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论文优秀9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该页是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设计概论论文优秀9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建筑设计论文 篇1

1.概述

本设计位于城市中心区,且具有综合服务设施的,多功能,复杂的城市标志性建筑。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功能也在相应的变化。具有多用途,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建筑应运而生。本设计解决的应是走在时尚前列的白领一族,同时兼顾城市市中心大量人口的商业服务功能。

功能方面,采用自由分割的大型商业布局,兼具一切服务设施,比如餐厅,健身,美容等高档场所。满足大多数成功人士的消费方向和水平。

造型方面,作为建设具有城市市标意义的建筑,造型不宜太花哨,亦不宜太简陋。同时不宜做奇形,异体的建筑形式。我追求的是向上的,积极的,稳重的,现代化的建筑造型。

整体形象应与整个城市未来50多年的发展方向相吻合,且与城市主要建筑物,时代广场等风格一致。

2.背景

该项目位于某中等城市市中心的繁华商业区,牌楼西街以南,牌楼南街以西的道路转角处,基地原为工商银行和电影院所在地。项目北侧为时代广场。显然此二者为本城市中心体现休闲,娱乐的服务场所。

该地块交通便利,甚至可以说可能会造成交通拥挤,这是其一不利。其二不利。该地块周边服务设施相对完善,需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功能与品质。

优点处于商业繁华区,具有发展市场和潜力。

3.设计要求

合理解决与本设计有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综合提高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能力,并能遵循功能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造型美观、环境相宜的设计原则,从实际出发,正确立意,进行创造性构思,力求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既要发挥优秀的历史传统,又要有面向新时代的新气象,表达其自身的公众形象特点是设计必需考虑的重点。

尊重环境,塑造融技术和艺术性一体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标建筑,使该建筑成为城市的视觉焦点和形态中心,并有高层综合性建筑的特点。

设计要以人为本,将建筑设计成为满足商业和SOHO现代城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和谐整体。设计应成为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建筑。

4.方案总体构思

大型商业服务入口以牌楼西街入口,靠近时代广场和朝阳购物中心,面向大人量街道。辅助场所和车行以牌楼南街入口。地块北部主打大型商业服务,东侧主打休闲服务。牌楼西街和牌楼南街交叉口处,做一下沉式广场,海纳百川,汇聚人流。

裙楼屋顶利用为露天餐厅,烧烤娱乐等户外活动。

立面造型主打技术类现代建筑风格。

5.设计要点

1、总平面合理组织交通流线,与环境相协调。尤其处理下沉式广场

2、功能分区合理组合,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3、设计体现城市形象,与该城市协调。

6、设计方法和工具

总平面分析,交通流线,周边环境统筹协调。体快分析,细部推敲。

设计工具:CAD,Sketchup,varyforsketchup,photoshop,coreldraw,会声会影等软件和徒手绘。

7.任务书要求

该项目为包括综合性商场、儿童娱乐、健身、餐饮、SOHO现代城等功能的综合性商业建筑,地下1~2层为停车场,地面1~3层为综合性商场,四层为特色餐饮和风味小吃,五层为儿童娱乐和健身馆;6层以上为单身公寓或酒店式公寓,可成为“小型办公或居家办公”的SOHO现代城功能,适应于中小公司的居住与工作的生活和办公场所。

8.设计进度

一,二周,一草阶段,争取出一概念方案

二,四周,多方案比较,确定方案

五,六,七周,建筑细节,功能和造型微调

八,九周,绘制正图。

十,十一周,建筑表现,平面排版。(以上均为个人计划,另有相关学校安排计划)

9.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

3、《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最新

4、《民用设计通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最新

6、《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现代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

10、各种设计规范、学报和参考书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 篇2

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供参考)

1、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2、毕业设计有何创新之处?

3、设计的思路,设计的步骤,以及目前处理方法有哪些?

4、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你是如何理解“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这个概念?

2、 尺度是空间环境设计中众多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我们对空间环境及环境要素在大小的方面进行评价和控制的度量。那么尺度在整个空间设计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用尺度去规范空间设计?

3、谈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

4、谈谈论室内设计中的人情味。

5、 环境艺术设计并不单纯是设计外观形式,也不是简单地将使用功能罗列起来,那么你是如何理解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呢?

6、 当下有很多的设计趋势,其中有一种是生态设计,也就是自然元素的运用,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并且在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中你是如何运用生态设计?

7、 公共空间都包括哪几个具体的空间区域?

8、 空间是否具有节奏性?你是如何理解空间的节奏性?

9、 设计师如何辅助施工人员做好设计项目的施工?

10、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否具影响性?从哪几个方面具有影响性?

11、 一个良好的室内设计方案应该包括哪几方面的因素?

12、 符号在设计中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在你的毕业设计中你是否运用到符号呢?

13、 家具陈设是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是如何选择家具陈设去彰显空间的特色呢?

14、 在居室设计中如何体现“人性化”设计?

15、谈谈时尚与设计

16、你的设计方案的难点?如何解决的?

17、你的毕业创作参考了那些画家的作品?这些画家对你有哪些影响?

19、谈谈招贴设计中的字体、色彩的运用?

20、谈谈包装设计中的继承和创新。

21、谈谈现代标志设计的要点。

22、谈谈你眼中的绿色包装设计。

设计毕业论文评语 篇3

1、该文以X—为主题,充分体现出时代性和现实的社会价值。全文分X—个大部分。首先对X——进行了论述,然后重点分析XX—。全文基本上都是紧扣主题来展开论述。在论述过程中该生较好的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XX问题。语言较流畅,但观点不够精炼。在论证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理论论证方法与实践论证方法。观点表达准确,思路清晰,文章整体性较强。整体上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2、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多,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3、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观点表述也基本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在论证过程中基本上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理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但参考的资料还欠充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少数观点论证不深刻和全面。

4、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观点表述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

5、 本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又充分反映出社会现实的需要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正确,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要分析论证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该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的资料不仅充分而且与主题结合紧密。但格式欠规范,案例论证不够。

6、 本文以XX为题,首先对XX—的论述,然后在重点分析X——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因此该文在选题上紧扣专业要求,文章结构科学合理,文章观点表达准确,用词正确,语句通顺,思路清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在论证方法上采用事例论证与案例论证。查阅的资料充分合理。不足之处解决问题的对策还缺少可操作性。

7、 xx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工程计算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公司指令坚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受到大家一致赞扬。

8、 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

9、论文主题明确,语句基本通顺,层次基本清晰,观点表达基本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邓小平关于行政改革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格式基本规范,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但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太少,部分论证内容与主题结合不紧密,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0、该生综合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政治表现良好,法纪观念充实,服从安排听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短短实习工作期间,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希望xx继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断总结提高,为毕业后投身祖国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11、 xxx同学工作积极主动认真,好学肯动脑,尊敬师长,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操作技能都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12、 xxx同学工作努力,能按师傅要求去工作,尊敬师长,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提高,希望今后更加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人才。

13、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英语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特别是斯坦贝克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作者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语言也非常犀利,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14、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能较好地综合运用社会理论和专业知识。论文写作态度认真负责。论文内容教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充分,层次结构较合理。主要观点突出,逻辑观点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

15、论文思路比较清晰,语句基本通顺,层次清晰,观点表达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党内监督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针对党内监督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解决建议,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与主题结合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和有说服力,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部分内容与主题结合的还不是很好,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建筑设计论文 篇4

1、设计原则

1)建立主题化校园,更具有可识别性和认知性:抽象“智慧之眼,艺术源泉”的主题化校园,无论是从平面布局,建筑造型,色调材料,景观小品,都与主题紧密相关,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和认知性。

2)书院制度的探索,营造特色书香氛围:书院是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具有培养人才、研究学术、传播文化等多种功能。探索书院制度有利于我们发掘深层次的中国传统教育建筑形态和精神。书院建筑空间布局中最大的特征是院落,院落空间贯穿着从单体到整体的结构,是书院的空间内核。我们对传统书院的院落布局形态拓扑,使其成为校园的主要控制结构,打造明确的轴线和一进进的院落,营造适宜尺度的围合空间感。

3)科学格网与自然脉络的整合:规划设计时,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条件,集约与开发并重,充分发掘利用现有土地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形成科学而有序的格网结构。另一方面,打造自然动感的中央水系,营造活泼灵动的校园空间。

4)绿色校园,打造低碳生活:设计中将积极考虑建筑架空层、雨水收集、太阳热水系统、光诱导措施等,通过主动和被动的绿色技术打造绿色校区。

a、被动式绿色技术:通过采用被动式绿色设计技术创建安全、经济、舒适、可持续的绿色学校。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学习空间。因此,我们的设计原则是优先采用被动式绿色设计。

b、主动式绿色技术:通过建筑造型,构造等达到的被动式措施是绿色技术的重点,同时,还将辅助一些主动的措施,比如光诱导,雨水收集,太阳能集热器等,共同打造绿色生态的目标。

2、空间结构

校园以中心“艺术之眼,智慧之泉”为核心节点,与东侧校前礼仪广场和西部运动场两个大的开放空间形成中轴;建筑排布讲究院落布局,各教学楼以及宿舍楼围合形成大院落,行政办公楼位于整个校园院落中心,不仅成为整个校园的视觉焦点,同时也将校园大院落划分出四条景观通廊。

3、功能分区

本校园规划由初中部及高中部两部分组成,其中部分资源共享,因此,规划设计中的功能组织将需要共享的建筑群居中设置,方便初中部及高中部共同使用,同时自然将校园分为两个校区。主入口设置在校区东侧,由东侧进入校园依次为教学区、生活服务区及体育运动区。创造出生动活泼的互动空间,并根据主次、动静、联系与分割等不同要素加以组织,使各区之间联系方便,又不会相互干扰(见图4)。同时,在有限的校园空间内组织自然园林及生态庭院,营建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

4、交通组织

初中、高中两部沿主教学区及生活区外围各自组织环形机动车道,南北环路与操场看台东侧串联,既方便教师及外来车辆和后勤车辆的进出,又不会对校园的人流造成干扰,保证了校区内部步行系统的安全。校区内部以步行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为主。

5、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校园总体空间组织上着意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态,做到空间的相互渗透。规划沿东侧及南侧城市道路形成延续的建筑界面,突出城市门户形象,并通过教学区内建筑间距、架空底层、空廊等元素,或多或少的向校区步行空间和运动绿化场地敞开,与校园整体绿化和活动系统相互融合,在校园内形成内聚的空间形态,为学校师生提供充满活力、富有人情味的交流场所。

6、风格塑造

1)尺度空间。注重人经过建筑时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效果,在空间中流动,自由的欣赏建筑的方式。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人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的尺度空间。校园内部则更注重步行视点上有关人的尺度的处理,通过体量之间的穿插组合、精确细致的立面划分、适度的比例推敲,营造丰富宜人的校园环境。

2)屋顶形式。坡面屋顶的外形特征一直有一种魅力,而坡面的形式一旦用现代的语汇去解释,就会得到更多的可能性。传统的屋面形式在这里得到了拓展,与局部的平屋面相结合,或抑或扬,形态各异,趣味横生。与此同时,坡面屋顶能够解决平屋顶常见的渗漏、排水等问题,从节能角度出发,坡屋顶的热工性能也比平顶更有优势。

3)建筑色彩。屋顶为浅灰色,铺地采用暖色调,形成以暖色铺地为衬、绿树丛中掩映淡雅精致建筑的整体色彩感受。

4)材料使用。建筑外墙以面砖和高级涂料为主,局部使用金属、木材和玻璃幕墙,通过不同材料的统一搭配、形体的虚实穿插、高低错落,获得精致、细致、高雅、大方、富有识别性和时代气息的建筑群体。

7、设计总结

在创作中我们将自然环境景观与功能布局相结合,在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现代特色合理布局,营造建筑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体现时代与传统交汇、人与自然对话。规划中对景观的考虑主要在于把整个学校的绿地作为绿色的面,处处见绿,绿化不仅作为观赏的对象,而且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同时为师生的交流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空间和场所,在总体规划中,设有各类休闲广场绿地,这里是学生们晨读、聚会、散步、休闲活动的最佳场所。宿豫中学新校区的布局体现了理性的精神,并充分运用自然环境,使空间合理布局,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方案的空间布局中,既有明确的中心,又有开放与自由的结合,动静分离,疏密有致,有分有合,并通过校园中连廊、轴线控制,将各组成部分从形式上有机的联系起来,塑造出了浑然一体的建筑体系,表达了理性与情感的交织,秩序与诗意相融的人文精神。

艺术设计论文 篇5

摘要:本文首先对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内涵和发展特征进行简要阐述,并就现代艺术设计与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关系进行具体说明。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内涵指的是一种区别于“前现代艺术设计”和“后现代艺术设计”的特殊艺术设计理念。其发展特征包括实用主义的价值核心导向、设计手法的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现代艺术设计与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关系体现为三点:中国茶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人文内涵、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尤为丰富的表现元素、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可行的变革理念。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中国茶文化;关系;文化融合

从管理学、艺术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组织行为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来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个共同的学科发展趋势就是“文化分析范式”的形成。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理论都纷纷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人们在后现代时期面临着的诸种问题。中国茶文化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今,初步形成了以“茶文化学”(人文社会科学)、“茶学”(偏向于自然科学)和“茶产业学”(偏向于茶叶经营和管理学)这样三个主要的学科群。其中,茶文化学由于其知识来源的多元性,尤其是其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度甚高,与人们的行为交际等联系甚广,普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推陈出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知识来源。

1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内涵和发展特征

在艺术学或工艺美术学上,“现代艺术设计”(Modernartdesign)一般也被人们称为“功能主义艺术设计”,指的是一种区别于“前现代艺术设计”和“后现代艺术设计”的特殊艺术设计理念,内在地它指的是出现于人类工业化时期一种注重实用化、功能化、快节奏化、目的导向、可批量复制刻录的一种设计思想。现代艺术设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艺术特征:1.1实用主义的价值核心导向任何艺术思想和艺术流派都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和立场,这一标准也是区分不同流派艺术思想的根本指标。传统的艺术设计思想根植于慢生活节奏的农业社会,因此,人们对于艺术设计的基本价值立场是注重突出作品的“审美核心导向”,在对待特定的传统艺术作品时,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都将审美功能作为艺术设计的基本主轴。而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主义文化等潮流的兴起,人们在看待特定的艺术作品如工艺品时更为注重其“商品属性”特质,而商品属性的基本价值主轴是“实用主义价值”;再加上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消费形态下,消费者普遍出现了审美疲劳,因此,现代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观念以鲜明的实用主义价值为核心。1.2设计手法的人性化传统的艺术设计受制于特定历史时代的物质手段和落后的生产力等因素,在设计手法上尽管具有一定的人性价值关怀,但设计语言、设计材料、设计手法等还谈不上彻底的人性化特征。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工业化、技术化、人机交互尤其是信息化、数字化等艺术设计手法不断推陈出新,作为将“科学”和“艺术”融合为一体的现代艺术设计在手法上更为注重人性化,即在设计观感上更为注重作品的美感和质感、更为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作品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功能、设计的个性化特征等,总的原则就是不断通过人性化的方法更好地、更充分地满足个人消费者的个体需求。1.3设计理念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诚然,任何一种设计理念都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但是,区别于传统设计理念创新性缓慢的特征,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产生的现代艺术设计思想比如波普设计思想,其时代性、创新性的设计理念特征尤为突出。例如,在对待艺术设计方面现代设计理念更为大胆地开展艺术想象力,用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元素开展融合和创新,以求寻找出一种极其富有艺术张力的设计理念作品,正如有设计师所指出的那样:“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又如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广泛地运用现代科技、现代文化元素、流行文化等更好地适应了现代生活。

2现代艺术设计与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关系

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关于文化内涵与实用功能相结合、关于技术与审美相结合、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一种过程,因此,从一开始产生,艺术设计就被打入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在我国文化语境中,受独特的东方文化气质之影响,现代艺术设计传入我国后就被打上了深深的东方文化特色,而中国茶文化正是特色的内涵之一。现代艺术设计与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关系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2.1中国茶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人文内涵不同于西方或其他国家的消费主义的茶文化,我国的茶文化从一开始产生是一种“道德文化”。按照现代文化范式提倡的分析结构,一个文化体系从核心到外延主要包括“集群性假设”(指向价值观念体系)、“文化实践”(指向文化行为仪式等)和“外显事物”(指向文化的物质载体等)这样三个部分。我国茶文化体系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文化结构,居于其最核心位置的是茶文化的集群性假设部分,转换为茶语就是“尊礼重道”、“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即提倡用茶德消除对立和冲突,走向人与外界的自然和谐统一。围绕着儒家思想提倡的这种人文内涵,缘起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在现实中存在着过于注重实用化而忽视人文内涵的倾向,因此我国茶文化的存在可以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人文内涵,诸如儒家思想提倡的“君子之交”、“天人合一”、“道德文章”等都可以注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去。2.2中国茶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尤为丰富的表现元素现代艺术设计尽管依靠科学技术和一些先进的表现手法获得了生命力,但是它的发展也面临着“后现代主义”的危机。比如说,缘起于西方现代文化的现代艺术设计虽然标榜其人性化设计理念,但是,在表现元素上,如果不能从我国本土的语境中寻找到相关的人性化表现元素,就很难真正融入到我国的文化生活中去。所以我们看到,近些年来,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积极地向传统文化迈进,挖掘其中蕴含的表现元素。我国的茶文化知识体系的主要构成是传统社会中的茶文化,传统性是其最鲜明的特征。茶诗、茶曲、茶艺、茶道、茶具、茶戏等不同的茶文化形式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元素,这些元素可以为精神空虚的现代人提供一种来自于传统社会的文化乡愁之满足感。2.3中国茶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可行的变革理念应当看到,现代艺术设计本身正处于裂变和创新的过程之中,一个重要的变革方向就是从“主体性设计哲学”走向“共同主体性哲学”,例如,当前正在进行着的“情感化设计”,便是这种转变的一个生动体现。缘起于西方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因循着主体性的设计思路,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极端化,形成了人与作品、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的张力状态。中国的茶文化内在地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为精神内核,其内在地并不是以寻求人与外物的紧张张力关系为导向,而是寻求“天人合一”式的“共同主体性”哲学。因此,未来包括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变革在内的过程都可以从孔子式的茶文化当中寻找到这种和谐的文化模因,并将其作为自身的变革理念借鉴。

3结语

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和思想,是人类社会上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化进步等进程带来的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并且为现代生活的内涵式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武器。但是,面向以碎片化、个性化、反叛化等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时期,人的消费观念、审美观念、人文内涵渴求度等都在发生某些积极的转变。在经历了以西方社会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为垄断的“知识模仿”阶段之后,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开始寻找自身的“知识定位”阶段,因此,从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优秀的文化元素、文化手法、文化内涵、文化理念等不断地为现代艺术设计注入新的内涵和灵魂就成为一种创新手段。面向未来,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出路之一就是要从人们的生活世界出发去寻找想象力,茶文化内嵌于中华文化生活之中,几千年绵延不断,是一种优秀的想象力来源。

参考文献

[1]陶德臣。试论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现状与科学发展[J].农业考古,20xx(5):15-22.

[2]王彤灵。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J].兰州学刊,20xx(3):295-296.

[3]伍燕灵。浅论现代艺术设计的意识[J].武汉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90-92.

[4]姜薇薇。茶文化的艺术价值对艺术设计发展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xx,39(10):72-73.

[5]王君。论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xx,18(7):16-20.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 篇6

摘要:随着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绿色建筑已成为热门,绿色建筑是一种节能、环保、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建筑,本文简要介绍绿色建筑特点及设计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结构;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枯竭、生态坏境的恶化已严重影响到我们后代子孙的生存,我国一年的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四分之一左右,如表1所示发达国家建筑能耗比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能耗量成为能耗量最多的行业之一。而绿色建筑的提出和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能耗问题,使得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减少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倡导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目前世界突出的绿色建筑有:德国法兰克福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美国太阳能研究所、北京奥运村、世博会等,这些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变原有的建筑结构、采用节能材料、应用先进技术,使得建筑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特点

绿色建筑主要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运用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加强管理措施,与大自然相融合,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其特点如下:

1.1节能降耗:建筑能耗主要体现在照明、空调、采暖等服务功能上,为了减少能耗,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先天的自然条件(如阳光、风力、地热等)、采用节能材料(空心转、多孔砖、轻质建材等)、应用先进技术措施,以达到节能(节水、节电、节约粘土资源)降耗的目的。

1.2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多采用无污染、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即有利于人类健康,还能减少建筑垃圾以免污染环境,同时绿色建筑具有保温、调湿、防辐射、净化空气等功能,为人类创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1.3审美和谐、回归自然:如今社会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钢筋水泥般的高楼大厦已不再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绿色建筑同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采用天然材料,使得人、建筑物、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在节能降耗的同时,又为人们创造一个生态化、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2.绿色建筑设计

2.1优化建筑方案:“金山银山,不如秀水青山,秀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项目的立项,要有相关部门批准的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方案设计,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灵活性、使用寿命。绿色建筑应多选用“轻质低能耗结构”、“张力窟窿结构”、“张拉膜结构”、“弹性可变结构”等形式,在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及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节能环保、提高建筑物灵活性和耐久度。马来西亚的米娜亚大厦结构设计特征:①屋顶露台采用钢、铝支架结构,其曲面结构有遮阳、自然采光的作用;②建筑平面每三层凹进一次、种植绿植形成空中花园,绿色植物能够遮阳、提供富氧环境;③设置中厅、每层办公室都设有外阳台和通高的推拉玻璃门,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④南北两面的曲面玻璃墙可调整建筑物内整天的辐射热量。

2.2采用绿色材料:采用无污染、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有利于人类健康;尽量就地取材,避免运输过程中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绿色建筑―诺丁汉大学新校区,选用木材贴面、形成一个“呼吸”外皮,中厅的外墙上还增加一层麻布作为吸音层,使用暴露的强化混凝土柱和梁、未刷漆、充分利用其良好的蓄热性外还能减少污染。推广采用种植屋面,即隔热保温,又提高绿地率。

2.3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采用先进技术,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目前有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这些技术都是根据周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一种自然能源转变为人类所需的另一种能源,减少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水资源的损耗。结语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钢筋水泥般的高楼大厦已不再满足人们的审美、使用要求,绿色建筑以成为建筑业的热门,绿色建筑优化建筑结构、采用可再生材料、合理利用资源,在节能降耗的同时,为人们创造一个生态化、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阎奕岑。绿色建筑体系下的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及优化组合研究[D].重庆大学,2016.

[2]张洁。绿色建筑中的结构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8):96-98.

网页设计论文:《网页设计中的色彩设计》 篇7

从心理的角度来讲,设计元素给人一定的先后印象,它们的次序分别是:色彩―图象―文字。色彩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把握好色彩,才能把握好网页的整体设计。

一、网页设计中的色彩模式

网页设计的页面最终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而非传统的纸张上,因此,它的色彩运用有特殊的要求。

网页设计中用色以RGB色彩模型为基础,而RGB模型则依赖混合不同的R(红)、G(绿)、B(蓝)值来建立色谱中的大多数颜色,RGB模式主要用于计算机上所显示的图象。以红,绿,蓝为计算机上所显示图象的三原色,其它的色彩都可以用这三种色彩调和而成。

二、网页设计的色彩艺术设计

(一)综合色相、明度、纯度进行的网页色彩设计

网页的色彩艺术设计是以色彩的属性进行配色的依据,而色彩的属性包括色相―色彩不同的相貌、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色彩的鲜浊程度。

1、根据色相的特征考虑网页的色彩

充分运用色彩的特性,可以使我们的网页设计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从而提升网页的文化品位。下面分析不同色彩的特性:

(1)黑色使人感觉沉静、庄重、含蓄。无论什么色彩与它相配,都能取得赏心悦目的良好效果,在网页设计中,把黑色与其他流行色彩组合应用,颇有时尚、个性的气派。但是,黑色大面积使用会产生压抑、阴沉的恐怖感。

(2)白色给人的印象是洁净、光明、恬静等。在它的衬托下,其他色彩会显得更鲜艳、更明朗。

(3)灰色突出的性格是柔和、平稳,它不会明显影响其它色彩,因此,在网页设计中,作为背景色非常理想。任何色彩都可与灰色相混合,给人以高雅、细腻、含蓄、而有素养的高档感觉。

(4)红色一般用作迎贵宾的场合,含白的高明度粉红色,则有柔美、甜蜜、幸福的感觉,不妨考虑用它作为女性网站的色彩。

(5)橙色感觉活泼、华美、甜密、幸福等,但也有疑惑、嫉炉等消极的倾向。含白的浅橙色与橙色本身都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甜美色彩,用在食品的网页设计上是不错的选择。

(6)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明度最高的色彩,具有轻快、活泼、健康等印象。但黄色过于明亮而显得刺眼,并且与他色相混和即容易失去原来的色相,所以也有轻薄、不稳定等含义。

(7)绿色象征生命、青春、和平等,人眼最适应绿色。黄绿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蓝绿、深绿有着深远、睿智等含义。灰绿给人以成熟、深沉的感觉。

(8)蓝色表示沉静、理智等含义。浅蓝色系明朗而富有青春朝气,被年轻人所喜爱,但也有不够成熟的感觉。深蓝色系沉着、稳定,为中老年人普遍喜爱的色彩。蓝色也有另一面的性格,如刻板、冷漠、悲哀、恐惧等。蓝色受到世界各国、各族人民的欢迎。

(9)紫色具备神秘、高贵、优美、庄重、奢华的气质,但也有孤寂、消极的感觉。尤其是暗紫容易给人以腐朽、死亡的印象。但蓝紫色,却有着类似太空、宇宙色彩的幽雅、神秘的时代感,在现代生活里被广泛采用。

(10)光泽色指除了金、银等贵金属色以外,所有色彩带上光泽后的色彩。金色富丽堂皇,象征荣华富贵;银色雅致高贵,象征纯洁、信仰,比金色温和。在网页设计中,小面积点缀,具有提神作用,大面积使用则会产生过于眩目的影响,显得浮华而失去稳重感。

2、网页色彩设计除了考虑以上所讲色相的各种特征,还要结合色彩的明度、纯度综合考虑

可以归纳为这几方面:

(1)用对比色调来表现网页的色彩设计,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

色相的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从24色环上按度数可分为同类色(15°)、类似色(60°)、邻近色(90°)、对比色(120°)和互补色(180°),它们分别使网页呈现以下的特点:同类色对比:和谐、统一。红色、橙色、黄色、赭色等暖色调可使网页呈现温馨、和煦、热情的氛围。蓝色、蓝紫色等冷色调可使网页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邻近色对比:丰满、活泼,既保持了统一的优点,又克服了视觉不满足的缺点。类似色相对比:仍然统―、和谐,与同类色相比效果要丰富得多。对比色相对比:效果强烈、兴奋;互补色(红色-绿色、蓝色-橙色、黄色-紫色)对比:饱满、活跃、刺激的特点。

明度对比,就是将不同明度的两色或多色并列在一起,明的更明、暗的更暗的现象。高明度具有优雅、明亮的感觉;中明度具有柔和稳定的感觉;低明度具有沉静厚重的感觉。

纯度对比是将不同纯度的两色并列在一起,因纯度差而形成鲜的更鲜、浊的更浊的色彩对比现象。高纯度色彩具有明朗、积极的感觉;中纯度色彩具有含蓄、稳定的感觉;低纯度色彩具有:朴素、平淡的感觉。

利用高中低明度、纯度的特点组进行网页中的色彩搭配,能体现不同的风格。

(2)色彩的大小和形状对比

色彩的大小会令色彩的对比有一种生动效果,比如网站设计中,尝试在一大片绿色中加入几小点红色小花,你会注意到红色的小花在绿色的衬托底下很抢眼,这就是色彩的大小对对比效果的影响,在大面积的色彩陪衬下,小面积的纯色会突出特别的效果。但是如果用较淡的色彩,则会让你感觉不到这种色彩的存在。譬如在米黄色中加入淡灰色,你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淡灰色。

(3)网页底色与文字、图片色彩的对比

假如网页中底色是低调,网页上的文字、图片颜色就要浅,以深色的背景衬托浅色的内容;反之,底色是高调,文字、图片颜色就要深些,以浅色的背景衬托深色的内容。如果色彩的明度很接近,读者在阅览时,眼睛就会感觉很吃力,影响了阅读效果。当然,色彩的明度也不能变化太大,否则屏幕上的亮度反差太强,同样也不适宜长期阅读。

(二)网页色彩搭配要遵循的原理

1、色彩的鲜明性

网页的色彩设计要生动,容易引人注目。

2、色彩的独特性

要有与众不同的色彩设计,使得大家对该网页的印象强烈。

3、色彩的合适性

了解你的网站所要传达的讯息和品牌。选择可以加强这些讯息的颜色。

4、色彩的联想性

不同色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蓝色想到天空,黑色想到黑夜,红色想到喜事等,选择色彩要和你网页的内涵相关联。

(三)网页色彩搭配要注意的其它因素

1、了解你的读者群

不同地区、年龄层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颜色的反应亦会有所不同。如年轻族群一般比较喜欢饱和色,但这样的颜色却引不起高年龄层的兴趣。

2、选择颜色要注意时效性

同一个色彩很容易就充斥着整个市场,且消费者很快的就对流行色彩感到麻木。但就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你可以使用几十年前的流行色彩,引起人们的怀旧之情。

3、选择色盘时请考虑功能性的颜色

别忘了将关键信息部分建立功能性的颜色,例如标题和超级链接等。

4、注意网站色差问题

每一个网站开发人员都知道,即使是网络通用颜色在跨平台显示的时候都会有些不同。记得要校正你的 gamma 值,并在不同的作业平台上测试你的色盘。

了解综上所述的色彩的原理有助于我们进行网页色彩设计。设计师应该在掌握这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与创意,从多方面进行网页设计中色彩的创作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施莹、吕树红:《网页设计与制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01

[2]吉姆•克劳斯(美):《色彩设计指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01-01

[3]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08-01

建筑设计论文 篇8

一、思想观念的差异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巫术神学到哲学与美学的发展过程。哲学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核

心,从根本上决定着特定时代的发展方向,同时对特定时代的设计思想也产生重大影响。

1、欧洲在中世纪早期受宗教思想统治,教堂建筑和广场的产生与欧洲人的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堂的建筑造型和装饰渗透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美学和人文思想。

2、在古希腊时代,生存环境促使古希腊人重视对自然的探索,并在和自然的抗争中体会出人的理性、力量及形体之美。中世纪之后,这一思想又得以延续,所以,欧洲的历史是在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探索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中进步与发展的,这种变革造就了一大批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如:苏格拉底、卢梭、康德等。这种发展促进了欧洲文明的不断进步,其美学思想对艺术和设计的影响相当大,如古希腊时期强调的尺度、形式、次序、比例、和谐的传统美学观念,都表现在欧洲古典建筑设计中。1908年,沃林格尔所著的《抽象与移情》一书对早期的抽象派艺术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现代著名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形成,就是受沃林格尔美学思想的影响。所以,早期欧洲人认为艺术是探知外部世界的一种手段。

随着欧洲科学思想的产生,工业文明更加促进了西方现代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从以前关注神的世界逐步转变到研究人的科学思想观,近代西方对真理的追求不是要寻找哪种生活方式是最好的,是符合上帝旨意的,而是直接地追问:“宇宙是什么?”“地球是什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社会是什么?”这种追求真理的怀疑态度,促进了近代科学与近代哲学的兴起,比如:色彩学、人体工程学、现代心理学、生态学、结构美学等。这些科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计的发展。

3、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以农耕为主的年代,中国人的自然生存环境相对优越,最困扰我们先人的不是自然的侵扰,而是社会的变化莫测,许多道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不能用逻辑来理解。因此,儒家思想一直被统治阶级作为教化民众的工具,人性的道德化和唯美主义成为衡量人们思想发展的标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就是中国哲学思想总体特征的一种反映。中国人在思想认识领域中普遍采用一些传统而模糊的思想概念,结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学术上的中国式神秘主义,这种神秘主义的学术理论无所不包,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人类文化和精神文化都统归于神秘主义思想观之中,甚至把原始神话概念也作为对某些科学性认识的解释。某些时候,“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人们用来解释人与自然矛盾的借口,这种思想至今还作用于我们的社会文化之中。另外,中国农耕民族的特点,造成中国人的主流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来取代理性、逻辑,因而表现出感性强、理性弱的特点,以及中国哲学与科学观念的模糊性。

比较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形态,求真的精神在西方历史中表现得特别突出,中国人讲“真”主要是社会历史意义上的真,而对自然物质世界的真、科学的真并不特别关心。这种传统思想导致了国人缺少创新精神,缺少探求科学真理的主观意识,造成了思想的保守和科学的落后,至今“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思想仍然存在。因此,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极其重要,只有科学思想的'进步,才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会推动设计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设计文化的差异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形态、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各个国家的设计文化都体现出各自的特点。

当今,在我国城市建设方兴未艾的形势下,我们的建筑设计界和建筑教育界更应该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西方的先进成果。欧洲诸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从其城市规划、建筑、绘画、雕塑、手工艺品中,都可以寻觅到历史发展的足迹。任何设计都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宗教、地域特征和民族特点紧密相关。欧洲各个城镇,甚至于乡村都有不同时期修建的不同风格的教堂,比如伦巴底式风格、哥特式风格、罗马式风格、巴洛克式风格及乡村式风格,教堂的产生和欧洲人的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教堂的产生又受到各个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风格教堂的建筑造型和装饰渗透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美学、人文思想的印迹。

城市广场可谓是欧洲的产物,最著名的广场是被拿破仑称为“世界著名客厅”的圣马可广场。从广场周围的建筑可以看出,当时这里是一个为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而设计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此广场逐步发展成为宗教、政治、贸易活动的中心。欧洲城镇传统式的广场在功能上大多数是为了满足当时政治与宗教活动的需要,空间形式变化不是很多,但也有个别的广场例外,如:法国南锡市的斯坦尼思拉斯广场。近代,随着社会与城市的发展,广场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欧洲国家现有的广场来看,他们的广场设计更强调功能性,更关注人性化设计,比如法国的德方斯广场,它作为交通的集散中心,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同时在空间设计上富有层次感,在周围环境设计上给人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有其根源的,任何一个伟大的设计都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中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如果不考虑中国的国情、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以破坏传统文化为代价,盲目地向西方学习,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特色的丧失,在这方面我国的设计师应该向日本设计师学习。日本的建筑业正是将独特的传统手工业生产和理性化的工业系统相结合,重视开发新材料、新方法和自我维持研究工作的能力,才在世界建筑领域中独树一帜。

三、科学技术水平的差异

工业革命的产生,使人类对传统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重新进行思考,这种思考表现在传统观念与现代的碰撞上。碰撞的结果必然引发设计上的变革,从而产生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等。这些设计运动的产生,反映了在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类对设计的重新认识,以及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使设计成为一种文化。

工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表现最直接的就是在建筑设计和建造上,从英国的“水晶宫”、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西格拉姆大厦”、德国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到中国的“国家大剧院”、“新中央电视台”建筑;从维尔德认为的“技术是产生新文化的重要因素”,格罗皮乌斯主张的“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包豪斯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原则,到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倡导的建筑要生态化、节能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观念,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建筑设计及设计理念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制造技术和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当今时代,建筑物的建造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材料。比如现代流行的钢结构建筑,它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建造模式,丰富了建筑的造型形式,赋予建筑设计师更大的创造想象力。如果离开了科学技术的保证,就不可能建造出具有时代感的现代化建筑物,这在其它设计领域中也得到印证。

四、设计教育水平的差异

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晚,这是事实,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很多从事设计教育的教师都在国外或国内学习了西方先进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并把西方的设计教育方法带到我国建筑设计教育学科中,运用西方的先进教育理论培养了一大批设计人才。但我国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产品设计等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当然,建筑作品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我们很多建筑设计教师都受过西方最新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的教育,其设计思想、理念、方法不可谓不先进,为什么还设计不出被世界建筑界认可的优秀建筑作品呢?抛开前面谈到的几个因素,我认为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国大众基础审美教育薄弱,甚至是缺乏;我国的设计师审美意识普遍较差,艺术素养较低。2001年,一份日本的建筑学刊物第一次介绍了一栋中国建筑,文章称这栋建筑不仅具有极简主义的现代风格,它所散发的独特气质,使它成为建筑界一件全新的优秀作品。这栋建筑是一位自由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师就是房子的主人—艺术家艾未未。在为自己建造这栋工作室之前,他没有接受过任何建筑设计方面的训练。笔者举这样的例子是想说明,建筑师如果只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而自身没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和审美修养的话,设计出的建筑也只能称得上是房子,而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建筑作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但成功的城市规划和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实在是太少。通过笔者多年来和建筑教育学科、建筑师的接触,感到我国的建筑设计(包括其它艺术设计)教育缺少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审美素质教育。很多设计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或者对艺术及相关的设计根本就不感兴趣,缺少厚积薄发之力。我国究竟有多少建筑设计师经常关注现代哲学、美学、现代艺术、工业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关注其它设计艺术的发展?我们在国内大谈包豪斯的教学体系,而包豪斯设计学院正是因为有了不同设计与艺术方面的人才,才会形成其办学思想、设计理论和教学方法,才会培养出许多杰出的设计师。

我国建筑学科专业教学的不足还表现为对建筑技术等相关学科教学的不重视,在资金的投入和师资的培养上都跟不上现代建筑师培养的需要,我们的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学科等方面的教材还是几十年前的版本,懂得先进结构技术的师资实在是太少。这样的教学状况,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设计师?如何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社会上的广大人士对我们的城市建设、城市建筑表现出的不满,难道不值得我们的建筑设计教育界反思吗?我们只要亲自到过法国巴黎,就能真正体会到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与他们的差距,就能体会到我国的建筑设计师和学习建筑设计的学生们在艺术素质、审美修养、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和国外的设计师相比存在的较大差距。

中国在中小学阶段基本上采用的是应试教育,重理轻文,重分数的高低而轻知识的宽度,不重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综合知识的培养,建筑学科录取的学生在高分光环的照耀下,普遍存在着艺术资质较低的现象。这种隐患的存在,恰恰是影响中国的建筑设计发展和提高中国建筑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建筑设计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建筑设计师必须具备较强的造型能力和较高的艺术审美修养。而我国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只能在短暂的时间里,用教授基础绘画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问题,仅此是远远不够的,这种亡羊补牢的教学方法怎么能提高我国建筑师的艺术素质和设计水平呢?当我在巴黎街头看到法国的学生在画巴黎圣母院,各种美术馆和展览馆里都有学生参观时,我感到:我们的建筑设计教学何止是方法上的落后,更主要的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不结合国情,盲目学习西方的教学方法,只会走入另一种误区。

我们在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教学中强调功能的重要性,但形式就不重要了吗?建筑师、环境设计师都是搞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的,如果只有功能,没有美的形式,那算什么优秀的设计?!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一下包豪斯宣言中对建筑的论述:“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存在着,只有通过自觉,并且和所有工艺技术人员合作,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栋建筑是各种美观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灌注进建筑的精神,以免流为‘沙龙艺术’。”重温包豪斯宣言,难道不值得我们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界深思吗?

参考文献:

①(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北京,2004。

②朱红文:《工业·技术与设计》,河南美术出版社,郑州,2000。

③李建盛:《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河南美术出版社,郑州,2002。

网页设计论文:《浅谈网页设计之美》 篇9

摘要:网页设计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网页讲究的是排版布局,其功能主要就是提供一种形式给上网者,让他们能够了解网站提供的信息。怎样能让上网者在浏览网页信息的同时,不但浏览起来方便快捷而且感觉网页赏心悦目了?以下针对网络环境下的审美,谈谈自己对网页设计的一己之见。

关键词:网页设计 审美 美感

一、网页设计的审美需求

1、网页的审美

谈到美,网页这种特殊环境下的美与传统的艺术上的审美有着明显的区别,一般的艺术上只要能够在欣赏者的心里产生共鸣就是美的;而网页的布局上的审美却要受到很多的限制,网页设计面对的是大量用户,由于更新速度的快捷,随时都会反馈回来对网页的批评建议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这个过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同时网页能融合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于一身。这是传统艺术所达不到的。当然最根本的在使用方面就限制了它不能够随意的挥洒自如,任设计师自由的发挥。

2、网页的功能

网页,最初就是在功能性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使用者如何从网页中更好得到功能,这就需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待网页设计。作为设计师引导潮流没有错,但是更要贴近自己的使用对象,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适时的将自己的设计风格融入到作品中去,接受他们的检验,只有经得起考验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二、网页设计的几点原则

1、要考虑上网者的环境。

在网络世界里,涉及到各方面的内容,使用者通常是打开很多的窗口,在一种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接受信息。假如他们浏览的网页是设计特别花哨,文字、动画等堆砌的极为杂乱,加剧了心理上的厌烦感,这种网页能算得上美吗?所以从使用环境里的功能的因素来考虑美才是最根本的。

2、考虑网页的使用对象

考虑网页的使用对象本身也是网页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网页设计都是为每个具体的网站做宣传,那么不考虑对象就如同闭门造车,这样会造成其根本的功能的损失。例如一个儿童网站,设计得如同新闻专题的网页一样,纯粹是文字。那么使自己的使用对象 ――儿童在浏览该网站的时候毫无兴趣,阻碍了网站的基本的目的,从这个功能层面上来理解,设计的美是同使用对象分不开的。

3、考虑网页的使用功能

网页设计的美其实是一个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过程,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排除使用中的问题,这就是美的,这就是纯粹从功能上的要求出发的。假如我想上一个体育的网站了解当天的足球战报,那么我上网的目的性就是非常的明确,直接看足球的结果。我的上网过程就是先敲入网址,尽快的找到足球的栏目,再找到比分的链接,设计师如果考虑到上这个网站的很多人都想知道足球的比分,那么在主页上放一个流动的临时更新的框,就可以使上网站的使用者直接在主页上看到想要看的东西,这样快速而又方便的结果,其实质上是一个网页设计的成功的地方,这种网页就是美的。反之假如把网页设计得非常的“漂亮”(这里指的是纯粹的从艺术审美上的漂亮,满足一般的形式美的要求的,而不考虑使用环境的情况),但过程复杂,增加了使用者的不便,没有为使用对象考虑,就是失败。

4、网站的自身形象设计

还有一个美的因素也不能不考虑,就是网站本身,通过自己的设计使网站的形象得到提升,使网站的形象在每个使用者的心目中扎根。这是现在网页设计中普遍不受重视的,例如网站的名称或者是网址没有得到强化,尽管使用了之后觉得好,但是第二次使用时却记不起是什么网站,收藏夹里太多也找起来不方便。因此假如网页设计时注意了网站的名称和网址的因素,加强网站自身形象设计,从这个功能上来说是设计成功之处,也是网页设计美的一个观念的异化。

三、网页美的基本标准

1、简洁实用

网络特殊环境下,以最高效率的方式将用户所要想得到的信息传送出去,使用方便,越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就越显示出其功能美。

2、整体性好

一个网站强调的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围绕一个统一的目标所做的设计才是成功的。

3、网站形象突出

一个符合美的标准的网页是能够使网站的形象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的。

4、页面用色协调,布局符合形式美的要求

布局有条理,充分利用美的形式,使网页富有可欣赏性,提高档次。

一个网站单一颜色,让人感觉单调乏味;颜色过多让人感觉轻浮花俏。必须有一种或两种主题色,不至于让客户迷失方向,也不到于单调,乏味。

5、交互式强

发挥网络的优势,使每个使用者都参与到其中来,这样的设计才能算成功的设计。

四、设计界面的应用方法

设计界面所包含的因素运用中必须有侧重、有强调的把握。设计因素虽多,但它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结果是物化的形,但这个形却是代表了时代、民族等方面的意识,并最终反映出人的“美”的心理活动。

设计界面的运用,核心是设计分析。在一些大公司都有许多的成功案例可为借鉴。如柯尼卡公司设计相机,首先不是绘制“美”的形和考虑技术的进步,而是进行对象人的日常行为分析,作出故事版(STORY)。它先假定对象人的年龄为35岁,名:Xxxx,从而分析他的家庭、喜好与憎恶,分析他的日常行为,进而考察其人在什么场合需要僚机,从而为设计提供概念(CONCEPT)与目标(TARGET),进行设计。经过分析,设计师有了明确的概念与目标,并随信息的交互产生了创造力。

另一方面,设计师自身对社会环境也要进行深入的认识与考察,对设计的作品取向有明晰的认识。日本设计师佐野邦雄先生曾作一图――生活的变迁与设计师的课题,将日本及世界上某些非常有影响性的事件进行了归纳,进而对设计有了深入的认识与感悟。所以,要运用好设计的界面,理性的认识是首要的,其次就是创造性的,而且是有实效性的分析、处理信息。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分析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的界面同样是在人一物的信息交流中变化发展的。

以上谈了几个涉及到网页设计的美的相关的功能的影响,综合以上的概述,下面总结以下网页美的基本标准。

五、设计界面的运用原则

1、合理性原则

即保证在系统设计基础上的合理与明确。任何的设计都既要有定性也要有定量的分析,是理性与感性思维相结合。努力减少非理性因素,而以定量优化、提高为基础。设计不应人云亦云,一定要在正确、系统的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严密地理论分析,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2、动态性原则

即要有四维空间或五维空间的运作观念。一件作品不仅是二维的平面或三绝的立体,也要有时间与空间的变换,情感与思维认识的演变等多维因素。

3、多样化原则

即设计因素多样化考虑。当前越来越多的专业调查人员与公司出现,为设计带来丰富的资料和依据。但是,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如何分析设计信息实际上是一个要有创造性思维与方法的过程体系。

4、交互性原则

即界面设计强调交互过程。一方面是物的信息传达,另一方面是人的接受与反馈,对任何物的信息都能动地认识与把握。

5、共通性原

即把握三类界面的协调统一,功能、情感、环境不能孤立而存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