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论文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

人力资源论文 篇1

摘要:会计学中人力资源资本化是企业人力资源支出成本记作资产的办法,�

文章从企业管理实践的角度论证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实现过程,即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激活”,使

因此,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结果应包括两个部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经济的发展日趋重要,人力资源会计

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相关问题作了大量的工作,甚至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者们普遍将人力资本视为人力资源成本支出资本化的全部结果,从而缩小了人力资源资本化的范围。

人力资源会计的思想是“人本思想”,理论源自人力资源管理。

因此,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一步厘清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机理,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

一、资源和资本

为更清楚地论述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机理,先对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源等几个概念进行必要的辨析。

1、资源

何为资源?《辞海》的解释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资源是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显然,上述两种定义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

可见,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

综上所述,资源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矿产、海洋、石油、人力、信息等。

企业中,资源可概括为所有用来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的各种工具、条件和环境的总称。

在形式上,可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大类。

2、资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价值,是资产的价值形态。

在分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指出资本是一种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它是历史的产物,是一种特殊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从资本的自然属性角度指出,资本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资本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的产出的耐用投入品。

实践中,资本是就投资相联系的。

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但它同时又是投资活动的沉淀或累计的结果,因此其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

虽然上述表述不同,但都表明,资本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数量上应等于被投资和动员的资源。

3、人力资源和与人相关的资本

通过资源和资本概念的分析,与人相关的资本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区别清晰可见。

人力资源是整个企业员工的劳动素质、生产技能和知识水平,不仅包括已得到相当开发的人力资源,即经过相当教育或培训开发的知识型员工,也包括未得到开发或开发很少的人力资源,即从事体力型或简单辅助性工作的劳动者;不仅包括愿意投入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员工人力资源,也包括不愿投入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员工人力资源。

与此相对,与人相关的资本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方法的总称(魏杰,2002) [1]。

从数量上来看,前者是潜在的、静态的总值,后者是现实的、动态的部分数值。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决定了与人相关的资本在数量上很难达到人力资源的水平。

人力资源是潜在的与人相关的资本,对其能否成功动员和开发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与物质资源不同,人力资源的获得和使用不仅取决于企业,还要受到资源所有者――员工影响的。

所以,物质资源全部投入生产是较容易实现的,而投入生产中的人力资源和企业保有的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很难等同的。

因此,有必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以减少人力资源的隐性流失,增加可投入生产中的与人相关的资本。

二、人力资源资本化和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

会计学中将人力资源资本化定义为企业人力资源支出成本记作资产的办法,�

以下图示之,可更清楚地发现该定义所持有的逻辑。

人力资源相关支出成本

人力资源资本化

人力资本(报表中的资产)

图1  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

确认、计量和记录

传统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认为,人力资源资本化之后结果必然是人力资本。

然而,从上文对几个概念的辩析中,发现与人相关的资本并不能等完全同于人力资本。

因此,要对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关系进行必要的修正。

资源和资本关系表明,资本是资源投入和动员的结果,即资源资本化结果。

对于人力资源来说,人力资源资本化是增加可投入和被动员人力资源的过程,亦即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强化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人力资源能动性,减少出工不出力的人力资源隐性流失现象,实现与人相关资本最大化的过程。

因此,修正后的人力资源会计逻辑可用下图来表示。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资本化

与人相关的资本

图2  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修正转

2、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实现

人力资源资本化是将人力资源的相关投资性支出,通过一定规则转化为与人相关资本的过程。

实践中表现为,企业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静态的、潜在的人力资源“激活”,使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激活”人力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以培训、薪酬、参与机制和绩效管理等4个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例,作简要论述:

(1)培训是一种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的过程,其产出是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加强组织的凝聚力。

企业外部环境的激烈变化,需要企业和员工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来适应变化。

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培训需求。

通过培训,可以改变人的工作态度、更新技能、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

另外,无论是对于组织成员之间,还是员工和组织外部之间,企业培训不仅扩大了交往范围,提高了交往频次,而且还将增强交往的信任程度,建立和加强了相互间合作的基础。

(2)作为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的重要工具,科学的薪酬体系对于“激活”人力资源至关重要。

在企业中,人才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由追求就业终身饭碗转为追求终身就业能力。

然而,人才的频繁流动,特别是关键人员的流失,将给企业带来深重危机。

企业可通过宽带薪酬将薪酬增长、职务晋升或工作范围变化有机结合,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以及薪酬激励手段多样化,来吸引和保留企业的人才(顾琴轩和郭培方,2004)。

薪酬体系影响着公司内部的组织氛围,和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公开的薪酬使员工与管理层,下级与上级,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优化,形成一种信任、坦诚相对的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合理并适用的员工参与机制有利于调整员工之间关系、改善公司内部氛围和留住人才。

实践中,员工参与机制包括董事会中的员工股东代表的参与和决策中充分考虑到员工观点等。

员工参与决策的机制,一方面可以使员工更了解企业,和企业之间建立信任机制,并在参与过程中沟通各自观点,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提高组织内部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员工参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交流,拓展员工的视野和工作范围,丰富了个人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员工个人以及组织的技能。

(4)科学的绩效管理将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技能。

科学的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将作为员工的绩效合作伙伴,以“帮助者”和“支持者”的身份,与员工一起,共同制定绩效目标,共同探讨成功的办法,共同分析实现目标的障碍和困难并排除之,最终实现使绩效管理落到实处。

在对员工的业务表现进行评估的同时,还要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潜力,告诉他们特长在哪里,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以及某一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应接受的培训。

三、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结果

经过人力资源管理对静态的人力资源“激活”之后,形成了可直接投入生产中的资本。

那么,这些与人相关的资本是什么呢?

科尔曼(1988)认为,资本有三种类型,一是物质资本,二是人力资本,三是社会资本。

其中,物质资本通过物质变化促进生产的`工具创造出来;人力资本通过使人们自身变化,即通过他们以新方式工作的技能和潜质提高而创造出来;社会资本通过使行动更方便的人们间关系发生变化而产生。

显然,就这三种资本而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人紧密相联。

作为与人相关的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力资本表现为人与物之间的能力,存在于劳动者个体之中;后者表现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于值得信任的人际关系中。

[2]

1、人力资本:人和物之间

员工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增进生产力,是一种资本,因此舒尔茨将其称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深植在个体,并且无法与个体分割的知识、技能及经验,与教育培训、工作经验等关系密切。

人力资本在数量上应等于劳动者自身被投资和动员的资源综合。

从微观来说,人力资本可视为凝聚在个体身上的“生产力”,即个体所拥有的“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在组织层面上,员工规模反映了人力资源“量的规定性”,而人力资本更多地反映了组织中各个体人力资源具有的“质的规定性”。

因此,在组织中,人力资本是可以用来投入,并且期望获得回报的,凝聚在员工身上的劳动能力。

2、社会资本:人和人之间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将影响着人力资本的获得和发挥。

社会资本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共同遵守的一套非正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群体内的成员按照这一套价值观和规范彼此合作;本质上是一种调动网络资源的能力。

它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

不同于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是无形的;也不同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不存在于个体之中。

社会资本存在于值得信任的人际关系中,它通过使行动更方便的人际关系发生变化而推动生产性活动的开展。

人力资源方面的论文 篇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已经掌握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所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势在必行。这一全新的理念将为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历程中填上最浓重一笔。本文以大数据环境为背景,人力资源管理为研究对象,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大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运用大数据技术得到的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创新,以达到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局限于过去的系统管理,而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交流更加鲜明化,以使员工得到更公平的对待,工作更加具有效率。所以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的具体分析,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和效率。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体现,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贡献。

二、大数据及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大数据的释义。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现在社会正处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状态中,我们日常所用到的办公软件和聊天工具,都是在大数据时代下产生的。所以大数据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的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展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选取、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三、大数据视阈下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思考

1、人力资源规划变革。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减少,收益增加。是否可以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已� 人力资源规划的合理性安排已� 所以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的工作中,利用大量数据的正确分析,以事实为前提,合理的分配人才,以达到人尽其用,人岗匹配的效果。所以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变革至关重要。

2、招聘与配置变革。对于人才的招聘已� 而人才的招聘首先需要记录各方面的数据,包括自然情况及社会情况的数据记载,这些要有专人负责,进行整理、分析、筛选、从而选出适合该企业的员工,这些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否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可小觑的损失。通过这些数据分析而招聘到的人才,要合理的分配的适合的岗位,因岗制宜。包括个人的发展潜能,擅长哪个方面的能力,学历及工作经验等情况进行相应岗位的调试,最大程度的发挥员工的能力,使员工更大程度得到发展空间,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样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3、培训与开发变革。通过对日常数据、绩效数据、环境数据、发展性数据等记录的详细情况分析,根据其进行员工的相应培训,最大程度的发掘员工的潜力,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收益。这些数据的分析要尽可能准确与详细,以准确的数据分析来安排员工的培训,根据培训的结果来最大可能挖掘员工的潜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些数据记录要妥善的保存,必须有专门的人来负责,不能有丢失和遗漏,要定时的进行数据的上报,得到确切的结论。数据的结果关系到员工的发展,因此这些数据务必要真实准确,以避免因为数据的错误造成员工的不公平对待,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绩效管理变革。在以往的情况中,管理者通过有限的记录主观的对员工进行评价,进而得到考核结果。例如,通过对员工的出勤率、工作完成程度等情况来评价员工的绩效,根据绩效的结果来进行相应的奖赏与惩罚,会很大可能的评断错误,造成员工的不公平对待,降低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员工想要得到客观公正的考核结果,消除管理者主观臆断的错误,就要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准确性,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绩效考核成绩。通过软件平台,使员工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建议或意见,调动员工的热情,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5、薪酬管理变革。有效的奖励制度不仅仅是对员工工作成绩的肯定与认可,还能使员工对工作更加具有热情,提高企业效率。所以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是不可或缺的,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步。通过大量数据记录的员工的工作情况,从而分析评出对企业贡献较大的优秀员工,采取多元化的奖励手段,加大奖励的力度,使员工更加有成就感,对企业的归属感。对于奖励制度不仅仅是物质奖励,还有感觉激励,对员工的信任与尊重,支持与理解,体贴与关心。一个企业恰当的利用情感方面的激励,能够更好的培养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从而打造出一支坚不可摧的工作团队。

6、员工关系变革。劳务合同明确规定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大数据时代,劳务合同要更加的人性化,保证员工的劳动权益,使员工满意,进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来创造更大的价值。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基础,让员工更大程度的参与,对数据全面分析,使员工得到更大客观公平的对待,从而更加积极的工作,由此培养与员工的职业道德,实现自我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大数据时代改革的多元化、信息化,使得员工通过互联网技术逐步改变其原有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业务流程的规范,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服务,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目标,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从传统管理变革为创新管理,以大数据为依托,用事实说话的参考模式,避免了人为的主观臆断造成的对员工的不公平对待。用以警醒那些对数据不重视的公司,发现大数据的重要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科学性的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效率,改善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企业,全面推动企业的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变更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柯。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机遇、挑战与转型升级[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35-40.

[2]赵红霞。刍议大数据时代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变革[J]。现代国企研究,2015,04:12.

[3]赵霞,纪光欣。海量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基于流程再造的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04:17-20.

[4]李强。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6,07:142.

[5]任星桦。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6,10:3

人力资源方面的论文 篇3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制度

1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离不开人、财、物三个方面的要素,其中,财力资本作为企业的运营基础,一直受到了所有企业的广泛重视,而近年来随着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人力资本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像是国外的微软、谷歌、Facebook等信息企业,以及苹果、甲骨文等高科技企业,都是完全取决于人的作用发挥,国内近些年来一些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如华为等,也完全是优秀人才支撑起来,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不断挖掘其他企业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在不断培养自己的人才体系,这一切都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因为企业活动最终还是依靠人来完成,财力物力也需要人来进行支配,前两者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企业只有把人管理好了,生产经营活动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企业中所拥有的高素质人才,更是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更可

2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在全球进入稳定发展期后,企业管理的相关研究逐渐活跃,各种企业管理制度也不断涌现,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如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等都涉及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而到了八十年代以后,企业管理逐渐转向企业战略管理为主,其中又以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最为集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在这一阶段成为各大企业研究的热点,这是得益于这些研究,现代企业才可以做到以消费者需求为企业发展原动力,不断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如今,通过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了很大地提升,企业发展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不再是以混日子的心态投入工作,很好的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各个企业核心管理团队的建设,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囊和主心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品牌建设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壮大企业人力资本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全部价值,人力资本包括了企业全体职工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资本可以更好地服务企业,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多下功夫,一方面要给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和外出培训的机会,多接触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所需,另一方面企业要学会发现和挖掘内部的人才,给年轻人提供展现的机会和平台,建立相关的人才发现培养机制,进而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同时还要注意优秀人才一定要留住,万不可轻易流失。只有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让企业有强大的生命力,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人尽其用,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大势所趋,所有企业只要参与到社会化竞争中来,就必须要或多或少的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产权明确化是制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是其中的核心管理体系。这与企业当前正在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因此,在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也是国有企业逐渐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其成就和经验对很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管理由传统向科学管理、现代管理的转变,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人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企业人力资本,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6(29)。

[2]郝建利。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企业,2016(11)。

[3]张维书。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改进策略[J]。全国商情,2016(22)。

[4]符蓉。互联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6(19)。

人力资源论文 篇4

浅谈员工培训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员工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实践工作分析了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员工培训效果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员工培训;企业;人力资源

一、员工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一)加强员工培训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为适应新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对每位员工做定期的员工培训。例如:知名企业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后,随着连锁加盟店面的增多,其连锁效应也愈来愈大。调查显示,肯德基在入驻中国市场15年来,统计培训企业员工总次数20余万,培训期间资金的投入约为2.4亿元。

(二)加强员工培训是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从企业的产品竞争、销售竞争乃至服务竞争等,各个方面均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息息相关。据统计,在国内,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周期较长,一般专科生的培养周期在2-3年左右,本科生的培养周期在4-5年,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前也需要上岗前的培训。现在有些知名企业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已建立起自身的培训学校,用于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员工培训是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

每位员工都有追求自身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成功欲望,若这种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就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重者甚至导致企业的人才流失。而作为企业优秀的员工,更需要加强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开发。因此,员工培训在提高员工忠诚度、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战斗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许多企业为满足各项业务需求,提升员工素质而积极开展各种培训。但部分培训工作常因各种原因耗尽了时间和精力却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一些培训前期准备工作欠缺,对各工作环节考虑不够细致和充分,致使培训难以到位;一些培训忽视了需求的调查、分析环节,使得培训开展起来出现目的不明确、内容不够充实、培训重点出现偏差、对培训对象的确定存在误差等情况;培训模式僵化,重过程轻效果等。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员工对培训工作的认识理解存在偏差。首先,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许多员� 其次,在培训定位的思维方式上不是针对岗位需求来分析员工应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而是从现有的课程入手,单纯地考虑接受这些课程能掌握什么知识、提高什么技能,这样造成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针对性不强、不够灵活。

2.企业对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不足。在培训教材、培训讲师、培训时间、培训经费等各方面都需要企业加强投入力度,给予大力支持。例如如果培训教材缺乏开发和积累,培训教材的质量就很难保障,就会出现东拼西凑、时效性不强、只有空洞的理论缺乏实战性等情况,难以保证培训效果。

3.员工培训与企业的管理体系脱节。主要体现在:没有配套的培训管理体系来激励员工的培训愿望;没有有效引导员工重视并积极参与培训,自觉的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没有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等。

三、提高员工培训效果的解决方案

(一)向员工灌输正确的培训理念

提高员工培训工作的执行力度首先要提高企业决策层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要让他们树立培训是人力资本增值的源泉,使决策层意识到培训是培养员工归属感的有利手段,加强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

通过系统的培训,达到既定的培训效果,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是持续提升企业业绩和实现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有利于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凝聚力。

在企业的管理与制度方面,通过管理上的创新,逐渐形成系统科学的员工培训系统,对企业员工的培训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以效益最大化为基础,构建多渠道多层级的员工培训体系,实现全员参与、共享成果的目标。同时,培训系统应结合员工的职业规划,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想结合,让员工在推动企业发展,实现 企业目标的同时,也能按照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个人的目标,成就个人价值。

各具特色的培训体系在国内外许多知名公司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海尔集团始终坚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建立充分激发每位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系统,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而保证企业的高速前进与发展。韩国三星集团花巨资建立了一座准军事化培训基地。摩托罗拉设立了摩托罗拉大学,从东京到檀香山共设有14所分校,预算超过1.2亿美元等。

(三)重视员工培训实际内容,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1、员工培训与潜能开发。在培训形式和方法上要开拓思路,求真务实。例如:利用定期培训的方式结合企业员工的职业规划,并根据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执行计划;通过岗位轮换,使员工掌握本公司各部门职能和基本技能;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性强的短期培训班,紧紧围绕企业目标进行各方面、各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等。

2、经理人培训与领导能力开发。培训工作的关键要素是对企业经理人的培训。现代企业需要经理人具有很高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为实现企业价值,他们必须具备运用新技术、改进新机制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能力。因此,应重点加大对经理人的培训力度,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简言之,现代企业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而通过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得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实现个人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作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秦皇岛市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郑耀洲,邓彦平。 变革环境中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A]. 北京大学、无锡政府、江苏省人事厅、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xx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北京大学、无锡市政府、江苏省人事厅、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20xx:7

[2]徐正富。 浅析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A].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湖北省)[C].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20xx:5

人力资源论文 篇5

一、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对绩效管理缺乏科学规范地认识

纵观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很多单位对绩效管理缺乏科学的认识,片面地认为绩效考核就是工作中开展的各项考核,这样就导致绩效管理未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让员工感到厌倦、烦躁,同时这也违背了当初所建立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宗旨。从本质上来讲,绩效评估属于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方面的内容具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当前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未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简单地将人力资源管理看做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实施多体系管理,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核心作用,不利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职能部门缺乏客观评价的正向激励

这主要是因为职能管理部门以及实际履行评价的个人往往是不能够直接从其他部门的客观评价中获取收益,恰恰相反,甚至还会给自身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说引起其他部门的不满等。除此以外,被评价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接受到其他部门的评价,如何有效地避免其他部门的报复,从而也就需要对其他部门宽松处理,这样才能够得到其他部门相应的回报。在此负面激励作用的影响下,职能管理部门以及被打分的人们往往会选择能给高就不给低的原则,最大限度防止给其他部门带来影响,以免受到其他部门的攻击。

(三)未建立起科学有效地激励机制

由于深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事业单位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从而就致使绩效考核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事业单位领导的绝对权威以及平均主义的薪酬分配方式是其突出表现,这样就导致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很多对事业单位发展具有突出贡献以及那些具有创作性的人才,无法得到科学、公正的绩效结果,不但无法调动这些有突出表现员工工作的热情,而且不能够发挥在单位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缺乏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无法最大限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管理活动中,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绩效考核的方法不科学

这主要是因为当前事业单位所采用的绩效考核制度非常落后,而且未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考核方式是:在每年年末要求每位员工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上交工作总结,并进行述职报告,然后通过民主测评来进行打分,从而所得的分数也就是对员工考核的成绩。但是这种做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那些踏实勤奋的员工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是无法体现出来的,不仅无法得到领导的赏识,而且还没有升职的机会。但是,事业单位所取得成就是与这些踏实、勤奋员工的努力和奉献是密不可分的。与此同时,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而且领导在进行评判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个人倾向,所参与考核的人员也善于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评判。另外在实际操作中人们通常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忆比较清晰,却忘记了之前发生的事情,喜欢将近期的工作表现作为评判标准来进行考核,这样就导致了人们往往在考核的前期会努力工作,考核结束后又恢复了之前的松散状态,无法营造出浓郁的工作氛围。

二、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对策

(一)树立起科学绩效管理的理念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讲,绩效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而就应该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更应该将绩效考核上升到战略高度。也就是说,绩效考核不单纯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更应该与单位组织结合在一起,促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与员工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的活动中。绩效管理是引导员工正确行为,提高员工工作业绩,以及促进事业单位整体战略目标实现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促使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

要想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起新型岗位管理制度,同时这也是促使激励机制实施的重要前提;第二,实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这是促使激励机制实施的主要手段,从而就要求事业单位加快对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与员工发展相适应的奖惩制度、晋升制度等。要让员工所获得的努力都得到肯定,保持员工工作的热情,同时还可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强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要求在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思想层面的内容,还要从战略角度来对组织管理实施控制,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做到绩效规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评估以及绩效反馈的有机结合。事业单位要严格立足于绩效考核环节基础之上,切实提高自身的工作目标,以便促进事业单位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四)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

由于在事业单位中领导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他们的行为往往不受基层员工的监督,这样就对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从而就要求事业单位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成立监督小组,时时监督领导以及员工的行为,切实保证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小结

总而言之,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就需要事业单位充分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强化绩效考核,以便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