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翻转课堂学习心得【汇编3篇】

小学翻转课堂学习心得(通用3篇)

小学翻转课堂学习心得 篇1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简单地说,翻转课堂就是在校园云环境下,教师将预先录制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

一、翻转课堂的优点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这样做可以实现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用到自己需要攻克的难点上,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2、“翻转”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下视频学习中,可以跟同学进行充分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上就会节约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索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翻转课堂的疑惑

1、如果每门学科课前都有视频学习和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学生有哪些时间看视频?何时小组合作交流?何时完成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从听课来看,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弱化知识与技能,而数学学科的知识必须具备一定训练量和反复次数,学生才会掌握相关知识点,课堂上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不能实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标值得商榷,这与我们现行的考试体制也不一致。

三、翻转课堂的思考

翻转课堂可以作为我们现行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但不可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需要重复讲解的内容、基本的事实和定律、已成定论的观点、基本的方法和规律、基本的演示和操作步骤以及每天的作业题,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帮助讲解;而思辨性很强的内容、情感性很强的内容、生成性很强的内容,以及必须立足于现场的、有赖于灵感激发、教师风采展示的内容等必须在课堂上学习。

教学方法的研究,追跟到底要达到理想的教学。理想教学的实质是从依靠教到依靠学的教学变革。我去听课时,有两点是最关心的:一个是学生在课堂里是否有效地阅读、思考,一个是教师是否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讲解。这是余文森教授的语录。教师要做到有针对性地讲解就要明确“三教”、“三不教”即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能学会的不要教,学生学不会的不要教。学生自学时最难得点要教,概念、远离关键字词的内涵外延要教,易错、易混、易忘内容要教。

“真正的好课,不是老师的出彩。简言之,出彩要出在学生的学上。”这位教育学教授的话指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要做到学生的有效思考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变“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教师先不讲,让学生先练,让学生先试一试。尝试可以成功,也允许失败。成功了,说明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失败了,再听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便接受学习为尝试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有体验。

总之,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于一个教师的综合素养,驾驭教学的能力,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给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教师要在的启发、点拨、诱导上下足“功夫”,课本先让学生去“读”,解题思路让学生去“讲”,解题过程让学生去“写”,疑惑关键让学生去“议”,规律让学生去“找”,结论让学生去“下”,错误让学生去“改”,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效率更高效,教学效果化。

小学翻转课堂学习心得 篇2

20xx年3月10-11日,我们王庄镇初级中学一行7人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有幸远赴昌乐一中观摩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昌乐一中结合本校学生在校住宿的优势,将“翻转课堂”转变为学生在校自学课本和观看教师的微课,自主在线训练,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而后参与课堂训练展示,教师精讲点拨,升华知识的过程。其中微课、学案和网络平台是翻转课堂的三大支撑。提高微课设计和学案编制的质量,是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一、昌乐一中翻转模式

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模式具体为:“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二段”是指学生学习的两个阶段:“自学质疑阶段”和“训练展示阶段”两种课型。“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课时规划→微课设计→两案编制→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阶段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阶段包括“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总结反思”五个环节。在上述过程中,学案的应用贯穿始终。

我主要观摩了邵凤君老师执教的初二数学课9.2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在课前,教师将印制好的学案下发给每位学生。学生备好小平板电脑。当然这种小平板电脑具有锁定功能,只能上指定的网页,对于其他任何网页无法访问,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纯粹性。

第一节 自学质疑课。首先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学习目标,老师在教室巡视观察。

自学质疑课的流程分为5步。

第一步、教材自学 。建议用时15分钟, 学生对照学案,根据课本完成问题,用铅笔把知识点在课本上勾画出来。

第二步、微课助学。(建议用时10分钟) 看视频《八下9.2二次根式的加法与减法》,观看视频并做好笔记。

第三步、合作互学。(建议用时10分钟)请同学们相互讨论,检查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小组长汇总,将合作讨论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提交课代表。

第四步、在线测学。(建议用时3分钟)完成微课后的在线自测题目,检测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五步、整理所学(建议用时3分钟)根据自身实际,查漏补缺,完善整理本节课基础知识。组长收学案,交给老师。

第二节 训练展示课。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总结反思。老师导入新课。找准疑难在全班范围内讲解,重点突破。安排合适的学生在教室内指定区域的黑板上展示,生按照自己的程度选择讨论。而后在全班范围内生去黑板批改订正,最后,老师带领全班一起总结反思。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1、 翻转课堂对教育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学校层面:昌乐一中采用阳光课堂开发的软件,具有对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即时监控的功能。并可以对网页进行锁定。此外,有足够强大的无线网络平台,保证每位学生获取足够的流量下载或在线观看微课视频。

对于教师层面:微课的设计开发对教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的微课均采用ppt加录音旁白相结合的形式,其实微课的录制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用flash或其他一些新的录屏软件,更形象生动,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这就对教师的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学生层面:提升了学生对计算机终端的应用能力,提前接触到各种网络知识的应用,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和对数字技术兴趣的培养。

2、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教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学校的教育方法如何转变,学校教育重视教学质量的本质不会转变。翻转课堂给了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时间,也相应占用了部分讲授新知识的时间。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教材进行大幅度的整合。以数学为例,(前提是昌乐一中是初高中一体的学校)在初二上学期,学完初二下册6、7、8三章的内容。在初三结束时,学完高一的内容。当然时间都是挤出来的,靠的就是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整合相关内容,达成一个系列。整合一个单元的内容,形成充实而不重复的一节课。翻转课堂要求教师提前录制好微课,精心备好学案,很多工作要放到课前完成,时间的节省,靠的是教师的无私付出和聪明智慧。

3、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A老师编制学案并提前录制微课,学生在自习课上根据学案自学教材,自主选择看相应的视频学习(必要时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在线上线下或同学研讨),通过按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在上课前理解要学知识。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翻转课堂改变了现行教学模式只管齐步走,不管结果的弊端,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服务(接受慢的同学可以反复看微课,相当于老师给他讲了好多遍),并重点关注是不是会做作业,确保学会。

B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过去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不读教材,致使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首先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再完成相关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阅读能力不短提升。

C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自学质疑课上,学生要根据学习情况提出本人或小组中的疑难问题;训练展示课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D.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学生自学教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观看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观看几遍。同时,还可以通过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解决自学教材、观看视频后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则可以通过帮助其他同学解疑答惑,更好的深化自己所学知识。

三、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翻转课堂的比较

1、都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但不同的是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是两节课为一个流程,第一节课学生自学,第二节课教师讲解、师生交流;而我校的课改课堂是是一节课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15分钟小组合作展示,10分钟教师精讲点拨,5分钟当堂达标,5分钟总结提升。2、都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有学生展示、评价环节。不同的是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有“微课”内容,微课成了其亮点。我们没有明确要求微课的使用3、都突出教师的精讲点拨。但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教师的讲解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制作“微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在线学习,一部分是教师在课堂上面对面授课;而我校的课改课堂是教师对例题和疑难问题重点进行点拨。 4、都强化学生的巩固训练。但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训练分两部分,一是“在线测评”,一是“学案”;而我校课改课堂是针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当堂训练。

翻转课堂的不足之处:翻转课堂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热情,不论是学优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要先完成自学部分,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如果某些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则可能会存在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如何健全评价机制,使之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够更细致的监控,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四、总结

我们不难发现翻转课堂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再受困于课堂教学。它的实现依赖于完善的网络环境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对于翻转课堂的实践应循序渐进、对其可行性进行足够的分析论证,有选择性的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小学翻转课堂学习心得 篇3

很高兴,今天我参加了入职以来第一次教师培训,初为人师的我把这看做一次非同寻常的经历,作为老师,在学生时代听过不计其数有关教育类的培训,不过那时的我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聆听,而今天我是作为一个教育的实施者去了解,去学习。我相信这将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教育信息化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高效,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实现高效率,这样不仅仅是给教师减轻了负担,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例如:比较一下传统课堂模式的过程和现代信息化之翻转课堂模式,传统讲授强调学生在无人指导的课前进行预习,同时有时可能导致课堂教师讲解和课堂练习和学生课前预习脱轨,并且学生课后作业练习基本不在课堂上,不会的题又没有老师指导,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是脱节的,效率非常地下;而翻转课堂则强调高效学习,突出学习一条主线的连贯性,特别是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并由学生来完成,这样学生的课前预习就有了保障,并且学生可以将课前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可以及时的在课上有针对性的给予解决,再者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学习的效果,使教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针对翻转课堂,我更喜欢它的使学生在课堂上“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的理念,八字虽短,却有着及其深刻的影响意义,我印象中的传统课堂是这样的,老师教予了学生他们所谓的重难点,那么学生呢?学生的难点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就会被忽视,而高效的翻转课堂则强调在老师重难点范围内有针对性的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难点与疑惑。

说了这么多有关现代教育信息化之翻转课堂的优点,也不是在说传统课堂一无是处,传统课堂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很多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课堂所要求的硬件水平有时成为制约我们现代课堂发展的关键因素;再有中国拥有着5020xx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课堂文化的影响深厚,短时间内无法适应高效的现代课堂。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对于翻转课堂等现代课堂应量力而行,不要全盘吸收,要将翻转课堂的诸多有点与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这举几个例子,一、作为在一所学校担任多个班级课程的老师就值得思考,他们要如何监控学生的预习情况和问题反馈情况,他们是否有足够的额外精力来监控。第二、作为有高考压力的学校不可能不留课后作业,那么如果像高一这样一下开八科的年级,每天做完作业外还会有多少时间供他们预习老师留给的任务。这些都是在一线学校会出现的问题。第三,针对翻转课堂的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它引入到学生的寒暑假学习中,这也许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以上完全是本人此次培训的真实感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