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发言稿(精选6篇)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演讲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演讲稿吧!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创新创业发言稿(精选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创新创业发言稿 篇1

文章标题:女工主任在三八节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姐妹们、朋友们:

大家好!

值此万物复苏,春光明媚之时,我们迎来了全体女同胞共同的节日——“三八”国际妇女节96周年纪念日。

在此,我代表市电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向关心和支持女职工事业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前来专程为我们广大女工庆贺节日的男同胞表示诚挚的谢意!向辛勤工作在全市电力战线上的全体姊妹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家人问好!

市电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上级女工组织、局党委、工会的正确领导和行政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我局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等中心工作,在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提高女职工素质、鼓励女职工参与企业改革和发展、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组织带领全局女职工积极开展“巾帼创新业、岗位建新功、行业树新风”竞赛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绩。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在全局上下掀起了“拼搏在岗位、奉献在岗位、建功在岗位”的“巾帼建功立业”活动高潮,像调度所、修试所、***农电局的女职工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业务骨干、科技攻关的作用,在技术比武、QC成果等方面取得较突出的成绩。在我局创建一流供电企业中,***供电局的女工担当了软件建设的中坚力量,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办事效率快,工作干劲足,充分表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农电局、计量中心、***供电局等单位在女同志集中的岗位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示范岗创建活动,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充分展示了**电力女工新的风采。

20xx年工作会的胜利闭幕,为我局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广大女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全市电力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结合厂网分开后,机构精简,人员优化的实际,职工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已是必然。“适者生存”是客观规律,“提高自我”是形势所迫。我们女工有聪慧、认真、耐心、坚韧等诸多特点,只要我们认清形势,提高素质,就有我们展示风采的舞台。为此,我希望全市电力系统的女工要进一步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成为新世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女性。

同志们,姐妹们,20xx年我局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让我们全体女工与时俱进,奋发进取,为把****电力做强做大作出新的贡献!

创新创业发言稿 篇2

街道社会事业办创新创业发言稿

一、卫生工作(部分工作)

1、整合卫生资源将胡家渡卫生服务站,村前卫生服务站,古庄新乐园卫生服务站及新塘里、戴歧卫生服务站创建成三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

2、同时建好惠城社区卫生服务站,规划定点好后将其建设成一流的现代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其起点要高,标准要高,要建成区乃至市新型的、有特色的、最好的、第一的卫生服务站,体现出新城的风采。

3、在硬件到位的基础上,依托卫生服务中心和各三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居民(村民)健康档案、定期检查、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及时提示给出饮食、起居、活动等处方供人们生活参考,使人人享有健康的权利得到充分体现,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去,温暖百姓心。

4、加强培训教育,针对居民(村民)定期进行健康知识的讲座,真正做到人人皆知,入耳入心,进一步促进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和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创造出一个身体健康,身心愉悦和谐奋进的社会大家庭,进入我们的每个社区,好象进入了一个健康快乐的乐园。形成全社会人民所向往的、都想渴望进入的人间天堂。

二、教育工作(部分工作)

1、进行新一轮教育资源的重组,长安中学的改造,理想城市学校的建设,金惠等社区幼儿园的新建都将展示教育硬件的风貌,辖区内现有省锡中——部级重点中学一所,省示范初中一所,省实验小学二所,省实验幼儿园一所,今年将创建省优质幼儿园一所(新惠幼儿园),市级一类幼儿园一所(张村幼儿园),这些教育资源的富饶必将出一流教育成果。

2、教育硬件的逐步到位,今年将着重研究教育软件的提升,第一要进一步实施人才战略,通过招聘、培训、交流、委培等多种形式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培养拔尖的领军型人物来带动一大批教育骨干。第二要解决目前一大批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和做出奉献的中小学代课教师和镇民办教师的医疗保险问题,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安心教育工作,是体现和谐建设的一大进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关心教育工作者的疾苦,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生活待遇,吸引外面的优秀人才来我们工作,为我们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人才的智慧优势。(现在各幼儿园教师紧缺,保育员紧缺,同时金惠幼儿园、理想城市幼儿园、新城中心幼儿园的开办,将需要很多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目前楼盘新迁入的新市民越来越多,急需解决他们子女的入学问题)。

3、条件成熟了,将把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大做强。通过几年努力,要把“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教育看、教育看长安”的口号喊响喊亮,打出品牌,走出全国,冲向世界,目标和决心不能动摇。

三、文化体育工作(部分工作)

创新创业发言稿 篇3

编辑工作者应从编辑出版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教学的需要出发,积极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身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及其提升途径。以期高效地完成日益复杂与广泛的编辑工作,更好地发挥出版物在科技文化创造、传播和积累过程中的信息载体作用。

编辑工作是一项既具文化属性、又有专业特性的精神产品生产活动,是社会科技文化创造、传播和积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开放、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传统意义上的编辑业务技能,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学习和研究,深化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本文着力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探讨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途径。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政策水平、职业道德和务实作风,而且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以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编辑工作效率的提高。

1.政治思想素质。编辑工作是塑造灵魂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编辑工作者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编辑作品的质量和品格。编辑工作者应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系列讲话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深入研究和掌握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将政治意识贯穿于出版物的选题、创意和编审过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编辑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

树立为社会进步、为人民服务的编辑理念,建立对读者负责的职业道德,及时发现和防止政治倾向错误的内容出现在出版物中。努力使自己编辑的出版物紧跟现代主旋律,有益于人们思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专业素质。编辑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是在编辑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专业素养,其突出表现是一丝不苟的求是作风。编辑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浮躁和粗枝大叶。首先,编辑工作者要加强对现代编辑理论、选题策划知识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学习,学会独立思考,拒绝人云亦云和想当然,无论是选题审稿、加工整理还是读校样,都要在严格执行编辑工作纪律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第二,要关注社会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对自己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文化事件保持灵敏的嗅觉,在海量的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发掘符合潮流、紧跟时代、适合大众阅读品味的选题。第三,要具有坚定的人生信念,热爱编辑工作,孜孜不倦地投身于编辑实践,以诚恳平等的态度为读者服务,保证出版物在思想、文字、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标准和规范。

3.文化素质。编辑工作是文化工作,是创造精神产品的劳动,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是胜任编辑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常常要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作者,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加强学习,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的阅读习惯,有效拓展知识范围,做到既博又专、博中求专、以专促博,实现博与专的辩证统一。不仅表现较高的理论修养、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应寻觅新的文化讯息、了解现代科学的有关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只有成为文化知识丰富的“博学家”,才能增强自己的文化适应性,慎思社会文化结构与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才能赢得作者和读者的青睐,成为文化创造与文化接受的核心枢纽。

4.创新素质。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在李克强总理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和践行的方向与趋势。编辑工作充满挑战性,是一种在创造性思维支配下的脑力劳动。创新素质是新时期对编辑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无论是确定选题、内容策划还是组织稿件、稿件加工、装帧设计,都需要编辑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当前行业内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捕捉新变化、新趋势、新动向,找准切入点和市场定位。编辑工作者更要增强对新事物的鉴别力,积极利用新理论和新技术,从多维面、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和解决编辑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博采众长中表现出版物别出心裁的独特风格。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编辑工作者从事具体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决定于其职业能力的高低。职业能力既是编辑人员理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又是个体业务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由于编辑业务是多方面的,因此编辑工作者的职业能力也应是多方面的。

1.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能力是编辑业务需要的最基本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新闻媒体和出版物要为社会正确使用祖国文字做出榜样。”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从政治高度认识提高自己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性,注意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把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追求,以贴切通俗的文字、规范严谨的表达保证出版物的语言文字应用质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的语言文字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语言文字的规范能力。编辑必须比一般作者掌握更多文字、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更熟悉语言文字的运用规范,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更正文稿中的语言文字应用差错。②语言文字的加工能力。面对作者的文稿,编辑应该在体会作者表达意图、尊重作者创作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审读和修缮,在语言文字方面锦上添花。③写作能力。尽管编辑的主业不是写作,但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就难以使编辑后的文稿文辞新锐、言简意赅,当然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文稿的审读加工工作。

2.选题策划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编辑出版工作新动态,具备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成为编辑工作者表现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内在动力。编辑工作者只有潜心选题策划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才能成长为有鲜明个性风格的精神产品设计师,才能奉献出让受众耳目一新的精美“嫁衣”。要提高选题策划能力,编辑工作者首先要深入社会和生活,从中激发选题策划灵感,寻找选题策划的线索,在预测和把握选题出版趋势和方向的基础上,策划、确立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又满足市场需求的好选题。第二,籍助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其传播的即时性、立体性和交互性,分析选题的可行性与发展方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使选题作品成为精品和名品,从而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第三,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机智灵活、不卑不亢、良好娴熟的社会交际中捕捉选题信息、设计选题角度、掌握读者阅读欣赏品位、发现优秀的作者和稿件、推动出版物的营销发行。

3.多媒介编辑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渗透到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相应地带来了编辑理念和编辑方式的历史性变革。编辑工作者应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及网络技术,迅速适应时代和技术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多媒介编辑能力。①编辑工作者应掌握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内容存储传输等新媒体技术技能,善于利用网络进行编辑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以及与作者和读者的沟通交流。

②在选题策划阶段,通过网络查询资料、交流信息、开拓视野,从海量的信息中甄选、提炼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分析总结选题。充分考虑出版物的形式多元化问题,特别要考虑所选主题是否适合多媒体数字出版。③在编辑实践中以在机编辑代替在纸编辑,利用网络组稿扩大稿源,利用电子邮件缩短稿件流程,通过网络交流抓住核心作者资源、聚集重点作者,通过网络文献检索核对参考文献,在加快稿件处理的同时保证书刊质量。

④关注BBS论坛、SNS社交媒体、博客、微信、飞信、播客等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强化多种媒介传播的融合,努力使纸质出版物转化为互动图书、3D图书、有声图书等数字形式,适合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数字化终端的阅读。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途径

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是一对共生共存的“孪生兄弟”,职业素质是内在的品格,职业能力是外在的表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有效提升编辑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首先,新闻出版机构要建立规范的学习与研讨制度,通过有计划的业务培训,引导编辑工作者学习新的编辑理论和知识,特别要学习网络技术条件下的编辑工作技能、技巧,定期就编辑工作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展开研讨,加强现代编辑工作的实践操作训练。

第二,结合《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组织编辑工作者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在完成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目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提高学习者的编辑业务水平。第三,为编辑工作者创造进修和深造的机会,选派有意向、有潜质的编辑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学习、实践,促进先进编辑理念和编辑技能的普及。第四,鼓励编辑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为编辑工作者申请课题、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提供必要的经济与政策支持。

创新创业发言稿 篇4

理论创新

随着播音主持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播音主持理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理论层面需要再上一个台阶,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新情况。

重视播音主持理论。特殊的优越感和职业倦怠心理使不少播音员主持人普遍认为只要字正腔圆地念好稿子,主持节目时不出差错就可以了。但许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如许多播音员主持人虽然在工作岗位干了较长时间,但由于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系统地进行过训练,不懂理论,业务水平难以提高。再如有些播音员只知道念稿子,成为了“传声筒”,一旦工作内容有所变化便不知所措。播音员主持人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积累和丰富的文化知识积淀,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更谈不上创新变化。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播音主持理论的研究。

改进传统播音主持理论。有声语言有着明显的历史发展轨迹,播音主持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传统的播音主持理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产生的,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而新时期赋予了播音员主持人更多的使命和要求,受众的求趣心理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期待值更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异彩纷呈、主持人节目的类型愈发丰富,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节目在传播中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对主持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播音主持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用理论指导实践,丰富了理论,实践中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受众也更乐于接受。

实践创新

形式创新。随着多媒体、网络等传播方式的分类越来越细,越来越呈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选择性,要想使播音主持能够独树一帜,必须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形式中,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形式上要做到适应、优化和统一,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播音创作的共性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播音主持形式在新的天地里获得更大的发展。

内容创新。稿件、文案往往出自别人之手,播音员主持人播报、主持的节目一般都有记者或编导采编好的文稿,虽然可发挥的余地很小,但播音员主持人应在原有稿件或文案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独具匠心的创意和见解。只要把握好正确的播讲目的,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加入自己的思索和创意,才会对节目的效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吉林电视台有一档类似于“知心大姐”的热线栏目,主持人笑天在回答问题时,没有和其他热线栏目一样,苦口婆心,欲言又止,生怕得罪了观众,影响收视率,而是采取果断干脆、直截了当的回答。乍一听或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但这档节目不但没有因此停播,反倒收视率居高不下。笑天就是抓住了东北人性情直爽、快言快语的特点进行创新,更加贴近观众,使观众有亲切感。

创新创业发言稿 篇5

关键词:数字化;网站;数字报;现状;新闻中心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049-0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媒体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声、光、电、磁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把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转变为数字编码,用于传输与处理的过程[1]。报业集团一直试图抓住时代契机谋求新的发展机遇,但无论是网站或数字报,报业集团总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搭建新的传播渠道,但从效果来看,并不乐观。本文前半部分主要探析数字化媒体环境下报业集团所处的困境,后半部分主要探析数字化媒体环境下报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一、报业集团网站发展现状堪忧

栏目名称

日 期 4月24日 4月25日 4月26日 4月27日

稿

数 平均每篇阅读人数 稿

数 平均每篇阅读人数 稿

数 平均每篇阅读人数 稿

数 平均每篇阅读人数

专稿(推荐)

首页 85 1017 77 1230 62 927 66 762

记者即时播报 90 798 79 962 51 833 69 763

社 会 43 762 24 1074 23 829 21 753

国 际 33 1282 33 941 25 887 32 744

国 内 54 651 61 744 42 830 23 754

上 海 83 664 107 797 111 600 89 548

财 经 69 528 51 607 43 479 28 461

娱 乐 34 840 37 598 50 446 15 464

体 育 25 837 25 373 18 282 20 299

消 费 11 616 5 995 0 0 16 950

生 活 9 1398 14 2555 20 600 1 231

图 片 23 1091 32 1716 24 1055 20 783

20世纪90年代,网络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不少目光敏锐的报业集团开始创办网站。截止到2009 年底,国内70%的传统报纸已经建有自己的网站[2]。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网站与纸质媒体在内容上同质化情况严重、网站经营毫无特色等原因,对于多数传媒集团而言,经营网站并没有为其带来实际效益,反倒增加了运营成本。

以上海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为例,于1998年创办“解放网”,后改名为“解放牛网”,新闻内容方面主要设有专稿首页、记者即时播报、社会、国际、国内、上海、财经、娱乐、体育、消费、生活、图片、视频等13个板块。笔者连续4天对其新闻栏目进行观察,发现其读者数远远低于新浪、腾讯等网站。以上板块在4天内共1795篇新闻稿,其中仅有7篇稿件的读者人数超过1万人次,平均每篇稿件阅读人次最高的只有2555人次(如表1所示)。而据梅花网数据显示,新闻晨报发行量为75万份、解放日报为55万份、申江服务导报为55万份、新闻晚报为22万份[3]。与纸质媒体相比,解放集团创办的网站所吸纳的读者数量不及报纸发行量的1%,既没有弥补纸质媒体在时效性方面的缺失,反而由于其经营不善等原因,加快了解放集团亏损的步伐。

上海另一大报业集团文新集团旗下的“新民网”也常年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上半年已经有部分员工离开工作岗位。

网站无法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在于表现形式单一、内容缺少原创性。对于大多数报业集团而言,报纸的发行量才是保证其生存的根本,因为发行量意味着广告商。因此,在刊登稿件时,报纸有绝对的优先权,最优质的稿件往往都先刊登在报纸上。网站上刊登的稿件一般转载自报纸,刊登出来的少量原创性稿件,一般是报纸编辑部筛选下来的稿件。此外,报业集团主办的网站大多的是文字信息,少有图片和视频信息,尤其是视频信息。另外,由于影响力小,在互联网媒体广告营收增长的形势下,报业集团创办的网站几乎没有得到广告商的青睐。因此,是否需要继续创办网站,值得商榷。

表1 笔者根据“解放牛网”信息统计得出其新闻栏目读者人数情况

创新创业发言稿 篇6

论文摘要:学术期刊刊发的作品特别强调学术性、探索性及语言的专业性,这就要求学术期刊必须严把审稿关。目前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日益暴露出弊端,因此学术期刊要完善审稿制度,逐步建立匿名审稿。从内外部环境和已有的成功经验出发,论证学术期刊实行匿名审稿制的可行性,重点分析匿名审稿制的功能和效果,认为匿名审稿可确保审稿过程规范维护审稿的公正性,持续提高期刊质量,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制分析。

学术期刊是以专门学者 为作者 和读者对象,报道学术研究成果的杂志。一般来说,学术期刊是由学术组织、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主办的反映其所属会员、所属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的机关刊物。从刊发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独创性的学术论文、学术研究动态、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和部分实验果等。学术期刊刊发的作品特别强调学术性、探索性及语言的专业性。

审稿是编辑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期刊工作中,无论是编辑约稿还是自然来稿,都要进行审读。通常情况下,各期刊编辑部均有自己的审稿制度,大部分编辑部采用三审制,有的编辑部也兼用会审制。无论是三审制还是会审制 ,它们都有一个共 同的特征——非匿名审稿。在当今学术研究与编辑出版业均呈繁荣趋势的条件下,三审制或会审制已经不能适应学术界的现实要求,并且 日益暴露出其弊端,匿名审稿制便应运而生。

所谓匿名审稿制,就是指期刊编辑部对来稿在隐去作者资讯后 ,委托相关领域的专家审稿 ,并据以择优刊用。在审稿过程中,审稿人不知道作者的真实身份,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因而有人也称之为双向匿名审稿。在编辑实践中,还有一些期刊编辑部对责任编辑也实行匿名审稿制。

一、匿名审稿制的可行性

目前,国内的一些学术类期刊也开始采用专家匿名审稿制,有的还专门在期刊中就此发表启事,广而告知,以示重视。但采取专家匿名审稿的学术期刊仍然为数不多,也未能在期刊界普遍达成共识。

第一,从外部环境看,国外学术期刊大都采用匿名审稿制 ,因而,学界对刊物的地位或权威性 的判断,也相对容易达成共识。我国港台地区的学术期刊也大都采用专家匿名审稿制。不仅如此,很多学术会议的组织机构也均通过严格的匿名审稿制来确定论文是否人选,否则不向作者发出与会邀请函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大力呼吁和倡导,使实行匿名审稿制的时机已经成熟。专家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呼吁在学术期刊界实行匿名审稿制。在这种 呼声背后,可以说 ,实行匿名审稿制正当其时。

第三,科技期刊已有的成功经验 ,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据了解,在我国许多科技期刊已实行了匿名审稿制。这是一种公平竞争,是保证学术质量的有效办法。相关人员还对匿名审稿的效果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结论是匿名审稿可以提高审稿质量,进而提高刊物质量 。

通过上述分析可 以看到,学术期刊实行匿名审稿是必要的、可行的,但是需要解决和预防的问题也很多。期刊界和学术界应共同努力,从各自的具体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学术期刊匿名审稿制。

二、匿名审稿制的功能

功能,即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匿名审稿制的功能首先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虽然匿名审稿制与传统的三审制在方法上有所不同,但两者都是审稿制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因此,匿名审稿制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三审制的终止。从这个意义上讲,匿名审稿制的功能在于对三审制的补充、规范以及对编辑审查稿件裁决权进行制约等理念上的更新。但匿名审稿制又具有与三审制不同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隐去作者的姓名,使审稿人在不受非学术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对文稿的学术水平、理论创新、总体质量等方面作出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消除审稿人的后顾之忧。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匿名审稿制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 "

第一 ,确保审稿过程的规范化,并展示 自身独立的价值。审稿过程规范化与否,与期刊质量的高低有着必然联系。期刊匿名审稿制的建立 ,对于提高我国的学术研究水平和促进期 刊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自身独立的价值,主要基于两点产生:其一,作者和审稿人双向匿名;其二审稿人为专家,对稿件所涉及的领域有专门研究这样可以完全排除外界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最 大限度地确保审稿过程的规范化、公正性,从而提高作者对审稿过程产生结果的可接受性。因为作者对审稿结果的可接受程度是衡量审稿制度本身价值的重要参数,审稿过程越是规范、公正,作者的可接受程度就越高。

第二,维护审稿的公正性。就一般意义而言,公正性具有价值和程序双重判断标准。公正性在这里具有两层内涵:其一是制约作用;其二是排除干扰。匿名审稿制的制约理念,是遏制学术腐败实际需要的理论归依。

第三,建立和维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期刊质量上升通道。建立和维系稳定的稿源渠道和公正的审稿环境,是学术期刊得 以保证质量的根本前提。可以这样说,越是严格奉行匿名审稿制的期刊,越能持续地发表高质量的作品,也越有利于期刊树立学术界的权威地位。反之,如果受制于关系稿、人情稿的羁绊,其发展只能走恶性循环之路。

三、匿名审稿制的效果

国内外科技期刊的实践证明,匿名审稿制是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术期刊而言,实行匿名审稿制是必要的、可行的,它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匿名审稿制有利于鼓励公平竞争,扼制人情稿、关系稿、面子稿的泛滥,真正做到一视同仁。目前,相当数量的学术期刊仍采用非匿名审稿制,从实践看,这种审稿方式具有不公平性。要解决以往审稿方式中产生的不公平现象,无疑要加强审稿制度建设。当然,实行匿名审稿制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其中的全部问题,但是,它的实行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只有从制度层面上予以规范 ,学术期刊才能更加有序地向前发展。

第二,匿名审稿制有利于建立学术规范,提高刊物质量,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失范”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对学术界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有识之士深感焦虑和不安。因此,强调和树立学术规范成为学术界的当务之急。多数学者认为,建立学术规范任重道远。对于学术期刊而言,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匿名审稿制。在这一制度下,审读稿件的事宜或由同行专家负责,或由学者化、专家化的编辑负责。这一制度是保证学术规范得到落实的一个根本途径,它为纠正“学术失范”现象、创建严谨求实的学风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三 ,匿名审稿制有利于形成 良好 的编辑 职业道德。编辑职业道德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尊重作者的劳动,维护作者的权益。对于一些有悖编辑职业道德、违反科学准则且在学术领域会造成极坏影响的行为,匿名审稿制在不知来稿作者资讯基础上,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

第四,匿名审稿制有利于提高编辑的学术鉴赏水准。编辑学者化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一般具有学科化、专业化的特色。作为学术编辑,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专门化的学问。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编辑的栏目中得心应手,从众多的来稿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筛选出高质量的稿件。匿名审稿制促使编辑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能更加认真地审读稿件,鉴别来稿的优劣,写出审读结论。这个审读过程其实也是编辑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其结果必然更加有利于编辑学术鉴赏水准的提高。

四、匿名审稿制的建制

权威的学术期刊决不是 自封的,也无须某个官方机构封授或任何其他有势力的组织、机构和个人来确认。《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和《哈佛法律评论》等享有国际声誉的学术期刊,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就在于匿名审稿制为知识产 品的评鉴提供了一个客观公正的参照尺度和度量标准,使得这些期刊经过一段时期的知识 累积,就能够对学术发展作出自己独有的贡献,并因此为学术共同体所倚重。在这个意义上,权威学术期刊的认定,是一个依靠匿名审稿制的保障而自发演进的博弈过程,它与出版社、出版地或出版文种并无必然关联。 "

反观国内期刊市场,近年来呈现一 片“繁荣”景象。成百种期刊被某个“权威”机构确定为“核心期刊”,而其中的许多期刊甚至连专业期刊也够不上,充其量只能算是涉及某个专业领域的普及性读物,却也列于“核心期刊”。由于制度缺乏刚性,加之利益诱惑,一些毫无价值可言的学术产品便通过这些得到官方机构认可的期刊成批地制造出来 ,为那些文章的制造者们提供因晋升职称、绩效考核而须发表一定数量论文 所必经 的孔道 。由于缺乏制度规范,许多文章从头至尾没有一个引文、注解甚至 因此,在一系列学术建制 中,笔者以为,建立学术期刊匿名审稿制,对于提高我国的学术研究水准和促进其长远发展,更为根本,也最为关键。具体而言,实行匿名审稿制的学术期刊,采用学术共同体普遍信服的程序和规范编辑出版。该制度的两个核心要件是:作者和审稿人双向匿名,专家评审。在严格的审稿程序面前,一切以学术质量为标准。没有既定的权威,这促使那些已经出名的学者继续保持创作的原动力,丝毫不敢懈怠;新锐学人则可依凭其原创性的学术成果,脱颖而出。当然,匿名审稿制也有其自身难以消除的缺憾,如制度内生的遏制学术创新、助长审稿人的学术霸权等弊端,但它无疑是国际学界公认的现有各种学术产品出版制度中最公平、最合理、最少弊端的一种。

匿名审稿制的实行,无论如何都说明国内学术期刊在审稿方面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如果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相似,则无助于改变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现状。因此,只有辅之以国外双匿名审稿制的实质性内容,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建立、健全审稿专家数据库,实现审稿人资源共享,才能使我国学术期刊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在创立伊始就站在一个高起点上,才能实现惩治学术腐败、维护学术公正秩序的目的。

[1]叶继元.核心期刊概论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杨全山.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路径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7(4):95~97.

[3]王建辉.新出版观的探索[MIll编辑之失常在学术.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杨全山.我国学术期刊市场化发展障碍及策略研究[J].现代财经,2007(8):79—81.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