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论文范例【7篇】

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议论文,议论文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的特点。我们要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国学经典论文范例【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论文 篇1

1.领导带头学“经典”,发挥导学作用。领导是一切工作的主导,领导带头学习,不仅提升了领导干部的素质,而且也影响带动单位员工整体学习与提高。(1)抓好中心组学习。健全学习机制,制定学习计划、奖惩激励制度。把学习“经典”纳入公司中心组理论学习范畴,教育各级中心组成员,把学习“国学经典”当成硬指标,而不是软任务。由党委书记亲自抓,带头学,引导干部员工将学习“国学经典”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管理文化、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2)建立学习阵地,创新学习载体。坚持把理念创新作为开启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之路。专门设置了“道德讲堂”,设计建立了“道德文化长廊”,用“仁、义、礼、智、信”来规范干部员工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工作习惯、工作效果等行为养成。矿领导带头背诵“经典”,带头用软笔、硬笔临摹“经典”,将“弟子规”“大学”“三字经”等经典国学作为公司员工国学文化的“启蒙教育”。

2.组织互相学“经典”,发挥促学作用。基层党支部工作内容的丰富与创新,可以激活党员群众的热情。(1)整合学习资源,营造文化氛围。公司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选定基层5个井区和30个支部进行试点实行“经典诵读”文化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建立“文化阵地”,组织好“五个一”活动。即:员工每天大声诵读一次“弟子规”;每周与一名工友进行一次真诚谈心;每人每季度写一篇诵读感悟和体会;员工每周为身边工友做一件好事;每周通报一次队组员工做好事的情况。(2)丰富学习内容,统一员工思想。员工的管理难就难在思想的不统一上,管理以“和”为贵。通过“文化阵地”的建立,坚持“五个一”活动、开展“经典文化艺术节“”我身边的道德楷模”演讲比赛、道德讲堂、选树“经典文化党组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公司基层两级组织充分实现了上下联动,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

3.党员对比学“经典”,发挥带学作用。党员是党组织的组成细胞,党员能动作用的发挥决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和工作效果。(1)党员带头学习,发挥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活动,如果能激活党员热情,就能激活党组织的内在动力。长沟公司在坚持“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中,创建了“1+10”的带学方式,就是每名党员带领10名工友组成学习小组,由党员担任小组长,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定期组织学习、检查。通过学习活动,使员工寻找到了精神的支点,寻找到了做人的根本,寻找到了心灵的归宿。(2)员工互助友爱,构建和谐组织。全体职工通过互相鼓励、互做好事、互相感染、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领导和员工之间多了理解、宽容,感动,有效地统一了员工思想,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国学经典”融入煤矿党建文化的现实意义

1.统一了管理者的核心价值观和管理方向。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说到底是一种观念革新。而创新党建文化,渗透“国学经典”就是对陈旧观念的一种革新。党建文化,不是写在墙上的几条标语,不是挂在墙上的几块牌板,不是写几个大字的活动室,更是领导一时兴起喊出来的几句口号,而是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精气神”,是本单位、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取向。长沟公司坚持把“国学经典”融入到党建文化中,就是在重塑和培育长沟文化、长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和开端,重塑和培育长沟文化和长沟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必然是人心、观念、思想、价值观同核心文化的统一。

2.统一了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抓手。优秀的管理者不是所有业务都精通的人,而是有战略眼光,能把握方向、把握大局,引进先进管理文化的人物。在管理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抓手和载体,使员工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改变思想、改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把“国学经典”融入党建文化建设,就是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做人的根本、做人的道德底线、工作的态度以及遵循的原则,也就是“育心”或找到人生的信仰和准则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改变员工的思维方式,提升境界,提高修养。而用最优秀的前端的文化熏陶员工,可以使党组织的组织魅力逐步增强,使基层党组织更具有“磁场”的吸附能力。实践证明,“国学经典”渗透党建文化,党组织管理中,使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有了抓手,有了自信,有了目标。

3.统一了员工队伍在工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当其冲就是做人一切从修身开始,这是人生最低目标。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在,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占据了整个心灵,已经很少有人在静心、修心。公司员工也是社会的一员,精神的空虚与价值观的扭曲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固有的根本。如果抛弃根本、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能够从我们最根本的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融入在公司员工的管理教育中,推陈出新,追根溯源,在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同时,找到公司自己的价值观,用公司新的党建文化软实力来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是公司管理文化、党建文化最根本的出发点。

国学经典论文 篇2

关键词:国学 国学教育 意义 德育

一、国学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职类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合格劳动者,优秀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令人堪忧。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多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在文化基础知识、思想、心理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学生素质低劣。再者,中职类学校注重技能教育,忽视道德情感教育,以致学生中出现了许多知行不一的现象。因此,作为职教人我们有义务把学生培养成既有充实的文化知识,又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更需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现代化高技能人才。

二、如何进行国学教育

1、主题教学

国学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学习,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使他们能够用一种谦逊的充满仁爱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因此,我们要确定教育的主题,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例如“礼仪篇”、“诚信篇”、“交友篇”、“孝道篇”、“励志篇”、“仁爱篇”等等,这样逐层推进,并组织相关的班会和综合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开设国学课程。

2、吟诵经典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也说:“积子成句,积句成章,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缀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国学经典是雅言的记录,熟读成诵,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品德气质。

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诵读、美读、比读、议读、品读,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根据文章,选择读法,力求每读一次,都有新的理解、收获,让学生爱上诵读,从而提高对经典作品的兴趣,进一步感悟经典中的人生道理。

3、领悟国学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对国学的深入研究,而在于通过经典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例如《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这六字中就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如何为人处事,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独立意识,对他们的日常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又如《论语·学而第一》中“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告诉学生“孝”、“悌”,是“仁”的根本。又通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等选文让学生领悟“仁”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此外,在学习中,更应该注意的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4、教学方式

国学教学课堂应摆脱浮光掠影的讲授课、枯燥无味的学术研究课、简单划一的语文专题课。学习方式贵在师生互动,提倡共同学习,同伴互助。采取各种活动丰富课堂形式,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现生活中的典型事迹,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等人的感人事迹,以“身边事、身边人”来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让学生积极行动,主动投入到国学的学习中。另外,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文本间能够展开自由交流,使课堂成为互动型、对话型、反思型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学到属于自己的国学经典。

5、评价方式

教学测量与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根据教学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对于学生学习国学的评价不能拘泥于考卷,要建立以“兴趣、收获、成长”为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机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一次小结、一则随感、一篇论文都可以是考查的手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素质教育对学生们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希望通过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学习,让学生徜徉在古香古色的传统文化之中,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并一同来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国学经典论文 篇3

一、影像时代的“经典悲歌”

在所有的人文经典中,毋庸置疑,文学经典是核心。正如美国学者范德勒所言,“人文学科的核心教材,不应该是历史学家或是哲学家的文本,而应当是人类审美努力的产物———文学和艺术,这是因为,通常人们记住任何一种文化,主要是通过这种文化里的文学艺术作品达成的。”[1]当前,网络文化以其全新的传播方式对文学经典的阅读造成严重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其一,以图像表达意义,将传统的文本阅读转换为图像阅读。大量由经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充斥着人们的视觉,不少学生以看电视、电影代替阅读经典作品。在对某省属重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进行的古典名著阅读调查中显示,四大古典名著皆读过的不足10%,只读过其中一部的亦仅有35%,但看过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影与电视剧的则在90%以上,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当下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大多对原作有所曲解,甚至是对经典的颠覆。法国小说家乔治•杜亚美曾把电影视作“被奴役者的消遣,给那些愚昧无知、身心交瘁、惶惶不可终日的可怜虫们散心用的娱乐……一种既不需要全神贯注,也不要观众有多少智商的热闹场面。”[2]以影像观赏代替经典阅读,不仅无法真正领略文学真谛,而且视觉的冲击淡化了对文学内容的深入思考与解读,压制了受众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与生命体验,在阅读中能够对同一文学形象进行不同的再创造。而一旦将其影像化,则所有的观众看到的皆是同一个“哈姆雷特”。阅读《红楼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而观看87版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只有一个,那就是陈晓旭所扮演的。其虽形神毕肖,深得人心,却终究与原著中的“林黛玉”不同。叶朗先生指出:“‘读图’一代与人文经典的隔绝,将导致我们的民族变成一个没有深刻思想的民族,变成一个肤浅的民族,灿烂的中华文明就会中断,那是极其危险的。”[3]电视剧《西游记》的拍摄,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经过,深得观众喜爱。然而,蕴含在原著中的对“佛性”的弘扬却无法深刻体现。如南帆先生所言:“经典文化是创造,泡沫文化是制造。泡沫文化定位为快乐的休闲,于是,所有的深刻———无论是深刻的故事、人物还是深刻的思想———都将成为画蛇添足的赘物。”[4]“读图”使学生难以体味经典蕴含的深层意蕴,长此以往,必然使其思考能力萎缩,审美趣味低下。其二,对娱乐功能的强化使影像媒介淡化经典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导致整个社会文化品位低俗,对学校的文学教育造成冲击。哈罗德•布鲁姆指出,“只有审美的力量才能透入经典,而这力量又主要是一种混合力:娴熟的形象语言、原创性、认知能力、知识以及丰富的词汇。”[5]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经典的魅力首先表现于其不受时空限制、永不磨灭的审美力量,而一旦转化成影视作品,则更注重画面与情节,反而使文学作品本身通过语言营构而发散出的审美魅力被削弱。文学经典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等内涵。通过研读经典,学生受益的不仅是读写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与人生境界的提升。正如高尔基所言:“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卑俗作斗争,并善于在人民中间找到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的灵魂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6]这是影视媒介所无法达到的。其三,影视作品在对文学经典改编过程中,常常在“经济利益”指挥棒下,为了提高收视率,而迎合当下社会的价值观,从而背弃原著精旨,给观众造成误读。电影《赤壁》里的孙尚香,胆大心细,武艺高强,巾帼不让须眉,潜入曹军,亲自绘制曹营地图,为蜀吴抗曹立下汗马功劳。同时她还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与极强的追求自由的渴望,以依附于男人为耻,对孙权为自己与刘备结成的政治婚姻心怀不满,却与诸葛亮产生惺惺相惜之情。这一角色的塑造显然有悖于《三国演义》的主旨,体现出现代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如果只看电影而不看原著,学生会误以为三国时期的女性就是如此。再如电视剧《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美丽、温柔、勤劳,淡化原著中对其“淫妇”形象的塑造,从而让观众对其境遇充满同情,而非谴责与痛恨,这显然是从现代人的视角进行地解读。

二、经典阅读,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包括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程,不同高校所用教材可能不同,但所选文本均较为有限。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只开古代文学史这一课程,所用教材为袁行霈主编本,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每周四节课,共开四个学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要向学生展示数千年的文学历程,其难度可想而知。而文学史的编撰本身即具有选择性,编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进行取舍。如果仅仅照本宣科,传授给学生的是一些教条式的结论,以此取代学生自觉主动地体味涵咏,那么,古代文学教学必然无法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让学生在与古人心会神通中受到熏陶感染,并磨砺提升自己的品格。因此,回归经典,才是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必由之路。首先,经典阅读,能够使学生置身历史文化语境,在与古人建立的平等“对话”关系中,体认古人的生存方式与人生智慧,使自己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童庆炳先生指出:“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特别是作品),凡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自然称为经典作家。”[7]古代文学经典之作,不管是诗、词、曲、赋还是散文、小说、戏曲,皆表现了言说者一定的生存处境与文化心态,蕴含着创作者的某种人格理想。不管是有感于天下的混乱无序状态而欲起救之的救世心态,还是对自己的个体生命面临的种种危机深感焦虑而欲求安身立命之术的自救心态,均寄托着古代文人的生命追求与价值理念。这种精神既指向久远的过去,也指向对不同时代读者而言的“现代”,并且在不同时代的阅读中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哈罗德•布鲁姆认为,“建立在《伊利亚特》、《圣经》、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等先辈遗产上的教育,在某种有限的形式中仍是我们的理想,虽然对我们身处闹市的生活来说,这些文化基石不免显得遥远。”[5]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在其《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指出:“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都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之中。”对学生而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然,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亦甚遥远,如果只阅读教材,理解未免偏颇,只有回到文本,在对《陶渊明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的深度阅读中,才能跨越亘古长空,切身体悟诗人的喜怒哀乐,洞悉人性的复杂与人生的坎坷,寻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学生通过对历史上永恒经典著作的阅读,将文本中所负载的信息,还原为活生生的言说主体,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用前人智慧的雨露滋润自己的心灵,升华其精神,完善其人格,唤醒其作为“人”的良知,使其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其次,经典阅读,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鉴赏,使学生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由简单的文本研究拓展至对文学现象、文学流派乃至文学精神的感悟与把握,促进学生心智成熟与心灵成长。哈罗德•布鲁姆称:“假如我们读经典是为了形成社会的、政治的或个人的道德价值,那我坚信大家都会变成自私和压榨的怪物。我认为,为了服膺意识形态而阅读根本不能算阅读,获得审美力量能让我们知道如何对自己说话和怎样承受自己。莎士比亚或塞万提斯,荷马或但丁,乔叟或拉伯雷,阅读他们的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的自我成长。”[5]自成一体的审美独特性与人类经验普遍性共同赋予经典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阅读,才能够让学生完全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体验到单纯阅读的愉悦,从而在阅读中暂时逃避一下甚嚣尘上的生活,感受到只有最优秀的作品中才有的清朗与宁静。而学生的心灵正是在这种阅读中日渐丰盈,从而学会明辨是非,取得进步,在与书中人物的同欢戚、共命运中培养同理心,在享受现在的同时不忘过去的。最后,文学经典是民族语言艺术的典范,经典阅读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古代汉语的凝练、精粹与传神,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感悟能力与表达能力。笔者每年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经常发现学生的语言功底太差,论文选题陈旧、逻辑混乱、病句连篇、错字累牍,让人不忍心读,这固然与平日缺乏写作训练有关,其根本原因则在语感太差。而当下的高校管理制度,将“金箍”戴在教师头上,将评价教师的权力交给学生,于是,教师为了得高分,不乏“媚”生之举,课堂之上,笑话、故事蜂拥,一片欢乐气氛,对学生学业应达到的要求则一降再降。加之生活于这样一个“读图”时代,在放逐思辨的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普遍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经典阅读。就目前古代文学教学而言,大部分教师仍局限在照本宣科上,并未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原典。

三、探究式阅读,古代文学教学回归经典的重要策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而言,这种探索发现未知世界的渴望尤其强烈。在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兴趣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因此,探究式阅读,是引导学生回归经典的重要策略。古代文学课程所跨越的时间段从先秦一直到近代,涉及的经典之作浩如烟海,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作品进行精读,是探究式阅读的重要起步。卡尔维诺结合其自身阅读经验,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指出要读的书有两类:一是“读第一手文本,尽量避免二手书目、评论和其他解释。因为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即要读原典,而非阐释原典的评论。二是“教材要教你读一些经典作品,在这些作品当中,你将辨别你的经典作品。学校有责任向你提供这些工具,使你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但是,只有那些你有学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选择的东西才有价值,”[8]即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属于自己的经典,强调阅读的个性化。本着这样两个原则,结合古代文学课程本身,在学期初课程刚开始时,即给学生列出阅读书目,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本进行精读。如在讲授先秦文学时,考虑到大一学生的古文解读能力尚弱,为其推荐经典的译注本,包括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等。让学生结合注释与译文来解读原文,可以参阅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但绝不允许以此取代对《论语》与《庄子》原著的阅读。当然,在经典选择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在规定的书目中,让其自主选择。在对经典精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搜集资料,进行深入探究,并将其成果做成PPT,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其在课堂上讲解,与老师同学交流,从而强化其阅读的兴趣与探究的信心。在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指点后,将其写成小论文,作为课程作业。如此,既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学生逻辑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在讲魏晋南北朝小说时,有同学选读干宝的《搜神记》,兴致盎然地到讲台上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对书中的人鬼恋进行深入探析,并为同学答疑,其效果远远超过教师单纯的讲解。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的读书交流会,可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探究式阅读的重要方式。读书交流会可围绕某部经典进行深入探究,如围绕阅读《陶渊明集》进行的“今天为什么要读陶渊明”交流会,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阅读体验,既表现出其自发阅读评点的灵敏与坦率,又在旁征博引中打通古今,表现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特征,实现经典与读者跨越时空的对话,使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培养心智、拓展自我意识。在读书交流会中采用萨义德的“对位阅读(contra-puntalreading)”法,也是一种有益尝试。所谓“对位”,源于西方古典音乐“对位法(counterpoint)”,即在复调音乐中,根据一定的规则以音对音,将不同的曲调同时结合起来,从而使音乐在横向上保持各声部本身的独立与相互间的对比与联系,在纵向上又能构成和谐的效果。所谓“对位阅读”,萨义德称其为“通过现在解读过去”,“回溯性地和多调演奏性”地展开文学阅读。“在西方古典音乐的多声部乐曲中,各个主题互相替代,只给予某一个主题以短暂的突出地位。在由此而产生的复调音乐中,有协奏与秩序,有组织的相互作用。它是一种来自主题,而不是来自作品之外的严格的旋律或形式上的原则。”[9]借鉴这一做法,在读书交流时,从当下的热门话题入手,选择一个可以贯通古今的主题,让学生围绕此主题谈论其经典阅读的体会。如“愚人节里话诚信”,学生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愚人节”谈起,联系其阅读的《论语》、《孟子》等经典,探讨古人对“诚信”的见解及其对今人的启示。这样既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又赋予经典以现代意义,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在当今商品大潮下诚信的重要性。将经典原著与影视作品进行比较,是探究式阅读的有益做法。作为生活于影像时代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那些铺天盖地而来的影视作品与瞬息之间层出不穷的图像。既然逃避无益,不如坦然视之。阅读经典与观赏影视最大的区别在于,“书籍予以我们某种自由——当我们阅读时,我们可以使思想保持活跃而不受束缚;我们是创造(即想象)故事的全程参与者。”[10]惬意阅读的状态之美,正在于有时间去想象出一切,读者具有能动性,而影视作品则以演员的形象扼杀了观众的想象。在讲《红楼梦》时,笔者曾组织学生精读“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一节,之后又让其欣赏王扶林导演的87版《红楼梦》与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红楼梦》相关情节,通过比较,让学生探究三者在意境营构方面的异同,进而分析文字表达与影视呈现的区别与局限。从而使其明白,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固然可以比较完整地传达作者的某些意图,却也存在对原著的误读与颠覆。不管影视拍摄多么成功,终究不能取代文字尽显人类心智与想象的魅力。所以,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绝不能替代对名著本身的阅读。否则,失去的将不仅仅是那些闪烁在字里行间的诗意,还有思想的厚重、情感的丰富与人性的复杂。哈罗德•布鲁姆曾经悲哀地指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阅读史上最糟糕的时刻”,“正在经历一个文字文化的显著衰退期”,而且“难以逆转”。他是针对形形色色的“政治阅读”对经典的破坏而言的,今天我们面临的不仅如此,还有来自信息时代的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等高科技媒介手段对传统阅读行为的干扰。“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的情形似乎已经与经典一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回归经典未必不可实现。莘莘学子在经典阅读中,“每览昔人兴怀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11]与古人跨越时空相视而笑,体验着方块文字中葱茏着的诗意与美感。这种感觉岂是影视图像所能带来的。

作者:杨朝蕾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批准号:13YJC75106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5BZW111)。

参考文献

[1]叶扬。文学教育还有没有办法补救[J].上海文化,2010,(6).

[2][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叶朗。让大学生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J].中国大学教育,2009,(7).

[4]南帆。泡沫文化•面具之后[M].北京:三联书店,2010.

[5][美]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苏]高尔基著,孟昌等译。高尔基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7]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J].天津社会科学,2005,(3).

[8][意大利]伊泰洛•卡尔维诺著,黄灿然,李桂蜜译。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9][美]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03.

国学经典论文 篇4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高校图书馆;工作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党的报告5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蕴含崇高的理想信念,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认同感,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推进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工作,发表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和探讨推动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王小影提出,图书馆加强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服务的建议[1];刘仲林提出,应开通“中华文化大学博客”,建设中华文化大学网站,普及和创新中华文化[2];肖希明认为,要重视开展各种读者文化活动[3];王晴提出,应开办文化讲坛,利用网络互动平台,推广文化共享[4];张浩提出要打造立体文化服务体验[5];贺森林认为,图书馆要营造传统文化阅读氛围、组织开展社会活动[6];崔和军提出要设立传统文化专区[7]。但这些研究成果比较关注传统文化教育具体活动,关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工作模式的探讨较少。笔者结合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实践成果,探讨多种可供业界同行参考和借鉴的工作模式,思考图书馆应融合多种传统文化教育传播模式,以期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1传承文化是高等教育的精神内核

高等教育承担着传承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理性和逻辑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创新能力的使命,以满足社会进步和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要求[8]。高等教育的实质是文化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文化的传承、整理、应用和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养,都必须贯彻对文化知识的扬弃继承,传承文化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的精神内核。

1.2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是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入耳入脑入心,敦化为民风民俗民德,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必须与中华文化的根本相融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涵养人、塑造人、引导人的价值资源,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亲和力,因此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熏陶与影响下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将大学生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

2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图书馆因传承人类文化遗产而产生,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保护人类文化的使命。图书馆储存着人类创造的文化成就和科技成果,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三条指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2.2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条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主导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自身发展、行为方式等,如何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造大学精神,已引起教育界的思索。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公共场所,在大学精神再造、大学生品行教育中,担负着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责任。

2.3高校图书馆具有第二课堂功能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三十一条指出,学校图书馆应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图书馆的书目推荐、文献导读、文化经典讲座等阅读推广工作可以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高校图书馆的学生社团、读者活动、平台宣传等吸纳大学生参与,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机会。

3高校图书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

3.1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丰富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进行的,有完整的资源体系,是学生获取知识、获取能量、获取营养的重要场所。国学、文学、历史等人文素养类文献是图书馆文献建设的重点,丰富的资源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传统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凸现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和服务特色,如亳州学院的“亳文化特色文献数据库”、贵州民族大学的“傩文化专题数据库”、凯里学院的“清水江文书数据库”等,为学生呈现区域、专题传统文化知识。图书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物质基础[10]。

3.2高校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优势

“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陶行知先生的环境育人理念一直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建设工作。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外观庄重、沉稳,内部安静、舒适,具有浓重的学习氛围。高校图书馆不同的功能区域采用现代或中式装修风格,通过文化墙、立志字画、名人雕塑等汇聚文化气息,将传统文化信息融入到学生学习环境中,渗透到学生的感知中。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学历和文化素养较高,工作中传递正能量,于无形中言传身教,是服务育人的践行者,是图书馆环境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3.3高校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受众广泛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教学和科研需要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学生从入学接受教育至毕业论文答辩都离不开图书馆的文献和服务,不同院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在图书馆获取知识,即传统文化的施教者和受教者均在接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因此在高校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也必须得到重视。

4高校图书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模式

在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走在时代前列,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大学校园中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力军。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相关工作成果,笔者将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归结为3种:即空间建设、体验活动、新媒体宣传模式。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文创产品推广将成为高校图书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模式。

4.1传统文化空间建设模式

文献是资源,空间也是资源,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公共文化空间,以空间为载体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空间主要3种形式:传统文化体验坊、国学馆[11]、经典阅览室[12],宗旨是“弘扬国学精粹,传承中华文明”。北京物资学院图书馆建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坊,开展德育、美育等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13];深圳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利用国学馆空间举办传统文化主题活动[14];王余光教授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设经典阅览室进行经典教育的必要性,给出经典阅览室设计方案[15]。中小型图书馆由于馆舍面积所限多建有传统文化体验坊,一些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建有国学馆或经典阅览室。传统文化空间为中式装修风格,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环境建设中,设置传统经典阅读、国学传习、创意休闲等区域。图书馆依托空间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举办讲座等,引领大学生深入探究传统文化及专题知识。

4.2传统文化体验模式

阅读经典传承传统文化,体验文化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体验模式主要为传统节日民俗体验、传统技艺体验两种方式。以传统节日为平台,以“传统节日”的家国情怀和节日蕴含的民族精神为主题体验文化,引导节日校园文化活动[16],“过好传统节日,增强文化自信”,通过体验活动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17]。中华传统节日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融入百姓生活,是得天独厚的文化传承载体;不同技艺内涵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不同地域的精神和文化,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与探究。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同时推送“中华传统节日及民俗”相关图书,活动的核心要义为重拾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和民俗的温情、敬意和向往。

4.3新媒体平台宣传模式

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新媒体平台内容丰富、阅读泛在,在大学生中有很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新媒体较传统媒体具有传播方式互动化、传播行为个性化、接受方式泛在化、传播速度实时化、传播内容丰富化的特点,新媒体用创新融合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维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利用新媒体弘扬传统文化,既顺应时代步伐,又迎合受众需求[18]。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推荐经典书目、书评,转载经典原文或压缩简化原文等,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大学生推广传统文化知识,利用大学生碎片化阅读时间,促进经典著作的思想与精神深入大学生心中[19]。新媒体平台打破时空限制直播传统文化活动,大学生可以与活动现场互动、交流,提高阅读兴趣[20]。

4.4文化创意产品推广模式

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传承》等节目传播了传统文化,使民族的历史的文化元素备受关注,含有文化元素的博物馆、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传承,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文创产品推广模式将成为高校图书馆传播传统文化的模式之一。文创产品融入民族、地域、历史等文化元素,将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变为具象的载体,以数字信息和实体物品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图书馆文创产品是对历史文化产品现代化的改造,可以使传统文化变得通俗易懂,拉近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其求知欲和探索心理,同时满足其文化娱乐需求,这与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相契合[21]。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拓展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

5高校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措施

图书馆是高校公共文化空间,拥有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空间和平台,如何有效地整合各项服务要素,提升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效能,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涉及图书馆文献建设、阅读推广、读者活动等方方面面,图书馆要秉持“一盘棋”的工作原则,融合采用空间建设、体验活动、新媒体宣传、文创产品推广等多种模式并举,通过聘用教师、征集志愿者、与学校其他部门合作等多渠道并行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传播中华文明。高校图书馆应从部门设置、业务设计、组建学生社团等方面为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5.1设置部门和岗位

传统文化教育要纳入图书馆的常态业务范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设置独立部门和策划、宣传、组织等岗位,挑选具有古代文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背景,同时具有较强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的专职馆员负责工作,统筹规划全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华侨大学图书馆设立了文化传播部,职责明确,专司阅读推广及文化传承工作,因而打造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品牌活动[22]。

5.2做好弘扬传统文化的业务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内涵博大精深,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用整体运作的思维,以学年为传统文化教育周期,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中心,设计传统节日、民间工艺、中国建筑、衣冠服饰等主题,科学策划讲座、体验、竞赛等活动,将传统文化空间利用、体验活动、新媒体宣传等方式融入到每一次活动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每次活动要追求质量和效果,注重反馈、总结、提炼和升华,努力打造形成本馆的特色品牌活动。

5.3依托学生组织传播传统文化

高校图书馆应组建宣传和普及传统文化的学生社团,籍此指导学生自主开展传统文化传播活动,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到文化传承、提升自我的行列中。很多高校图书馆成立读者协会、经典阅读朗读会等学生社团,以其为依托开展时间跨度较长的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实践证明,组建高校图书馆馆属学生组织传播传统文化,会使工作更加有序、影响面更宽、效果更好。

5.4打造传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传统文化空间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文献、空间、推广服务。聘请院系教师定期举办讲座、沙龙、展览以及琴棋书画培训等系列活动,为专业教师和有特长的学生志愿者提供展示才华、奉献社会的舞台,使图书馆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日常化、系列化、制度化,逐步使传统文化空间成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把传统文化教育与熏染真正融入大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

5.5发挥新媒体平台功能,宣传弘扬传统文化

新媒体平台要制定宣传规划,确定传统文化宣传栏目,定期推送传统文化系列主题知识。除宣传本馆传统文化活动外,还要关注和选取新媒体公众平台的传统文化内容,推送多种类型和形式的传统文化信息,同时要注意信息版权问题。新媒体宣传应吸纳学生志愿者,以学生的视角、学生的语言宣传传统文化,更易于为学生接受和吸收,更易于实现“以文化人”。

5.6引进、开发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国学经典论文 篇5

论文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经过五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虽历经沧桑,仍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时光进入21世纪,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中华子孙要走出国门、屹立世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是我们的民族资本,它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研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更是新世纪我们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实力是焦点,教育竞争是后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和目标,要办好教育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我校是一所以培养幼儿英语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师范学校,长期担任着向京津冀等地输送幼儿英语教师的任务。在培养合格师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读国学经典,培养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即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一、明确目的,高度重视

教育要以人为本,以爱育爱,以心灵启迪心灵。教师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1]。《弟子规》上也讲到“将加人,先问己”,要先正己再去化人。要去要求别人,首先自己要先做到。作为师者,我们要拿出知识分子的睿智和良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要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的伟大胸怀,研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让古人智慧在我校开花结果、发扬光大。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学生。九零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敢于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才是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国学经典中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做人、做事的道理,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理想、志向、气概、胸襟、正气、情操、奉献、修身等哲理,研读国学经典可以启迪智慧、开启心灵、培养良好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国学文化经典,让学生切实打下扎实的文化功底,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一)孝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研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使人品德高尚。“见贤思齐”,时刻记住自己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百善孝为先”。《弟子规》开篇就提到“首孝悌”。可见做人首先要做到孝。《孝经》把孝分成三个层次:“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所以孝道,第一个层次是孝养自己的父母,这是孝的开始,事亲的阶段。从侍奉双亲到侍奉君,君就是领导,他代表祖国,就是忠于祖国,服务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终于立身。真正立身行道,修养圣贤的品格,做一个有德之人,将来能够报效国家、报效人民,再进而把心量扩大,涵盖宇宙万物,真正认识万物与我一体,就达到孝的最高境界了。通过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把孝心打开,要把对父母的爱推及到对师长的爱、对同学的爱,形成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再进而拓展到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的爱,要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对祖国对民族的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二)行为养成教育,培养规则意识

《弟子规》中提:“朝起早,夜眠迟,”“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3]。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一些小事,但是要知道,圣贤正是要制定一些生活的规范,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强烈的规则意识,并在日常生活当中来修炼自己的一种诚敬之心。一个人的良好的德行就是在这种日常小事当中,通过生活点滴中来养成的。当我们每时每刻都不放松自己,而养成一种诚敬心的时候,那么诚敬就变得自然而然、不用刻意,自然就从里到外都是诚敬,古人讲的“诚于中形于外”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把学习国学经典与学习践行《师范生行为规范》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我校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三)礼仪教育、内外兼修

今天的社会,人们过分追求“自由”、“个性”。言行举止都不太在意,“不拘小节”。甚至有的言行粗鲁,举止不雅、穿着怪异。而古人告诉人们言谈举止、行走坐卧、接人待物、穿着打扮应该如何去做到才会更加文明、文雅、得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懂得礼节,这个礼节基本上就是长幼有序,长者在先,幼者在后。《弟子规》中提:“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3]。在长者面前说话要显得礼貌,不得轻狂。“对尊长,勿见能。”“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3]。行为举止要从容大方,不能行为猥琐。“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3]穿着要得体,衣冠要整洁,不宜坦胸露背,有伤风化、要朴素大方、不求奢华。通过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内外兼修、把学生培养成为内有修养、外有风采的高素质的人才。

(四)师德教育、坚定教师职业信仰

教育学生勤奋好学、终身学习、爱岗敬业、忠诚乐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的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和献身教育。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金钱利益,能够淡泊明志、安贫乐教。“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4]。要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仰。对学生要有无隐无私的仁爱情怀。以一颗仁爱之心来对待所有的学生,要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在教学中还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寓理于事,寓教于趣。”“相机而授,适时而教”。作为教师始终秉持孔子的严谨笃学,求真务实、善学乐教的治学态度,担当起思想文化传播者和智力资源开发者的使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二、探索新路、贯彻落实

研读国学经典,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重在贯彻落实。为了很好地进行国学经典研究和传授,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校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创新教育途径。

首先,成立“国学教育研究会”,作为研究传授国学经典的中枢机构。

学校主管校长总负责,成立了由政、史、文等科目的骨干教师及学生管理部门的教师组成的“国学教育研究会”。专门负责国学经典资料的搜集整理,教学研究、人员培训、组织实施,检查评估、信息反馈、协调落实等工作。“国学教育研究会再对由各班班干部组成的“国学研究小组”进行组织培训,以保证学校的这一活动顺畅有效地落实到每班和每位同学的学习活动中去。

其次,创设情境,让校园浸润在国学浓厚的国学学习氛围中。

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研读国学经典,培养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动员大会,让广大师生深刻领会学习国学经典的重大意义,掀起学习国学经典的高潮。同时校园的陈设布置要处处让同学们感到每时每刻都溶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从校园标语的悬挂、校园橱窗、教室版报、餐厅环境的设计,到每天早中晚校园广播中国学经典的美文诵读,以及一些传统音乐的吟唱,都给同学们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在诵读的音韵美中去感悟古圣先贤文章的境界,诗词的美感。让校园浸润在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中。

第三,把国学教育内容融入各科教育教学过程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战场。把国学教育与各个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国学教育,是我们探索国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如,在语文、英语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面向世界、吸纳世界各种文明,具有宽广开放的胸怀同时又兼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质,在历史课中探索中华文化在中华历史沉浮中的作用及其时代价值,在政治课教学中探求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及当今中国踏上复兴之路的精神动力,在音乐课中学唱传统文化歌曲,书法课中书写国学篇目字帖等。

第四,组织各种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学校“国学教育研究会”定期组织国学经典专题讲座;组织全体师生参与的学习实践国学经典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在清明节组织同学进行郊游活动和采风活动,感受民族文化;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学期末学校要评选出国学经典学习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通过各种活动确保学习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总之,通过学习国学文化经典,让学生切实中华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找回民族自信,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庸》[m].

[2]张载《张载集》[m].

[3]李毓秀《弟子规》[m].

国学经典论文 篇6

【关键词】 经典教育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66-01

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学生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接触那些更有阅读价值的经典文化,经典有些过时的内容,并不妨碍我们完整地阅读和理解。经典教育中需要我们加强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经典文化的态度:我们尊重经典,重视经典,但绝不迷信经典,神化经典。

经典具有不朽价值,阅读经典不可或缺。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中华民族积淀了灿若星河的国学经典。这些经典承载着民族之魂,牵系着文化之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遗忘,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最值得珍视的巨大宝藏。中国历来是一个在文化上崇尚理性、重视教化的国度,以儒家为正统的官方指导学说,一贯倡导开启民智、兴办教育,配合着“选贤与能”的科举制度,使教育发达、人才兴盛。在这种文教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历史文献是世界各国中最多的。而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献中,则较少涌现出经过历史选择和检验的文化经典。这些经典是古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先民的生活常道与实践经验,传达着前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经典在过去的若干世纪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习传诵,成为汲取智慧与灵感的源泉,其文化价值得到历史的检验与肯定。

青少年儿童在当代课堂上直接面向和熟悉这些经典,是理解和把握传统便捷与有效的方式。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很多人都有体会,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而言,讲好一首唐诗胜过讲一通唐诗概论,阅读先秦诸子胜过讲述一通先秦思想概论。同时,经典不是陈旧,不是老朽,它是古老而至今还在鲜活着滋养我们生命,温润我们灵魂的元素。经典诵读的意义,或许不只在有益于语文、口才,其意义或许更多的在于通过目识口诵,烂熟于心,浸润其中,扎下思想的根,让灵魂融合于高远的智慧之中,从而远离了浮躁和平庸。

经典教育意义广泛,切忌功利化取向。倡导和鼓励青少年阅读经典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经典教育具有广泛的意义,预期的收获是多面而非单一的。对此古人早有论述。孔子指出学《诗经》有审美、认识、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学习《易经》有文学、修身、制器、卜筮多方面的作用,学习者可以各取所需。

经典,世界视野的、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的大经典,我们何能取其沧海之一粟?文化,中西兼容、天文地理、哲学宗教的大文化,我们何能沐其九天之一缕?如此,倾己所有,竭我们所能,为了我们的人生发展奠基,我们心之所往、力之可及的又有几何?可是,大经典、大文化,又如此强有力地感召着我们,我们仰望着、追随着、践行着。

在经典教育实践中,当经典的局限性和经典教育的当代性与现实性相遇时,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是否必须删除这一话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充分的发酵。讨论双方大致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大部分讨论者赞成传统文化经典中有些部分所宣扬的价值观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不过,问题的焦点逐渐集中在对这些“糟粕”的认定标准,以及是否有必要删改。例如,有些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不能将经典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直接带进课堂。这些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忧虑和担心也并非全无道理:让一些年龄尚小的儿童学习经典,他们尚无足够的辨别能力,经典中一些过时的内容,会对他们带来负面影响。争论到了最后,隐约地殊途同归:“怎么教”才是传统文化教材存废的关键,和教材无关,和我们的教育方法有关。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加以解决,经典教育会遇到很大阻力,甚至会难以推行、半途而废。删改经典总是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经典教育实践提出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

在“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召引领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在“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召引领下——我们能够做得了多少,我们就做多少!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领域,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只教给学生正确的东西,而让他们远离错误的东西;热衷于教给他们正确无误的知识,而不是教给他们保护自我和认识社会、进入社会的能力。我们很容易把这样的思维定式运用到对待经典教育方面,只希望青少年儿童接触经典中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不要接触那些消极的过时的内容。

国学经典论文 篇7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意识形态; 文学性

abstract: ancient literature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re two forms of concept, and so are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lassic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s a factual description while ancient literature is an explanatory concept. ancient literature agrees with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whereas contemporary literary classics mean borrowing and variation of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hence containing unavoidable imaginative elements. a confusion of these distinctions will result in some unnecessary theoretical perplexity, which occurred as the view of ideology of literary classics. with the removal of this confusion, we will discover the two side of literary activity, that is, literary classics and literary character. the hierarchization of these concepts means mainly a diagnosis, which is preliminary but won't continue till all related concepts are discriminated.

key words: literary classics; ideology; literary character

说到文学经典,我们就忍不住地想哪些文学作品是经典,比如我们会想《红楼梦》是经典,李白的诗是经典,《三国演义》是经典,《阿q正传》是经典;有时我们也认为《平凡的世界》是经典;我们也问这样的问题:当代文学里哪些是经典呢?大众文学里哪些是经典呢?如果例子想得少些,我们还能明白地说说文学经典指的是哪些,但一旦想起的例子多了,我们就会陷入迷惑,好像经典有很多种,每种经典的涵义都很不同,让人越想越糊涂。

一般来说,我们都注意到经典的树立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文学性,我们也叫它审美内涵;一是意识形态,就是各个利益集团不断争斗,为了自身的利益树立对己有利的经典。有学者认为经典之树立在于文学性,有学者认为主要是意识形态的作用。无论怎样,这两方面的争斗构成经典问题的主要讨论范围。但一般来说,学者们都注意到单纯从意识形态出发或单纯从文学性出发都会带来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所以往往采取调和的思路。也有学者看到经典有不同的层次,比如,我们谈论杜甫的诗作与谈论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是不一样的,前者具有一种成熟的风格和均衡的品质,如果有人否定杜甫的诗是经典而且言之成理,那可真是一个划时代的批评家了;后者则是实验型的,本身有一定缺陷,但引起人极大关注。我们一般把前者称为古代文学经典,而把后者称为当代文学经典。[1]119这样的区分是恰当的,但如果在古代文学经典和当代文学经典中都发现了一致的文学性或一致的意识形态作用,就再次把两个层次混淆在一块儿了。

我们一般思考经典问题的时候,都是沿着“经典是如何树立的”这样的思路进行的,这里试图另换一个思路,就是考察一下我们是怎样谈论经典的,不同的谈论方式是否有不同的涵义。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治疗”意识形态论带来的一系列混淆。

为了简便的缘故,在这儿首先提出经典的层次划分。我们一般在三个层次上谈论经典:一、古代经典,制作一系列的规则;二、古代文学经典,这是从现代文学观念看的,重点在文学形式上;三、当代经典,我们依据它来判断当代文学。从三个方面来说,经典都具有史的价值,都是在树立规则。

一、 经典是与生活的交织

英文里说起“文学经典”的时候有两个表达,一个是literary canon,一个是literary classic,都有规则或传统的意思。实际上传统就是规则,我们遵照传统而行事就是遵照传统给我们树立起来的规则行事。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经”与“典”是两个词,但两者的涵义大致是相通的。《说文解字》认为“经,织也。”《辞海》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经,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说文》里的释义是比较古的,与经的原意比较接近。织是什么呢?是织入其中的意思,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形成规则,无论是经还是纬,都是赋予形式,使物得以显形。一块布,如果没有横线和纵线怎么织成一块布呢?所以“经”是一种条理化的规则。我们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如果没有一些规则把它们织到一起,就是混乱的,但一般来说,各个行为之间都会有一些关联,这些关联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把它们确定下来,使人们有章可循,这就是“经”的作用。“经”一旦树立,就会产生规约人们行为的作用。有了经,人们的行为就有了遵从的规则;二是与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经”为人们的生活树立起规则,但不是说从此之后,这个规则就从人们的生活中独立出来,与人们的生活不相关了。“经”就是与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古代不断有释经的行为,甚至有为了某种目的而造伪经的行为,这都是看到“经”实际上是交织在人们生活中的,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某个高高在上的所在,向我们放射无比耀眼的光芒,那样想实在是一种误解。我们说经典的树立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为什么树立经典?因为有需要。什么样的需要?可能是政治生活,可能是经济生活,可能是道德生活,可能是文化生活,等等。当然在古代,没有分得这么清楚,它是一种混合的规则,它可能就是结合着某种政治需要、文化需要等等而树立起来的文本典范。作为一种规则,它就不可能仅仅是文本表述自身的规则,它还包含着政治规则或者文化规则等等,就像《诗经》,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或者它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它可能本来就如《礼记·王制》所言是天子 “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注: 以上所引为《诗经》的采诗说,另有列士献诗说、孔子删诗说。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1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1页;亦见陆侃如、冯元君《中国诗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后来演化为各种有教养活动的交流平台,所以你会看到对于《诗经》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些解释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它就是那样恰切。

与“经”相连的是“典”。“典”的原义则为常道、法则。《尔雅·释诂》解释道:“典,常也”,“典”主要是一种树立起来的规则,而“经”不仅有这层意思,它还显现出一种形成的过程,显现与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层面。“经”与“典”的词意在古代中国基本可以通用。可见在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就在于树立规则,同时它又与人们的生活编织在一起。古代政治阐释和伦理阐释是主要的两条途径,所以古代的经典主要偏重于这两个方面。但这样是否就能说经典的树立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事呢?进而说文学经典的树立也同样是意识形态所致?

可以看到,诸多主张意识形态论的学者对此会持肯定的答复,而且看起来好像也顺理成章,因为古代经典的树立就是与生活中的各种政治、经济、伦理关系纠结在一起的,那么经典也正是在各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的。但是我们看到,意识形态论有一个潜在的预设,就是文学与其他部分是分离开的。文学,有它独特的领域,它与其他意识形态部分有一个边界隔开,哪怕这个边界是非常模糊的。其实,强调文学审美内涵的观点也同样假设了这一边界,而且会把这个边界划得更清晰一些。这样思考经典问题,就会假定文学一直有其自己独特的性质,它或者拒斥其他因素的侵入,或者接受其他因素的侵入。但古代是否有这样的文学性呢?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这样想是拿现代文学的性质衡量古代文学。

二、 古代文学经典的涵义

我们先要说说“文学”这个概念。据乔纳森·卡勒说,“文学”(literature)一词晚到200年前才具有现代意义的,我们可以在18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中找到它的踪迹,或者是以法国作家斯达尔夫人于公元1800年出版的一本书《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为标志。那么,什么是现代意义的文学呢?就是一种以想象性为主的写作。[2]21西方“文学”概念的演进与中国类似。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但有相近的“文”的概念,只是这个“文”的概念比较驳杂,中国学术传统讲文史不分家,“文”这个概念也是如此。当然从魏晋开始,开始有了注重形式因素的“文”,与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相近,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并不占优势。比如宋太宗(977-984)时期修纂《太平御览》中“文”的分类为:1.序(文);2.诗;3.赋;4.颂、赞、箴;5.碑;6.铭、铭志、七辞、连珠;7-8.御制;9.诏、策、诰、教、诫;10.章表、奏、劾奏;11.论、议、栈、启、书记;12.诔、吊文、哀辞、哀策;13.檄、移、露布;14.符、契券、铁券、过所、零丁;15.品量文章、叹赏、改易、诋诃;16.思疾、思迟;17.著书(上);18.著书(下)、幼属文;19-20.史传。

离我们最近的清代,人们对“文学”的看法也与我们现在完全不同。比如清代张英、王士祯等撰的《渊鉴类函》中文学类分为:1.周易、尚书;2.春秋、礼记、史;3.书籍、帙、诵读、写书、藏书、校书、求书、载书负书、赐书、借书;4.文字、著述;5.文章(敏捷、叹赏);6.诏、制诰、章奏、表、书记、檄、移、图、谶、符;7.诗、赋;8.七、颂;9.箴、铭、集序、论、射策、连珠、诔、碑文、哀辞、吊文;10.儒术、劝学、善诱;11.讲论、名理、好学;12.博学、幼学、从学、同学、废学;13.笔、砚;14.纸、墨、策、简、牍、札、刺、券契、封泥。

由此可见,现代意义的文学不过是古代“文”的分类的一部分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一词是晚清以来才由日本转译过来的。近代日本先借用中国“文学”一词来译literature,词义缩小定格为“以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现实的艺术”,再传回到中国,成为后来中国“文学”概念的一个主导方向。[3]362但也不是说,这个译法一经传入,“文学”概念就再无疑义了,实际上,“文学”到底指什么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探讨,这主要表现在20世纪初文学史写作上。如何书写文学史,如何确认文学史中的经典,这经过了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4]

我们看到,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文学的涵义都有演变,古典涵义与现代涵义有很大区别,而我们现在使用“文学”这个概念的时候,基本上是在现代涵义上使用的,因此我们在古代作品中用到“文学”一词的时候,要有一些历史意识。可以说,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构成方式。现代文学是在现代“文学”概念下产生出来的,它也包含对古代文学的追慕,但主要部分是文学的自觉。而古代文学则是现代的一种解释机制,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很多作品是具有强烈的形式美特性的,比如诗赋词曲,但对古代“文学”的整体规划却是以现代“文学”观念为基础的。

文学史本身就是由经典树立起来的。我们在文学的历史中发现,古代有很多作品很符合我们现代的文学观念,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将其称为文学经典。当我们谈论古代文学经典的时候,我们就是有意地忽略掉与文学无关的一些意识形态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发现哪些作品更具有形式审美内涵,这当然是以当代的文学观念在古代寻找“源流”,而且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但不要忘了,任何溯源的举动都是一种阐释,假如在谈论经典的时候把这一假定忘记了,就会倒流为源,以疏为典。我们把古代文学经典从政治、道德语境中剥离出来,这本来就是一种解释,假如我们解释时,把它当作确定不变的事实了,就会发现古代文学经典是格外受到外部意识形态因素影响的。我们承认,古代经典(而不是文学经典)根本脱不开意识形态的干涉,但古代经典是一个事实性描述,而古代文学经典则是一种文学史解释,两者根本不是一种存在方式,虽然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同一个对象,比如《诗经》。

所以文学经典的树立与古代经典的树立还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当然认为《诗经》是文学,但不等于说《诗经》经典化的过程就是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一个范例,如果这么说就要犯错误。当然我们说古代文学经典的时候也就是指《诗经》、《史记》等等那些在古代负有文学之外使命的作品,这并不矛盾。同样是《诗经》,古代人看它与我们现代人看它完全是两个角度,我们也说《诗经》是文学经典,但我们说这话的含义不同于古代人说《诗》为五经之首的含义。所以不要把文学经典的《诗经》等同于古代经典的《诗经》。我们说的是同一个东西,但看的方式不一样。

由此,我们可以说,在文学经典的树立中当然有意识形态参与其中,而且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文学作品本身、政治力量、文学机构、公众意见共同构成了当时对文学[注: 此处用的“文学”一词极宽泛,它包含各种“文”与“笔”、“文”与“学”的概念分延,这也与不同时代树立经典作家的方式相符。]经典的选择,可能一时这个因素大些,一时那个因素大些,但没有哪个是决定力量。文学经典的树立是一种实践,没有一个不变的规则,过分强调其中一个因素就会产生偏差。文学作品本身,很容易被误解为文学性,一种纯粹的文学性。实际上,我们判断文学的时候都以某种文学独有的性质为基础的,但并不是说这是一个纯而又纯的文学性。没有这种东西:它潜伏着,等待我们去发现。文学性恰好就是在不断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中显现出来的,它是生长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就有一个纯粹的本性放在那儿,它一诞生就带着各种各样的杂质,包括意识形态。所以不应该说,意识形态决定经典的设立,而应该说经典的设立里就包含着意识形态的作用。但这并不能证明文学经典一直以来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了,古代文学这个概念更多的是现代文学概念的一个解释性应用,所以,一定要在古代文学经典中发现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是用错了力。这就好像我们评价一个人,我们先设置了一个完人的道德标准,然后发现没有一个人在道德上是完美的,因此就说,人都是坏的,都是为了各自私利而损害他人的,所以人的本质是不道德的。——这么说根本就没理解“道德”是怎么回事。

三、古代文学经典与当代作品

实际上,古代文学经典问题是基于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解释性评论,特别是基于当下文学观念的一个解释性评论,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评论呢?一个关键是通过梳理文学史来凸显当下文学观念,进而产生这样的想法:当代文学中有没有经典。[注: “当代”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这段时间,虽然这种划分颇为牵强,但从意识形态与文学关系的角度来看却也合适。现代文学从1919年算起不过30年的时间,对这段时间中的经典追溯与当代文学中的经典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古代有经典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经典是各种意识形态交织作用的产物。古代也有文学经典,但如我们前面指出的,这大部分是我们基于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梳理,当然这个梳理不那么强硬,不是用一把标尺,定一个尺度,不合适的就截去,合适的就留下。我们看到,的确有很大一部分作品与现代文学观念相吻合,而且离现代越近,吻合者越多。但毕竟古代文学是在现代文学观念烛照下才得以凸显出来的。

我们看到,文学史的编制实际上就是经典的序列。那么当代哪些是经典?这一问题似乎很奇怪,因为我们一直在谈当代文学经典。是的,但这和谈论古代文学经典有什么不同呢?前面我们谈到用意识形态来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有些偏了,当代文学作品当然是与现代文学观念合拍的,它与意识形态有多大关系呢?

我们为什么要谈当代的经典呢?一个回答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最有紧迫性,我们要依据它们来判断其他作品。如此,这些当代经典就与古代经典有很大的不同。之所以树立当代文学经典,是为了显现当代文学性质为何,并依此判断其他当代作品。由于当代文学经典与政治意识形态联系过于紧密,在它身上过多地维系了政治诉求,或者说,文学经典的树立,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的事,这一点在20世纪50-70年代尤为典范,而古代文学经典则是通过滤除各种意识形态因素确立起来的,所以,我们在谈起当代文学经典的时候,实际上对“经典”一词怀有谅解的心情。我们说卢新华的《伤痕》和刘心武的《班主任》是经典,但我们没有拿它和《红楼梦》比;我们说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是经典,但我们没有拿它和古诗十九首比。我们的确谈论《班主任》这样的当代文学经典,我们也的确谈论所谓的红色经典,但这些经典与古代文学经典无疑不在一个层次上。

实际上,我们讨论经典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如果不能分清层次,就会产生概念上的混淆,以致出现“古代文学经典有很大一部分是意识形态树立起来的”这样的误解。如前面所指出的,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构成方式,当代文学是一种事实性描述,而古代文学则是一种解释性概念,它是中国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文学观念的应用和推演,所以说“古代文学经典由意识形态决定”是混淆了不同的概念结构,意识形态因素只应该在事实性描述中才有用力之处。

我们看到,当代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密切些,当代文学中各类所谓“经典”像走马灯一样的变幻不停,与意识形态的距离太近是一个主要原因。用意识形态来分析现当代文学还算恰当,但用来分析古代文学就会混淆事实与解释性现象。但作为一种事实存在的当代文学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有当代文学经典的话,那么这个经典的标准也会放得极低,与古代文学经典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充其量可以说是好的作品,如果把标准稍为提高,当代文学中是否存在经典就会成为一个悬案。如果当代文学经典问题消隐,那么它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会消隐。由此可见,从意识形态出发来研究文学经典问题并不是一个恰切的角度。

让我们再转换一下角度。如果我们从古代文学经典与当代文学经典是两种经典形态这一事实出发,我们就会发现当代文学经典这一提法的更深层的涵义。无疑,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观念是一致的,而古代文学则是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扩展和但这并不代表纯而又纯的文学性体现在当代文学中,相反,它是在整理古代文学时出现的,我们恰恰是在古代文学中指认最具文学性的作品和代表作家,指认的方式就是将其树为经典,所以我们才会在各种文学史中看到经典作家的追认和经典作品的排列,并把他们看做文学性质的保障。可以说,文学经典与文学性不是两种文学活动,它们是一种文学活动的两面。那么当代文学经典呢?它是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借用和变形,它是对一种构成性概念的借用,包含相当多的想象成分。所以我们看到,当代文学活动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这是一种事实描述,而当代文学经典概念则是一种构成性概念的借用,它的意义在于为当代文学指明方向,借以探究文学的界限和文学的性质。这么说不是把当代文学经典概念判断为一种假概念,而是指出这种概念活动的想象成分,指出它的局限以及它的积极意义。

由以上我们看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经典问题并不很恰切。那么是否就剩下文学性了呢?也不尽然。如果这个文学性指的是一种纯而又纯的标准,那么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文学性指的是一种变化的历史,这倒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不如把文学性当作一种引导,而不是决定,毕竟我们总要依据一些标准来进行判断,虽然这个标准不太牢固,但聊胜于无。我们更应该把文学性当作一种运动,经典是这种运动的另一面,两者是双向铸造的关系,而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

[ 参 考 文 献 ]

[1] 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2] jonathan culler.literary theory[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