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科学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美版课程标准美术第三册《刮出来的画》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刮的方法来作画,通过作画工具、作画方法的改变,使学生懂得绘画创作不仅在画面上不断创新求异,在工具方法上也可以不断动脑筋,想出新的方法来创作,以获得不同的创作效果。刮出来的画其步骤是:涂底版和刮画,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通过本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提高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人美版课程标准美术教科书中每一课都渗透了这种能力的培养,而小朋友从小就具有喜欢用树枝、石头等在泥地上、墙上刮刮画画的本能。因此,让小朋友来刮画,他们会十分乐意。这些都将是上好这节课的有利因素。
3、学生情况: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而且本课教学内容是二年级第一学期接近期末部分的教材,在一年级学生中使用将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在学习创作中将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创作的刮画平淡无新意;造型能力有限,画面形象偏小,画面效果不够饱满;时间不够,不能把想表现的内容表现完整等。因此,在评价学生学习和创作成果时将以一年级学生的认知、造型特点为标准,适当降低教材的难度。但是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动,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兴趣,思维活跃,喜欢幻想,有不同于大人的自己的想法和爱好,只要教师合理地利用这些特点,适时地点拨启发,就能极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创作出饱满、有趣、新鲜的刮画作品。
4、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
(2)技能目标: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4)发展目标: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以后新的学习实践中有新的发现、
新的趣味和新的创造。
5、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
二、说达标规程
新课程改革中指出: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现在的学生渴望美术课是丰富多彩的、兴趣盎然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艺术课,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课、技巧课。因此,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生活中多探索、多发现。根据教学上积累的一定经验,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的达标规程:
探索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应用美、评价美。
探索美的能力是发现美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浩瀚的宇宙中,捕捉有时是一瞬即逝的“美”,从而让学生发现美、了解美。课刚开始让学生欣赏同龄人表现生活和生活感想的线描画作品并提问:“画里画了哪些内容”,从而引发学生对生活美好的回忆,使学生了解“美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美”。然后突然话锋一转,让学生比较刮画跟线描画的异同,告诉学生老师用一张神秘的纸和一些奇怪的笔画了一幅画,酝酿了学生浓厚的探索美的欲望,然后通过“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哪些奇怪的笔呢?”让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平时不起眼的石头、牙签、方便筷、破梳子也可以画画,同时又自主发现制作刮画底版有两种方式,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原来还有这么新奇的一种绘画方式,使他们在新的学习实践中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趣味和新的创造,发展了他们探索身边的美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出现他们小时候用树枝在泥地上,在墙上刮画的情景,使学生感觉到刮画是如此亲切、自然,原来与自己的生活如此接近,告诉他们今天只是把泥地、墙这些大自然的纸变成了手上的纸而已,从而体现了新课程中“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也消除了学生对于刮画的畏难情绪。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学生只有通过视觉体验的积累才能激起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因此,欣赏美是创造美的前提。课中我设计了四处欣赏美的环节。第一次是课开始欣赏线描作品,从刮画相类似的线描画中让学生了解绘画的内容及线在画中运用要有粗细、疏密之分等特点,从而为学习刮画打下基础;第二次是让学生欣赏西班牙画家米罗的抽象画,拉进大师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习畏难心理;第三次是让学生欣赏同龄人的刮画作品,从内容色彩、绘画方式等方面开拓学生美术视觉形象创造的视野;第四次是让学生欣赏刮画应用在生活中的作品,如瓶子、衣服、裤子、雨伞上的刮画等,从而再次体现了“让艺术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艺术化”的理念,这其实也是本课教学最大的亮点。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我预想让学生创作成果以“用刮画装扮生活中的各类物品”形式展现,最后达到应用美的目的。
反馈交流是检验教学目标能否达标的重要一环。以“哪件物品装扮得最漂亮”的生活标准来评价美,再一次与生活撞出“爱”的火花,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说教法
为了达到让“生活课程艺术化,艺术课程生活化”的目的在本课中我将主要运用以下一系列教学方法。
(一)生活、艺术归类法
这在整堂课中都将有所体现。
(二)自主发现法
如课中让学生自己发现线描画中线的特点,刮画工具的特点,底版的制
作方法,同龄人的刮画作品特点等都运用了自主发现法。
(三)问题质疑法
如老师展示了神秘的纸和奇怪的笔后指名学生上来尝试刮画并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刮画的小窍门,老师又不给予答案,留出“空白”,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
(四)鼓励教学法
课中创作成果的展评就运用了鼓励教学法。
四、说学法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探索美、欣赏美、创造美、应用美。
(一)学会探索美
通过学习,他们将会懂得身边能找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绘画的工具,从而去创造更美美的东西。
(二)学会欣赏美
对于刮画,他们知道了可以从线的运用、刮画内容和色彩的丰富程度,是否表现了自己的感受等方面去欣赏。
(三)学会创造美、应用美
他们在欣赏的基础上吸取同龄人刮画作品的优点,融合自己的情感,创造出新的美,并用来装扮生活物品,达到了应用美的目的。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服务,建立良好融洽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作为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发展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以发现式、探究式开展教学,从而引发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被动接受,头脑几乎成了知识仓库。而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
1、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思维同他的情感分不开,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学生只有在情感愉悦的气氛里,思维才会活跃。因此,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力。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大家随时可以发问。对提问的学生给与表扬鼓励,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
2、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是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教学中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就会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4、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
5、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6、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回顾以往的教学过程,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学生不理解内容,自己还教得特别累。拿到了新教材时,一开始还是很茫然的,不知如何去教。细看后觉得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生活化,大众化。每一课的插图都很新颖,很有趣。在教学中,我就感到,新教材一定要用新的观念去理解它,要用新得方法去教学生。
对于学习方法的探索,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我会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学生开辟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在这个空间里畅游;做好学生的导航者,引路人,使他们能寻找到正确的方向。也请各位老师能多帮助我,监督我。
通过教材培训,我对教学有一些新的感想和收获,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感想。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情趣并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题材,设计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并符合儿童年特征。这些内容;蕴涵着许多奇妙的知识,首先采用适当的呈现手段。辅之言语引导,激发学生所学知识的强烈兴趣,例如教学“打规律”时,教材提供了一幅小朋友举行联欢会的主题图,我引导说:小朋友"六一"就要到来,你会怎样度过呢?想知道我们学校一年级小朋友上怎样过的吗?学生一下子激动起来,兴致高昂地进入了新内容的学习。
二、留给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发现。
新教材倡导的解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不唯一性,就是要促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究、发现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学“两位数竖式加减法”时,我为学生提供学生材料,确定例题——给出学习建议——小组活动、试着算一算——动用所提供的学具方法——组际交流——全班交流。采用分层教学、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研究,探究出多种解答方法,培养了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奥秘。
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一些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学习“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实践体验直接经验,例如,教学动手做一做”时,在实践中发觉,不管学生的疑问就迎刃而解。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我不管是从教材的把握,还是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等方面都有提高,收获很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着手培养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好文本,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兴趣作为主体,创造性的研究教材,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教材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到位之处,但我还将在实践中边摸索,边反思,边改进,新教材给我们的是高密度,高强度的压力,是全新的尝试,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学习业务的机会,我将和学生一道伴随着课改成长。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知道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1、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课标,同时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索性、题材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呈现的选择性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体验学习是在新课改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参与思维的形成过程、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精彩、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是每一位课改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深入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为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教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所以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
3、把握特点,活用教材。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活用教材。
总之,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而去教学,真正做到知识与育人相结合,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