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认识》评课稿汇编13篇

《比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3篇)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1

本节课徐老师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入课题,简洁、明了,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三角形中有角、有边、有顶点,巧妙地为探究本课新知作好了铺垫。我觉得本节课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在这节课中真正是充当了一个引导者。

在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时,徐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谈话出示木条做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学生猜猜哪个图形坚固,然后请两个同学拉拉试一试,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运用媒体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再借助媒体录象,让学生在实验、交流讨论中了解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

本节课,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从教师的设计理念,或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有价值的课。徐老师这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很大的改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整节课围绕着探究、验证、巩固内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并从中解决问题的所在。

从这节课,也可以看出沈老师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深,对教材的钻研比较透彻,整节课上得流畅、自然,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较好,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比较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探究中来,学生学得高兴,印象也很深刻。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2

张秋明老师创设任务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等几个层面进行设计的。对于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本节课,张老师创设了学生爱好动画,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张老师创设了活动情景,以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为引,平均分给2个小猴的照片,代替传统的分苹果,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体现了引起学生注意的目的,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张老师还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借助多媒体运用了动画,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在练习设计中,一道道题目就像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师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掌握了除数要比余数大的道理,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3

吴老师的《周长的认识》一课,目标明确,设计有条理,再加上丰富的教学经验,厚实的语言功底。所以老师看上去从容不迫,但是学生却学得积极主动,学生时而独立思考,时而合作交流,还有适时的展示汇报,使得课堂上呈现出浓浓的探索学习的氛围。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在通过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了确实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设计了许多活动,比如“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比如测量周长活动,而且每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下节课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准备。

2、在一系列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达标练习,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周长之后,通过描一描周长这一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测量后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时,学生出现了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且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注重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于是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潘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以促进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并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尢其是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对方法进行优化,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4

本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形成概念,将枯燥的数学概念生动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呢?从肖老师的课堂上我有这么几点体会:

一、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小学生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比如本课中温度计的度数、存折上的信息的引用,形象、直观的数学信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概念内化。

二、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课教学中肖老师课前对学过的数的整理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

在概念教学中,肖老师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比如课中例1到例3的教学中教师有梯度的设计,在逐步的感知理解的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概念内化。

四、鼓励学生总结归纳,形成概念

课上肖老师把大量材料教给学生,经过学生们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抛弃事物和现象的非本质的东西,抓住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概念。正因为是学生付出了脑力劳动而获取得到的,所以容易理解,记忆也牢固。再经过练习强化,使以内化的概念外化、提升。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简单的想法,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师,还请批评指正。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5

《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本课的学习,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根据本课概念教学的内容特点肖老师采用了“要素组合”的课型方式进行教学。

一、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例始终借助气温等一些具体事例中的正负数,注重直观理解、加强对比。首先通过几组相反意义的数量成对出现,把实际问题凸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利用城市气温这一生活事例,明确对比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不同,进而感悟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另外还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温度计,把抽象的理解蕴涵到直观的可操作性的活动中。整个教学过程努力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情景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并在熟悉的情景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又通过广泛举例,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过程处处体现目标意识。

目标是整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教师,应时时有目标意识,才能展开有效的教学。肖老师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然后又以学生动态举例的方式认识生活中的负数,并着重研究温度计中的正负数的关系,为下一课认识抽象的数轴和比较大小埋下了伏笔;最后又以分类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完整了所学数的知识网络。

三、在探索与交流中理解负数。

《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肖老师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负数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在观察温度计刻度的基础上,说一说你有哪些发现?这里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负数这一新知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四、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中愉悦学习。

《标准》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肖老师曾三次放主动权,即:课前、课中、课后,使教学内容完整、首尾呼应。有梯度的三次选择多向度的内容放主动权,拓宽了学生获得新知的知识面的同时使教学环节更加紧凑,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概念教学的呈现形式也更多样化。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6

听了X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课《认识千米》。X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点拨到位,学生体验充分,精神饱满,效果较好。

一、充分体验

在1千米有多长时,X老师让学生结合生活充分体验。我市一般两个红绿灯之间是约500米,那么1千米有多远?让学生说一说,并且课下走一走,看一看,增加体验。学生说到楼房时,X老师介绍一般的住宅楼每层高约3米,1千米有多高?大约有多少层?X老师让学生根据身边的事例体验1千米,初步建立起千米的长度概念。

二、猜测——验证

在揭示课题后,X老师让学生说以前对千米的了解,学生说:千米也叫公里,10米=1千米,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1000米=1千米。X老师说,这些都是大家的猜想,那这些猜想对不对呢,接下来我们慢慢验证。整节课学习结束后,X老师与学生进行了回顾,通过验证,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学生认识很清楚了。这样安排,让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这是新课的要求,X老师在课堂上做到了扎实落实课标理念。

三、直观形象

全课小结后,X老师出示一只左手,向学生介绍,我们可以利用左手来帮助认识长度单位。左手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中指代表分米,无名指代表厘米,小指代表毫米。回顾它们之间的进率,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用大拇指代表千米:首先它是最大的长度单位,其次它与米的进率是1000,是最大的,也是手指距离最远的',所以把最大的单位放在大拇指。然后进行了练习。这样把抽象的长度单位转换到直观的左手上,形象、直观,非常易于学生学习。

四、培养习惯

X老师这节课上,学生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倾听认真,坐姿端正,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这些得益于X老师的指导,如抱臂坐直、声音再洪亮些、回答问题要干脆利落、后面几个男生眼睛很亮、他听的真准等等。正是X老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习惯培养,所以课堂上就关注学生这些方面。

五、建议让学生多些读的机会

信息图建议学生通读一遍,好整体理解;练习中的题目要求建议让学生读一读,不能用老师的读代替学生的读,要慢慢训练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就要给学生读的机会,因为读是理解的前提。如果每次都是老师读题,学生会很依赖,自己是审题能力也就提升不起来。并且老师读题把重点、关键都给学生读了出来,是一种暗示,学生读就不一样了。学生要经历由读到理解的过程。希望老师能多放手。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7

《认识图形》是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块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课。它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到“面在体上,面由体生”的思想。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比较等初步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几个平面图形的最表面的特征,使学生能准确分辨并说出每个平面图形的名称,它的难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崔老师在设计上以“感知——操作——巩固——应用”为主线,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数学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营造了“互动 、主动、灵动”的数学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关注认知基础、轻松驾驭课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需求。要以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材料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习。本堂课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带了什么形状的玩具?”“这些玩具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这是复习,同时又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更是为后续教学服务的。

二、 突出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的教学归根结底是数学素养的培养。虽然本堂课的参与者还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老师在课中却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表现在(1)如何将面描到纸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出现了“印”、“描线”、“描点”、“折”、“量”等多种方法;(2)在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后,提问:“上面的图形与下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此处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归纳”。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讲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使学生的认识由“口头”上升为“思想”上的认识。

三、有效设计问题,感受数学魅力

本堂课无论是课中的习题还是巩固练习,都能紧扣教学内容、符合低段学生心理需求,同时又将触角伸向周边的学科,实现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有机整合。如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以后。崔老师出示的各类安全标志,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含义再讲:图形的名称等。这是学科整合的良好体现。又如课尾的小环节,符合学生心理的需求,又紧扣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认识、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和体验,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本堂课值得探讨的方面有:(1)在学生画出了各类不同的图形后,教师对作品作了展示,此时可否让学生将作品分分类,这样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又能渗透分类的思想,进一步突破“长方形、正方体(形)”异同点比较的这一难点。(2)教师的语言技巧。如评价的有效性、提问指向的明确性等。在课中老师曾提问:“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学生的回答各异:如正的、方的、方方正正的……此时,教师的评价如果能够有所侧重,有意识地将比较本质的词句再说一说,可能会更助于学生认识图形,以及学习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描述的意识。又如课的结尾处,要求学生涂一涂时,教师的要求是“选一个涂一涂”而学生的操作中是“选一类涂一涂”,这需要更准确的语言引导。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8

付老师执教的《千米的认识》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1、引入课题新:

用手指代表五指山,将原本枯燥的旧知复习变得生动、有趣,既能有效唤起学生对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的回忆,同时又形象地体现了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很自然地引入到新知——千米的认识。

2、课前准备足:

课前让学生做好调查,留心生活中有关千米的知识,并且让学生在操场上走1000米的距离,为新课中很好地感知千米的长度做下了良好的铺垫。

3、联系生活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一堂课着重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在感受一千米的长度时,问学生,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你觉得从哪里到哪里大约1千米,学生知道了从学校到板摄路口大约是1千米,在学生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后,让学生了解千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课件屏幕显示:汽车里程表、公路边的标志牌,这样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后面的练习题也是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教学方法佳: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精练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以及教师对某个知识点处理的巧妙(例如:巧妙运用停顿,读出1千米和1000米的不同之处),无一不体现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时也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教学习惯好:

从老师的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到对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包括学生回答问题,作题,审题的习惯等等)都体现了米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做的相当扎实的,这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6、教学效果棒:

这节课通过学习后完成了对千米的概念、进率的认识。如学生从1米、200米和250米的实际长度推出1000米的具体长度,从1000米=1千米推出20xx米=2千米甚至更多。 并且能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所学的所有长度单位返回到生活中,从实践中自然而然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建议:

1、《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在复习中,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1米,1分米和1厘米的长度数学,充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

2、教学千米的例题时,可以先说明用我们过去学过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路程比较麻烦,需要使用更大的长度单位,这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的学习是为了需要而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学习。

3、在新课程理念的烛照下,“生活即课堂”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社会、生活这一大课堂中去体验具体的、可感的、鲜活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主动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教师在学生实践和身边材料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深切体验、感悟“千米”的概念和实际长度。这样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寻觅到了数学知识的源泉,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9

秒的认识评课稿

优点亮点:

1、教者教态大方,很有亲和力,整节课衔接自然,学生操练扎实,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不断地举行教学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体现了教者备课的用心。话题从学生的.自我介绍入手,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目标确定准确适中,教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较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生生、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和谐有序,富有成效。

3、语言精炼准确,和谐悦耳,营造了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开心。这些都源于教师课前精心的备课,首先自身做到了有充实的知识储备,能够驾驭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尤其是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语言生动巧妙,注重儿童的发展,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

4、总之,教师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改进建议:

课堂练习设计还可以更深层次。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10

我觉得《认识几分之几》这节课,谭老师和修老师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都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体现课改新理念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不是单纯靠老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在新知识的学习中,两位老师位老师都注重从学生的现实出发,从学生对折一次,一份是二分之一入手,到对折两次,几份是几分之几,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对新知识的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二、注重吧、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两位老师通过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是对折一次,既复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又为新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然后再对折一次,并让学生上台展示,说一说。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分数的意义,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对几分之几的认识,很好地解决本节课的难点。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表达等能力也进步得到提高。

建议:

1、谭老师上课热情再高一些,表情再活泼一些。

2、修老师在练习设计上需要再灵活一些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11

《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整节课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看、说、想中认识和理解有关8、9的知识。纵观全课,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点:

1、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数概念的形成是从具体(主题图中各事物数一数)——半具体(点子图)——抽象(概括出数)。让学生体验到整个数学化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8还可以表示什么?用8来说一句话。9呢?又完成生活化的过程。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2、利用习题的形式突破基数与序数概念的难点。这样不仅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8、9的基数和序数的理解。

3、课堂学练结合。在计数器上表示出8和9时,老师是这样说的:8比7多(?);9比8多(?);9拨走1个还剩个;8呢?很好的巩固了数的比多少。又如:在尺子上找到数8和9后,指生当小老师考考大家:8在哪里?8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还有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如78,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4、课堂能及时调控学生的常规。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在四十分中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为抓住学生的兴趣,需时常对他们进行奖励。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有目的、有计划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习的开展。

当然,一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前面的只是用的时间比较多,造成了后面的时间紧张。

(2)课堂没有活力:课前学生没有看书,因此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不好,这也是与平时训练少有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3)练习的设计重复,导致拖堂。比如,用小棒摆9的图形,这就是多余的。

(4)由于时间不够用,导致了没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也没有布置作业。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12

11月接待的xx区小学校长代表团考察交流活动中,我们数学组有幸展示了一节数学课,由数学教研组长叶阳艳老师执教。叶老师精彩展示了人教版一上《8和9的认识》这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叶老师以一个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七个小矮人》来贯穿全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动画情境下学习新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整节课叶老师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交流中认识和理解有关8、9的知识。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故事、游戏激兴趣

一开始叶老师就创设了七个小矮人过生日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小朋友的视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带入了学习氛围中,从故事的主题图中寻找到了数学信息,自然而然的认识了8和9,以及8和9的组成与分解。在记忆8和9的组成与分解时,让学生通过同桌互玩拍手游戏来巩固数的组成与分解,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环节,叶老师继续采用故事贯穿,把题目隐藏在笑脸下面,让学生来选择笑脸,通过完成习题送礼物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正是在老师这样的精心设计下,虽然孩子们入学刚两个月,但整节课大部分孩子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极少有孩子分神或搞小动作的现象。

二、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认识8的过程中,学生观察主题图是无序的,看到什么说什么。这当然也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毕竟他们刚入学,还不知道有序观察。但是叶老师在点评孩子的反馈时,都会告诉孩子你从“颜色”找到了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通过上下观察找到了几和几组成八;在老师的几次引导下,学生很快知道了还可以左右观察等,不露痕迹地告诉孩子我们观察主题图时可以怎么有序地来观察和思考。我觉得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上要给予孩子的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为有了8的引导,在研究9的分解与组成时,能干的孩子就会用刚才老师引导的方法,有序观察得到9的组成了。

三、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教学数主题图后,叶老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让每位学生在说“8、9”的'信息中,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9的基数含义。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不仅培养了一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

四、出色的常规管理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才两个月,从上课听讲的状态,到上课发言的语言描述,以及学具书本的收放都是井然有序,不难看出老师平时的常规训练都是很到位的。

当然,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老师在孩子们的精彩发言后,激励性的评价显得比较吝啬,很多机会老师都没有把握好跟进一些评价,失去了一些和学生互动的机会。

《比的认识》评课稿 篇13

听了二年级X老师上的《认识线段》这一课,让我感触颇深。首先从课堂上来看,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其次X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态自然稳重,最后X老师讲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比较容易,更能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所以总体来说,这是一节很成功的数学课。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X老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理解并掌握知识。在认识线段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时,教师先示范操作,再放手让学生***作体验。让学生在“拉线”的操作过程中,感受线段的特征,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能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线段,由摸一摸,指一指,有助于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经验及事物建立联系。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

二、教学设计层次分明,形式丰富

练习形式多样有趣,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丰富学生的.认识,有效地巩固了新知识。精心设计“画线段——折线段——数线段——连线段”等练习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来加强学生对线段特征的认识,并使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数学学习的意义。

三、注重观察比较,加深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线段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直的,二是有两个端点,在教学中教师始终不离开这两点。在练习中,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教师除了让学生找出哪些是线段,还要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而其他的又为什么不是。在画线段这一过程中,展示了学生画得两张图,其中一张没有画端点,一张在端点上也提了一些要求,通过观察比较,从而深化对线段两个特征的认识。

四、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整节课X老师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找到桌面上的一个曲线进行拉,再拉的过程中感受一下线段的两个端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知道线段的两个端点,接着两人同桌互相合作,这样使课堂活动具有多样性,并且整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互相合作的意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