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习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心得体会(精选33篇)
不忘初心,扬帆逐浪向深蓝,“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在海军部队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在海军部队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官兵普遍认为,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友谊使者。大家表示,要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为榜样,坚定强军报国、忠诚使命的崇高信念,铸牢转型发展、建功海疆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汇聚建设强大人民海军的磅礴力量。
强军榜样催奋进,典型事迹励军心。东部战区海军通过事迹宣讲、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先进事迹,营造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海军首位女实习舰长韦慧晓说:“作为驻守东海的拳头部队,我们一定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大抓复杂环境、极限条件下练兵,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海空雄鹰团”飞行员付阳表示,“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激励我们要瞄准一流苦练本领,把每一次飞行当作战斗。
“学‘和平方舟’先进事迹、做南京路上好军医”活动,在海军军医大学启动。该校第二附属医院81岁院士廖万清动情地说:“我戴着老花镜,一句句地阅读事迹报道,深受鼓舞。‘和平方舟’的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再接再厉,用仁心大爱护卫官兵健康。”曾先后两次参与执行“和谐使命”任务的该校针灸专家李伟红告诉记者,在宣传报道中看到自己的故事,她既激动又振奋,立志磨砺过硬专业技能,送医送到万里海疆。
在学习讨论中,辽宁舰官兵决心学习先进,争当海军转型建设排头兵,为捍卫国家海上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海军陆战队把学习活动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又一抓手,激发官兵练兵备战热情。正在进行夜间实战化训练的某旅官兵认为,只有脚踏实地练兵备战,才能不负军人使命。
亚丁湾西部海域,参加海军第33批护航任务的西宁舰官兵,通过卫星电视收看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报道。官兵们感言,“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向世界展现了我大国海军承担国际责任、捍卫世界和平的良好形象,自己要向榜样看齐,同样当好中国海军的名片。
某保障基地官兵表示,一定牢记使命,高标准履行好任务,树好中国军人形象。
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也是一名有着近70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生节俭朴素,被誉为“布衣院士”。他始终发扬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家中至今仍在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沙发、旧电视、旧铁架床,却将毕生积蓄8809446.44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卢永根院士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卢永根同志“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授予他“南粤楷模”称号,广东省委教育工委授予他“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举起右手,面向北方、延安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些还记得。中国人是守诺的,你向党、向人民作过许诺、宣誓,那自己要遵守。”当卢永根躺在病床上接受采访的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上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由于身体原因,卢永根未能亲临颁奖典礼现场,节目组专程到病房为他颁发了奖杯。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采访了卢永根院士的夫人徐雪宾老师。徐雪宾向现场观众展示了一张遗体捐献卡,这是几个月前卢永根要求为他办理的,卡片上面写着:“我是一名捐献遗体的志愿者,我愿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为振兴祖国医学事业而奉献。”同为遗体捐献者,徐雪宾非常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作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作为共产党员,他捐献遗体是最后一次做出自己的贡献。”
浅秋悄然而至,风景清丽可人。新学期如约而至,每一次开学都是新的起点,每一次开学都给我们别样的生活体验,校园里充盈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近半年,我们经历了疫情和洪水的考验,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护“我”周全,英勇威武的军人叔叔保卫家园。近日,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发布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的称号,他们无疑早已成为孩子们心中崇拜的偶像。为了拉近与英雄的距离、面对面接触,9月2日上午,九江市湖滨幼儿园特邀九江经开区消防救援大队十位消防员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体验活动——“飒爽小小兵,开学展风采”。
当天,孩子们齐聚在“湖幼”的户外操场,在保教主任的主持下,该园全体师生共同参与20__年秋季开学典礼。首先进行的是升旗仪式,担任升旗手的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们,护旗手和升旗手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鲜艳的五星红旗入场,升国旗、奏国歌,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小朋友们全体肃立,用稚嫩的童声高唱庄严的国歌,注视着国旗冉冉升起。
接着,副园长王映枝为开学典礼致辞:
一是,假期过后,幼儿园美丽如昔、安全依旧,欢迎宝贝们的到来;
二是,新学期里,希望小朋友们健康活泼、乐于思考、敢于探索,新学期有新发展;
三是,对消防英雄的到来表示欢迎,邀请消防员叔叔与小朋友们一起游戏。
而后,消防员叔叔带领小朋友们变身“小士兵”,孩子们穿着整齐的军装,带着喜悦的心情,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踏着骄傲的步伐,在操场上开启了一场童趣的小军人之旅,玩军队游戏、走士兵军姿、唱英雄红歌等,以此培养孩子心中的感恩之情与爱国情怀,将中华民族优良的红色基因扎根于孩子的心灵。最后,开学典礼仪式在孩子们愉快的“打水仗”、“泡兵总动员”等游戏中渐渐落下帷幕,开启又一学期的新篇章。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当中。九江市湖滨幼儿园“飒爽小小兵,开学展风采”主题开学典礼活动,为孩子零距离、面对面接触心中的英雄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不仅对幼儿进行了特殊时期的感恩教育,体验英雄的力量,还能培养孩子积极进取、勇敢坚强的优良品质,同时让孩子们在国防教育中了解中国梦、强国梦。
卢永根院士的一生当中曾经有过四次重大选择,第一次是中学时期选择了一种信仰,第二次是考大学时选择了一个国家,第三次是工作后选择了一份事业,第四次则是生命最后选择了一种告别。卢永根的人生选择生动地诠释了对党的一片忠诚、拳拳报国之心和为了人民群众幸福生活而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彰显出爱国知识分子用一生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赤子襟怀。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次选择,选择决定人生方向,选择决定人生道路。我们在面临选择时的一念之差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错误选择看到的是眼前的苟且,享受的是短暂的安逸舒适,而正确选择则能看到诗和远方,同时能让人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无怨无悔。中科院“布衣院士”卢永根在人生关键时期面临了四次选择,正是由于他在选择的十路口作出了正确选择,也才造就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践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对卢永根而言,“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实至名归。11月15日,中央宣传部又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着眼长远,要从利国利民、爱党爱国的角度去作出正确选择,方能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方可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择一种信仰坚定正确方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信仰难免空虚或迷失方向。共产党人作为无神论者,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1949年,年仅19岁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每位党员干部要不忘入党誓言和入党初心,坚定政治信仰,坚定“四个自信”,立足岗位有作为,牢记宗旨为人民。
选择一份事业作为服务平台。事业是我们为民服务、为党分忧、为国奉献的平台,也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基。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事业去奋斗,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卢永根选择了水稻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他用毕生精力,始终与他所热爱的农业、水稻遗传“较劲”,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卢永根研究团队近些年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其中水稻25个,大豆5个,甜玉米3个;培育水稻不育系3个。这些品种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新增产值15亿多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要你有一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初心,无论你从事的什么事业,都能绽开出最漂亮的生命之花。
选择一种告别抒写赤子襟怀。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在生命的尽头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将骨灰洒在自己热爱的那片土地,有的人把一生的积蓄留给子孙,有的人则坚定地做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卢永根就是后者。一生积蓄88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大设立教育基金;个人后事如他所愿,没有告别仪式,遗体捐给国家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最后一笔党费有1万元之多,老伴帮他代交给组织……卢永根悄悄地走了,走得干净彻底,走得了无牵挂。他选择的这种不同常人的告别方式抒写的则是赤子襟怀。他心里始终装着的是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祖国,装着的是他奉献了一生的教育事业。从卢永根院士身上,我们要学习他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守初心、践行使命的赤子襟怀。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这众多荣誉的背后,是他不忘初心,扎根基层,苦心钻研的深刻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后他曾说“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这种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获得的一切荣誉。
深海大洋,是最佳的课堂。从入列的那一天开始,和平方舟多次开展全员额、全要素、全流程卫勤演练,刷新一个又一个纪录——
20__年,和平方舟完成新型海上医疗救护平台能力演练,标志着岸海衔接、海空立体和远海保障的体系基本形成;
20__年,和平方舟在亚丁湾开展海军首次远海卫勤演练,带动了我海军远海医疗救护能力的全面提升;
20__年7月,和平方舟舰载救护直升机在外国岛礁巡诊,标志着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海上立体救护能力已经形成;
20__年9月,和平方舟舰载救护直升机首次在地中海进行跨昼夜飞行和搜救演练,锻炼全天候全地域应急医疗救治能力;
……
走出国门,从海上立体救援实兵演练到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演练,从单船训练到与外军联演联训,对于和平方舟来说,已成为常态。
20__年10月24日,和平方舟结束对法属波利尼西亚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后,在帕皮提港附近海域与法军举行融空中搜救、直升机索降、甲板伤员转运、联合医疗救治和伤员快速后送5个课目为一体的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援海上联合演练。
“那时,和平方舟刚刚离港,谁也没想到这是一场演练。”卫生员张栗淮说,部署铃响后,大家撒腿就往战位跑。事后官兵才得知,这次演练,从演习背景想定到伤员伤情设置,再到伤员换乘的时间、海域和方式,都没有事先沟通,完全按实战要求展开。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20__年11月19日,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和平方舟临危受命,48小时内完成人员集结和物资装载,千里驰援灾区。
11月25日凌晨,刚刚赶到菲律宾灾区,和平方舟便迎来第一批重症病人,有的患糖尿病并发下肢感染,有的患急性阑尾炎已有数天,有的粉碎性骨折……医护人员立即行动,连夜救治伤病员。
此次救援行动中,和平方舟共接诊伤病员2208人,实施手术44例,住院治疗113人,救生艇前出139艇次,直升机转运718人次。这是我国首次派出舰艇赴海外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
“感谢中国政府,派来‘生命之舟’。”菲律宾军政官员给予高度评价,称和平方舟无私的医疗援助点燃了灾区民众对未来的希望。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更是赞誉和平方舟在救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历练,一茬茬水兵在和平方舟成长成才:防化班长黄芳烨由于军政素质过硬,经考核提干赴军校深造;电航班长兼技师郭丰涛,由于完成任务出色,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1次、荣立三等功2次;信号班长韩大林,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7月11日,鄱阳湖水位突破历史极值。据悉,本次洪水已致江西省农作物被淹面积达45.57万公顷、521.3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64.9亿元。
更令人揪心的是,鄱阳湖水位仍在上涨,面积已达4206平方千米。专家分析,按照这个增幅,鄱阳湖可能会超过青海湖成为“中国第一大湖”,这将直接导致长江下游洪汛压力变大。
据史书记载,“浩如太仓栗,宁复数以粒”的鄱阳湖宝库,在6000年前就基本奠定了中国东部地区的骨架。随后,由于山体不断运动、盆地下沉、河道分流,才形成今天的鄱阳湖。
现在的鄱阳湖,是一个“飘忽不定”的通江湖泊。具体来讲,汛期时它呈“湖”状,枯期时它为“河”相。故此,鄱阳湖同时兼有波光明净、沧海一粟的自然风貌。
据悉,由于长江最近饮了太多“江湖酒”,导致承载过大,部分洪水流入鄱阳湖口,造成其水位急剧上涨。
不过,这也不全是长江的“锅”,今年的降雨量也有责任。
据悉,近两日的持续降雨使许多地区陷入“水幕”奇观,四川庐山就重现了诗仙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除此之外,赣北遭受暴雨冲击,降水量已达往年的3倍至多,鄱阳湖累计降水量达3-500毫米。
可见,长江只是个“背锅侠”,持续降雨的天气才是“幕后玩家”。
然而,这对长江下游的居民来讲,却不是个浪漫的事。
据了解,鄱阳湖是“长江”最后一个蓄水池,如果它水位持续上升直至失守,会直接夺走下游人民的安危。其次,鄱阳湖是江西人民的福湖,是最重要的农业区。另外,鄱阳湖的水系、地形是野生白鹤的最佳居住地,并对赣北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
所以,鄱阳湖不能失守。
为避免再次发生湖北的灾难,赣北地区第一时间发起了“洪灾”预警。
收到消息后,各地武警、消防官兵第一时间前往支援。据悉,72集团军、东部战区空军等部队到达后,便立即投入了抗洪行动中,目前已累计完成堤坝加固20__余米。向奋斗在抗洪一线的战士们致敬!望他们平安归来!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人民日报,11月16日)
卢永根,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20xx年8月,因病在广州逝世。他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关爱和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他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有着70年党龄的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献出一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不仅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也是一名有着执着理想信念的优秀共产党员。
一、做好广泛宣传。要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普通群众中开展广泛宣传,掀起学习高潮。针对不同的群体,通过在人流量多的场所制作先进事迹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在网络和电视播放短片、入户讲述、校园宣讲、讲座授课、文件传达等多种形式,将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宣传到位,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和鼓舞党员和群众。
二、开展集中学习。将卢永根的先进事迹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作为开展党员学习先进典型教育的生动教材。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卢永根信念坚定、至诚报国、爱岗敬业、对党忠诚、胸怀坦荡、情操高尚、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大力弘扬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和忠诚执着朴实品格。
三、强化学习效果。要组织党员干部通过集中收看,交流讨论学习收获,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切身体会优秀共产党员坚定信仰、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激励更多的知识分子建功立业新时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国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不打农药也可以防控病虫害,是他研究了几十年的课题,也是他追求的梦想。20__年,朱有勇来到中国工程院对口扶贫县——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扶贫,他把天然松林、高原耕地作为试验田,用科技为贫困群众找到一条绿色致富路。
在刚刚开班的新一期“院士专家扶贫培训班”里,朱有勇首次邀请了电商来讲课,培训老乡们利用互联网将绿色农产品卖出大山,60名学员全部来自澜沧县20多个乡镇,朱有勇还帮村民们配上了这样的迷彩服,希望他们像军人一样要求自己。
20__年开始,朱有勇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村民怎么种马铃薯。从开山、整地、施肥到分级、包装、销售,每一个步骤都做到细致地培训。后来,在朱有勇的牵头下,中国工程院上百位院士以及五六百名科技专家都来过澜沧县,已经举办过24个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户超过数千人。
今年64岁的朱有勇,出生于云南普通农家,1977年考入云南农业大学,1982年开始从事“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科学研究。30多年来,朱有勇带领团队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我国10个省区市推广,并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减少了60%的农药使用,并增产20%到30%。20__年,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__年,在澜沧县扶贫期间,他仍然立足于科技创新,带领团队研发的“林下三七种植技术”,让中药材种植回归到深山老林,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走的还是绿色发展的路子。
现在,朱有勇团队有30多名研究生和博士生,每年100多天他们都驻扎在扶贫一线,指导培训农民,也为乡村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20__年,澜沧县冬季马铃薯种植已经超过15000亩,林下三七种植超过7000亩,总产值达到5亿元,预计今年底将有7.5万人脱贫。
“刘永坦院士既是成就卓著的雷达技术帅才,又是善于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四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用心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通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爱军表示,作为一线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定要传承好刘永坦院士的艰苦奋斗、家国情怀精神,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为威海校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信学院电子工程系20__级硕士研究生于川淼认真观看了央视“时代楷模”发布仪式,深刻感受到了刘永坦院士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的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将来以所学专业知识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作为哈工大学子,我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大好的学习时光,努力练就过硬本领,以奋斗放飞青春梦想,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张桂梅:当我有病的时候,父老乡亲救了我,他们给我捐款,让我治病,到现在我都忘记不了的。
张桂梅感恩当地百姓的雪中送炭,她下决心办一所专门招收贫困家庭女孩的高中,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张桂梅:只要你初中毕业了,不管你有钱没钱,你能来读,咱们上大学,因为她走过高中这一段过程,把她人生观什么给她树立好,她上到大学里面,她就知道到底自己怎么做。
20__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了。山区条件艰苦,资金不够、生源没保障等问题让一些教职工对办学开始动摇。一年间,17名教职工走得只剩下8名。其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就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
张桂梅:我眼前一下就亮了,我就在想,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是不能垮的,我们有6个党员,开会,我就说,我们6个党员集中起来,我说我们怎么办。
建校12年来,张桂梅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1600余学生家庭。贫困生吕娜父亲患肺癌去世,家中一贫如洗,张桂梅就多方联系为她寻求帮助。第二年,吕娜顺利考入了大学。
吕娜:我们女高的校训就是刚强、勤勉、宽厚、慈惠、质朴,高考的时候就考了611分,不想辜负张老师和大家的期望。
建校以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先后将20__多名女孩送出大山,一千多个家庭因此脱贫,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
尽管生活拮据,张桂梅却把所获得的奖金、捐款以及大部分工资共100余万元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张桂梅:我每天早晨是怎么起来的?痛得我简直是脚都不敢着地的。我跟学生说了,我会好好地活着,陪着她们,不管这个药有多苦吧,也不管这个针有多长,我打吧,我接受这个治疗,好好地陪着她们。
人生如烛照亮未来。张桂梅二十四年如一日,向山区女孩敞开教育大门,用知识、爱与坚持点亮她们的人生梦想。她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伟大,用坚守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为努力营造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发扬王红旭同志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英雄精神,激励全校教职工立足新阶段、开创新时代,学校按照区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了向王红旭同志学习活动。
会上校长宣传学习了王红旭先进事迹。20__年6月1日下午,在长江大渡口万发码头段,两名儿童溺水被冲入江水中。正在江边游玩的王红旭同志,放下自己三岁的孩子,与其他市民义无反顾跳进江中奋力施救。第一个跳入水中的王红旭同志先救起一名女孩,传递给江边的接应市民,再次转身游向已被江水冲远的另一名男孩,救起男孩回游中,耗尽全力将小孩推向接应人员。最终,两名小孩在其他市民帮助下成功上岸,王红旭同志因体力严重透支,被卷入江中漩涡,他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5岁。6月11日,教育部追授王红旭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通过对王红旭老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学习,我被王红旭老师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用生命托举生命的大爱精神深深感动着。王红旭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英勇壮举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
道德的力量和师德的温暖。
会后,学校组织老师们以学年(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了集体讨论并撰写了学习心得。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要以王红旭同志为榜样,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心怀大我,无私奉献,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用模范行动践行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为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新时代中国的“名片”,和平方舟始终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传扬和平、传播友谊、传递爱心,帮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军队。
“最开始,我觉得出国很新鲜,而国外民众觉得中医很神奇。”中医陈明霞参加了和平方舟的第一次出国之行。那是20__年8月至11月,和平方舟首次走出国门,赴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孟加拉国5国访问并提供医疗服务。
“太神奇了!真是太舒服了!”肯尼亚蒙巴萨警察阿布迪接受了中医拔火罐治疗,他看看玻璃罐子,再看看身上的火罐印,不由惊讶地说。
“拔火罐!拔火罐!”看阿布迪那么着迷,陈明霞便教他中文发音。如今,陈明霞已4次走出国门、随船到访32个国家,既治疗又教中文的习惯,也一直保持着。
在孟加拉国,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妇临近分娩,命悬一线。在巨大风险面前,和平方舟妇产科医生陈蕾走进手术室。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让手术室外的孩子父亲潸然泪下,当即为孩子取名为“中国”。
3年后,和平方舟再访孟加拉国,这个名叫“中国”的小孩在家人陪同下,专程登船寻找恩人;7年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孟加拉国,小孩又与中国恩人重逢。
无独有偶。20__年9月21日,和平方舟在首次环非洲访问途中,为一名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塞拉利昂孕妇紧急实施手术,挽救了一个新生命。
“手术中,我们发现孕妇的羊水几乎没有了,胎盘也出现了大范围钙化,婴儿脐带绕颈一周……这种情况十分危险。”妇产科医生胡电为产妇捏了一把汗。
这是和平方舟入列以来迎接的第6个新生命。“小家伙出生在和平方舟,今天又是国际和平日,那就给他取名叫‘和平’吧……”孩子父母激动万分,说:“感谢中国军医为我们抢回了一个新生命!”
时任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登船看望了“和平宝宝”母子,他说:“‘和平宝宝’给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国家带来了新希望。塞拉利昂人民感谢你们,希望和平方舟能很快回来。”
首次到访东帝汶,总统卢奥洛偕夫人登船表达感谢,他说,和平方舟到世界各地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时光有我,中国有我。”踏浪凯旋,和平方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再起航。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伟大征途中,和平方舟肩负国家使命,用一串串壮美航迹、一次次真情对话、一幕幕仁心大爱,拥抱世界,传递友谊,在全球舞台上呈现新时代的中国风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能不能拯救世界?当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引发的争论在网上持续升温,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和平方舟医院船已经入列10年,让3大洋6大洲的人们记住了中国“红十字”的身影。
比“行星发动机”更有力量的,是守护和平与希望的价值观。和平方舟的远航,当然不可能像“流浪地球”一样充满扣人心弦的科幻色彩。但它的每一次远航无疑都在宣告,人类不是只有在世界末日才能够携起手来。决定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不是推动地球“流浪”的发动机,而是对生命的关爱,对和平的守护。
20__年底,中国刚刚从汶川地震的悲怆中恢复过来,这艘没有大炮、导弹和***的海军医院船入列服役。在山高雾绕的汶川,中国人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温暖。闪耀在震区废墟上的各国“红十字”让我们相信,世界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虽然仍有战火和灾难,但更充满着对和平的渴望。10年来,和平方舟满载着和平的善意一次次鸣笛起航,奔赴远方,在那些需要医疗援助的港口和国度播撒中国军人的大爱。
和平方舟的航迹,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一些国家的疑虑:日益强大的中国会带给世界什么?战争还是和平?威胁还是关爱?
翻开和平方舟停靠过的港口清单,大多是亚非拉国家。数百年前,来自西方列强的大炮巨舰,打破了这些地方的宁静,一艘艘掠夺奴隶和原材料的船只带来痛苦的记忆。近代以来国门洞开、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对这样的痛苦感同身受。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人民对战争和动荡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将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逻辑。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生存状态,“以和为贵”“睦邻友邦”“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队的脚步向外延伸,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战火,却成为维护和平与安宁的坚强力量。
这些年,在和平方舟的无影灯与手术刀下,中国军医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正如这艘医院船的名字——和平方舟,中国军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蔚蓝的大洋承载的应该是希望与善意,而不是冲突与战争。中国愿意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无论那里是遥远还是贫穷。
和平方舟的航迹仍将延续,中国军人对世界和平的守护也绝不会停止。正如不久前国防部发布的宣传片《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所说:面对纷飞战火,中国军队给世界一份安宁……面对灾难疾病,中国军队呵护每一个生命。这是和平方舟的伟大使命,也是中国军人的郑重承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卢永根,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永根院士一生都在追随着中国共产党,而今罹患重症,仍无私地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当作是最后的贡献,这是一名老科学家用自己无言的行动感动着大家。
宁可自己多苦一点,也要支持教育和扶贫。家徒四壁,家具老旧,与学生同在饭堂排队打饭,把一荤一素二两饭吃得干干净净,也总会善意提醒那些浪费饭菜的学生:“多少棵水稻才能长成一碗米饭?”自己艰苦地生活,却把省下来的钱慷慨地献给教育和扶贫。
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曾经卢永根院士身为华南农学院院长,待遇上不搞特殊;身边的人想走后门,被卢院士骂了回去;学校发展落后,缺乏资金,但不惜重金用于发展多学科和重奖人才----为表彰辛朝安教授团队对兽药开发的贡献,他破天荒拨出10万元高额奖励;为让优秀学者刘耀光安心回国,他多方筹措经费,为其建立专门实验室;博士生刘向东到香港大学做研究,他主动借1500元,还把自己出国用的两个行李箱与一套新西服送给学生。
淡泊明志地做科研,一心一意地跟党走。卢永根院士祖籍广东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派遣回到广州。他说:“为什么要放弃安逸生活回内地?主要是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我要为祖国复兴效力。”为祖国复兴效力,一句话,卢永根院士践行了一生。带着学生翻山越岭找稻种,即便已经是七十多岁也亲自去;在病房建成了临时党支部,一个月开一次会,即便已经躺在病床上也坚持过组织生活。卢永根院士曾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点燃你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用一生去践行爱国主义,卢永根院士怎么会点不燃大家心中的安国主义火焰?
忠心为党,一心爱国,在卢永根院士身上,我看到了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人的一生要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卢永根院士也用其一生无言的行动给了我们答案。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让我们一起永远地记住这位可亲可敬的卢永根院士。
8月3日电中央宣传部3日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
张超生前是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入伍12年来,他始终怀揣“强军梦”“飞行梦”“舰载梦”,精飞苦练不停歇,履职尽责不懈怠,超越自我不止步,多次参加重大演习演练和军事行动,磨砺成长为优秀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今年4月在执行任务中,他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9岁,被批准为革命烈士。张楠生前是武警山东省总队临沂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班长。他自觉接受沂蒙精神滋养熏陶,始终恪守“当兵就要当好兵”的铮铮誓言,时刻以冲锋的姿态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先后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去年7月在担负我驻索马里大使馆安全警卫任务中,他遭遇恐怖袭击壮烈牺牲,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近一段时间,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经媒体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认为,张超和张楠身上生动体现了从军报国、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矢志强军、精武强能的使命担当,不畏牺牲、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崇德向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不愧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优秀代表。
“刘永坦院士心怀‘国之大者’,数十年如一日进行科技探索与攻关,为祖国海防事业保驾护航,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学习、传承!”
“刘永坦院士用一生诠释了一名红色战略科学家的初心和坚守,是全体哈工大人做人的标杆、学习的楷模、奋斗的航标,同时也充分证明,中国大地上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培养出大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表示,面向新百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为引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继承和发扬以刘永坦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哈工大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加快推进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内部治理四项重点领域改革,坚持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培育更多杰出人才、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为大力宣传学习孙景坤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孙景坤同志的崇高精神,近日,振兴分局永昌派出所开展向孙景坤同志学习的主题会议活动,全体民警向孙景坤老英雄致敬,学习他“坚持初心,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
活动上,全体民警、辅警深刻学习孙景坤同志的英雄事迹,并充分认识此次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公安机关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学习借鉴孙景坤同志的优秀做法,努力探索适合本辖区的工作模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以此开展自查自纠,撰写个人心得体会,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增强规矩意识和责任担当,全面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学习孙景坤老英雄同志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学习他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在任何时候都不居功自傲,不向组织提要求,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要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会后,全体民警、辅警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学习孙景坤同志活动主题为契机,坚决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不断坚定信心,不断强化履职尽责能力,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辖区治安秩序和谐稳定。
近日,收到上级单位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向彭士禄同志学习活动。看到这姓名,突然觉得眼熟,原来他是澎湃之子。
澎湃被捕之后,为了营救特科人员专门使用刚刚从法国商人那里购买的勃朗宁手枪,都是最高级的。由于行动匆忙,缺乏使用此手枪的经验,他们没有把枪身上的保护脂擦掉,所以手枪打不响。营救失败后,蒋介石大为震惊,便下令杀掉彭湃等人,一次“粗心”的营救终究没有成功,彭湃等人惨遭杀害。
澎湃的牺牲对于家庭来说是巨大的灾难,年少的彭士禄两次被关进监狱,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或许是那次“粗心”营救的遗憾和歉意,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见到彭士禄后十分激动,紧握着他的手说:“终于见到你了,你父亲是我的好朋友,你要继承你父亲的遗志,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在几十年之后,彭士禄两次为新中国掀起“核巨浪”,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卓越不朽的功勋!他是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彭士禄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向社会宣传发布其先进事迹。
可以猜想,彭士禄从父亲的牺牲感悟到,安全工作实在是太重要了,容不得一点马虎,来不得半点虚假。他在长期从事核动力研究工作时,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敬畏,试想稍微出现一点差错,核潜艇、核电站将会怎样?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35年过去了,可阴影仍笼罩在人们头上。以该事故原型创造的歌曲《faded》,歌词里出现了很多次“Whereare younow(你现在身在何方)”,呈现出“寻找式”的迷茫感。在革命战争年代,稍微疏忽就会出现同志牺牲。和平年代研究和应用核能,更需要讲究安全,否则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彭士禄曾在自述中写道:“几十位‘母亲’给我的爱抚,感染了我热爱百姓的本能。父母亲把家产无私分配给了农民,直至不惜生命。我虽姓‘彭’,但心中永远姓‘百家姓’。”彭士禄于20__年3月逝世,父子两在天堂相见,相信彭士禄可以拍着胸脯对父亲说:“爸,我没有疏忽,一切安全!”
在一幅名为《恩师》的和平方舟主题国画前,不少参观者驻足欣赏。
这是今年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军机关举办的“向海图强——万里海疆画展”。
《恩师》描绘的是和平方舟的一位女军医与自己教过的一名留学生联手,为到访国民众诊疗的场面。女军医的原型,是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专家李伟红。作为医学交流的一部分,海军军医大学每年都会接收一批外国留学生,他们像一颗颗友谊的种子,撒向世界各地。
走进和平方舟,两块古香古色的展板上依次排列着和平方舟到访的43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一面面国旗,辉映着这艘友谊之舟的航迹。
在和平方舟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名为“大团结”的黑木雕,这是坦桑尼亚总统赠送的。木雕上,几十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寓意世界人民团结友好、共同发展。
20xx年11月26日,和平方舟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医疗服务,准备离开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总统带着木雕国礼专程赶来送行。他与每一位医护人员握手,不停地说:“谢谢,中国老朋友。”
20xx年,委内瑞拉政局不稳。当年9月下旬,和平方舟依旧如期到访。
得知和平方舟来访,委内瑞拉全国欢腾。委海军“叶库阿纳”号巡逻舰提前起航,顶着大风浪前出180多海里迎接。两舰会合后,双方官兵在甲板列队,相互鸣笛敬礼。和平方舟官兵没有想到的是,委内瑞拉还派出5架飞机,用高规格的编队飞行来欢迎他们。
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陈洋阳看来,到访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登上和平方舟是莫大的荣耀,但更让他欣慰的是,和平方舟给患者尤其是儿童带来了希望和欢乐。他说,许多孩子接受治疗后,不仅摆脱了疾病困扰,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20xx年10月,和平方舟时隔3年再访格林纳达。55岁的威廉登船就诊时,手中拿着一张发黄的卡片。这是20xx年和平方舟首次来格林纳达进行医疗服务时,威廉前来就诊的登记卡。
当年,威廉因意外造成膝盖韧带损伤,在和平方舟上进行了关节穿刺抽液治疗。腿伤康复的威廉有一个念想,就是有一天能有幸再见到和平方舟时,当面说一声谢谢。骨科医生付奇伟听后很感动,又为威廉做了一次检查。
和平方舟战士郅东亮忘不了,在塞拉利昂,他陪同医护人员到社区巡诊时,一名当地青年拿着烤好的木薯追着他们跑,大家以为他想卖木薯,就问多少钱,他说“Chinese,free”(中国人免费),说完把木薯塞到大家手上转身跑了。
时任和平方舟船长章荣华忘不了,在瓦努阿图,和平方舟结束访问离开时,当地民众为表示祝福和感恩,拿着红布往官兵身上裹,举着花环往大家头上戴。和平方舟鸣笛起航,他们又驾着小船追着跑,边唱歌边向大海里撒花。
和平方舟军医蔡金辉忘不了,在肯尼亚,和平方舟缓缓驶离时,码头上突然出现一支插着五星红旗的摩托车队,他们时而疾驰鸣响喇叭,时而拼命挥手致意,车队足有1公里长。
“你的手术太棒了,我给你打满分。”面对美国海军“仁慈”号医院船海上医院副院长维勒的赞扬,刚走下手术台的和平方舟外科医生张剑微微一笑。
20xx年7月20日,正在“仁慈”号驻船见学的张剑,担任演习模拟腹部枪击伤员抢救手术主刀。在美方外科医生、麻醉师等6名助手的配合下,张剑迅速完成模拟脏器腹腔探查、脾出血控制、污染处理、临时关腹等步骤,被演练评估组一致评为满分。
与此同时,在和平方舟上,来自“仁慈”号医院船的康复理疗师劳拉·瑞贝尔,正在向中医医师付本升讨教“干针”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互派3批各6名医务人员到对方的医院船进行为期10天的工作体验,这是和平方舟与“仁慈”号深入交流的一种方式。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和平方舟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航道上,谱写着一曲曲至真至诚的大爱之歌,收获了一串串弥足珍贵的人间友谊。
11月10日,华南农业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学校院士广场上,卢永根的雕像前又多了不少鲜花。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位华农功臣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
就在3个月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走完了89年的人生历程,安详辞世,留下一笔笔丰厚而宝贵的科研和精神财富。作为我国作物遗传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在多个领域立下首创之功;作为一名教授、校长,他悉心育人、慧眼识人,在华南农大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人以是卢永根的学生为荣;作为一名慈祥的长者,他将毕生积蓄全部捐出,奖掖才俊,泽润后辈。
卢永根逝世后,他的名字获得了更广范围的传颂,他的敬业精神、大爱情怀、人格魅力凝铸成一座高耸的丰碑,矗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第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全民族抗战的战火硝烟中,卢永根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1941年,香港沦陷,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卢永根被迫回到广州乡下避难。目睹离乱场景,经历颠沛生活,救国图强的信念犹如一粒顽强的种子在卢永根的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1949年8月,卢永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进入岭南大学农学院学习,开启了他与农业的一生情缘,也踏上了振兴农业、强国富民的漫漫征程。1952年,作为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首批学生,卢永根有幸拜在著名农学家、教育家丁颖门下,自此与“稻”相伴。
20世纪60年代初,卢永根成功划分中国水稻光温生态型和气候生态型的品种分型。70年代,卢永根将水稻矮生性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作为研究主战场,将主要籼稻矮源分为2类4群。80年代初,他带领研究团队开展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基因分析,提出了“特异亲和基”概念,首次构建出3个中国原生野生稻种粗线期核型。
这些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成果,奠定了卢永根在国内外学界的重要地位,也为其带来了个人成长道路上的更多机遇。改革开放后,他赴美国做访问学者。那里有他的多位亲人,不少人劝卢永根留下来发展,却被他婉言谢绝。在他看来,“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只有双脚踩在祖国的大地上,卢永根才感觉最踏实;只有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卢永根才感觉最荣耀。即使年逾古稀,他仍然带领学生翻山越岭开展野外考察,只为找到更多未被发现的野生稻种。而正是因为这份执着,卢永根在老师丁颖收集7000多份野生稻种的基础上,又找到了几千份水稻种质资源。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正是深谙这个道理,卢永根将广纳英才、人尽其才,作为他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13年任期中需要抓紧抓好的第一要务。上世纪80年代,华南农大出现人才断层,职称评定论资排辈等陈规陋习让青年学者梯队迟迟难以壮大。
针对这种局面,卢永根大刀阔斧在人才选拔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一批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年轻人才获得破格晋升机会。后来成为华南农大科研中坚力量的“八大金刚”,就是在卢永根主导的这场改革中完成了职业生涯最为重要的“龙门一跃”,其中5人甚至从助教直接升为副教授。除此之外,卢永根多次通过书信等形式“三顾茅庐”,最终为华南农大延揽了包括刘耀光、温思美、彭新湘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为人才拓宽成长空间还不够,还要让他们有更多切切实实的获得感,为他们提供更好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辛朝安教授团队在兽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卢永根一下拨出10万元作为奖金。在30年前,这还是个“天文数字”。刘耀光是卢永根的学生,为了能够使其安心科研,卢永根破例为他建了一座专门实验室。通过大胆改革体制机制进而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活力,这样的理念在华南农大深深扎根,并孕育出以“温氏模式”为代表的产学研结合成功经验。
20__年3月,华南农大旁的一家银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户。一位耄耋老人颤颤巍巍掏出一个纸包,拿出存折,要求将里面的钱全部转到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这位老人就是卢永根。存折上的880多万元,是他和老伴徐雪宾的毕生积蓄。而今,用这笔钱设立的“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正在延续着卢永根的心愿,奖励优秀教师,资助困难学生。
然而,这并不是卢永根的最后一次捐赠。20__年底,卢永根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一张卡片——志愿捐献遗体纪念卡。从“育人良师”到“无语体师”,卢永根用他最后的力量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家里没有值钱电器、没有请过全职保姆、上下班不坐专车……在个人生活上,卢永根喜欢做“减法”,换来的是“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的“加法”。“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这是20_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献给卢永根的深情礼赞。而在卢永根的笔记本上,留下的则是这样一段座右铭:“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
麻醉师李鹏至今也忘不了小男孩里沙自卑的眼神。
那是在马尔代夫的一个孤儿院里,里沙把两只手藏在身后,不敢抬头看来慰问的中国医生,也不敢上前来领取礼物。
李鹏牵起里沙的小手,才发现孩子双手都是六指畸形——矫正这样的畸形在中国早就只是一个小手术,但在马尔代夫,却是很难想象的事情。骨科大夫侯黎升主刀完成了手术。
当和平方舟离开马尔代夫时,里沙已经可以大胆地挥动着还缠着纱布的双手,向中国医生告别。时隔4年,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抵达马尔代夫,再见里沙时,他仍然会用汉语说“中国”“和平”。
和平方舟,像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不知疲倦地起航。20xx年8月,和平方舟首次走出国门,赴亚丁湾海域及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孟加拉国等亚非五国,执行“和谐使命—20xx”医疗服务任务。
作为我国万吨级制式医院船的首次远航,这次航行的一举一动,都引起了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吉布提共和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和平方舟到访的第一站。7天的医疗服务中,他们共诊疗当地患者2719人次,辅助检查2588人次,受到当地民众的交口称赞。
在蒙巴萨,医院船派出医疗小分队,为聋哑学校、智力培育学校和孤儿院的孩子们进行巡诊。面对不同的内心世界,队员们用耐心和细心打开儿童的心扉,给他们进行诊疗、带来礼物和欢笑。
医疗队员们说,他们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把中国医疗队员的爱心献给孩子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和平方舟为墨西哥军人、民众和华人华侨提供医疗服务4855人次,用仁爱之光温暖人心,留下亲和友善的东方大国形象。
巧合的是,早在1550年11月17日,就有一艘中国商船载着丝绸、香料、瓷器等漂洋过海来到阿卡普尔科,给当地带来了欢乐和繁荣。人们亲切地称商船为“中国之船”,并将这一天定为“中国之船”节。
400多年后的20xx年11月,和平方舟到访阿卡普尔科。新时代的“中国之船”所走的路,正是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基因传承。
每到一地,主平台诊疗、社区巡诊、医学研讨、孤儿院联谊……中国军人亲和友善,为和平而来,向世界兑现承诺,也立体展示了中国军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正如和平方舟访问刚果(布)时,该国一名高级官员所说:“军队通常为战事奔波,但中国海军的和平方舟,是为和平友爱而来,超越了国家间制度和种族的差异……”
万里之外,刚刚轮换到位的中国第6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第一时间组织官兵观看学习“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先进事迹。步兵营教导员熊军说,医院船走出国门,给世界带来健康,传递和平,增进友谊。维和步兵营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要特别注重向医院船学习,履行好新时代我军的历史使命,筑就和平长城,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它是和平友谊的使者,强军报国的楷模。”20__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第二次到访吉布提时,时任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副兼纪委书记的米晋国曾参与了医院船在吉的保障工作,亲眼目睹当地华侨和民众对医院船的热切期盼。“我们每一名海军官兵都要奋楫争先、中流击水,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而努力。”海军某部米晋国说。
在祖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某边防团,医院船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官兵共鸣。过达坂、蹚冰河、翻雪山,刚从海拔3982米巡逻归来的库鲁木都克边防连上士柴斌斌通过4G网络在手机上看到医院船的报道。“我们边防官兵一定要忠实履行戍边使命,守好祖国的西大门。”柴斌斌说。
“和平不是一句口号,和平需要革命军人通过艰苦实践才能实现。”陆军防化学院教授黄顺祥长期从事核生化安全防控、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处理工作,他将相关技术“军转民”用于大气污染防治,经过5年持续攻关,提出了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整体解决方案。“向医院船学习,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和平更加努力地工作。”黄顺祥说。
正在进行跳伞训练的空降兵某旅女新兵们,利用往返机场和空降场的间隙,通过“两微一端”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展开学习讨论。入伍前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的女兵薛璐珈说:“作为一名空降女兵,我要和医院船官兵们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地面苦练动作夯实基础,到空中大胆离机翱翔蓝天,为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围绕“向医院船学习,做献身强军实践排头兵”主题,武警河南省总队漯河市支队官兵深入展开讨论交流,不久前刚领取医师资格证的卫生员刘李宁说:“虽然我不能远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但我立足本职岗位,潜心研究医学,可以为身边战友服务。”
曾在南部战区海军服役的老兵鄢健颐在看完“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后留言:“海军‘大白’太暖了!这就是真正的和平之师,她的每一寸甲板都写满爱的故事。”
孙景坤同志的先进事迹被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认为,孙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要尊崇英雄,关爱楷模,学习抗美援朝老英雄的崇高精神风范,立足本职奋斗,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瑶说:“徐振明同志转业后选择为杨靖宇将军守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信仰和忠诚。”吉林省教育厅思政处干部张天一说,作为徐振明同志的家乡人,要深入开展向徐振明同志学习的活动。
吉林省白山军分区政治部原副主任毕绪增说:“作为一名退休干部,要以孙景坤老人为榜样,不忘初心,发挥余热。”“孙景坤同志甘于奉献、甘于清贫、艰苦奋斗,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本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建波表示。
无论获得什么荣誉和头衔,他最看重的还是“教师”这一身份。从教6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电子工程领域的教学工作,先后讲授过10多门课程。在新体制雷达攻关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他还同时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4门课。其间,他还主编了《无线电制导技术》一书并成为全国统编教材。1999年,他又出版了专著《雷达成像技术》,获首届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图书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他说:“我这个‘双院士’称号,是整个研究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系统级创新的科研活动不太可能再允许一个人去单打独斗。因此,他提倡团队攻关和协同创新。对青年教师、对学生他都是这样要求的。在他的言传身教和苦心栽培下,他的学生中涌现出了共和国的将军、院士、大学校长、教授和国防院所总师、高科技公司创始人、高管等一大批共和国栋梁之才。刘永坦院士常对学生说:“希望还能补充更新鲜的血液,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你们。”
刘永坦院士是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杰出典范,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榜样,也是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的典型代表。韩杰才表示,面向新征程,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以刘永坦院士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科学家精神,矢志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培养更多杰出人才。全校上下将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的新业绩,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李杨是在刘永坦院士的指导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才,多次作为宣讲团成员面向师生讲授刘永坦院士的事迹,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作为我们身边的榜样,他身上折射出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在打造国之重器、培养杰出人才的工作中追求卓越。跨越百年,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将坚守初心,接续奋斗。”
8月3日,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
张超生前是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入伍12年来,他始终怀揣“强军梦”“飞行梦”“舰载梦”,精飞苦练不停歇,履职尽责不懈怠,超越自我不止步,多次参加重大演习演练和军事行动,磨砺成长为优秀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今年4月在执行任务中,他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9岁,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张楠生前是武警山东省总队临沂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班长。他自觉接受沂蒙精神滋养熏陶,始终恪守“当兵就要当好兵”的铮铮誓言,时刻以冲锋的姿态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先后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去年7月在担负我驻索马里大使馆安全警卫任务中,他遭遇恐怖袭击壮烈牺牲,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力量是石,可以敲出星星之火;这力量是火,可以点燃熄灭的灯;这力量是灯,可以照亮夜行的路;这力量是路,可以带领我们走向黎明。今天我要说的榜样就是黄文秀同志。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她是20__年广西优秀定向选调生,曾任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泥村第一书记。今年6月1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她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了。黄文秀身上闪耀着为理想而奋斗的光芒,她用短暂而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她的人生选择。作家路遥在《人生》中曾说过,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在人年轻时。是的,青年人的选择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黄文秀的选择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典范。黄文秀毕业后,面对繁华都市的多种选择,她仍然坚持内心最初的想法,放弃繁华都市的工作机会,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投身于扶贫事业中。在她风华正茂的年纪,她选择泥泞,告别繁华;在她青春正盛的岁月,她选择扎根基层,反哺家乡。这种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的选择,是我们每一位青年人的榜样。
她的工作态度。怀着建设家乡的初心,黄文秀踏上了驻村扶贫之路,面对群众的不信任,不理解,她没有放弃。她每天走访入户学习方言,积极向群众靠近,整天飞奔于田间地坎、各家各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付之于行,她用真诚打开百姓的心扉,用行动赢得百姓的信任。黄文秀白天遍防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晚上研究扶贫政策,制定脱贫方案。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贯穿于她整个扶贫道路。正是这种“说了算,定了办,只要不死一直干”的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让黄文秀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全心全意的为老百姓服务。
她的人生追求。黄文秀曾说:“做人要有价值,不能光为自己活,还要为民族、为国家活!”她始终将个人的成长之路与祖国的建设发展之路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追求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小我”容于“大我”之中,她的一生短暂却璀璨。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自己认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这便是黄文秀的人生追求。
观看视频,几度哽咽,王红旭老师舍己救人的精神让我们震撼,为了救起两名落水儿童,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3岁的儿子还在岸边等爸爸带他回家,父母还在等着您回家,可6月1日这一天,王红旭老师家人永难遗忘的一天,因为您和大家一起挽救回了两个生命,拯救了两个家庭,可您再也没有回来。
看视频听讲述,这一天就在这天,本该陪3岁孩子开开心心过节的王红旭老师,因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遇难。事发地点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一对兄妹(一人六岁,一人五岁)意外落水。在此危急关头,重庆育才小学的王红旭老师飞奔入水,行动十分果断,没有一丝犹豫。最终两个孩子被救了起来,范文参考网TOP100范文排行但体力不支的王老师却被湍急的江水卷走,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人间。
意外无情,人间有爱。
当发现两名儿童意外落水后,周围的群众迅速自发开展了救援行动。大家手拉手,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的“人墙”。
而在“人墙”最外延的正是王红旭老师。大家紧紧拉住彼此的手,在滚滚江水中站稳。接着,从王红旭老师手中传递出一个女孩,人墙立刻接力,大家一个一个地传递着生命,将女孩托举到安全地带。接着,王红旭老师又救起了那个男孩。两个孩子脱离了危险,然而人群还没来得及庆祝,王红旭老师就因体力不支被江水卷走。
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6月2日下午,在距离落水点三十多米的江中,救援人员发现了王红旭老师,但他已经没有生命特征了。
事发现场的人回忆说,如果王红旭老师放弃救小男孩,他一定能活下来,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救人。
王红旭老师母亲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不禁痛哭失声,心得体会范文她说,在最后关头,他自己都快没有体力了的时候,他还不忘把两个孩子往岸上推。
这已经不是王红旭第一次救人了,早在上大学时,他就曾经救过落水者。
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个热心助人、有活力的好老师,工作负责认真,待人友善。当他离去的噩耗传回学校时,全校师生都陷入了悲痛中。
6月3日,晚上八点,王红旭的告别仪式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宝山堂殡仪馆举行。数千名群众自发前来悼念,人们静默地送别着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
“舍身有义古渡英杰救幼童,江水无情育才园丁铸大爱”,低垂着的挽联让悼念厅氛围更加肃穆。在江边,也有群众悼念,献花寄托哀思。同时,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追授王红旭为“重庆好人”。
据了解,王红旭老师是家中独子,还有个刚满三岁的孩子。
他救起了别人的孩子,但他也是自己父母的孩子、他也有自己的孩子啊!他的父母妻儿要怎样面对这幕惨剧?我们实在难以想象,他的家人正在遭受着多大的痛苦,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走出悲痛。
我们无意去责怪任何人,这是一场谁都不希望发生的悲剧。
但是在悲痛之余,仍要提醒大家,特别是在暑假即将来临的当下,身为家长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让孩子远离危险,防止意外。
扎根黑土地,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艰难探索40年,为中国的万里海疆修筑了一道“海上长城”。9月2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他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中引起热烈反响。“时代楷模、薪火相传”“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40年里,刘永坦的团队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30多人,成为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齐全的人才梯队,建立起一支雷达科研“铁军”。从理论原始创新、到建立雷达站、再到实现装备,这支“雷达铁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把重要的事干到极致。
为了国家的需要,他们在荒无人烟的试验场埋头苦干,一待就是几个月。为了国家的需要,他们在环境恶劣的废弃民房里挥汗如雨,常常通宵达旦。40年里,刘永坦院士带领他的团队,初心不改、使命必达,硬是把冷板凳坐热,为中国铸起了一道“海防长城”。
十一年前,一场家庭变故让张桂梅从大理来到丽江山区;原张桂梅本只想忘却爱人过世的悲伤,她却看到了山区贫困孩子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纯真面庞。爱的本能让这位女教师在山区扎下了根。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她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日积月累,张桂梅先后捐出了40多万元。令她引以为豪的是,她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因贫穷而辍学。20__年,云南省政府奖励的30万元,她全部捐献给了一座山区小学用来改建校舍。20__年起,她义务担任丽江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为了孩子们,她全身心投入教学,将病痛置之度外;她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去医院--医生从她腹腔切出一个超过2公斤的肿瘤。她把生命献给了这片贫瘠的土地,除了孩子们,她别无所求--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感人事迹记住穷困1975年底,张桂梅初中毕业随姐姐从东北牡丹江来到云南中甸林业局支边。
她先后在林场、党校任团支部书记、政治教员,又到局机关当文书、团支书、妇女主任。1983年调到子弟学校当中学教师后,她就深深地爱上了"释道、解惑"这一神圣的工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自己的学问与当好一名称职教师距离不小。198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三年紧张、快乐的学生生活,不仅使她在学识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一位英俊的白族小伙子。1990年,一对恋人在大理市喜洲一中喜结良缘,开始了美满的婚后生活。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幸福属于张桂梅的时间却是那么的短暂!丈夫患上了癌症。她为了给丈夫治病,不仅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能借钱的地方她都去借了,在这段日子里,张桂梅深深地体会了借钱的艰难、领会了没钱的困难,也尝尽了求医的艰辛!深深懂得了,一个人困难的时候,是多么地需要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1995年2月24日,是张桂梅悲痛欲绝的日子──中年丧夫!随后的一年多,她触景生情,见物思人,精神晃忽,几乎崩溃。为了解脱,她终于做出了离开喜洲的决定。她选择了无亲无故,比喜洲边远偏僻的华坪,去践行自己的诺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
强烈的忧国意识和深厚的科学素养,让还在英国留学刚刚打开视野的刘永坦,决心彻底改变我国对海探测的落后局面。然而,这一探索在当时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是高频波段的散射和传播特性与微波波段截然不同,目标探测面临的外部电磁环境远比微波雷达复杂,现有常规雷达理论与技术无法适用。二是我国新体制远距离探测技术完全空白,国际上亦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没有任何理论和技术可供借鉴。1982年初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迅速形成整体方案,刘永坦带领团队,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熬出了一份20多万字的对海探测方案。1986年7月,航天工业部在哈工大举行了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成果鉴定会并给予高度肯定。从此,新体制雷达从预研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
在理论突破的基础上,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迅速开展艰苦的实验验证,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在威海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新体制远距离雷达实验系统,全面验证了远距离探测理论体系和方法。这对于八十年代的中国、对当时全球对海探测领域,都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刘永坦院士组建了一支以哈工大为总体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优势单位联合攻关的新体制雷达“国家队”,在国际上提出了一系列首创方法,实现了海空多类型目标高概率、高稳定同时探测,成功研制出我国首部新体制远距离实装雷达,使我国成为极少数掌握远距离实装雷达研制技术的国家之一。
卢永根院士出生在香港,后来扎根内地,兴农报国,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论文抒写在广袤大地上。回望卢永根的奋斗历程,他爱国、爱校、爱民,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了‘丁颖精神’,一心追求和实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学家的崇高境界和远大理想。他的一生,饱含着对祖国最深沉的大爱。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宣部追授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时代楷模”称号。
对党忠诚,“香港仔”的“中国心”。卢永根曾说“日本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使我觉醒到当亡国奴的悲惨。我是炎黄子孙,要为自己的祖国复兴效力。”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他用义无反顾的抉择,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更是一位信仰坚定、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永远对党忠诚,始终跟党走,有坚定的信仰,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一生。
穷己为人,“布衣院士”的“穷”与慷慨。卢永根生活中节俭朴实,是‘布衣院士’;但他在工作中慷慨大方,毕生积蓄回馈教育事业。他的人生字典里只有奋斗和奉献,唯独没有自己,这种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彰显出共产党人鲜亮的初心底色。作为党员干部应以卢永根同志为榜样,为国尽力、为民谋利,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节俭朴素的优良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保持激情干劲,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不忘初心,“科学家”的爱与奉献。卢永根曾说“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要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他一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长期奋斗在农业科学研究第一线,以奋斗姿态投身于科研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以非凡担当和忘我拼搏成就了爱国知识分子的价值。我们应该像卢院士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党爱国,发乎于心、现乎于行,始终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勇于拼搏,敢于担当。
卢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是时代的楷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榜样。他一心向党,爱国为民的精神,鼓舞和激励我们新时代青年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