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工作者育人心得推荐四篇

特教工作者育人心得(精选4篇)

特教工作者育人心得 篇1

20__年11月6日上午,冒着大雾下了山,来到乐清市特殊教育观摩学习。小雨淅淅沥沥下,看着这群特殊的孩子,我的心里也跟下雨似的。这群孩子是可怜的,受着170多名的注目,他们乐意吗?在参观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难堪的,因为我们的目光总是停留在最与众不同的身上,大家总是他们指指点点的。虽没有恶意,但这比常人要多的注视,他们不会生气吗?我想他们这帮孩子,有的连自己的愤怒要如何表达都不清楚。这样组织去参观意义在哪里呢?我想任何有同情心的人即使是不去参观也是充满爱心的,而那些没有同德心的人,即使去了,也不见得能有什么感悟。我们这将近200的鱼贯而入我是不情愿的,宁可在某个晴朗的午后,两三位老师安静地拜访,也不愿随着大众,将本来就小的学校挤满。

我们也不能否认,特殊教师的意义重大,特殊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比较合理。生活数学课、园艺、手工课程的设置都比较合理,学生之间分层教学也颇具针对性。而那些把一辈子都献给特殊教育的老师们,更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职业的快乐之一,莫不在于看到自己教授的学生取得了进步。希望在特殊教育学习生活的孩子都能逐步适应社会,都能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善意,更希望不要有人借着关爱之名来践踏他们的人格。

或许我的体会过于直白和极端,但我希望在中国片土地上,不要向韩国的特殊教育学校那样发生一些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但愿这群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们可以在这个和平时代度过他们安静而快乐的一生。

特教工作者育人心得 篇2

炎炎夏日,一年一度的军训又相逢了,而我们,06级特教班,在不安与期待中,也参加了这一次军训。

我们在高中时代参加过为期五天的军训,但那是有老师在旁边翻译的。然而这次,我们感到了一些困难、一些不便,相应的,我们作为聋人群体所带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被激发出来。我们的潘教官也帮助了我们很多。

潘教官不苟言笑,但对我们很好,为了更好地训练我们军事技能,他专门找班长汤松梅学了一些手语,还请我们随时纠正,不出一二天,他的手语已经打得很好了,与我们的合作也亲密无间了。可以说,没有潘教官的努力,我们首先是不可能执行好他的命令。休息的当中,他还坚持跟我们学其他手语,慷慨地借篮球给我们玩,虽然他年纪与我们相当,但我们反倒觉得他是可敬的大哥哥!

不过,我们因为听不见,反应上往往慢一拍,具体到个人,其反应能力又各有千秋,对于这个问题,光有潘教官的手语还是不够的。我们不得不尽量利用敏锐的视觉,既要注意教官的手语,又要注意左右同学的动作,力求整齐划一,纵使如此,我们在齐步走方面做得还是差强人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创造性分成三个小队分头练习,看看哪支队伍做得更好。这个方法取得了很好效果,潘教官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终于能较为整齐地齐步走了,而我们也很感慨,我们终于凭着我们的团结与自强精神,做到了这个地步。

七月的天气实在太热,贾慧娟同学身体不适,但只是稍微休息便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军训中,盛焕同学因体质问题常常流鼻血,但还是坚持来校参加军训,因为我们坚信,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才能做得更好。

二周的军训后,或许我们不能做到最好,但对我们自己而言,我们是自我的胜利者!

特教工作者育人心得 篇3

在一个多月的学习期间,使我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刚开始选择这个学校的时候,说实话有一份好奇心在里面,同时也认为自己可以接受这个挑战,但是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自己认识的不足!

也许有一些人会对残疾儿童有偏见,因此会对我们的老师有偏见,这些我都不怕,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会用心去做好,努力走下去!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关心,恒心和责任心!同时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严与爱相结合!

当然作为一名普通师范毕业的学生,从事这份工作有一个很大的挑战,那就是沟通和理解。在学习的这一段时间里,通过老师的讲解,对于自闭症和语言障碍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认知,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的掌握教学的特点,多向各位老教师学习,同时也多和学生交流,使自己尽快掌握这两项技能,以便更顺利的开展以后的工作同时作为一名新的特教老师,没有教学经验,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要积极向各位老师学习,认真钻研课程,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付与的各项任务,完成好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特教老师!

作为普通学校的老师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但是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学校老师最大的幸福来自于学生们每一点在普通学校老师看来微不足道的成长,这一点一滴普普通通的改变包涵了老师的多少心血和付出,同时也包含了父母的多少希望与期待!所以我觉得从事这项职业,虽然也会失去很多,但是能从中体会到更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正像各位老师说得那样,一个残疾儿童改变了整个家庭的生活,也有许多家庭因此陷入悲痛之中,我们所做的不仅是面对一个孩子,同时也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我觉得自己更应该珍惜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在进入爱心家园之前我把很多东西的看过与太简单个,而且对自闭症的孩子一点认识也没有,更不会什么专业的词汇,如:ABA综合认知(应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学前教育、学业辅导及家庭训练指导大有益处且操作性强,能有效提升与发展孤独症儿童的参与、模仿、认知理解、语言应用、学业、社会交往、生活自理等能力,并减弱与消除孩子的不适应性行为。

语言开发:语言训练技能将教育与医学手段有机结合,通过呼吸方法训练、舌部锻炼、口部锻炼、鼻音练习、嗓音练习、音素练习、拼音练习等方法,按照儿童语言发育阶梯,针对发展性语言障碍及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开发;

感统运动:感觉统合训练和一些大肌肉活动项目,能增强儿童平衡、方向、韵律、协调、速度、变化等方面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各项能力开发的根本,感统运动是孩子认知能力提升、语言能力开发和调整情绪的必需项目。(在之前幼儿园的孩子每天的感统课都是随便自己玩,但来到爱心家园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感统的大大好处和实用性)

有几天我被安排到认识个训课(就是中心的基础班)主要负责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开发工作,年龄层为3---5岁之间。根据专职教师的安排我倾听了早操课、个训课和集体课。

早操课就是带着患儿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以便患儿能更快的进入到一天的学习中来。有韵律操、点名板·立正稍息手部动作模仿这几方面的内容。早操仅是为了让自闭症儿童学会听从教师的指令,增加他们的韵律感,学会模仿别人的动作。并不是非得要求他们做操的动作多么多么的标准,多么多么的好看。点名则是要求患儿在教师叫到他们名字的时候,能喊“哎”就行,即对自己的名字有所反应。至于立正稍息则是为了让患儿学会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最基本的内容。集体课就是几个患儿一起上课学习,包括音乐、精细、认知、社交等方面内容。主要就是儿歌的表演、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认识物品、穿彩珠、点对点的连线、填色等诸多内容。一般是由家长辅助患儿完成老师规定的教学内容,由两项组成。集体课类似于社工三大方法的小组活动,但又与小组活动有所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有家人的辅助,而且是以家人为主,教师为辅的。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了,教师只是指导家长应如何帮助患儿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且是针对患儿自身的薄弱项目进行的,不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作业”。

个训课就是一对一的训练,针对患儿的薄弱项目进行的。A组主要是以发音、吐字清晰度、语速为主要训练内容的。包括点数、说儿歌辨别卡片实物名称等为主要内容,在患儿说话时不要求语速有多快,但必须要求吐字要清晰,不能囫囵吞枣的说。等患儿学会了发音技巧,就要求患儿说简单句了,像“我要......”、“帮我”、“老师”、“谢谢”、“不客气”等简单的词组和句子。最终要达到患儿不仅能说话,还要理解句子的含义,逐步提高患儿的语意理解的能力,不在是单纯的鹦鹉学舌。有时也会教孩子一些物品的名称,认识日常用品的用途等,这都是穿插在点数的过程中的。这些都是爱心家园给予我学习机会。在爱心家园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在以后我日子里我会更加的努力。

还有对于进入康复中心的孤独症儿童,我观察到我们的家长通常都会特别关注语言训练、生活自理和问题行为的矫正这三大领域。我在电脑上也了解了一些。

首先,语言训练领域。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在三岁前曾开口说话,但三岁后却不说了。这种情况发生在孤独症儿童身上就见怪不怪了。有的孤独症儿童一岁左右有自言自语现象,会说少量单音词,甚至发出了“a,ma,ba,mama”等等,但随后便不再发出任何音;有的孤独症儿童在三岁以前与正常儿童一样,唱儿歌、背诗词,但三岁左右语言开始退化,直至无语言。在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早期语言康复过程中,2/3的无语言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开始进步并相对快速地向前发展起来。在这里,强调一个“及时”的意识,因为一旦错过语言康复的最佳训练时期,再想发展他们的语言已经相当困难了;而且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避免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训练得越多越好。同样的话非要一个劲儿地让孩子说五遍、十遍,反而达不到效果,甚至会促使孤独症儿童拒绝再开口。

第二,生活自理领域。这方面的教学体会就是,一定要舍得放手、不必事必躬亲,当然这是一个渐隐的过程。对于孤独症儿童“穿衣、脱衣”方面的教学,最初可以是完全的辅助;随后可以尝试慢慢地减少辅助,直至零辅助,旨在培养儿童的独立自理能力。

第三,问题行为的矫正。问题行为几乎伴随着每个孤独症儿童。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与功能,可以概括为生理性正强化、生理性负强化、社会性正强化以及社会性负强化。如:上课老下位去跑窜,老去打别人,看做对方哭了自己却在哪哈哈大笑,有的是看见别人哭就大声的叫等等。这些问题行为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同一个问题行为不同的孩子又有其不同的功能。

感觉统合的训练很重要。很多孤独症儿童都存在感统失调的现象。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对一般的活动难以做到应付自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我来到爱心家园的前两周我看到了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在辛苦的为孩子们做感统体系。有的孩子是爷爷奶奶带着做,但显然没有爸爸妈妈带的做得好,有的孩子因为家长的工作繁忙没能和他们一起训练,这个训练的重任就交由我们老师来帮助,老师们每天都很用心,尽管每天下了班都会牢骚几句(今天好累哦筋疲力尽·腰酸·手酸)但在第二天的工作之前都会调整好心态用最美的微笑去迎接新的一天新的开始真的很棒。

我来到爱心家园的时间不长,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很多懂得了一些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还有和老师们的接触对特殊孩子的一些教育知识和认新。但已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得向其他老师多多的学习与交流。在和赵老师的一次谈话中我意识到了很多的东西,不管自己以前是否有优势的经验在一个新的地方必须要从零开始凡事都得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要虚心的向她人讨教。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多向领导汇报自己在工作中的思想和感受,及时纠正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特教工作者育人心得 篇4

向聋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特教工作者们深有共感的难题,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通过认真地实践、探索和研究,初步总结出向聋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三点体会,并分别加以论述。欢迎指教。

一、论爱

这里所说的爱,是指聋幼儿教师必须热爱特教事业,同时热爱她的教育对象。这种爱是做好聋幼儿教育工作和向聋幼儿进行良好品德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没有这个基础条件,就不可能把精力和情感倾注在聋幼儿品德教育这项难度很大、效果很慢的工作上。

幼儿期是聋幼儿身心发育、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但是,对于聋幼儿渴求他人之爱的心理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其实,聋幼儿在生理上需要爱,心理上更加渴望得到教师和成人的爱,而且个别聋幼儿还显现出对爱的饥渴。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见到聋幼儿一旦得到教师的夸奖、赞赏和爱抚时,就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无比欣慰、喜悦的神态;反之,偶然受到责备或冷落,则立即现出懊丧、无所适从的情状。这就表明了聋幼儿渴求爱的心理需要。同时,也说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笑无不与聋幼儿的品德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要在道德情感方面尽量多给聋幼儿一些诚恳、温慰和关爱,竭力避免造成聋幼儿心理伤害。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爱我","我是好孩子"的快乐。聋幼儿的这种心态,必将在聋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换句话说,教师与聋幼儿心息相通之时,正是诱发聋幼儿良好品德动机和培养良性习惯的有利时机。

二、论耐

耐,是耐心而持之有恒地向聋幼儿施教。耐心是聋幼儿教师热爱特教事业、热爱自己教育对象,并乐于把情感倾注给聋幼儿的具体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失去耐心,则无异于断送了教育。

在"聋幼儿一日生活"中,常有由于只顾贪玩而尿裤子的聋幼儿,这是由于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有限而造成的。教师要及时给他换上干净的裤子,并且,进行耐心教导,告诉孩子不要憋着一泡尿玩,那样会得病;尿裤的孩子小朋友们都要"丢"他;尿完尿再玩多开心……其情可亲,其言可信,其情可感;聋幼儿从教师那里感觉到的是一颗赤诚的爱心、热心、耐心。

三、论导

导,即引导、指导、启发诱导。它是教育效果达到理想境界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发展聋幼儿良好品德激发聋幼儿高尚动机的重要外部因素。

启发诱导是具有巨大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然而,如果不适应聋幼儿的心理需要,终归无济于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