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校园的广播稿通用九篇

五年级校园的广播稿(通用9篇)

五年级校园的广播稿 篇1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五年级校园的广播稿 篇2

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同学们,让我们与好书交朋友,让读书之花,盛开在美丽的校园吧!

五年级校园的广播稿 篇3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五年级校园的广播稿 篇4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养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就拿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作业总是马虎潦草,没有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成绩总是不好;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开了夜车还做不好。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而如果你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踊跃发言,不钻研难题,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对你的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会使你终生受益。

五年级校园的广播稿 篇5

每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和更新,无不饱含着老师的辛劳和奉献。解决疑难,教师是书;传递文明,教师是桥;科教兴国,教师是帆。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功,无不浸透了老师们的心血与汗水,无不来源于老师们的栽培与辛苦。是老师的手在引导,是老师的目光在鼓励,是老师的声音在指正,是老师的心在呼唤,是老师的人格在感召。

同学们,师恩难忘,难忘师恩,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为老师们送上自己内心深处最真诚的祝福吧,也许是简简单单的几句温馨话语,也许是自己亲手制作的教师节卡片。赶快动手吧,用自己的话语送去发自内心的祝愿,让鸿雁带走我们的祝福,飞往我们亲爱的老师的心中。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会懂得去关心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相信同学们多姿多彩的想法,可以为这个特殊的节日增添更绚丽的色彩,让我们用同一旋律,谱写同一个心音:老师,您好!

五年级校园的广播稿 篇6

清廷派驻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大功臣,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

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总督。

按语: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五年级校园的广播稿 篇7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五年级校园的广播稿 篇8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这句话: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32个字,告诉我们的是,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的形成,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上还说“苟不教,性乃迁”。我想,这也是人人要接受教育的原因之一吧。现在是你们性格形成的黄金期,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养成的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可使你们受益终生。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同学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告诫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我们一生中的重要性;我们学校老师也经常教导大家,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以少积多,但是我们也时常能发现这些问题:比如,水龙头未关,可是没有同学愿意将它关了;纸屑在我们眼前静静躺着,可是没有人愿意将它捡起放进垃圾桶;下课时学习用品乱七八糟的放在桌上,没有几个同学能整理好等等;难道这些就不值得我们去重视的吗?不,这些就是让我们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园,如果我们重视细微之处,把这些做好了,那就会形成习惯,我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好习惯,早养成,益终生。同学们,嘴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为自己的成功做好准备吧!

五年级校园的广播稿 篇9

一个老国王没有孩子,他很想选一位有能力的人做他的继承人。于是在千百万孩子中挑选出了十个作为候选人。有一天,他对被选中的十个孩子说“谁能让手中花盆里的种子开出最美丽的花,谁就可以做国王。”一年以后,所有的孩子都来了,带着最美丽的鲜花,只有一个孩子捧着一个空花盆说:“我浇灌了一年,可是就没有开出花。”后来,老国王却让这个孩子继承了王位。这是为什么呢?相信大多数同学都知道是什么原因。是因为老国王给那些孩子们的种子是煮熟了的,是根本不能成活,更不用说开花了。是孩子诚实的品格打动了国王,国王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安邦治国。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以后,相信你们都能明白这个故事的用意吧。同学们,生活中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也许同学们不会去留意,但它可能会影响到你的一生。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遇到错误就要勇于承担,做一个诚实的好学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