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感言【精选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常常会因经历的人和事不同而产生新的感想,如此便可将其记录在感言中。那么要如何写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敬业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7篇记者节感言,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记者节感言 篇1

【关键词】电视编导;记者;记者采访;拍摄手法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13-02

编导和记者可以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差别。编导主要是从事幕后工作,在电视台的主要职责是指挥、协调、沟通、把关。电视编导是电视节目的核心创作者,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记者则是从事镜头前的工作,主要职责是选择报道角度、采访角度、组织语言和客观地传达事件。记者是运用电视手段进行采访的专业人员,要求具有采访、拍摄、写作、制作等多项基本功,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电视拍摄、镜头剪接的技术,写稿能力,现场语言组织能力,深入采访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编导和记者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工作性质的区别

编导是节目的核心所在;记者则是节目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电视编导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档好的电视节目需要编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拍摄技术,编导主要是对社会中具有价值的事件进行一个大概了解,而记者则是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客观地报道。

(一)电视记者是在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前往事件现场,并且对该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采访,将事情的真相客观地呈现给观众,给群众带来的是最及时最真实的消息。主要的任务是弄清事实、了解真相,把现场所能反映事件的同期声、视频和声音材料搜集出来,通过后期的写稿配音剪辑等制作,通过语言画面的方式传递给观众。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记者要尽可能地控制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真实、精炼地报道。例如:在新闻联播《走基层》栏目当中,记者得知需要报道的事件后,首先要考虑报道节目的出境背景、记者的公众形象和采访角度;《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主要采访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等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一句话引起了中国人对幸福的思考,受到了观众的大力支持和赞赏。另外,记者采访不同的群众需要组织不同的语言,我国地大物博,社会生活状态、文化精神、语言文化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记者见识渊博,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言来采访,比如在采访农民时,若农民语言表述不清楚,就需要记者有一定的语言辨别能力,及时进行补充说明。

(二)作为一名编导人员,对节目整体节奏感的把握更为重要。电视编导对事件大体情况的了解和感受,对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在这一过程中挖掘出他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才是主要目的。无论是纪实类节目还是文艺类节目,创作者首先具有的是鲜明的主观意识,再加入一些人文情感进行二次升华,将创作者的思想、观点、表现风格、主观倾向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例如:在央视国庆节前期推出的《你幸福了吗》栏目中,主要针对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的事件,这就需要编导有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社会中一些不易被人们发现却又被所有人关心关怀的事件。编导在性质上是对社会要有一个了解、对社会人群的倾向也要有大体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在本栏目中,编导人员需要做大量的社会调研,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采访,从而考虑本节目给社会带来的价值观念和重要意义。这都是电视编导在策划一个栏目时要考虑的范围以及内容,缺一不可。

总结以上,对于事件,记者更注重于找出真相进行客观报道,而编导则是注重对整体节目的价值取向问题的考虑。

二、结构不同

电视编导主要考虑的是节目的流程和后期制作职能,而记者考虑的是出镜效果。

(一)记者需要站在镜头前做事件的报道,要树立正确良好的公众形象,具有价值引导作用;另外,电视节目对记者的镜头感、交流感、语言节奏和表达层次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远方的家》节目中,外景主持人采用的是边走边拍的方式,画面中充满了迷人的景色,加上轻松风趣的主持风格,给人带来亲身体验的感觉,正确地弘扬了时代表达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相对于编导的结构显得更加富有人文气息。

(二)而编导做的主要是幕后工作者,起着选择、判断、策划、拍摄、剪辑的作用。编导要对节目的开端、高潮、结局进行一个整体节奏感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文字进行编辑策划和构思,对节目的拍摄地点和事件进行定位和分析,从而构思画面的分镜头拍摄,通过画面来表达事件的前因后果。例如:《远方的家》节目中,对镜头感的要求就极高,要求取景方面大而宏观、近而精炼;语言要求优美,主要是表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画面之间的衔接连贯而不生硬,加上语言的描述更是有声有色,真正做到了情声气画相结合的画面。电视编导结构上给我们带来的是画面感,通过画面传递中国的旅游文化,从而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色彩,画面整齐划一,具有时尚跟文化相结合的气息。记者出镜则是通过语言表达传递给观众最直观的信息,表达记者的所想所感,更具有心理共鸣的感觉。

三、时间不同

记者出镜是要根据节目的整体流程而规划出镜时间,要求记者出镜短而精炼,给观众带来真实、具有时效性的现场感,同时,记者带来的具有片段性的报道,起着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电视编导需要考虑的是给观众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不让其乏味,这就需要编导在策划节目时考虑时间的安排和统筹,主要是交代事件背景、规划播出内容和总结性的报道,要求记者出境报道和新闻画面内容具有衔接性且不重复。例如:在新闻联播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系列栏目当中,记者针对社会不同的群众随机采访,你幸福了吗?得到的是群众不同的心声和回答,答案多彩多样,有的有趣,有的让人哭笑不得,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看法。这就是编导在有效的时间内反映大量的信息内容,在策划节目时对受众群体进行准确定位,从而迅速、及时地策划出节目流程,进行拍摄编辑写稿。编导合理地分布记者出镜的时间、记者采访时间、画面播放时间是节目吸引群众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合理安排好时间才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不至于给人拖泥带水、过于繁杂的视觉疲劳。

四、总结

我们从记者的定义、性质、结构构思和时间规划上跟电视编导进行分析对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得出结论是记者对事件追求的是真相,用事实说话,客观公正地报道其内容,要求语言上把握节奏感,不允许掺杂主观批判性和感彩,报道的时间短而内容精炼。而编导则善于挖掘社会中的故事点加入人文色彩进行渲染,从而进行策划、分析、拍摄、剪辑,善于用画面来表达主题思想,要求对整体性具有节奏性地把握,从而交代事件背景和故事内容以及总结。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7-1.

[2]柴静。看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

记者节感言 篇2

【关键词】地方电视,画面语言,形象思维,观念

随着各地方电视台播出新闻节目的增加,电视语言与广播语言、报刊语言相比,有着质的区别,它用视听语言代替了文字的抽象性,因而它是原始语言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它把认知与感受融为一体,而不是强调主体的体验。文字语言抛开了直接的视听对象,这就使得作者需要将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转化为文字,受众只能借助文字媒介来理解作者的感受与认知,而电视思维则是图像的连接与变化,它恢复了视听思维的直接性。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握好这一特点,进一步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

一、及时把握电视信息传播特点

电视声音与画面形象是同步的,这一方式和运动状态决定了其信息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是一种立体的场结构。即电视传媒特点是综合性的,是一种立体信息传播方式。确立电视立体信息传播的观念,就需要探索如何使语言符号信息与非语言符号信息的结合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在实际采制新闻中,强化电视观念,把握电视传媒立体信息传播特点,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画面语言的表现力。画面语言是电视的本体,是第一位的。首先,从电视的传媒特点分析,电视不仅与报纸、杂志在物质基础、信息载体、传播符号、接受方式上根本不同,而且与广播也有显著的不同。通俗地说,报纸、杂志是读的,广播是听的,电视是看的。可见,电视画面是电视传递信息的第一语言,是电视的本体。它包括字幕、色彩、光线、景别、角度、构图、运动等元素,这些元素或单独或相互配置撞击,都将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感官和心理流程。其次,从电视新闻采制的过程分析,在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电视记者除了发现新闻线索,明确主题思想,详细占有新闻材料,认真选择材料外,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要用在片子结构的设想和情节、细节、场面、角度等的构思、安排上,而不同角度、不同方法,都离不开画面。可见,画面是反映新闻事实的基础,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基础。这就要求所有的电视新闻采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记者都必须亲临现场,深入采访。否则,就不可能拍到真实的原始画面,不能用镜头准确清楚地描述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就不可能发挥电视传媒的优势。电视新闻采制比其他任何媒体更需要现场,更需要记者经历新闻事实的过程,一个没有新闻现场画面或者缺乏典型形象的瞬间捕捉的电视新闻报道,很难让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再次,从电视观众的视觉心理分析。视觉器官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观众看电视主要还是希望通过电视画面直接看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直接认识现实生活,由此进一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并希望通过电视画面获得一种仿佛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现场感、参与感。可见,画面是电视观众关注的焦点。最后,从画面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分析。画面的作用是直观、形象、生动地反映事实、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电视节目通过画面把宏大的世界、色彩纷呈的生活,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观众坐在电视机前,随着画面一起走进现实、走进过去、走进未来。用直观的画面报道新闻,而不是用文字来描绘新闻,这是电视新闻的特色,也说明了画面的魅力和作用所在。电视新闻实践也证明越是视觉形象发挥好的新闻,越是受观众的欢迎,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应努力用画面语言说话。注重画面语言的表现力是电视节目的生命所在,也是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电视观念的根本。

二、进行符号的信息传播。

伴随着人物同期声讲话的手势、动作、表情、神态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非语言符号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也因此有人把它归类到“语言”中来,称为“肢体语言”、“环境语言”等。电视新闻篇幅短、容量小,因而不能做透彻的解剖分析,这就要求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因此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信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表现元素,如特技、字幕、图表、资料等以丰富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

三、发挥地方电视现场纪实优势

电视观众对即使已经知道的事,也想通过电视新闻亲眼观之,以满足“眼见为实”的欲望。因此电视新闻要立足现场、突出现场,在现场报道上下足工夫、做足文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场声画的特殊表现力。

以现场这个视角去报道新闻。新闻的现场报道对象绝大部分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任何新闻都有事态发生、发展或变动的现场,电视新闻的现场性是指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拍摄,要把现场的情景、氛围传达给观众。记者在现场的聚焦点应该是人,新闻事实也总是围绕人展开的。摄像机要展示人物的行为、语言和情感,而人物行动又是在一定空间中,记者应立足“现场”,把新闻现场的环境、细节,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应等都展示在观众的面前,直接诉之于观众的视、听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用纪实的手法拍摄。立足于现场,从现场的视角观察事态,用纪实的手法再现事实,跟踪拍摄、充分运用长镜头、故事化、情节化是最好的报道手法。激发观众的多层次参与。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不仅仅是展现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面对面交流,把这一过程直接传播给观众,还能激发电视观众的参与感,调动他们接受采访、发表观点、见解的参与欲,使观众感到平等、亲切,增强观众的收视兴趣,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审美要求。因此,在电视新闻的采制过程中让观众多层次参与,是强化电视观念、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就是要求电视新闻全方位、快速度、高效率、客观真实又准确透彻地报道新闻事件,尽力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电视传媒的优势,调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加大新闻的信息量和可视性。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就是要挖掘电视新闻的声画结合、现场感强的美学特征,让观众迅速及时地目睹时空统一、真实感人的新闻事实,是电视新闻节目质量跃升的关键所在。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对竞争和挑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电视观念,发挥电视新闻最现代、快捷、全面、深刻的传播手段,和声画艺术最震撼人心的魅力,给电视观众传递大量最鲜活的信息和最好看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记者节感言 篇3

细节镜头可以真实地记录电视新闻事实

运用细节镜头可以达到鼓舞和揭露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些经典细节镜头既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瞬间,又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让世人及后人了解到真实的事件并对那些细节事实常忆如新。

“朱基的眼泪”堪称电视细节镜头典范。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悍然轰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我国3位新闻记者遇难、使馆馆舍严重毁坏的恶劣后果。亿万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在3位记者的追悼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泪花涌出流淌脸上。这个细节,让电视人刻骨铭心,一方面总理的民情胸怀跃然“屏幕”,一方面国人的愤恨感情冲天而起。抛开事件来看电视细节运用,我们称之为“朱基的眼泪”感动了全中国人,那种酸楚的历史瞬间如此清晰地留在我们大脑深处定格下来。任何时候,我们只要想起那起事件,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心灵深处与总理的感情共鸣不已。

细节镜头可以延续电视新闻的生命力

新闻传播的广度、深度和持续时间长短体现着新闻生命力的强弱。有别于报纸与广播,电视新闻靠图像与补白传播新闻,细节镜头可以延续电视新闻的生命力。电视记者不仅要做到本人看到了新闻事件事实,而且要做到通过使用镜头让观众也了解到新闻事件的事实。

电视新闻的细节镜头,让新闻内容更加真实,让新闻更加立体化。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新闻的感染力在于引起轰动、影响面大,而细节可以增加新闻的感染力。记住了新闻中的某个细节,就记住了某条(则)新闻。因细节而被更多人记忆的新闻,其生命力就会更持久。十多年的电视新闻采访工作,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我们的新闻作品成为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档案,是活的经历;新闻中的细节镜头成为我们记忆中的活页,是渐渐远去而清晰的生命。

电视新闻要在根本上避免假、大、空的东西,必须运用细节镜头

我们经常看到大镜头接连不断的电视新闻。大体上说,这类新闻在我们的脑海里留存时间很短,至多一支烟、一顿饭的工夫。比如说,某电视台播出了当地优质小麦生产的一则新闻。镜头选择了一望无际的麦田,田中几位老农荷锄干活,从一垄小麦后拉,补白是当地如何进行优质小麦生产的做法,最后来一段电视同期声:根据现在的小麦长势,预计今年每亩地可以收多少,总体上可以比去年多收多少小麦;因为种的是优质品种,价格看好,能增收多少钱。如此闭上眼睛可以说出子丑寅卯的电视新闻,根本不可能吸引受众,观众肯定会拿起遥控器换台的。

事实上,很多电视记者热衷于这样做。这样做,省力、省时,也省了电视新闻的效益――没人看。出现“三省”新闻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是缺乏电视新闻细节意识。

近年来,介入政策解读的电视新闻越来越多。无论是东方时空和新闻调查,还是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都是电视新闻做深做细的探索。这类电视新闻体裁,都是用细节镜头来分析新闻事实,展开新闻事件过程,表述新闻事件结果的。

值得一提的是,平常看政事活动报道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一成不变”的镜头。这并不是电视新闻细节镜头的阙如,而是出于新闻表达的需要,曲折讲述新闻。比如说,国际间就某件事进行闭门谈判。受新闻事件发生的空间限制,受新闻记者的身份限制,出于秘而不宣的需要,电视新闻记者要在谈判的准备(热身)时间抓拍一些环境素材。不同媒体的记者所拍摄的素材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些镜头素材基本上都是空而不假,其原因就是拍摄细节镜头时作了选择,后期制作时作了取舍。

电视新闻亦不可过多过滥地运用细节镜头

电视新闻中细节镜头运用得好可以使新闻增色,运用得不好则使新闻应有的价值降低。

几年来,一些文艺娱乐人士热衷沾色作秀。那些“扒粪”式的所谓新闻,其价值很小,其目的无非是想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在采法上,注重庸俗的做派,通篇或过多地通过粗俗的细节镜头“展现”追星族眼中的个性。

再如,现今一些都市类报道中,细节镜头过多过滥现象也不少见。例如,某省电视台报道都市新闻时,把一些街头打架斗殴现象“直播”式搬上屏幕;把人们之间的言语冲突作一些“推波助澜”式的报道;对一些侵害公众利益的违法事件进行剖析,加进一些“违法有理”式的旁白。凡此种种,都背离了守法尚德的新闻价值观,模糊了人们的价值观判断能力。这种以曝光式播出的细节镜头堆栈成的新闻,只不过是盗用了电视镜头语言的细节作用,传播了一些不该传播的东西。

细节镜头是电视新闻的有效载体,而不是唯一。因为细节镜头语言基本上属中性表义语言,在特定的语境、环境下,可以起到贬义的色彩作用。要避免电视新闻细节镜头语言过多过滥,就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观,树立做电视新闻不是生活式的娱乐而是用事实去引导人们走正道、树正气这样一种观念。遇到政策法规难以解决理解力问题的新闻时,用细节镜头语言可以使人们更感性地理解政策规定,尤其是表达某项政策出台的背景与迫切性时,镜头语言最有说服力。

概括地说,作为电视图像语言的细节镜头,在电视节目中运用得相当广泛。由于新闻与艺术创作不一样,细节的采写与运用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用镜头语言叙述电视新闻时,要尽可能地通过镜头语言用事实说话,这样电视新闻的生命力才会更持久,记录的新闻事实才会更详细,传播效果才会更好。同时,要摒弃那些靠堆砌细节镜头语言的方式来做电视新闻的做法。

记者节感言 篇4

关键词:新时代;电视新闻报道;出镜记者

当前,新媒体技术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向前发展,受众更乐于选择具有“现场感”的新闻报道,因此,电视台也倾向于制作直播报道,这就对前方采访的出境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出镜记者,一般指的是在新闻现场,在镜头前陈述新闻事实,采访关键人物以及对新闻事件进行点评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从英文的出境记者“On―camera correspondent and reporter”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包涵着两层意思,一是要出现在镜头前,二是要准确报道出新闻事实,即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

《新闻联播》主持人欧阳夏丹曾经说过,出境记者面临的挑战很大,出境时,他要一个人出现在现场,语言要自己组织,还要受到时间和内容的限制,非常考验功力。出镜记者的重要性在于,其要连接电视镜头和现场环境,让受众有更直观、更真实的现场感受,让单向的传播形态有一定程度的互动感。[1]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新媒体不断涌现并迅速抢占观众视野的当下,出境记者的“现场感”把控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成为新闻是否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

一、当前出镜记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能力不足

电视现场直播报道,要求出境记者要做好案头准备、前期采访、镜前采访。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准备,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果,甚至会毁掉整条新闻。因此,如果出境记者的职业能力达不到要求,是没有办法临场拼凑发挥的。

在多数的直播中,出境记者的价值通常体现在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没有太多时间进行准备,必须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因此在接到任务和前往现场的途中,前期工作就必须要做好,要想好采访什么,采访谁,怎么采访,要快还要充分。到了采访现场,如何与现场的人员进行沟通,如何在比较忙乱的现场找到愿意接受采访的关键人物等,这些都对出境记者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然而在当前许多新闻单位的出境记者,由于职业能力不足,在有限的时间里没办法做足准备,到了现场采访得较为粗糙,无法挖掘有效信息,也采访不到关键人物,甚至找不到和演播室现场主持人互动的节点,使得后方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整个直播过程平白无味。所做出的新闻,还比不上自媒体的传播效果。

(二)职业精神不足

做新闻,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真实性,这对于现场直播的传播方式尤其重要,因为直播现场的情况比较复杂,新情况随时都会发生,不可能一直按照原先所做的计划向前走,而且很容在真实性上出现问题。这就对出境记者的新闻追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做出事实判断,做出取舍,同时还要不断去挖掘更新更全的内容,让所呈现的报道客观全面。如果一个记者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一定把事情干好干漂亮的精神追求,只是一味的得过且过,想着大致完成任务即可,是不可能将重大现场新闻报道得好的,久之,这样的记者也就难担大任。

二、电视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从整体而言,传统媒体的新闻队伍相对于新媒体的新闻队伍而言,受过更为系统的新闻训练,逻辑思维更为严谨,对内容的把控也更为到位。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出境记者,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新闻职业追求。

(一)扎实的基本功

所谓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新闻记者而言,不仅要具备很强的新闻学、社会学以及中国播音学等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要做到知识的全面,即什么都要懂一点。因为我们永远无法自主选择采访的事件和人物,有的即便是之前联系好的,做了一些准备,也会随时面临突发状况,因此多懂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控现场,也才能更好地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更好地走进受采访者的内心,让他们更好地表达出有价值的内容。

这与新媒体倾向于从网络上寻找资源进行后期加工是不同的,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更好地凸显新闻价值。

(二)快速反应的能力

新闻现场情况往往比较复杂,信息量大,人员众多,甚至观点还不一样。要挖掘出有意义的内容,要求出境记者必须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

进行现场报道时,不需要记者所说的话多么无懈可击,要的是有细节有内容,即让观众感受到“现场感”。对于出境记者来说,因为其在现场,所以报道的信息整理、该说什么话、该拍什么画面,哪些细节需要重点呈现等都在其掌控之下,如果反应不够快,临时问题处理不好,新闻价值会大打折扣。

(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新时代下,语言组织能力的强与弱已经不再局限于把话说清楚了,而是怎么样说得生动,能引起受众感兴趣。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是互动性强,受众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的时候,会有参与意识,这一方面表现在他们会带着疑问看内容,如果这个时候出境记者恰巧问到了他们想要问的问题,他们就会有参与感。另一方面,新闻是有方向的,出境记者在对新闻进行描述甚至是评论时,方向性要把控好,要站在受众的一方,维护他们的利益,对他们做出善意提醒,这样的新闻受众在观看的时候,就会有参与感,认为大家是一起的。而要实现这一切,就需要出境记者具备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有时候,贴不贴心,就在一句话。

(四)新闻职业追求

有目标的人做事和没有目标的人做事,效果天差地别。新闻尊重事实,而事实的呈现则需要新闻人要有职业追求。出境记者在现场,比后方演播室的编辑、主持人有机会了解更多信息,如果前方出境记者没有新闻职业追求,不多走动采访,不盘根问底,不多采访有不同意见的人,后方会很被动,新闻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作者单位:1.南宁日报社南宁晚报;2.来宾市电视台)

记者节感言 篇5

0引言

“三分写,七分采”是新闻采访需要遵循的原则,对于新闻采访的对象来说,问题的内容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有时,记者采用的采访角度不正确或者方法不合适,都会导致无法获得一些必要的信息,造成新闻采访失败。所以,运用不同的采访技巧对新闻记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再者,新闻采访并没有固定的方法,所以,采访技巧对于不同记者、不同采访对象也应灵活改变,不能囿于固定的内容和形式。

1新闻记者自身素质水平的影响

对于记者来说,要达到采访目的就必须依靠自身对客观事实的把握以及观念认识,从这个角度来看,记者才是新闻采访的主体,所以,拥有较高知识水平、采访才能以及相关学识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科学的世界观、对于新闻事实的真知灼见和高超的采访技巧。由于新闻记者的现场采访还需要使用话筒、摄像机等器材,在摄像机镜头间,记者必须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也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控制采访现场。

一般情况下,新闻记者采访是需要和采访对象进行口头交流的,所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中央电视台的很多“名嘴”就是很好的例子。只有这样,采访对象才能充分理解记者的采访意图。在组织采访语言内容时,记者应注意言简意赅,浅显易懂,同时又不丢失细节。新闻的特点之一就是随机性,对于突发性新闻更是如此,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也是我们难以预料的,从这个方面来看,随机应变、控制现场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记者囿于固定的采访方式,即使在采访前做了很好的准备工作,但是在采访现场可能会有各种突发因素造成采访质量不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恰当的提问方式

采访的主要内容是谈话,谈话是一门语言艺术,采访同样如此。在采访前,记者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了解被采访人的具体情况,例如性格特点等,某些情况下还需要记者深入了解被采访人的思想方式等,例如采访专家学者。一味的我问你答势必会比较枯燥乏味,应在记者和被采访人之间建立交流平台,让被采访人认同记者的观点,敞开心扉主动倾诉,能够有效提高采访效果。举例来说,陈明(河南广播电台著名记者)每次采访都会提前半小时到达,熟悉采访环境,了解被采访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他细节,确定恰当的采访方式。如果采访对象不善言辞,不会主动倾诉,那么记者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消除距离感,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和表达方法,让采访对象感到亲切;如果采访对象是业界领头羊,但是知识水平不是很高,主持人可以使用比较朴素的语言,尽量贴合采访对象的身份和特点。

没有职业的被采访人,只有职业的采访者。采访对象身份不同、性格不同,有些善于侃侃而谈,有些则较为紧张,因此,在采访时不能急于提问,这样会增加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更不能居高临下,而应循循善诱,和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让采访对象能够在严肃又不失轻松的氛围内表达自己的观点。

3善于观察

通过细致的观察,记者能够获取细节材料和形象生动的现场材料,进而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说服力。细节观察在新闻采访中是非常重要的,对记者来说,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同样重要。比较好的例子就是斯诺所著的《彭德怀印象》一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细致传神的细节描写,例如文艺演出中,彭德怀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披在号手身上的细节,充分体现了彭德怀爱民如子的优秀品质。

在新闻采访中,观察可以分为两类,即人物观察和环境观察。对人物的观察重要是人的外貌、声音、衣着等,这些细节能够很好的将人物形象表现出来,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人物的动作、举止也是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要素,将这些细节添加到新闻报道中,能够让新闻报道有血有肉,更加丰富充实。对新闻采访来说,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观察现场也是一种采访,能够让记者获得一个独特的角度以观察采访对象,让采访更有立体感,生动感人。

4创造良好的现场感

一般情况下,记者需要在事件发生地进行采访,记者应培养较好的现场感,通过记录和描述环境,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传达给观众,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记者应做好语言组织,尽量言简意赅,切中主题,但是要根据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转变采访内容,充分的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例如在甬温高铁事故中,事故受害者家属本来就已经非常悲伤,此时任何言语对他们来说可能都是伤害,在这个时候进行采访显然是不妥的。对于专家学者、单位部门的采访,一定要深入,透过现象看本质,让观众了解事件背后的信息而不是表面。

5灵活的采访方式

新闻的特点之一就是时效性,为了保证新闻报道及时有效,记者往往要深入一线采访,这个时候的新闻现场错综复杂,当事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随机应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这种采访方式效果不好,就及时的转变到另一种方式上,力求获得最佳的采访效果。再者,在新闻采访中,任何形式的主观臆断都是不允许的,也就是在采访中不应带有个人主观思想,应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上,保证采访的公正和客观。如果采访者出现语言前后矛盾的情况,应予以求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在新闻采访中,适当的倾听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采访方式,对于知识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社会地位较高的社会知名人物,在电视新闻采访中保持良好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应善于倾听,营造和谐的采访氛围。

记者节感言 篇6

纪实作品,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中,尤其是电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跟踪拍摄,随同采访,有时甚至没有语言,只用真实的画面就能深深地打动人心。纪实作品所固有的亲和力、穿透力和现场感,非常能够博得广大观众的眼球。电视媒体制作纪实作品的手法很值得我们广播人借鉴,并可以把它有效地运用到广播作品中。虽然广播与电视相比,缺乏画面优势,有很多元素受到限制,但是听觉与视角的转换使纪实在广播节目中也

於南老师讲了一个电视纪实作品《带上三双袜子的礼物回家》,讲述了春运车票难买,一位农民工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的经历。整个片子全程跟着这位农民工兄弟走在回家的路上,小型摄像机安在他的摩托车上,一路拍摄,遇到了风雪,他浑身披着白霜;车坏了他艰难修车;遇到坏人他巧妙化解……十天十夜终于到家了,老妈妈心疼的眼泪,年幼的孩子张开怀抱跑过来,农民工兄弟掏出自己带的三双袜子交到母亲、妻子和孩子的手中,充满温情……整个片子运用现场音响和真实的画面,几乎没有什么语言,有的只是农民工兄弟自己简短的内心独白,但是这些已经足以感动所有观众了。

这样优秀的电视纪实作品带给广播的启示是什么呢?

一、积极运用有特点的有个性的声音效果

广播就是声音的艺术,声音无形,却是客观存在的,它通过语气、语速、语调和语言内容将所讲事情传递给广大听众,使其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除此之外,环境和自然的声音也能够真切地让人如身临其境。如自然界的风雨声、奔腾的海浪、空谷幽鸣等等。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若用电视来展现春天的话,我想摄像机会拍摄青山绿水、萌芽的树、枝头欢快的小鸟以及盛开的桃花等等,不用任何语言就能将生机盎然的春天呈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而这些景象在广播中是没法看到的,广播只有通过声音来体现,我们会怎么做的,我们会用潺潺的小溪流水声,会用枝头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叫声来表现春天,再配以舒缓灵动的音乐也会让听众闭上眼睛,置身于美妙的春天之中。

同样,我们生活的环境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我们采访农村年货大集,里面有车水马龙声、嘈杂的人声、热闹的讨价还价声,还有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卖声,加上记者在现场的报道。也让听众真切地感受到农村集货市场的繁荣以及农民们过年的喜庆。我曾经制作过一期采访人物的纪实节目,采访对象是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党支部书记陈秀艳,走进他们村任意一户农家,没有不知道陈书记的,没有不夸赞陈书记的,我运用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如坐车在去往太平山的路上就开始的现场报道。描绘平坦的村路和路两旁的麦田,车动声、耳边呼呼的风声让听众随着记者一起去往太平山村了。随后记者走进院子里惊动的狗叫声很富有农村气息,村民们给我们讲述陈书记上任后为村里办的好事,如秸秆燃气站给每家每户送来的燃气,我们就请村民现场打开燃气罐,听到火苗吱吱的燃烧声,比如无公害厕所给每家每户带来了洁净和卫生,我们就请他们演示抽水马桶抽动时哗哗的流水声,再加上村民们朴实的话语……非常有现场感,也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广播没有画面,这是媒体条件的限制,确实很多内容无法展现,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因为若能有效运用声音的效果,不仅能够弥补画面的不足。有时甚至还能比画面更具有冲击力。

二、不论是电视还是广播。纪实节目都要动情

於南老师还用一段电视新闻片做例子,是央视《新闻周刊》播出的“劳动者的一天”专题,记录一位挖藕人的生活。在严寒的冬天,他们拿着铁锨凿冰、拿电锯锯冰,然后下到刺骨的河水中去挖藕,艰辛的劳动让人感动和钦佩。更难得的是,记者用几个镜头的特写和细节的展现更使观众难忘,这几个细节是:飞转的电锯、挖藕人长满老茧的双手,还有最后他给女儿打电话说要回家过年时,用手擦了一下眼泪……这些细节是生活中的动人瞬间,也是本期纪实节目的点睛之笔。我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也在想,这些打动人心的画面我们在镜头前看到了,让电视记者捕捉到了,如果是我一个广播人来展现的话怎么办呢?我想我除了会用语言来讲述挖藕人的辛劳之外,还会运用凿冰的“咔咔”声音,电锯的飞转声,还有挖藕人在河水里摸索藕时水流的哗哗声,最后运用给女儿打电话的同期声……在采访过程中捕捉富有人情味的细节,需要创作者拥有善良真诚的心灵,拥有敏锐的感觉,拥有迅速作出反映的判断力。这些细节越是受众熟悉不过的生活状况,越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这些真实的生活细节,是最为动人心弦、最为催人泪下的,纪录性节目的最大魅力即在于此。

记者节感言 篇7

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

我们说,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必须是一名优秀的记者,但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却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政情民意中间站》的几位编导都是优秀的资深记者,有时候他们会临时客串节目主持人,他们的书面文字语言表达较好,思维较敏捷,看问题也较深刻,但是主持效果往往没有那些受过专业播音训练的记者型主持人来得好。这其中的问题就出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上。他们主持的那几期节目中,出现了几次嘉宾无法准确理解主持人表达的意思,主持人只得再说一次。这样造成的后果,一是破坏了当时现场的谈话气氛,让嘉宾说话的欲望不能实现;二是破坏了节目的延续性和整体感。所以,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让主持人在表述时做到言简意赅、主题鲜明、生动形象,让观众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地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跟上节目节奏。

播音中我们常说“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主持其实也就是无稿播音的一种方式,就是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换。要使这个过程更顺畅,主持人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一是组织内部语言的能力。内部语言的组织,是口语表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话筒前迅速、有条理地组织内部语言,可以使即兴产生的语言动机具有强烈的目的性、鲜明的倾向性、严密的逻辑性。二是组合语言的能力。要能够在内部语言阶段,脑子里形成一些“语点”,按一定的语法规则,选择恰当的词语,快速地扩展、丰富、编码为完整的句子,顺利完成由“想”到“说”的过程。三是表情达意及调节、整理语言的能力。要具备良好的声音状态、娴熟的发音和语言表达技巧,就必须学会和观众交流,善于及时调节和整理语言。记者型主持人在节目中要起主导作用,对于这些方面也要更加严格地要求,除了平时要做一些常规的口语练习之外,采访、写稿是锻炼记者型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途径。

在主持节目的时候,主持人还要注意言语的口语化。所谓口语化,并不是要把日常口语的自然形态照搬到节目里,而是在现场交流中“即兴”完成的规范化、艺术化的创作活动,是对日常口语进行去粗取精的加工雕琢,使之更适合节目的需要。主持人应该把自己日常口语中不准确、不规范、不通顺、不精炼的杂质去掉,避免随意性,锤炼出适合在节目中出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富有生活活力的语言。

新闻敏感性

新闻采访中的新闻敏感性包括四种判断能力:判断某个事件是否可以引起受众兴趣的能力;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多个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重要的能力;判断某些看来无关紧要的线索,是否可以抓出新闻的能力;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新闻敏感性要求记者型主持人至少具有以下三种素质。

政治的敏锐性。新闻节目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而导向正确与否的关键在于主持人的出发点以及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因此看待新闻事件的价值要从党性原则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不负责任地一味揭盖子,或虽做到了言人所不能言,却激化了矛盾,甚至导致消极的引导作用,这是我们应该在日常节目中杜绝的。

思想的深刻性。一期好节目最让人思索、引人回味的就是它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因此选题显得格外重要,应该具备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挖掘主题的能力。那么,如何让主题表现得更深刻、更深入人心,这就要求记者型主持人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有足够的了解,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多角度分析采访对象,全方位透视新闻事件,在心里有个大致的框架。《政情民意中间站》的主持人参与前期的选题,做节目之前会与专家、制片人、编导一起探讨,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之后才会思考实施的具体方案。之后主持人还会参与资料搜集、采访和后期剪辑工作,这样“一条龙”的工作方式,能让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更为突出。

观察的灵敏性。善于发现是记者型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慧眼识珠,看到别人不容易看到的现象。《政情民意中间站》曾经播出的《门牌的尴尬》中,主持人在现场给嘉宾展示了一叠自己拍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在一条路的不同地段的剪影,上面全都写着同一个门牌号,这让现场的嘉宾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门牌的尴尬”,这就是主持人观察能力的体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