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细致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幼儿教育论文优秀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论文关键词:幼儿健康成长的杀手锏
在幼儿的成长历程中,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因素多种多样,人们一致强调学校和教师对幼儿教育影响的重要性及主导作用,但却常忽视了对幼儿健康成长的杀手锏~~~家庭教育。
研究证明,人生的头六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六岁以后所有发展阶段的总和。而早期教育与其说给孩子许多东西,倒不如说是让孩子失去许多东西。为了不让孩子失去更多,这就要求提高家庭教育素质。因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素质左右着孩子的未来,也是影响他一生的、最重要的老师。
那么,父母该如何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呢?众多学前教育专家指出:学前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中,捕捉儿童身心发展各个阶段的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
经研究调查显示:“人对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的,小到几乎觉察不出的事,都具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则要求甚严和细心,具体来说家庭教育要做到以下十戒:
一:不要瞧不起孩子。有时候家长也许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样笨啊!”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说:“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每当孩子听到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三:不要贿赂孩子。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他不是为学习建立起来的良好自我观念而学习,而是为了物质奖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四: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可不一会儿,老毛病有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该知道,要孩子许诺是没有意义的。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即使孩子不太敏感幼儿教育论文,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五: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核心期刊。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六: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七: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如果你硬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应会很不乐意。父母应事先提醒孩子,等一会儿要他做什么,比如说:“小明,差不多再过十分钟,你该进来吃饭了!”同时,他们也可以允许孩子在服从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说:“喔,妈妈,我非要现在进来吗?”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独立而自我调节的人,这种做法是无效的。
八:不要纵容孩子。过分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自身。因为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要走上社会,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难说了。因此,纵容孩子只会剥夺孩子的潜在能力的发展机会,阻碍
九: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有些父母凭自己的喜怒随意设立规矩,同样的行为有时遭罚,有时由他去。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规矩来教育他。更不要对孩子说反话,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还很弱,若在他犯错误时说反话则会误导孩子,使他遵循、认可“反话”。
十:不要订不适合孩子年龄的规矩。假如你希望一个2岁的孩子同5岁的孩子一样循规蹈矩,只会使他自觉无能。因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龄不可能达到的行为水平。这对他的自我观念有极坏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应极力践行这十戒,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好地发展,有个美好的未来,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这就要求父母应充分认识孩子的性格特点,充满爱心,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个孩子。为了孩子,做到这十戒,我们又有何不可!为了孩子的未来,提高家庭教育的素质,利用好这个杀手锏,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幼儿教师 职后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调节教育过程,决定师生之间的关系,甚至决定着教育质量。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学生教育的启蒙者,因此对幼儿教师职后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 职业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不同的对错标准来自于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要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2. 职业道德对教育的影响及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其一言一行,从道德品质到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对孩子的思想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等文件明确指出,要规范幼儿教师的专业队伍建设,特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后文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规定必须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1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6.68万所,比2010年增加1.63万所,在园幼儿(包括附设班)3424.45万人,比2010年增加447.78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149.60万人,比2010年增加19.07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2.3%,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从数据显示,我国幼儿教师的队伍还会继续持上升趋势。
与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数量上升的还有各类幼儿园或者幼儿教师“虐童”丑闻,如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女教师颜艳红用透明胶封住幼儿嘴巴、太原某幼儿园教师狂扇女童耳光等对儿童身心产生极为恶劣影响的教育现象。因此重视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也同样至关重要。
二、埃里克森和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是由美国新精神分析学派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 从出生到死亡,人的一生由遗传决定,要经历八个有顺序的阶段,分别是: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又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它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阶段: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0~1.5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的情况。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处于这个阶段的儿� 如果在这个时期的危机没有得到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胆小惧怕,这阶段幼儿基本与父母在一起,与幼儿教师几乎无关联。
第二阶段: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1.5~3岁)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此时的儿童已经学会走路和说话,大部分儿童已经进入幼儿园,生活范围逐渐扩大。除了家长以外,幼儿园老师是他们接触到的成人中时间最多的对象。埃里克森指出,对这个时期的儿童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因为在这个时期儿童会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和接触对象的增加而产生一种要尝试自己听说能力的自主活动的需要,很多事情喜欢“自己来”,只有对他们的行为有足够理性的忍耐,才不会伤害到儿童的自主性。幼儿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忍耐[],同时给予孩子更多的爱。
第三阶段:主动性对内疚(3~5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 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与幼儿教师密切相关的是第二阶段“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和怀疑感”和第三阶段“基本的主动性对基本的内疾感”。
三、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继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女教师颜艳红虐童案曝光后,又出现太原某幼儿园教师狂扇女童耳光、儿童在幼儿园被老师用衣架毒打等一系列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各种新闻。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出现这样的行为,不仅折射出幼儿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亟须改善,更应让我们反省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形成之原因。
1. 幼儿教师任务繁重
从2002年到2011年,全国幼儿园增加5.5万所,在园幼儿增加1388.43万人。但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幼儿教师缺口约为80万。在幼儿园数量和上学幼儿数量急升的情况下,有的幼儿园为了扩张规模,在幼儿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将教学任务分划在之前的师资队伍中。有的民办幼儿园每个班级仅有一个老师,负责所有专业课程教学,并承担保育员的任务。这样就造成了幼儿教师教学工作和保育工作双肩挑,压力过大,情绪不能稳定,将某些情绪发泄在小朋友身上。
根据教育部《教师》[2003]1号文件规定,不同服务类型的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的配备比例应达到规定的标准,详细标准见表1。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省幼儿园数为10794所,入园人数是1223405人,在园幼儿数2192890人,教职工人数为115028人,其中专任教师为65403人。在全园教职工人与幼儿比例上,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全日制比例标准,但是仍有待增加教职工数量。
2. 幼儿教师学历层次呈多样化分布
有的学者研究发现:在各类教师队伍中,幼儿园教师的人员构成是最为复杂的;从学历来看,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职中和其他学历都均占一定的比例。其中,大专学历是当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主体学历,但是中专、职中等也占了一定比例。中专和职中毕业的幼儿教师的基本年龄在16-19岁之间,学历和年龄都是影响幼儿教师对职业道德重视的原因。
3. 家长的需求影响了幼儿教师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幼儿是父母的希望,他们作为还未成熟的生命个体放入幼儿园这个不再由父母包办的独立的大环境,家长迫切需要教师全身心地关爱与尊重幼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快乐发展。家长需要教师为自己提供“特殊照顾”的利益需求催生了“潜规则”的产生,极大地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廉洁性,其结果必然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滑落,甚至影响整个幼教界的整体形象。更为严重的是,幼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不被尊重就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即使将来成人后走向社会,也很难实现自我、回馈社会。
四、关于职后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学习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阶段。工作后是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考验。但根据实际情况看,部分幼儿教师对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比较轻视,因此在幼儿教师的职后教育中,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1. 让幼儿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有深刻认识,提升幼儿教师对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
教师的教育事业离不开社会,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在社会的教育工作中体现,因此让幼儿教师认识到自身的职业所赋予的社会意义有助于幼儿教师增强教育过程中对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
幼儿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是人类文化最开始的积极传播者,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利用人类已经获得的间接经验教授幼儿,更承担着因材施教的教育任务,即应在与幼儿的相处过程中发现、总结更适合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料等。因此,在幼儿教师职后教育中,需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和社会意义加以强调,使其认识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
2. 使幼儿教师明白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使幼儿教师能恪守职业道德底线
一个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幼儿终身的教育的开端,对幼儿面对教育的心理和态度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能影响幼儿的一生,甚至可能决定或者改变幼儿将来的发展方向。“罗森塔尔效应”科学地说明了教师对学生态度和引导对学生将来影响。福禄培尔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福禄培尔强调指出,儿童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儿童的发展必须循序渐进。他指出,幼儿园时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甚至认为人的整个未来生活,“其根源全在于这一生命阶段”。假如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受到损害,“他必须付出最大的艰辛和最大的努力才能成长为强健的人”。
幼儿教师对儿童的影响极其深远,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恪守道德底线,遵守道德规范,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友爱、平等、健康的教育,为孩子在以后的教育历程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教育印象。
3. 加强幼儿教师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完善幼儿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幼儿教师加强对相关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教师了解孩子的心理及各年龄阶段的行为表现,有助于教师理解孩子的各种反应,也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同时,有助于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实践。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 根据前文所述,与幼儿教师密切相关的是第二阶段“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和怀疑感”和第三阶段“基本的主动性对基本的内疾感”。
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深入学习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认真、仔细地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自己对职业道德规范有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工作者,其品德行为对对幼儿有很强的熏染力。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 教师[2005]4号。
[2]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 教师[2012]1号。
[3]浙江温岭虐童幼师多次将学生倒插垃圾桶进行虐待。 中国网新闻中心。
[4]苏令。 幼儿教师培养要扩量更要提质——访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院长秦金亮。 中国教育报,2013(7).
[5]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的通知。 教师[2013]1号。
幼儿快乐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幼儿快乐学习的保证,因为教师担当着培养健康儿童的职责,所以教师要当好自己的心理调节师。将我们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为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幼稚,可塑性极大的学前儿童,幼儿教师不仅是幼儿知识、智慧的启蒙者,更是儿童情绪、意志、个性的塑造者,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快乐幸福的使者.并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乐观向上,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当好自己心理的调节师,才有可能为孩子的终身幸福打下坚实基础。
幼儿的成长过程既是感受的过程,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种情绪体验的过程,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仅要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合理的变化,还要促进幼儿活动情绪愉快的变化,在快乐中实施教育,使之实现一种快乐成长。对幼儿来讲能导致影响幼儿快乐的大致有三方面一是身体是否处于舒适的状态(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二是幼儿所感兴趣的活动,是否身心自由,三是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某种目标,获得成功所产生的感受。作为活动过程中的愉悦的情绪体验,快乐对促进幼儿成长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能引导和鼓励幼儿主动活动,作为一种动机力量增强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能有助于幼儿形成人际依恋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有助于幼儿成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和幼儿成就相关的快乐能让幼儿自我肯定.包含着力量和信心,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基础。因此凡是包含教育目标的地方我们几乎总是关注幼儿的情感,关注引导而不是驱使幼儿去学习。
现在社会的变化使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亲身体验的机会减少,对实际生活的关心减少,幼儿的间接经验多,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严重不足。例如:我们在春暖花开时,在科学区,让幼儿种植一些易活的植物,养殖五颜六色的金鱼、小乌龟,供幼儿观察:在美工区,投放幼儿从生活中收集的废旧物品,供幼儿制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他们进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修补图书等让他们通过创造物质成果养成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习惯。开展各类户外游戏,角色游戏,小小故事会,才艺展示,朗诵会、童话故事表演等模拟体验,在愉悦孩子身心的同时.让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劳动,并提高文艺表演能力。在活动前调动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资料,寻找相关图片。让幼儿当小记者调查,采访爸爸妈妈了解他们的工作,知道尊重成人的劳动,利用周末,老师孩子和家长起远足踏青,参观动物园,采集树叶标本等活动,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提高孩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名画欣赏,名曲欣赏。自己作品分析、讨论;谈话、谁对谁错辩论会等交流探讨活动可以集思广益,培养孩子的批判精神和鉴别能力。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的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用不固定的知识为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把语言活动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幼儿交往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音交往环境。例如:由一个知识点为主轴引发出各个面,在活动前教师调动孩子和家长共同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由教师、家长和孩子整合,在活动中由于幼儿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发言很积极,学习主动,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和家长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动探索贯穿在幼儿学习的全过程。例如:教师看到幼儿对树上的蜘蛛网产生兴趣时,教师引导幼儿寻找“哪些东西是网状的”’幼儿找到鱼网、发网、羽毛球拍、网丝袋等许多网状的物品。和爸爸妈妈共同寻找资料,在健康教育方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
长的独立要求。采取孩子喜欢的形式如木偶表演、情景讲述、故事表演、说唱儿歌、童谣、绕口令、看图说话等形式还有语言实践活动,如报餐员、小记者、天气预报员、小小新闻员、值日生等。为孩子创设一个敢想、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篚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和孩子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例如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先让幼儿实践探索发现问题再实践问题得出结论。例如会转的陀螺,先让孩子制造陀螺,老师给不同形状的纸,让孩子自由选,做好后,玩玩,小朋友发现圆形陀螺转得快,三角形、方形、椭圆形转得慢,他们还发现不管是什么形状,转起来都是圆形,有的小朋友发现为什么自己的陀螺没有同伴转得快,他就想办法,再试一试,发现转快了,孩子在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我们为幼儿提供的心理营养要以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体验的心理� 大多数情况下,对幼儿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同时也适当的为他们提供磨练的机会,让他们适当地经受一些挫折,这时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是有利的。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幼儿形成热情、自信、乐观、有同情心等心理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从一日抓起,从小事抓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坚持不懈的去做才能使幼儿心里健康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并不断改变更新自己的教育观,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每位幼儿,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增强他们自信乐观、热情的快乐情绪。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总是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投八各种活动。教育活动目标和过程要建立在幼儿已有的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在充分活动中产生改变自己经验能力态度的需要,通过凝聚幼儿对事物的兴趣,让幼儿主动侵入活动之中,使幼儿的学 因此兴趣大多是产生在其对事物既熟悉又不熟悉的状态之中。
幼儿的成长是整体实觋的,是身心全面和谐的。单一的学习和训练不能有效的帮助幼儿实现成长,同时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幼儿实现的社会生活,而幼儿的生活是整体存在的,是一种内容多样性、方式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整合,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整合,教育方式方法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整合。没有丰富的多样化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幼儿的兴趣、经验、能力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制定
教育目标和内容以及方式上都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成长状态相适应,体现幼儿在各年龄段之间发展变化的持续性和有序性。 课程结构上的开放性,每个主题应建立在对幼儿实现社会生活的分析和阶段幼儿的兴趣发展状况了解的基础上,教育资源的广泛性和多元性·资源的组织和利用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
[2]布鲁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第6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幼儿园 师德教育 园长职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18-01
为了强调幼儿园师德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的部长周济同志,曾经做过重要的讲话,指出了中国的现在教育界的主要工作,要重视教师自己的品德修养的修炼,特别是在幼儿教育的阶段。这种师德建设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育是全部教育阶段的最初始过程,幼儿教师队伍也是所有的教师队伍中对重要的一支力量,幼儿教师队伍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是基础教育的先行者。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改革成败的关键,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师德教育的重要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全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改革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大,不只是经济上的开放,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也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逐步渗入进我国的教育界,不仅是中小学阶段,一些幼儿教育的新理念如今也被大家广泛的接受,特别是蒙氏教育法,如今不仅在很多的幼儿园中已经采用,很多家庭教育中也进行了引用。除此之外,就是福禄贝尔的幼儿教学理论,这些国外的幼儿教育理论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关注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适合我们当今教育界所提倡的人才培养方针,因此吗,在很多幼儿园的建设中,都受到了特别的重视。但是,这种先进教育理论的实施,所需要的重要环节就是教师师德教育的革新。
只有有了先进的教师队伍,好的教育理论才能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在担任幼儿园园长期间,根据我对于幼儿教育的观察以及对于一些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我对于幼儿园教育中的师德教育越来越重视,发现师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根据这些年的教育实践,我发现,教师的思想品德有了提升,对于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在幼儿教育阶段,加强师德教育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可以为新时期幼儿园教育改革提供
在教育部门颁发的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文件中,幼儿园的师德教育问题,也被提到了显著的位置上来,师德教育对于教师来说,主要就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从思想倾向以及对于教师幼儿这种特殊职业的热爱上来帮助教师全新认识自己的工作职责。为自己确立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学习和总结,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
因此,对于师德教育的提倡,不仅是对于教师自身是一个很有帮助的职业素养的培育,也是对于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基础。但是,在如今的幼儿教育理论中,我们的师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2.现阶段师德影响的瓶颈
首先,在教师中师德意识不够深刻,无法形成共识,学习不够深入。对于师德问题,很多在职的教师的认识都比较的浮浅,认为只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打骂学生、对于教学有责任心就足够了。这种认识远远没有进入到理论的深层地位,对于学校来说,对于这种师德问题的学习没有严肃的认识,在组织学习过程中,也比较的放松,看上去虽然比较的用心,但是只是停留在自己对于自己的既有概念的阐述上,不能生发出新的教学理论,更谈不上利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而且,由于我们的幼儿园对于师德教育的考核实施的是一种业绩考核的办法,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很对的教师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对于一些概念只采取一些死记硬背的方法,只将自己的事业关注在一些讨论课上的问题,不做深入的理解,也没有结合相应的书籍进行课外的学习,相关的政策条文,老师们也不注意学习。
作为园长,我在这些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缺少一些监督和管理,自己的理论水平也有待于提升,以自己目前的理论修养,要想进行全园老师的师德工作调配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其次,对于一些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师过于的严厉,但是缺少一些相关的原因分析调查工作,因此,没有及时发现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有效的将师德教育问题在教师中有效的推行和贯彻下去。而且在幼儿园建设时期,我们的关注重点还是在于一些经济上的效益问题,但是对于教师思想方面道德的建设关注就不够深入,对与教师的生活方面也缺少关心,以至于在教师自己的内心深处对于这种师德教育的安排多少也有一些抵触的情绪。
3.师德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首先,作为园长以身作则,形成榜样作用。要在今后的工作加强自我的思想观念上的改革,主动阅读相关的政策条文进行深入的学习,对于一些相关的品德素养培养的书籍要尽量的多加涉及,对于一些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要进行深入的阅读,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幼儿园发展观,从自己做起,抵制各种腐败思想的侵入。对于一些教育理论的学习要深入下去,根据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科学的设计教育理念,在全园中贯彻实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对策;小学化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普遍面临着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该问题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现象,相关教育部门要强化管理、监督以及指导幼儿教育工作,并通过大力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帮助社会以及幼儿园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通过不断应用和研究幼儿教育工艺学,使幼师的德育素质以及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以有效的缓解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1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
1.1家长需求相对扭曲:绝大多数幼儿家长并不能理解和遵循孩子的教育规律,容易受到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其中,以家长的攀比心态尤为严重。这就表现为接幼儿放学,直接询问其:“今天老师都教给你什么了?学会多少?背诵了几首唐诗?新学了多少汉字?……”在这种错误以及盲目的教育需求下,使得现阶段的幼儿教学过早的出现小学化现象。1.2幼儿园被较强的功利性所导向:目前,部分承包性质的公办幼儿园或民办幼儿园,基于对家长错误、盲目教学需求的迎合,实现提升办学的经济效益的目的,而有意识的去将幼儿教育小学化。例如,幼儿园更注重对幼儿教育的外显行为进行凸显,把教育经历全部放在幼儿学习识字、语言、速算以及英语等方面,从表面上看,幼儿是能够掌握多方面知识,并彰显了幼儿园教育的高水准和高责任意识,从而使家长放心的将孩子交给幼儿园。但家长们往往忽略了一点,上述外显行为只需要在短期培训就可以实现一定的效果,但幼儿智力潜能以及良好习惯形成均需要幼儿园的不断培养和引导,该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由此可见,在幼儿园被这种较强的功利性所导向的背景下,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愈发严重。1.3幼儿园师资水平相对薄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师是作为直接参与者存在的,其教育素养以及理念都会对幼儿教育效果以及幼儿的未来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我国部分幼儿园所聘任的幼师,并没有受到专业、系统的幼师专业教育资质培训,导致其并没有较高水平的理论教育素养。同时,还有部分幼儿园返聘小学退休的老教师,使其担任园中的幼师或更高的职位。小学退休的老教师往往教育观念相对传统,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另外,由于教育部门对幼师资质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也导致幼儿教育过早的小学化。
2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出现的负面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对幼儿的身体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幼儿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状态,倘若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大脑疲劳以及视觉疲劳。另外,幼儿的骨骼处于发育初始阶段,在过早的小学化教育下,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幼儿出现身体消瘦情况,同时,也会伴有身姿不端正等问题发生。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也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与水平,这是由于幼儿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学习能力。倘若幼师执意对其过早的进去小学化教育,将会使幼儿产生畏难心理,对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极为不利。
3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重要手段
3.1对正确幼儿园教育观的宣传进行不断强化:相关部门要对幼儿教育的宗旨进行大力宣传,使整个社会都能够充分了解幼儿教育。例如,各地区可以通过对幼教专家的定期组织,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对幼儿教育科学知识进行宣传,面向社会提供幼教指导与咨询。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协同幼儿园对家长的一系列错误幼儿教育认识加以扭转,使整个家长群体以及幼儿教育群体都能够意识到幼儿园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提升幼儿的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具备良好的自利能力以及集体意识,从而使幼儿得到健康的进步与发展。3.2建设一个高素质的幼儿园师资队伍:幼儿园要对幼师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进行提升,主要包括两种途径。其一,要严格把关聘任的幼师资质,并规范聘任幼师要求,只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幼儿园方能对其进行聘任;其二,幼儿园要进一步强化培训幼师与幼教管理干部,对其进行再教育,从而使其教育观念得到及时的更新,对其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3.3相关部分要对其教育监管智能进行充分发挥: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资格的审查与监管,强化指导幼儿园办园的具体行为,包括幼儿园的教师职称评定、考核评价标准、教学玩具以及教学用书的管理,杜绝幼儿园对课程进行任意增设现象发生,同时,还要对评估年审机制进行不断完善,科学的考评幼师资质,以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另外,相关部门也要对幼儿教育的管理监督制度进行不断的健全,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全面实施国家教委的有关政策,对社会力量的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幼教事业进行支持发展的行为进行积极鼓励,使幼儿入园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使幼儿教育的供需矛盾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从而使幼儿教育小学化显现得到有效的改善。
4结语
综上所述,从幼儿的长远健康发展角度来看,幼儿教学小学化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教育部分以及相关社会各界力量要对该现象进行严格的纠正,遵循幼儿的心理和身体发展规律,开展幼儿教育,从而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目的。
作者:公维平 单位:新泰市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李璐.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2):148-149.
[2]赵康,徐海东,王家铭等.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及对策[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12):71-72.
一、加强理论学习,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1、加强理论学习。园领导及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经常带大家学习有关开展德育工作的文件、先进人物事迹,观看反腐警示录,明确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2、重德育环境营造。注重本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栏的作用,及时宣传德育活动。把文明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常规活动中。要求各班教师以“争做文明小主人”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同时加大投入,对园环境进行改造,建造了幼儿舞台,使幼儿园环境呈现美化、亮化、儿童化、情趣化的特点。
3、每周开展德育教育。利用每个星期的升降旗时间,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根据季节、节日特点有重点的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了解粗浅的德育知识,增长幼儿知识。
4、礼貌教育。有句话,“近朱着赤,近墨者黑”。首先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幼儿之间树立一个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幼儿礼貌待人,从中学习了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知道尊重他人。
二、家园沟通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每天主动亲切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放学的时间跟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并且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表现,及时取得家长的配合。在与家长沟通时对待特殊情况要冷静、有条理地进行交流,对家长的建议虚心听取。
三、在常规方面
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要求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与孩子们共同讨论。我们班的幼儿有一个坏习惯,玩具玩了乱放,为了解决解决班级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没有对孩子们机械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讨论。通过这种方法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使常规教育由传统的“要孩子们怎么做”转化成孩子们自主地“我要怎么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实力的不继增长,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社会、国家、家庭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的普遍心态。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不仅有大城市的各种高价培训班,而且广大的农村乡镇对幼儿教育的热度也是日益升温,对幼儿各种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如春笋般发展。各级幼儿教育机构为了幼儿园的发展,甚至违背幼儿教育发展纲要、目标和任务,拔苗助长,以幼儿能认多少字、能算多少数为荣耀,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充斥现行乡镇幼儿园,殊不知这种教育教学模式,背离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正在一步一步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给幼教事业、社会和家庭带来重大隐患。当今社会经济实力的提高催生新的观念意识,更加深了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幼儿教育这种前几年不太受重视的领域。大多数家长们秉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这个观念,花大价钱让孩子在好幼儿园上好幼儿班。“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支撑着众多家长,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我的孩子都是要最好的,尽量在各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不管孩子的需要是行不行,应不应该。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这些“小皇帝”“小公主”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不懂得尊重父母,与人交往不懂得谦让,不讲礼貌,公共场所不守秩序,唯我独尊,等等,这些不文明的习惯在孩子身上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的孩子看上来的确是聪明,但许多的行为习惯、人格、特点是缺失的,是不健康的,这些现象表明,全社会重视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品格和特点的养成已经刻不容缓。正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幼年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尽管社会的要求、家长的希望有些偏离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但多年来广大的幼教工作者还是兢兢业业耕耘在幼儿教育这块辛勤的园地,他们顶住来自多方的压力,坚决地执行幼儿纲要的要求,虔诚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特别是在为了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呕心沥血,甘当人梯。
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幼儿是国家民族复兴之未来,是祖国之花朵。因此,幼儿教育者更要认识到幼儿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全体教师要形成共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认真落实。每学年开学之初,在制订具体教学规章制度时,一定要将本学年幼儿养成教育可行性报告提交并和教学规章制度一并在全体教师会上提出,让教师充分发言讨论,并形成可操作性条文。然后将这个需要幼儿养成的习惯量化成教学细则,让全体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自觉遵守实施,在具体实施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学校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落实情况,定期举办公共课、观摩课、比武课,重点讨论在教学中是否落实幼儿养成教育的情况,询问幼儿并和幼儿交流,感觉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变化,以评估效果,进行传、帮、带,让有经验的教师上公开课,重点贯穿培养幼儿习惯,课下交流心得体会,在全园养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氛围。同家长交流,询问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变化情况,及时了解幼儿情况,以利修漏补缺,让制度更具体,细则更量化,更好地服务于幼儿。
其次要在教学上具体落实。为了更好落实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共识,全体教师以各自的教学科目为载体,将自己所教科目和幼儿相应行为习惯有机结合,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力争不形式、不空洞,而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养成。为了培养幼儿讲礼貌、谦让的文明之风,在美术课上,有位老师利用小朋友之间借通讯工具之机,培养幼儿讲礼貌,合作之习惯,要说“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不小心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习惯。为了培养幼儿文明言行,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保护环境,有位科学教师就利用《我们喜欢清新空气》中“清新空气”来源进行教学,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利用音乐课《做客》,学习客人来访、拜访客人、敲门等礼仪知识,让幼儿懂得到别人家做客应轻敲门,礼物要双手送,在别人家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乱翻别人东西等。歌曲《好朋友》中,让幼儿在优美的歌声中养成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习惯,培养幼儿的集体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更应该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来影响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给予幼儿正面教育。在幼儿的心里,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家长们常说孩子就听你们的,你们说怎么样,孩子再难也要做到,我们怎么说都不听,教师是镜子,幼儿是影子,幼儿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这就是说教师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身心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基于此,幼儿教师应特别注意自己的文明习惯。穿着打扮要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行为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站立要笔直,坐着不能翘二郎腿,说话不能带脏字,待人要有礼貌。在与幼儿说话时,应用礼貌、商量、温和、友善语气,如“你能帮我做一件事吗”,“我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对孩子要有耐心,尊重幼儿人格,以身作责,率先垂范,做幼儿榜样,在这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影响下,幼儿的很多行为习惯就形成了。除了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利用诸如做游戏、情景式教育、挫折式教育等方法,将其融入幼儿教育之中,极大地促进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我们相信“:播种一个理念,你将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作者:黄孝莲刘顺祥单位: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中心学校
《 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探究 》
摘要:当前,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存在较大差异,最为突出的是城乡教师队伍、教育投资、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发展差异,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有必要对这些差异因素进行分析,并拟定针对性较强的改进方案。接下来,本文将对公平视域下中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平视域;中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
学前教育的实施效果关乎着幼儿的智力发展和健康成长,但是,就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城乡学前教育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总体上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较低,不利于农村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成长。为了改善这种局势,缩小城乡学前教育之间的差异,实现两者均衡、健康发展,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建设,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的环境,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一、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差异分析
(一)教师队伍方面的差异
首先,从教师入职门槛来看,城市幼儿园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较高,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幼儿园对教师普遍没有太多的学历要求。因此,一般而言,城市幼儿教师的学历起点比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起点要高。同时,从入职以后的情况来看,城市幼儿园比较重视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教师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往往会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学习;反观农村幼儿园,很少会对教师的职称提出明确要求,尽管部分教师会重视自我提升,但由于农村条件有限,教师缺乏专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由于城市幼儿教师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学历,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较高,加上能够通过再学习和深造实现自我提升,教师的教学实力便更强。所以,城市幼儿园有着庞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农村幼儿教师本身就很少接受先进教学理念的熏陶,加上这部分教师难以有机会进行深造,因此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相对较差。由此可见,城乡学前教育存在教师队伍方面的差异。
(二)教育投资方面的差异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幼儿园的教育资金也较充足,能够为学前教育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幼儿园拥有的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方面的教育资源)较丰富,而且也具有持续改善和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能力,使得幼儿园可以不断完善教学设备,更新体育、娱乐设施,保证幼儿能够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待遇[1]。但在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幼儿园的教育资金投入相对较匮乏,无法以充足的资金来进行基础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等也无法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加上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因此难以充分提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教育质量和效率都远不如城市幼儿园。可以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大差异,导致了两者在教育资金投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距,对学前教育的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教育机会方面的差异
在我国,城乡学前教育机会的差异较显著,集中体现为城乡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差异较大。在城市,幼儿园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教学设备和体育、娱乐设施都较齐全,环境也较好,因而幼儿园的质量相对较高。同时,多数幼儿园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内容和计划,能够有效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反观农村幼儿园,不仅幼儿园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能够获得学前教育机会的幼儿不到50%,而且大部分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不够完善,教学环境也较差,因而幼儿园的质量普遍不高,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得不到保证。总体来说,我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起点比城市要低得多,两者在教育机会方面存在较悬殊的差异。
(四)教育质量方面的差异
首先,城市幼儿比农村幼儿的入学准备更充足。有研究证实,如果幼儿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较高,幼儿在进幼儿园之前的数学准备、语言准备和学习品质等都更高,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和语言能力也相对更高。很明显,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家庭比城市家庭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都更低。因此,和城市幼儿相比,农村幼儿所做的入学准备要差一些。正因为如此,尽管当前农村幼儿园的入园率越来越高,但幼儿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接受能力无法达到城市幼儿的水平。所以,农村幼儿比城市幼儿的学习质量要差。其次,由于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较低,没有合理运用个体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自身引导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因此,城乡在学前教育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二、基于公平视域下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
(一)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
第一,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对教师队伍进行科学规划。为此,不仅要相应提高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同时在选拔教师的时候,要对其专业知识、教学水平进行整体考核,以确保所选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第二,要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对教师业务水平进行整体优化。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管理实践方面的培训,向教师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对实践中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技能和管理技能进行实操训练,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2]。在结束课程培训后,要及时对幼儿教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以确保幼儿教师的培训质量和效果,促使教师能够将这些知识和能力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同时,也可以定期邀请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前教育专家、学者来幼儿园进行讲座,使幼儿教师能够接受先进思想观念的熏陶,跟上时代的步伐。还应该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
(二)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扶持。地方教育部门可以拟定有关政策,增加农村幼儿园的数量,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建设要求,优化农村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和教学环境,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整体质量,为农村幼儿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3]。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以有效缓解农村幼儿园的办学压力,确保农村幼儿园可以有更多的教育资金来完善教育资源、加强基础建设,促使幼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再者,由于城乡学前教育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政府有必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以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重视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水平,有必要加强城乡地区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使农村幼儿园能够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接触到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从城市同行那里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城市幼儿园可以定时定期派遣幼儿教师去农村地区进行讲学,农村幼儿园也可以定时输送幼儿教师去城市进行学习,加强城市和农村幼教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教师可以通过知识讲座、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使农村幼儿教师更加直接地通过业务培训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一方面,城市幼儿教师可以在对农村幼儿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农村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情况,自己也获得更多的教育体验;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能够在城市幼儿教师的引领下,学习城市幼儿教师的成功经验,和城市幼儿教师共同探讨优化农村幼儿教学的具体措施[4]。这对改进农村学前教育策略、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异有较好的帮助。综上所述,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显著,为了提高城乡学前教育的水平,实现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方面应当正视这种发展差距,一方面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以便有效地缓解农村幼儿园办学压力,并适当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还应出台具体措施,加强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使农村学前教育获得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水仙。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探究[J].新校园(阅读),2015,09:164.
[2]杨帆。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128-130.
一、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幼儿园承载了重要的儿童教育功能,但当前大多幼儿园片面的注重幼儿知识教育,并没有行使儿童德育的重要功能,这就衍生出了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的一些问题。
(一)游戏活动中缺乏品德教育
儿童道德建立是儿童在与环境的不断交互中完成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教师为了更好的完成幼儿教育而创建的一种复合儿童特点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往往能够更多的明白事理,建立道德观。但就目前来看,许多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大多由教师主导来完成,制约了儿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使得儿童在建立道德的过程中往往过于被动,从而影响了德育效果。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活动中,儿童都想扮演“爸爸”这一角色,这时教师往往随意的定下角色,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想法,也没有教导儿童要懂得谦让、分享,在游戏活动中并没有渗透品德教育。
(二)教学活动中缺乏品德教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教学活动也是幼儿德育的重要途径,但当前许多幼儿园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理解比较片面,单纯的注重教学活动的知识教育功能,忽略了德育。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儿童对技能的掌握和对知识的认知,例如在小兔子捉迷藏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要求儿童能够跟随音乐进行表演,并没有注重儿童团结精神的培养。
(三)日常生活中缺乏品德教育
幼儿园不仅仅是儿童重要的教育环境,同时也是儿童重要的生活环境,但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缺乏对品德教育的渗透。幼儿园接触到品德的地方非常多,例如清晨进入校园的一句问候,对其他小朋友的一句感谢,放学之后对教师说一声:“教师再见。”等等都是关系到儿童良好品德的培养。生活是最好的教师,但当前幼儿园生活中还缺乏这种品德教育。
二、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途径
儿童的品德教育应当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和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从幼儿园品德教育问题分析出发,下面针对性的提出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途径。
(一)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儿童思想单纯、思维跳脱,正处于爱玩的年纪,游戏活动不仅符合幼儿的特点,同时也是幼儿认知世界、改变自己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引导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团结合作,懂得谦让,树立儿童正确的道德观。例如,在游戏活动中,如果一个儿童不小心撞到了另一个同学,教师要引导儿童说:“对不起”。让被撞的儿童说:“没关系。”通过这种礼貌用语的使用,来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还能够在儿童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也许一次两次儿童不以为然,但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儿童会慢慢理解到道德内涵。
(二)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儿童的品德行为和品德意识是在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作用下而建立的,对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渗透品德教育的内容,以此来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例如在幼儿园大班《认识家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在的城市,以及这座城市的特点,之后进行知识拓展,告诉儿童:“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祖国也是我们的家乡。”以此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此外,幼儿园教师可以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儿童讲一个关于品德的小故事,之后问学生,“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呀?”让儿童在品的小故事中自己探寻内涵的高尚品德。
(三)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1.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论文优秀11篇
2.幼儿德育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对于人与社会的发展极其重要。幼儿时期的道德教育是一个人一生的基本,它是其它各个阶段教育的基础。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开发人的潜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将持续终身。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幼儿时期的教育。幼儿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关键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当前,幼儿教育还存在着否定儿童在道德学习中的主动建构性,采用说教式、灌输式教育的弊端。这违背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儿童品德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幼儿园道德教育形式中还存在着采取封闭式、专门性的道德教育课来进行,割据了德育与其他各学科领域、与儿童生活的有机整合,这样是无法完成对完整人的培养。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关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游戏、故事等生活情景教育意义,发掘儿童日常交往、学习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和道德教育意义,建构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德育。让幼儿道德教育向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幼儿时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道德教育要渗透在教育过程之中,不能把道德教育从完整生活中抽离出来,也不能把道德教育从其他诸育中抽离出来。俗话说:习惯成自然,道德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环境的潜移默化,可见道德环境建设对于幼儿道德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我国当代道德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很多道德教育研究者在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教育中提出了许多崭新的理论,使道德教育呈现出了新的走向:
1、向人性化的道德教育发展
要教会儿童的分享、多赢、理解、移情、共处等等。它对人以心灵化教育,重视“以人为本”。
2、向开放性的道德教育发展
是一种向生活、生命、家长、教师、社会开放的、生成的、渗透的系统教育工程。
3、注重互动式的道德教育
在互动式的德育中,师生关系是平等、合作、尊重、理解、倾听、创造等道德要素。这是一种开放性的、生成性的、创造性的德育方式。易于教师发现儿童的道德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充分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思想。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目的在于:根据以上3点的认识,提出在幼儿园的道德教育中,应在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儿童掌握道德行为规范和技能的同时,建立良好道德环境,注重道德环境教育。在在幼儿园其他学科领域的活动中、儿童日常生活等各种环境中充分挖掘道德教育契机,渗透道德教育目标,使儿童不断获得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并通过日常的不断强化、练习,主动建构道德认知,形成行为规范化和习惯化。
三、研究中发现的几种常态化幼儿道德环境
创建良好的环境,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其中最值得注意也是最不可忽视的是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1.建构幼儿园内部德育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人文素质及其人格,尤其是教师的情感、人文素质智慧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具有最为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所以,教师必须是有道德的人、重道德的人,才有资格以满溢之水渗润、启迪学生的心灵,进而使芸芸众生彰显其向善之心、向美之愿。幼儿园要建立良好的环境,就要建立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幼儿建立起合作关系而不是专制关系,教师和幼儿可以一起制定课堂和游戏的纪律和规则,调动幼儿遵守规则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例如:教师对学生经常用“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等礼貌性用语,以表现平等。其次,教师和教师之间的道德面貌和道德行为对幼儿有着重要影响,幼儿园要建立和谐文明的教师关� 同时要重视培养幼儿学会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伙伴氛围。这些对于幼儿道德的发展非常重要。
(2)建立良好的德育软硬件环境
幼儿园处处要为幼儿营造德育美育相融合的氛围:在园部的楼梯走廊包括班级内都让墙面开口说话,说不同的话:有以五小为内容的幼儿创作的图片文字画,创设有关中国传统美德故事插画。有向家庭征集的照片,在环境创设中让家庭德育文化进入幼儿园,让家庭德育说话。包括:引导儿童保持高兴情绪来幼儿园,引导儿童来幼儿园的路上如何做,引导儿童怎样有礼貌的问候老师、小朋友和熟悉的人,引导儿童学做老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和班级的小主人,引导儿童怎样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等目标、活动。如大带小活动、互助合作活动等等。为了使儿童人格的生长在自身与自然、与周围的社会关系中得到审视和合理定位,并在与它们的相互作用中寻找道德的存在方式,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质,每个幼儿园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构具有幼儿园特色的道德教育软件环境。这个环境应该是有制度文化、日常规程、学习安排、生活要求、游戏规则等共同组成的一种系统性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形成需要幼儿园多年的积累与优化,对于幼儿的道德养成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德育的元素主要要贯穿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这才是与教育融为一体的德育。
(3)建立良好的幼儿伙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提到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而增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除了要让儿童有较多的机会交往之外,还要帮助和训练他们掌握一些交往的方法。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安排是很紧凑,和同伴交往的时间不多。因此,我们在安排活动时,充分保证给幼儿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和自由交往的机会。如来园和离园时的区域活动:让他们自由搭配,自己选择区域,自己选择同伴一起玩。在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时,我们也给他们提供充分自由的空间,我们老师尽量不去干预。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中自由交往。在幼儿交往中,有些冲突也是难免的。例如在区域活动时,幼儿常常会发生冲突,这时候我并不急于帮他们解决问题,只是对他们强调一下规则:这里一次只能有7个人玩。让他们学会通过与同伴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已经玩过的幼儿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让没玩过的同伴玩,等到下次可以来玩。再如:在户外体育活动自选时间,大、小班级实现自愿结对子的“大带小-小学大”的体育游戏活动,小班与中班结合、中班与大班结合,每天都让2-3名走进大孩子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大些班级的教师可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儿童如何照顾弟弟妹妹,教他们玩玩具,小些班级的教师可引导孩子通过观摩、参与哥哥姐姐活动,体验他人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孩子学习本领的欲望等等;这些活动使大儿童树立了自信心、责任感、自豪感,还懂得了一些照顾弟弟妹妹的方法,关爱他人情感还得到了强化。
(4)注重德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
真正的德育不是专门进行的,而是融入到生活与学习之中的。所以在教育中,要挖掘语言、科学活动、艺术教育等领域,以及区角游戏中的道德教育资源,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如:通过带领孩子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目标,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去认识那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还通过模仿表演来练习故事人物中的良好言行。例如:在一次大班水的沉浮科学游戏活动中,面对一个小钢珠和大些的纸盒,很多幼儿都猜测说纸盒比钢珠大,所以纸盒会沉下去,钢珠会浮上来。教师请幼儿做实验,结果钢珠沉下去了,纸盒浮上来了,面对结果孩子们都很迷惑,教师反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认为是钢珠比纸盒重的原因,教师就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认为因为钢珠沉下去了,纸盒轻才会浮起来。教师又反问孩子:“怎样才能知道钢珠和纸盒谁重谁轻?”,在教师的启发下,孩子们运用天平称出了结果:纸盒比钢珠还沉。面对结果孩子们又一次迷惑了,教师告诉了幼儿实验中浅显的道理。最后教师问孩子:在科学实验中,靠我们的小脑子猜能猜对吗?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到“不行”,懂得了一定要认真地做实验试一试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这个活动正是教师前期对孩子已有经验的认真分析之后,将培养孩子认真、负责、求真务实等科学道德教育目标融入活动过程之中。
(二)构建幼儿园良好的德育外部环境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而幼儿品德也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不同于知识的习得,它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和具体的行为方式为内在和外在的保证,它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因此,要想使幼儿品德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为幼儿创设适当的德育环境。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呢?当前,社会环境不容乐观,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幼儿园的周边环境的道德建设,就要通过社会活动,有选择性地让幼儿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同时,可以模拟场景,使儿童置身于一个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游戏情景和美好的情绪情感等情景中,获得道德情感的体验和认识,并在这些情景中模仿和练习道德行为。例如:我们针对幼儿园来讲,开展一些活动如:《我们幼儿园里的工作人员》、《叔叔,我爱您》,《方便的超市》、《敬老院里的爷爷奶奶》、《农大小学》、《热闹的街道》、《我认识的标志》、《清清的运河》、《望儿山的爱心故事》、《我能为北京奥运作些啥?》等,这些活动都是模拟性质的,能为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外部道德环境。
(三)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充分结合能有效地增加教育效果。所以,幼儿教师要帮助家长认识家庭对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制定了家庭幼儿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帮助引导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在建设家庭道德环境中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和宝宝平等交流
父母应把宝宝当作平等的交流对象。无论他的论点是否正确,想法是否单纯、幼稚,都应赋予平等的发言权。
2.耐心地跟宝宝阐明道理
比如宝宝不小心将别人的东西带回家,父母可以这样说:“那位被你拿了笔盒的哥哥没有了自己的笔盒,肯定很伤心,明天我们把笔盒送还给他好吗?”然后,带着宝宝把东西送还给那位小朋友。
3.尊重宝宝的权利
容许宝宝有自己的收藏品,如果父母要拿取,必须征得他的同意。
4.耐心对待宝宝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认真听取宝宝想要告诉自己的事情,当他表达不清时,父母可以给予安慰的眼神,鼓励他慢慢说,不要轻易打断他。还应注意倾听方式,不要总是站着、居高临下地听宝宝说话,这不仅会使宝宝感到一种压迫感,还会使宝宝不愿与父母交流。父母应尽可能地弯下腰或蹲下来与宝宝说话,同时进行眼神的交流,这既是一种亲密接触。又是对他的一种尊重。
5.夫妻关系教会孩子待人接物的方式,是孩子学习的最直接的模型。夫妻间要平等,要做到相敬如宾,相交如水,做好孩子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
幼儿的成长过程既是感受的过程,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种情绪体验的过程,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仅要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合理的变化,还要促进幼儿活动情绪愉快的变化,在快乐中实施教育,使之实现一种快乐成长。对幼儿来讲能导致影响幼儿快乐的大致有三方面一是身体是否处于舒适的状态(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二是幼儿所感兴趣的活动,是否身心自由,三是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某种目标,获得成功所产生的感受。作为活动过程中的愉悦的情绪体验,快乐对促进幼儿成长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能引导和鼓励幼儿主动活动,作为一种动机力量增强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能有助于幼儿形成人际依恋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有助于幼儿成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和幼儿成就相关的快乐能让幼儿自我肯定.包含着力量和信心,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基础。因此凡是包含教育目标的地方我们几乎总是关注幼儿的情感,关注引导而不是驱使幼儿去学习。
现在社会的变化使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亲身体验的机会减少,对实际生活的关心减少,幼儿的间接经验多,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严重不足。例如:我们在春暖花开时,在科学区,让幼儿种植一些易活的植物,养殖五颜六色的金鱼、小乌龟,供幼儿观察:在美工区,投放幼儿从生活中收集的废旧物品,供幼儿制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他们进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修补图书等让他们通过创造物质成果养成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习惯。开展各类户外游戏,角色游戏,小小故事会,才艺展示,朗诵会、童话故事表演等模拟体验,在愉悦孩子身心的同时.让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劳动,并提高文艺表演能力。在活动前调动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资料,寻找相关图片。让幼儿当小记者调查,采访爸爸妈妈了解他们的工作,知道尊重成人的劳动,利用周末,老师孩子和家长起远足踏青,参观动物园,采集树叶标本等活动,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提高孩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名画欣赏,名曲欣赏。自己作品分析、讨论;谈话、谁对谁错辩论会等交流探讨活动可以集思广益,培养孩子的批判精神和鉴别能力。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的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用不固定的知识为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把语言活动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幼儿交往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音交往环境。例如:由一个知识点为主轴引发出各个面,在活动前教师调动孩子和家长共同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由教师、家长和孩子整合,在活动中由于幼儿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发言很积极,学习主动,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和家长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动探索贯穿在幼儿学习的全过程。例如:教师看到幼儿对树上的蜘蛛网产生兴趣时,教师引导幼儿寻找“哪些东西是网状的”’幼儿找到鱼网、发网、羽毛球拍、网丝袋等许多网状的物品。和爸爸妈妈共同寻找资料,在健康教育方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
长的独立要求。采取孩子喜欢的形式如木偶表演、情景讲述、故事表演、说唱儿歌、童谣、绕口令、看图说话等形式还有语言实践活动,如报餐员、小记者、天气预报员、小小新闻员、值日生等。为孩子创设一个敢想、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篚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和孩子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例如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先让幼儿实践探索发现问题再实践问题得出结论。例如会转的陀螺,先让孩子制造陀螺,老师给不同形状的纸,让孩子自由选,做好后,玩玩,小朋友发现圆形陀螺转得快,三角形、方形、椭圆形转得慢,他们还发现不管是什么形状,转起来都是圆形,有的小朋友发现为什么自己的陀螺没有同伴转得快,他就想办法,再试一试,发现转快了,孩子在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我们为幼儿提供的心理营养要以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体验的心理� 大多数情况下,对幼儿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同时也适当的为他们提供磨练的机会,让他们适当地经受一些挫折,这时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是有利的。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幼儿形成热情、自信、乐观、有同情心等心理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从一日抓起,从小事抓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坚持不懈的去做才能使幼儿心里健康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并不断改变更新自己的教育观,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每位幼儿,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增强他们自信乐观、热情的快乐情绪。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总是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投八各种活动。教育活动目标和过程要建立在幼儿已有的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在充分活动中产生改变自己经验能力态度的需要,通过凝聚幼儿对事物的兴趣,让幼儿主动侵入活动之中,使幼儿的学 因此兴趣大多是产生在其对事物既熟悉又不熟悉的状态之中。
幼儿的成长是整体实觋的,是身心全面和谐的。单一的学习和训练不能有效的帮助幼儿实现成长,同时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幼儿实现的社会生活,而幼儿的生活是整体存在的,是一种内容多样性、方式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整合,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整合,教育方式方法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整合。没有丰富的多样化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幼儿的兴趣、经验、能力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制定
教育目标和内容以及方式上都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成长状态相适应,体现幼儿在各年龄段之间发展变化的持续性和有序性。 课程结构上的开放性,每个主题应建立在对幼儿实现社会生活的分析和阶段幼儿的兴趣发展状况了解的基础上,教育资源的广泛性和多元性·资源的组织和利用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