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的论文【通用13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小编阿青给大家分享的13篇小学语文阅读的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1

一、阅读教学审美建构的新思考

1、通过自主阅读感受美

在小学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自内心地去感受文字中的美。教师要对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建构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阅读,陶冶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感悟和领会其中的美。例如:在学习《山行》和《枫桥夜泊》时,由于这两首诗自身的韵律和节奏感较强,加上诗的内容意蕴深厚,在朗读过程中,脑海里会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朗读中,具有音乐的美感,能让学生进行审美构建。通过反复和不断阅读,学生能对诗的内容进行很好的掌握。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受诗中的美,并且享受美。此外,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朗读比赛、小组间竞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会不断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2、利用视觉形象发现美

美感主要来源于人内心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在阅读教学中构建的审美,能陶冶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和欣赏美的能力。美感的构建过程是学生认识美、评价美和欣赏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最便捷和最直接的方式,如:用眼睛看和欣赏,去认识和感受美,这不仅带给学生色觉上的震撼,还能让学生感受精神愉悦。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插图的形式,促使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更好的理解。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达到欣赏美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寻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通过放映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学习《恐龙》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有关恐龙的图片,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恐龙图片进行介绍。通过这种直观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在学习相应的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图片,通过视觉感染,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达到良好的审美建构。

3、从阅读分析中鉴赏美

小学学生语文课本中的美学形象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充分结合这些美学形象,同时利用语言和意境等进行分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一篇文章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在对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时,要特别重视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例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时,可以利用以上所阐述的,对文章的语言进行仔细揣摩,领略文章中语句的美感。此外,对有些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对人物的内心进行分析和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

二、结语

总之,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要采取多元化措施为学生提供美学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发展。本文从阅读教学审美建构的特点和阅读教学审美建构的新思考两个方面对小学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论文 篇2

一、前言

语文教学的一大核心就是阅读教学,只有使学生阅读更多书籍并实施阅读锻炼,才可以增强其自身的语文知识储备和综合运用能力。当前,阅读教学应与时俱进,引入新兴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生本教育即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观念。所谓生本教育,即在实施教学期间全方位凸显出学生自身的主导地位、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凸显出学生本身的主动性。生本教育对比原本的师本教育尽管有相应的区别,但是没有本质方面的排斥及矛盾,而是师本教育相应的进步及健全。在生本教育这一观念的引领之下,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

二、借助生本教育理念中的小学阅读教学对策

(一)凸显出小学生的主导地位

由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即一类基本型科目,其相应的阅读教学对于增强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层次而言无可或缺。所以,小学阶段对语文开展阅读教学就变成了小学阶段语文有关教学内的一大根本科目及关键科目。伴随了生本教育这一观念以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应意识到在实施教学期间学生自身的主导地位,并把学生当作开展教学的核心及主导,在开展阅读教学期间也应全方位凸显出这一观念[2]。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期间就应引领学生对部分关键的字词、句式、语段实施深层次剖析。比如,在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诗词开展教授期间,由于即古代诗词这一模式,在诗词内的部分意象内就会涵盖了更为深层次的内涵,小学阶段的学生较难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及把握。为此,教师就应细心地引领学生开展思索,指引其对诗词内的句子实施深层次的探究,并可以在学生对诗词本身的含义具备相应的把握过后实施示范性的诵读,把这一诗词内所涵盖的对好兄弟的思念、想念一类感情加以体现,以辅助学生可以获得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在生本教育这一观念之下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实施阅读教学,教师应全方位凸显出自身的辅助功能,大力实施引领,让学生可以体现出其在教学内的主导地位[3]。

(二)构建良好的阅读教学情境

小学时期即学生被教育的初始时期,在学生自幼儿园内迈进小学过后,部分依旧不能很好地紧跟小学阶段教师的教学步调,就体现在学习期间注意力过于分散与开小差等。若班级中出现少数学生过于活泼,则整个教学相应的成效及次序等都会有所降低。因此,在还未开展教学以前,教师就要依据学生自身的状况,构建一个紧贴平时生活的教学情境,让整体的教学气氛更为欢快及放松,这也即增强学生自身的加入欲望与对学习本身兴趣的重中之重。比如,教师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文章期间,可以寻找一些与西沙群岛有关的旅游简介及小文章以让学生开展阅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西沙群岛本身的魅力。在阅读结束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依据阅读的成果说出自己心中的观念,以锻炼其本身的表述能力。此外,虽然部分教师在实施教学期间借助了引进式这一教学方式,但是其所构建的情境不够合理,不单不会吸引到学生自身的关注,还会使情境相应的教学丧失其根本的功用。为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情境相应教学的成效与质量,教师就应自如下几个方面着眼实施改良:其一,对语文有关教学情境实施构建,要将学生自身的兴趣当作根本,能够让学生想要加入,并与学生自身的认识特点相一致。其二,在开展教学期间,为了提升并锻炼学生单独进行思索这一能力,教师应借助疑问型情境与矛盾型情境,进而开启学生自身的革新型思维,同时提升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实施阅读教学相应的成效。

(三)纾解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和困难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实施阅读期间无法避免地会碰到部分问题,此时,教师就应增强与学生进行交谈,把握其实施阅读的状况及进展,探究学生自身对某部分内容的理解产生了错误与否。而对部分内涵充实但是对学生而言过于繁杂的内容,教师就应引领学生一同开展阅读,借助多媒体一类辅助方法以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比如,教师在对《荷花》这一文章实施教授期间,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掘文章本身的情感及内涵,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一类方法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去网络内下载部分与荷花有关的图片及小视频、小文章等给学生进行展现,以让学生更易把握文章本身的情感,并凸显出其中的重难点。而对于某部分语段,还能够裁取各式影视片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文章内关键的观点、具备教育价值的理念,或是部分写作方式及技能,教师均能够借助多媒体以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把握其内的关键点,使学生在对文章实施探究期间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述出自身的想法。如此,不单使学生把握了文章内部的关键点,还增强了其相应的表述技能及阅读技能。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本教育这一观念应用到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实施阅读教学应着眼在将学生当作主导以实施教学,教师不单应给学生予以阅读条件及阅读空间,还应激励学生学会独立思索,勇于表述出自己的观念,对自身所喜爱的作品应尽力达成情感方面的共鸣,以提升阅读成效。同时,对学生自身获得的成就,教师应多予以激励,使学生不单可以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更具自信心,并凭借最优的状态加入至阅读内,逐步增强自身的表述技能,以促使小学阶段的语文有关阅读教学获得更为长远的进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3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有着一定的价值意义,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充分认知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比如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等等,都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在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教学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群文阅读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及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及小学生的喜爱。在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以教材基本体系为前提,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及文本内容主体,提高对群文教学的编排及组织,以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实现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目标。

1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

1.1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是要求学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学生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群文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不过目前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中的教材仅仅只是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与度量。所以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教师可以使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自由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能够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及知识面。

1.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的社会中,学生要想能够与时俱进,就要获取足够先进及丰富的信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的信息量。目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保障自己的讲课质量,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放慢自己的讲课速度。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全面理解小学课文中的内容,但是也大大抑制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

1.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使用单篇文章进行教学的模式,只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另外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往往会忽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问题。为了教学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那么群文阅读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小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群文阅读任务的时候,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并且找出问题的答案,能够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1.4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方式的指导。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整堂课都围绕同一篇文章进行讲解,内容也都是以文章中的知识为主,完全忽视了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具有正确阅读方式。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目前小学语文中使用的教材都是根据同类题材编排的课程体系,每个单元都可以作为一个群文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年级层次进行教学。

2.1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中心议题体现着教学的目标,是群文阅读课堂的中心。教师在备课的阶段,要设置好议题,把握好议题的难易程度。议题既要有挑战性,也要有可学习性。议题的选择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事物的看法不够全面,教师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议题。议题的选择要有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指的是以小学生目前的阅读能力水平为基础,以主题为前提,使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计划教学计划进行的群文阅读活动。此阅读活动有两种方式:其一,完善型。教师以学生平时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为基础,包括学生对不同主题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一些掌握较为薄弱的主体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其二,提升型。教师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通过展开不同的主体进行阅读指导。这种方式是以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及基础知识为前提,进行的高层次的阅读指导。比如在进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知识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充满矛盾但是却被统一的现象,通过此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从这个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使学生能够自主归纳知识,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整体,使学生能够在搜集知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2.2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指的就是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进度,并且结合教学中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其能够服务教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其一,预习型。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前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阅读类似的文章,了解文章中的内容,为文本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复习扩展型。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掌握文本知识的程度,开展学生课外时间的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面,并且充分的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环境、生态之类的群文,使学生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及环保状况,这样小学生能够充分认知课文中的危机。并且还可以使小学生体验身边的污染现象,使其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状况,那么就自然而言的完成文本的学习。

2.3充分运用群文阅读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需要的课文之外,教师可以选择有对比性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在差别中看到学习方法和规律,提高语文文章的鉴赏力。联想阅读是学生联系自己的自身经历,体会不同文章的情感。对于部分摘抄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全文,使学生关注作者的选材以及情感的表达。在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之后,可以在课下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体裁或者相关作者的文章,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结语

人们在生活及工作中的阅读方式主要分为单篇阅读、多篇阅读及整本书阅读三种,为了使学生能够具有多篇文章阅读技能,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更新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思想,创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以及教学对策,以为同行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B版,2014,(1):60-60.

[2]李晖.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5,(4):169.

[3]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54):37-38.

[4]甘玉林.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路解读[J].小作家选刊,2016,(25):170.

[5]杜娟.起承转合———浅谈小学语文与群文阅读的联系[J].东方教育,2015,(6):188-188.

[6]易文慧.试论小学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与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5,(16):72-72.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的论文 篇4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文章从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素材四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生扩充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阅读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在对其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进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需要转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观念,不能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阅读教学往往会成为答题技巧传授,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文章时,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对文章的中心内容进行归纳,从而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索,这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阅读的重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化,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教《黄山奇石》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通过阅读文章,充当广告设计师来给黄山设计广告语。借助这样有趣味性的。话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广告语,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再如,在教《惊弓之鸟》一文时,教师可在上课之前向学生提问:从生活常识来看,只有弓箭组合在一起才能射击,但是如果没有箭,怎么办?教师可给学生制造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学生的大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体会阅读的乐趣。

三、注重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有效理解阅读内容,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任务的设定。比如,在教《观潮》一文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钱塘江大潮的景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

四、以生活为源泉,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素材

生活是人类创作的源泉,也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库,生活中的素材往往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比如,在教《颐和园》和《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当下古装影视作品阐述看法。再如,以学生喜爱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品讨论。并且借助影视作品中安定祥和的生活画面与文章《圆明园的毁灭》中残破的画面形成的鲜明的对比来进行阅读教学,将文章的内涵引申到爱国主义的高度。在课余时间可以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进行参观,或者观看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电影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阅读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就显得极其重要,教师需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同时,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进行积累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丁古琴。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均衡教育:以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xx(2):59-60.

[2]温少忠。以读促学以学定教以教传道:浅析小学四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J].华夏教师,20xx(8):64-65.

[3]王春梅。朗朗书声起已悟文中意: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甘肃教育,20xx(20):95.

[4]孟锋。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xx(28):5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5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拓展小学生的其他基本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入新颖、有趣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融入到语文学习中。教师还要从长远的角度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夯实基础。下面就个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如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几点教学策略,旨在为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优点

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对思维方式、语言技巧、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展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新课改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在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用全面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阅读学习,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1-3]当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时,就可以深入学习其他学科,比如拓展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通过语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等,进而提升学生的多学科学习能力,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分析

(一)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培养方案作指导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学校并没有深入理解新课改的要求,只是对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一套专门针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科学方案,不能很好地拓展新课改要求的基本内涵,加之教师教学思想落后,没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教学观念。很多教师只是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至于教学效果如何,有没有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只能通过试卷来寻求答案,然而这些都无法在试卷上很好地体现出来,使得教师不能很好掌握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不利于教师在下一步有效开展阅读能力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4-6]上述情况都是因为在小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培养方案作指导,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只有紧密结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将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落实到实际的方案之中。

(二)在实践教学中问题多多

实践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交际能力,但由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可依据的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故而处理不好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矛盾问题,造成教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体培养的方式方法缺乏,内容单调,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有效地开展口语交际能力教学。

(三)教学形式过于死板

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在阅读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这忽略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思想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达不到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四)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不够有效合理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有所偏差,认为语文是我国的母语,口语交际能力是伴随着学习内容的展开而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不需要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的诗词掌握能力、字词句掌握情况、阅读能力和写作运用能力以及识字断句能力等基本能力,只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简单、粗略的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反馈,不利于学生的阅读学习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

(一)在阅读课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在师生之间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机制,加强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老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多种角度创造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情景和机会,鼓励学生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对阅读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放下与教师互动过程中的各种顾虑,敢于发言,敢于向老师提问题,进而可以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认可,树立自信心,提高主动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7]教师要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互动环节中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比如,为了使学生练在平时、练在全体,可以把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设为“五分钟演讲”时间,可以是阅读收获、亲历趣事、今日要闻、诗歌故事等,把它作为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个机会。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拓宽阅读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可以让学生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并形成一种主动阅读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书中有趣的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定期开展阅读交流会,让各位同学把近期阅读的书籍中有趣的地方或者认为有用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与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分享阅读的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多地互动与交流,也要主动和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会张嘴说话,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思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因材施教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要深入开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工作,最关键的地方是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基本性格特点因材施教,不一样的学生阅读基础和口语交际能力不同,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和口语交际能力,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来给他们布置阅读任务。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可以让阅读基础好的同学去阅读稍微难懂的书籍,让阅读基础差的同学去阅读比较易懂的书籍,并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能够将所读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复述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读书笔记中的所感所想,创造条件让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学习经验。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对读书笔记的互动交流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情况,为下一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展开做准备,有效确保每一名学生通过阅读提升口语交际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四、结语

对学生在阅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有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营造一个欢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到更加全面的语文口语交际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在新课标改革教学中,要紧跟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潮流,全面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走向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昊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xx.

[2]印依妮.小学低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xx.

[3]刘红.农村寄宿制小学5-6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调查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xx.

[4]邰银雪.贫困县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xx.

[5]胡方奇.昌邑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xx.

[6]邰先君.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xx.

[7]谈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xx.

[8]杨丽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xx,(63).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论文 篇6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十分重要。本文对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辩证分析,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改革

一、对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辩证思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我们要正确的对待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辩证的对其进行审视。

1、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缺陷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中的绝对主导,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老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情况下,学生“唯师独尊”,以老师的观点为标准答案,不敢有自己的想法。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尤其在阅读中,不同人的根据自身的情况会对文字有独到的见解。过于强调老师的威严性便打消了学生思维的释放,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注重智育,教师将大量的应试知识和应试技巧灌输给学生,过度注重练习,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小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黄金时期。过于强调知识灌输和机械练习,打压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

小学语文不仅具有文学性,《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了小学语文的工具性。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常与实际生活脱轨,更多的强调阅读的文学性,造成语文成了一门华而不实的学科,学生也难以学以致用,语文课变成了单纯的语言训练课。

2、传统小学阅读教学的经验

虽然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着诸多不足,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改革程中传统的阅读教学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以“精讲”为主,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有过整体把握之后,对文章中心思想进行剖析,针对重点段落集中讲解。学生既整体理解了文章内涵,又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认知,对重点的字词句也有大致的把握。但是精讲也要有度,一定不能忽略文章的整体行。上文所述,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讲练结合,在讲解完文章之后教师针对重点问题提出问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合理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外,传统阅读教学还重视朗读练习。朗读也一门再创作的艺术,通过教师的前期铺垫,在学生对文章有一定了解基础上,运用朗读的技术可以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更容易被文章所打动。只是,传统的阅读教学阅读形式较为单一,需要改进。

二、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新课程标准提出新的理念下,以为是笔者提出的对改革小学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1、倡导教学中师生主体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对老师观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时候,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析,多用积极的话语赞扬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如老师应多用“这位学生说的很好,连老师都没想到”“太棒了”或“这个想法是不错,不过你看……”一类的语言。这样可以提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取得了主导权。

2、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阅读是对文字进行理解,通过文字的形式接受作者情感的过程。要激起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就要引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教师可以在课上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组织学生开办图书角、图书交流会的活动,教师也可以充当导演的角色,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带领学生进行小型舞台剧的表演。学生的兴趣有了,自助学习的良好品质也会在兴趣的推动下慢慢形成。儿童阶段形成的良好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3、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朗读可以是学生加深对文字和语句的印象,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朗读虽然是传统阅读教育的有益经验,但是传统的朗读形式和手法过于单一。传统的朗读方式无非是老师带着学生分段齐读、找个别学生单独朗读、找不同学生分段朗读的形式,比起学生的自读,这种形式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强化。在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朗读营造情景,在学生朗读是用优美的图片作为背景,用动听的音乐作为陪衬。这样容易是学生融情于景,对美的感悟更加深刻。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去,这样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学生对角色感情的拿捏。

综上所述,阅读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分必要。对于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我们要“扬弃”,针对新课改提出的理念对现有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彦峰·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点滴做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

[2]王玉蕊·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点体会[J]·吉林教育·2010(11)

[3]潘宝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J]·新课程(教研)·2010(08)

[4]周振权·高中生物教学要加强自主合作学习[J]·新课程(中学)·2010(11)

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论文 篇7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小学语文阅读素材的作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生态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生态道德教育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开展的学习语文知识的活动,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生物和生态环境知识,还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在这一教育中,师生、知识、社会之间形成了多层次的互动,因而开发了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生命价值。

二、如何实施小学语文阅读中的生态道德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这一教育新课题,教师应该多加探索,不断实践,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1、依托阅读素材,感知美好环境

小学语文阅读素材中有很多被附上美丽的插图,还描绘了美丽的环境,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阅读素材的道德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感知美好的环境。例如,在学习《山中访友》时,教师可以利用阅读素材中的插画,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古桥、溪水、山林、悬崖等自然美景,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美好会在学生心中唤起感觉,这时再来学习课文,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强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中美好的景物,如草原、森林、田野、城镇等,引导学生感知自然环境的美好。

2、依托文章亮点,激发生态意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教师可以依托文章的亮点知识,激发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针对文章的写作手法,有一些是借景抒情,有些是托物言志,还有一些是借古讽今等,教师可以利用文章的写作手法,抓住文章的写作亮点,向学生上一次生动的环境教育课。例如,在学习《白杨树》时,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白杨树与边疆战士的关系,学会思考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对白杨这一景物产生崇敬之情的时候,引导学生关注周围景物,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心中燃起对环境的赞美之情。

此外,教师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还可以借助于课外活动形式,如减少制贺卡送祝福数量、312种植行动、保卫山林拾垃圾、调查水污染等活动促进学生的保护道德意识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论文 篇8

一、小学语文阅读引用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途径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阅读作为中国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学生需增加传统文化文献的阅读量,这样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也有利于他们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度。只有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于现今语文教学的课本与阅读之中,才能便于当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与民族自豪感,从而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使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引用传统文化

1.增加学生对于古代诗词的背诵与阅读

中国古代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总结记录了中国古时各个朝代的经济、文化以及各方面的现象,且用词优美,感情丰富,形式多样。古诗词朗诵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在中国小学课本中出现频繁,也广为流传。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增加比较容易记忆与理解的古诗词是对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

2.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加入更多的传说与历史故事

传说与历史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很多传说用或简单、或传神、或诙谐的描写让其中的人物和情节栩栩如生,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让学生分明善恶。而历史故事涵盖了中国古代的史实,能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言传统的礼节与习俗,端正学生的思想。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合理引用传统文化就不能缺少对于这些传统故事的阅读。

3.增加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比重

古典名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名著的阅读就仿佛是历史的重现,能够更加鲜活地展现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能够了解当时的风俗民情,能够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4.将传统文化渗入阅读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若想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自主阅读的能力,就必须要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兴趣与阅读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关系,只要有了阅读的兴趣,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才会事半功倍。对此,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方式,在传统文化阅读的时候营造出一种意境与气氛,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合理引用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但传统文化的引入不能生搬硬套,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在引用传统文化的同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当下的外来文化,促进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发展,开创中国新时代的新文化。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论文 篇9

摘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起着重要的奠基石的作用,把小学语文的这块石头慢慢垒好了、结实了,才能攀越更高深的学科。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则让老师和学生难以把握,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无法融入理解。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敏感阅读期,刺激学生大脑中的语言思维区,培养其阅读的浓厚兴趣,并进一步加以巩固,这样才能在阅读启蒙的领域占领先机,弥补缺憾。

关键词:

趣味阅读;小学语文;弥补缺陷

小学语文的趣味阅读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性、情感性以及良好的语感节奏,结合生活经历沉淀积累语文知识,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高尚情操与品格特征。在学校这个智力冲撞、生命力勃发的特定环境下,小学语文担负着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喷涌出耀眼光芒的重任。而阅读,大量的阅读正是满足学生的渴求,发展学生的心理,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这就是趣味阅读的全部意义所在。

一、趣味阅读的黄金期及独特性

1、知识存储和构筑框架

启蒙教育家蒙特梭利的研究结果指明:3岁即可看一人,意指3岁即可萌生出一个人的学习兴趣所在,而在持续的近十年生涯中则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强烈探究需求,这时期的学生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迫切需要人类进步文化的种子,需要老师及父母在他们的内心播下美好阅读的种子,例如,诗歌背诵、国学经典诵读、童话故事、自然科学知识等,这些种子深埋在他们的心底,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会在他们的知识储备库中不断得以发酵、沉淀和聚集,最终形成他们自身独特的知识构架。

2、奠基智力和健全心理

优秀教育学家曾总结出人脑智力启蒙和直观感性思维的发展乃源自于文学阅读,博大精深的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在懵懂中获得知识功底、于一知半解中积累智力基石。阅读对学习存在困难、智力存在缺陷的学生较成绩优异者更能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所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加强其感觉统合训练的同时更要加强阅读,就如同感光力弱的胶片更需要很长的感光时间是同一个道理,要反复、反复、再反复地强化他们的智力区,用更明亮、更长时间的阅读之光来照耀他们,才能将困难的学生从黑暗的角落释放出来,奇迹般地展现他们独特的人生。

二、小学语文辅导中趣味阅读应用要领

小学语文趣味阅读其实质是用兴趣之绳牵引学生的感观和知觉,浓郁的兴趣芬芳会引发学生的无限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达到潜移默化、培养人格的最终目的。

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项,用各环节间的联系巧妙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及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1、精心创建意境,导入文章主题

小学语文以低年龄段学生为对象,教材以优美感性的语言为主,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让学生理解文化精粹。如,《老人与海鸥》一课的内容讲解,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多种生物及鸟类的图片,配以它们生活习性的讲解,让学生活泼自由的天性在可爱的图片及教师生动的讲解中逐步进入文章的内容中去。

2、注入感情因素,培养心理阅读

凡是一篇好文章,都有它的立意和主题。优秀的教师要在课堂导入时,注重感情培养,用抑扬顿挫、丰富多变的表情带动学生的阅读情绪,注意掌握这其中的转折变化,让学生深切体会文章的内涵,在阅读的同时培养丰富的情感,激荡出学生的内心世界。

3、紧扣提问切点,理解阅读精髓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学会找到文章内容的提问点,根据学生水平设置不同层面的提问点,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极为关键。只有找到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切入点,学生才会依循这个问题去探索、去深究,循序渐进、前后相连的问题会引导学生开启智力,拓展思维,在阅读的课堂中就能真正领会文章真谛。同时,教师在问题设计的环节要贴近学生生活,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因为不熟悉的事物让人们觉得陌生,从而逐渐失去对它的原始驱动力,只有让学生在问题中找到与自己的认识相似或相近的特征后,那么记忆的关联才会得以开启,才有兴趣的驱动。被学生接受的阅读提问才是真正激发兴趣、理解阅读的精要所在。

4、、鼓励迸发激情,赞许成就进步

任何一个学生都离不开老师赞许的眼光,任何一个进步都离不开鼓励的字眼。小学语文趣味阅读学习中贯穿始终的是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智力思维的推动。鼓励教育会极大地触动学生的神经,尤其是学习能力困难的学生,更要让表扬和嘉许环绕在他们的身边,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阅读中提升智力,发展思维。

总而言之,抓住学生的黄金阅读期,尽早确立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将是一个人智力语言发展至关重要的节点。为了让每个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就要重视黄金阅读期趣味阅读对启智、育性方面的重大作用,也许人类思维的奇迹就蕴藏在"趣味阅读"之中呢。

参考文献:

[1]孟宪娣。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创设策略[J]。教师,2012(30)。

[2]甘青。浅谈小学语文情趣教学[J]。教师,2012(19)。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的论文 篇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成为各语文教师亘古不变的研究话题,而个性化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教师的关注与青睐。个性化阅读教学较以往的单一、机械、沉闷的教学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学生个性化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它强调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替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三者的灵魂交流,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启迪学生智慧,活化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理解,从而断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施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门运用广泛、极其重要的语言和思维性学科,小学语文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与灵魂,一直是萦绕教师心头已久的问题,而个性化阅读教学为苦闷的阅读教学带来了甘霖与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教学的兴趣与信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增强阅读体验,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感悟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二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析疑、解疑和答疑能力,推动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学生质疑批判精神的形成一定意义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学生长远健康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三是有利于教师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促使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加之各小学语文教师的努力,个性化阅读教学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毋庸置疑的是,目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学生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二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保护学生阅读信心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一些语文教师由于意识不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不注重因材施教,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学,留给学生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过分注重阅读结果,忽视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亟待创新,课堂不能迎合个性化阅读需求,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三、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实施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使学生成为阅读主体

众所周知,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开展与实施的,以人为本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精髓,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不断解放思想,构建活跃开放的阅读教学新格局,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广阔的平台,才能推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基于学生心理特征、学习认知与学习兴趣开展阅读教学,充分保护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与自信心,加强与学生心灵交流与沟通,急学生所急,为学生解忧,营造民主和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研究、发现与感悟的结果,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使其在与师生的互动交流中提高个性阅读能力。

(二)创设多样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情境,可以使个性化阅读更焕发生机与魅力,这使其较以往阅读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多彩的阅读情境容易使学生找到阅读的存在感,阅读兴趣自然萌生,学习热情瞬间高涨。因此,创设多样化的阅读情境,极易引发学生情感与生活的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体验因素,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具、语言艺术(趣味谜语、游戏、故事等)创设问题情境、生活化情境等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潜在的激情与兴奋感。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

现阶段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着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机械单一,“满堂灌”与填鸭式教学方式依旧存在,极大挫伤了学生个性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完全屈服于教师的“权威”之下,来自学生心底的声音极其微弱,因此,为了充分展现学生的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阅读激情,丰富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促进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运用多种阅读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很有必要。常见的有效教学方法有,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法、启发诱导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阅读与朗诵比赛法等,根据不同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酣畅淋漓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要轻松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个性化”的含义,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关注不同阶段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督导与教育很有必要。主要应做到两点:一是各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兴趣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二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紧可能尊重学生个体阅读差异,留给学生自由阅读与思考的时间,放任其自由发展。不同的学生倾向于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阅读材料,教师不应横加干涉,而应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将选择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自由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个性化特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动机,开展基于学生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也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论文 篇11

摘要: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兴趣/阅读能力/自主阅读/提升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阅读为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足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方式,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获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要让学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

1、让学生自己读书。

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老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

2、让学生自己提问。

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既可集中质疑,也可随机质疑。可先小组进行,再全班交流。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读。也是学生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3、让学生自己说话。

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只有将交际形式多样化,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或同座式、或小组式、或全班式),学生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只要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才能不断进步。而且通过这种个性张扬,能转化为学生更具有个性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倡导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关系学生终生的一件大事。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书本的学习,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与合作学习,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书籍等加以整理,进行专题阅读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阅读,积累内化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且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四、拓宽阅读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创意朗读

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领会不同,读出来的情感就不同。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角度去体会课文,去感触课文,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读出自己的情感。

2、适时引导学生想像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课文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此处做出合理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在教学《白杨》一课时,结尾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情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于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发展了自我,在想象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经历,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操。

3、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语文,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书本是甜的”。能从小就体味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终生阅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喘息精神》庞红艳《学科教学中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3、《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杨映华《甘肃教育》2006(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12

一、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为学生开辟一个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体会,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来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抽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将各自的阅读体会和同学分享。例如,一个学生要推荐某本书给大家,他将他的阅读感受讲给大家,大家通过对他的阅读感受产生兴趣,这样才能让其他的学生愿意去读被推荐的书目。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继续保持长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养成长期阅读的习惯,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读书重在悟读

教师的领读与范读是把学生带进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走进课文所呈现的精神世界。教师引导学生动情地读课文,用自己真实的感情品味语言,才能感受到语文课文所创设的魅力情境,所表达的丰富意蕴。在领读时,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领悟,不要多考虑技巧,重点是情感的把握和情感的投入。我在指导《鸟的天堂》中“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段的朗读时,针对一些学生把“颤动”一词作重音重读强调的现象,作了引导:“同学们,刚才读得不错,不过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情境?是什么在颤动?这样重读‘颤动’是否符合这样的情境?”在学生想象到这一句话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感受到“生命的轻微的颤动”后,我又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请你们带着这种感受边想边读。”结果,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读“颤动”前作了一个稍长的气息停顿,再轻读“颤动”,其效果不言而喻。

三、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个性化阅读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基础之上。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核心环节。因此,在教学中要实现个性化阅读,首先必须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对文章的讲读式分析、填鸭式教学,而是将课堂的主体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体,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而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我们要深入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从高高在上的教者、不容质疑的师者转换成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主体,与学生真正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并不是教师的附属,而是与教师有着平等权利的共同参与者,是阅读的主人,是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被动的追随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阅读中来,不是教师要我们读什么,怎么读,而是我们需要读什么,应该怎么读。这样学生才能以主体身份展开阅读,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教师、文本进行积极的互动。为了保障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提高和教学方式进步,一定要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通过该考评的标准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找出成功和不足,对于不足之处就要积极思考,做出转变教学思路,调整或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步,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和运用能力。

四、增加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要求,不少于145万字。对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为的是让学生多读,多感受生活。但多读还不行,还应多写,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智力以及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事物尚未形成整体与完整的感知能力,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该下工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选择一些相对容易理解,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的阅读材料,比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同时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阅读的材料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要逐渐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水平。简单说来,阅读材料选择所应该依据的要求就是思想健康、内容与学科结合、适合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同时我们要与家长联合起来,一起为学生制定具有个性化的阅读计划,这样的课外阅读才能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

五、总结

新课标下,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教法的创新,尤其是语文阅读应与时俱进。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关注并积极加以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阅读方法训练,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以新课标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来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快乐阅读、主体阅读,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有效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13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趋势,造成小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积极性低、学习困难等问题,使小学生不能实现语文阅读有效性学习[1]。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有效性学习。本文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展开讨论。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严重降低了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影响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一般情况下,造成小学阅读有效性低的原因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语文阅读教学程式化[2]。我国学校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步骤程式化,既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影响学生的创造力,使得学生对文章重点内容理解不透,降低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小学生语文阅读有效性。其次,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认为小学教学内容简单、自己能够完全胜任,在课前就不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同时也不为小学生制定学习目标,造成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语文阅读目标,语文阅读学习效率严重下降[3]。再次,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语文阅读教材选择随意,造成语文阅读教学重点缺失,同时,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不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讲解,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只了解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对其他知识一概不知,造成语文阅读教学成了“走过场”,学生语文阅读知识理解不透彻,学习过程中缺乏想象力,语文阅读学习效率严重下降。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造成小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提高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严重下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一)在课堂中融入多媒体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系统发展迅猛,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就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创设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活跃语文阅读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4]。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小鸡、小狗、小鸭以及青蛙等与课文有关的视频和音乐,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为学生营造一个《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画家”在创作作品时的激动心情,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进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深入理解到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从而实现语文阅读的高效率学习。

(二)在课堂上融入“互动式”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教师讲课速度过快、语文内容太深奥,就会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消化吸收语文阅读的重点内容,从而降低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语文阅读学习效率严重下降[5]。因此,教师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运阅读学习积极性,实现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人数为6人,让小组成员分别饰演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以及青蛙,一人负责文章朗读,让学生在表演中进行互动,增加语文阅读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画画?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不用画笔就能画出一幅画?”等问题,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小组讨论找到答案,再举手进行问题回答,从而增加学生自信心,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

教师要想实现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就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加强互动,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在注意他,从而增加其学习积极心。其次,教师需要对运阅读课堂时间进行严格分布,分布给学生充分時间,让学生利用这个时间进行语文阅读知识学习,疏通文章段落、整理文章中的生词。最后,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需要对问题进行标记,在请教老师,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理解透彻,从而获得学习自信。总之,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充分掌握语文阅读技巧,还可以完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性教学。

总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综语文合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教师要本着“教学与时俱进”的理念,深入研究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等一系列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处于主动状态,提高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韩素。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xx(10):56-56.

[2] 万爱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xx(7):41-41.

[3] 王运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20xx(13):162-163.

[4] 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xx.

[5] 赵刚。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36):317.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