好质量关,进一步净化市场

标准是产品的生命,标准化程度直接反映了产品的质量。我国体育用品标准化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严重滞后体育事业的发展,更远远落后于世界体育用品标准化水平。到目前为止,国产上千种体育用品,标准化率不到10%。而且这些标准尚存在标龄长、标准低,与国际质量相差甚远等问题。许多无标产品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还会引起赛场纠纷,因质量问题致残、致亡事件也时有发生。标准化工作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第一,我们开始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强体育用品业的标准化建设,着手修改、健全体育用品标准;第二,加强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几年来,我们委托协同专业部门对市场上的竞赛和健身运动用器材进行了重点的检测,并及时发布信息,对推动国产体育用品质量、工艺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严格体育用品审定工作,为体育的竞赛和全国体育消费市场把好质量关;第四,通过审批制度规范全国的博览市场,在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上坚持扶优限劣、严格打假活动,几年来收到良好效果。

二、抓住机遇,促进体育用品产业转移

体育用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经济、劳动力资源、加工、运输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原因,发达国家的不同产品包括体育用品在内的比较优势正不断向外转移,日益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尤其是由东南亚的经济危机引发的国际性金融秩序出现的混乱,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加速了世界经济的结构调整。实践证明,历次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会促进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体育用品产业来讲,70年代的中国台湾地区、80年代的韩国等,都抓住了机遇,成功地接受了境外的转移,使体育用品这类小产业一度成为他们出口的拳头商品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近年,由于上述同样的原因,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体育用品业又开始了向外的二次转移,这对已经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同样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物价指数较低,物质资源充足,在接受体育用品产业转移和发展体育产业方面有着任何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沿江开放城市,如福建、广东、天津、青岛、大连和江浙地区,利用较强的商品经济意识、便利的交通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高等优势,积极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消化吸收工作比较成功。有不少项目合作期满后,推出国内新一代高质量的产品,对填补国内空白,发展进口替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了解,中国台湾地区到祖国投资办厂的已有两万多家,其中有50-60%以上的是体育用品业,岛内最大的几家运动鞋厂、健身器材厂几乎全部转移到了大陆生产。此外韩国的渔具、制球业,日本的制衣企业相继在我国落户,我国加工着几乎所有的世界名牌运动鞋、运动服、羽毛球、羽毛球拍、乒乓球、乒乓球拍、网球、网球拍、棒垒球、高尔夫器材、滑雪器材等产品。仅广东省就有大小运动鞋企业4000多家,绝大部分是对外加工;福建省鞋业年总产值超过100亿人民币;在该省内彭田的一个小村里,日加工运动服10至12万套;我国的举重、健美器材每年大量出口欧美等国。我们在积极接受世界性产业转移,努力加速产业调整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努力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朱在1999年作报告中提出:“今年GDP要在上半年的基础上增长7%,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行各业创造性的工作”,同时又明确要求:“积极引导居民增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旅游的消费,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党和政府的这种战略性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体育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总目标,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尽快把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培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健康成为生活质量第一要素,特别是五天工作制和即将出台的医疗制度改革,人们参与体育健身和娱乐必将成为普遍的社会需求。据最近对北京、上海、广州的1056位城市居民调查表明:体育活动深受群众喜爱,而青少年是体育消费的主流。我国的企业应抓住时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调研,开发出适合不同层次的锻炼者的体育用品。目前,影响体育用品形成消费热点的主要因素有:

(一)产品结构开发不合理

1.用于群众体育的用品在设计思路上不能打破惯性思维模式。

比如运动服除在运动场所穿着外,能否与生活便装、工装甚至时装结合起来,这需要在款式、面料与辅料的搭配和纺织技术上都要有新的突破。又比如健身器进入家庭,要把实用与装饰结合起来,通过组合与折叠即可变成一件精美的家具。郭跃华开发的轮滑鞋,不仅可以体验轮滑的享受,轮子收起后,又可做旅游鞋,一鞋两用,市场较好。这种思路或许会给我们很多启迪。总之,要使消费者永远追逐更新的模式和最佳的锻炼效果,吸引其逐渐增加对体育用品消费的投入,以达到不断扩大消费的目的。

2.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少。

3.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迟缓。

(二)缺乏科学、正确的引导和宣传

产品的销售与使用培训脱节。一种器械,消费者如果不清楚其功能和通过锻炼可达到的效果,他就不可能自觉地、长期地坚持使用。于是在一部分消费者中出现了“锻炼无用”,“白花钱、浪费时间”,“不如采取药物、手术等方法见效快”等错误认识,使很多个人和家庭在运动消费方面进入误区。在这方面我们应学习、借鉴国外的做法,把器材的销售与使用的培训、指导等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结合起来。

(三)政府性的培育手段仍需加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府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出台,市场消费多元的趋势日益明显,体育消费不属人们必需的生活消费,一个国家只有在物质和精神文明达到一定程度,体育消费才可能持续上升。据调查,目前我国的体育消费虽呈上升趋势,但仍排在城市居民住房、购车、饮食、医疗、旅游、子女教育、购物消费之后。实践证明,体育用品市场不会自然形成和成熟,政府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去积极开发和精心培育,这是市场初级阶段的特点。今后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在采取必要手段的同时还要靠更大的环境综合效益,有时只有整体效应出来后,体育用品的消费热点才可能真正形成。

四、选好突破口,主动出击国际市场

纵观世界近代经济发展史,没有一个国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完成现代化的。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中国体育用品业如不抓住机遇,把民族的产业及时地溶入国际大循环中,就很快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伍。

(一)市场无国界

产品的销售无地域概念,一个产品哪个地方市场好、价格高,就到哪个地方去卖,哪个地方的生产成本低、利润丰厚,就到哪个地方去加工,这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基本法则,也是当前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样一种产品,国外比国内市场价格相差悬殊,这是因为产品的制作、销售成本和所在地的价格指数、产品的市场认同度以及关税等因素决定的。比如国外的运动服、运动鞋一般都要高出国内十几倍以上;采用新型材料和工艺较高的器材,如射击枪弹、船艇、举重、体操器械等,一般都相差几十倍以上;科技含量高的仪器类产品则会更高。所以,我们历来支持和鼓励把中国的低、中档体育用品拿到国际市场上去卖。体育用品的国际市场容量,大约为1600至1900亿美元左右。进入新世纪后,预计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估计为300至400亿人民币左右,有迹象表明,国内市场在总量上已趋于饱和。所以,体育用品主要的和最终的市场是在国外。发展半个世纪的中国体育用品业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制作经验,基本上具备了冲击国际市场的实力,应立志搏击国际市场风浪。

(二)冲击国际市场

冲击国际市场的主要含义包括:一是国产品牌直接在世界品牌的领地闯天下,使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进行面对面的较量;二是与国际品牌合作,即采取所谓"三来一补"的方式加工;三是通过合作伙伴的营销渠道,逐步推出国产品牌。

第一种方式是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追寻多年的梦想,国产品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产品信息搜集、反馈敏捷,品牌宣传效果明显,创汇能力强,货币回笼快,但产品档次必须要求高,另外经营风险较大。

第二种方式是因为通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定牌生产的方式,优点是上马快易见效,但净创汇能力很低,如为国际品牌加工一只篮球,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卖到80-100美元,而我们所得的却只有10美元;加工一双世界名牌运动鞋,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为200-300多美元,而我们得到的却不到1/10。从80年代初至今,我国约有60-70%的体育用品企业利用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为境外品牌进行着大量的加工业务。在这一加工过程中,我们赚的是加工费,而对方赚的却是无形资产附加值和超额利润。

第三种方式是因为体育用品业基本上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垄断性,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经营,在世界各大市场创造出了著名的商标,形成了珍贵的无形资产,现在这些品牌虽然通过委托加工、无形资产参股等方式在经营,但凭借品牌仍在主导和左右国际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方向。国产品牌要冲击国际市场必须与国际上著名经销商合作,利用他们现有的营销网络,逐步影响国际市场。另外一个原因是体育用品只有销量在80%以上时,才能保本,而我国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一般企业都有重生产轻销售的弱点,产品生产出来,但一时卖不出去,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占压,所以有人说,成功地实现体育用品的转移,关键不在生产而在销售。

在我国加大体育用品出口的同时,必须注意逐步由出口产品向着出口技术、设备、合资办厂过渡,由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向着品牌在境外注册等方面转化,提高产品净创汇能力及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

在出击国际市场时,选准市场方向非常重要。在国际的主要市场上,世界品牌已盘居多年,国产体育用品不可能一下子挤进去,应该寻找那些国际品牌产销薄弱的国家和辐射性强的自由贸易区,开发那些发达国家尚未涉足的领地,如积极参与边境贸易;加强对中亚国家的联系,拓展中东、南美及非洲等国家地区的市场,重振俄罗斯、乌克兰市场。另外,朝鲜市场的大门将来一旦打开,各种体育用品的需求量将会猛增,加之气候、民俗及生理条件相近,使销售成本大大降低,这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市场。

总之,迈向国际市场的路有无数条,现在关键是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决策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进取。

五、“入世”后对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思考

最近,根据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国有望尽早加入世贸组织。“入世”后,我国的体育用品业同样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遇到严峻的挑战。

(一)“入世”后可能给中国体育用品业带来的冲击

1.目前国产体育用品在标准、技术、质量、成本以及规模效益和管理理念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加之我国体育用品业起步较晚、经营规模分散、市场经验不足、没有真正形成一大批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民族品牌,“入世”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产器材与洋货间将会在不平等的条件下竞争而处于劣势,就整个行业而言,仍属于需要政府在一定时期给予保护的幼稚行业。

2. 就目前我国体育用品的出口,在总额及产品质量、档次都有待进一步提高。1992年为13.7亿美元,以后逐年增长,1998年为45.98亿美元,出口总额虽逐年提高,但其中大约有50%是属来料加工,40%左右属一般贸易,真正以国产品牌打出去的只是凤毛麟角。我国体育用品出口平均价值不及国际品牌的1/10。“入世”后,门坎降低,体育用品的进口量将会急剧增加,而民族品牌出口总额则会大幅度下降。

3.“入世”后,部分无开发能力的粗放型经营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国产体育用品品牌份额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减少50-60%。也有相当一批企业,在外来企业和洋货的冲击下,可能会由独立经营品牌,逐渐转入对外加工;剩下为数不多的一部分企业,在新的形势下,需要进一步调整后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以新的设计和技术手段,不断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特别要补上国际贸易的法律课。

4.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在大的经济环境影响下,各类体育用品库存增大,行业利润下滑,需求不旺的现象较为普遍,“入世”后随着我国关税的降低,国产体育用品的价格优势将很快消失。市场上国产体育用品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供大于求,产品的仓库积压和资金占用将进一步加重,如运动服、运动鞋、健身器械等,特别是竞赛用体育器材和设备等。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体育用品业将面临着全方位的发展机遇

1.“入世”后,大量的世界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将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国专业运动队的进口需求,这对降低采购成本,满足售后服务,并使我国运动队的装备水平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一个档次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那些受器材影响较大的竞赛项目,如射击、射箭、自行车、摩托车、水上七个项目、冰雪项目、田径项目以及电子报靶机、计时记分设备等等。

我国的非专业体育消费群体面对质量好、工艺精、价格还能接受的国际名牌真品,将进一步刺激起消费欲望,特别是青少年消费群体,在短期内可能形成消费热点,这对进一步培育市场、拓宽消费、拉动内需将起到积极作用。

2.“入世”后,国产品牌在强大的洋货冲击下,将被迫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思路及管理方式,更迅捷地按国际标准体系和市场要求,更合理地进行产业调整和实现企业间在优势互补的条件下的联合和重组,并充分利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入世”后,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迫使一些企业面对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而迅速确定外向型经营观念,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主动避开和被迫让出洋货抢滩的主战场,而采取"你进我出"的灵活策略,主动到世界上尚未被发达国家涉足的市场去开辟新的领域。

4. “入世”后,将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更宝贵的学习机会,会给国产体育用品以压力,并尽快找出不足,使其积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的差距,立足长远的规划和发展,振兴民族品牌,逐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5.有利于规范、净化国内市场。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市场上有相当多的质次、价高和假冒产品与合法经营者进行着不平等的竞争;国产竞赛器材、设备在设计开发思路、制作上仍有很大程度的照搬和仿制,随着洋货的进入,国外的市场监理工作也将在国内启动,一些凭"拿来主义"生产产品的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这对净化、规范国内市场和从另一个角度促使国产体育用品升级换代,将起到建设性作用。

6.有利于扩大就业。大量的国外订单进入国内后,国内的劳动力市场和原材料资源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诸多的国外企业在中国投资办厂,会大量地吸纳我国的剩余劳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对今后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谈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应不断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积极引进境外资金设备,缩小差距,增加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第二,继续加快体育用品标准化建设,促进国产体育用品工艺水平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第三,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大力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推动体育用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和改造,形成合理的产业规模,促进体育用品专业集团股份制公司的建立,营造体育用品业的大集团军,形成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

第四,争取政府在一定时间内对国产体育用品业采取保护性支持政策,具体措施是:

(1)为提高国产体育用品质量和档次,对体育用品企业进口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实行免征关税,同时降低用于体育用品生产的原材料市场价格;(2)给予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用品企业直接对外权,以便于在对外谈判、签约、结汇、进出口、资金融通等方面,为企业出击国际市场给予更大的灵活性;(3)实施税收政策改革,提高外汇流程比例,以利于扩大再生产;(4)体育用品企业应与机电产品等行业等同条件,即投产四年内免征出口税收,以促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四年以后,逐步减少优惠,与其他产品平等竞争,但对开发的新产品并打入国际市场的,则应继续实行优惠,以鼓励企业建立我们自己的品牌信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