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大学社会实践心得(精选3篇)
学习贵在实践,学而不践是虚学,实践是学理论的最终目的,而实践的最广阔的舞台是社会,社会是一个千姿百态、培养人才的基地,是个人尝试到人生百味的好地方,社会的压力与残酷是我们在校学生所无法感受得到的,我们务必亲身去体会、多接触社会这个大群体,才能成为一个经得起风雨的实用之才。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地响应学习的号召,多利用暑期、寒假来亲近社会、走进社会。我们学校--湛江师范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在校团委组织部的倡导策划下,我们今年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得如荼如火,形成了我们湛师的特色活动,于是我们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也不例外,成立了一支“春芽”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了一次富有意义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一次属于完全自主的实践活动,考验了我们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为此也开设了几个组,分别为支教组、调研组、宣传组和后勤组,其中,队伍的核心是支教组。整支队伍分为了四个组,各组各有分工,各施其职、相互合作、纪律严明,犹如一只自理、自律、自觉的军队。
在活动开展之前,策划工作必不可少。作为后勤组的组长,在此次活动中,我深有感触,后勤是整支队伍的后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四个组的负责人在前期进行了全面的探究,开始我们三下乡的前期工作,这次活动的经费完全从我们队中我们收取,费用开支方面由我们后勤组负责,还有活动人员的安排与调配均是后勤组来统筹,在人员安排方面我们遇到了不少的困难,要做到人员的合理、均衡安排难度的确不少,最后还是给我们一点点地克服了,下乡工作如期开展。
七月十五号下午,我们“春芽”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全体队员满怀期待的心情到了化州平山小学,在消防领导和老师的热情招待和安排下,我们顺利入住学校宿舍,安顿好我们的行李。晚上,我们召开了第一次全体队员会议,为第二天正式开展我们的活动做个全面的规划、布置和人员分配。
第二天上午,我们全体队员与学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群众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开班仪式,会上,校方领导和我们服务队的队长分别作了激情昂扬的致辞,接着,校长宣布我们的支教活动正式开始······
我们的支教组,作为整个队伍的核心,队员人数最多,主要负责给学生授课,开展了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以“安全、健康”为辅的授课课程,每个班我们都配备了一名班主任,每节课均由“一正一副”两个老师开上课,确保上课质量的同时,也要维持好课堂的纪律。在上课期间,我们不时安排队员进行旁听,在几天的授课过程中,我们队员得到了学生的热情称赞和肯定,我们也一致觉得我们上课的质量一点也不必正式老师差,授课的方式、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文艺组则主要开设了第二课程,课程有学生最为喜欢的手语、武术、啦啦操、健美操、太极、舞蹈等,学生在课程上专心地听讲,认真地学习,老师也全心地投入讲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排练效果明显,为活动结束前的晚会展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调研组开展了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深入各个村庄里进行实地的调查,挖掘和收集到了许多宝贵的材料,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我们的一点点启示和建议。
而我们后勤组,每天的主体工作无疑是为队员按时提供用餐。每天的事物安排,饭菜的准备都有我们来完成,在下厨的过程中,各个队员分工明确,各施其职,充分展示自我,特别是厨艺方面,虽然有很多人在家从没走进过厨房,但也宁愿来尝试一下,学上几招也不错,毕竟我们是来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嘛。有的则show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甚至有厨师一般的风范,做出了一些美味可口的菜式,饭堂里天天飘香,队员们也吃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就这样,每天的工作照着原计划进行,另外我们的重中之重就是最后的一个文艺晚会,因为它是我们整个活动成果的充分展示,所以,在这七天里,无论的我们队员还是学生都在为这个晚会不断的进行排练和准备,我们队员在课余时间也不忘对节目的不断练习和加强。在晚会上,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有期待的小品、舞蹈、歌唱、朗诵、武术、健美操、啦啦操等。形式也多样,有我们队员独演、学生独演、师生合演等广泛的宣传,很多群众到场观看了我们的晚会。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非常投入,观众们的眼球无一不被队员所吸引,掌声不断,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全体队员热血沸腾,产生共鸣:我们这一周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得到了领导们、群众们、学生们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扬,此时,我们队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微微的笑容······晚会的精彩表演也成了大家美好的回忆。
虽说是短短的七天时间,但这七天里已经涵盖了我们在社会里的各种能力,我们全体队员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无论是我们每个活动是成功开展、浓郁的师生关系等都是我们能力的一种体现和肯定。可以说这七天所经历的,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学知识的浓缩,是我们终身所难忘的,我们更加期待这种活动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断地开展。
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春芽”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创了我们10信管班的三下乡的活动的先河,在这支温馨、融洽的服务队里的所思、所做、所学,我们都将铭记在心,一切也都将成为我们美好和难忘的回忆,在此,万分感谢我们学校领导和基地领导给予我们实践的机会,我们再次感谢他们。活动的圆满进行,我们的队员在活动中取长补短、吸取经验,同时也充分展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风貌,培养了我们的职业精神,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了深刻而有意义的一页。
怀着多年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憧憬,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由学院组织的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赴湖南省长沙市中建五局企业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感受湖南省长沙市中建五局的企业文化,寻找老校友与他们进行深入探讨,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浓浓夏日,骄阳似火,依旧挡不住我们“筑梦人”社会实践队的热情。就在这个7月,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整装出发。21日我们整队人抵达长沙,进行快速整顿休息后便马上投入到实践活动中。16个人的实践队伍,由于大家之前也有所熟识,所以团队氛围极好,团结意识浓烈,在每晚的总结例会中大家也都积极发言抒发感想,为实践工作顺利进行而出谋划策。策划书,活动推进表,调查问卷,宣传单……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
22日,参观中建五局的企业文化馆,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一大早,我们早早的来到公司,在讲解员亲切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企业文化馆,看到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成就,感受到中建五局浓厚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随后我们举行了大学生实习基地揭牌仪式,为武汉理工大学与中建五局之间的良好关系,方便今后学生来到长沙中建五局进行实践活动建立良好的桥梁。
23日,我们与曾在我校毕业,如今在公司表现出色的老校友进行深入交流。带着之前收集的大学生比较关心的大学生活与就业的种种问题,学长们也一一做出了详细解答,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让我们更加切实感受到大学学习与工作就业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深刻懂得实践实习的重要性,知识应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适应职场工作。随后我们参观了柏宁地王广场项目,亲身来到工地,感受工程实施,烈日当头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努力认真的脸。负责人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为我们讲解了工程概况和实施难度,我们自由提问不懂之处也得到一一解答,收获很多专业的知识。24日,我们参观了湖南日报传媒中心工程与梅溪湖工程,并组织了观摩会。
通过这几天工地的参观以及交流会的探讨我深切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它无声无息的泽润着企业的成长,成为了每个员工共有的信念与工作态度。是它维系着企业的团结与合作,屹立百年而不倒。此外我的另一收获是通过几天的实践,我更加热爱我的专业,明白了大学今后的学习方向,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给自己寻找实习的机会来更好的锻炼自己,充实自己,以便能更好的与今后的职场就业相适应,减少磨合,以便更好的发展。同时在做学问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认真分析解决每一个问题,不可马虎急躁,这是我们土木专业非常需要的。
虽然这次实践结束了,可我们一行人相处所收获的友谊以及我们对于未来的追逐永远不会结束,我们的所得所感也将会令我们受益终身。感谢领导的带领陪伴以及企业人员的热情配合,我们会将我们的收获传达给学生,共筑学院更好的学习氛围。
不知不觉的,离我们的实践结束已经一个多月了,那个时候留下的记忆也稍稍的模糊了一点。可是在整理拍的照片的时候,看着相机记录的一幅幅画面,一张张笑脸,想着那些日子里的集体生活,我才发现当时的快乐还是很清晰。
能够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我是觉得很荣幸的;能够到贵州去切身地感受它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也是我很难拥有的经历之一。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队就开始开会讨论一些相关的事宜,分课题组准备实践中的一些课题预习和研究,分配实践中的一些具体的工作,做最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工作就做得很好,而且很难得。所以,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加入这支队伍的。那么我就先谈谈自己的收获吧。
首先是团队合作的经验。其实作为一个大学生,自己的团队合作经验非常少,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很难跟这么多同学做同一件事情。在这个团队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我也有机会接触其他各个院系的同学,学到更多东西;而且,在团队中我们更容易学会尊重别人,尊重集体。在正安县的时候,我们一起完成了课题的调查研究,一起解决了很多问题,一起讨论我们的行程、活动和调研结果,虽然有时候也会有很多争论,但是大家都是本着对集体负责、求同存异的态度的。我觉得我们队的同学们在团队合作里表现出来的特色,是很值得我学习的,也是我们的实践能够圆满结束的重要保证。
其次是贵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贵州是地球上我到过的最南的地方,最早的时候我在考虑参加实践活动时,就想去贵州或者云南这样的省份,因为我想看看北方人很少看到的南国风光。在从重庆坐车到遵义的途中,我们碰上了一阵奇怪的大雾;在进正安县城时,我们看到了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城;在县城里的街道上,很多人背着一个大背篓,也有很多小商贩卖着我们不知名的小吃……这里的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都很新鲜。在贵州将近有半个月,小到有特色的衣食住行,大到我们调查发现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都让我对贵州产生了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
再有就是实践活动给我带来的社会经验。我们这次社会实践中不乏与社会打交道的内容,这让我们真正的走入社会、走到田间地头、走进工厂学校,去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们队第一天就去了正安县的自强村,听了这个村的老支书关于春晖行动的故事。我觉得是这种真真实实的声音和感情,而不是摄像机前屏幕后的画面,在感动着我们,在支持和传播着春晖行动。同样在农户的家里,我们看到了沼气池和新黔北民居的建设。也正是这些活生生的东西,而不是什么红头文件和宣传标语,告诉我们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成绩和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是坐在教室里的我们,埋头于书本里的我们很少了解的。
最后说一说我们队的一个特色,那就是每天晚上的讨论会。我觉得这是我们这次实践活动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开会的时候,芳芳队长先大概总结一下一天的行程和调研的内容,然后就让大家自由发言。这个会几乎每天都要超时,每一次都会跑题,队长为了不耽误大家休息,不得不控制时间和及时扭转跑题现象。开会的时候虽不敢说是百家争鸣,但是大家都畅所欲言,气氛很活跃,争论的也很多。我们从尹珍说到士族,从儒家说到自由主义,从仡佬族风俗说到主流宗教的特点,从新农村建设说到民主政治,这样的讨论会不可能不跑题。其实,正是这些跑题,体现出我们对于课题的认真和专心;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我们对于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我觉得,这是北大精神之所在,这一点让我感触很多。我们实践的过程和目的,都在一个小小的讨论会上实现了。
说了这么多的收获,下面我想谈谈我对我们这次实践各个课题的一些看法。其实很多都是在讨论会上说过的,但是由于我们最终的课题成果采取的是集体意见,队长也说自己的想法可以写在心得里,所以我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记录在这里,作为我们实践成果的旁注吧。
首先是尹珍文化。我们到正安县的新洲镇看了尹珍讲学的旧地务本堂,从样貌上看这个旧址的保护力度不够。在与镇长的交谈中得知,当地的人重视读书而轻视商业,这正好与“士农工商”的儒家社会等级划分一致。奇怪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洲镇的收入情况在整个正安县十八个乡镇内还可以排在靠前的位置。早在参加实践队之前,我了解到这次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考察尹珍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一支对当地的社会有没有影响。这个时候我就想过,其实可以把儒家文化的缺失作为这个课题的一个反面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因为这样可以通过对比了解到“我们为什么在渐渐摒弃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与现代化步伐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我们要不要继承儒家文化和继承哪些?”这一系列的问题的答案。其实,在新洲镇的调查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儒家文化与现代化过程并不是严重冲突的,甚至前者会对后者起有利的作用。也许,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所致力于的现代化——无论是西方以资本流通和扩张为手段的现代化过程,还是中国过去采取的旧式马克思主义的艰难现代化之路——对儒家文化造成怎样的影响和破坏。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的农村,人们思想中的现代化兼有上述两种道路的影子,这样就可以考察他们对儒家文化的影响。当然,这个问题研究起来肯定也比较困难。
然后是黔北民居和新农村建设方面。我觉得首先应该肯定我们的调查是触及了一些真实的东西,是看到了政府基层工作的一些实际问题了的。在讨论中,我们谈问题谈的多了一些,因为可能我们听到的谈成绩的话多了一些。无论是新黔北民居,还是沼气池系统,新农村建设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在任何国家都是这样。我觉得对新农村建设的分析应该分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而且还要看到两方面的关系,尤其是政治对经济政策的影响。新农村建设作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与政治走向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拉大了城乡差距,新农村建设是与反思改革开放的问题相联系的。但是,反思的困难和阻力可能就是造成新农村建设流于形式的真正原因。基层政府的办事风格和执政能力虽然也是新农村建设不能使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实惠的原因,但是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是对我们的现代化道路反思不够,农村建设的道路还是比较模糊。究竟是加强小城镇建设,还是通过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小城镇,这个问题到现在不是还有很大的争论吗?
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问题。正安当地的仡佬族实际上汉化程度很高,保留的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已经很少。我们的工作也许是研究和记录当地仡佬族残存的一些文化特色。其实,文化虽然是多元的,但是真正建立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总是很难,因为文化的侵略性也许比飞机大炮英镑美元更厉害。在一个社会中,总有主流文化,而主流文化的操控者就是社会精英。只要一个社会存在阶层和等级的差距,那么所有的文化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主流文化靠拢。这个趋势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改变它不是政府和社会能做到的。所以,我们研究仡佬族,也许应该把它看作一种历史的存在,从里面发掘有益的和有特色的成分保留下来。如果哪一天我们消灭了社会阶层差别,社会达到人们都能享受到不分等级的自由,也许我们保留的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符号还有用武之地。
最后说一说我所在的傩戏与傩文化课题组。文化的部分在上面已经说过,傩文化慢慢的消失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趋势,我们这里就扮演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角色就好了。但是傩戏的传承和发展就不太属于文化的范畴了,而是属于一种艺术形式的范畴,并不是不能保护的;正像握手、干杯一样,我们虽然大都不知道其中的文化含义,但是我们至今仍在沿用这种形式。
我们在正安县看到的傩戏表演实际上是比较简单的表演了,这正说明傩戏的艺人正在逐渐减少,有一手绝活的人也不多。傩戏的手势和步伐都很讲究,都有一定的文化含义,但是从艺术的角度说,只要好看,就具备了传播和发展的条件,不用考虑看得懂看不懂的问题。比如说京剧舞台上很多动作其实是由木偶戏沿袭下来的,观众并不用懂这么多文化方面的东西,只是觉得动作优美做派好看就会花钱买票。而通过观看傩戏表演,我觉得傩戏是具备好看这个条件的,因此是有传承发展的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