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通用24篇)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24篇)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

一、三生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何谓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具体内容是:珍爱生命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学会生存就是要学会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会生活就是能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提高生活能力。

二、三生教育与人的实践活动同步

三生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它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实践活动中。从出生开始,生命个体的实践活动便开始了。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哭喊着来到世上,生命伊始,就有了生存的意识,生命的实践活动就开始了。虽然只是本能的表现,但这是生命的抗争,是生命活动的尝试,是生命活动的开始,用哭泣表达了珍贵生命的到来,呼唤父母或社会给予生命生存的条件和权利。相对应的是父母或社会做出的反应,如:给予喂食、穿衣、交流等等。这是生命早期的对话活动,生命的本能就有生存的意识。所以,我们的三生教育应该从生命的实践活动开始,也就是需要食物、衣服、学会语言、走路、认识周围的一切……三生教育就在我们的身边,就是我们生活、活动的行为,而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

三、三生教育的连续性与持续性

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美好。就要让他们去感受身边美好的一切,去领会、感受世间的一切。诸如太阳、月亮、星星的灿烂;山川、江河海洋的壮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鲜活多样;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充满了神秘;动植物都有生命,都会长大衰老死亡……大千世界,千姿百态。

让学生知道生命的珍贵。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如一颗星星一样的灿烂,又似鲜花的美丽,都有各自特殊的亮丽和使命。在这个美丽光明的世界上,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是一个奇迹,每一个生命就是一个“小宇宙”,又是那样的神奇。教师可用身边的意外事故、死亡的案例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一旦逝去,将永不再来。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

让小孩有这样的感受,接受这样的教育,应该从生命活动开始就开始了。有父母的呵护,他感到满足、安全。伴随着生命的成长,生命就要融入社会环境之中,接受的教育面越来越大,生命教育将会是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命的生存条件和要求会越来越高,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人要适应生存,就必须不断的学习生存所必需的一切。所以,三生教育始以生命开始,终以生命结束,它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

四、开展三生教育不应是空洞的理论化

通过“三生教育”的开展,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是群体动物,是社会化的动物,要适应于社会,人的认识以及生命活动的行为就要正确、规范。人的成长过程是实践活动的过程。从吃奶开始,到学说话、走路……逐渐的.在认识周围的世界。再就是系统的在学校里的学习认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参加工作,人生的一条路就这样在延伸。生命活动在进行,三生教育存在。所以,“三生教育”就是正确的生命活动的教育,就在各科的教学中,就在我们的一切活动中,它和我们一起同行,三生教育就是生命之路的路标。三生教育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它离不开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的道德标准,诸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重他人,团结同学,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重生命,学会劳动,遵守纪律,热爱祖国等。所以,脚踏实地的认识好每一件事,学会做好每一件事,是三生教育的关键。不能只是重视理论性的东西。

五、三生教育的社会性

鉴于三生教育的重要性,还有它的连续性、持续性。作为社会化的实践性的教育,三生教育不但要在学校开展,应该在整个社会开展,开展好!所以,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让学校、家长、社会,共同认识到“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共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建设人的主体价值,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幸福的生活。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

本课题实施以来,通过学习与参与课题研究,本人对生命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系统的认识。

生命教育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进行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过程,其目的就是经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以引导学生尊重生命,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使每个学生的生命更加灿烂,使学校更加焕发生命的活力。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正因如此,教育之“育”就应从尊重生命开始,教人向善,使人胸襟开阔。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给教育下的一个定义:“教育――首先是人学!”确实,每个人都有生命的尊严,都有生命得以张扬的权力,这是谁也不能剥夺的。因此,教育理应承担起让生命飞扬的责任。

学校推行生命教育,首先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教师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体现学科教学的生命性,使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满足学生追求生命价值的高层次需要。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构建生命教育的氛围,使学校的亭台楼阁,一草一木都蕴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生命教育研究和有关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养成关爱生命的情怀。

生命教育是教育回归人性最基本的呼唤。生命教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实际上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新要求,因此我们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课题研究,实际上就是试图以生命教育研究为抓手,通过开发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和大量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以捍卫每一个生命的尊严,教会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提升师生的生命品质,推动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3

对当前语文教学来说,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有效生命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世界儿童基金会有句名言:“这个世界是儿童借给我们的”,我们的教育应一切为了学生。生活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活在缺乏尊严、权利和自由的环境下,是不可能有充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二期课改和“两纲”提出:让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的发展,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对当前语文教学来说,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有效生命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1、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首先要求老师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关怀人的成长为目的,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同时要尊重学生生命个体差异这一客观事实,尊重生命的不同成长节奏,宽容地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误,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当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耐心地帮他分析问题,让他真正理解——用诚心的帮助代替毫无意义的指责;当学生考试不理想时,可以引导他们寻求改进的对策——用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来代替埋怨……,用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感受到尊重和关爱之后去尊重和关爱他人,由“内省”进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地。

2、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知识与价值融合的语文课程观。在教学中要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紧密结合,让学生的认知学习过程伴随着积极的情感活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孤立地传授知识,结果出现学生考前背知识点,考后全还给老师的现象。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真正被学生理解的、融入在他们生命主体之中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当中的意义”。这就要求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借助各种手段、利用丰富的文史资料或影象资料等课程资源,创设语文教学情景,将知识学习放在特定的语文情景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理解知识的意义。要真正落实将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密切联系,让学习过程成为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对生命的意义;正如朱小曼教授所说“知识是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作为一种智慧的知识,它必然是渗透了人的生命,与此相应,由这种知识所创造的财富就不只是物质的或精神的,它同时也包含了本体的人的生命的丰满与提升”

3、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符合时代发展的语文教学观。所谓有“生命的语文”就是体现在语文知识生成所蕴涵的“进步的真理”和“活生生的社会精神、社会能力”等方面,体现在“面对语文,我们可以哭,也可以笑;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唱歌,也可以怒骂。语文给了我们宣泄情感、升华体验、升华认识的处所”;语文“给了我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广袤的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地舞蹈的宽阔舞台”。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语文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就必须也必然是“有思想”的语文、“有情感”的语文和“有生活”的语文。而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交融,才有可能使我们感受到“人”在文本和生活之中真切“跃动”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感受到强劲跃动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二、二期课改下语文生命课堂的特点

1、语文“生命”课堂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课堂

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校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点”。而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更重视成绩优秀的学生,课堂教学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机会,而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学习状态。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语文“生命”课堂要求我们由“精英”教育到“平民”教育。我们的目光要下移。我们尽可能的采取一切方法和手段,使得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语文“生命”课堂是生活的原课堂

语文“生命”课堂是生活的原课堂。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语文“生命”课堂是面向生活的教学,它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努力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使学科世界不致因遗忘生活世界而丧失其存在意义。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捕捉、观察、实验,对信息进行查找、选择、分析、加工和有效利用,提高获得、交流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信息的信息素养,学会在生活、生产和各学科中发现问题,完善知识建构,培养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语文“生命”课堂要求把课堂变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3、语文“生命”课堂是动态的生成性的课堂

语文“生命”课堂反对严格控制式的师生关系和模式化的教学过程观。语文“生命”课堂要求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语文“生命”课堂主张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学生向学习文本批判、质疑和重新发现的过程,是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身心多方面需要的发展过程。因此语文“生命”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语文生命课堂是生成性课堂。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探索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

4、语文“生命”课堂是对话式课堂

传统教学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核心目的,最后陷入“教师教死书、死教书,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 “生命”课堂是对话式课堂。它可以是学生和教师的对话,也可以是学生和学生的对话。对话的过程就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使一个人生命质量提升的过程。这种对话并不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等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对话过程本身‘揭示’了真理,它使真理显现出来,从而通过学生的理解而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思维与情感的流动之河,激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闪现出新鲜的见解;由此可见对话培养是学生的思品、个性、合作精神的土壤。

三、建构语文生命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生命教育是一种“在生命活动中,通过生命活动和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由此,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与实践: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实施生命课堂的重要前提

“生命”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它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做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并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这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要构建“生命”课堂,教师要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自己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

2、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是实施生命课堂的保证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也是实施生命课堂的保证。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那种“视学校如囹圄、视师长如寇仇”的教学氛围必定会使教育失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参与、积极交往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中学生虽然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但他们有思想,有自己观察问题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他们的想法、观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真正相信每个孩子在他天赋所在的领域里优先充分地表现自己,学生就能产生自尊、自信、自豪感”。即使学生观点出现偏颇,教师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及教参中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正确地加以引导,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感到自己在学术上、人格上与老师是平等的,感到老师的可亲、可信。由此可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给学生一片生命的绿洲,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应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3.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所以语文教师要挖掘隐藏在语文课程和语文知识中巨大的精神财富,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其变成生命教育资源,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人类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熏陶,形成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1)、挖掘现有的文本资源,进行生命教育。

在课堂中恰如其分的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并有效的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历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古文学习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明志”、儒家思想中的“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内容,使学生受到修身养性、谦让、和谐等的教育。如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通过讲述传奇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海伦凯勒坚强地面对生命过程中的艰难坎坷,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让学生感悟人的生命历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苦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要勇于面对、勇于接受挑战,生命才会更灿烂。教学《秋天的怀念》时,应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之后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回忆父母为你做的点滴小事,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你又打算怎么回报他们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拓展延伸环节中,可以设计:如果有一天,你也遇到难以接受的困难和挫折,你将如何面对?这问题的设计,目地让学生懂得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2)、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资源,进行生命教育

学生的身边充斥着鲜活的生命教育资源,各种新闻、报纸等媒体,对社会上珍爱生命、漠视生命的现象经常报道,教师要根据文本和学生实际,有效的把这些生命教育资源引入实施,从正反两方面引入学生身边鲜活的人与事,进行有效教育,以使学生在现实的感知中了解社会,在自我的感悟中增强生命意识。

4、丰富语文教学活动,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手段

“人是自我教育的对象”即要“用自己的生命活动来塑造、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是的,“生命意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学生主体参与实际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与思维碰撞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利用每单元的活动课程,将语文学习与寻找学生身边相似的故事相结合,延伸课堂,寻找身边的人生标杆。如可以组织学生走访身边逆境成才的人,……也可以组织演讲征文等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可以将语文学习与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相结合,开展“书写自己的成长历史”活动:可以从父母及亲友那里了解自己幼年的故事——口述史;可以从自己的照片及用过的物品——“文物”来反映自己的历史等等,让学生从自身的成长历史中了解生命成长不易,其中浸润着父母、亲友、师长的关爱和呵护,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之情,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改变评价手段,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保障

在教学中,长期受到批评或不被认可的学生,往往表现冷漠,攻击性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叙述:“没有什么比意识到无前途,认为自己啥也不行更使儿童受到压抑、灰心垂气和郁郁不乐…….”这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吝啬表扬,要采用多元评价及发展性评价手段,多角度、多层面地肯定学生的长处,即使学生在学习上落在后面时,我们也应该用“只要你努力,你就总能进步!进步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等等来鼓起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之中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一个还能进步的人!从而养成健康的心态。

生命教育让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的发展,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为他们积累处世踏实地迎向人生打好基础。因此在我们教师努力的构建生命课堂的时候,我们应该对“伪生命”课堂说不。我们应该警惕打着“学生主体性”的旗号,弱化教师应尽的责任;打着“尊重学生个性”的旗号,放弃学生健康人格的责任;打着“快乐教学”的旗号,逃逸“双基”的学习;打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旗号,进行“作秀”式的表演;打着“探究”的旗号,盲目探究。语文生命课堂教学是在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各得其所、各显其能,以实现最佳的整体教学效果。

总之,让我们走出语文教学的荒漠,走进学生的心灵,构建与实践语文的“生命”课堂,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努力使在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感悟生命的真谛,为自己的终生幸福奠定厚实的基础。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4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正因如此,教育之“育”就应从尊重生命开始,教人向善,使人胸襟开阔。

学校推行生命教育,首先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教师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体现学科教学的生命性,使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满足学生追求生命价值的高层次需要。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构建生命教育的氛围,使学校的亭台楼阁,一草一木都蕴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生命教育研究和有关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养成关爱生命的情怀。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未成年人的事,还应包括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成才观,加强对孩子珍惜生命的教育,让孩子从小懂得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可贵。家长还应该加强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特别是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承受能力,培养他们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他们豁达开朗的胸怀。教育他们分清自尊与虚荣、要强与逞强的界限,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生命作为虚荣和逞能的代价。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5

最近,有许多中小学生因没有防范意识从而导致溺水身亡。因此,我们班为此还特别开展了有关溺水知识的班会课,来增加我们对溺水的防范。

溺水,就像一支冰冷的箭,取走了人们的生命;溺水,就像地狱里可怕的死神,无情地收割着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我不由自主地想:没想到平时看上去既温柔、凉爽的又美丽、纯净的水,我们的生命源泉,现在却变成了伤害人们性命的道具;没想到,柔弱的水的背后,有着一起又一起令人惊叹的溺水死亡案件;没想到,看似软弱无能的水,竟然有着无情残忍的一面!但,只要努力学习紧急时候的预防措施,学习下水时该注意哪些事项,就能够很好预防溺水的发生。

首先,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游泳,千万不能独自去或几个同学结伴。下水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暖身运动,以防下水时抽筋。如若抽筋,可以潜入水中,将背浮在水面,把抽筋的指头,轻轻向上扳,来回几次即可。如若有人溺水,一定要保持镇定,拨打110,等待救援。人救上岸后,单膝跪地将人放在膝盖,用力挤压背部,让人把脏东西吐出来。那人如若还是不醒,应即时采取嘴对嘴人工呼吸,让呼吸道顺畅。

同学们,爱护生命,人人有责,就让我们协手共建这美好的大家园吧!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6

生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发展,而语文课堂恰恰是生命教育的沃土。《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正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命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情怀的,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和提高的。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习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习。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阅读和写作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再个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折射出来的社会各种因素,正以极强的力量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学校更有份量。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家庭留给孩子的烙印是终身的。学校教育再尽职尽责,也难与家庭的影响相抗衡。所以,如何在家庭这个层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教人育人的问题,我们教师自身难以完全担当,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的我,要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把他们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正在成长的人,难免会犯错误,我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我愿意尽己微薄之力,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送去安慰,送去阳光,让他们轻松健康地成长。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9月28日至9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生命教育种子教师中级培训。从祖国宝岛台湾远道而来的可爱可敬的纪老师把爱心、能量又一次的送到了西宁、玉树老师的心田。三天时间很快过去了,可是,激动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敦敦教诲时时展现。

一、 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

“大家早上好”。一句激情的问候,让我们领略了一位中国台湾老人的风采。此后,她一句句甜甜的征询;一声声柔柔的谢谢;一件件小小的礼物;一行行深情的热泪;一阵阵鼓励的掌声;一次次环保的举动。无不体现着纪教授对与会者的尊重和认可,对大自然的关爱,这难道不是对生命教育最好的诠释吗?没有更多的语言,有的只是亲身践行,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让我们体会到了尊重生命的可贵。

二、 命运是自己创造的,相信它会创造奇迹。

9月29日下午,我们聆听了纪教授的一堂观摩课,还观看了《心灵好手谢坤山》的DVD,也体验了口足书画,真正领会了纪教授的一句话:“生命是自己创造的,有勇气就会做到一切”。真是这样,平时我们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缺少勇气,缺乏创造力。我想让我们的学生也来体验一下,让他们通过这个活动,感受生命的伟大,相信自己,更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创造出奇迹来。

三、 活在当下,活出精彩人生。

9月29日晚,纪教授给我们播放了《Doggy Poo》的光盘,里面有一句话很让我感动:“上帝不会随意创造你,一定会妥善安置你”。怎样让自己生活的更精彩?那就需要让自己的生命发挥最大的价值。即活在当下(把当时的责任做好)。生命的意义是把每一个‘活在当下’串起来,知道我们曾经在干什么,清楚现在要做什么,这是我们要教育和告知孩子们的重要东西。也就是要把握好每一次的机会,因为机会稍纵即逝。

四、 以生命感动生命,以生命影响生命。

纪洁芳教授以各种生动的案例,以分享的形式,以灵活的教学风格和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受培训教师的欢迎。培训以生命教育为主线,以与生命顽强抗争、感人至深的事例生动阐释了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的意义以及怎样才能活出精彩人生的道理。纪教授多次提到“生命斗士”的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培训通过播放资料影片、做游戏(点心灯)等方式,台上台下互动体验,使在座教师对防范儿童性侵害、创造力的培养、忧郁辅导、丧亲者的悲伤辅导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这种不同于我们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让我们大开眼界,更让我们感受颇深。

重体验轻说教的有效教学方式,重需要轻名利的做人原则,重创新轻沿袭的思维模式。纪教授的培训不仅让我们感受了生命教育的意义,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生命的感染力。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8

《生命与教育》这本书基于对生命与教育本体关系的理性思索,探讨了教育的生命本质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特点,构建了生命化教育的体系,书写了有“人”的生命教育学。它让人们重新深思教育的过去,向着生命的未来行进。当今社会,进步与浮躁并存,文明与喧嚣共生。缤纷的世界固然精彩,却掩饰不住慌张中透出的无奈。

‘我’逐渐淡化在人群中,人性的光芒日益暗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愈发地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教育与生命的隔离,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误区,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幸。于是,我们祈求回归。”一种对教育现状的忧患跃然纸上,而这种忧患也无时不贯穿着整本书。面对被越来越多的规训约束的孩子,被越来越重的课业折磨的孩子,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今天的儿童越来越多地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中……这样的生活,儿童是快乐不起来的”。

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个性的。生命是自由的,也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正因为它的唯一性,我们才要更加珍惜。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童年,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要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考验甚至是灾难性的。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我们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知识及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面对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百范文网个个有血有肉的老师,是一处处细得连眼角眉毛都记录的思考细节,或许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或许这是大师生命成长的见证给我们的引领。

教师素质的提高莫过于和高尚者、与专家、与有经验的人攀谈,这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阅读,只有提升,拓广自己的阅读质量和阅读领域,教师才能担起"带着先进文化走进教室成为知识的代言人"在本书的阅读中,我越来越感到一个教师要变得高尚起来,那就要多读书,多读大师的书,一个教师要变得有智慧,那就要同大师对话,同书本中的,同生活中的智者攀谈。

教育中的所见要善于记录剖析,感悟教育生命的真谛。记录学生,记录学校,记录同事,记录自己的生活细微,智慧也会在这细微中得以成全,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榜样,在他的笔下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老师,是一处处细得连眼角眉毛都记录的思考细节,或许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或许这是大师生命成长的见证给我们的引领。

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这不仅是冯教授一人的期望和夙愿,更是众多有良知的教育者为之实践和奋斗的目标!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9

听了珍爱生命安全知识教育引起我们对生命的关注,理解生命现状,培养生存能力,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

现在翻开报纸,媒体,每天都有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那些那些,因为交通事故,或受伤或惨死车轮下的人们,一件件血的惨案,给人们敲响了一次次警钟。还有那么多的孩子遇到的惨不忍睹的意外这一次次血的教训,仍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忽视生命的还大有人在。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但生命,并不会只属于我们,还属于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一件件、一桩桩血腥的交通事故,让多少家庭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又有多少家庭从此蒙上阴影。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教育上采取相应的策略,尤其是农村的课堂教学上,我们的'教育行为大多数只关注分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的生理需要、情感需要,学生的成功与失败,教师关注得太少,只为应付考试而教学,忽视了学生生命的整体成长。为了让学生们减轻学习压力、生活困惑,提升安全意识,我们应该做到:

(1)设立“心灵对话”平台

通过日记形式,设立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以谈心、故事暗示、主题班会等形式及时做好个别学生的疏导工作。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解决心中烦恼。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从而使教育融入学生心田,激发“自我实现”的强烈内驱力。

(2)三方“正确的教育观”。

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沟通,学生的个性必须在沟通中得以协调。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身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有义务、有责任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了解孩子的思想道德状况,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要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向家长宣传家教的经验,介绍家长的家教体会,使家长相互学习,改变教育观念,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与家庭整体联动教育网络,学校要与社区联系,让学生多参与一些公益性的服务,营造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引领学生在合作中发展个性,在学校在家庭社会生活中体验健全个性、完善个性,让学生有发展个性的机遇,有成功的体验,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孩子,提升安全意识。

(3)收集美德故事,引导向往榜样,仿效榜样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有着脍炙人口的传统美德故事,与孩子们一起收集,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从中感受美德、陶冶情操,对学生终身受益。引导他们向往榜样,仿效榜样,推动他们把榜样的实行当作自己的典范,促使他们将榜样的精神内化为自己行为,提升安全意识。

有了安全,我们才能快乐地成长;有了安全,父母才能安心工作;有了安全,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人生道路漫漫长,岁月悠悠需平安,生命好比铁树开花,只开一次,为我们家庭幸福美满,为了我们国家繁荣昌盛,为了世界多一点爱,少一点悲哀,多一些欢乐。让我们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每时每刻提醒自己要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在安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0

为期两天的“生命教育”培训结束了,与以往参加培训后的感觉大有不同,以前参加过几次教师培训,要么是一些“专家们”向我们讲解专业理论知识,要么是“名师”向我们介绍成功的经验,总让我感觉遥不可及,而此次培训让我有了碰触心灵之感,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三点:

一、生命教育的核心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曹教授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充分:充分相信每一个人都具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充分尊重每个人反映出来的客观现状,充分欣赏每一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三点无一能够做到,以前,总是抱怨我们学校的学生生源差、学生素质低,学校领导没有为我们创造好的教学条件,学生家长不理解我们教师的苦心,抨击现有的教育体制,斥责应试教育等,为我们所教出来的低素质学生找理由。

其实,作为教师,我的教学实践又何尝不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面对那些后进生,我总抱怨他们不思进取,批评他们总是为自己完不成作业找借口。我又何曾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厌恶学习的真实背景?我从没做过,甚至没有试图去做,我固执地认为,他们天生就是不可救药的,也或者说是他们父母从小就没教育好,把责任一推了之。曹教授的讲课让我了解了真正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尊重人性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伴随着自我审视与提高。静默自问是总结反思的良方。静默自问:我在工作中的常态是什么?我工作所围绕的核心是什么?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我所做到和想要的是一致吗?从前,我的工作常态是忙碌、烦躁,总有忙不完的事,却总觉得做的是无用功。我工作围绕的核心是学生,却又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这种矛盾让我一直感到疲劳和痛苦。经过曹教授的点拨,我认识到,工作是为了自己,这让我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自己而工作,其实是一件美好的事。静默自问可以让我们觉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只有认清自己的当前状态,才会不断地提高自己。

三、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心灵归位。营造归属感的环境是心灵归位的前提。“归属感”是伴随人生很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少年儿童的归属感尤其强烈,在曹教授讲“归属感”的瞬间,我想到了从前所听的“名师”报告,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营造的是有归属感的环境,也让我真正地明白“学生不喜欢你,就不喜欢你的课”的实质。是啊,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伴随着心灵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在孩子们的心向我的心靠近碰撞的瞬间,我没有及时抓住他们,却让他们离我越来越远,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怕我,总是用胆怯的眼光看着我的缘由。

记得两年前刚接一年级的时候,有些有点资历的老教师曾告诫我说,和学生见面上的第一节课就要给他们个下马威,否则以后就压不住他们了。殊不知,下马威使得有些孩子永远也不敢向我们靠近。建立归属感的环境,要让班级成为孩子们的家,并且要让他们成为这个家的主人,各有其位、各尽其责、互帮互学,才能共同提高。

曹教授的培训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有很大的收获,让我明白改变教育现状,需要我们教师做的不是改变教育的体制,也不是改变教学条件,而是要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我不期望自己成为名师,但静默自问,我要成为一名让自己满意的教师。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1

12月15日,我有幸到云顶学校倾听“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在有限的一天时间里,听杨校长幽默有趣的>的报告会:句句深入人心.观摩了帅气的我的王子张齐华老师的《认识负数》和>:新颖又有个人特色.还观摩了吕明老师的>.陈燕虹老师的讲座>.姜巍巍老师的>和陈洪杰主编的《课堂转型与大问题教学》的讲座。全场我都没有迟到和早退行为,是的!真的太精彩了!怎舍得离开呢?这是一个让我成长的日子,我深刻地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是一个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大问题,各个讲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张齐华老师的课,说实在,我是真奔着这天是因为有张王子的课才抢票的,而这票抢得可以说是“物超所值”啊!太动人心弦了!大爱张齐华—我们的数学王子!他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让我重新定义了教学方式。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导入要预热并且是精彩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课堂上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源于老师生动的预热和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主动转变了。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

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

二、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自身的素养。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风趣幽默的语调,生动精练、吊人胃口的讲解,非常值得我学习,十分期待还有下次可以学习。

三、巧妙地使用媒体和黑板,多增加生活实际事件。名师都广泛地使用多媒体和黑板教学,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几乎不受下面上千老师观摩的影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在是妙!

四.创设情景教学。张齐华老师创设了现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融入了情景中,在情景中轻松地学习;顺应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与要求。

通过一整天的学习,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也要加倍努力,多多借鉴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逐渐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2

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他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在今天的教学改革大潮中,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生命体验,时代呼吁体现生命教育的新课堂。《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展开生命教育的必然性。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着一个个鲜活单纯的生命,我将致力在语文课堂上帮助孩子们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实现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让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美好、和谐的关系。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谈一谈粗浅的体会。

(一)在阅读教学中体味生命的哲理

生活是语文教学最广阔的背景。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生动、逼真的情境,能充分调动主体内在的真实情感,更能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就是生命教育所希望并要努力达成的目标。因而,创设情境的语文教学课堂为生命教育的真正实现建构了有力的平台。

(二)在阅读教学中学会珍爱生命

语文是生命教育的隐性学科,生命教育资源被隐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指导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深入地理解文本,感悟生命。

如课外阅读《和时间赛跑》是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教学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感悟时间,认识时间和怎样对待时间。许多教师都把教学中心落实在解读文本,感受时间的瞬息流逝上。而我认为真正的重点是让学生把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付之于自己的行动之中。所以,在教学中可增加“我们也来和时间赛跑”的教学环节。第一步:联系上文看看“我”是怎么和时间赛跑的?第二步:讨论每一次跑赢时间,“我”有哪些说不出的快乐?第三步:你打算怎么和时间赛跑?最后的拓展说话,学生有的说:每天早起五分钟,背几个英语单词;有的说:每天少看一点电视,多看几页书;有的说:我回家作业要在晚饭前完成。也有的说:做作业是和同学比谁做得快。看来,学生都有自己的办法,都想试试,体验“成功”。可见,只要全身心投入,就可以跑赢时间,就可以做得很出色。“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学生们记住了,并付诸行动了。

(三)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友情,体会生命的快乐

一个人的一生必然会有一些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仅可以同甘共苦,而且可以帮助自己解决许多人生当中的困难和麻烦。一个人的成功或多或少地与朋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可是现在常常听到一些老师在说,现在的还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之间常常为一点点小事弄得面红耳赤,甚至出手伤人。所以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体会友情带来的快乐也很有必要。

(四)在阅读教学中体验生命的成长

每一个生命都在大环境中生存、调试和成长,不断的调试和成长是生命维持的动力。生命是一个艰苦的积极成长的过程,它要受到许多挑战,因此,刻苦、真实、耐心、平衡、勇气都将伴随它成长。

语文学科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广泛、方式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渗透。让学生更多的感受生命是美好的,思想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美妙的,很多感情是有价值的。让语文课更多地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生发展相关联,让正义与课堂同在,让真善美与课堂同在,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美好。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3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节老师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短短一个小时的学习,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与感悟。生命,玄妙的东西,两个肉眼所不能见的细胞结合而诞生的我们,真是世界上最难以描述与研究的。在我看来什么奇迹的诞生,都没有一个婴儿的孕育来的这般震撼人心。自人有思想以来,由远古时对自然的崇拜,到对神的崇拜,再到自我精神的觉醒,这几千年的时间对宇宙来说不过是瞬间,但对我们来说却是近乎永恒的磨难。因为生命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死亡。人死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云烟!于是很多人开始迷惘,开始痛恨,开始自我堕落!

诚然,生命的最终结果是死亡,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死亡而放弃生命。谁给了我们生的权利?是我们自己!谁又能把我们生的权利夺取?只有你自己!哪怕是生我们的父母,哪怕灾难与疾病,哪怕是所谓的神佛,都没有权力夺取你的生命!我们要学会享受生命,享受生命中的七情六欲!无论是幸福甜蜜、辛酸浪漫、成败荣辱、生离死别,我们都应该去享受它,因为我们是这世界唯一能享受这些感觉的生命体!我们应该骄傲,骄傲我们能经历这些事,这些情。所以我们要学会享受生命,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欢乐抑或不幸。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丰富多彩的,是令人神往的!因此,有人不断发出“活着,真好!”的赞叹!有故事云:苏格

拉底和一个朋友相约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的风景如画,犹如仙境。几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实在是太遥远了,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难以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朋友十分沮丧地说:“我用尽精力奔跑过来,却什么也没有看到,真是太叫人伤心了!”苏格拉底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说:“这一路上有那么多美丽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看到?”朋友说:“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往前奔跑,哪里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要知道沿途处处有美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一起不复返,才会想到珍惜生命。只有意识到生命属于自己且只有一次,才渴望抓紧每一个现在、重视每一个过程!只有了解生命的真实过程,才会让人们更加尊重和热爱生命,甚至能够更加平静地面对死亡。

生命教育体现了人权的基本理念——生存权。如果没有生存权,其他的权利无所依附,“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关爱生命,更加注重提升生命质量,更注重实现生命价值。

生命教育也有成功经验,从去年底开始,成都的石室中学率先把中学的生命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总规划,开展生命教育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为三维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技能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就是从活着、到活好、再到活出价值。这是值得赞赏的,生命教育,不仅关爱生命,更注重实现生命价值,把生命观、价值观观和实践观结合起来。

今天的生命教育讲座,让我明白了对于自己的终极真理,热爱生命,珍惜现在,好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4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节老师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短短一个小时的学习,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与感悟。生命,玄妙的东西,两个肉眼所不能见的细胞结合而诞生的我们,真是世界上最难以描述与研究的。在我看来什么奇迹的诞生,都没有一个婴儿的孕育来的这般震撼人心。自人有思想以来,由远古时对自然的崇拜,到对神的崇拜,再到自我精神的觉醒,这几千年的时间对宇宙来说不过是瞬间,但对我们来说却是近乎永恒的磨难。因为生命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死亡。人死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云烟!于是很多人开始迷惘,开始痛恨,开始自我堕落!

诚然,生命的最终结果是死亡,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死亡而放弃生命。谁给了我们生的权利?是我们自己!谁又能把我们生的权利夺取?只有你自己!哪怕是生我们的父母,哪怕灾难与疾病,哪怕是所谓的神佛,都没有权力夺取你的生命!我们要学会享受生命,享受生命中的七情六欲!无论是幸福甜蜜、辛酸浪漫、成败荣辱、生离死别,我们都应该去享受它,因为我们是这世界唯一能享受这些感觉的生命体!我们应该骄傲,骄傲我们能经历这些事,这些情。所以我们要学会享受生命,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欢乐抑或不幸。 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丰富多彩的,是令人神往的!因此,有人不断发出“活着,真好!”的赞叹!有故事云:苏格

拉底和一个朋友相约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的风景如画,犹如仙境。几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实在是太遥远了,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难以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朋友十分沮丧地说:“我用尽精力奔跑过来,却什么也没有看到,真是太叫人伤心了!”苏格拉底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说:“这一路上有那么多美丽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看到?”朋友说:“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往前奔跑,哪里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要知道沿途处处有美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一起不复返,才会想到珍惜生命;只有意识到生命属于自己且只有一次,才渴望抓紧每一个现在、重视每一个过程!只有了解生命的真实过程,才会让人们更加尊重和热爱生命,甚至能够更加平静地面对死亡。

生命教育体现了人权的基本理念——生存权。如果没有生存权,其他的权利无所依附,“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生命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毛泽东曾经说过:在世间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关爱生命,更加注重提升生命质量,更注重实现生命价值。生命教育也有成功经验,从去年底开始,成都的石室中学率先把中学的生命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总规划,开展生命教育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为三维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技能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就是从活着、到活好、再到活出价值。这是值得赞赏的,生命教育,不仅关爱生命,更注重实现生命价值,

把生命观、价值观观和实践观结合起来。今天的生命教育讲座,让我明白了对于自己的终极真理,热爱生命,珍惜现在,好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5

11月,林校长带领我们一行8人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参加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本次活动由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和大问题教学的倡导者实践者黄爱华老师共同组织,来自全国一千多名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我们徜徉在桂花的海洋中,沐浴着桂花的阵阵芳香;漫步在漓江的两岸边,欣赏着漓江的夜色风光,顿觉神清气爽,为此次学习增添了风采。此次活动共聆听了9堂问题教学观摩课,7场学术报告。其中有黄爱华老师的《较复杂的平均数》,还有他和美国老师詹妮弗.格里芬同课异构上《认识方程》,还有一些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教学新秀如:关少清、王开杰、胡治国、郑熔虹等人上的课,让人耳目一新,深刻地领略到大师独特的.教学魅力,感受到大问题教学的课堂吸引力。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大问题教学的特点和步骤:

一、大问题教学的特点是

1、问题让学习发生,以问题为导向,从高到低落实。

2、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台前展示并主持,教师在后面适时引导点拨。

3、紧扣教学本质,思考并提出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基本问题,逐步细化、解决。

二、大问题教学的步骤是:

第一、建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第二、通过多种形式,师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第三、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自主合作学习。第四、展示研究成果,学生互动分享,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第五、师生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第六、提出后续研究的问题,对知识技能进行巩固深化延伸。我们觉得它和我校的四步主体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步建立关系可以归结为预习反馈,第二步提出问题和第三步尝试探究归为自学交流,第四步展示分享和第五步共同概括可以归结为展示点拨,第六步问题延伸可以归结为练习迁移。它和我校的四步主体教学都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完全按照大问题教学模式来上课,我们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校的四步主体教学和它大体一致,而且步骤上更精简些,但是一些本质上方法是值得学习的,表现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黄爱华老师在课堂上常对学生说,同学们要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貌,也是课堂交流学习的前提,光听还不够,还要积极思考,才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二、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教学的灵魂,开放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黄爱华老师非常善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开放意识。他在课堂上常常鼓励学生、启发学生,提出质疑。例如:他在上《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时,当同学们都认同用男生平均身高加上女生平均身高,再除以2来求这10人的平均身高时,经过他风趣的调侃,幽默的启发,就有好几个学生提出总身高还不确定,10人总身高是多少?的疑问,由此引导点拨,建立3种猜想:(1)男生女生各5人,平均数刚好141厘米;

(2)男生多于5人,平均身高在141厘米到142厘米之间;

(3)男生少于5人,平均身高在140厘米到141厘米之间。再具体展开列式,验证:份数对平均数的产生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应用。

三、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并主持,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在后,深度点拨。每一堂课,我们都可以看到在展示分享环节,老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汇报,并这样主持:

1、请大家听我说,

2、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3、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4、感谢大家听我的分享,并和下面同学互动。教师在台下主动倾听,积极互动,适时重复观点,迂回对话,适时追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在后面环节中,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完善建构。美国老师詹妮弗.格里芬上的《认识方程》,内容很开放,是商场购物的情景题。她用单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这件商品的单价,由此列式产生多元一次方程,学生学得兴趣很高。

生命化大问题的教学崇尚开放,有意识地让学生超越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萌生一种大智慧,开阔一种大视野,产生一种大境界。问题让学习发生,让课堂灵动,此次赴桂林学习,不虚此行!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6

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这一次的生命就不会有再次复活的机会,人生往往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使你一步一步地渐渐绝望起来,但是,正是这样,你才更应该与失败对抗,不能让失败真正毁了你自己,糟蹋了你自己宝贵而又真诚的生命,生命,对于我们,乃至生物,只有富有生命的,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我们人类,都是一样的,都会有喜悦,也会有悲伤与落魄,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轻易的向对方低头,承认自己服输,要与对方对抗,抵制,要以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克服并排除一切困难,只要困难在你面前浮现,那么,你就要采取行动,要主动,不要被动,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要对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负责,要学会认识社会,深入社会,不要单纯社会,社会有好的一面,可是暗地里却也有阴险的一面,人生掌握你手,自己要懂得保护自己,爱惜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安全!

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他只赐予每个人一次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生活中交通安全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就像我们的朋友。日日夜夜都守在我们的身边,教育我们,劝戒我们。

生命是自己的,只有自己体会过后,才能懂得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自己才能区分珍惜与放弃、爱惜与糟蹋!别人没有权利决定你的“生死”只能看你懂不懂自己去争取,去决定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方式而已,并不是复杂到简单,简单又到复杂的。你只要记得,生命如一道判断题,是你去判断它的对错,而不是试题答案,你要明白,自己生命永远的指挥者是你自己,掌握自己生命的也是你自己,不要认为是上帝,上帝只是赋予你一条普通的生命,只有你才有资格让它精彩绝伦地伴你度过这一个“完美”的人生。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7

有人说,生命是宝藏;有人说,生命是黄金。看完这个我视频后,我说,生命如花。世界因如花的生命而精彩,可是,有的人却轻易地让生命之花过早地凋谢了。

很快春去夏来,天气越来越热,暑期也即将来临。在炎热的夏季,游泳,是广大少年喜爱的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据调查,中国平均每一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

夏天是酷热的,它的酷热牵引着多少人去沟渠、去江河湖海中游泳、嬉戏?正是因为这一个个不规范的“游泳池”夺走了一个又一个含苞待放的生命,使一个又一个的原本幸福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啊!溺水——成了一个恐怖的字眼,让人心惊胆寒,让人心境悲愤,但却无济于事。

江河、塘堰、游泳池给人带来欢乐享受之余,也潜藏着安全危机,如果游泳前多一分防范意识和自救知识,就能够带给我们欢笑,更能够避免可能发生的后悔与遗憾。所以,在那里我倡议同学们:

一、从我做起,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远离溺水隐患,不参与各类危险的校外活动;

二、不私自或结伴到水池、河塘、水库、蓄水池等危险地带嬉戏、玩耍;

三、必须要在有家人陪伴的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规的游泳池游泳。并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四、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和游泳;不在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示标语的水域处下水戏水,不在公园尤其是靠河处逗留玩耍;

五、当发现有人落水时,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同时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仅有一次,她不像财富能失而复得,也不像离离原上草周而复始。失去了生命,不仅仅是自我失去了一切,还要给活着的亲人留下心灵的创伤。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期望,我们必须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自我,为祖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8

一、二、三、四,这个口令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它让我想起了在两个星期以前,我校的全体初二年级学生来到了五厍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为期四天的生命教育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也体会到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是有多么辛苦。

到了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没多久,一切就紧锣密鼓地敲响了。第一件事便是换上颇具风范的迷彩服。在进行简短的开营式后,教官带领各连来到教室,开始了在那的第一堂课————寝室卫生和打扫。教官跟大家讲了如何放拖鞋、叠被子、枕头和被子该如何摆放等,也提出了要求和不达标的处罚制度。听起来很容易,然而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就有许多人遇到了麻烦。晚饭休息过后,则进行楼宇逃生训练及听民防讲座。

第二天的行程也大致如此,上午学习的第二节课便是止血包扎操作。下午学习了防毒面具使用及交通安全手势。晚上则听了食品安全的讲座,还进行了野外生存拉练。不得不说,一天的课程令我们受益匪浅,开拓眼界。

第三天,学习了心肺复苏按压,心肺复苏按压在危险时刻是十分有用的。晚上,在消防知识讲座结束后。全体师生举办了文艺汇演,这可谓是整个生命教育活动中最精彩的部分了。每个节目都是十分的精彩,而每个节目都有我们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

在基地的最后一天,同学们进行了各类项目的比赛,都是之前三天中大家所学习的知识。最后离开的时候,大家都显得十分不舍,经过了四天的训练,似乎站军姿,匍匐前进,蹲姿,深蹲,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再算什么了,大家心中有的只是这四天中欢快的点点滴滴。

这四天里,烈日晒黑了我们的肌肤,却使我们滚烫的心变得更加热烈。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背,我们却没流一滴眼泪。微风习来,吹散了多日来的疲倦,留下了许多许多难以言表的感情。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很完美,但是每个人都在不折不挠地坚持着,始终如一地追求着。我们的心中更是回荡着出发前政教处彭主任对我们说的话:“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此次活动,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彻底的体会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如站军姿的时候,再不舒服也不能动,再痒也不能动,可谓是度秒如年,而当教官叫我们停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曾经的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没有坚持,而现在我们却做到了。

能经历磨难才证明坚韧,能经得起挑战才说明勇敢,能度过挫折才展示成功。在每个辛苦但快乐的日子里,我们都在严格地要求自己,我们都在认真地改善自己,我们都在彻底地反省自己。这次的活动,不但教给了我们无限的知识,更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这一定会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9

6月14日,我有幸到江门市实验小学参加了“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课题观摩”。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我们观摩了蓬江区优秀教师、蓬江区教育指导团成员、蓬江区名师工作室学员陈国柱老师的课例《打电话》;还观摩了全国优秀教师、数学特级教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部主任、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黄爱华老师的课例《方程的意义》和现场互动活动。

陈老师和黄老师精彩的课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特别是是黄爱华老师的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让我重新定义了教学方式。以下是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老师生动的预热和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主动转变了。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与要求。

二、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黄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调、生动精练、吊人胃口的讲解,非常值得我学习,他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和黑板教学,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几乎不受下面几百位老师观摩的影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在是妙!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也要加倍努力,多多借鉴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逐渐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0

生命科学认为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进行生命教育首要问题就是要教会青少年如何科学合理地理解生命。化学进化产生原始生命后,接着就开始了生物进化,人类的生命正是这一进化的结果。宏观上说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

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的最基本的过程,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生命的一般形态具有某种合目的性的行为,作为生命高级形态的人类则具有自觉的目的性行为。

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应当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理(自然属性)、心理(社会属性)和灵性(精神属性)。生命的自然属性,是建立在人的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生理范畴,它主要涉及与人伦和人生(生命长度)有关的性问题、健康问题、安全问题和伦理问题等;生命的社会属性,是人伴随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符号识别和社会人文系统,它涵盖了人的成长、学习、交友、工作、爱情、婚姻等涉及人文、人道的种种方面;生命的精神属性,是一个人我之为我的最根本体现和本质要求,也是生命最聚集的闪光点,它包含自性本我、低层本我、人文本我、形象本我和高层本我五个层次,涉及人性与人格。所有这些,组成了人的生命的全部也即生命维度,其中的每一部分,都蕴含着生与死、得与失、存在与虚无。

生命的自然属性也即自然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即寿命的长短;生命的社会属性也即社会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宽度,它是以文化为内核和根基,从零开始不断拓展的;生命的精神属性也即精神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高度,它并非纯粹指人在成功的顺境中所能达到的高度,人在失败的逆境中所处的低谷,因为生命的深刻体验和灵性的深层次激发,也构成了富有意义的生命高度的一部分。生命长度、生命宽度和生命高度统一在一起,共同凝成了人的生命亮度,也即个体生命我之为我的生命亮点。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1

人活着,就意味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仅为自己,也为亲人、他人和社会。

世间万物,唯有生命最为珍贵,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生命弥足珍贵。一个真正的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是不会放弃生的希望的。因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能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决不能放弃生的希望和抉择。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失去生命,就失去自我,失去生活的权利。一粒种子,一只蚂蚁,都联系着一条小小的生命,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是人类用一颗热爱生命的恒心,编制了一条文明的生命之河。双耳失聪却创作出世界名曲的贝多芬,轮椅上的勇士霍金,遭遇宫刑愤而作书的司马迁。都在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变得伟大?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自强不息?哦,是生命,是生命那火一般的力量,让对他们而言不公平的命运变得熠熠生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斯为浩劫,诚为国殇,5·12大地震中多少生灵丧生?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当数以万计的生命失去了迂回与生还,也同时将我们所有人带向了悲伤与疼痛。那些永远静默于废墟下的生命,足以让我们低首致哀。但那些在灾难来临之时,坚强捍卫自己与他人生命的勇士不更让人崇敬吗?舍身救人又跪地大哭“再救一个”的消防战士荆利杰;救出10多名同学自己被压废墟下50小时失去右腿的13岁女生何翠青;身体被砸成了三段而双手仍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的人民教师向倩。生命仅仅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甚至短暂得如同天穹中一颗消隐的流星,那么我们不是应该让生命绽放更多的光彩吗?蒙田在他的《热爱生命》一文写到:“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塞涅卡也曾说:“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是的,生命于人只有一次,生命该何时何地何因终结,谁也无法预料。但伟人在身后留下一座丰碑,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遂的思想,诗人在身后留下慑人心魄的情感,画家在身后留下瑰丽珍贵的遗产。

我们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员,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让自己生命里的一切思想、情怀、品格盛开成三月如诗如画的原野,在寂寥的人生路途上,用生命去唱一支热烈而充实的歌。这样,才算得上是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能够做许许多多有益的事。我们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能够为他人减轻痛苦,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这就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所在。所以,正确认识生命的重要意义,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乐观主义者。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极为重要的。当明白人们活着的信念,多半是为了得到赞美,获得更多人的承认;当发现你所承担的角色有高低之分时,你要快乐、勇敢、自珍,不要因为职业的低微而轻放自己,不要因为些微的不如意而自卑自弃,更不要因生活中出现的某种小插曲而暗淡生命。你要怀有健康而珍惜的目光善待自己的生命,你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去维护、浇灌自己的生命之花。你的信念首先要告慰自己,不要因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而私下扭曲生命的辉煌,更不能轻言放弃生命的脉搏。

用心做好生命中的每一项工作和事情,正确的看待自己的得与失。生活需要真心演绎,尽全力走好每一步,用心呵斥,生命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总有酸甜苦辣伴随。时而冷风扑面,时而遍体麟伤,时而光芒璀灿,时而幸福极致,时而··每滴甘露都会滋润原野。对待生命历程的坎坷与逆境,不要灰心,不要悲伤,不要埋怨,不要轻言放弃;同样,对待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的喜悦不要骄傲自满,不要放纵自己,不要不思进取。成功与失败只是一生中的一种过程,一个拐点,不是最终期望的,最终的目标是追求奋斗目标和实现人生理想!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2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呢?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身心发展的龃龉、有限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得不偿失频繁发生,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1、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大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大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2、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大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4、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5、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3

10月24日我们学校全体教师来到建国小学多媒体教室,参加进修学校由李国红主任主讲《浅谈生命教育》专题辅导,此次培训我们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上一周周末会上,校长要求教师一律不准请假,按要求认真记好笔记。

通过培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生命教育本质是尊重生命极其存在价值,而生命教育的就是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让学生阐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良好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乐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教师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才能感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更好地适应生命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我们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增强信心,振奋斗志,产生乐观的情绪体验。

教师要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政*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使教师这一职业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受人尊敬的职业,从而减少教师的心理不平衡感,建立起职业的自豪感。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4

在生活中,我们会被生活中各种善和恶包围着,我们必须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当坏人千方百计用毒品诱惑你时,不要被一时的假象蒙蔽了双眼,要学会找借口拒绝。

他,年仅15岁,已经是第3次进戒毒所了。当初,为考过好高中,每天学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他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染上了毒瘾,每当毒瘾发作时,他浑身顫抖,涕泪横流,痛苦不堪,用手使劲扯头发,用头猛烈撞墙,吃不下饭,喝不下水,骨瘦如柴,青春年华却在铁窗内度过。

我在各种禁毒宣传画上看到,毒瘾发作时,有的人用各种方法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有的用刀割伤自己,有的用头撞墙,有的把牙刷往鼻孔里塞……难道他们不痛吗?他们也是没有办法,有的人就索性不去忍受,去向父母或亲戚骗钱。骗不到了就去偷、抢,甚至伤人。

一个人如果染上了毒品,就走向了不归路。精神开始堕落,人格必将扭曲。毒品不仅残暴地销蚀着人的灵魂,还无情地破坏着我们的家庭生活。因此,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小心防备。生命是宝贵的,让我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