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奖”申报材料

cctv《走遍中国》、卫视《发现》栏目,在介绍四面鼓和苗族风情时,称湘渝两省市毗邻边陲的一个神奇地方为千年苗疆——这就是xx省苗族自治县。在这片xx平方公里热土上的503个村落里,到处留下了一个朴实憨厚的山里汉子和一个普通民政工作者艰辛跋涉的身影和行走的生命足迹,他就是xx省苗族自治县民政局局长。

心,指向民政

出生在经济较为滞后的xx县偏远山村的,从小就学习勤奋,志向高远。1983年8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当上了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他勤奋爱岗,教学有方,关爱学生,赢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1991年9月的一天,接到人事局电话通知时,正在批改作业。是什么事呢?一边揣想,一边去到了人事局。到了人事局,局长告诉他说,你的工作要变动变动。他感到很突然。局长说,县委常研究决定,调你到县民政局工作。服从了组织安排。就这样,他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离开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离开了他那些可爱的学生。

来到民政局,很快就适应新的环境,工作上从忐忑不安到游刃有余,一干就是二十个年头。

二十年来,在民政局从秘书到办公室主任,到纪检组长,到副局长,再到局长,走过的是一段漫长而又勤奋、创新的历程。

二十年来,他从自己的实际工作用心感悟出,做学问需要高智商,干民政需要高情商,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好民政工作的。

二十年来,他以与民政结缘为荣,时刻履行“与民政结缘是我最大的荣幸,我要把一生都献给民政事业”承诺。在他走过的勤政为民的二十年历程中,不但那么说,更是那么做。他用他的实干、苦干、巧干和无私奉献,诠释了他的铮铮诺言。

二十年来,特别是他任局长后,他所在单位先后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对辖区所有居民免除或补贴基本殡葬费用的地区及全国对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或生态节地葬法实行补贴的地区,连续4年被评为全地区民政工作一等奖、连续4年被评为全县政府系统“群众满意度测评第一名”、 82次被省、地、县及相关职能部门评为先进集体,他个人获县级以上表彰56次。

他用自己的心,扑于民政工作;

他用自己的情,寄予民政工作;

他用自己的身,力行民政工作;

……

勤,留于民政

二十年的民政工作,点点滴滴;二十年的民政足迹,留在全县每个角落。

是xx省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一个县。由于管辖的范围大,通信传输困难,灾情发生后,不能及时报送信息,严重影响了救灾工作的及时开展,这是担任xx县民政局副局长时,对救灾工作的深切感受。怎样提高工作效率,使灾情在第一时间报告给有关部门和领导,以便及时组织救灾工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呢?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想出了建立“报灾工作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的新招。这个新招改变了过去层层上报的弊端,简便了报灾程序,极大地缩短了信息传送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救灾工作效率。

XX年6月1日,寨英镇的排木村组遭遇了特大山体滑坡,当场死了五人,重伤一人。灾情在凌晨三点过发生的,离组四、五里路的报灾员,一小时后就冒雨赶到了现场。在村民的帮助下,用手电筒核实了现场,核对了伤亡数字,及时将灾情报告了县民政局。当时分管救灾工作的副局长接到灾情报告后,当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布置抢险救灾工作。

陪同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时驱车赶到寨英镇,接着又步行30余里赶到xx村滑坡点,连一口水都没顾得上喝就直奔滑坡现场而去。在滑坡现场,看到山顶上不时有石块和泥土滚落下来,他当机立断作出了决定,必须马上让村里的群众转移。

组有三十多户人家,100多人,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当要求他们转移时,竟没有人肯动步。村民不相信滑坡还会继续,也不相信自己会有什么危险。找到村主任,给他晓以利害,让他带头搬迁。村主任有些不情愿,说,家里的东西不好搬。明白村主任的想法也是村民们的想法。说,你想想,是屋里的东西重要,还是生命重要?村主任在说服下,率先把全家搬到了安全地带。村里的人见村主任搬了,跟着也搬了起来。

见村民们都搬离了危险区,他心底的石头才落下,就在两分钟后只听一声闷响,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山顶滚落而来。

好险!倒吸了一口凉气。

村民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

死,对于活着的人是悲伤,是痛苦。为了给死者的亲人一点安慰,对滑坡中失去亲人的家庭逐一进行了走访慰问。每到一家,他总是关切地询问,解决实际问题,并当场表态每个死者解决3000元安埋费。

“报灾工作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是新创举,从此,全县28个乡镇,503个行政村,乡乡村村都有报灾员,形成了快捷高效的灾情信息报送网络,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和领导的肯定和赞许。

在成功建立起“报灾工作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后,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又推出了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备金制度。发现,现有的机制不能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把救助款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要想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各乡镇有一笔预留经费。基于这样考虑,建立了预备金制度,极大地提高了民政救助的能力,加快了救灾经费的发放。

按照应急预备金制度的规定,县民政局每年给每个乡镇划拨5000元现金到乡镇民政办专户上,确保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由县政府管口县长和民政局直接监管,用于救灾物资采购等,预备金用完后,县民政局及时补上。

XX年6月,xx镇xx村发生山体滑坡,该镇立即启动预备金,及时把救助款送到了受灾群众手中,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灾民们在拿到民政干部送去的救助金后,激动地说,这笔救灾款是我们xx村灾民的及时雨啊!

为加强救灾工作硬件设施建设,创新救灾工作机制,还多方筹集资金,为全县28个乡镇民政办公室全部配备了救灾电脑、电话、摩托和照相机等设备,极大地改变了以前救灾反映速度迟缓的现象,提高了救灾工作效率。

xx局长认为,慈善不是某一群人、某一个阶层的专利,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责任。发展慈善事业,不仅可以弥补国家对民生资金投入的不足,还具有维系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提升公众社会责任和弘扬公德等多方面的功能。

数据显示,每年有近10万灾民需要救济,有15万多低收入人口是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还有其他临时救助对象。这几笔帐加起来,是笔不小的数目,光靠政府出钱,很难解决问题。于是,xx大胆设想,把慈善机构向乡镇延伸,在全县28个乡镇建立慈善分支机构。他的这个想法一出笼,当即遭到了不少人反对,认为在乡镇建立慈善机构是痴人说梦。没有被反对意见所动摇,他深信xx人是有爱心的,企业也是有大爱的,人的本性没有匡扶,只是认识不到位,宣传不到位罢了。

为了加速推进xx县、乡镇慈善机构的建立,亲自跑编制,要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辛准备之后,慈善总会于XX年8月26日成立了,同时成立的乡镇慈善分会有蓼皋、乌罗、寨英三个镇。同年底,全县剩下的25个乡镇,也相继成立了慈善分会,此举开创了xx省慈善事业的先河。

怎么会想到把慈善机构延伸到乡镇呢?多年的民政工作使他认识到,没有一定的资金做保障,救助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群众有困难就不能及时帮助解决。通过建立慈善总会、慈善分会,可以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用以弥补救助资金不足的缺陷。

县慈善总会为了筹集到更多的慈善基金,他们每年都要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中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号召全县职工捐出一日基本工资。三年来共收到捐款400余万元,所筹集到的资金,全部用于灾民的灾后重建、助学及帮助其他困难户。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认为,政府社会救助金一般来自财政收入,以困难群体的经济收入为救助标准,属于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而慈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属于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主张的慈善机构向乡镇延伸,目的就是让有钱的企业家、爱心人士,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照郑功成的观点,xx县、乡镇慈善机构的建立,是xx县乡土的第三次财富分配,这分配是去组织实现的,它让正在朝着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结构转变,随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慈善意识不断增强,爱心张扬和社会效应双管齐下。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老师时,就有妙趣横生的尊老爱幼故事,也能让他自己深为感动的是黄香孝敬老人的故事。黄香,东汉人,时称颂 “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除诗情才华,尤其孝道。9岁丧母亲,十分悲伤倾爱于父。冬夜,与父暖床;夏天摇扇与父纳凉。黄香任魏郡太守间,正值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感动百姓。

已当上民政局局长的,虽然不教书了,也不再讲故事了,但黄香孝敬老人的事,却铭记心里。他要把这份美好的印记,在这块热土上描绘出来。为了这幅美丽画卷的早日诞生,他爬山涉水深入到28个乡镇调研。他发现以前建的敬老院,规模太小,设施不齐全,不能很好地为进驻的老人服务,没有发挥好敬老院应有的作用。经过认真思考,他率先提出建设片区敬老院的想法,即在一些中心镇建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敬老院,收住附近几个乡镇五保老人,以整合人力物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民政局班子成员的大力支持。XX年6月,首先建设xx镇敬老院,主要收住xx镇、牛郎镇、正大乡三个乡镇的五保老人。几年间,继续推行片区敬老院建设,XX年,民政局投资100余万元兴建大坪场镇敬老院,为了节省资金他亲自请示县政府领导,亲自找老板谈工程建设价格。让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没有工程队愿意接这桩活,一个建筑老板对他表示价出得那么低,你让我的工程队喝西北风啊?说,我就那么点钱,都让你们赚了,我的敬老院还盖不盖?xx县每平米的市场建筑时价是800块多一点,而报价居然只有600来块,这就难怪那位老板要那么说了。从报价这件事上,不少建筑老板都认为是个“老抠”。这话还歪打正着地被说中了。对于国家的钱,他就是个“老抠”。为了节省单位开支,一次他跟还是股长的姚远(现任xx县民政局副局长)出差,为了节省时间赶路,竟然去包了一辆三轮摩托。结果,三轮摩托半路翻车,两人被摔下路坎,所幸的是两人都没有受伤。当了局长的,有时到地区开会,如果不紧急,他一般都是打车去。他私下里算过一笔帐,开车去,油钱,司机和他的补助,需要花费300多元,而打的去,来回只花50元钱,真“抠”。后来,又去找了那个老板。这次,他变了个方式,不直接谈价钱的事,而是绕着弯子说孝敬老人的道理。为了达到目的,他又把黄香的故事抬了出来。老板是个聪明人,听了故事后,就不吭声了。说,不是我抠,我就那么点钱,房子修起后,我还要添置锅碗瓢盆,蚊帐铺盖。你就权当是做善事,算我个人求你人吗!老板终于被真诚所打动,接下了大坪场镇敬老院建设的活儿。

xx镇敬老院建成后谁来为老人们服务呢?他连找了几拨人,都没人愿接活。后来他找到当地的,龙一听有工作干,高兴得不得了。等高兴过后,冷静地说,你先别高兴。说,局长给我介绍工作,这是多大的面子,我怎么不高兴?说,你的工作不是坐办公室,更不是去享福。听到这里,有些懵了,不是坐办公室,她能理解,自己只识得几个字,当然不能坐办公室了。说,我给你找的工作,是去新建的xx镇敬老院为老人们煮饭、洗衣、打扫卫生。听了,连连摆手表示不去。没有责怪,也没有失去信心。沉默一阵后,说,我们将来都会老的,到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要是也没个人照顾,那真是可怜。心动了一下,但没吭声。从细微的表情变化上看出,她已经没先前那样坚决了,就趁热打铁地说,敬老院的活儿是苦,你就把它当成是做好事,是积德,算我求你了行不?被善心所打动,答应了去xx镇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

几年过去了,把xx镇敬老院当成了自己的家。XX年,她女儿初中毕业准备外出打工,被她挽留了下来,跟她一起在xx镇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

老人们住进xx镇敬老院后,经常去看望他们。每次一进大门,老人们就会围上来,主动跟郭局长寒暄,他们把当儿子,就是他们老来的依靠。老人们的感谢是郭局长感谢党和政府的回应。无儿无女的残疾老人刘增发动情地说,我能住进xx镇敬老院,有饭吃,有钱花,有电视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心日子,享的是共产党的福,享的是人民政府的福。

经过资源整合,现全县已建和在建敬老院达22个,有630名五保老人在敬老院颐养天年。

殡葬改革难,在就更难。沿袭了几千年的土葬风俗,在人们的意识里早已根深蒂固,更特殊的是因为是个苗族居住的地方。义无反顾地执行国家政策,推行殡葬改革,他相信有县委、政府的支持,有全局职工的通力合作,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一定会走出一条前途光明的大道来。

推行火化,殡葬当以全省同步。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筹建殡仪馆和公墓的资金,县里大力支持殡葬改革,但是财力薄弱,一下子拿不出上千万的资金。如果等待,将意味着殡葬改革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经过反复思考,决定采取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建设自己的殡仪馆。决心一下,便直奔北京而去。在北京,几经周折,他找到了北京博伦远大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几轮商谈,对方答应先行投资600百万元在修建殡仪馆和公墓——这是XX年4月的事情。

资金落实后,马不停蹄地回到,一边向县委、政府汇报,一边与国土局、住建局等有关单位协商征地等事宜。在和民政局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xx殡仪馆于XX年8月24日破土动工,XX年底竣工。

在殡仪馆建设期间,和管口副局长组织单位职工起草了殡葬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起草殡葬改革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展开大力宣传。同时,他还未雨绸缪地先行成立了殡葬执法大队,用以应对在推行殡葬改革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不少职工在县电视台的节目里看到那个《办法》时,都很不以为然,在他们的意识里,以前民政局没能办好的事情,他也休想办好。对出现的异议,一律冷处理。

XX年3月3日,全县殡葬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殡仪馆正式向社会开展殡仪服务。在想,殡仪馆开张后,必然会迎来第一个治丧火化者。那么这个死者会是谁呢?其家人会主动把尸体送来殡仪馆吗?

XX年3月8日,蓼皋镇吊井弯社区市民滕某因病死亡,其家属为躲避尸体集中治丧,偷偷把死者运往郊区的xx村子,打算举行简单的吊唁仪式后,悄悄下葬。这时,接到市民举报,感到势态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不把尸体送到殡仪馆去,殡葬改革就会流产。他当机立断,叫上执法大队全体队员,直奔。

到了,找到榺某治丧处,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有人说,他们是民政局来劝把尸体拿去殡仪馆治丧的。另一个气势汹汹的声音说,打他们。随着这声号召,十多个人一起怒气冲冲地围了上来,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执法大队队长见状,上前一步挡在面前。知道,担心自己吃亏,但是,越是这种时候,自己越要站在最前面。瞬间的思考后,拉开了,走到榺某灵堂前,虔诚地躬了躬身,以表示自己的歉意。榺某的亲戚们被行为搞懵了:他不是来让把尸体送到殡仪馆去的吗?正当榺某的父亲以及亲戚疑惑不解的时候,说话了,作为父母丧子之痛,我很理解,各位乡亲为什么愤怒,我也明白。但是,我还是要说,殡葬改革是件大事,它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话还没有说完,围着他的人一起起哄起来。一个长着络腮胡的汉子说,我们不懂文明,祖祖辈辈都是土葬,尸体决不送殡仪馆。对!坚决不去,院子里的人大声应和道。

势态的发展越发紧张,心里明白,这个时候,再谈已经没有效果了,只得失败而归。

在回去的路上,执法大队的队长问,难道就这样算了?没有立即回答,他在想要采用什么办法才能做通死者父亲思想工作。见不理,以为他退缩了,以后的工作就更难做了。突然爆发似说道,怎么就算了呢?大概意识到自己说话的态度有些过火了,歉意地望了一眼,低下声音说,一定要想方设法做通榺家的工作,让他把儿子的尸体送去殡仪馆。

第二次去,依然是和两人。榺家的亲戚们一见又来了,个个怒目以待。找到榺的家人,说道,你不想把儿子送到殡仪馆去,从情感上来说,我完全理解,你可能听到了一些谣传,说殡仪馆这也要钱,那也要钱,担心费用贵,如果是这样,我打个包票,殡仪馆的费用一定不会高,该免的免,该减的减。不听他的,有人突然高声嚷道。没理会那杂音,继续说,你家的情况我了解,今后你有了困难,我们民政局会按照政策给予你帮助。对方听了这席话,才勉强同意把儿子的尸体送到殡仪馆治丧。至此,殡葬改革启动后的第一个难关终于攻下了。

第一具尸体处理不久,就遇到了一件让他更为棘手的事。这次的死者是xx县养护段的退休职工田某。田姓在当地是个大家族,死者的几个子女都在外工作,他们公开宣称,不管什么规定不规定,也不管什么人来做工作,就是要将父亲土葬。和不顾被骂甚至挨打的危险,主动上门去做工作。他们嘴说干了,嗓子冒烟了,田某的子女就是不听,硬是在眼皮低下,把田某土葬了。想强行阻拦,被制止了。对此很不解。过后,告诉他,那样做会引起田姓家族的不满,很容易因此引发群体事件和民族矛盾。明白那样做的道理后,对工作方法越发地理解敬佩了。

田某被子女土葬的消息传开后,不少人把举动看成了一个大笑话。那些天,他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市民们对他的热议。榺某的一个亲戚一天在街上遇到,讥讽他说,郭局长,你不是本事挺大的吗,原来只晓得压我们老百姓。田家有权有势,人家土葬了,你还不是干瞪眼。你真要有本事的话,就把埋了的人挖起来也送去火化啊!没吱声。榺某那位亲戚说的虽然是气话,但很有道理。如果不把田某的尸体弄去火化,xx县的殡葬改革将寸步难行。

怎么办?陷入了矛盾之中。田某被强行土葬一事既成事实,必须要迎着困难把田某事件处理好,就是挖坟起棺,也要把田某的尸体送到殡仪馆去火化。谁能帮助自己做通田某子女的工作呢?在大脑里搜索着,最终,他想到了跟田某同宗、同辈的一个朋友田茂根。田茂根是一位退伍军人,一等功臣,在田姓家族中很有威望。可是,当找到那位朋友,说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难处后,那位朋友表示爱莫能助。有些失望了,但他依然不肯放弃,决心再努一把力。他对那位朋友说,我已经十分窘迫,这个时候你不拉我一把,我就只能欲哭无泪了。朋友听了这句话,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划了一下。见朋友毫无帮助之意,只得无奈地转身走了。刚走出去几步,他那位朋友叫住了他,应下了他的请求。

田某的子女,在田茂根的说服和政策的威慑下,同意提出的处理意见——开坟起棺。为了尊重死者,也为了尊重田姓家族和田某的子女,买来黑布让工作人员四方拉着,遮在坟墓上空,做完这些之后,才下令开挖。棺木起起来后,和死者的子女一道,小心翼翼地将其运到殡仪馆,把土葬了的田某送进了火化车间。

田某事件,在xx县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殡葬改革,也由此迈开了艰难的前进步伐。

情,系于民政

勤于奔波,反复折腾,殚尽思虑,平凡之中见真情。

在云贵高原上,最令揪心的是xx县极多的恶劣天气。XX年初,xx县城飘起了零零星星的雪片。看着飘飞的雪,心中蒙上不祥的预感:临近春节,外出回乡过年的打工人员多,一旦灾害来临,交通中断,过境车辆大量的堵塞,带来的是大量的滞留人员。意识到这些后,赶紧打电话与xx县气象局联系,当得知最近境内有凌冻天气发生时,他立马召开了紧急会议,对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果断决定筹备方便面、矿泉水各50箱。个别职工疑惑,甚至认为他大题小做,杞人忧天。面对职工质疑的眼光,没有犹豫:未雨绸缪总比吃后悔药好。

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降来临,过境xx县境的公路上,堵塞的车辆长达几公里,滞留的人员近千人。为了不让一个滞留人员挨饿受冻,他组织召开了全局职工紧急会议,对救灾工作进行了布置,成立救助站,对滞留人员开展救助;组织运输队给滞留在公路上的人员送水送食物;由他亲自带队,沿路、沿街搜救滞留和乞讨人员。

大雪纷纷的公路上,拎着大包小包东西回乡过节的打工人员,一步一滑地艰难地行走着。他们一个个神情疲惫,时而抬头看看飘雪的天空,时而看看漫无尽头的回乡之路。原本,满心欢喜地赶回家来过年的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会被凌冻在公路上。吃的、喝的,自然不会有任何的准备。突然被困,陷入了饥寒交迫的境地。

一个走一步停一下的中年妇女,看着白茫茫的公路,看着飘飞的大雪,看着一个个从她身边一歪一扭走过的行人,突然瑟缩起来。饿了一天的她,已经没力再行走。她蹲踞着,心里却是担心,怕就此再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于是眼泪潸潸,掉落雪地。

就在她感到绝望时,一支扛着方便面的队伍出现在风雪之中。行走在公路上的人们,顿时瞪大了眼睛。队伍越来越近了。风雪中走在队伍最前面,肩扛两厢方便面的中年男子便是县民政局局长。

老乡们,我们是县民政局的,给大家送吃的来了,xx大声地对公路上的人说。

听到有人送吃的,凝冻的公路上立刻骚动起来,几个身体强壮的小伙子一下子围了上来。担心他们摔倒,连声说,慢点、慢点,有我们民政局的同志在,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会让大家挨饿,人人都能吃上方便面,喝上矿泉水。

蹲在路边的那位中年妇女,明白有人送来吃的后,很想站起来去拿包方便面。可是,站了几次都没能站起来。在不经意间看见了那位妇女。他从她动作上判断,那位中年妇女是想过来拿吃的,可是走不动了。连忙拿起一包方便面和一瓶矿泉水向那位中年妇女走去。

大嫂,赶紧把这包方便面吃了,说着,把手中的方便面和矿泉水递给了那个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伸出颤抖的手接过方便面,含着热泪说,谢谢你们,不然,我就饿死在这路上了。

扶起那位中年妇女说,大嫂,天灾无情,人有情,我们不会看着群众受灾不管的,只要有我们民政干部在,就一定让大家有吃有喝。

公路上的人们听了话,吃力地抬起冻僵的双手,动情地拍起掌来。

元月22日,天气非常寒冷,检查灾情回来,已经是下午六点多钟,他不顾疲劳和饥饿,又带领救助站的职工到街上继续搜寻滞留人员。来到县车站旁,他们发现一名乞讨人员,那人目光呆滞、神情黯然,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衣睡在街边的屋檐下。走到她身边询问情况,可是,那人却不开口。动员她到救助站去,那人也不作声。一个围观的群众说,一个叫花子管他干什么,冻死算了。动情地说,叫花子的命也是命,命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只要是人,只要她有困难,政府就有责任去帮助她。和同志们为她找了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并送去了御寒的衣被,每天为她送上热菜热饭。经过几天的接触和再三劝说,那人终于答应去救助站了。和随行的几个职工一起,扶的扶,拉的拉,将那人弄上救助车。围观的100多名群众,没有不被和他同事的行为所感动的。一位70多岁的老人情不自禁的说,叫花子坐轿车,真是稀奇事,还是共产党和政府好啊!

大灾当前,灾民和困难群众生活怎样呢?元月24日,带着工作队到离县城10多公里的xx乡检查灾情、了解群众生活情况。这个乡山高坡陡路难行,当地流传的一句民谣“隔山喊得应,走路要半天”。和乡干部一路踏冰卧雪,爬坡上坎,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达五保户瞿大娘家。正在烤火的两位老人得知xx局长是专程去看望他们时,十分激动,马上起来让座。详细询问了他们目前的吃、穿、住等生活情况后说,老人家,你们什么也不用担心,你们的生活我们会管到底的。瞿大妈感激的说,我们虽然没儿没女,但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我们知足了。离别时,将300块钱塞在了瞿大妈手里说,大伯、大妈,我们就是你们的儿子,今后有困难就找我们,这是政府给你们的救助金,买一点年货,过个愉快的春节!两位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啊!

到26日,凝冻已经持续了半个月,灾害不断升级,时温零下5度。百忙中的突然想起学校的学生们来。经与教育部门联系,得知城区六所中学还有1600多名学生滞留在校无法回家时,他立即向县委、政府作了汇报,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天下午,就带领民政局的同志给滞留在校的学生们送去了300多件棉衣、棉被和5.5万元救助金,解决了受困学生吃、穿、住的燃眉之急。

救助站,是雪凌灾害中最让xx局长牵挂的一个地方。当时那里滞留的客车有三百多辆,1000多人。为了安置好滞留的一千多人,xx局长对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五有”要求,即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冷了有火烤,困了有住处,病了有药治。正是这“五有”,确保了xx镇滞留人员的基本生活,稳定了xx镇的社会经济秩序。

在铜松公路、松印公路等主要交通要道上,xx县民政局共设立了17个临时救助站,免费给行人和司机发放食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滞留人员心间。

由于周密安排,身先士卒,xx县的抗凝救灾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以及地委、行署的充分肯定,他因此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凝冻保民生”一等功,被省民政厅.xx地区地委、行署评为“抗凝冻保民生先进个人”。XX年3月,荣幸地被推荐为xx省抗雪凝灾害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到各地、州、市进行巡回报告。在他所作的30多场报告里,每一场都让观众感动不已。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凭公心、良心、党性。这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在xx县的民政工作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新形势下如何把党和政府的救助政策落实到位,让社会弱势群体尽可能多的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是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他要求民政干部必须用深厚的感情、真挚的态度、严格的标准、规范的程序开展这项工作,并亲自主持草拟了《苗族自治县关于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方案》和《苗族自治县关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方案》两个实施方案,深入乡镇、村寨开展宣传。

xx乡炮里村的,跟大多数人一样,也不相信事情这么简单。她觉得自己没关系,没熟人帮忙,低保肯定拿不到。有人给她支招:县民政局郭局长是个好人,你去求求他,兴许事情会办成。心里十分矛盾,她不是不想去找郭局长,可是负债累累的家里什么也拿不出啊。那个给她支招的人说,你抱只老母鸡去就行了,那可是最好的绿色食品,他肯定会收的。

XX年8月19日,正是县城赶场的日子,下狠心把那只生蛋母鸡抱着上了路。到了县城,几经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民政局。接待她的工作人员问她有什么事,她说,找郭局长。在那位接待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见到了。

请问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助?郭知道大凡来办公室找自己的人,十有八九是有事相求。

你——你真是郭局长?颤巍巍地说。

是啊,微笑着说。

我——把抱在怀里老母鸡举了举。

明白了,眼前的这位妇女,是想把那只老母鸡送给自己。据此推断,她肯定有事。

有什么事,你就说吧,只要是政策范围内我能帮助的,一定帮你。郭说。

你把它收下了我就说。说着,把抱着的母鸡送到了郭面前。

稍微犹豫了那么一下,把老母鸡接了过去。他很清楚,要是不把老母鸡接过来,她是不肯开口的。

我——才说了这么一个字,就泣不成声了。

莫哭莫哭。起身走到身边,将一包纸巾塞在了她手里。好好说,你不把事情说清楚,我怎么帮助你?

我叫,住在……

你叫?打断话。

你家住在xx乡炮里村?

感到很奇怪,郭局长咋个会晓得自己住的地方。

你家有5口人,母亲80高龄,丈夫是退伍军人,患有精神病,你的两个女儿,一个上大学,一个读高中。如数家珍地报出了家庭情况。

这——这你都知道啊!惊讶地望着。

证实身份后,说,你是来求我帮你办低保的吧?

使劲点了点头。

你家的情况完全合符条件,你爱人又是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更要优先考虑,你不需要找任何人帮忙,只要提出申请,就可以领到低保了。边说边将一杯水递给了。

真的?睁大眼睛望着。

真的。十分肯定地回答道。

心情激动的把手中的杯子一放,就要给跪下。

急忙上前,阻止了。

恩人,恩人啦!抹摸着泪汪汪的眼睛说。

你要感谢的恩人不是我,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郭说。

站直身体,恭恭敬敬地给鞠了一个躬,转身走了。在她快要走出门的时候,叫住了她。

不明白地看着。她害怕这个时候会说出再研究研究的话来。

弯腰拿起那只老母鸡,走到身边说,把这只下蛋母鸡拿回去吧。

不不!像遭火烫了似的,赶紧把手死死地抱在了胸前。

装作不高兴地吓唬说,我收了你的老母鸡就是受贿,受贿就要受组织处分,我要是被处分了,就当不成局长了,以后你再有困难,我就帮不上你忙了。

将信将疑地看着,拎着老母鸡姗姗而去……

对弱势群体,郭局长如此,对有势之人,他更是谨慎。

XX年10月的一天,一个老板找到,希望他在敬老院工程的发包上给予关照,并把xx元人民币硬塞进了写字台的抽屉里。把钱拿出来,义正严词地说,你如果把钱拿回去,我们就还是朋友,不然,我就把这些钱交到县纪委去了。那位老板灰溜溜地接过钱走了。

在当局长的几年时间里,有退伍军人安置工作找他的,有要低保找他的,也有推销办公设备老板找他的……那些找他的人,自然不会空手而去,有的送钱,有的送物,但是,不管去的人想送什么,都被一一谢绝了。

这份情,是对“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凭公心,良心,党性”的真实写照。

三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月份,漫山遍野开满了鲜花。走在山间,行在河畔,能闻到花的气息。也喜欢春天,也喜欢山间的花朵。在紧张地劳累一天之后,他会推开窗户,站在窗前,伸展着酸痛的胳膊,一边呼吸着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一边看着远山若隐若现的花朵。可是,如此美好的春天,他却不能跟家人一起分享,就在他推开窗户之前,才刚刚送走了一个申请补助的农民。

这是XX年三月的一个星期二,那天下班时间已早过,还没有离开办公室的念头。他在想过去的一天,自己是否遗漏了什么还没做。自从担任民政局副局长的岗位后,他常常告诫自己,这个岗位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站在窗前的,确信这一天的工作已经按计划完成,心里才踏实下来。他关好窗子,推门正想走,就看到了蹲在门前的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十二、三岁的样子,蓬头垢面,裤子划破,那被划破的布条,随风飘着。右脚丫从破损的鞋里钻出来,像似在探寻着什么。听到门响,小女孩惊慌地缩了缩身子。

见状,弯腰扶起小女孩。小女孩浑身颤抖着。

小姑娘,不要怕,有什么事跟叔叔说,和蔼可亲地看着小姑娘。

小女孩在听了话后,慢慢抬起头来,怯生生地看着。看着小女孩那双祈盼的眼睛,一阵钻心的痛骤然袭上心来。不用问,这又是一个留守儿童。

还没有吃饭吧?

听到“吃饭”,小女孩连咂巴了几下嘴巴。

走,到郭叔叔家去吃饭。边说边伸手把小女孩拉了起来。

小女孩不相信地看着。

不相信我?笑着对小女孩说。

小女孩不答,也不动。

郭叔叔不哄你,走。把小女孩拉了起来。

到了家,进屋后,对站在门外的小女孩说,进来吧。

妻子听那么一说,有些不高兴了。

这是位特殊的客人,你可得好好地给我招待啊,打趣道。

妻子还以为真来了客人,赶紧从厨房里走出来打招呼,一见是个脏兮兮的小女孩,脸色骤变。

进来吧,没有回答妻子,把小女孩拉进了屋。

妻子对不明不白领来一个孩子很恼火,气呼呼地转身进了厨房。安顿小女孩坐下后,走进厨房,说了发现小女孩的经过。妻子明白缘由后,叹息一声道,跟着你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知道妻子是啥脾气,她那么说,其实就是原谅自己了。

用盆子打来水,端进客厅,细心地给小女孩洗起脸来。小女孩的惶恐在给她洗脸的过程完全消除了。妻子把饭菜端了上来。当把装着白花花米饭的碗送到小女孩面前时,小女孩一把抓过,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过饭,问小女孩,你家在哪里?父母是谁?

没想到这一问,把小女孩眼泪给问出来了。

见小女孩流泪,就明白问到她伤心处了。

后来经过了解,小女孩叫,父母双亡,跟她相依为命的16岁哥哥,两年前外出打工,至今杳无音讯。眼看就要开学了,却无钱报名。

当即与所在的乡民政办公室取得联系,为她解决了500元学费和临时生活费,并决定今后每学期都给她解决一定的学费和生活费。

读完了小学,又上了初中,又到湖南省怀化市读中专。中专毕业,经学校介绍到深圳一家工厂做了会计。

去深圳那天,到车站去为她送行。眼含热泪地对xx局长说,郭叔叔,是你和民政局的叔叔阿姨,帮助我完成了学业,我一辈子都会记得你们的恩情。临行前,像父亲一样,千叮呤,万嘱咐,好好工作,注意身体。

XX年6月19日,收到一条短信。打开手机一看,是发来的。原来,那天是父亲节。远在深圳的,没有忘记对她的帮助,给他发来了问候的短信。短信说,郭叔叔,今天是父亲节,我在深圳祝您节日快乐!看完短信,感到十分欣慰。

得到xx局长帮助的人,何止,我们可以拟出一分长长的名单:

xx乡xx村的龙玉喜,一个靠拉板车维持生计的人,去年三个子女同时考上了大学,是圆了三个子女的大学梦。

长兴堡镇白底村妇女,生了一对连体婴儿。在无路可走时,是及时送去了xx元医疗救助金,成功救下了一条弱小的生命。

xx乡xx村罗某因儿子久病,家里债台高筑,及时带着民政局的同志,给他家送去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

xx镇xx村身患白血病的,因家贫无钱治疗,已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主动帮助他解决了部分治疗经费,并鼓励他鼓起战胜病魔勇气……

需要帮助的人太多,如有更多的像那样的孩子需要书读,更多的像那样的家庭得到救助,想到了社会助学。从XX年起,一年一度的“金秋助学”活动渐成制度。该项活动自XX年启动以来,共收到捐款多万元,先后对xx余名孤儿、父母重病重残、单亲家庭、多子女就读家庭的孩子进行了救助,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繁忙的工作,让很少陪伴在乡下的母亲。想到母亲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自己却不能让母亲过上舒坦日子,时时使他潸然泪下。腊月初,他就跟妻子商量,提前把母亲接到城里过年。母亲知道儿子忙,不能回老家过年,就答应了。可是突如其来的凝冻灾害,打破了计划。他不得不放弃回老家接母亲进城过年的计划,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抗雪救灾的战斗中。都除夕了,现在该去接母亲了。

腊月三十日下午,当带着愧疚赶到老家时,却见铁将军把门。

家在距县城30多公里的乡下,自从到民政局工作后,回家看母亲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做母亲的很体谅他,总是宽慰他说,妈晓得你事情多,没事就不要回来。每次听到母亲这句话,鼻子就酸痒酸痒的,就想,等啥时不忙了,一定好好陪陪老人家。可是,清闲的日子总不光临。为了弥补对母亲的亏欠,几次想把母亲接到县城跟自己一块生活。母亲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到县城生活说话没个人,更没个走处,我不习惯。知道,母亲不是不想跟自己住在一起,而是怕因为她,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其实在未回来之前,老人家早已拾掇行李,一次又一次走到院坝里,遥望着村前的那条小路……。她以为是路冻了,车来不了啦,却不知道她的儿子跟他的同事们一起,正在夜以继日地跟风雪,跟凝冻战斗着呢。

几天前,老人家就告诉邻居,要到县城去过年。邻居羡慕地说,你养了个大孝子,享福啊!听到邻居夸儿子老人家幸福地笑了。

农村有个习惯,年夜饭吃得早,这时有的人家巳开始放鞭炮了.老人家是第六次到院坝里去等儿子了。寒风吹在老人的脸上,像刀子割一样地痛。兴许是老人盼儿心切,她竟然没有感到一丝的寒冷。邻居见了,关心地说,到屋头等也一样。

我没等哪个,老人家不想让邻居猜到她的心思。但是,她眼睛里流露出的失望,却把心中那点世人皆知的秘密,一览无余地透露了出来。

天一点一点地暗了下来,儿子还是没有在老人家熟悉的那条小路上出现。不得己,她被迫接受了邻居的邀请,离开寒风呼啸的院坝,走进了邻居暖融融的家里。

妈——妈——连喊了几声,还是没有人答应。他不知道母亲究竟发生了什么,心里有点稳不住了,寒风吹进了心底。

邻居家陈旧的木门发出“吱嘎”的一声闷响,推开邻居家门迫不及待地问,看到我妈了吗?

进来吧。邻居把让进了屋。

屋里光线很暗,眼睛一时什么也看不清。当他眼睛慢慢适应了屋内的光线,看到母亲红光满面地坐在四方桌边,跟邻居一家在吃饭时,他声音发颤地说,妈,儿子接你过年来了。

老人家温和地看着儿子,哽咽着说,只要你心里记得还有个妈我就知足了。

这个在困难面前从不流泪的硬汉,在听了母亲的话后,一阵酸楚涌上心头。

大海逐浪,百舸争流,只有体验人间的真请,才能对世间付诸真情。——这位在偏远山区贫苦人家出生,吃过救济粮,领过救济款,读书时得到过众多人帮助的农家子弟,一路走来,步履是那么的坚定,在他足下留下的是一串坚实、奋斗、创新的生命足迹。

五十刚出头的他,正带领着他的团队,以求实的风范,实干的劲道,在新的征途上践行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