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开始,我就以课后孔子的名言导入,课末又以孔子名言结课。
老师,第一次给大家来上课,带来了一份见面礼——四句名人名言,谁愿意来读一读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孔子每天跟着老子学习。当他学到了新的知识,他一定会觉得怎么样所以他才会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呢他会怎么做(他知道,在学习上应坚持老老实实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所以孔子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样,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学生整节课均浸润在孔子深厚的思想文化氛围中。阅读,不再只是单纯的课文言语的分析讲解,还被深深根植于祖国文化背景的宏大时空之中。我认为,这样的阅读,便是润泽的阅读;这样的课堂,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课堂。
这堂课下来,如预先所料,我拖了几分钟。课堂中还需要我去斟酌的地方很多,比如,教学内容的容量较多;对课堂上学生的生成如何引导;教育机智不够,这与我自身的素质修养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我进一步提高。
怎样理解本文最后一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我启发他们道:这是有前提的,我们先一起来看前面的语段所写“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我说这里运用了“此时无声更胜有声”的艺术手法,我们来看句中的俩字“它”和“ 她”分别指代什么?学生们略一思考就回答道:前一个“它”指安塞腰鼓,后一个“她”指出奇寂静的世界。我进一步启发道:你们的回答很正确,我们可以尝试想象一下曾经喧闹的腰鼓一旦安静了,确实会留给观众格外寂静的感觉,但是倘若我们认为“鸡啼”是实写呢?在黄土高原上是有居住在窑洞里的人们,抗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延安就坐落在陕西,那么传来一声意外的“鸡啼”也属正常;但是倘若这是虚写呢,作用何在!一同学解释说:人们当时沉浸在激情的回响中,“鸡啼”反衬这份寂静。
我继续发问:还有其他理解吗?另一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人们沉浸在激情的回响中,被一声“鸡啼” 唤醒。我问全班同学:大家觉得他们俩的回答怎么样?大家一致认为:可以的。我评价道:两个同学的理解都非常合理。上述例子只是在《安塞腰鼓》的教学过程中闪现的小浪花,其实在两课时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也让老师感到震撼的“灵感火花”比比皆是,随处可以采撷,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采用了自读、自疑、教学相长的思路进行“非预设性” 教学的方式。
因为在尝试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人格完全平等,老师时刻注意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意识到老师仅仅是个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已;而教学活动又是在师生、生生之间从语言到知识结构到思想、心灵世界的对话中展开,所以这种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在完全开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心灵世界完全敞开,思维的火花闪现得更加灿烂;同时授课的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收益。虽然有些教学意外里超出教学设计,但真知灼见也往往在其中闪光。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本节课重点突出,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美的句子。通过品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等词语,体会雾凇的美。
然后启发学生:这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吉林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首先,弄清雾凇的形成要具备的两个条件,联系上下文理解“饱和”的意思,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松花江上为什么会有“饱和的水汽”。然后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出示句子: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知道雾凇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并任选一个造句;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出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总结全文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奇观,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一篇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存在很多不足。(1)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说感受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单一。(2)品词、品句、品章法不够到位。第一自然段描写了雾凇的美,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品读,没能在读中感悟雾凇的美。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没能很好地利用视频理解“饱和”的意思,没能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雾凇形成的缓慢和雾凇的奇异景象。(3)组织语言能力和教学机智有待提高。我设计的问题比较零碎,学生难以回答和理解;在教学中应变能力不强,没能以不变应万变。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更好的悟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识字、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儿童语言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在动听的童话故事中,了解不同益鸟和益虫的捕食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现将反思如下:
在这堂课中,我认为自己在设计的过程中抓住了几个语言的重点。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几个词语比较难以理解,分别是:可恶、蚜虫、盼望。在教学中,我现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棉花姑娘生病图,然后引出“蚜虫”一词,在理解时,现让学生自己说说蚜虫是怎样的害虫,转而理解“可恶”,再通过看蚜虫的图片,听老师简单介绍蚜虫,再次巩固理解“可恶”,从而理解“盼望”一词。
课文的2~3自然段中,我将重点放在了朗读棉花姑娘的话“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上,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盼望”之情。
在整体教学上,我通过学生自己朗读,要求学生完成填空,复现生字,巩固课文理解。
总体说来,本堂课能抓住课文的每一个语言训练点,能抓住文本,以识字、朗读、语言训练为课文主题。但整体性不够,问题过多而细碎,平均使用教学力量,若能提出一个整体性的大问题,再以此展开,对学生放得更多一些,也许会更好。
对待学校的教研课,我的态度很不积极。因此,当任务下达之后,我并未引起任何重视,准备者草草,听课者更是敷衍了事。
但是当我数次看见学校的书记在精心准备教研课,再加上看了书记的精彩展示之后,我赧颜。于是,我端正态度。
首先,我认真钻研了教材,《长相思》只有短短的36个字,但是韵味深远。在平实的描述中,给人无限的遐思和想象。寥寥几字,就让我们的思绪飞到了几百年之前的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词人在夜空下的孤苦无依和长吁短叹都仿佛浮现在了眼前。词人到底是为什么出征,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诸多疑问上心头。于是,我觉得有必要对词人多一些了解,对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有些认识。于是,我沉下心来,研读相关的资料。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我阅读了杨雨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讲述的纳兰性德的文字资料。一直不太喜欢视频,因为视频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文字更快捷一些,而且更能给人想象的空间。夜深,我依然在制止不倦地阅读着,甚至我还读了纳兰性德另外的一些词。心不由变得柔柔的,人的一生,不可太过洞察,也不可太过计较,最好的人生态度,就是清醒和糊涂都拿捏到恰到好处,否则,我们无端地生出一些忧伤和哀怨。
虽然自己感觉对这首词已经理解了,深刻理解了。但是,如何设计教学流程,如何引导孩子们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我依然茫然。“技”到用时方恨少啊,我,平时太不注意积累和学习了。
于是,我先观看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长相思》的视频,那个视频长达60分钟。边看边揣摩,为什么这样设计,达到了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呢?还可以进行一些什么改进呢?边看边想,边想边回看。就这样,一段视频我看了三遍。就这样,一个夜晚就这样悄然而逝。
临近上课了,我的教学设计虽然有了大框架,当然是仿名家的手法。但是几个细节的处理,始终无法把握好。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我居然是在《长相思》中醒来的,于是,提笔写教案。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手写教案了,一直是在电脑上操作的。写着写着,觉得非常顺畅。紧接着,我按照教学设计制作了课件。也就是这一天,我决定就在当天上课。
早自习的时候,针对班上的孩子上课习惯沉默我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我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大胆设想,不要有任何其他想法。
应该说,课上得很流畅,孩子们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了。虽然说教学设计是以我自己为主导,引导学生学习的,没有让孩子发挥主动学习的意识,但是孩子们的态度是积极的,踊跃的。
当然,这课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一,我对学情把握不够精准。比如,在初读词的时候,我只请了一个我认为基础比较差的孩子朗读,他朗读的还不错,于是我认为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弄清生字的读音了。但是,后来的课堂告诉我,孩子们并不是我想的那样,比如读“聒碎”和“畔”这两个词出错频频。于是我要不断纠正孩子们的读音错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走捷径,我就指名读的时候“偷工减料”了,因此就没有发现问题。
其次,在指导孩子们朗读下阕的时候,读得不够,其实可以反复诵读,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词人的凄苦孤单的情怀的。但是我的课堂处理显得粗糙了些,不够精细。
最后一点就是在课堂中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课只有38分钟就结束了,其实如果我如果利用这两分钟的时候,让孩子们将这首词和补充的《菩萨蛮》背诵下来,那样效果不是更好?教学机智,其实是无数的教学经验累积起来的结果。
最后我还是有必要用一句话来时时提醒自己:任何事情,不要以塞责的态度去对待,就会有实效,就不会“沦为”形式。
学习本课前觉得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跟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修饰语少,抒情也少,很难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果然上课时,一调皮学生翻开课文就大呼小叫:“这课文这么长啊!”教室里马上响起一片唏嘘声。我强忍不快,和声乐色地请学生自学课文,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在交流时,自称“小问号”的 吴强同学说:“老师,我发现这篇课文没有要求写得生字!这是什么意思啊 ?”
不得不惊叹孩子的细心!我笑这说(这次可不是强装出来的 ):“真不愧为小问号啊?这是略读课文。”
“什么是略读课文?”全班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我知道!”龚正康神气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自学地课文!”呵呵!好家伙!虽然解释得不对,但他的话给了我一个启示啊——何不让学生自己学懂课文!我的脑子里顿时全盘否定原来备好的教案。这时的我有些激动,有些欣喜。(绝不夸张,上课时的我就是如此激情满怀。)我有点结结巴巴:“同学们,那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学懂这篇课文,请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来考考同学。好不好 !
”“好!”一片欢呼!……在考同学这个环节上,学生是你一句我一句,有的甚至为不同的观点,唇枪舌战起来,气氛异常活跃!这不就是自己一直在追求的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教学吗?
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本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这时,学生动手又动脑,兴趣极浓,思维正处于活跃状态,学生才能够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样称出来的。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在课上学生在讨论中被7岁曹冲巧妙地想出称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仅仅认识到了曹冲的智慧,而且还激起了自己更为丰富的创造力。
一位学生在曹冲称象方法的基础上,又做起了一种设想:曹冲的父亲曹操手下有百万兵将,如果曹操下令让士兵充当石头,省去搬运石头的人力和物力,不是更好吗?又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用士兵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万一船上装满了人可还不到不了划线的位置怎么办?与其这样,不如弄来一群小象,没有小象可以弄来一群牛,让它们充当士兵,因为一头小象或一头牛的重量会比几块石头或几名士兵重量的总和要重。”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回荡,赞赏的目光一次次地投向发言的学生,这是何等的激动!这是何等的激动!这是多么大的推动力!
1、“两利用”是在“两观察”之后进行的。一是利用数目表找数,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知道数目表中的位置。二是利用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和数的组成来比较大小,使学生感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大小,教给学习方法。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本课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时采用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本课重点,尤其在学习例8时,引导学生由“看图→说数→比较数的大小→说比较方法”时,让学生体会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的多样性。在设计一些层次性的练习,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地运用比较数大小的方法。最后是猜数游戏,也是本课知识的延伸,目的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
今天用了两个课时跟孩子们一起把课文学完了。从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仍坚持“读议结合,以读为主”的原则,把大量时间放在了引导学生读课文上面。一般来说,诸如此类的课文理解起来障碍不大,只要多读几遍,就能把课文内容理解个八九不离十。然而,语文课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孩子们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借助教材提供的文章范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逐渐学会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就本课教学而言,应该说只完成了初步理解文意的初级目标,语言文字训练不够,理解感受能力培养缺失,表达方法学习几乎没有涉及。因此,这样的语文课属于低效高耗。
究其原因,自认为首要的还是解读教材、研究教法不够。备课阶段没能深入解读教材,对文本的理解较为肤浅,关键词句领会不到位,掌握与课文有关的外围资料如昆虫学相关知识不够;上课过程中组织教学不够严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未被充分调动起来,读课文的形式不够多样化、缺少新意,课堂讨论参与范围较窄,发言者相对比较集中,大部分孩子依然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其次,教学时间分配不尽合理,随意性较大。第一课时安排了前一篇课文的背诵检查,前后用去了近10分钟时间,再加上讲课过程中偶尔停下维持纪律、提醒个别走神儿的孩子也会占去一点时间,再有就是课堂上的一些废话,致使宝贵的教学时间白白浪费掉了。如果课前考虑周全,很多时间完全可以节省出来用于实质性的学习。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重点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自主感悟,而字词的训练退居其次。尽管如此,我仍然对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了训练,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以分角色朗读课文来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找骆驼的现场,充分融入文本,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并通过恰当的“导”、“引”较好地启发学生,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与内化要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不断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代替整体划一的理解和指导。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同样阅读一个句子、一段课文,学生和教师的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别。教师一眼带过的词语,在学生眼里或许很难记住;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也可能“不屑一顾”,不以为然。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全班读。在读中就会体会课文中所用的语气词,体会老人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主要讲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证明蝙蝠夜间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为了突破难点,使学生便于领会掌握文中所要说明的道理,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从质疑中引发探究心理
学习贵在生疑,有疑才能有问,有问才能激发更深地探究。在课堂开始,我首先问学生有没有见过蝙蝠,知不知道什么是雷达,然后介绍什么是蝙蝠什么是雷达,并问学生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是一种仪器,那课题用“和”字连接是为什么呢?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为概括全文内容做铺垫。
二、开展活动,回归文本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好实践活动,对于密切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积极的意义。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容易遗忘又是孩子的缺点。让小学生牢固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进入自我探索的角色。
在课堂中我设计同桌合作探究,找出蝙蝠探路靠的是什么,并完成表格。在阅读了蝙蝠探路方法和雷达探路方法后,我又让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勇于展现自我。通过活动,通过玩中学,不但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了解了蝙蝠和雷达探路方法,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本节课为新课程教学展示课。对于文言文教学,我一直注重诵读和积累,常用竞赛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接到开课任务后,我就想对一年来的文言文教学作一个归纳总结,来体现我的文言文教学。于是在本节课我作了以下的设计:诵读──积累──感悟──拓展重点体现在诵读上:整体感知时,我设计了自由放声朗读、听读,有感情朗读、译读师生朗读比赛;在精读课文时,我设计了默读,重点句品读和声情并茂朗读;最后以学生背诵全文归结。
整节课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最后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不仅读懂作者,而且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我觉得本节课的课是成功的,因为在各种不同形式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我准备不充分,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比较粗糙,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更要命的是可能自己诵读不够熟练,竟然卡带,虽无伤大雅,但可见准备不充分。
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一点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最初我本想通过探究“闲”的含义来把握苏轼豁达的心境,继而领悟其人生态度。但试上了之后却很难把握,课堂给人的感觉就是思路混乱,成了一锅糨糊。教研组的老师马上给我指出了这个问题,告诉我一堂课的思路必须有条理,否则课堂重点就不突出了。在历经几次调整之后,我就把重点定位在赏析景语,体会情语。
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注重文言语名的积累。我觉得这两个环节是成功的,我把学生分成两大阵营,进行分组竞赛,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重点字词句,而且课外有关描写月亮诗句,也说得相当多。有点感觉不是的是学生不能像经常一样自如兴奋,而在要求学生说出有关月亮的诗句时,我想我完全可以让一部分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而我仅让学生说出而已,这在教学处理上过于浅显。
对于测评课,每个人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十二万分的投入,我当然也不能例外。我选择了一首比较熟悉的、也是自己一直都很喜欢的李煜词《虞美人》作为教学内容,原本以为这样会比较得心应手,却不料现实总是与理想唱对台戏——这是一首短小精炼、语言通俗自然的词作,讲起来是很容易,可是这样经典的作品要讲好、讲出新意就很难了。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精心准备,我的测评课终于在星期六下午的第三节课搬上了舞台。利用教室里的背投电视,结合多媒体课件,一节课在有声有色、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渡过。结束之后,自我感觉还不错,同学们也纷纷称赞讲得好,从整体上来说,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我选我》这一课中,“我选我”,是三个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课时学生就根据课题提出了“我”指的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为什么选自己?结果怎么样?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思路非常清晰,理解起来也并不是很困难。所以我决定在讲这篇课文时,重点放在创设一种选举的情境,让学生在那种具体情境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悟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本课时,我让同学们认真读书了解了课文大意后,便开始了表演。首先我扮演文中的林老师,来了一段独白:“同学们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李小青,前几天转到别的学校上学去了,现在我们要补选一名劳动委员。”我的话刚说完,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有不少同学托着腮若有所思,也有人在扫视班里所有的同学,看来多数同学理解了课文内容。我抓住机会表扬了同学们,并且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表演。
当读到“教室里静悄悄的就是非常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这句话时,我随机一问:“为什么这时候这么安静?”有的说:“选劳动委员是班里的大事,大家都在认真思考,到底选谁合适。”那接下来读:“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读出思考的语气,既轻又要慢,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时,扮演王宁的几个同学站起来说:“我选我。”这时,我就扮演林老师说道:“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几个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头头是道。有的说:“我要学习李小青热爱劳动关系集体的优点。”有的说:“我相信自己能当好劳动委员,为大家服务,给班级争光。”说到这里,教室里真的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于是我抓住机会,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鼓掌?”有的同学手都没举就嚷嚷开了“我们相信王宁能当好劳动委员。”“王宁我真佩服你!”回过头来再读王宁的话,自然而然地就能读出那份自信,那种坚定的语气。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了解背景,初步感知。为了避免阅读的随意性,让学生少走弯路,我课前向学生布置了搜集提苏轼资料的作业,导学铺垫。这些资料告诉学生苏轼被贬黄州后的文学成就,“黄州成就了苏轼,苏轼又成就了黄州”。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许多发现:一是苏轼文学才能高,二是他心胸旷达,能够做到身在逆境依然有所作为。为下面的理解苏轼的感情打下铺垫。
二、以读促感,二度感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诵读对理解文章能起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经典美文,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到作品的张力,体会到了文言词句的丰富之美、意韵之妙,加深了理解,陶冶了情操,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养。这样的朗读把学生推向了与文本直接对话的情境。
三、以问导思,理解人物。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设计弹性问题,有助于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设置“为什么苏轼被贬黄州还能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美景呢? ”“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敲击着他的心灵,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自己豁达乐观人生观的塑造,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
总结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符,通过这一课学习,学生不仅感受到月夜美景,还感悟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分析过程中,学生愉快的合作学习,多角度的展开思维活动,并且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发展的。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本课中我设计的四人小组活动任务——询问周边朋友的爱好(Do a survey),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小组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在小组调查中,人人有角色,人人有机会运用新句型,交流新词组。在调查之后,增设小组报告环节,更是希望突出本课重点,使优等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同时教师能及时从学生那儿获得反馈信息。随后,我结合学生实际应答时的先后顺序,适时出示其余新授词组,再安排听录音,纠正词组的发音并组织认读等。
此外,在四人小组活动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间互相帮助,对乐于助困的学生给予肯定,营造团结互助的氛围。在优等生展示自我的同时,让学困生也有更多大胆练习的机会。
当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
首先,教学环节的安排和内容的处理上还有待斟酌。其次,活动形式还不够新活,学生的参与面还不够广。另外,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学生运用完整的句型及设计合理的句群进行班级交流的机会,还不是很多等。
以上是我在执教完5B Unit 3《Hobbies》一课后的些许体会。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有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尝试,才能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读进去,跳出来,佟丹丹老师这节课自然真实,教师情绪饱满,对教材的处理取舍得当,词句训练、朗读训练扎实到位,特别是读写结合,让阅读可内容更加丰富,卓有成效。结合这节课,我想围绕六个字谈谈感受,那就是“读进去,跳出来。”
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学会阅读。其实,每篇课文的意义都包含着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两个方面,两者统一,教学得法,才能真正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多数情况下,特别是高年级阅读教学还是要走一个来回,也就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看看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简单说,就是先让学生读懂内容,再让学生体会人家是怎么写的,逐步完成由读到写的知识、能力上的迁移。也就是“读进去,跳出来”。
佟老师这节课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首先说“读进去”,她很好地运用教材这个例子,以“抢鸭子”一段为例,引导学生读书体会这段场面描写让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像描写勇士动作神态的句子等体会到抢鸭勇士的勇敢和机智,应该说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很到位的,比如当学生只是读出重点句子而不会抓住重点此体会时,同老师不急不躁,引导学生想一想“跪蹲”是什么意思,做一做动作,再说出这个词在这里能看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缺少的就是这样细致的指导,这节课应该说给我们做了个样子;然后佟老师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进去,特别是老师的范读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读进去,感受到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活动场面的热烈。
正是由于有了充分读书的基础,有了很好地“读进去”的过程,佟老师才能又引导学生“跳出”课文来看课文,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把场面描写得这么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这样,充分发挥了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从这一篇、这一段、这一句的学习中得到了“法”,再迁移到其它文章的阅读和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形成举一反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略有遗憾的是,由于改写片段的时间短了,所以学生只说了一处改写的句子,而没有说出穿插描写活动场面的方法,如果时间再充分些会更好。
总之,语文课是基础课程,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希望我们的语文课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不仅要上的情谊浓浓(读进去),而且要上得扎扎实实(跳出来),真正落实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前不久,我到南宁观摩了“名师大课堂”暨校本教研研讨活动。回来后,在本校利用远教教学光盘借班上了一节公开课——《清澈的湖水》。
我教学这篇课文的思路是:按照光盘教学过程组织课堂教学;出发点是使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因此,在教学中,我按照光盘中的步骤实施教学,学生思维活跃,学得轻松,训练也扎实,较好的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这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一是按照光盘的教学步骤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能力是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但光盘中的每节课都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我们在播放的时候,还必须同时组织本班的学生按照光盘中的每个教学环节来进行教学,这样就有了播放光盘的教学活动和我们自己的教学活动两个活动过程,教学时间比一般的课堂教学多了三分之一以上,教学任务不能与光盘同步完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课后的评课中,同事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光盘中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我们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的相同部分可以省略播放,这样就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同事们的意见很好,以后我要借鉴同事们的做法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是课堂中不能随机应变。表现在课前导入没有根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致使导入效果不好,不能体现预定意图。开始,我首先提问:“你喜欢我们的校园吗?”学生回答:“喜欢。”我接着问:“为什么喜欢?”本意是让学生说出喜欢自己的校园的原因,或者是“我们的校园景色优美”,或者是“校园四周风景也美”之类,进而引入课题:“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另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清澈的湖水,看看那里的游人又有怎样的行为?”没想到学生的回答是:“我喜欢扫地。”——我们这儿每天早读之前,各班都先打扫清洁区——课堂教学出现了与课前的设计不一样的情况。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没有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教学思路,而是依然按照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生拉硬扯地“引导”学生往自己的思路上“走”,结果这个环节花了不少时间,导入效果很不理想。这篇课文所要表现的是“优美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精心呵护”、“景美,人的行为也要美:保护环境卫生”的主题,如果我根据课堂中出现的这一新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变成:“很好,我们每天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本班清洁区,说明我们同学保护校园环境卫生的意识很强。校园是大家的,优美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爱护,你们说是吗?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另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清澈的湖水,看看那里的游人又有怎样的行为?”这样的导入,比原来的切题,效果自然也更好。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上课、评课、反思,既解决了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又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改进的方向——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力求缩小自己与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差距,可以说获益匪浅。
这节课让我充分的体会到了学科整合的魅力,通过整合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1、诗歌教学重在让学生进入意境当中体会诗人的感情,除了用课件帮助之外重点应该让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去品味语言。而在整体感知部分,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很多学生的朗读欲望被调动起来,但我确没让学生读,而是通过听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在探究问题的时候,应该先让学生提,教师补充,而我忽视了课堂上应随时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问题是为了读,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意境,而我只是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没有进一步的去读。3、拓展写作我设计让学生试写诗歌,这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应该让学生根据好的句式进行仿写,或者通过“增、换、删、改”语言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