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开题报告(通用3篇)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教育专心于未来。
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留下的积淀真善美。因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时代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二、课题的界定
1、习惯;,是指人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2、养成教育,一般物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淮北市人民路小学是淮北市首家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学校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德育、少先队工作方面积极探索。鉴于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重智轻德较为普遍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
(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城区、矿区、农村等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
(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
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优化,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的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
1、探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
四、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方面,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有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实践方面美国更加注重自然教育;,引导孩子自我成长;。我国心理学界有一些学者关注儿童教育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而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前三者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近期不少专家从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少年儿童德育,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如由中国科学院的王极盛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主持的,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等。实践方面,北京怀柔区、大兴区开展了文明礼仪调查研究、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研究,山东潍坊市探索了网络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作用研究等等,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总的来看,在寄宿制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
(二)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着眼于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
(3)应用价值。本课题着手与途径和模式的实验和探索,侧重于应用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是:密切结合我校寄宿制办学实际,通过个案研究以及一系列具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验研究,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努力探索出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中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途径。
五、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与路线
(一)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领导支持,课题研究有经费保障。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环境支持、经济支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领导的重视、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2、资料丰富,研究有理论支撑。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6万册图书的电子阅览室。既有班主任工作理论著作,又有新颖生动的光盘资料,还有时效性较强的《班主任之友》、《少先队工作》、《辅导员》等刊物杂志,使课题研究的展开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我们课题组拟推荐筛选专题学习材料,供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3、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学习、研究氛围浓厚。参研位教师中有五位小学高级教师,两位为市教坛新星,4位参加全国或相关课题研究,成绩突出。年轻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研后劲足。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与路线:
1、行动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设计的与课题实施内容相关的系列问题。通过家长的问答,更进一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习惯的现有发展水平。
2、个案研究法。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观察法。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记录,思考研究,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4、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等。坚持课题的理论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和群众性教研活动三结合的研究办法。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验研究为中心,以广大教师参与的研究活动为基础,以班队会课堂为主渠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研究学生、探索方法、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模式,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氛围。
六、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员分工本课题由我校一批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
1.本课题研究指导专家。张敬邻(淮北市教科所课题主任)张德华(淮北市教研室)田志峰(淮北市教研室)邱援军(淮北市教研室)
2.课题研究实验小组。
组长:盛波,国家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子课题负责人,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主要成员。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区级学科带头人。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现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有较高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学习、内容安排,活动召集、组织等。
组长:魏雪雁,全国中央电教馆信息技术整合专项课题主要成员兼执笔人。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获省三等奖。论文、教学设计、课题报告等获国家级奖项十余篇次,并部分发表;获省级奖项8篇次。从事小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安徽省骨干教师,淮北市教坛新星,校本培训指导教师。分工: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协助开展课题研究各项工作。收集材料,撰写报告并上传。
主要成员:欧阳丽颖,淮北市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夏丽娟,青年骨干教师,大队部辅导员。负责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整理归档。
参研教师:孙丽、张培、孟春,负责会议内容记录整理,活动宣传。
参研教师:杜淑华、王玉香、王琳、王芳慧、谢军、许小燕,负责相关子课题的研究、实施,并做好材料的积累、分析、总结等。
七、实施步骤课题研究的工作进度计划:
为期二年。
(一)、准备阶段:做好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启动、课题分工、理论学习工作,培训参研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开题启动研究。研究呈现形式: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会课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①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②实验教师、班主任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
③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与全校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体会。
阶段成果呈现方式:教师研究案例、阶段研究报告、班主任工作论文、班队会及活动案例、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班级日志样本。
(三)、总结评定、成果发布阶段:(20xx年8月20xx年xx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行为习惯研究经验论文,将成功班会课例刻录光盘,论文编辑成册,总结、发布和推广研究成果。20xx年xx月迎接上级领导对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评估验收。成果呈现方式:结题报告、相关研究的论文集和其它相应的物化成果。(班主任论文汇编、班队会等活动案例汇编及光盘、教师研究案例汇编等)
一.课题名称:《如何指导学生记化学方程式》
二.课题组的成员及任务分工
主持人:
承担任务:课题申报、组织、指导开展研究及结题
成员:
承担任务:实践指导学生记化学方程式的不同方法、收集案例及进行数据统计
成员:
承担任务:实践指导学生记化学方程式的不同方法、收集案例及整理博克专栏
三.课题的选定
近几年来,学生的化学学科成绩呈下降趋势,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普遍感到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特别是记不住化学方程式或不懂如何去记。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的特殊语言,是物质化学性质的体现,记住了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前提,况且,在高考的答题卷上有将近百分之五十是要用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去答题的,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记住化学方程式是提高化学学科成绩的基本保证,所以我们将此作为一个课题,目的是想通过研究和实践,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方式,让学生能比较轻松地记 住化学方程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成绩能够有效上升,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本课题将要研究的问题
1、详细了解学生记不住化学方程式的原因。
2、从原因着手去研究记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从学生的角度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何种方法去记最快最有效。 微型课题研究计划及研究策略
五.准备阶段
1、申报课题,制定研究计划。
2、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调查现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记不住化学方程式的原因。负责设计问卷调查,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调查及进行方法研究。)
六.实施阶段
1、课题组教师按课题方案进行研究。
(1)、以杜文发老师为带头人进行课题教学实践。
(2)、以三位老师任教班级作为实验班级进行平行实验,依据课题组研究的记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对参与实践的学生个案进行记录,最后通过成绩测试,将实验班与其他班级进行横向对比,利用所得成绩分析获得对比数据,以此总结出记化学方程式的最适合方法,从而获得课题研究结论。
微型课题研究计划及研究策略
1、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获得的调查情况及进行对策研究,填写《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情况记录表》,并将研究进展情况发布在博克专栏。
2、建立多个学生案例跟踪档案,比较不同个案进行优化选择最适合学生记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课题组成员写课题研究总结 。
微型课题研究计划及研究策略
七.结题阶段
1、资料汇总并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结题报告。
2、将所有研究纸质材料及电子文档归纳整理并申请结题。
八.成果展望
1、通过调查学生记不住化学方程式的情况,剖析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鉴采用更好的方式、方法或思维去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研究,能更加深刻去体会“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能更加提高学习的效果。
3、通过研究,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形成教学经验,撰写总结,完成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许多学校正在大胆尝试并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体育课程,高陵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县级高中,学生的体育课程较单一,而且课余生活很单调,没有条件接触外界的体育俱乐部与社团。在贯彻执行上级颁布的课程计划的同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利用自身优势,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目标,选择跆拳道作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突破口”,既能丰富校园文化,也能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跆拳道同中华武术一样都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传统精神。练习跆拳道则有利于青少年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可内修精神、性情,外修技术、身体,培养出常人难以达到的意志品质和忍让谦恭的美德,是培养青少年优秀品格的有效方法。跆拳道课程的推广与普及不仅是学校特色的外延和拓展,更体现在为全体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体能、品质的突出发展上;更表现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化、延伸上;最终必将升华为校园中的一种风格,一种意识,一种精神。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课题名称为《浅谈跆拳道在农村中学的开发实践与探究》,利用自身优势于特长,结合学校现状和资源优势,提出一系列学校跆拳道运动推广过程中的策略以及确实实施的方法、途径与策略,为师生提供跆拳道知识学习、技能拓展、素质提升、特长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运动素养和身体素质。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准备阶段(XX年9月至XX年10月)
(1)实行实情调查,完成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分析我校学生体育生活现状和教学实情。
(2)成立课题小组,确立课题成员,分配各成员职责与任务。
(3)确定参加研究对象,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的操作及有关理论。
(4)完成课题相关资料的整理、建档,制定实验应用研究方案。
2、运行阶段(XX年10月至XX年4月)
(1)开展跆拳道活动的推广普及活动,举行形式丰富的各类活动。
(2)收集与课题有关的相关资料。
(3)完成阶段性资料数据收集,整理和阶段总结。
3、总结阶段(XX年5月至XX年7月)
(1)分析数据,整理资料,撰写有关专题论文。
(2)完成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文本成果
研究论文:
研究报告:定期提交阶段性报告或专题研究报告。
2、影像成果:
图片:跆拳道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图片系列。
光盘:学生学习跆拳道成果展示纪实
3、无形成果:惠及广大学生,提高学校办学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