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听课的心得体会(精选34篇)
上周末有幸听一节课:“有氧呼吸的过程”,感悟良多,写下来与同仁共享。
一.课堂实录:
(一)有氧呼吸的过程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1)有氧呼吸的过程
(2)能量多少的区别?
(3)反应物有哪几种?
(4)氧的来源,酶能否缺少?
(5)有氧呼吸的本质?
(6)ATP的水解过程?
(7)散失的能量可惜否?
(8)发生的场所?
(9)粮仓中间的粮食为何易生霉?(引出粮食的正确保存方法:通风,干燥)
3.有氧呼吸知识小结:
(1)总反应式:
(2)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同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1.反应条件:缺氧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过程:分两个阶段
2.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发酵。
(1)酒精发酵(酵母菌制酒)
(2)乳酸发酵(剧烈运动)
(三)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生完成)
(四)知识的实际应用:
1.出血伤口的处理(创可贴,透气)
2.植物松土(呼吸,防水淹,土壤板结)
3.水稻田要露、要晒
4.发酵生产(酒、酱油、醋)
5.破伤风疫苗
6.提倡慢跑(有氧运动)
7.贮藏粮、蔬菜、水果的环境(低温、低氧)
(五)巩固练习
二.评议
1.上课声音轻柔,讲授知识点时娓娓道来,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在讲故事;而提问时声音抑扬顿挫,引领大家层层深入的思考。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师的提问设计巧妙,问题的连贯性很好、逻辑性严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教学目标。还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听课老师的注意,学生在提问和回答问题时不必起立,像国外大学的自由上课气氛,学生显得很自在,而且这样也节省了时间。
2.上课的节奏掌握得得心应手,提问时给足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且老师还特别仔细倾听学生的质疑,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而不是拘泥于对教材的处理,敢于让学生展露错误,还借此作为了课堂资源的延伸。(在一个知识的巩固练习中,有个学生分析不当且叙述较长,这种情况一般老师因怕完不成教学目标从而都会打断学生的讲述,但老师却给予了鼓励的语气和目光,耐心引导学生解决了疑问。可以想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心情是愉悦的,学习是高效的。)
3.课堂活动和练习的安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把对知识点的掌握分成了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归纳性、评价性,像抽丝剥茧般让学生轻松理解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本节中,老师大量联系自然的、工农业生产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起了学生和听课老师极大的兴趣,极好的体现了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教学本质。在学生和老师不停的质疑和答疑中,让我们明白了怀疑和好奇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不拘一格的提问中,我们看到了敢于质疑教材、权威的初生牛犊的勇气,相信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中国振新的希望。
5.最后也小结一下听课的体会:这是我随意去听的一节课,感觉却是天然去雕琢(经常听的一些课彩排了三四次,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天衣无缝,完美无瑕,却让学生和听课者都味同嚼蜡),这体现了老师专业素养的深厚,对学生的关爱让人感到其人格魅力的高尚,情景创设到位,真正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一节优质课。
暑假,我随父母去北京旅游。
去北京旅游的第一天
今天我带着愉快地心情踏上了去北京旅游的路程。
我们先做车到上海,一路上,公路两旁,一棵棵大树犹如一个个绿色卫兵,在帮我们挡住风沙,暴雨,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远处一幢幢高楼大夏顶立在天地之间。我还没年够风景,就到了飞机场。我登上了飞机,飞机起飞了,我透过窗户往外看,房子和汽车越来越小了,一会儿就穿过了云层,啊!飞机好象在雪地上飞,一朵朵白云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猫,还有的象其它动物,可好看了。我们很快就到了北京。住进了宾馆休息,准备明天的旅游。
去北京旅游的第二天
今天正式开始北京游玩了,一大早我们乘车前往_广场,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了看一眼毛主席,我们排队等了二个多小时,在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我默默注视着先烈们,在这幸福的年代,我更要努力学习,长大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下午我们去了故宫,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听着导游的讲解,感受明清两代皇帝的皇宫极为霸气,到了钟表馆和珍宝馆,我都惊呆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宝贝,我在里面拍了好多照片。
去北京旅游的第三天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因为我们要去看升旗仪式,一到_广场,我就被震住了,广场上人山人海,有好多学生,还有几位解放军叔叔,他们身穿军衣,头戴军帽,可英武了。升旗仪式开始了,我看到国旗护卫队的叔叔,步伐整齐,护送国旗向升旗台走去,这时国歌响起,广场上的人们个个神情庄重,看着国旗缓缓升起,我心情澎湃,我爱我的祖国!
升旗仪式结束后,我们去了长城,一到那里,我们就乘座滑车来到第四个风火台,接着步行到了第六个风火台,从这里往下看,长城象一条蜿蜒的巨龙,掩映在群山之中,山上树木茂盛,风光秀丽。“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终于爬上了长城!哈哈。
去北京旅游的第四天
今天早餐后,我们就乘车前往颐和园,这里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典范。一到那里我就看见一条长长的长廊展现在我的眼前,它的顶端有着许多各式各样的图画,特别是那些天娥,每只的形状都不一样,非常优美和栩栩如生。
下午我们参观了军事博物馆,里面有许多导弹,冲锋枪,步枪,飞机,大炮……看地我眼花瞭乱。晚上,我们游览了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我景和水立方外景,灯光下,这些景物美轮美焕,我还拍了好多照片呢!
去北京旅游的第五天
今天我们前往北京古城门内城之首“大前门”,一到那里,我就看见了一张大大的北京地图,听过讲解员的讲解后,让我充分地了解了北京。接着,讲解员又给我们讲许多关于古老文物知识,我听得很认真。
下午,我们去了国子监孔庙,讲解员告诉我们,许多状员都是在这里学习的,比如纪晓岚,刘墉……,我还拜了孔子。看完孔庙,我就要走了,导游把我们送到了火车站,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北京,再见啦”,下次暑假如果还有机会,我还想玩遍整个北京城。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题记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送来温暖。
早上五点多钟,爸爸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原来是爷爷打来了电话,说奶奶晕倒了。我们一家三口急急忙忙赶到爷爷家,一看,奶奶躺在地板上,额头、肩膀满是鲜血,爷爷不知去向,爸爸妈妈急得不知怎么办好。这时,爸爸急中生智,拔打了120,120救护车很快就来了,医生们一路小跑地上了楼,把奶奶抬上了担架,及时送到了医院,奶奶终于得救了。
爸爸妈妈说,多亏了120的医生们抢救及时,这才救了奶奶。
白衣天使,治病救人,他们用爱心挽救了奄奄一息的奶奶的生命,为我们送来了温暖。
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送来温馨。
那天晚上,我发烧了,烧得很严重——39度。爸爸又没在家,妈妈忙抱起我往楼下跑,可楼下一台车都没有,妈妈很着急。这时,一辆三轮车过来了,妈妈急忙拦了下来,可三轮车说什么也不走,妈妈央求着:“孩子高烧!得去医院,烧成肺炎就麻烦了!求求您了!”三轮车夫急忙说:“快上车!”到了医院门口,妈妈才发现急着出门,忘记带钱了,妈妈不好意思地看着三轮车夫,可他却说:“给孩子看病要紧,下回再说吧!”
开药时,麻烦又来了,没钱付药费,值班医生忙说:“给孩子看病要紧,钱我先垫上!”经过一番折腾,烧终于退了,妈妈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三轮车夫、医生,他们用爱心帮助了我,为我们带来了方便。
爱心是黑夜里的一盏灯,驱走了黑暗,送来了光明。
公交车上,人太多了,一个挨一个,终于有人下车了,可一个急刹车,我被人压倒了,这时一位老爷爷看见了说:“孩子,你坐这儿吧!”我不好意思地说:“还是您坐吧!”老人温和地说:“我快下车了,你坐这儿吧!”我谢过老爷爷坐了下来。可我却发现,直到我下车,老爷爷也没下车,这才恍然大悟,是经爷爷故意给我让坐,我很不好意思。但我心里却暧暧的。
老爷爷,用爱心保护了我,为我带来了温暖。
爱心是汪洋的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不,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又是一个学期的结束,我又迎来了五彩缤纷的暑假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一点一点地长大。我马上又将到恩施大姨家开的火锅城去体会生活。
暑假终于到了,又是一个学期的结束,婆婆跟我说今年你一个人去大姨那里体验生活,学一点技艺,只要有一技傍身以后找工作就不成问题。我到了火车站进了站台望望身后的天空和土感觉恋恋不舍,我还是带着不舍的情绪走了进去,火车来了,停靠在站台,那火车,那火车有许多节车厢犹如一条长长的巨龙在地上行走着,走进车厢迎面而来的是空调的清爽、而扑鼻来的是许多人的“怪味儿”我找好地方坐下等待着开车时间的到来……
火车启动了,两小时后,我下车了走到出站口看见大姨在向我挥手,我跑了过去,大姨发现了我背背包很吃力,她就帮我背着了,我也不好把背包抢过来,因为我实在也累了,就任由大姨背着,我们走在出租车面前,回到大姨给我安排好的住处,一天过去了随着时间而流逝。
第二天下午,四点半的班前会开始了,由店里的领班唐阿姨一一的介绍了店里的员工们,我认识了一些新员工,还有一些以前的员工,过了一会儿,我们大家都认识了,大家都有说有有说有笑,渐渐地来人了我也连忙去迎接客人问他们几位其中的一个叔叔说道:“我们有三个人”我立马叫唐阿姨把他们带到座位上去。渐渐地来吃火锅的人越来越多了我帮忙传菜、端油碟……忙的不亦乐乎,晚上下班了我回到家里洗完澡。感觉浑身酸痛,我感受到这些员工的不容易她们是为了挣钱养家,想让家里过的`更好一些,我感受到了爱的存在。
我一天又一天地在这里度过快乐的时光也感受到了许多的爱与关怀、希望、努力和奋斗都是生活中的正能量加油!美好的明天等着我们!
缓缓张开双翅,任露珠轻轻划过,形成一条美丽的弧痕。轻轻抖动双翅,茸毛随风摇摆。头顶的触角晃了晃,变成一个卷曲的魔法棒。
每一只蝴蝶,都要经过一段漫长而辛苦的过程。由一只毛毛虫开始,它必须躲过危险,学会隐藏,学会挣抢。把自己包裹得紧紧的时候,想到它在里面会多么孤单,多么乏味。当真正的蜕变一触即发时,走过一段艰辛的它,终于展开了最美丽、最耀眼的光芒!哪怕,它芳华尽露的时间很短。
我以前也同样是一只毛毛虫,在我最初到平行班的时候,我曾一度地伤心、感慨,看到老同学,我便一味地回避,因为我发现我自己好差,好差,我和他们不是一类人,我比他们要低一等!后来我渐渐明白,我并不是一个笨孩子,我照样也有能力去追,去赶,也有能力考第一!我便疯狂的上课,疯狂的学习,我要加油啊!我要追上啊!我也要赢!为此,我乐此不疲,我开开心心地学习,甚至周末我完全没有一丁点时间去放松,出去玩。因为我明白,在我玩的同时,别人在学,那这样,我不是又掉下来了?我不要,我不甘心。我要努力!所以我早上就开始背单词,中午做习题,甚至把我活动课的时间给占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默默地忍受着。每一次考试完后,都要报分数,然而,我每次成绩都不理想。我很有压力,更因此,我要再次披上我的战袍去奋斗了!只为了美好的明天。
经过了日月如梭的一年短短的时间后,我发现我进步了!由原来的两百多名进步到了前一百,我也随之到了我应该去的快班。命运总是在和我开玩笑,竟然进快班后的第一次考试,我的语文得了第一!我真的好开心,又真的好担心,我还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吗?我不敢肯定,但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后来,由于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我便改进了我的学习方法,有什么不懂的就尽管问吧!在竞赛中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去迎向美好的明天。今天我的总分终于排上了快班的第一名,我要保持下去!
我们都是一只又一只的毛毛虫,我们没有与生俱来的美丽,我们是需要搏击的,我们是需要奋斗和努力的!当你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后,再回顾你经历的路程,你会发现,有努力才有真正的美丽!
在这个暑假,我认识了一位名叫安妮的女孩,她乐观、善良、知恩图报、有自尊心,从她的身上我学习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她给我上了重要的人生一课,不过我猜你们一定不认识安妮,那就让我慢慢道来。
安妮是一个坚强乐观的孩子,是《绿山墙的安妮》里的主人公,自幼失去父母,是一个孤儿,后来的生活也很艰难,靠会带孩子的本领,几年时间换了两个被领养的家庭,后来又被送到孤儿院,最后被一对终身未婚的兄妹收养,哥哥叫马修、妹妹叫玛丽拉、他们想收养一个可以干活的男孩,可是阴差阳错之下,马修带来了一个女孩,虽然刚开始时玛丽拉并不喜欢她,但是在后来的渐渐相处下,玛丽拉就和马修一样打心底喜欢这个女孩并将她视为自己家庭一员。
只是安妮由于想象也闹出不少的笑话,为此她也没少挨玛丽拉的训,不过在这些层出不穷的闹剧中,安妮也在一点点的成长,她学会了宽容和体谅,懂得了友谊的可贵。
安妮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爱说爱幻想,又极具爱美之心,这让她生活中充满了乐趣。她把带有苹果味的天竺葵叫邦妮,把东山墙外的樱花树叫“白雪皇后”,把“巴里的池塘”叫“闪亮的小湖”……
安妮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马修去世后,为了照顾玛瑞拉,放弃了大学继续深造的梦想,在乡村教书。从而可以看出安妮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正是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就这样在绿山墙的四年里,安妮从一个除了睡觉,没有什么事情能阻止她进行想象的“冒失鬼”,成为了一个积极进取、有担当,热情开朗的女生,安妮用热情温暖了马修和玛丽拉孤独的心,可是后来马修突发心脏病去世了,玛丽拉的眼睛开始不好了,竟然打算卖掉绿山墙,不过被安妮阻止了,因为安妮不打算去上大学了,而是想去执教,并且去照顾玛丽拉,这让听说这件事的人,无不为她感到惋惜,但是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敬佩,这样的安妮怎能不让人敬佩呢?
这就是安妮,一位个性鲜明,富于想象力、坚强、乐观、知恩图报的人,怎能不喜欢她呢?
我们在困境中也应像安妮一样,人生中总会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相反不经历风雨的洗礼,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会退缩,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大的成就呢?
安妮的坚强乐观、安妮对生活的热爱、安妮的孝顺和努力实现梦想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安妮的梦想许许多多,似乎很难实现,但通过她的不断努力,一个个梦想纷纷实现了。从今以后,我要好好地向安妮学习,微笑地迎接每一次挑战,坚强不息,勇往直前。
这个假期真是喜事连连,因为多了个春节。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买年货……忙的不可开交。我们家也忙着打扫屋子,准备过春节。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终于迎来了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就有人开始放鞭炮,热热闹闹的。傍晚,太阳向大地看了最后一眼,然后闭上眼睛,慢慢躲到山后。夜幕悄悄降临,给天空蒙上了一层黑纱,晚上,万家灯火,万家欢乐。爷爷邀请了我们一家和姐姐一家,高高兴兴的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聊聊过去一年发生的难忘事和收获,展望一下未来等等。
吃完团圆饭后,我们就开始守年岁了。大约7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耳边还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晚会节目很精彩: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是丰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乱。快到零点的时候,我和爸爸一口气冲到了阳台,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当当当……”新年的钟声响起了,烟花和爆竹便齐鸣起来。我和爸爸点燃了烟花筒,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弹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这时,一颗颗烟花又从烟花筒中喷发,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天空中还闪烁着其他的烟火,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颗颗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条条瀑布……让我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闪耀着。
这些烟花,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一朵鲜花,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时的常熟,被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非凡!
今年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让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管怎么说,这次的春节我过得非常快乐!
《子夜》是这样为我们展开故事的情节的:丝厂老板吴荪甫雄心勃勃,要在他已有的实业之上不断发展,再扩大自己的资本,成立大型公司。可是他生不逢时,大罢工好不容易才在手下屠维岳的帮助下平息。稳定了工厂后的吴荪甫不断努力,终于合伙成立了一个银行,低价收购了八个小厂,专营生活用品。可是由于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销售,资金也周转困难,扼住了企业发展的喉咙。
在吴荪甫和合伙人的坚持中,赵伯韬盯上了吴荪甫的产业。他使用了不少手段,最后,在气力不支下,他使用了杀手锏:他要以“国内公债维持会”的名义,电请政府下令禁止卖空,他还直接去运动交易所理事会和经纪人会,怂恿他们发文要增加卖方的保证金,增加一倍多。正好是卖空方的吴荪甫只好请自己的姐夫杜竹斋投入强大的资金在卖空方中,或能一搏,谁知杜竹斋背叛了自己的妻弟吴荪甫,将资金投向了赵伯韬。最终,吴荪甫破产了。
在《子夜》中,作者茅盾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最重要的当然是主人公吴荪甫,他魁梧刚毅、有财有势、有勇有谋,却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建造一个大型工业公司时,由于复杂因素的交迫下而惨败;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仅有政界作后台,在军界里也有很深的关系,人称“公债场上的魔王”,正是他将吴荪甫逼入绝境……
《子夜》虽是弘篇巨制的大手笔,但宏伟严密且脉络清晰。从开头和结尾就可以看出。开头,大上海的软风一阵一阵吹上人面,苏州河幻成了金绿色,轻悄悄地向西流去。黄浦江边充斥着“光、热、力”,此时的吴荪甫有财有势,气派威风;而结尾,吴荪甫的工厂、银行、公馆全都没有了,自己的梦当然也破灭了,惨败于赵伯韬的吴荪甫带着姨太太灰溜溜地到牯岭消暑。一头一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让我们惊叹于一位民族工业巨子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治的双重挤压下,又在工农革命的夹击中一败涂地的悲惨。
新学期一开学就意味着丰富多彩的暑假飞逝而过。但是,在这多姿多彩的暑假里,我却有着无限的快乐。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范阿姨还有她的儿子龙龙一起去了连云港。
坐车坐了一个上午,我们到那儿就迫不及待的找饭店吃饭。酒足饭饱后,我们才来得及呼吸海边的空气。我们换好泳衣,走在沙滩上。沙滩软软的,很舒服,当一阵阵风吹来时,脚痒酥酥的。海水蓝蓝的,不知带是自己的颜色还是天空的颜色。海边,有一座大山,看上去生机勃勃,有种俏皮的新鲜感。海边很多人,有的在堆沙;有的在游泳;有的在划橡皮艇,好不热闹。我和龙龙先玩起了沙;爸妈则在晒日光浴;范阿姨在不停地捡小贝壳。
不一会儿,龙龙就堆好了一个东西。我怎么看都是立体的抽象图,他竟然说是“地狱之门。”好吧,随他怎么说,我拿起游泳圈就往大海跑。“哇,好凉!”我刚碰到海水就下意识地叫了出来。但我还是奋不顾身的冲了进去。站在海里,海水一浪一浪的打过来,不时会有一些漂亮的小贝壳跟着漂过来。我异常兴奋。龙龙站在海浪打不到的地方,讽刺地说:“就你这冰山还怕冷?整天摆一张冰块脸,装得像那么回事,有什么了不起?”“有种你就过来啊。”“额~这个。那个。”龙龙立刻脸色红的像个西红柿似的,“为什么不下海?难不成,你不会游泳?”龙龙脸更红了,我怀疑他的脸都能烧水了。“哇塞,侬真的不会游泳啊?强悍,忒强悍了,哈哈。你长这么大还不会游泳啊!”一番话问的他很丢脸,一脸“我就不会,怎样?”看得我心里直发毛,立马把游泳圈扔给他。他提出要跟我比赛,我欣然接受。结果,由于他的体重太重,游泳圈太小,他输给了我。
天色渐渐暗下来,我们回到了宾馆,把衣服换好后又出来逛夜市。夜晚的连云港很宁静祥和,天空上绽放着五颜六色的烟花。小贩们摆上了各自地小摊子。
我们走在海边,沿着石子路慢悠悠的散步。海风吹来,柔柔的,很舒服。我不由得讲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突然,龙龙非常破坏气氛的说:“你跟谁共此时啊?”我一拳就抡过去,凶神恶煞似的说:“你去死吧,小心我用‘狮子连弹’把你摔墙上,抠都抠不下来!”龙龙看我发飙了,缩头乌龟似的窝在了一边。
第二天,我们去了花果山玩了一趟。在水帘洞,我们看见了一根连接上下的石柱,老爸戏称它是孙悟空的“会议室”,让我们笑得人仰马翻。
快乐的连云港之旅,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不是对昨日的总结,而是对昨日的回忆。
说: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我们,三年前在那里开始,三年后又在那里结束。三年的光阴,多少人在生命中来回穿梭,却只留下背影?我们经过了彼此相遇,又经过了彼此分离,这期间,我们是否抓住了一些、又放下了一些?所以我们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这三年中,我们不只收获了知识,还有友情。那些在你落寞时陪在你左右的,是朋友;那些在你迷惘时给你信心的,是朋友;那些在你懈怠时给你动力的,是朋友;那些在你难过时对你微笑的,依旧是朋友。是他们让我走的更远,走的更快乐。在这三年里我们不仅仅褪去了身上的青涩,更使我们披上了霞光!我们从一个孩子过度到一个青年人,这当然不只是称呼上的变化,更是成人的洗礼。我们明白自己需要承担更多的职责,也真正明白了,生活其实没那么容易。
你回首这天所付出的这一切时,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人生就像是装满巧克力的盒子,你永远也不会明白接下来会吃到什么味道。但是不要因此胆怯,人总要尝试些什么。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完,但是不要忽略那些陪在你身边,最真挚的感情,如果先在你最珍惜的人在身边,请握紧她的手。给她感动。
生活中,就是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的。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也是不断有得到和失去的。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回忆是没有任何力量的,但是它能够温暖我们的心,就让这三年的一切,剪辑成一部黑白电影,永远保留下来,在落寞的时候供我们回忆、取暖。我很喜欢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互相拥抱才能飞翔。”
说到这泪流满面,闭上眼好像那就是昨日,真是“物换星移,人事匆匆。”啊!真想再和大家打成一片,真想再和大家一齐欢声笑语。没关系,就算分开也没关系,大家都明白大家的心。就让这些快乐的记忆封存在那里,回头望望,千丝万缕~
再见了,给我友谊的好朋友!
再见了,给我教诲的老师们!
愿我的同学们永远快乐,愿我的同学们永远幸福。
故事描写的是作者回徐州为祖母办丧事。办完丧事,父亲去南京谋事,作者返京念书,父亲去车站送行的情景。
文章构思巧妙、布局精炼、详略得当。作者把描写的焦点凝聚在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表达的感情却极为真挚深沉。一开始,作品开门见山地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后由远及近地描述了祖母的丧事、父亲的亏空及对我的慈爱,为下文重点描写父子离别作了铺垫;第二次是为给儿子买橘子,父亲艰难过铁道。作为重点,作者饱含深情,具体细腻地勾画了父亲的背影,体现出浓浓的父爱;第三次是父亲离开车站时一刹那的背影。虽只是轻轻带过,这淡淡的一笔却极妙地刻画了父亲不忍分离的悲酸惆怅;结尾是引用父亲来信说明其晚年心境的凄凉,仿佛又一次见到父亲的背影,首尾呼应,并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文章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以简洁质朴的语言,透过背影描写,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作者的心理变化。作者先是层次分明地描摹父亲的形态: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写出了父亲的老态、憨厚;接着详尽地描写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也自然而然地使作者从不理解到自责,到情不自禁地多次热泪盈眶。
文章语言精简朴素,表现的情感却极为真实、淋漓尽致。从不放心茶房而要自己去送;从捡定座位、千万叮嘱;从亲自去买橘子一切看似极其平常、琐碎,却弥足珍贵,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父爱总是那么无微不至,总是那么牵肠挂肚!作者惜墨如金,文中父亲虽寥寥数语,却意味深长,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读完全文,我被那真挚的父子情深深打动了,同时对亲情有了更深的领悟。是啊,一个父亲的爱,就是这样,只是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在现实生活中,我的父母何尝不是如此?从咿呀学语,蹒跚迈步,到走进校门。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我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长大,而父母却日渐衰老。是他们,用无私的爱托起了我们光明的前程!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吧!
那天看了死亡诗社。感受很深。
里面有一些话,我特别喜欢。
开篇的一首诗,“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 flying: 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是代课老师keating给那些孩子们上的第一课。他说,“we are food for worms. we are only going to experience a limited number of springs, summers, and falls.”然后他指着校史里的班级合照说,“they are not that different than any of you, are they? hope in their eyes just like yours. they believe themselves destined for wonderful things, just like many of you. Well, where are those smiles now, boys? what of the hope?” "one day, hard as it is to belive, each and everyone of us is going to stop breathing, turn cold and die."
原来古今感叹人间匆匆不过百年的诗词警句都是一样的!
Keating说,“Capre Diem”.
看到这里,我跟那些男孩子一样都觉得,没错! Seize the day!
既然死亡是destined,那么抱着这种终极的悲观精神生活,却反而能够活得更加轻松和洒脱。我记得曾经看过蔡康永说过,康熙来了最终肯定是要停播,我和小s最终肯定是不再搭档,但是,正是这样的想法让我反而踏实,可以从容地做每一期的节目。同样地,那些分手的情侣们,也不至于活至那么悲惨的地步。因为就算白头偕老,也还是有可能谁就先撒手人寰了。留另一个孤孤单单在人世。再或者,有人说,即使分手了,说不定我的眼泪,流入河水中,蒸发到空气里,变成云朵,结成雨滴,滴落到你的城市,又变成你饮用的开水,最后还是到了你的体内。所以,这就好像是一场盛大而又细微隐秘的相会。这个世界并没有绝对的分离,它总是一个整体。如此想来,整个人生都开阔了很多。
接着说死亡诗社。孩子们偶然地知道了死亡诗社的秘密,于是决定重开死亡诗社。第一句,“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ish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梭罗的这句话,我第一眼看到并未受到任何震撼,反而是接下来的几行诗让我忽然有些懂得了为什么死亡诗社的创始人,选择了它作为诗社的开篇致辞。“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这句话说得多好啊!人们经常疲于奔命却忘了真正地去活着。人们拥有一生却没有时间去体会生命。“tis not too late to seek a newer world.”"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 and not to yield."这是后面发出的号召。当然,在我看来,开拓和征服新的世界的想法,也许并不能作为终身的事业,但这毕竟是一个少年应该胸怀的瑰丽梦想。
冒险是梭罗的生存信条,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应该找到自己的人生信条,想法,声音和坚持。
然而这并不容易。在人群当中,人们很容易就会忘记自己的节奏。比如说,在看一场表演或听一场讲座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跟着别人鼓掌,如果时间足够长,还会形成整齐的节奏,这种曳引的现象,反映了我们保持自我的困难。但越是这样,就越应该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我记得,还是蔡康永,他说,人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很少,我们总是会被别的舆论误导,以为自己“需要”一些东西,但最后却发现,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我们真的需要腰缠万贯吗?我们真的需要“前路谁人不识君”吗?我们真的需要别人为我们付出这么多吗?
想清楚自己真的需要什么。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些恐怕是一辈子都要考虑的事咯。所以,我很佩服韩寒。他那么年轻的时候,心理就可以那么强大,不为外界舆论左右,走出自己的路。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在海内外讲学、考察旅行时所作的散文集。初得此书,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是八年前的某一天,我像往常下课一样,径直走向食堂。和以往不同的是,这天道路两旁摆满了小摊,全部都是卖二手书的。原来又到了一年一度毕业季,学姐学长们将自己读过的书摆出来以近乎白送的价格卖给学弟学妹们。路过一个学姐的摊位,看到了一本斑驳的映着余秋雨先生头像的书,学姐只要两块钱,我从学姐那儿买了过来。于是这本页面老黄质地低廉的书陪着我度过了好些些零下三十几度的日子,陪着我度过了一个个不回家的寒暑假,也陪着我度过了好多个勤工俭学在外打工无法入眠的夜晚。成长,是一场必经的苦旅。
八年后,我已回到自己的家乡,有了正式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某一天陪着妻子在书店里闲逛,一本精装版的《文化苦旅》映入眼帘。瞬间各种记忆的画面放电影般一幕一幕的闪现,打开书本那行行文字带来的是一种相识已久的孤独、又是一种相似而又迥异的凄苦。就像是喝惯了的茶,喝在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心境,却有着不一样的味道。原来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苦旅?
由于她的极度畅销,盗版的数量至少是正版的十八倍。毋庸置疑,我花了两块钱从学姐手里买来的,也是盗版。原来,自己欠了先生八年的书本费。盗版盛行,也使她成了一个文化热点,正如同老话所讲“枪打出头鸟”,一时间,她遭到报刊媒体的各种攻击。久而久之,它成了一具无主的稻草人,一个废弃的箭靶子,成了一个“外出的浪子”。时隔多年,余秋雨先生在自己编选的《文化苦旅》这个版本里(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了新版小叙,对重新编选的原因作了说明:“毕竟过了二十多年了,原来装在口袋里的某些东西已经不合时宜,应该换一点更像样的装束。艰苦跋涉间所养成的强健身材,也应该更坦然地展现出来。”游子归来,虽伤痕累累但身心犹健,器宇轩昂。对作品而言,《文化苦旅》本身,也是一场苦旅。
再读《文化苦旅》,已是而立之年。或是在周末闲暇午后,亦或是睡前的片刻间隙,每多读一页,心中更多一份从容与淡然。而今迈步从头阅,不仅仅是再次体味文化旅行路途的苦,更是为了分享文化自信的甜。文化兴则国运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的方式。“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祝愿你的旅行: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20xx年11月10日至11日,我有幸到邹城市第一中学观摩了山东省高中生物优质课比赛,领略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此次活动由山东省第一赛区共18位教师参赛,活动分两组同时进行,我有幸观摩了其中9节课,因为各位参赛教师精心挑选和准备,每一堂公开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整个教学观摩活动下来,我主要有以下体会和感悟:
一、观摩体会
1、重视课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诸如了解讲课学校的文化、学生的习惯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等,这明显体现在上课过程中师生互动上,使教师能够更好的驾驭课堂教学。
2、博学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相当出彩。有人说生物学科是理科内容,只要老师能给学生讲解专业的生物学知识就可以了,但是从这次活动中看某些博学的老师相当受学生的欢迎,并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也愿意积极配合老师。
3、优秀的导入新课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秀的教师利用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导入新课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这样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配合教师的思路。
4、优秀的“导演”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高效生本课堂中提出,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教学中要充分表现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关键是看这个“导演”的作用,好的“导演”会使一堂课环环相扣、高潮迭起。在“导演”不断的指导中,“演员”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和理念。
5、及时正确的点评是指导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探究和结论,教师的及时点评和正确的引导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收获更多的方法。
6、优秀的教学设计必然包含课堂的探究活动。相同的课题,若设计理念、模型准备和实际操作的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7、三维目标在课堂中的体现。陈教授在中间点评环节中多次提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形成问题,三维目标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的给学生灌输思想和理念的一种体现。
8、课堂小结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小结是要将一节课的内容组成串的过程,或者是将整章、整册、整个学段知识组成串的过程,而不是几个简单的题目就可以结束的。
二、启发
1、一堂好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省优质课是一个地区经过多次遴选,讲课老师多次试讲和更正的过程,这其中掺杂了太多的老师的辛苦与努力。从最基础的研究教材和大纲,到与其他老师的集体备课,再到多次试讲,伴随着太多的修正和删减,大的方面要考虑到对课堂整体的把握,小的方面要考虑到例如时间运用、提问难度等细节的把握。这样看如果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能认真对待备课和上课,那么我们每节课都会变成优质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更促使老师有很大的发展。
2、教与学的关系。教有教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出色的完成让学生做“演员”的作用;这个“导演”要选择好的方法不仅面向全体学生,更要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这确实要求这个“导演”内功、外功都要出色才行;教师的教态和举止也是影响学生课堂发挥的很关键的一环。
3、关于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问题。关于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导入新课时,激趣式提问,有助于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新授过程中的提问,促使知识深化,运算简化,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紧凑的安排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注意力。
三、以后在教学中应当改进的地方
1、增进同学科老师之间的集体备课,真正形成教学合力,不再各自为战。
2、认真备学生,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杜绝同层次班级一个教案的教学思路。
3、教学中需要教师能机智的面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效的增加师生之间合作。
4、教学中准确把握教材难度,有拓展但是不要无目的的随意拓展,从学生实际出发思考问题。
5、教学中引用多种能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如使用多媒体课件、增加课上探究实验的趣味性等,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6、对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下练习,教师必须及时给予督导和检查,定期的检测和问题抽查也是不可或缺的。
想必大家都知道《童年》这本书吧。它是俄国高尔基写的,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主人公是阿辽什卡。全文讲述了阿辽什卡从三岁至11岁这一时期的艰苦童年生活,从“我”的母亲投奔“外公”家写起,到“外公”叫“我”去人间结束,生动的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这本书里刻画了,许多有个性的人物,快乐的“小次冈”,热情的“好事情”。勇敢正直的阿辽什卡,善良乐观的“外婆”,自私残暴的“外公”,贪婪的“舅舅们”。
阿辽什卡的父亲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在外公家中最亲的人那就是“外婆”了,阿辽什卡的童年经历了长,常被外公毒打的疼痛,每当读到这是我的眼泪从脸庞流了下来。因为他们的家里比较穷,所以阿辽什卡捡破烂卖钱。告诉我们要珍惜钱,不要浪费它。
本文叙述了阿辽什卡从小心地善良,是非分明,敢爱敢恨,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将他的锻炼成长为一个刚强,有力想有作为的人。他不畏艰难阻险,即使在穷途末中也要笑着去面对困难的精神品质,深深的激励着我,让我学会了笑对人生、笑对困难。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辽什卡的外婆,因为她心慈心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事情都很忍让。她如一盏灯照亮了阿辽什卡,那独自、孤凉的心。
从1999年12月20日到20__年12月20日,20载春华秋实,20载奋斗征程,20载如诗如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澳门发展取得的成就感到十分自豪。20年澳门的发展证明了“一国两制”制度的正确性;印证了澳门把握新机遇,助力经济发展的时代篇章;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凑响了澳门时代发展的最强音……20年澳门的沧海巨变,书写了太多引以为“澳”的故事。
映日莲花别样黄,“一国两制”续新篇。回归祖国20年来,澳门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数百载沧桑,二十载巨变。澳门今日的繁荣稳定证明了“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在澳门实践“一国两制”不仅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大胆创新,还深深的透彻着共产党人强烈的爱国情感。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有一颗爱国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风雨如晦,爱国的初心不改,爱国情感在为民服务中得到升华和凝练。党员干部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脚踏实地,矜矜业业,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应以爱国为出发点,尽心尽力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要有灵敏的嗅觉和锐利的目光去观察,去预见,去发现,去体验新时代发展变化,及时嗅出变化气息,从而采取新颖的方式及时应对工作中的困难。
把握新机遇,助力经济发展。20年不经意之间,澳门的GDP竟然增长了近8倍,人均GDP已高居世界第二。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澳门抓住机遇,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一样也要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主动作为,用好机遇。古人有言“不可失者,时也;所当乘者,机也”。时运难遇,机遇难遇。当机遇来临时,我们要牢牢把握,然而机遇降临自身的前提是要有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不忘为民服务初心,多到群众中去走走,去听听群众的声音,真心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只有干出来的精神,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党员干部要有干大事、创大业的追求,提升求突破的胆识,争当先进标兵的气魄,在新时代敢担当善作为的浪潮中争先锋,要有一股“干就干得好,争就争第一”的拼劲,不断克服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艰难险阻。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干”字当头,才能抓住机遇,拥抱机遇。
港珠澳大桥通车,奏响时代发展最强音。美丽的大桥跨越伶仃洋,西接澳门,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这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民心桥”,也是中国桥梁“走出去”的靓丽风景线。港珠澳大桥是中华儿女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正视工作、生活中的种.种艰难险阻,卯足力气向前拼搏,敢啃“硬骨头”,要有刻苦专研的“工匠”精神。党员干部在从事工作中要锲而不舍,追求卓越,发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精于工,品于行,不断追求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和完善,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母亲23周年之际,真诚祝福澳门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汲取澳门20年的成功发展经验,做一个有强烈的爱国心,自我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敢于把握机遇,敢担当,善作为的新时代“答卷人”,谱写新时代奋斗篇章。
《飘》一部描写19世纪60年美国国内战争前后的故事。作者非常了解南方人的生活,他以种植园为场景,通过一段爱情故事,生动形象的刻画了美国南方的社会生活。作品非常具有时代气息。情节巧妙,人物塑造丰满形象,心理描写也异常细腻,这些都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让我读完能感受到一股正能量在不断萦绕,受益匪浅。
斯嘉丽这个角色形象非常圆润饱满而真实,非常吸引人。她一直以来都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原因就在于她存在正反两面。一方面她自以为是,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冷酷的人,她对待自己孩子极其严苛,对于爱情,她甚至想抢夺别人的丈夫;另一方面她刚强的像男人一样,不屈不挠,敢爱敢恨,有担当,她可以在战乱中帮助她的情敌,她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我同情她因战火的洗礼,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也为她的自私任性,得不到爱情而痛惜,也被她敢于抗争命运的精神所折服。她是一个新时期女性的形象,懂得反抗、叛逆,不被命运左右。她主动追求自己爱情,全然不顾世俗的看法,敢爱敢恨的形象让我印象深刻。她是一个勇敢的女性,残酷战争期间,她化作臂膀保护着家人。战争结束后,她又体现出那种不服输的精神,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她的这些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了我,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束缚,追求自我的自由。
《飘》给我的启示是不管你身处什么样的处境,你都不要放弃自己,敢于与逆境抗争,对生活永远要充满勇气。我们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以后的生活。
4月16-18日赴诸暨中学参加了省高中生物优质课与高三复习展示课听课活动,现将活动心得体会交流如下:
一.内容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一共有12位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分两个会场同时举行。2位教师上了专题复习课。多位专家作了的点评。
二.主题明确突出
1.本次优质课的主题是:优方法、改评价、高效课堂。
2.围绕着优质课评比,有关领导作了重要讲话,省教研室副主任石世昌老师对一堂好课提出了四个属性:
①充分激励学生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③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中还应该渗透德育教育。省教研员周初霞老师对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也作了要求:
①在你上课之前,学生对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解了什么?
②在你的认识中本部分知识结构如何?
③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主线是什么?怎样来展开学习?
④用一句话描述本节课学生的收获。
3.高三复习课的主题是:重点如何突破?试卷讲评如何评?诸暨中学的赵文浪老师做了《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相关曲线分析》的展示,台州中学的特级教师金松涛老师作了《台州市高三理综生物部分试卷讲评》的展示。印象深刻的是金老师基于学生自我诊断的学习讲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化,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学生学习的指导。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当年刘禹锡写的《陋室铭》中的两句话。不错,龙虎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一代天师张天师隐居和炼丹之地。名为龙虎山是因为山门口有两块大石头,一块像勇猛的白虎,一块像腾飞的蛟龙。
龙虎山兼有小桂林的美称。今日看去,果然名不虚传。
龙虎山中,最著名的要数无蚊村和千古之谜墓崖群了。
无蚊村,真的没有蚊子吗?进去看看就知晓。找了半天,果然一只蚊子也没有。但是,老鼠、苍蝇却随处可见。为什么没有蚊子呢?因为那儿有一种奇特的植物,会散发出一种醉人的香气,人和家畜闻了没事。如果蚊子一闻,就会一命呜呼。不过,当地也有传说:因为张天师住在这儿,所以蚊子就没有了。可见这里人对张天师多么崇拜!
看完了无蚊村,就去看看千古之谜墓崖群吧!
据说,在龙虎山的一座山峰旁,四面环水,到处是断崖绝壁,山上有很多洞穴,里面有很多棺木,可科学家们就是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把棺木运进洞的。我想,说不定以前人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向上飞的东西,把棺木运进去的吧!再说这规模,这里可是中国最大的古墓群之一,不亚于武夷山。当然,想要看到棺木,还要坐竹筏。
坐竹筏对我来说可新鲜了。首先,要穿好救生衣,以防万一;然后脚要踩在竹筏的.缝隙边上船;最后,我们起航吧!上了竹筏你得光着脚,因为竹子就是竹子,它中间有空隙,会漏水,会把你的鞋袜弄湿。龙虎山脚下的水碧清,澄澈见底。一阵阵风吹过,凉爽至及。把脚放在水中,那种舒服的感觉,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山上有很多怪石,有的像一把金枪,高耸入云;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关着门不出来;还有的像大地之母,闪烁着慈爱之光……其中最绝的就是象鼻山,好似一只大象,耷拉着脑袋,在低头呻吟,可有趣了!
夕阳西下,我们伴随着潺潺的流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龙虎山。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创造了这么多神奇的杰作。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智者交谈,反思自己的平庸、浅薄,走出一段能让自己回味的人生。
《目送》的作者是龙应台,此书也是作者笔下的“人生三课”之一。作者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同行等所带来的无味杂陈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将自己遭遇人生惨败时的失落和挣扎,痛苦和洒脱扣击读者的灵魂。她笔下的人之常情,物之常理,深深地影响了我对漫长人生之路浅短、天真的看法。
她如黑夜里的繁星,春日里的细雨,指引着、滋润着我。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象征,后来才知道,原来海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会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不相信》一文中对誓言的阐释,颠覆了我对以往永恒的誓言的理解。原来,永恒只是想象,是不存在的,不要用誓言去推脱,去用行动珍惜吧,趁现在可爱的事物还触手可及。
“我们拼命学习冲刺100米,但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该怎么跌的有尊严;当你的膝盖跌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的无法忍受时要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跌倒》中的警言佳句给了一个迷失之人,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个前进的路标,让那个人从以往那个“输不起,摔不起”的人,变成一个不吝啬去输去摔的人。输,输得有意义;摔,摔得有价值。
“一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柱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所以:抬脚,走吧,路就在脚下。趁春还是朦胧,晨还在酝酿。起身,去吧,茶以渐凉,趁风还在吹,梦还在飞。时间也不早,笑对一切,踏上追梦的征程。
《目送》是一本书,一本好书,带着美丽和忧伤。它将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思万想融于一书,让我悟品人生,带着这些思想精华向前行走,穿越人生的千山万水。我想,这本书定当影响更多的人,流芳百世。
我们的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着14亿的炎黄子孙,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我为我的祖国而感到骄傲!
祖国的风景名胜,各地的特色小吃,都是数不胜数。小时候,我曾去过祖国的心脏——北京,去过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去过西南的天府之国——成都,去过南边的鹭城——厦门,我在每一座城市都能感受到祖国母亲的变化,这里的一切都见证祖国飞速发展的脚步,每一处都留下了我发自内心的赞美!
小时候,每一次去北京都只去长城,天安门等两三个地方,就在今年暑假,我们又一次来到北京。这次我们去了故宫,颐和园,恭王府,动物园和天文馆。了解到了关于北京更多的历史;在动物园,我看到了许多珍稀动物;在颐和园,我知道了古代皇宫的故事;在天文馆,我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由衷的感受到祖国是多么伟大!
我看了许多的新闻,我为祖国拥有各行各业出色的人才而感到骄傲,他们中的佼佼者有为航天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农业发展献计献策的技术员,有为航海事业献出青春的海军士兵……他们都为中国的发展保驾护航!此时,我深深的体会到我祖国母亲的孩子是有多么的爱她!
我的祖国在不断地壮大着,而我也要为祖国奉献我微博的力量,为此我将不懈努力!
高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 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入不了门。在此简单地谈一谈学习生物的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有了兴趣,才会积极而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我们生物是需要记忆的。兴趣从哪里来?所谓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我们人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体,你知道多少呢?DNA亲子鉴定、DNA指纹鉴定、DNA基因身份证、DNA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科技可以使树发光;使植物体内含有动物蛋白,人吃了这样的植物既能保证人的营养全面,又不会使人发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等等。那么怎样才能学好生物呢?
一、记忆是学习生物的基础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等等。还要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一)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二)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这六种元素,可以用谐音记忆铁猛碰新木桶,这样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
(三)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明显,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四)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要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展、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课堂上认真听讲
首先,听讲时要开动思维机器,通过听、看、写等方面,随着老师讲课要多思考,特别是围绕上面提到的“三听”来思考问题,在头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的问题,如果老师在讲课中已经讲到了,说明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老师在讲课中没有讲到,则应该向老师提出。其次,多提问题。无论是课上想到的问题,还是课下遇到的问题,都应及时向老师提出,要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儿。课上没时间问,就课下问,最终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最后,认真记好笔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课堂笔记,应该说是课本知识内容的高度浓缩,是重点所在,是精华所在,也可以认为是知识内容的纲要,所以要认真记好笔记。此外,老师写的笔记不可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这就需要在记笔记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多记一些内容。如老师讲课时举的一些实例,画的一些简图,提的一些问题等等,都应该记下来。记好笔记不但促进我们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而且为我们复习提供了提纲和资料。
三、复习和作业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通过复习,加强了记忆,然后再来做题,可以大大提高作题的效率,作业的困难、疑问、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把做题当成积累
在做题中你会逐渐摸清哪些地方经常成为考点。尤其是大题,出题套路会比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如,问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为什么是单向传递的、要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生物是很有规律的一个学科掌握这些常考一些卡点的知识点,会保证得一个中等、稳定的分数。
(二)将经典的题收入记忆中
每一道生物题其实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一些考点,单独考的时候并不难,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出题人往往会将你在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归纳、找出其共性进行考察,这样就考察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以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例如:问:下列哪细胞器可以产生水?然后给你列出了如下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等,A、B、C、D四个选项分别包含了上述细胞器中的几种,你就要动用之前学过的所有关于细胞器内的反应的知识点:在学蛋白质时,学了脱水缩合可以产生水,场所:核糖体。在学细胞呼吸时,学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时会产生水,场所:线粒体内膜,所以答案为:线粒体、核糖体。通过这道题,你可以归纳出: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 这,就转化成你自己的积累了。这样一来,做题不仅检验了你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还替你归纳、总结了知识点,丰富了你的知识储备所以,对经典的题适当加以记忆,会让你的知识网交织的更紧密,不失为冲击高分的良策。
总之,高中生物课是一门设计范围非常广泛的学科,而我们“人”本生就是一个生物。高中生物课就是要让我们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了解我们自己。而从实践出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更好的学好生物这门课程。
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贵州旅游,当我踏上西江千户苗寨这片神秘的土地时,我立刻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我们住吊脚楼、吃长桌宴、观赏着盛装的苗家姑娘载歌载舞,我瞪大了双眼,要把这新奇的一幕一幕都看个够、看个遍。
远看西江苗寨,乌瓦黄木的吊脚楼层层叠叠依山而建,村寨相连成片,形成了规模壮观的建筑群落,尤其夜幕降临,一盏盏桔色的灯火陆陆续续亮起,金_的吊脚楼映出软暖的光晕,整个苗寨就像璀璨绚烂的星空,无数前往参观的游人和众多的摄影爱好者为此流连忘返。
苗寨吸引我的不仅是美景,还有奇特的饮食文化,好客的苗家人在风雨桥摆起十几米的长桌宴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热情的苗家姑娘笑容可掬地端来牛角装的米酒,用苗语唱起了祝酒歌,我用筷子沾了一滴酒,“好辣啊!”逗得满座的宾客呵呵笑,大家都其乐融融。苗族的菜品最出名的是酸汤鱼,是由我爱吃的西红柿和豆芽做佐料的,可是不太合我的胃口,因为苗疆自古少盐,以酸调味,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也有盐了,但地道的当地口味还是源远流长,传承下来。
体验了苗寨特色佳肴后,广场上开始了歌舞表演,苗家姑娘从头到脚挂满银饰,身着五颜六色的绣花衣衫,在悠扬芦笙声中翩翩起舞。妈妈告诉我,这些苗银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只有节日和客人来了才戴出来,我想我要是苗族人就好了,就有这么多精致好看的银饰了。妈妈接着说:“快看她们的裙子绣花多好看,都是心灵手巧的苗家姑娘自己绣自己的衣服,还有她们的百褶裙多的有500多个褶子。”我心想还是不要是苗族人了,我可没有耐心绣花、做百褶裙。
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一夜的苗寨旅行要结束了,我多舍不得啊,多想再多了解一下这儿的习俗、饮食和服饰文化,多想再多亲近这儿的美景和风土人情……至今,我的耳畔还常常响起热情的苗家姑娘的祝酒歌,脑海还常常浮现挂满银饰的盛装,苗寨,真美!我们56个民族,真美!
放假第一天我就知道,这将是我这辈子记忆最深的一个假期。
初恋男友在这一天跟我提了分手,理由是——他的成绩下滑了。这个理由实在太过滑稽,太过诚恳,太过让我无法拒绝。于是,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我的初恋便葬送在了这只言片语的短信里。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当时我那愤慨又悲伤的表情,我只知道我翻出了所有催泪的剧情让自己的眼泪一刻不停的流,恍惚间我以为我已哭尽了毕生的泪水。
后来,我就在想,这个世界上会有几个人能够将成绩下滑作为借口堂而皇之地提分手?我不知道,反正我最终是知道了一件事——在未来的时间里,我的成绩肯定会下滑。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人们总是唠叨早恋不利于儿童身心成长了,其实最可怕的不是早恋而是早恋后的分手,因为恋了你或许还会为了对方而努力,而这一分手,你就会难过就会伤心就会黑白颠倒就会无心关心其他,总而言之,你的学业大道上就会出现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
那几天的不正常很快就被我妈发觉了,因为我实在是太不正常了——平常不把作业做完是不可能先干其他事的我,居然一放假就天天抱着电脑傻哭。经过一番有深度的探讨后,我在我妈的一句话下彻底燃起了动力,我妈是这样说的:“宝贝,你可得更加好好学习了,不然等那男的赶上你之后就得嘲笑你了,就算为了你以后在学校里再见到他的时候有面子,你也得加把劲把他比下去,然后来嘲笑他!”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妈妈说得真是太好了,所以立马斗志昂扬啃起课本来。
现在的自己终于冷静了下了,我知道妈妈只是为了不让我颓废才这样说的,其实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啊,分手不过是人生路途中的一个小插曲,我还得读书啊,这才是正道,不为别的,就为自己的未来,为父母的期望。
其实一开始自己就错了,其他的同学在学习的路途中就没有这样的小插曲,他们心如止水,稳中求进,而我在早恋中成绩忽然很好又突然降至极点,真是令人堪忧。在那红艳艳的灯笼中,我仿佛看到了未来那个心如止水的自己。
军训很苦,苦到你觉得你已经脱离了社会,苦到你觉得世界都变得黑暗。高中新生军训心得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军训很累,累到你连喘气都难受,累到你想好好的睡一觉不愿提前醒来。军训也很美,美到你爱上这身绿装不愿脱下,美到你宁愿在这里受苦也不愿意回家。很快,我的军训生活结束了了,不知道自己是喜,还是悲。军训这几天,我学到了很多,首先我真正地了解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不单单是以前的听话就好,而是要把纪律放在心上,要有责任感,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任;其次,在这几天里我感受到军人那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会朝着那个标准努力,让自己拥有良好的习惯。回到学校后我会认真努力地学习,像军人一样吃苦耐劳,我不会忘记这最后一次军营生活。
我们班虽然被分成几份插到其他班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学们的热情,都积极配合教官的工作。说到军训最重要的就要数教官了。我们的教官被大家评为最帅的教官,事实也是如此,他是教官中最高的,长的与神似,总之就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第一印象。
但是一接触起来才发现他原来是一个特别腼腆的人,说话声音特别小,而且还会脸红,一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真的是十分可爱,但是作为一个教官,一个军人,这样的腼腆真是急坏了我们,看到其他班的同学和教官一起训练,聊天,唱歌,而我们这边如此低调真是很郁闷的。其实我们都知道教官其实是一个极好的人呢,他虽然不多说话,但我们心里都明白他处处为我们着想,训练是总是不厌其烦的做示范,为了怕我们晒总是找阴凉地,总是扯着嗓子喊着教我们唱歌,总是因为我们挨骂却还是保持笑脸。虽然你不说,但我们都知道,真的知道。
其实教官你的歌唱的真的很好的,我们都觉得可以去出道了。尤其是你还会弹吉他呢,当时你说的时候我们还都有所怀疑,但当你真的'拿起吉他的时候,我们都被震撼了。虽然我不太了解,但看你的指法就知道你的水平不一般。经过了几天的相处大家都已经很熟了,可能是彼此熟悉的缘故,也可能是很久没碰吉他的缘故,当你专心弹唱的时候我才觉得那才是真的你,那么自由,那么自信。
说了这么多关于教官的事,也该说说我在军训中的所得吧。
其实这次军训与初中军训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主要训练了稍息立正跨列,停止间转法,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这些内容的训练让我们从身体上接触了军事训练。在此次训练中还增加了军歌的学习,教官利用休息时间教我们唱军歌,这是我第一次学这么多军歌,有的甚至连听都没听过。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吧,每当听教官唱歌的时候眼睛就不自觉的浸满了泪。有的歌慷慨激昂,唱出军人的雄心壮志;有的歌婉转抒情,唱进士兵的内心,每当这时我都会注视着教官的眼睛,仿佛可以通过它望见他们的家乡。
军训在集体会操后正式结束。在会操场上,各个班级都尽最大的努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为丰富的军训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
军训虽然结束了,教官们也都返回了部队,但是他们将美好的回忆留给了我们,将军人的风采留给了我们,我们也将美好的祝愿送给了他们,也许我们没有机会再见,但这份感情会一直珍藏在我们心中。
看了余秋雨的这些散文我感触颇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很是震撼,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他的<<废墟>>这篇文章,它里面的话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在极大数的人都认为完整才是美的时代。他却提出了一个可以说是另类的想法——废墟也是一种美,也许嫩绿的叶子象征着希望,可是谁又能否定飘落的秋叶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吗,就不是另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落叶是人们心中“废墟”的代表,可是它却赋予着别样的精彩,难道不是吗?
圆明园曾代表着皇家高贵的身份和无尽的财富,可是现在当我们再回首过去时,看见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残缺破烂不堪的景象,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它曾经拥有过的那些光辉岁月。当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的时候,有些人却站出来否定了,因为即使修复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么样呢?那些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历史就能消失在历史的记录里吗?答案是当然不会了,残缺的圆明园,一个废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种美,另类的一种美,因为这个残缺般的废墟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牢记了历史惨痛的教训和惨象,废墟是一种美,残酷而真实存在的美。它是不会因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遗弃,相反的,人们只会更加记得它,它将会永远的被人们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个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华丽最优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却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他的文章教会了我许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真切想法,看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纯朴简单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动,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灵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通过三月十三号的到松山中学学习新的课程模式的活动,感觉收获非常大,感受也特别深刻。现将生物课堂教学和小组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收获共享如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种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新的环境中,激起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的认知需求,使学生明确了新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通过学习我觉得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一.导入要有趣。导入应引人入胜,有艺术魅力,切忌刻板乏味。为此,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活泼,态度要热情开朗,引入方式要新颖多样,引入手段要形象直观。
二.导入要切题。导入应从教学一堂课的开头会影响整堂课的质量,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浓烈的探究学习环境,从而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爱学习。同时,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可以激发教师上课的激情。反之,如果导入环节出了问题,学生将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调不动他们想说、想参与课堂的欲望。
三.导入要引思。导入不仅要为学习内容定向,还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教学需要的状态,切忌平淡带过或机械灌输。为此,导入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旧拓新,促进迁移;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发现矛盾,积极思维。
四.导入要简洁。导入应简洁明快、内容恰当,迅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一般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之内。
在课堂导学和引领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首先要让学生做出应答反应。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提问前可适当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手势、音气、音调的变化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进行提问,而不是用强制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进行提问。
三是如果教师自问自答的目的不是为了承前启后或是作为引言来导入新的授课内容的话,教师最好不要自问自答。若代替学生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四是提问后教师要保持沉默,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一些教师从心理上害怕课堂的沉默,往往容易用自己的回答来打破这种沉默,这样做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怎样来回答问题呢?
五是有意识地指名让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这种定向的回答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而并非随意指定任何学生。
六是一般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重复自己的问题。因为在重复问题时,往往在用语上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与开始所提的问题的意思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中断或引起思维混乱。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小组活动的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生物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章节均配有与学习资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此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探究以了解知识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是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小组的共同进步联系起来,以点带面,面面相关,这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欲。
三是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能力。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好胜、荣誉感强的特点,课堂上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预习,再导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20__年11月10日至11日,我有幸到邹城市第一中学观摩了山东省高中生物优质课比赛,领略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此次活动由山东省第一赛区共18位教师参赛,活动分两组同时进行,我有幸观摩了其中9节课,因为各位参赛教师精心挑选和准备,每一堂公开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整个教学观摩活动下来,我主要有以下体会和感悟:
一、观摩体会
1、重视课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诸如了解讲课学校的文化、学生的习惯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等,这明显体现在上课过程中师生互动上,使教师能够更好的驾驭课堂教学。
2、博学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相当出彩。有人说生物学科是理科内容,只要老师能给学生讲解专业的生物学知识就可以了,但是从这次活动中看某些博学的老师相当受学生的欢迎,并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也愿意积极配合老师。
3、优秀的导入新课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秀的教师利用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导入新课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这样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配合教师的思路。
4、优秀的“导演”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高效生本课堂中提出,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教学中要充分表现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关键是看这个“导演”的作用,好的“导演”会使一堂课环环相扣、高潮迭起。在“导演”不断的指导中,“演员”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和理念。
5、及时正确的点评是指导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探究和结论,教师的及时点评和正确的引导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收获更多的方法。
6、优秀的教学设计必然包含课堂的探究活动。相同的课题,若设计理念、模型准备和实际操作的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7、三维目标在课堂中的体现。陈教授在中间点评环节中多次提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形成问题,三维目标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的给学生灌输思想和理念的一种体现。
8、课堂小结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小结是要将一节课的内容组成串的过程,或者是将整章、整册、整个学段知识组成串的过程,而不是几个简单的题目就可以结束的。
二、启发
1、一堂好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省优质课是一个地区经过多次遴选,讲课老师多次试讲和更正的过程,这其中掺杂了太多的老师的辛苦与努力。从最基础的研究教材和大纲,到与其他老师的集体备课,再到多次试讲,伴随着太多的修正和删减,大的方面要考虑到对课堂整体的把握,小的方面要考虑到例如时间运用、提问难度等细节的把握。这样看如果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能认真对待备课和上课,那么我们每节课都会变成优质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更促使老师有很大的发展。
2、教与学的关系。教有教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出色的完成让学生做“演员”的作用;这个“导演”要选择好的方法不仅面向全体学生,更要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这确实要求这个“导演”内功、外功都要出色才行;教师的教态和举止也是影响学生课堂发挥的很关键的一环。
3、关于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问题。关于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导入新课时,激趣式提问,有助于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新授过程中的提问,促使知识深化,运算简化,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紧凑的安排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注意力。
三、以后在教学中应当改进的地方
1、增进同学科老师之间的集体备课,真正形成教学合力,不再各自为战。
2、认真备学生,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杜绝同层次班级一个教案的教学思路。
3、教学中需要教师能机智的面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效的增加师生之间合作。
4、教学中准确把握教材难度,有拓展但是不要无目的的随意拓展,从学生实际出发思考问题。
5、教学中引用多种能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如使用多媒体课件、增加课上探究实验的趣味性等,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6、对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下练习,教师必须及时给予督导和检查,定期的检测和问题抽查也是不可或缺的。
高三,就是每天和试卷生活在一起,好比每天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生活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不能与试卷分手。每次做试卷时,都会有同学倒在桌子上。他们死了吗?肯定没有,因为他们还有呼吸。他们睡着了?也没有,因为他们眼睛是睁开的。看来他们是厌倦了,因为除此之外,有时他们还会抛硬币。也许他们在选A.B或C.D,也许是在预测未来。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抛很多次,为了检验一下答案。试卷,让我很倦……
除了和卷子生活,我还要与人生活。在我的生活中,有完全凭感觉做事的人,也有完全不凭感觉做事的人,还有满嘴“报纸话”的人,整天拍马屁却拍到马腿上的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遇到坏事就认为是意外的人和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的人。我觉得,世上并没有多少意外,只不过是生活中的挫折多些而已。而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也许不知道,聪明与幸福的区别在于,自认为聪明的人并不聪明,而自以为幸福的人会很幸福。
我生活的主要部分除了睡觉外,就是学习。有一段时间里,我无心向学,或者说,我不务正业,那是我比较低迷的时期。后来班主任一句很悲壮的话唤醒了我。他说,你以为现在真的是素质教育吗。这句话,让我从此记住了他。从那时开始,我一直在努力学习,而且逐渐发现,学习就要跟追女孩子一样,自己一定要主动。老师对学习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他们经常对我们说,你们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同学们听到后立刻醒悟,于是从此以后大家都不交作业了……
这种生活,让我小小的心灵产生巨大的触动。我知道,生活中还有千千万万个“我”,所以我并不会感到很悲哀。于是我想,那些人现在在干什么呢?也许在拼命做试题,说不定还在抛硬币呢;也许在看《灌篮高手》,并且刚好看到樱木花道最后那漂亮的一球;也许像我一样在想着别人在干什么……
生活久了,就变成了人生。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一个七天又一个七天,就像蚂蚁一样那么有规律。有些人在夏天想着秋天的到来,在冬天想着春天的到来,而我是在星期五想着星期六的到来。其实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回首往事,猛然发现我的生活一直是如此简单……
怪不得有人说生活就是狗屁。以后谁在我面前谈生活,我就拔出手枪来。
1.作为高中一门基础学科,生物学的学习有它自身的规律
我们只需要找到其中的规律并加以利用其中的规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松学好生物学这门学科。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有一些常识性的规律是我们必须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例如生物进化论中涉及的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等的一系列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之后你就能在遇见相关问题的时候从容熟练的加以利用去分析其他相关问题。除此之外,规律的掌握和利用还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比如你掌握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后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线粒体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的益处何在”等相关问题了。
2.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观察和比较在学习任何学科的学习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观察可以让我们发现新事物,而比较能让我们发现新事物与旧事物的不同所在,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掌握新的东西,故而,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好好利用这两项本领。我们知道在生物学的学习中经常会做一些生物实验去获取或是验证一些结论,由此可见在生物实验中观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高中生物学学习中需要记住许多公式概念等知识,这些知识中有些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如果不仔细很可能就混淆了两者,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就是显得十分重要了。运用比较的方法能让你在弄清楚两者的差异的同时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理解得更加透彻。
3.学会归纳总结
我们知道,为了把一个知识讲得很透彻,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往往是将课程分成一块块进行讲授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但这样做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知识缺乏整体性,显得零散。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之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再像用线穿珠子一样将知识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对整个生物学科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比如,神经细胞、脑与脊髓灰质各自有他们的知识点,但是他们也有共通点,这个共通点就是把他们串起来的线索所在。
4.正确利用所学
我们学习各学科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生物学也不例外。一门知识或是技能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真正被掌握,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我们学习生物学的目的在于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敢于动手事件的勇气。正确的利用所学的知识造福于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发展应该是我们青年的所应有的理念。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说学习成绩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么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A.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学习用具的准备、学习氛围的营造等,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课前预习。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课堂上要讲的内容是什么,哪些是我已经掌握的,哪些是我还没掌握的,哪些是我还比较模糊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易错点,哪些是易忽视的地方,通过这样的预习能使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能明白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哪些地方。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能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怎么造成的,会不会对自己今后的学习造成影响。如果在预习时有不能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解答,通过询问老师弄清楚了也是一种巨大的收获。除此之外,预习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培养我们自学能力的重要一步,能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B.课上认真听讲
课堂时间上是老师讲解知识的重要时间段,把握好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怎么把握课堂有限的时间呢?首先由于在课前我们做了预习就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是自己不明白,哪些地方是重点内容,在这些地方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一定要仔细听老师是怎么讲解的。其次是要让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看老师是怎么引出知识点的,怎么围绕这个知识点展开具体的内容讲解的,怎么去分析、去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当你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被老师的讲解,被知识的魅力所深深地吸引住。最关键的一点是,如果你每堂课都这样做,当你积累到一定的经验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是学会联系所学的知识。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肯定会涉及到许多过去学过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学习、理解新知识的基础。通过联系旧的知识我们不仅不断巩固旧知识而且可以在此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今后知识结构框架的建立。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学习细胞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知识的时候联系之前所学的关于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化合物的结构和作用就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新知识的理解。最后是善于记录。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得以流传千年的话语必然存在其合理性,我们在课堂上要善于做记录,将重要的内容进行标示和记录。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突出重点以便于以后复习使用而且在你进行标示和记录的过程何尝不是对这一内容进一步的记忆和理解呢?
在课堂上,老师为了更好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往往会有意识地留下一些问题来保持我们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主动地投入到这个思考过程中,主动地去思考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怎么解决?这样做有利于在提高我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让我们去思考自己对知识体系的漏洞之处,这样的学习动力即可看作是学习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比如,在我们观察口腔表皮细胞时,老师往往会对其细胞组成提前提出疑问,让我们自己先进行一定的猜测,对其细胞构成的进行预习了解,此时就需要注意老师的问题,以便往后的学习能够实现举一反三,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实际上在日常的讲课过程中老师也会习惯地加入一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实际,比如生活生产实际、自然文化科学、习俗习惯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掌握所讲的生物学知识,也能让我们记忆更加深刻,实现能够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目的,因此,学习也要强调我们对日常生活的积累。
第三,关乎学习的重难点。每一堂课程的安排肯定都存在着其重点与难点所在。在一般情况下,当出现这样的重难点时,老师往往都会习惯性地花费大量的上课时间,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以实现我们的学习效果良好。在这样的课程中,一般会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老师会对本节课出现的重难点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来加深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一定要提高注意力,注重老师所提到的内容,虽然,我们不能做到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住,但是,我们能够把握应该掌握的重难点是什么,实现对内容的记忆加深。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的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减数分裂等知识点。但也有是难点却并非是重点知识,比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对于难点知识,老师也会根据自身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充分地讲解,我们只需要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懂,主动思考,当难以理解时在课下大胆主动地进行询问来学习,实现对重难点知识的全面掌握。
C.课下复习相关作业
为了能够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老师在一般情况下布置需要我们在课下完成的与本堂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下作业,并且很多时候这个作业是与课程重点相关联的。可是在很多时候,由于我们自身的惰性也就习惯于对这样的作业敷衍了事,直接跳过了这样的一个巩固复习的过程,错把复习当负担。实际上,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在课下,无论老师是否布置与本节课程相关的作业,我们都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复习,从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方法是基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提出的“记忆曲线”来设立的,根据大量的研究实验表明这样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记忆。其主要原理基于知识的遗忘性随着时间的加长而逐渐减小,通过及时的复习来实现对知识的最大掌握。
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灵活多样性,避免因不断重复而出不可避免的厌学性,降低学习兴趣。同时,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学习内容,应当对老师的重难点进行突击,明确地练习,掌握,使其成为自己的知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完成相关的作业,既能够对已掌握知识进行加深理解,也能对不明确的地方找到不足之处,促进学习效果提高。
6.总结
“温故而知新”对一段时间内的知识,或者对某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整理,复习是实现学习效果良好的有效方式。通过对知识结构的归纳梳理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可以极大地提高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实现对知识的更好掌握。
在这个总结复习过程中,需要做到及时与科学合理,使知识结构能够是具有条理性、系统性、连贯性,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掌握知识,如同由零碎知识点构成的知识宏图,只有对零碎知识点实现理解学习,才能最终完成对整体全面的学习,点面结合是对知识进行灵活理解与运用的有效方式。
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进一步推进我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 10月20日晚,学校组织了全体师生前往市电影院集中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勇士》。
电影《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生动刻画出红军战士的勇士之魂和勇士之情,再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艰苦历程和丰功伟绩,弘扬了艰苦朴素、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观影过程中,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大家沉浸于曲折的故事情节中,随着勇士们不屈的战斗或紧张、或振奋。
《勇士》这部经典红色影片获得了师生们的一致点赞,它将激励着我们继承并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艰苦朴素的长征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岗位、积极创新,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本次xx省生物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由日照、青岛、烟台、潍坊、临沂、枣庄、威海、东营的优秀生物教师展示了24节生物课,自己听了12节。通过各位教师的精心讲授和专家的精彩点评,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从这一节节生动、精彩的课堂中领略了各的生物优秀教师的风采,他们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满腔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很好的反映了新课标的理念。
着意创设情境,从身边熟悉的问题开始,在浓浓的情感交流中导入新课很自然、很亲切;教材分析的深入透彻,教法灵活多样,在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多媒体运用的适时恰当,较好的扩充教学的信息量,发挥了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使我对自己所教生物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扎实的教学功底
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
2、注重情境的创设
12节课都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每堂课都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学生在较为亲切自然的情境中进入学习,兴趣很浓。这些情境的创设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教学内容提供了素材,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
3、注重实验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得到充分体现,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也使得课堂生动有趣。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理论课的教学,还必须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上好实验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理论知识,牢固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着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各位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驰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各位老师的课,让我领略到了我省各地市出类拔萃的生物教师的教学风采,也引发了我的思考。通过这次xx省生物优质课评选的听课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的完善与培养。
1、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作为老师我们心里都明白,驾驭课堂能力包括很多,这里我想重点谈谈教师的亲和力、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教师评价。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次听课大多数教师都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因为用的不是自己的学生,所以这些教师都有意识地增强自己的亲和动机,提高自己的“人气指数”,建立师生情感上的和谐,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与教师合作,一个鼓励和赏识的眼神,一次会意的眨眼,一个善意的提醒,一句幽默的话,甚至一句时尚“酷语”,都起到了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增强亲和力的神奇作用。而有的老师面无笑容,学生就不愿与他合作,课堂呆板生硬,效率就不高。
教师在有亲和力的同时还要有富有激情、善于启发、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语言,语言是驾驭好课堂的媒介,听课中这些讲课教师教师讲话言简意赅,讲授中视内容的重点、难点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掌握节奏,速度适中,声音洪亮,语调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抑扬顿挫地讲解清楚,同时还视学生听课的神态、情绪做必要的重复或瞬间的停顿。而有一节课,教师说话无起落调,我听着都有些犯困,此时我就在想,学生听着会是什么感受呢?
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你收集的资料很有价值”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但也有老师评价简单,只有“好”“很好”这样的评价流于形式,学生也不能通过老师的评价及时调整自己,所以评价等于没评价。还有一种评价,就是对小组的评价,老师评价小组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这样的评价甚过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并且对学生今后合作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备课时要以课标为本,授课时要突出重点
我们的生物课程标准是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性文件”,在课标中对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内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之前,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多读读读课标。上课时,我们可以把一节课看成一棵大树,重点是主干,另外一些是大树的树枝和树叶,作为老师,你不能够什么都讲,那样课堂就变成你的讲座了,一定要突出整体,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扣细节,要突出重点,抓住最核心内容。大量的细节充在学生大脑中,不仅不利于学生记忆还会让学生对最核心的知识模糊不清。细节的问题可以在应用中转化,知识也是在应用中转化为能力的。
3、问题设置的人性化、具体化。
这次听课,也有老师使用导学案,或许使用的不是自己的学生,有的讲课老师的导学案上的问题不适合学生,问题太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到他们的导学案时,我就在反思我们上课使用的导学案,我们上课时不能把问题设置的太大太空,那样学生不知道怎么答,结果造成了答非所问,浪费时间。这就需要,平时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符合我们学生的发展水平。
省生物优质课评选的听课虽然结束了,但这次听课让我有了今后的目标,生物课堂应该生动快乐,让我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
参加夏令营的这两天,我们听了老师们关于高考和奥赛的讲座,以及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姐们的学习经验。让我对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更加了解,并且有所心理准备;观看了一部励志电影,使我明白在成长过程中,家人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举行了拔河比赛,在取胜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坚强与团体精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攀登岳麓山让我感触最深。
在出发之后,我与两位室友一起爬山,我们都不知道路,便沿着山间一条陡峭的小路往上爬。没过多久,我们的队伍有三人壮大到五人。沿着山路向山顶进发。每登上一级楼梯,每迈出一步,都要耗费我许多力气。望着看不到头的阶梯,想着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到山顶。有好几次,我都想就这样坐下去,不想再爬了,但看着走在前面与我有一段距离的室友,听着室友的加油声,我又重新提起了精神,坚持到了山顶。
这次夏令营,让我学会了很多,让我对高中生活更加期待!
《菊与刀》的作者鲁斯?本尼迪特女士曾经分析过大和民族国民性中的矛盾特性,即“当人们提及日本人时,仍然使用一系列令人极为迷惑的,‘但是,又……’等词句……一个严肃负责的观察家在描述日本以外的民族时,是不会一方面说这个民族彬彬有礼,同时又加上一句说但是,‘他们又很蛮横、傲慢’;不会说某一个国家的民族无比顽固,又说‘但是,他们也极易适应激烈变革’,‘……从很大程度上讲,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和平礼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顺从而又憎恨受人摆布……’。对于日本人矛盾的国民性,早已成为日本论著中的论述脉络,无数的矛盾在理性思维推理下无法成立,然而却又如此真实存在。而太宰治,以及他的代表作《人间失格》大概是能证明这个命题的最有力论据。
1948年,太宰治写下《人间失格》后便跳河自杀,《人间失格》无疑成为天鹅之作。作为一部典型的自传体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大庭叶藏是太宰治人生轨迹的复刻。大庭叶藏近乎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边缘人”,他性格敏感且脆弱,与女友相携自杀自己虽然幸存却因为女友遇难而获教唆自杀罪而锒铛入狱;他思想反动,参加非法的右翼社团;他终于静下心与一个女子相爱并结为夫妻,却因为歹人玷污了他的妻子,致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他选择吸毒,不时寻找短见。后来,大庭叶藏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抛弃了整个世界,然而却也可怜地被世界抛弃。
不同于川端康成的传统日式写作,或是村上春树式的脱亚派写作,太宰治的颓废无赖派在日本文坛上一枝独秀。
太宰治塑造的大庭叶藏,显示出的最显著特征就是骄傲和懦弱同时存在的典型日式矛盾性,即拒绝一切妥协,然而却对现实无力也无心调和,这是对大庭叶藏或者说是对太宰治的颓废最合理的描写。纵观太宰治一生的经历,对比《人间失格》中大庭叶藏,两人就像是实像和镜像一般,不谋而合。太宰治短暂的一生中,有五次携不同情人自杀的经历(除最后一次外,其余四次均获救,而他的情人无一逃脱厄运),这样的特别经历,即使是在战后日本作家频繁自杀的怪圈下(如川断康成,三岛由纪夫等著名作家),也是十分罕见的。
一个作家的写作常受到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参照太宰治的经历以及日本战后作家群风格纷繁复杂的现象,可见太宰治的写作与社会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太宰治生于明治42年,卒于昭和23年,日本经历着对外殖民受挫、战争失败被迫投向美国、封建传统社会被迫向现代化转变、武士道忠诚遭到质疑等种.种创伤。人们开始对那个年代彷徨、迷茫,而敏感、犀利的太宰治迅速感受到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在他身上得到催化,造就了他的颓废。一方面,他骄傲地认为“即使悲哀会因此尾随而至,也无所谓,一辈子只要有过一次狂暴的欢乐就够了”,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却又只敢向上天控诉:“不抵抗,何罪之有?”
这种矛盾,造成对太宰治,或者严格说是他笔下的大庭叶藏的评价在学术界争论颇大,痴迷者有之,围攻者更是不在少数,客观来说,即使他生前死后一直处于毁誉参半的境况,但对他的评价,还是依然需要按照某个日本作家所说的“无论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他的作品总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李,太宰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灵魂,让人无法逃脱”。诚然,当读者的感情与作品产生共鸣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包括颓废以及懦弱等等,太宰治的笔戳向了那个时期人们心中不愿意或不敢提起,却又难以回避的懦弱,这不免有些令人尴尬,日本右翼作家三岛由纪夫更是直接地道出了对太宰治的不满,但是回过头想想,苏醒懦弱难道不是一种呼唤人性的行为吗(包括三岛由纪夫本身因无法接受日本法西斯覆灭而选择的自杀,也可以算作是某种懦弱)?在某种程度上,这无异是上帝一般的存在的。
然而,这样一个人,某些时候如神一样启迪、解放世人的人,却以死作为谢幕,而不是苟活于世,究竟那一个更值得肯定一些,我们无从解答。如他所提的问题一样:“请问上天:不抵抗何罪之有?”大概是只有上帝能回答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