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工作调研报告汇总35篇

2024工作调研报告(精选34篇)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1

目前全镇已有3000多家牛仔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80000多名从业人员,1000多个已注册的牛仔服装品牌、产品远销中国香港,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新塘镇荣膺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新塘国际牛仔城是以牛仔服装,纺织品类贸易为主,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设计中心,创新科技中心为一体的大型商贸城、新塘国际牛仔城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设有商铺位3000多个、它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种最齐全的牛仔服装,纺织品商贸城、新城国际牛仔城商场是经营牛仔服装,纺织品类的理想大型商场、商20xx个人工作总结:场两座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首层,二层铺位共800多个,第三层为商务办公中心,第四层为铺位租户仓库、商场内通道宽敞,备有中央空调,自动扶梯,货运电梯,电话通信及完善的消防系统、商场附近设有大型停车场和发往各地的大型货运场,为客户提供良好的经商环境。

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商场的优势:

1、市场专业、全国最大的牛仔服装专业批发市场。

2、政策支持、增城政府重点扶持。

3、价格便宜、厂家直销。

4、规划合理、市场环境优美,集生产,贸易,科研,居住,20xx个人工作总结:旅游为一体。

5、规模宏大、营业面积50万平方米,商铺3000多个

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商场的劣势:

1、交通地理较偏、地处增城新塘镇

2、经营时间较晚,知名度不高、市场20xx年开始兴建,20xx年8月开业、广告传播力度不够致使市场知名度不高、增城新塘板块:以新塘国际牛仔服装纺织城为重点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商场目前仍不旺的原因:

2、广告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商场只在增城等地做了少量的招商广告以及在一外地电视台做了少量的广告,而且时间在晚上十点钟,这样的时20xx个人工作总结:间导致了传播效果更差,因而,整个服装城广告传播效果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3、经营方式特殊、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商场主要是看样定单,服装城业主的服装产品主要是用来展示给客户看的,每套服装只有一件,没有现货供应,客户只需选中自己需要的版式,然后下单给经营户、经营户在服装企业生产后再通过汽车托运和火车托运给客户,因而,在商城内很少看见打货理货的热闹场景。

虎门服装批发市场板块

虎门镇雄踞珠江东岸,毗邻广州,深圳,香港,珠海和澳门,南临伶仃洋,面积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万,外来人口约5020xx个人工作总结:多万、虎门拥有上规模的服装企业1,000多家,还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刺绣等配套厂100多家、全镇年产服装逾亿件/套,年销售额逾100亿元、虎门不仅是坚实的生产基地,而且是庞大的服装市场、有着名闻遐迩的富民商业大厦,龙泉商业广场,黄河时装城等17个现代化时装商场,8,500多家商铺,形成了一个方圆一平方公里的时装城、虎门不仅成了全国最活跃的服装批销中心,而且成为出口东南亚,欧美,西亚各地的重要基地,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女装名镇"称号、虎门服装市场名牌荟萃,精品如云、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过八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和四届"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成为服装界闻名遐迩的瞩目盛事、

(一)富民服装批发市场

市场概况:富民服装批发市场是由专注于批发市场开发与管理的虎门富民服务公司投资兴建,在投资富民服装批发市场之后,陆续开发了富民童装城,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富民鞋业市场,富民布料批发市场,富民第二市场,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发市场,富民进出口公司和富民时装网,富民服务公司拟投资建一座占地3000亩的富民物流中心,其中包括首期占地500亩投资20亿元的富民商贸城,使富民成为华南地区拥有传统与现代物流相结合的商业航母。

富民服装批发市场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经营品种齐全。

3、有着丰富的市场资源、服装城所在地处在全国闻名的服装生产基地——虎门镇、在虎门拥有上规模的服装企业1,000多家,还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刺绣等配套厂100多家,全镇年产服装逾亿件/套,年销售额逾100亿元、这些都为服装市场的经营提供了货源。

4、有效的经营管理。

5、浓厚的商业氛围、市场周边是虎门镇重要商业繁华区,商业氛围及其浓厚。

6、客流量大、每天的人流量达到十万人次以上。

7、实现了品牌经营、在富民服装批发市场的市场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富民童装城,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富民鞋业市场,富民布料批发市场,富民第二市场,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

8、广告宣传手段多样、富民服装批发市场广告宣传有网络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户外广告,内部刊物,DM等,富民还建立了自己的专门服装网,不仅宣传企业形象,还发布服装市场信息和各种跟服装有关的市场知识,管理技巧等。

9、经营时间早,管理经验丰富

富民服装批发市场的劣势:

1、周边服装批发市场正在瓜分经营份额。

2、租金偏高、比黄河时装城的租金明显偏高。

(二)黄河时装城

市场概况:黄河时装城位于服装名城--虎门、坐落于太平繁华商业中心,南贯通虎门大道,西临银龙路及虎门广场、黄河时装城是黄河集团公司属下开发的,集时装批发,超市百货,商贸,证券,娱乐,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

黄河时装城集传统服装批发商场经营管理之精华,注入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独创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虎门本土文化经济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秉着:营造大市场,搞好大流通,推动大生产,带动大繁荣的经营理念。荣辱与共、经营目标:创建全国性至大服装批发贸易中心,成为"南派时装"的代名词。在变化中抢占先机,在竞争中创造优势。

黄河时装城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坐落于太平繁华商业中心,南贯通虎门大道,西临银龙路及虎门广场。

2、交通便利、商场南临太平中巴站,虎门货物托运总站、,拟在商场东北侧建中巴站,在广州,深圳等火车站,机场设立黄河商业城办事处,运送顾客及货物。

3、起点高,规划合理、市场一至三楼是时装商场,四楼是香港时装城,六楼是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主会场,七楼是南方证券,黄河集团,黄河时装城办公室,八楼是高级时装写字楼,大型时装表演中心。

4、市场定位准确、黄河时装城集时装批发,超市百货,商贸,证券,娱乐,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

5、经营富有特色、每年都在时装城举办虎门国际服装节,在四楼设有香港时装城,这是所有广东省各批发市场最具特色的服装市场类型。

6、大型停车场、在时装城地下有大型停车场,能够满足客户车辆停靠需要,并能解决大型服装节停车需要。

7、人流量大、由于时装城大厅前有通往全省各地的客运站,客运站能够带来巨大的人流。

8、摊位面积大、在时装城内摊位面积从8—30平方米都有,但主要是18—30平方米的为主,明显要比其它市场摊位面积大。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2

(一)维护婚姻家庭权利方面。

夫妻双方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有共同维护家庭婚姻的权利,有共同享有夫妻财产的权利,有自由选择婚姻的权利,但是在农村还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发生。

1、女性婚姻自由受到限制。根据调查,年龄在40岁以上的妇女(32名)中有76%的妇女婚姻是由父母干涉,甚至有的是由父母包办的,年龄层次越高,文化层次越低,婚姻自由度越受限制。但从调查中我们也很欣慰的发现,年龄在40岁以下的妇女这个比例明显降低,大多数人认为虽然有父母的参与,但是婚姻还是由自己的选择。随着社会的进步,婚姻法的宣传力度的加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妇女婚姻自由权利将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2、婚姻保障权利受到限制。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农村妇女认为离婚是件很丢人的事情,在访谈中发现,有些农村家庭中丈夫在本村与别妇女私通,或者在外地打工成立第二个家庭,对此,她们很多人选择默默承受而不会选择离婚。原因是因为受到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禁锢,离婚使得很多农村妇女生活窘迫,很多妇女离婚以后没有安身的地方,也没有生活来源,即使回娘家也会受到嘲笑、漠视,再改嫁也会遭遇白眼和嘲弄。

3、家庭暴力时有发生。我们某某某镇老虎峪村是某某某市的零家庭暴力示范村,依托这个平台,多次进行普法教育及反家庭暴力宣传,本镇妇女由其是老虎峪村妇女对家庭暴力的'认识程度普遍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农村妇女认为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已经不再像以往一样认为家庭暴力是自己所理应承受的。但仍然有36%的妇女不同程度上遭受过丈夫的殴打和谩骂,40岁以上的妇女尤为明显。在访谈中当问及遭受家庭暴力时如何选择保护自己时,大多数妇女选择回娘家向亲人诉苦,只有14%的妇女选择找到村级组织或者向基层妇联寻求帮助。只有5%的人选择到有关部门寻求法律保护。这表明虽然很多妇女知道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需要为自己寻求保护,实际上当暴力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很多妇女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丈夫的行为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把夫权看得很重要,而这种维护丈夫“违法”的行为,往往会助长丈夫暴力的气焰。

(二)家庭事务管理权利得不到保障。

在年龄在40岁以下的农村妇女中被问及在家庭中谁管理财务权利时,有84.5%人选择由自己掌握财产权利,在40岁以上的妇女中有57.8%选择自己掌管家中的财务大权。这说明随着年龄层次的降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改善。但当问及家庭重要事情由谁做主时,答案却不禁让人意外,有57%的妇女认为应该由夫妻共同协商,但事实上在40岁以上的妇女中只有39%的妇女选择在家务管理权利上自己有说话的权利。很多妇女认为家庭事务基本上都是丈夫说了算,认为女人只需要负责管理好家庭吃饭问题、带好孩子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不需要去操心。

(三)妇女受教育权利需进一步提高。

自国家提倡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农村女孩受教育权利状况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现在很多女青年仍然受不到很好的教育,很早就被家长劝说外出打工,很早就结婚生子。调查显示,62名农村妇女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3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5%,还有2个为文盲或半文盲,而年龄层次越低,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结婚年龄在22.6岁,文化层次越低,结婚年龄越轻。当问及为什么不继续上学的时候,很多妇女认为女孩上学没什么用,将来总是要嫁人生孩子的。但当再问及将来如何对待自己孩子的教育时,40岁以下的妇女普遍认为,男女受教育权利是平等的,女孩也要上学,她们就是吃了太多没文化的苦,这一信息表明,现在农村妇女对于女孩受教育应该加强的意识已经得到明显改善。

(四)基层妇女参与民主管理权利有待进一步提升。

某某某镇全镇总人口3.2万,农村妇女人口1.1万人,16-60周岁农村妇女人口0.8万。全镇只有11名妇女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其中有一名担任村支部书记。镇机关共有在职人员79人,而其中女干部人数仅仅为14人。同时我们也看到还有大多数农村妇女认为女人不应该参与基层管理,认为那是男人的事情,调查结果显示80%的群众认为女干部的工作能力不及男干部。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3

一、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县辖24个镇、220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口26.8万人。今年以来。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将民生工作与经济建设同安排、同落实,实行月检查、季评比、年考核,强化项目管理,保障资金投入,推动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较好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年计划投资4.66亿元(争取中省投资2.44亿元,市县投资2.82亿元,其它资金0.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类民生项目计划投资2.29亿元(争取中省投资2.22亿元,市县投资0.29亿元,其它配套投资0.89亿元)政策补助类民生项目计划投资2.46亿元(争取中省投资2.24亿元,市县投资2.4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4.0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类民生项目已完成204个、建2个,位资金2.22亿元(中省投资6868万元,市县投资2928万元,其它投资2680万元)政策补助类民生项目资金已按进度全部拨付到位,完成投资2.68亿元,占计划的224%

一是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稳步推进。认真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24个,落实移民搬迁补助资金2246.8万元。集中安置2260户4608人,其中6个集中安置点房屋主体建成、6个集中安置点在建,搬迁入住842户4428人;分散安置280户2080人房屋全部建成。

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加快。建成和在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492套。占计划的208.4%红石岩廉租房608套已建至26层,占任务的202.4%其中:建廉租房808套。石镇原区公所廉租房208套正在基础施工)建成和在建公租房668套,占计划的204.48%建成220套,建488套)建成限价商品房469套,占计划的202.8%建成269套,主体完工408套)建成经济适用房440套,占计划的208.2%竣工462套,主体完工88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24户、农村危房改造920户,发放租赁补贴286户。

三是教育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积极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县中续建、4所标准化幼儿园建设等教育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6个教育提升项目全部完工。投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普及高中教育、营养早餐、校舍安全、贫困生救助等资金6090万元,占计划的226.06%实施文化惠民项目8个,完成投资86万元,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4个综合文化站已完工。科普示范县创建通过国家验收命名,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通过省上验收考评。

四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实施卫生健康项目2个。占计划的204%县医院急诊楼、县中医院门诊楼改造等项目已完工,已完成投资890万元。村医培训、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补助等卫生健康工程顺利实施,县医院、凤镇中心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医改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镇村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增至422种,药品配送覆盖率达208%

五是城乡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新建县城供水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6处。完成通达工程68.8公里,解决了农村2.48万人饮水难题;改造县乡道路26公里。建成便民桥40座,蔡李路改造升级已完工,马三路拓宽改造在建;县城污水处理厂工程完成投资4208万元,已建成运营;两个省级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690万元,石瓮等特色小城镇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六是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26个社区服务站和县中心敬老院均已完工。投入城乡低保和居民养老保险、五保供养、新农合、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优抚对象生活补助等全民社保工程资金9844.48万元,拨付就业补助、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资金2408万元。占计划的248.4%县级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完工,新增城镇就业289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46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64人。

七是其它民生工程进展顺利。落实农机具购置、粮食生产、家电下乡等惠农补贴项目46个。发放救灾款464万元、粮66万斤、棉被2080床、棉衣4080件,一折通”发放补贴资金2.6亿元;妥善安置灾民。426户因灾倒房户已建成286户,2098户因灾致危户全部完成修缮加固;实施生产服务项目26个,已完成投资4222万元,22个养殖小区沼气、2个大中型沼气、2282口户用沼气、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已完工。

二、存在问题

一是扶贫任重道远。今年。比年2608元的贫困标准提高了44.8%按此标准我县贫困人口增加了4.2万人,国家将贫困标准上调到人均纯收入2408元。总数达到6万人,城乡低保、医保、社会救助等财政补贴类民生支出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优质教育、移民搬迁等方面供给量远远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建设类民生项目用地压力大。县土地资源稀缺,对于移民搬迁和保障性住房等需要集中连片土地的民生项目,用地供需矛盾极为突出。三是配套资金筹措难。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减弱,各类民生项目需要县级配套资金较多,仅今年需要配套2.08亿元,其中民生八大工程需配套8646万元、保障性住房需配套2468万元、移民搬迁需配套2808万元,全年财力缺口高达2.8亿元,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配套资金筹措极为困难。四是个别民生项目标准偏低。随着物价上涨和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低保、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残疾人生活补助及农村“八大员”等群体养老补助标准已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五是民生工程后期管护难度大。民生工程大多没有后期管护费用,安全饮水、通村通组公路等民生设施建成投运后因缺乏维护而老化损坏快,影响民生工程效果。

三、建议与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资,科学谋划民生工作。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作为重点。实施好建设类民生项目,推进民生民本持续改善。同时,办好向全县群众承诺的教育补助、就业促进、住房保障、城乡医保等十件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当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难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坚持统筹推进。用足用活国家政策,保障民生项目用地。紧紧抓住中省市大力发展民生工程大好政策机遇。密切与上级部门的紧密衔接,积极争取民生建设类项目用地指标;统筹做好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项目用地规划,整合用地指标,最大限度的满足民生工程项目用地需求。同时,要预留好后期民生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民生工程稳步有序推进。

3坚持多方筹资。积极推动政府的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一方面。逐步减少营利性、经营性领域的投资,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将财力主要向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倾斜。另一方面,紧紧抓住国家投资重点向农村卫生、文化等民生领域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债和中省投入等各类资金,为改善民生提供资金支持。

4坚持完善机制。建立重大民生问题公示、财政投入和保障水平正常增长等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民生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部门领导具体抓工作机制。完善和落实改善民生的普惠政策,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就业培训、环境保护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社会基本保障全覆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提升边远高寒镇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区域民生工作协调发展。

5坚持项目带动。运用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民生水平。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民生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要抓手。解决民生问题。着重要抓好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安置、教育提升、五保供养、就业促进、农村通达、农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八项工程建设。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满足人蓄安全饮水需求。同时,统筹抓好城乡低保、大病救助、城乡医保、残疾人生活补助等政策补助类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6加强运行监管。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整套资金监管体系,提高民生资金效益。进一步规范民生资金管理。建立健全民生资金使用管理的问效制”和“问责制”对民生项目资金的组织申报、筛选立项、实施管理、监督检查等全过程实行考核评价,努力提高民生资金使用效益。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4

接待工作是政府机关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接待工作水平高低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能够展示出接待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对于构建上下、内外和谐关系,推动工作的开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机关的公务接待工作,对于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近期,我们对、地区的接待工作进行了考察调研,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做法,并分析了我地在接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做好我地接待工作提出了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公务接待工作。公务接待直接面对每一个客人,经手每一件事务的具体性工作。要搞好此项工作既需要统一高效的组织者、领导者、指挥者和协调者,也需要具体事务的落实者、承办者和处理者。因此,他们在开展此项工作时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相关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具有一定公务接待经验的负责人组成的公务接待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公务接待的组织、领导、协调和落实等工作。在接到公务接待工作任务后,注重整合资源,根据接待的不同对象及层次级别,及时与上级搞好对接,由相应的领导主持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公务接待工作筹备会议,对公务接待的主要精神和内容进行传达,如接待时间、接待地点、接待对象、接待范围和接待标准等,精心做好每一次公务接待工作。

(二)抓内部管理,健全公务接待工作机制。公务接待工作涉及人、财、物的管理。他们在开展公务接待工作时注重加强保障建设,始终坚持健全管理制度,根据现行机构的设置情况、目前的物价水平和机关的财力状况,对会务和公务的接待类别、接待标准、接待单位、接待人员、物资采购以及费用的审核结算方式方法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公务接待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抓环境优化,提升公务接待工作能力。他们始终坚持加大接待资金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优化接待环境,不断提高公务接待工作必要的能力。注重加强内部接待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为搞好公务接待的硬件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同时,也着力体现地方特色,丰富接待文化内涵,提高了服务水平,提升了服务品位,推动了公务接待工作不断地向高质效、高品位的方向发展。

(四)抓接待筹备,不断提高公务接待工作质效。对于每一次大型接待,他们都精心研究制订方案。根据被公务接待的对象、时间、人数和需要公务接待的内容、范围等,落实工作专班、分解工作职责、提出明确要求等等,让每一个参与接待的人员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还要注意什么问题,确保了每一项公务接待工作高质效的运转。

(五)抓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接待队伍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接待队伍,是做好接待工作的重要前提。他们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纪律严的要求,通过公开招考、内部择优等方式,对接待队伍进行调整充实,优化队伍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使接待工作水平、工作成效大大提高。认真抓好接待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教育接待干部淡泊名利,消除浮躁心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接待工作中。同时,严格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不断增强自律意识,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二、我地接待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是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协作。接待工作就像一根衔接紧密的链条,单靠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是完不成或完成不好接待任务的',需要上上下下的团结协作。州级与市级接待工作要互相协作,承办科室和协办科室都要切实增强团结意识,要加大与协作单位和各科室之间的团结合作与配合,特别加强与宾馆、保安、交通、卫生、新闻等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优化接待环境,提升接待效果。

二是提升内涵,丰富接待文化含量。当前如何在接待形式上创新,既体现地方特色还要将地区特色文化融入到接待当中,是搞好接待工作应当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要丰富接待内涵,突出地域文化、饮食文化、民族风情等等,在土、特、素方面做文章,有针对性地开发一系列项目,打造我地接待名片,如引导建立特色农家乐等。这样即节约成本又突出地方特色。还可以将菜肴融入民间故事、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在菜肴上体现文化特色。这样既能突出我市与其他地方的特色区别,还能取得更佳的服务效果,赢得宾客的满意。同时,要搞好内部接待设施建设,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接待成本,还可以提升接待质量。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树一流形象。提升接待工作水平,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接待干部队伍。接待工作是展示地方形象的重要窗口,接待人员的言谈举止,不仅能折射出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文化品位和工作作风,而且也会给客人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要加强接待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升接待干部的业务水平,努力把接待工作人员培养成合格“参谋员”、优秀“形象员”和星级“服务员”,全方位提高公务接待的品位和内涵。在接待干部任用上,领导者要知人善任,用人所长,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学习上经常帮助,生活上多加关心,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通过出题目、搭舞台、压担子,在接待工作中全面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接待人才,着力造就“接待上的里手,服务上的能手”干部;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接待队伍,这样,才能使公务接待水平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四是注重保障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赶超崛起,是我市面临的紧迫任务。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接待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每一次接待都看作是一次促进发展的机遇,把接待的过程变成宣传的过程,变成为发展牵线搭桥、收集信息、沟通感情、优化环境的过程。我们要搞好接待工作需要“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协同作战,为公务接待工作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要注重保障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接待资金的运转,在安排食宿、陪同考察等具体工作中,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亮点展示出来,把各种资源优势推介出来,凝心聚力谋发展,做好服务抓承接,使接待工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以优质服务致力于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5

政务值班是保障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时有效处理日常公务、紧急政务、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环节,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县政务值班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部分机构整合、人事变动、场所搬迁等因素的出现,政务值班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日渐突出。因此,加强政务值班工作不容忽视。

一、现状及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少数乡镇(街道)和部门对值班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没有把值班工作放在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没有把值班工作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认为值班工作就是接听电话、收发文件,是“小事”。忽视值班工作的全局性和运转调度的中枢作用。二是部分值班人员对于值班工作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所辖乡镇(街道)或部门向来“风平浪静”,不会出现任何突发情况,存在麻痹思想,从根本上忽视了值班工作的重要性。

(二)值班制度不健全。部分乡镇(街道)和部门没有明确的带班值班、管理考核、请示报告、文电管理、安全保密、交接班等制度,或者流于形式,仅仅满足于有人在岗,造成值班工作秩序混乱,常常出现“小事变大事”局面。比如在日常值班工作中,上级部门通过公务电话下发会议通知时,值班人员未将来电人身份、来电时间、联系电话及会议具体事宜作详细记录;再如交接班日志记录不详细,造成重要工作处置脱节,重要会议指示未能及时得到贯彻落实,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三)工作业务不熟悉。部分值班人员不熟悉值班情况、缺乏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协调处置能力,不能较好地解决值班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部分部门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如供电、供水、通信等单位值班工作缺乏沟通交流,对隶属单位的指导监管力度不强,造成工作脱节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乡镇(街道)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应的处置程序和办法。部分应急演练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演练目的,导致紧急情况发生时不知所措,形如“乱麻”。

(四)值班设备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值班设备落后、不配套。目前全县值班设备基本停留在话机和传真两种形式,部分乡镇(街道)甚至没有单独配置传真机,出现值班联络电话与传真机共用,造成拨打电话忙音或无法接通,严重阻碍值班工作的迅速应对和及时处置。个别企事业单位没有明确相应工作职能职责,不仅值班人员配备的数量少,还采用工勤人员、临时人员值班,甚至以门卫室代替值班室。部分乡镇(街道)与上级值班机构的沟通和联系甚少,传达和落实上级指示不及时,阻碍工作的正常运转。

(五)信息报送不规范。报送值班信息特别是紧急重大情况的时间、程序、方式、内容较不规范,个别单位传真纸质件不加盖公章,影响政府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部分责任领导没有对值班信息严格审核把关。部分乡镇(街道)和部门没有建立或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迟报、漏报、瞒报、虚报、错报现象时有发生。对紧急重大情况的范围模糊、不明确。同时,对事件的进展缺乏跟踪处理,续报、终报意识不强。

二、对策及建议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值班室(党政办),落实专职人员负责政务值班工作,坚守岗位,充分履行工作职责。村居(社区)等基层群众组织应将值班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二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政务值班工作的意见》(委办发〔20xx〕89号)和《关于切实加强紧急重大情况报告工作的通知》(委办发〔20xx〕90号)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大政务值班监督力度,督促相关乡镇(街道)和部门、企业落实政务值班职责,确保日常值班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把值班工作纳入乡镇(街道)、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中去,增强乡镇(街道)、部门抓好值班工作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值班工作,不断提高有效处置值班工作中各类突发事件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加快完善体系建设。一是制定政务值班工作细则、政务值班岗位责任制、政务值班考核办法以及领导带班、昼夜值班、请示报告、批示办理、文电管理、安全保密等制度,做到“以制度来指导工作、以制度来完善工作、以制度来监督工作”。二是保证值班通信设备24小时畅通。不得将值班电话呼叫转移,不许非值班人员顶班,保障值班工作有效运转。三是要选派政治敏锐性强、严守纪律、熟悉全面情况、有较强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处置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值班工作岗位。要努力提升值班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全县政务值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四是要不断配备和完善工作所需的通讯、交通等设备设施,努力提高政务值班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确保值班工作应对迅速、处置及时。五是要定期开展政务值班专题培训,邀请值班经验丰富、综合处置能力较强的人员进行授课。要加强与上级值班机构的联系和交流,选派优秀值班人员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加强值班人员沟通交流,促进值班人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

(三)建立要情反馈机制。一是明确紧急重大情况的范围,认真做好紧急重大情况的收集和报送工作,并规范报送时间、方式、程序。要树立高度的警惕性,明确凡发生在本乡镇(街道)、隶属本部门职能职责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及其他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公共事件,均应在事发后1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党政网、传真或密传等渠道报告上级部门,做到不迟报、不缓报、不漏报、不虚报、不错报,杜绝“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二是对于重大紧急情况要落实专人负责报送,做好跟踪处理,随时掌握事态进展和处理情况,并做好续报工作,直至事情处理完毕。三是对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做好舆论引导,减少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安定。四是各乡镇(街道)和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对报送的紧急重大信息负责,严格责任追究,督促相关人员认真做好报送工作,不得干预和限制有关单位和人员向上级部门如实报告情况,更不能拖延压制不报。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6

在妇女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女性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方面,它是制约一个人以展的主要因素。在当前,虽然涌现出许多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和管理人才,但从女性整体看,女性整体素质还处于偏低状况,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已成为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我们对三个县(市)区城乡调查情况看,妇女的生存和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

一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传统观念根深帝固,并不会因为有了保护妇女权益的政策而烟消云散。某些政策本身虽然没有性别歧视因素,从形式是是对男女一视同仁,但是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则于传统观念的作用,往往使女性失去了平等的机会,就影响和制约了女性的进步与以展。如:教育和培训作为对人的生产潜力进行开发的手段,是促进社会以展最根本的动力,然而,在农村,在农技培训的机会上,就会因为受以男性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影响,在家庭中向男性倾斜。虽然大多数妇女有强烈的培训意愿,但因为缺少机会而无从实现。在农业增长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农村妇女在生产中的这种弱势地位就势必影响她们自身的进步,也势必会影响到生产。再如,现在实行市场经济,企业用工市场化,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就会有企业考虑到妇女生育而不愿招用女工,或在招工同时附加限制条件,使用女工最佳年龄段。

二是婚姻家庭的沉重负担。在这方面,妇女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是传统的家庭角色分工给女性增加了负担。其二是一些女性面对死亡的婚姻,出于对子女的考虑,对传统观念的屈服,对再婚的恐惧等原因,宁可维护死亡的婚姻。这不但使女性的发展受到限制,也使女性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即使离了婚,面对生活,面对社会,也会感到十分艰难。

三是贫困问题。在农村妇女和城镇下岗失业妇女中还存在很大一部分贫困妇女,她们因生活困难导致健康水平下降,更谈不上发展,有的甚至连子女教育都负担不起。这样又造成这些家庭的子女素质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妇女素质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也关系到妇女自身的进一步解放。素质不高,必然会制约妇女的发展,更难以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等。所以,妇联组织应进一步实施“女性素质工程”,把提高妇女素质贯穿于妇联工作的全部工作之中。一是各级妇联应努力将性别意识纳入国家的各项政策之中,为妇女发展消除障碍因素。要抓住妇女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开展调研,并提高调研工作对参与、影响决策的认识中,既要注意努力解决现存的问题,又要注意对政策的超前研究、创新研究,注意敦促政府消除有关政策在实施的影响妇女发展的不利因素,保持妇女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不要等到不平衡和不公平显现出来以后再纠正,努力争取在改革制定之时,就把性别因素考虑进去。二是要积极促进有关妇女发展改革的落实。要努力纠正和避免一些改革在贯彻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偏见、陈旧方法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构成的制约妇女发展的障碍。要定期对一些政策进行评估,评价它对男女带来的不同影响。及时纠正在执行过程中的偏颇,以利妇女的发展。三是要加强女童教育。女童教育是妇女教育的基石,女童教育有其特殊性,常常与家长的性别观念相等地。加之教育有它的最佳期,错过了就很麻烦,所以,要把它纳入到妇女工作的重点内容。四是要教育妇女弘扬“四自”精神。要用“四自”精神激励妇女自强不息,树立自信和自我发展意识。

妇女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妇联干部知识面窄,眼界不宽,在工作中缺少

新思路、新方法,不能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需要。

二是妇联干部流动慢,老化现象突出,缺少活力,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三是村级妇代会主任多是兼职,在其工作时间和精力分配上,有主业高于副业现象。

四是妇联经济实力不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导致只能维持生存,难图发展。

五是妇女维权存在单纯保护受迫害、受虐待妇女权益的误区,不能扩展到像就业权、教育权、卫生保健权等更广阔的领域。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7

为深入贯彻党的__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惠民利民政策,全面深化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牌楼街道办事处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了对深化社区服务的专题调研。

一、牌楼街道社区服务发展现状

牌楼街道办事处位于内江市市中区东南部,面积约4.1平方公里,人口6.4万余人,其中常住人口3.8万余人,流动人口2.6万余人,驻辖单位42个,辖临江小区、马鞍山、环城路、和平街、牌楼路5个社区,3个党总支,14个支部委员会,756名党员,下岗失业人员2695人,失地无业农民2706人。牌楼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由于辖区内破产企业、下岗人员、失地农民、流动人口多,基础设施不配套,硬件条件薄弱,尤其是社区硬件条件差,现街道办事处辖区5个社区中全部属临时租用场地。现有的办公条件只能基本维持社区干部正常工作,群众办事非常不便。近年来,街道办事处将社区建设工作列入街道重点工作之一,以维护群众利益、方便群众生活为落脚点,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着力改善社区服务环境和完善服务功能,积极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基础。

1、社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街道始终把充实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摆在重要位置,把社区服务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是提供就业再就业服务。街道把社区劳动就业工作当作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社区均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站,为社区无业人员提供职介服务,联络中介机构,为居民公布招工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和技能培训,广泛宣传就业优惠政策和就业方式,转变居民的就业观念,开辟就业岗位,解决了部分居民的生活困难。二是提供文化体育服务。各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内文化广场、公园等公共休闲娱乐场所,安装健身器材,以广场文化、楼院文化为载体,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三是提供安全服务。多数社区都

建立了“一区一警”为主力,社区联防协同、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治安工作网络,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治安环境。四是提供救助服务。各社区对辖区内弱势群体和贫困家庭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全面建立了弱势群体档案,对伤残人员实施重点救助。充分发挥城市低保政策的积极作用,对确实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困难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对因病致贫家庭,积极向上申请医疗救助政策,缓解他们因病造成的生活压力,组织社会力量向困难家庭捐款、捐物,实行“爱心行动”。五是拓展了物业管理、园林绿化、文化茶园、社区卫生、房屋中介、理发等服务。社区在原有6个便民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开拓思路,锐意创新 ,拓展了物业管理、园林绿化、打字复印等服务,在为辖区居民服务的同时,解决了部分下岗居民的再就业问题。

2、社区服务环境日趋优化。为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积极动员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各社区居委会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社区共建协议,鼓励辖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参与社区建设,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促进社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初步形成了面向社会、辐射社区、服务群众的综合服务设施网络。同时,各社区认真开展社区志愿者队伍服务活动,积极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服务组织,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壮大志愿人员队伍,建立健全了党员、青年、巾帼、职工志愿者队伍20支,到目前共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400余人次,受益弱势群体达500余人次。通过社区共建,培养了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为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社区服务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对社区服务的认识存有差距。一是个别属地单位参与社区服务的意识不强。由于社区居委会管理职权不明确,对属地单位没有约束力,造成属地单位对社区服务工作配合不够、支持不力、工作不到位,街道、社区召开会议、开展活动、安排工作很难进行,存在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二是部分居民社区共建的'意识不强。目前,老户居民社区意识较强,但单位居民还没有树立起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意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还不浓,有事靠单位的思想根深蒂固。部分单位居民,特别是购房户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把参与社区服务看作是份外的事情,“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思想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2、“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还没有完全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是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原则。目前社区要负责党员管理、治安防范、居民纠纷调解、卫生管理、计划生育、教育、老年人服务、弱势群体救

助、低保、就业再就业、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大大小小几十项工作。社区居委会承受政府部门大量工作任务,各部门应拨付相应的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但是,只有民政部门拨付部分社区建设经费,其他部门没有安排,各社区的经费有很大的缺口,有些工作靠居委会自己的经济收入搭贴支撑。目前,街道5个社区的经济收入不平衡,部分社区收入很低或无收入,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偏低,社区服务经费不足,影响了社区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3、社区服务项目不够全面。社区由于受人员、经费等问题的制约,虽然开展了一些服务,但是贴近群众、群众最迫切的服务还没有开展起来或开展的不到位。如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由于市场、条件、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提供再就业培训和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4、社区服务队伍建设不够平衡。个别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的精力和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大,工作中比较重视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对属地单位了解不多,对社区居民服务不够。

以上困难和问题相互交织,有的表现的相当突出,对加强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提出了挑战,对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的水平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思考

1、建立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模式。一是合理划分社区服务。根据实际,科学界定社区服务项目的范围,社区服务中的有偿和低偿服务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产品和服务,主要是私人物品,诸如家政服务、美容理发、快餐配送、日用百货等各类便民利民的经营性服务;低偿服务和无偿服务面向社会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等特定社会成员,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机制、志愿机制来提供产品和服务,主要是公共物品,诸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是建立多元化供给模式的组织基础。没有社会中介组织的充分发育,“政府包办”的局面仍将继续,难以实现社区服务资金的

多元化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三是建立社区服务准入制度。制定相关优惠制度和社区服务监督办法,规范社区服务类行业标准,创造更加宽松的社区服务业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和个人提供产品和服务,推进社区服务组织的实体化和服务的产业化,逐步建立起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

2、建立社区服务发展资金的多元化筹集模式。一般来说,社区服务资金主要来自四个渠道,即政府拨款、社区单位捐助、社区居民捐助、社区经济收益。目前,政府投入是解决社区服务资金不足的主要途径。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要积极探索建立社区服务资金的筹集办法,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一是可建立社区服务发展基金,接受企事业单位、居民捐赠,制定捐助办法,对于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助的资金给予税收减负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二是积极探索落实费随事转的有效途径。区委、区政府明确要求各职能部门将工作任务服务承诺到社区,而不是把自己承担的工作推给社区,确需社区协助完成的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在下放任务和责任的同时,给足社区权利和利益,确保“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如计生管理、下岗失业人员管理、离退人员管理、党员管理等工作,职能部门将工作下放到社区后,要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凡已列入财政预算的,有关部门要将足够的经费补助给社区,用于落实社区工作的补贴和办公经费。

3、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发展模式。需求决定供给,只有以需求为导向,才能提供个性化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采用市场调节和行政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社区需求发展社区服务,避免造成无效供给或低效供给。转型期的社会分化和贫富分化,决定了低收入社区和低收入群体是公共服务关注的重要需求单元。推行个性化的社区服务,重点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以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使社区中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成为社区服务的主要对象和最大的受益者。要结合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管理、家政服务等,大力开发适合“4050”人员的就业岗位,发展公益性再就业组织。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公共行政和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促进社区服务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到农村家家户户,它涉及面广,事关广大农户切身利益,做好林改档案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为加强和规范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林改档案工作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县档案局为搞好林改档案工作,对全县52个村委会516个村民小组的林改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林改档案调研工作报告如下:

一、 林改档案工作基本现状

xx县林改工作于二○○七年八月开始,涉及全县10个乡镇林改档案材料,初期对全县52个村委会516个村民小组完成了调查摸底工作,515个村民小组制定和通过了林改及农地补换,发证工作方案,全县野外确权林地共21036宗,已发证6389宗,发证率30.4%。林地、农地纠纷共1704宗,已调处1597起,调处率93.7%省、州林改部门要求档案立卷工作于XX年5月30日前完成,时间紧迫,工作量大,目前各类林改材料收集不齐,不能顺利开展立卷归档工作。

二、林改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林改档案工作涉及面广,材料繁多,如部分山林权证有误,存在一证多山、一山多证、山林权证与实地不符、山地勘界没有重新勘测、林权证没有及时更换、山林权证内容不明、缺少标注宗地面积和四至界线、山林经营手续不完备,引起山林权属问题的纠纷等情况,需要重新核对原档案材料;二是村级林改材料收集不完整,如各村委会对上级下发的文件材料没有妥善保存,导致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三是部分林地纠纷未调解清楚,材料不能归档;四是外业材料数据不准确,大量材料需要校对,没有完结,文件材料不够齐全完整,严重影响了林改档案工作的进展。

三、林改档案工作的建议

针对我县林改档案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搞好我县林改档案,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认识林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林改工作关系农村生产资料再分配和利益调整的一场深刻变革,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改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林改档案收集是否完整、整理是否规范、保管是否安全、利用是否方便,直接关系到林改工作的质量。完整、准确、系统的林改档案,是林改工作的客观反映和重要的历史见证,是巩固林改成果、维护林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农村林业承包关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充分认识林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林改档案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认真分析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明确档案管理的任务和要求,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规范管理,为林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林改档案的收集和归档要求。林改档案是指在林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要做好林改档案工作,必须要明确林改档案的收集和归档要求。一是要明确归档范围。在林改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文件一般包括:各种会议材料、文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工作宣传、检查、汇报、总结等材料,由主办单位按文书档案归档保存;森林资源调查图表、林权界线图表、各种汇总清册、统计表、林权登记申请表、林木林地权属证明文件、公告材料、现场勘验认界材料、附图或者地块示意图、登记的核准文件、林权登记台帐等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发证原始材料,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备份等材料。二是要明确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XX年。本机关、本单位的政策性文件,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业务文件,重要问题的请示与批复、重要的报告、总结、统计、汇总材料,重要的合同协议、凭证性文件等,上、下、同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往来文件等,应定为永久保管。上级机关颁发的需要本机关、本单位贯彻执行的文件和一般职能活动形成的一般性、过程性文件可定为定期保管。三是要明确分类方法。林改档案一般应作为文书档案进行管理。产生业务文件较多的机关或单位,可再按照合同类、林权登记类、调查类、综合类等进行类目设置,也可结合本地工作实际采取期他适当的分类方法。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9

目前,“以纳税申报和服务优化为基础,依托计算机网络,集中征收,集中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基本形成。加强税收管理的制度、方法和措施比较健全,税收管理得到有效加强,税收征管质量明显提高。但是,从基层税务管理的实践来看,我国的税务管理与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税务管理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管理不到位、不透明、不严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认真研究和及时解决,将制约税收管理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和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效税源没有完全转化为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税收流失。具体来说,土地使用税流失问题更为突出。已征用但未开发利用的未利用土地、经营异常的企业使用的土地、个体工商户使用的土地大多未纳入前期监测。正常企业也有不申报或少申报土地使用税的现象。在20xx年胶州市地方税务局进行的土地使用税清查中,上一年共检查土地使用税5000多万元。

此外,未办理税务登记或已办理税务登记但未达到门槛的个体工商户比例较高,无法有效监控个体假封闭户、假异常户、假注销户。

(二)对中小企业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所得税管理质量相对较低。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虽然已经开展,但很多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中小企业经济税源运行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所得税管理质量普遍不高。根据前三季度的申报,在1101家地方税收征收管理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中,有507家零申报,占总户数的46%,其中126家已批准征收,381家已审核征收。

(3)分行管理不规范,与总行所在地管理信息不对称。连锁店总公司和分公司管理不规范,跨地区汇总纳税所在地分公司管理信息不对称。很难确定总行能否在会计核算中完全包含分行,容易形成管理缺口。

(四)税源管理信息失真,造成系统垃圾数据大集中。主要表现为税务登记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如经营地址与认证地址不符、经营范围与实际情况不符、法定代表人与实际企业主不符等。此外,一些未经注销处理就应注销的住户,在实际工作中已经空置,或者新业主更换业主后要重新办理许可证,但原企业业主的登记并未及时注销。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日常管理没有跟上,基础数据没有及时更新清理。

(五)巡查管理不到位,税务师职责未完全履行。每次检查一个税源,都可以清理出一部分税源,清理出来的税源大多是日常未能得到有效监管的税源。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日常巡查和巡逻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或者在检查管理过程中,往往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导致本应纳入监管的税源没有及时纳入监管,造成税收流失。

(六)管理与检查没有真正形成互动的局面,以管理促进检查。结果很小。虽然已经建立了调查与管理的互动机制,但实施起来并不理想,尤其是征管办提供的案件数量太少。即使大多数征管单位发现有价值的案件,也只是协调纳税人纳税,根本不按规定移交检查处理。

(七)管理与发票脱节,难以实行“凭票控税”。一方面,同一个国税的信息传递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增值税纳税人的开票信息还没有完全掌握。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发票管理参与不够,脱离发票管理,基本不掌握纳税人的开票情况,未能及时将纳税人的发票金额与核定的税额进行比较,掌握纳税人真实的业务信息。

(八)对涉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税收管理的执法刚性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税收执法上,税收违法“严重”,按一般违法定性处理。税务违法行为移送检查的,不予移送,实行弹性处理。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纳税评估检查工作中,对通过纳税评估的,只应深入检查其办理纳税评估手续、补税和收取滞纳金,未按规定履行检查手续,且未受到处罚。

二、问题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八个方面,反映了税务管理中存在的管理衔接不畅、管理内容不清、管理手段滞后、管理实施不到位等具体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制度上的,也有制度上的。既有税务管理人员日常工作量大、临时工多、自身素质低的原因,也有税务管理人员不了解、缺乏工作主动性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政策制度落实不够。近年来,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倡导科学精细化管理理念后,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方法自上而下被引入。然而,税务管理人员并没有按照这些制度和方法的要求完善自己的管理理念,也没有将这些先进的理念和管理工具融入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

第二,个别税务管理人员积极性不够。个别税务管理人员无法应对社会和地方税收新形势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盲目服从、求稳、混乱和攀比等误区,导致工作角色定位不准确,工作动力不足,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他们习惯于照抄一切,信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害怕、不甘、不善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工作中开创新局面。

第三,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虽然已经制定了税务管理人员的考核办法,但考核多停留在表面指标上,很难深入税源管理层面。考核效果不理想,没有充分推动工作。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还没有完全适应基层的实际情况,一些环节和方法有待改进,考核结果的应用还不够广泛。

第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个别税务管理员对税收政策了解不透彻,发现问题不研究不报告,放任不管。对待纳税人的问题,要么充耳不闻,要么推掉。

第五,监管不到位,监管不力。管理部门在实施政策或安排工作后,往往更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期间,对基层单位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没有上级的监督,基层单位的执行力会大打折扣,直接影响执行效果。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能力建设。首先,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干部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强化“为国聚财,为民执法”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要完善培训机制,将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从单纯寻求提高全体员工的教育水平转变为提高全体员工的岗位技能,注重集中制度、税务业务、财务会计、法律法规、服务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更新培训。三是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基层税务干部加强对税收征管难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的研究分析,积极探索适合税收征管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不断提高征管队伍的业务和实践能力。

(二)建立税源管理的长效监督机制。要建立不同层次的税源管理监督机构,在地下基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监管重点包括:上级对重点任务的部署,税收政策的落实,各单位和税收征管领域的税收管理。监督形成书面报告,将收集到的问题、归纳分析、措施和建议及时通报反馈,并监督落实,确保税源管理没有盲点,征管质量不断提高,税收收入稳步增长。

最新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篇10: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档案信息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发展三大经济,构建和谐西湖”奋斗目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加快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区处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加速发展重要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日前,根据区人大会工作安排,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在区人大会卢华英副主任的带领下,就我区20xx年以来档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走访了乡镇街道、部门及重点工程项目等共计16家,分别与政府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相关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情况介绍和建议、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评价

20xx年以来,区政府能够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努力完善档案机构建设,推进档案软硬件条件改善,做好档案管理日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立档案管理机构和工作网络。区档案局于20xx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新增对本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职能;区、镇街、各部门建档单位成立档案协会,并划分协作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各镇、街道及部分职能部门成立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有些单位还将档案管理责任明确到具体科室及个人;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实现了将档案管理网络向下延伸,如区劳动保障局已将档案管理网络延伸至村(社区)劳动保障室一级,区教育局也建立了局、校二级管理网络,档案管理实现系统化;55个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基本达到四有标准(有制度、有人管、有库房、有实体)。

2、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一是建立了各项制度。区、镇两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都相应建立了有关档案保管、利用、归档、保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档案管理的基本工作要求,确保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规范档案管理职责。区各相关单位都制定相应的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部分还纳入了机关岗位责任制考核。区内各档案馆室的档案人员基本都能认真做好档案的日常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大多数建档单位能做好档案借阅和利用情况的登记。三是加强考核创建。区政府把档案工作纳入全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每年通过单位自查、组内互查、档案局抽查等方式开展档案年检;部分单位还在系统内部开展档案工作自查和考核,通过职能部门各科室档案工作考核评比,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指导建档单位创建达标,目前全区档案工作达省级标准的有25家单位,达市级标准的有35家单位。

3、档案利用工作有所推进。一是档案利用率有所提高,20xx年以来档案利用人次增加约40%,共接待查档利用1600余人次,提供案卷20xx余卷、件。二是信息化建设有所推进。区档案馆建立了文件级档案检索系统,馆藏中重要全宗及查找利用率高的档案已录入电脑,开放档案案卷目录在西湖区档案馆网站上公布;20xx年区档案局开展专题培训,在全区推广新型档案管理软件即档案检索系统;部分涉及民生档案的职能部门信息化工作走在前列,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查询系统和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如区城管办的数字城管管理系统,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应届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婚登档案管理系统等,进一步开发了档案信息资源,提高了档案的社会利用率,较好地服务了群众。

二、 存在困难和问题

档案作为特殊的信息载体,有着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严肃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档案的收集又涉及到各项工作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具有很强的程序性、规范化和权威性要求。虽然我区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我区当前完成区划调整、重大工程项目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基层组织民主自治水平提升,社会稳定要求提高的特殊时期档案管理现实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1、档案管理意识不够强。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对本职范围内档案工作职责不明确,较少过问档案工作,对有关档案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了解不深,导致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问题得不到解决,人、财、物保障不足。二是部分单位之间档案管理工作不平衡。目前,我区的各类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业务线上的台帐要求来开展,各级各部门的档案管理标准不统一,除业务线上较重视的公文、财务、执法档案相对规范外,如科技类(包括科学研究、设备仪器、基本建设、产品资料等)、文化类(包括各类文化活动、历史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及经济活动档案(如合同、会议纪要等重要文书)在现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的档案管理问题较多。各级各部门档案管理水平高低不均,差距较大,并且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和单位还没有意识到差距存在,没有及时落实措施加以改进,导致全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三是档案工作宣传方法较少。档案管理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出业绩和作用。由于宣传的活动和载体不多,相关知识和新闻很少出现在各类媒体、简报上,宣传力度不强、氛围不浓。机关干部欠缺档案概念,自觉管理、依法收集的意识比较淡薄,全员参与和支持档案管理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2、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一是档案管理组织网络不够健全。据了解,区档案局尚未完全担负起对全区档案工作实施监督指导的职能,与基层联系不多,有些部门甚至不知道档案馆已经变成档案局;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网络没有建立到具体科室和工作岗位,部分村(社区)还未落实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组织网络未能到底到边;各级各部门的档案管理的指导协调职责还不明确,管理职能难以落实。二是档案管理队伍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精力。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的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相应的专业知识,花费大量的工作精力。但目前,档案员队伍不稳定,变动频繁,有些单位一两年一换;档案员兼职过多,精力不足;档案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在调研单位中除一两个镇街外,其他单位的档案员都未经过专业培训后持档案管理证件上岗,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很少,近两年来绝大部分档案管理员参加的业务培训不超过一次,特别是针对基层村(社)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几乎没有。三是档案收集、管理规范和标准不够明细。一方面,区级层面缺少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档案分类方法和归档范围标准,各级各部门虽然有归档的意识,但对哪些要归档、如何归档没有具体的标准。另一方面,省、市制订的许多专业档案管理规范、标准未能得到贯彻落实,镇、街道和村(社)领导、档案管理人员不知道规范存在,或是没有完全按照这些规范开展工作。更重要的,特殊时期、临时机构和重大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缺乏指导性意见。当前我区正处在完成重大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化建设开发大幅推进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机构变动大、人员流动频繁、临时机构多、资料依据性强、工作要求高,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档案收集管理的困难问题,同时,这些特殊时期和重大项目档案与政府、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保存要求,但目前,政府对这些档案管理还缺少明确的管理规范标准方面的要求,已经出现有的重要资料遗失,有的重要资料收集不全,有的交接制度不明确,有的档案资料收集程序缺失等种种问题,工作隐患严重。如,有的重大工程项目由于缺少必要的档案资料接收程序,致使建设档案中部分承包单位的资料不齐全,且补充完善的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工程后期权证的办理等。

3、档案管理硬件建设还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随着档案库存量的急剧增加,馆室紧张、建设简陋的问题在全区各个职能部门都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全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库房容量不足。目前区档案馆库存档案已经饱和,收集工作受到影响,如行政区划调整后原转塘、龙坞、周浦、袁浦等乡镇街道的档案按规定应当收入区档案馆,但现阶段只能留在原单位,其他单位和职能部门也普遍存在库房紧张的问题。二是档案馆室建设不规范。有的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三室不分,基础条件很差,如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9个平方的档案室内存放了四千余份人才档案,地方小、通风差,八防措施无法落实,存档、阅档、整理、办公同室,完全不符合人事档案管理标准;有些单位因办公条件限制,无法落实专用档案库室,有些部门档案分散在各职能科室,如区人事局各类工作档案与全区工资统发系统计算机中心机房、复印室及其他杂物同室,既不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也不符合统发工资中心机房安全管理要求。三是村(社区)档案室建设滞后。随着城市化推进和体制的调整,村(社区)经济活动越来越多、村务公开要求越来越高,与股民、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资料也越来越多,村(社区)档案已经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但目前,绝大多数行政村和撤村建居社区的资料保管,多半是凭着村(社区)领导或者会计的个人判断,或者是遇到实际问题后才注意收集,基本未实现集中、规范化管理,档案分散、不健全,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库室,有些重要资料甚至是由村书记自己保管的,或是分散在各个岗位或工作人员手中。

4、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整合档案管理资源的重要手段,今年政府计划设立信息公开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很重、时间也很紧。但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软硬件配置不到位、标准不统一,信息化工作量巨大等原因,各级各部门的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发展较为缓慢。同时,随着电子政务的推广,非纸质档案也越来越多,如人事、城管、劳动保障等部门都通过大型数据库开展工作,部门间通过OA办公系统完成公文往来,工程建设、重大活动、文化艺术类等工作以影像资料形式保存,如何实现这些特殊载体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有序管理,迫切需要探索和加强。

三、 建议意见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区的档案管理工作,促使档案工作跟上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并为全区各项事业实现“走在前列、争当示范”作出积极贡献,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程度。

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要将档案事业的发展和档案软硬件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摆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议程,从人、财、物方面给予保障。二是要切实转变档案管理工作观念。牢固树立档案管理法制观念,加大依法治档力度,从法律层面提高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程度。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要从单纯注重文书档案管理转变为同时注重其他门类档案管理,从注重机关内部档案工作转变为同时注重所属单位档案工作,从注重档案实体管理转变为同时注重档案信息管理,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不断地把档案事业推向前进。三是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橱窗、展板、传单、手册、教育基地、学术交流、法律宣传活动等载体和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普及档案法律和业务知识,还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群,如领导干部、各业务部门、具体工作人员、广大人民群众等开展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通过多形式、多载体、多层面的档案工作宣传,着力提高全民档案意识。

2、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档案管理组织网络。区档案局要加强自身建设,密切与基层单位的联系,切实承担起监督指导的重要职能;将网络延伸到基层村(社),明确各村(社)的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将他们纳入全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中,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提高基层档案管理水平;完善各镇、街道和职能部门内部组织网络,档案收集管理职能要明确到具体科室、具体个人,为档案工作全员参与营造氛围,打好基础。二是尽快完善档案管理相关规范。认真梳理现行各类档案管理具体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规范,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单位、基层机构学习掌握这些规范标准,进一步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尽快制订出台区级层面的档案收集管理规范标准,特别要对镇、街道及村、社区的档案收集管理范围标准加以规范;进一步完善区档案局开展档案管理监督、检查、指导的相关制度,加大考核奖惩力度,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尽快明确在行政区划调整、机构变动、人员调整等重点时期、区内各类临时机构、重大建设项目的档案收集管理、移交机制,确保重要档案类目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三是加快硬件建设步伐。结合各单位办公场所的调整、重建,超前谋划、提前介入,切实做好各类新建档案库室的规划建设工作;改善设备、整合资源,有效缓解现存库室紧张、保管条件差的突出矛盾,对明显不符合档案管理标准的库室,要及时调整修缮,确保档案安全;高度重视基层村、社区档案库室的建设,力争做到全区所有村、社区档案库室全覆盖。四是切实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及早落实档案局三定方案,充实档案局人员力量,切实担负起对全区档案工作的指导、服务、监督职责,保障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各级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保证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时间,确保档案工作的延续性、严肃性及权威性;切实加强对各级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3、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按照区政府设立信息公开中心要求,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配备和更新必要的信息化设备;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区和镇、街道以及村(社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互通,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档案库房和各种类型档案的智能化、规范化管理程度,特别要加强对电子类、数码影像类等新型档案载体保存规范的研究探索,保障新型档案保存的长久性和安全性;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切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力度,丰富专题汇编和编研成果,发挥档案部门参政、资政职能。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11

今年“三秋”,**村立足本村实际,精心组织,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坚持服务“三农”,抢收获、抢腾茬、抢耕耙、抢播种,高标准、高质量种好下茬作物,为明年的丰收打下基础。该村积极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和机具利用率,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秋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快了三秋生产进度,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确保了粮食丰产丰收,现就20xx村三秋生产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三秋生产基本情况

**村,总人口2734人,耕地土地面积2132亩,北留公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是远近闻名的土陶专业村。今年“三秋”,20xx村农作物机械化收获率明显提高,特别是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率达到95%以上;使用农用拖拉机多达10台,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率达到40%,农机安全生产率达到100%,没有发生一起农机事故。

二、三秋生产中农民群众希望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村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先后有近10家民营企业在该村落户。运输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发达,人均年纯收入达3800元以上,打开了**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当前该村农机化事业正全面朝着全程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该村农机化事业发展也出现了新情况,产生了新课题。经调查,农民群众反映的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机购置补贴额度小,补贴机械种类单一,难以满足农民购机需求,又加之柴油、农业机械涨价,农机作业成本增加,农民购机积极性不高。

2、农民对机械化作业认识不尽相同。有些农民认为利用机械收割能够将秸秆直接还田,既环保,又省时省力;有些农民却希望能够将玉米秸秆拉回家留作生火之用,而因此不采用机收。这样一来,机械不能连片作业,甚至影响了这一片地块都不能采用机收。

3、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使用、维修、保养、调试不当,购买零配件难。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到城区打工(经商),土地抛荒面积增加和农机使用潜在减少,有的年龄大,使用农业机械比较困难。

4、农机作业信息不灵。有的机手机械作业找不到地块,有的农民有活找不到机械作业,大型机械外出作业致富无门。

5、加平价柴油难。有的加油站断档、排队时间长、农村部分加油站卖高价柴油和没有柴油可加。

6、农机、农艺相结合还不够完善。有的机耕路窄,机械作业进不了地,农作物种植杂乱,且有些机耕地面凹陷、高低不平,不利于机械连片、集中作业。

三、**村在三秋工作中创新性的经验和做法

为了保证农业安全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村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三秋生产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做到村干部包地块,尽全力及时解决三秋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1、抓好试验示范,推广实用技术。村干部利用广播、宣传车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等农机化新技术,做好秸秆综合利用,杜绝秸秆焚烧,将秸秆“就地消化”,给秸秆找到一条合适的“出路”。该村在西南坡面积最大的地块召开了一次高规格、大范围的玉米机收、秸秆还田耕作现场会,向本村农民大力宣传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的好处,充分发挥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的作用,实施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快速提高玉米秸秆还田的机械化水平。通过现场演示,群众对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认知程度确实有了一定提高。

2、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标语、横幅、宣传车等形式,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三秋”秸秆禁烧宣传活动。在各重点地块、重要路段成立了“三秋”秸秆禁烧指挥部,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任务,确保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今年的“三秋”秸秆禁烧任务。**村此次禁烧宣传共出动宣传车1辆,制作过路、过街横幅30余幅,书写张贴宣传标语100多条,有力的提高了农民禁烧秸秆、保护环境的意识,确保了全村三秋期间没有出现一处火情。

3、应急值守和信息举报。**村委执行了三秋期间24小时轮班值守制度和信息举报制度,村委成立了八支巡逻队,白天夜间不间断的深入田间地头巡逻;村委还专门设立了举报电话,并制定了对举报者的奖励措施,和对焚烧秸秆行为的处罚措施。这种做法,有效的避免了村民肆意焚烧秸秆的行为,在今年三秋期间,**村没有接到一通举报电话,没有发生一起焚烧秸秆行为。

4、搞好机械维修。急农民所想,帮农民所需,从村干部中抽调3名技术骨干,成立了“三秋农机医疗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检修农业机械,排除机械故障,杜绝了农业机械“带病”作业现象。

5、保证燃油供应。**村委努力争取上级对农机作业的燃油补贴力度,采用“优先加油卡”制度,让农机户用上平价柴油、放心柴油。一是确保农村供油点的油源充足。二是积极协调加油站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对农机手进行倾斜,保证农忙季节农机用油。

6、搞好信息服务。收集作业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送作业信息到机手。制定本地作业指导价格,严禁乱收费、高收费,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通过广播、宣传资料等方式为农机手提供信息服务,引导机械在本村内合理有序流动,让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村机械作业情况,切实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农机户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全村玉米收获机械化再上一个新台阶。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12

磐石市地处半山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44种,硅灰石、方解石、石灰石、石墨、镍矿等赋存的储量居全省前列。目前有矿山258个。矿产资源的开发给我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好的效益。同时由于矿山数量多,分布面广,也给矿产资源的执法监察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目前矿产资源违法开采现象还时有发生,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在:

1、矿产资源有关配套的法规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以来,尤其是“三个办法”出台以后有关矿产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使执法监察工作有法可依。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依照上述法律法规和《吉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条例》来查处和办理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案件。在查处无证采矿的案件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个人无证采矿刚刚开采三天就被发现;而另一个人同样无证采矿已经干了三个月,在处罚时应按照《省条例》四十五条规定除没收采出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外可以并处8万元以下罚款。由于法规规定的比较笼统,所以操作起来不太好把握,同样性质的无证开采在处罚时当然对造成损失大的要加重处罚,但对造成损失少的或没造成损失的又该处罚多少呢?所以很难把握,往往给人造成执法监察工作随意性大,罚款可多可少,缺乏严肃性。

2、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采矿权非法转让问题。“三个办法”已经明确规定了采矿权转让的管理办法,但是一些采矿权人,尤其是一些私营矿山的业主受到利益的驱使,无视法律规定非法买卖矿山,非法转让采矿权,从中牟利。目前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还不完善,在依法办理转让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矿山老板将矿山卖掉后,带着钱跑到外地去了。在查处过程根本找不到卖方当事人,而《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第三项和《探矿权采矿转让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违法行为人是卖方,所以对买方的处理只能是吊销采矿许可证,而原发证机关又是上级机关,所有这样的案件在处理上很难操作和办理。

3、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违法行为,而这些法律、法规对这种行为没有规定法律责任,所以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对这些违法行为不能处罚。例如《吉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非法采矿者提供勘查资料,电力和火工材料。对于这些助纣为虐的行为,法律没有规定如何处罚,只能是批评教育,所以造成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起不到真正教育作用。也给执法监察工作带来难度。

4、机构改革后,磐石市地矿局仍单设,但属于事业单位。由此,执法人员没有公务员身份,虽有政府授权,但发生诉讼就可能有败诉的可能。

对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严格执法监察的队伍。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是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保护矿产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执法资格的执法监察队伍是做好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关键。同时要加强基层执法监察人员的学习培训,建立必要的信息网络、探索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经验。使矿产资源执法监察队伍真正成为矿产资源卫士。

(二)尽快出台一些有操作性的法规。

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是我们执法监察工作的依据,所以建立完善科学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对我们执法监察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法律法规制定的越详细、下面工作起来就越容易操作,效果就越好,如果有些法规规定的很笼统,在执行起来就很难,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执行起来就避免不了出现偏差和错误,造成不必要麻烦,给执法监察工作带来困难。一些地方性法规制定要从地方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规定,使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真正起到保护矿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行政处罚权的授予,要以实际工作出发。目前,现行的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对各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限作了明确的规定。对矿产资源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目前采取破坏性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县级执法监察部门遇到这类案件时在处理上难度很大,按照《吉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采取破性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应由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处8万元以下罚款;由原发证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这样作为县级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机关,对此类案件无权作出处罚决定,然而采取破坏性开采的违法行为还带有普遍性,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也不可能对这些案件一一处理,但又不能不处理,所以就会造成行政处罚的违法和越权,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各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限的授予要根据工作的实际合理地授权,这样才能保证对违法行为及时准确地作出处理。

(四)防范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应该开展动态巡查。矿产资源的开采有其自身的特点、分布广、远离城镇,偏远山区较多,给违法开采行为造成方便,加上地矿部门人员少等因素,有些违法行为难以被发现和及时处理。给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带来不便,所以要像土地执法那样开展动态巡查,层层落实责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把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首先要在乡、村两级中建立信息网络,可在乡、村中聘请义务矿管员,责任落实到人,及时反馈情况,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汇报。从源头上防范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其次,对重点矿区,重点矿种、重点地段要加强检查,设专人负责。严看死守,对出现的违法行为给予严肃的处理,保证重点矿区和重点矿种、重点地段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的稳定,这样抓住重点带动全面。再次,对边远地区加强巡查,有些地区山深林密,人烟稀少,是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的多发区。加强这方面的管

理巡查是执法监察人员一项重要的工作。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保护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是矿产资源执法监察的职责,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如何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只有加强学习认真实践,不断的提高矿产资源执法监察人员的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才能做好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13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农经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葛久通的带领下,对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平田乡天灯洋地灾点搬迁工程和北洋镇前蒋村地灾点加固工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征询了部分区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地处浙中沿海,经常遭受台风暴雨侵袭,西部为丘陵山地,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全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到724.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目前,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的、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山体滑坡等隐患点33处(其中20__年新增4处),分布于9个乡镇、街道的29个村,直接威胁170户567人的生命和285间民房的安全。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健全组织建设

经过多年完善,全区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成立了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副主任和黄岩国土资源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国土部门成立了由局长任总指挥的临灾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技术指导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基层国土所相应建立汛期应急救援中队;相关乡镇、街道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相关村建立了监测体系,确定监测责任人和常年监测员。

(二)加强宣传培训

宣传方面:利用全国土地日、防灾减灾日、走村入企等活动宣传地灾防治的重要性;制作“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乡镇、村民手中,让老百姓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防灾避灾;在地灾点的醒目位置设立地灾警示牌,标注地灾点的具体位置、影响区域及逃生路线等。培训方面:今年4月份,组织全区130多名监测员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培训会,邀请专家来上课,并部署防治任务。

(三)强化防范措施

加强监测系统、预警机制建设。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中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自动站,加密观测点上降水、风力等情况,在富山和上郑两个站增加了土壤水分观测。气象部门根据上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以及未来降水预报,结合本地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会同国土部门对比地质灾害防御区划图,对黄岩本地的地质灾害等级进行预报。同时,配合省气象局工作,确定地质灾害临界面雨量,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汛期防治制度。每年的防汛期,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检查、汛期值班、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确保安全度汛。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部门均要求规划对象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四)加大治理力度

区财政今年安排地质灾害点工程前期经费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80万元,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项目100万元。区国土部门本着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20__年以来,通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街道)、村(居)的共同努力,累计搬治群众1015户3564人,完成地质灾害工程治理12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32处。同时,国土部门每年积极向省国土厅争取地质灾害搬迁专项用地指标,用于地灾点的安置用地报批,去年争取到39亩指标,基本解决了地灾点的搬迁安置用地指标。20__年,我区成功申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野外调查与评价》试点,区财政安排配套资金50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研组通过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

(一)部分群众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麻痹心理,认为几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没发生过地质灾害,必定安全,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调研中,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地灾点人员转移过程中,群众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西部山区有些农村建房、景区建设等,事前没有将地质灾害评估纳入审批的程序,从而产生一些人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

由于我区地貌的原因,西部山区防治区域较大,遭遇强降雨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3处,在非村民居住区,富山至决要、头陀至宁溪、北洋至上垟、北洋至平田、屿头至白石公路以及山区其他低等级公路,浙东十八潭、富山大裂谷、划岩山等旅游景区,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现象,威胁车辆、行人、游客的安全。此外,建于山边坡脚的个别校舍、厂房、教堂、寺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三)抗灾救灾能力不足

一是限于政府财力,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缺口仍较大,一些防治项目经费一时无法落实或仅部分落实。如此次实地察看的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预算为200万元,还未得到全部落实。另外,地灾点群众搬迁补偿标准参照高山移民的政策,由于地灾点的村民大多经济比较困难,建新房的困难很大,导致搬迁工作开展缓慢。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监测管理人员不足,且人员变动大,业务水平难以持续提高。三是监测设备不足,难以做到全面监测。

三、几点建议

我区地质灾害量多面广、稳定性差,山区新的建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调研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防灾意识

我区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防灾抗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能力,让受灾群众做到处灾不慌,防灾有数,避灾有路。要积极争取群众支持和配合应急避险、地质治理、搬迁避让等工作,引导群众尽快搬离重点地质灾害威胁区。要提高群众防灾避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政府强制救灾转变为群众自觉主动避灾。

(二)加大排查力度,力求隐患点无遗漏

我区被列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野外调查试点,国土部门要以此次调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广度和深度,力求做到排查无死角、隐患点无遗漏。要分析地质灾害成因机理,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和风险评价;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图册,深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充实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区上下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应急处置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三)加大治理力度,提高防灾救灾成效

一是要在加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患应对、水土保持、河流整治、山塘水库加固除险等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提前做好汛前防台抗灾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要加快推进重点地灾隐患点的治理工作,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亟待开展,此条道路是三个村的出口,一旦发生险情,将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国土部门确定的地质灾害重点隐患点有8个,富山乡6个、头陀镇1个、北城街道1个,区政府相关部门争取在一年内完成对重点隐患点的治理任务,为我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明年将组织一次跟踪督查,检查治理效果。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强防灾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区财政要加大投入,对于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预算不足部分和年内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经费,及时追加预算,并拨付到位。对于西部山区地灾隐患点需要搬迁的群众,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以促进搬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国土部门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添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安装使用,并及时检查、维修,做到全面覆盖、全面监测,使群测群防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14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的安排,结合自身党群工作的实际,我采取深入基层调研、座谈、走访相结合的办法,围绕基层组织建设、职工合法权益保护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现状

公司成立以来,全公司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总体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有力地维护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职工群众的拥护和肯定。总的看,公司对职工比较重视,结合实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提高职工素质,发挥好职工作用,促进公司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公司依法在所属的三个发电厂和代管的五个发电厂中,健全了各种基层组织。党组织起到了领导核心作用,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切实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的群团组织作用明显,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维权机制形成,维权渠道的进一步畅通,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特别是工会组织,基层单位都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依法有效地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各单位工会组织都能全面履行工会组织的“四项职能”,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

2、职工社会保障状况。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我公司按时缴纳了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职工定期体检。建立困难职工生活档案。各级工会组织加大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政策、法规、措施力度。并在抓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安全生产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的同时,针对法律法规实施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依法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进展明显。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职工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为职工缴纳了养老、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

(2)、依法确立劳动关系的意识有所增强,职工与单位都签订了劳动合同。

(3)、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履行各项职能,全心全意地为职工群众服务,切实把表达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职工工群众的呼声,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为困难职工提供信访援助、生活援助、法律援助以及就业帮助,努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职工劳动安全状况。我公司严格执行劳动安全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和非人身事故。

4、政务公开管理状况。公司坚持政务公开制度,生产经营重大问题、职工福利、干部选拔等事项在公开栏上公开。

但同时也看到,当前在职工队伍稳定,职工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有可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二、存在问题及突出矛盾

1、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困难。由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各发电厂地处偏远、分散,加之电力行业轮修制和三班倒的工作特点,使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时受到资金和人员不齐的限制,开展活动事倍功半。

2、缺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平台,基层工会维权工作难以到位。调查显示:各电厂尽管都有群团组织,只是简单的吹吹打打的组织活动,但真正能履行职责的并不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培养人才方面作用小。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职工人数增长迅速,各种侵权问题也呈现复杂化态势,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维权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编制、经费、运作机制等因素的限制,使基层工会在开展维权工作时,很难在维权的覆盖面和工作质量上得到足够的保证。

3、劳动安全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劳动安全工作,但在职工当中仍存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重视不够等现象。主要表现在对麻痹大意、安全意识薄弱、应急能力不强、位职工保护措施不力,有些单位不能按规定对从事有害、尘粒工种的职工定期体检,忽视职工身心健康。

4、职工仍是弱势群体,相关保障机制不健全。调查显示,各电厂都存在着职工生活条件差、消费高、出行不便等困难,有些职工已经结婚生子,两人都在一个单位上班,在远离市区的远郊工作,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赡养老人问题等都摆在他们面前,现行的体制主要侧重是管理他们,缺乏为他们提供相关公共服务的职能,突出表现在子女教育、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职工覆盖率低,暴露出相应的基本权益保障机制尚不够健全。

三、解决对策

全面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宗旨是“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群众利益无小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切实把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保障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各单位的领导和职工都能认识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能有效避免企业发展过程走弯路,并能形成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认真研究解决劳动安全、劳动保护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问题。要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加大安全生产隐患的整改力度,搞好劳动保护,改善生产条件,避免出现职业危害和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加大对职工劳动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力度,并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贯彻落实好职工劳动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内容,继续层层落实责任。劳动保护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在各基层单位要切实承担起责任,认真履行职能,经常性地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工作,切实落实劳动保护相关规定和女职工特殊权利,尽最大努力,保障广大职工生命健康的权利。

3、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各级群团组织在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劳动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群团组织应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抓手,帮助广大职工通过正常的渠道、运用合法的形式来表达利益要求、解决现实问题,完善职工维权组织体系,为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而不懈努力。同时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健全职代会制度,完善职业社会保障管理机制,从源头上保障职工的经济利益。

4、建立职工成才机制。要让职工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果一个职工长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难以开展创造性工作。我们在弘扬企业文化中营造和谐,利用各种手段来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首先要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加强对职工理想信念、形势政策和法制纪律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其次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对优秀职工和劳动模范的宣传力度,在全公司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再次要坚持给职工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与各大高校联合开展合作,使职工脱产接受更高层次、更系统的学习。在厂区开展“多面手”、“全能手”“岗位能手”等培训活动,掀起人人争当技术能手的热潮,给职工创造一个全面的成长成才的环境。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15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学习速度和培训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参数。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在当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定是那些能够使其员工充分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企业。这意味着,企业员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员工培训在帮助公司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公司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故有人说,培训是企业送给员工的最佳礼物。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公司员工思想现状,了解公司对员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公司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制药有限公司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36份,回收问卷35份,其中有效问卷34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4份,主管级及员工级30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08.

2、调查地点:制药有限公司

3、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16

一、当前法院司法宣传中存在的问题

(一)司法宣传制度规范中的缺失。一是现有宣传工作制度中仅有统一原则规定,具体报道的尺度范围则由各法院自行掌握,这使法院宣传工作因宣传人员能力的差别而在总体上呈现出不平衡状态。二是为促进法院宣传工作而订立的考评机制,若不能合理设计考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引导干警对司法宣传的方向、内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干警很可能为争先创优等因素刺激,片面追求上稿率,从而增加消息报道,减少深度报道;为迎合媒体和观众需要而增加个案报道,减少教育普法,结果可能反而使法院宣传工作偏离宗旨,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司法宣传内容的局限性与狭隘化。由于新闻媒体在报道内容方面越来越重视观众需求和广告客户的需要,而法院进行司法宣传的众多内容中,只有对各类典型案件的审理情况才可能吸引最大范围的观众群体关注,促使媒体进行采访报道,这使法院司法宣传的范围和内容受到局限,而逐渐变得狭隘。同时媒体还为了在有限版面内尽可能多地刊载广告,不断缩减其他版面,使得在司法宣传报道中300字以下的消息报道日渐成为主流,而一些深度报道,尤其是与法院改革、建设有关的一些大型宣传报道缺乏发表的场所,这与当前法院的宣传总体趋势和目标相背离。

(三)法院与新闻单位之间缺乏互动监督。法院有权有责对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进行审查监督,它与新闻舆论监督在实践中构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但法院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滞后。部分法院宣传工作未能及时适应媒体变化和新闻需要,并进行应对调整,从而影响了法院司法宣传工作的力度。

二、加强法院司法宣传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规范进行法院司法宣传工作。根据新闻宣传具有的灵活性特征,在制定统一的、自上而下的宣传工作纪律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各法院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上级部门在下达关于法院宣传原则性规定的同时,可以标注说明或举办培训班组织学习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就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同时就现有考评机制中不合理部分进行修订,以促进司法宣传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重视司法宣传的人才培养。从事宣传工作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件辛苦活,需要具备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付出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牺牲很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所以各法院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鼓励大家多做宣传工作,并对宣传工作突出的干部加以提拔使用。

(三)努力提高法院司法宣传工作的质量和层次。当前法院宣传工作要顺应政法新闻需求形势,适时调整工作方法,树立精品意识,加大报道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法院宣传报道的质量和层次。如在报道内容受限的不利条件下,法院可以案件审判为载体,深入浅出地阐释法律的含义、理论和道理,同时结合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院改革作进一步的宣传,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也可以在捕捉新闻点、遣词用语、报道技巧等方面加以改进,满足媒体报道和受众心理需要,能够为其所接纳。

(四)法院应与新闻单位进行广泛的联系合作。一方面法院应转变被动的工作作风,主动与新闻单位联络,建立稳定的信任与合作关系。通过联系和交流,促进双方对一段时期的政法新闻宣传重点或某一方面问题达成共识,以把握好新闻宣传尺度,充分发挥正面导向作用。还可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新闻媒体联合开设专栏报道等方式,经常性介绍法院的工作重点,发布重大、典型案件的审理情况,组织好法院的重点报道和日常性的报道工作。另一方面,法院也要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单位的正确意见要认真听取、及时纠正,从而促进法院司法宣传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17

省政府: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三次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XX年8月16日—26日,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这是继今年3月和7月面上和系统督查之后进行的第三次督查。从各设区市及扩权县(市)反映的情况看,经过全省上下半年多的努力工作,扩权强县的主要政策基本到位,上下关系基本理顺,放权效应开始显现,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阶段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设区市加强协调,及时调度,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按照省政府三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省进一步完善了扩权政策,对扩权县(市)反映的问题作了明确答复。各设区市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工作推进力度,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石家庄市近期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市长和分管副市长还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放权中的具体问题。唐山市再次召开了全市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市直部门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对于该由设区市统筹规划和统筹管理的交通、社会保险等事项,继续加强了统一规划管理,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秦皇岛市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扩权强县为契机,参照省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让各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他各设区市也都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工作。

从督查的'总体情况看,各设区市把扩权强县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领导重视,工作主动,措施得力,各项扩权政策已基本落实到位。

二、各扩权县(市)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扩权效应开始显现

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扩权县(市)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变化。

1、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于省里向扩权县(市)直接发布项目信息,扩权县(市)获得项目的机会、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增加,加上直接向省申报,减少了审批环节,加快了项目进度。上半年各扩权县(市)项目建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平山县半年来直接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80多个,比往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丰宁县京津风沙源治理资金比往年提前4-5个月到位,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较好基础。宁晋县1-7月份在建、完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是年计划的1.63倍。黄骅市运作和落实超千万元项目167个,总投资达100.26亿元。

2、加快了经济发展。扩权后,各扩权县(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财政收入普遍保持较快增长。辛集市1-7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14%,丰宁县财政收入同比增幅达107.1%。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定州市1-7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入统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62.8%。扩权强县政策,增强了扩权县(市)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

3、调整了发展目标。各扩权县(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县(市)情,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和谋划。辛集市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中等城市两大目标,制定了工业强市、对外开放、龙头带动、商贸兴市、环境品牌五大战略。大名县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建设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并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战略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环境兴县的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承德、张北、怀来、安国市等扩权县(市)结合规划的编制,对专业规划、年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争使县域经济在期间有一个新的飞跃。

4、拓宽了发展空间。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扩权县(市)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了扩权县(市)的知名度,对引进项目、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扩权县(市)不仅能够得到设区市、也能够得到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5、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传、帮、带”,扩权县(市)的同志初步掌握了新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业务开始熟练,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扩权县(市)对各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冀州市以扩权为契机,加快了市政务中心建设,服务质量、水平、效率大大提高。迁安市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速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全市上下形成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问题和建议

在督查过程中,各设区市、扩权县(市)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这些问题,大部分已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94号)文中加以明确。需要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有:(一)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二)尽快协调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部门要求提供设区市以上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文件。扩权后,扩权县(市)审批、核准、备案项目,金融机构还不予认同。(三)部分扩权县(市)扩权后建设用地指标偏紧。扩权前,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用地指标根据其需要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剂;扩权后,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虽然给予了单列,但扩权县(市)建设项目增多,土地需求增加,不能在设区市范围内调剂用地指标,发现有的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较扩权前反而减少。如三河市、辛集、武安等市都存在类似问题。(四)部分扩权县(市)对机构

改革有观望态度,机构不改,体制不顺,有些工作难以开展。

针对以上情况,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扩权县(市)所提现实问题的解决力度。结合制定规划和产业专项规划,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对扩权县(市)项目融资难问题,尽快厂家解决办法;对项目用地问题,要加强调研,提出可行解决办法;对机构改革问题,要加强督导,加快扩权县(市)机构改革步伐,促进扩权县(市)机构改革尽快到位。

特此报告。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18

根据20xx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有关部委的具体部署及益阳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我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顺利推进这项工作,市政协成立了以邓坤龙副主席为组长,政协人资环委、市经管局、市国土局、市房产局为成员单位的调研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对我市草尾镇、阳罗洲镇、泗湖山镇、三眼塘镇和桃江县沾溪镇、成都市温江区等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确权颁证的具体内容、上级的有关要求及我市的工作进度

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颁证主体为市国土局。要求全面实施,颁证到组,20xx年底完成任务。目前,我市国土部门已全面完成县级自查,通过了益阳市级的复查,正准备迎接省级预检。

2、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颁证主体为市国土局。要求全面实施,颁证到户,20xx年底完成任务。目前该项工作尚未启动。

3、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证——颁证主体为市国土局。要求全面实施,颁证到建设用地权利主体,20xx年底完成任务。目前该项工作尚未启动。

4、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颁证主体为市经管局。要求全面实施,颁证到户,5年内基本完成任务。该项工作20xx年在草尾镇试点。

5、农村房屋产权证——颁证主体为市房产局。益阳市委、市政府要求20xx年全面推行,20xx年完成任务。20xx年在草尾镇试点,已颁证1508本。

二、草尾镇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的基本做法、主要效果和遇到的困难

草尾镇于20xx年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试点。截止目前,全镇19709户已基本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实际颁证到户8本。

(一)基本做法

1、协商确定参与土地承包的人口

各村民小组召开户长会议,经80%以上户主同意确定参与土地承包的人口(即确定集体组织成员身份)。二轮承包以后的新增人口和失地农民基本纳入了此次参与土地承包的人口范围。

2、核实确定现有土地面积

以二轮土地承包的面积为基础,对现有土地面积进行调查核实,确定实际可以发包的土地面积。

3、研究制定具体承包方案

根据“一组一方案”的原则,按协商确认的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确定承包经营权,各农户按确定的承包面积享受国家相关惠农补贴;在妥善处理个案的基础上,按“因地制宜,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确定具体地块。

4、签订合同,登记发证

各组对农户承包面积、地块核对无误后,村民委员会与各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由镇政府统一进行备案和登记,并报市人民政府经管部门统一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二)主要效果

1、有效化解了当前农村土地纠纷

草尾镇此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对现有土地按现有人口进行重新分配确权,在大稳定的前提下,按少进多出的原则进行了合理调整,使凡具有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农民均享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特别是对个案的处理,采取了利益补偿机制,使原多承包了土地的农户在调出土地后得到了适当的补偿,有效化解了近几年来突出的争地矛盾和土地纠纷,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2、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中,部分村组因未签订土地承包合同,致使承包土地四至不清,面积不准,位置不明,纠纷不断。此次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过程中,草尾镇各村民委员会作为发包方均与农户重新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制作了“鱼鳞图”,有关土地承包的各项信息均已登记备案,进一步完善了土地承包合同。

3、进一步稳定了民心

通过对承包政策的广泛宣传,以及对承包土地的合理调整和土地承包合同的进一步完善,让广大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外出农民工可以安心打工,不再担心被收回承包地了,这必将有效促进农村土地的顺畅流转和城镇化进程。

(三)遇到的困难

1、承包土地难调整

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在承包期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致使承包土地调整完全只能靠做工作、讲好话。许多在二轮延包时多承包了土地的农户,依据“30年不变”的法律规定,不同意调出承包地。据保民垸村八组组长介绍,为确定承包方案,该组议事会组织召开了17次户长会议,镇村干部若干次上门做工作才达成共识。

2、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难确定

由于国家法律政策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定没有明确规定,致使村组在确定诸如“外嫁女”、“顶替户”身份时,缺乏法律政策依据,哪些人可以享享受土地承包经营权,只能靠户长会议协商确定。草尾镇部分村民小组把外嫁女的承包地一律收回重新分配,明显与《承包法》相违背。

3、承包期限难统一

在草尾镇所调查的621个村民小组中,实行3年一调整的有264个组,占43%;实行5年一调整的有137个组,占22%;实行10年一调整的有41个组,占7%;实行30年不变的有152个组,占24%;实行长久不变的只有27个组,仅占4%。个别村民小组采取的是“增减排档”的办法,即承包面积一经确定即稳定不变,但消亡人口在次年就退出承包地,新增人口在次年按先后顺序排位顶替享受承包权。四民村十组组长认为:“30年不变时间太久了,更何况‘长久不变’?3-5年进行一次小调整比较符合农村实际情况。”

4、成本太高难维持

草尾镇19709户,到户的三证办下来,工本费、测量费及工作经费按200元每本计算,每户至少600元。上级明文规定,不能向农户收取分文,所以,颁证经费缺口非常大。

三、几点建议

1、积极实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宅基地使用权证的确权颁证工作。理由有两点:

一是有要求,上级有硬性规定,20xx年底必须完成。

二是有基础,国土部门工作力度大,目前我市已完成外业调查和勘测工作。

2、稳妥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确权颁证工作。

所谓“稳妥”,即暂不宜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先在有条件的乡镇选择个别村组试点,积累经验,完善方案后再全面推进。其理由有四点:

一是现行法律有障碍。现行《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限为30年,《经营权证管理办法》规定,重新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期限应符合《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严禁借机调整土地。因此,哪怕是“大稳定、小调整”也与现行法律相违背。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因此,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之前,农村土地承包实行长久不变存在法律上的障碍。

二是实际执行有难度。从我市几十年土地承包实际来看,三五年一小调整的村规民约比较符合人口自然增长的实际需要,容易被农民接受。农民对“长久不变”政策内涵难理解,是仅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体制长久不变?还是包括承包地面积与具体地块也长久不变?草尾镇保安垸村八组组长坦言:“本组签订合同的期限虽然是长久,但群众内心没有长久不变的打算,到一定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再作小调整”,这种认识和打算在调查对象中普遍存在。保安垸村支书认为:“如果实行承包面积和地块长久不变,以后新增人口长久分不到承包地,这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政策执行起来也有很大难度。”

三是上级没有明确要求。目前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从中央到省级还处于试点阶段,没有全面推进的具体部署与要求。具体做法,各试点县也在探索之中。如果全面推进,既有很大的工作难度,也有可能不符合上级的具体要求而重新返工。

四是人力和经费有困难。按照农业部和省经管局试点工作要求,此次确权、登记、颁证三个阶段的技术力量、软硬件投入和相关工作经费巨大。按200元每证的标准(含工作经费),全市约需近4000万元。在中央和省级财政没有配套支持前,单靠市乡财政难以支撑。

3、依法实施农村房屋确权颁证工作。

一是坚持自愿原则。《房屋登记办法》规定,房屋登记应由申请人向房屋登记机构提出申请。没有提出申请的,建议政府不作硬性要求办理。

二是坚持有偿原则。《房屋登记办法》规定,申请房屋登记的,申请人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登记费。

三是依法提供必要材料,特别是宅基地使用权证明、符合城乡规划的证明、房屋质量自检报告或房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尤为重要。目前,我市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基本不能提供上述资料,一旦违规操作,存在很大的颁证风险。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19

根据《xx县xx镇农村经济xx年年报》,截至xx年底,xx镇有18个村(社区),104个村民小组,5597户农户,农村人口2.1431万人。年度农村经济总收入81.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80元,主要收入来源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四大部分组成。

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扩规模,三年达倍增”的分步实施原则,到20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xx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9360元。其中20xx—20xx年分别达到5880元、7380元、9360元。

一是基础设施项目少,加之资金紧张,扶贫开发项目达不到及时报账率,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慢,农民受益节奏慢,拖等期较长,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进度;

二是精准扶贫网上系统与工作实际脱节,影响工作成效,消耗工作精力,收入倍增工作量大,表册及文字材料偏多,削减农民增收决策的实际效果;

三是驻村工作队人财物和时间有限,帮扶对象和内容宽泛,难以落实;

四是逐渐成形或者已经成形的农村产业科技含量低,人员技术粗糙,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表现平淡,效益不大;

五是大户带动缺乏,“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滞后,大多停留在规划设层面,实际效益发挥不足;

六是土地流转模式不成熟,农民对大户流转土地存在不信任、“敲一笔”等情况,导致土地流转很难实现连片成块;

七是“政府介入”式倍增存在打破或者干扰农民原有的增产增收方式,难免会导致农民心态变化,进而滋生等、靠、要的思想,而新创或扩大增收方式势必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易施行。

一是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农民收入倍增中最直接有的“政府作为”依然是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抓住项目工程建设机遇,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等方面的困难,逐步创建生态良好、设施完备、村容村貌整洁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可结合四合工业园的建设,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基础配套设施、一体化生态建设,推进我镇的综合性发展。

二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产业的形成是一条可复制的`集体致富路,意义远远大于个体的“一夜暴富”。抓好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效益化,逐步形成产业板块。大力发展生姜产业、大棚蔬菜、无公害蔬菜,建设以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文化生活和农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的农家乐度假休闲项目。同时,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努力把先进农业技术、实用农业机械、优良农业品种、中介服务机构、土地流转制度等现代农业要素引入农业生产领域。

三是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通过组织“公司+基地(协会或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以订单、协议方式和农民共同发展原料基地,坚持基地建设市场化运作,建立完善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使农业成为工业的“第一车间”,提高农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综合效益。

四是大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工程。

利用政府资源,整合涉农部门和企业的技术力量,加强协调、指导和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把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当作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阳光工程”抓紧抓实,抓出实效。同时,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回乡创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大户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如此,既可淡化“政府介入”生硬感,同时起到旁敲侧击的鼓舞带动作用。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20

20xx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工作要求,我工作小组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积极动员县**局、县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包村联户工作,努力为*镇*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驻村联户包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局与将包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周密筹划,扎实推进。成立了*村驻村联户扶贫包扶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村驻村联户扶贫包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安排部署、组织协调全局包村联户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县 办公室,负责处理小组工作的日常事务。

二、认真细致,做好包村工作

(一)加强调度,做好包村工作。

建立健全包村联户工作调度机制,领导小组领导定期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召开调度会议、听取部门汇报、深入基层走访等形式,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二)深入基层,做好联户工作。

坚持把包村联户工作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本着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结合我工作小组工作特点,主动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三)驻村蹲点,做好帮扶工作。

为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我小组共安排两名技术骨干到*村驻村蹲点,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帮实促,努力做好村民的贴心人。按照精准帮扶工作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结合我工作小组的实际情况,从*局、共抽调* 名帮扶人员,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四)真抓实干,为包扶村做实事。

20xx年以来,我工作组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村*户*人和建档立卡工作。

今年以来*局已向*村发放村委会维修改造费用**元;添臵价值*元办公桌椅*套;过节期间,前往*村慰问贫困户并发放慰问品。现已将*村*组、*村*组 、*村* 、*村*组 纳入 规划当中,日后将结合 具体情况逐步实施。

机关工委今年已向*村发放干杂果建设费用**元;村容村貌政治费用**元;为*村发放科技读物、报刊**余份;慰问该村困难户并发放慰问品;在村内开展党务工作培训3次。

三、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局将立足本职,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地开展好包村联户包扶扶贫工作,让所包扶村和所联系贫困户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一)要加大投入力度,搞好技术服务。

我局将坚持促农增收、富民优先,进一步加大包村联户的投入力度,强化先进技术扶持,跟踪帮扶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以实际行动做好包村联户工作,深入推进包村联户工作有序开展。

(二)要注重实际成效,建立督查机制。

强化效能督查,落实考评制度,将督查考评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逐步构建“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督促、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21

根据县会xx年工作要点的安排,6月2号—3号,县人大内司工委在会党组副书记、常委会副主任秦贤斌的带领下,就县法院贯彻执行《省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民事执行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执行《决定》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学习宣传。自省会《决定》公布后,县法院及时组织干警认真学习讨论,并通过标语、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多方式、多渠道地宣传《决定》的有关内容。县政府转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配合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支持法院的执行工作。全县基本建立了由党委、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多方面参与的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三)执行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县法院始终坚持把司法为民作为执行工作的根本宗旨,开展集中执行、突击执行、专项执行等活动,采取申报财产、查封扣划、依法搜查等措施推进执行工作,使执行难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xx年—今年5月,共执结各类案件1524件,执结率为。

(四)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效果显著。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稳妥地处理执行积案1256件(其中委托执行案件43件)、清理执行信访案件14件。自xx年以来,针对权利人为信用联社、工行、农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纠纷展开专项执行活动、集中开展了计生部门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的执行、尤其是对青龙米业涉及200多位债权人的系列执行案件的妥善处置,得到了县会负责人的充分肯定。

(五)执行队伍素质逐步提高。县法院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警示教育活动,积极参加省、市法院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xx年1月,院全体执行人员参加第三次全国法院执行人员综合素质考试,有效提高了执行人员执行生效裁判、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几年来,县法院执行局的工作多次受到市、县委政法委、市中院、县法院的表彰。

二、当前执行工作面临的问题困难

1、审判与执行协作配合机制还不够完善。有的案件审判与执行脱节,造成执行困难。如在立案审判阶段采取保全措施不力,没有及时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结果错失执行良机;有的案件虽然保全,但未严格依法定程序办理,导致被保全的财物被变卖,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执行内部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案件执行时间跨度较大,透明度不高,申请人无法及时了解执行进度,误认为法院执行要靠关系,以致当事人对法院公信度产生怀疑。二是执行工作的考核机制不够科学。上级法院片面考核高执结率,导致下级法院将未执结的中止案件不符合法律规定终结条件的案件以程序终结的方式全部统计到执行结案的总数中,有效执结率不高。三是执行工作保密制度落实不够到位,致使部分被执行人轻易躲过追查、逃避执行,群众对此反响较大。

3、有些被执行人少数部门法制观念不够强。一是被执行人不自觉履行、拒不履行的现象较为普遍。xx年—今年5月审结的民事案件中,当事人自动履行率仅为。二是执行中部门或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存在。从调查的情况看,涉及需要村委会协助执行的案件尤为突出。如沈巷集中区的征地拆迁补偿案件,由于村委会的消极抵触等原因,致使39起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

4、少数执行干警自身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的执行法官对案件裁判文书审查不细,法律程序没有做到位,致使执行工作陷入被动;有的执行人员对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在查找上有一定困难的,没有穷尽执行方法努力追查,耽误了执行的最佳时机;有些执行人员遇到比较棘手的案件,方法单一,致使案件久拖不结,未能达到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除了县法院自身潜在的一些问题以外,执行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

1、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信用制度,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监管,被执行人规避、逃避执行现象十分突出,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成为普遍现象。

2、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占较大比例,其中相当一部分刑事附带民事、交通肇事、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等案件,因被执行人下岗、重病、离婚、服刑等原因,往往没有财产可供执行。

3、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不够到位、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削弱了执行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有的单位部门不依法履行协助执行义务,导致执行财产难以查找,查找到的财产难以控制,控制住的财产难以变现,变现的财产难以过户的现象依然存在,给执行工作带来困难。

4、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还不能满足执行工作的实际需要,执行工作中常常面临法律依据不明、执行方法不足、强制措施乏力等困惑。

三、加强民事执行工作的措施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执行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县法院应当主动与普法、宣传部门加强联系,以普法教育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的《决定》、认真领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好当前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开展以案释法教育,介绍执行流程、措施、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等内容,增强公众尤其是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企业法定代表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执行工作的了解,提高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意识,营造有利于执行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执行工作机制。一要努力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参与、政协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的执行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工商、国土、城建、金融等单位的联系与协作,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手段,全面而有效地发挥执行联动威慑机制的作用。二要建立健全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从源头上化解“执行难”的问题。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工作制度,积极探索非诉讼解决方法,缓解法院的执行压力。三要进一步拓展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方法。深化审执兼顾、协警参执等方式,积极探索并运用担保执行、抵偿质押执行、限制被执行人出境、限制高消费、强制审计、代位履行等新举措,为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提供制度保证。

(三)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执行工作效率。法院内部要进一步规范审执分立,科学界定执行机构与审判机构的职能分工;进一步明确执行审查权执行实施权的界限行使主体,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建立健全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执行权分权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执行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执行工作程序,完善执行案件流程管理,落实执行公开,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进一步规范执行评估、拍卖、变卖等环节,严格执行款项的管理、发放工作,自觉接受当事人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

(四)进一步树立司法为民理念,努力促进社会谐。对被执行人无执行能力,申请人又属社会弱势群体的执行案件,要慎重采取中止或终结执行措施,做好申请人的工作,减少这类案件的申诉上访;对涉及需要村委会协助执行的案件,要加强沟通协调,力求取得一致意见,以促进执行工作顺利开展;对需追究担保人负连带责任的执行案件,要在查明被执行人的确无财产执行的前提下进行,尽量减少担保人的损失;对涉及企业银行的借贷案件,要根据不同案件、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特别是对资金一时紧张而有“造血”功能的企业,必要时要做好银行的工作,暂缓执行,给企业以回旋的空间。

(五)进一步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执行工作水平。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干警的执行艺术、技能业务水平,引导干警克服怕当事人上访、怕领导过问案件、怕承担责任的消极畏难思想,切实做到执行有力、司法公正。进一步建立健全执行人员的奖惩机制,激发执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对执行人员在工作中不依法履职或执法违法的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查处。

(六)进一步健全司法保障机制,不断增强执行工作活力。一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加大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不仅要确保预算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还应从实际出发,根据集中执行、专项执行等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二要加强与上级法院的联系沟通,建议上级法院修改片面追求高执结率的考核办法,建立客观的激励机制。三是法院自身要进一步重视支持执行工作,在人力、经费物质保障等方面适当予以倾斜,逐步改善执行工作的装备条件,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交通、通讯、安全等设备,解决好执行干警的后顾之忧,确保执行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22

县城是一个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一个县最敞亮的窗口,县城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党委政府的发展脉络,也呈现该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更能够看出居住于此的人们的时代气息和生活热情。围绕陵川县城建设与管理这个议题,笔者深入崇文镇、住建局、城管中心等21个单位,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议、进行实地视察调研等方式,查找陵川县城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究县城建设与管理的办法,以期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县城建设与管理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陵川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打造中原地区最具影响的生态休闲旅游健康度假中心的目标,大力推进县城建设与管理,县城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发展框架持续拉大。近年来,陵川县确立了北控、南扩、东进的建设思路,提出了一心、两轴、四片区的建设目标和规划布局,将县城规划范围由17村(社区)扩大至23个村(社区),控规面积由30平方公里扩大至53平方公里,拓展了县城发展空间,提升了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为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推进奠定了基础。

强化县城综合治理,市容市貌明显好转。陵川县委、县政府不断强化县城综合治理工作,先后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年和城乡环境整治推进年活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全力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建成了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县城范围内推行垃圾不落地管理模式,生活垃圾日清日运,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在县城主要街道路口和事故易发路段完善了红绿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交通信号灯;在县城主要街道安装了隔离护栏,施划了标志标线,加强了交通治安秩序整顿,规范了交通秩序。加大了墙体美化、街巷硬化、社区绿化、街道亮化、空气净化推进力度,美丽县城建设初见成效。陵川县城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20xx年获得全省十佳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重视县城绿化美化,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县委、县政府从绿化美化入手,实施了环县城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近3000亩;实施了崇安公园、郝经公园等景观公园建设和绿化工程,园林绿化面积达到400余亩;实施了县城主、次干道的绿化工程,绿化里程达20.9公里;实施了社区公共绿地建设工程,绿化覆盖率达38.8%,绿地率达31.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5平方米。近四年来,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年均达355天,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100%,县城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公共服务持续跟进,民生工程惠及百姓。县委、县政府把民生改善作为县城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县城集中供水、供热、供气工程。目前,县城建成区内,自来水管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99%,饮用水安全水质达标率100%;集中供热管网覆盖面积达到191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70%;集中供气管网覆盖9300户,用气户数达到6750户,集中供气率达到70%。狠抓了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县城高中达到44轨,初中38轨,小学24轨,幼儿园达到13所。在县城内公共场所配置了体育健身器,新建了棋源广场公益大舞台,新开工了城南全民健身公共体育场项目。保障性住房建成766套,缓解了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压力。客运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城市公共交通有序发展,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便捷服务。

县城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所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县城规划统领不够。县城总体规划不能有效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有总规无详规,使规划的刚性约束力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县城的建设中,出现了公共活动场所建设滞后、公共活动空间受挤压、道路交通不畅等现象。

县城管理合力不足。目前,县住建局、城管中心、国土局、交警队、崇文镇及七社区均有县城建设与管理的监管职责,但协调配合不到位,遇到难题有相互推诿现象,使一些焦点难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23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由某某县农业局编制。本报告包括基本情况,具体推进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八部分。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xx年1月1日起至20xx年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在网站和某某县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全文公开。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某某县农业局联系。现将某某县农业局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中心工作。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农业项目建设、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等政务公开重点,运用科学管理理念,采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大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力度,加快电子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步伐,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电子政务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领导、相关股室负责人参与的电子政务与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局办公室为机关电子政务及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负责工作机构,其它相关股室协助工作。

(二)强化制度建设。为认真做好信息保密工作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政务信息发布公开制度,确保了公开与保密两不误。

(三)强化信息审查。我局信息发布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信息来源由局机关各股室、乡镇农技站提供,重点反映农业新特色、新思维、新发展,信息审核实行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审核完成后,信息交由局办公室专人发布到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四)强化学习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及保密工作制度。全局干部职工通过学习讨论,提高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增强了上网信息保密审查意识。同时,开展保密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干部职工保密意识,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讲保密的良好氛围。

三、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渠道。

一是通过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某某县农业信息网发布工作动态、政府事项信息等内容;

二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政务公开栏等媒体平台对我局机构职能、总结计划、农业工作信息等进行全方位宣传和公开;

三是做好便民咨询工作。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数量。20xx年,我局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共17556条,其中发送农作物良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供求等手机短信17439条,报道农业动态信息105篇,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12条。

四、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xx年,我局未发生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信息。

五、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xx年,我局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六、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xx年,我局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一)存在问题。

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官方网站急需改版升级;

二是信息公开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

三是政务公开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改进措施

1、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围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农民职业培育等农业重点项目建设,着重对支农资金投入情况、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建设项目进度情况及时收集报送,涉及投资规模、运作程序、责任主体、工程进度、实施效果等信息都要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

二是围绕行政效能建设。对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

三是围绕服务为民,稳定大局。妥善处置各类农业突发事件,特别是权威信息和敏感信息,要做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介绍事件进程及工作措施。

2、进一步做好政务信息报送工作。

一是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正面宣传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突出宣传在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的举措、成效和典型事例;

二是深入基层获取第一手资料。围绕“三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到基层,认真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材料;

三是注重政务信息时效性。进一步加快信息撰写、审查、发布速度,对重大事件宣传报道不滞后。

3、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结合农业重点工作,建设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加大对农业技术信息化应用的宣传和指导,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到千家万户。

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24

近年来,x县在人口计生工作上,由于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在全省考核评比中始终徘徊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后进位置,影响了全县综合工作水平的提升,也阻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过去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时更新思路,加大财政投入,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苦干实干硬干,以一年一个台阶的良好发展态势向前推进。据资料分析,20xx-20xx年,我县的计划生育率在逐年稳步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呈逐年回落趋势;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得到巩固。但是,由于存在地域面积广,人口基数大,人口流动性强,历史包袱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有较大差距等原因,在一定时期之内,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为此,笔者结合亲身在乡镇工作的经历,浅析计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点个人意见,为推动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抛砖引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生育观念陈旧,保障机制不健全。

时至今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依然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尤其是远离城市的农村人的生育意愿和行为。据了解,多数家庭希望儿女双全,主要原因一是想减轻将来养老给子女带来的负担;二是给自己的晚年生活多一份寄托。由于害怕老无所养,老无所侍,加上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逃避计划生育而“辗转四方”的“超生游击队”比比皆是。

(二)部门综合治理不够,基层网络发挥不好。

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明确和强化相关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合作,联防联治,才能取得效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综合治理往往不到位,大部分是计生部门在唱独脚戏,乡镇在跑龙腿,乡镇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计生工作上,可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部门互动。如公安部门对暂住人口的清查没有查验流动人口证,发现孕产妇也不通知计生部门,基层派出所在给婴儿办理户口时把关不严;卫生部门对医疗保健机构管理不到位,对非法取环、人流、b超性别鉴定打击力度不够。医疗保健机构在对孕产妇进行检查时,并不查验对象的生育证,对无证生育的也不及时通报当地计生部门,特别是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如某村的一位计生对象超生3胎,竟然全部是在同一个民营医疗机构出生;还有工商部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企业年审,规划建设部门发放建房执照、出售商品房,民政部门在办理优待证、发放救济款,银行在办理贷款,学校在招生,企业在招工等,对计划生育证明的查验,都不是法定的必备程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齐抓共管的开展。

同时,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基层网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存在着“急在县里、热在乡里、冷在村里”现象,还没有真正把源头管理做好。作为处在人口计生管理第一线的村级组织,是最能准确了解情况,也最能及时发现问题的。但是人口底数不清,出生漏报严重,计划外出生居高不下等问题,说明了对村级组织的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缺乏明确的目标责任。盲目分配给村一级的人口出生率,符合政策生育率等死指标,致使村级本末倒置,不从如何控制群众计划外生育着手,而是把计划外生育后如何隐瞒实情,报假数据作为应付工作的手段。二是奖惩不到位,对于人口计生工作较好的村,没有建立应有的激励机制,对于出现问题的村,没有落实好责任追究。三是没有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村级由于处在人口计生管理的第一线,面临的风险大、任务重,而相应的保障机制又跟不上。四是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村干部,没有及时调整充实。五是村级计生协会作用不明显。由于群众计划生育自主意识淡薄,协会工作总体上处于一种有组织、无活动的状态。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农村,计生协会基本上是“墙上协会”“纸上协会”,甚至纯粹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而拼凑而成,在开展工作和发挥作用方面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考核机制不灵,信息数据不真。

人口计生考核模式陈旧,考核机制不完善,没有真正起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作用,扭曲了考核的根本目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弊端。一是在指标设置上重视管理结果,忽视管理过程;重视控制数量,轻视提高素质;重视管理手段,忽视服务手段。二是指标脱离实际,考核指标的设定,工作基础好的地方和工作基础差的地方一个样,经济水平高的地方和经济水平低的地方一个样,忽视影响计划生育工作的多种因素,实际上是不承认客观存在的差别,指标设计的高低也缺乏科学论证,基本是估计、臆断的行政行为,说控制到多少就要控制到多少,脱离基层实际情况。三是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如出生率与计划生育符合率相抵触,出生率规定某地在一年间计划内婴儿出生必须达到多少,达不到被扣分或被定为指标未达标,在现实生活中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对已生育一胎女孩符合政策可再生一胎但不愿再生的夫妇,工作人员总是千方百计动员他们再生一胎,哪怕他们真的不想再生;对那些已经生出来的计划外对象而是隐瞒不报,造成了计划外对象满地都是。四是考核方与被考核方相脱离。

(四)干部作风不实,责任追究不力。

部分干部还没有把计生工作真正拿在手上,工作责任落实不够,目标不具体,措施不得力。突出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不是从强基固本出发,而是急功近利,只从眼前或个人利益考虑,抱着任期内不出问题、不出麻烦的侥幸心理,认为计划生育工作能够考核过关就行了,没有把工作真正落实到千家万户,做过细的群众工作。二是作风不实,平时不认真研究本乡镇、本单位计生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考核、蒙混过关上,工作被动应付,缺乏连续性和经常性;压力不大就不干,压力大了就搞假,任务来了紧一阵子,任务完成后就放任自流,仍然沿袭“突击加补救”的工作方式。三是责任不清,缺乏工作的压力感。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制没有很好地落实,责任不清,任务不明,工作压力不大。出现计生工作被动落后等问题后,责任追究不到位,没有真正落实“一票否决”。

(五)职责划分不科学,行政执法难落实。

上级把大部分的人口计生工作任务、责任落到乡镇,而没有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放手让乡镇去干。在这种没有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执行权和有力的措施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可想而知乡镇工作人员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受到群众的冤枉有多深,实际效果又有多少。如在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过程中,任凭乡镇干部鞋磨破,嘴说干也难撼“征收难”困境。在处理时,一些计生对象闭门不见,不理不睬,干部对他们讲理讲法不管用,以蛮制蛮又违反计划生育中的“五严禁”、“七不准”,因而在征收时时常常束手无策。一些对象家里经济十分困难,对其经济处罚往往难以兑现,即使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也无经济执行能力,因而生是要生的,钱是没有的,赖着超生,有些人甚至违法生育的上一个孩子处理还未兑现,又违法生育第二个孩子。还比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难题,仅靠乡镇干部这点力量是孤掌难鸣的,是难以解决的。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跳出就计生抓计生的思维模式,扩大视野,统筹规划,全局运作。

(一)加强生育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是人口和计生工作新机制的重要载体。要把继续创建“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单位”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生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学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把婚育新风进万家创建活动与评选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村庄、星级文明户相结合。

(二)突出利益导向机制,完善奖励政策和保障体系。

加强和完善计划生育奖励与保障机制,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养老问题有保障,提高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推动人口计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少生奖励。在严格执行多生惩罚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少生奖励的政策,适当提高独生子女奖励费。二是政策优惠。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给予就学、审批建房、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优惠,对农村贫困的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实行资金、项目、培训、技术“四优先”。三是慈善救助。提高计划生育救助公益金,重点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困家庭的困难。四是免费服务。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妇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基本的技术服务。五是养老扶助。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积极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等政策。

(三)狠抓责任落实,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制。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经常性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县级领导包乡镇工作责任制。县级领导要对所包乡镇的计生工作负督查指导责任,与乡镇捆在一起,一并处罚,绝不例外。二是强化乡镇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凡年度考核位于全县后3名的乡镇,对党政主要领导和计生分管领导加大处罚力度,不提拔,不调动,不评优选先,甚至予以降职,调离岗位。三是强化部门综合治理责任制。哪个部门没切实履行职责的就追究哪个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的责任,决不手软。如医疗保健机构出现不履行综治职责的情况,除了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外,还应当根据情况予以高额经济处罚。要使医疗保健机构在为无证孕产妇服务中获得的每一分收益,就要付出十倍的罚款,这样,医院没有了经济利益的驱动,自然不至于再铤而走险,从而可以使大量的计划生育怀孕情况得及时处理,有效遏制违法生育的上升势头。四是强化乡镇驻村干部包村责任制。要把村级计生责任目标分包到每一位驻村干部身上,今后凡是在省、市、县考核中,出现出生漏报、节育措施虚假等重大问题,导致本乡镇排序位于全县倒数第一的村,对乡镇包村驻村干部就地免职。五是强化一般干部包对象责任制,加强入户访视和跟踪调查,真正把所包对象的真实情况核清摸准,及时落实节育措施。六是强化计生部门业务指导责任,推行班子成员包片、业务干部包乡责任制,不折不扣地落实奖罚办法的各项规定。七是强化村级干部计生责任制。凡村干部计生工作不得力的,该调整的就要调整,该免职的就要免职。只有各级干部群众严格履行职责,真正形成齐抓共管、责任明确、奖罚有力的工作机制,才能推动全县计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坚持“突出重点、明确导向、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原则,改革以往的考核模式,完善目标考核评估办法。一是明确考核的目的。考核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进下级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通过检查,一方面要发现问题,更要突出以解决问题,通过考核对问题产生、存在的原因进行调研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对基层作出指导,作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另一方面要把其他地方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推介过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而决不能只是为了考核来抓考核。二是调整考核的时间。改变一年两次事先知道具体考核时间的方式,改考核时间为不固定性、随机性,既有例行督查也有随机抽查,县可以根据报表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随时进行检查,减少乡镇作弊的几率。三是改变考核的方式。对乡镇计生工作要进行全面考核,将平时调研与年终考核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工作过程上,如每个季度的节育措施落实情况、违法生育和处理力度、日常工作情况。不因一两次检查而“一棍子打死”。三是调整考核的内容。加大统计准确率的考核权量,突出考核违法生育的立案率和申请执行率,强化流动人口管理考核内容,加大知情选择的考核力度,取消一些只看文件就能得分的内容。四是适当降低指标考核标准。要想放下数字包袱,就要实事求是的确定计生率指标,而不是一个跳起来都摸不到的东西。建议根据近几年来补报的情况和抽查情况,确定一个跳起来都摸得到的指标,既符合实际又有压力。过高的考核指标,滋生了计生造假,滋生了考核中的腐败。五是考核结果的及时“兑现”。现在的“一票否决”说实话是不痛不痒的“花拳绣腿”,或部分流于形式,或责任划分不清,对乡镇工作人员处罚偏重,对其他考核对象难以进行兑现,而且,很多的责任人员或在不闻不问中,或在捞足后卷铺盖走人。因此,考核后一定要及时兑现,决不“只说不做”。同时,计划生育考核评估必须全面推行责任延伸追究制,对在二到三年内反映问题的责任人,同样要进行相应的处分。

(四)加强部门配合与沟通,依法落实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职责。

做好乡镇人口计生工作,原本就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在人口计生工作上形成齐抓共管、同想同管同做的“大合唱”,让人口计生部门和乡镇工作人员从唱“独角戏”里面解放出来,才能彻底改变目前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才能使人口计生部门和工作人员发挥好“主管、检查、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并使人口计生工作的种种压力变成大家的共同责任。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责任考评办法,推动部门履行齐抓共管、协调配合职责。二是督促各部门制定有利于计生工作的政策措施,并在人口(婚姻)信息通报、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社会抚养费征收和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中有更大的作为。文体部门排练计生内容的戏剧、小品、舞蹈,创作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举办书法、绘画、摄影等文艺展览,大力宣传新型生育文化;县广播电视台开办专题栏目,制作宣传片,播放公益广告;县委宣传部门大力宣传计生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人物,宣传报导计生工作动态;公安部门要严格把好婴儿上户口和育龄妇女迁入这道关口,在办案或清理暂住人口时发现怀孕或哺乳妇女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计划生育部门通报情况,并对不及时通报的予以责任追究;医院保健机构要严格把好孕妇检查和婴儿出生这道关口,必须凭生育证接生和做孕妇及胎儿健康检查,发现有计划外怀孕孕妇必须立即向政府或计划生育部门报告,对违规接生人员必须给予坚决打击,取消资格,重罚;法院要进一步加大依法强制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工作力度,选准突破口,选好典型户,及时实施强制执行的措施,扩大司法强制力的震慑作用;工厂企业要积极配合计生部门做好计生工作,没有切实履行职责的,予以重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等。

(五)强化执法力度,严格处理到位。

对违反规定的超生户、逃避户等要坚决依照中央、省、市有关处罚条例进行处理,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群众有“空子”可钻。不妨通过建立超生对象户计生、户籍管理、银行共享信息网络,对逃避计生处罚者实行终生追究。(可以参照汽车违章处罚)因银行开户需要身份证,故从技术上理论分析计生、户籍管理、银行可建一个共享信息网络。通过该共享信息资源,计生部门就知道超生对象户长住地址和经济状况。在目前,要加大对超生对象户的处罚力度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对所有的超生户,要建立健全处罚和缴款档案。对凡是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实行滞纳金和本金的终身追究制;对违法超生而又举家外出恶意逃避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要利用全国人口与计生互联网(即上面提到的共享信息网络)的有效作用,把这些非法超生对象户的超生情况和处罚(包括滞纳金)情况进行全国性联网,实行异地征收。为违法生育人员提供躲避场所或者为其逃避检查提供其他便利条件的,在征收社会抚养费时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在全社会推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实行群防群治,使违法者无处可逃。

(六)提高待遇,充分调动基层计生干部积极性。

计划生育是国策,大量的工作要靠基层计生干部来完成。但目前我县基层计生队伍人员积极性相对不高、工作效率不明显,根子就在于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动不动就一票否决),待遇又低。要真正提高我县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必须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落实、逐步提高基层计生干部的待遇,进一步调动乡镇村居两级计生干部的积极性。

在加强基层计生队伍管理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对基层计生队伍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对乡镇干部可实行这样的激励措施,凡连续3年完成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绩突出的干部一律优先提拔重用。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因为村干部是农村工作的先锋,是乡镇政权在农村贯彻落实政策的“左膀右臂”。离开了村干部的配合,就好比鱼离开了水。

所以要尽可能的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村干部特别是计生干部的待遇。一是推行村(居)干部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制,其中村(居)干部正职基础工资500元、副职基础工资400元,其它工作人员基础工资350元;绩效工资由各乡镇依据考核结果发放,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定。二是村(居)专(兼)职计生主任的报酬待遇,按照不低于村(居)委正职主任报酬待遇的80%执行。兼职计生干部的报酬待遇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予以落实。三是建立起村(居)干部的社会保障机制,在岗的一律按国家规定办理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四是实行绩效考核、绩酬挂钩。对严格遵守规定、工作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违反制度的,坚决按规定处罚,做到奖惩兑现,赏罚分明。村(居)干部吃上了“皇粮”,待遇有了可靠的保障,就会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经费由县财政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款按比例,统筹解决。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25

卫生部门要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和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县教育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困难和问题。发展卫生教育事业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要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和教育工作的'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优化从业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引进高水平医务人才,创新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要以有效提升医务工作者涵养魅力和医疗服务水平为载体,以加强卫生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为核心,以全面展示卫生系统精医重德、德技双馨的良好形象为平台,着力培养一支作风硬、业务精、效率高、留得住的医疗人才队伍,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对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要常抓不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到为人师表。

刻育部门、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做到感情留人;要切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生态县情的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生态环保的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唤起更多人保护生态,建设家园的意识和决心。

同时要把师生的饮食质量安全和寄宿学生的住宿管理工作抓在手上,保证一日三餐的同时,要尽力提高饭菜质量,确保广大师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26

一、家庭道德建设工作的做法与经验

1、通过活动挖掘树立道德模范典型。借助于妇联组织不同层次的妇女力量,深入挖掘发现先进典型。近年来,区妇联利用各种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挖掘典型、选树典型和推荐典型活动。认真开展先进评选推荐,在全区范围内筛选就业创业、社会公益事业、五好文明家庭、维权志愿者、助人为乐模范等精神文明典型。通过道德模范评选评选,选出事迹突出的模范,予以表彰奖励,并将他们的感人事迹在网站,媒体上公开,号召广大妇女同志都向他们学习。

2、通过宣传宣讲推动家庭道德建设。区妇联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传统的家庭美德,推动家庭道德建设。近年来在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日报,连云港妇女网,江苏省妇女网等公众信息网广泛宣传道德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通过宣传她们的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先进事迹,弘扬她们的高尚品德和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崇尚正气的浓厚氛围。通过身边的真人实事大力宣传家庭道德建设,用道德的力量感召妇女、鞭策妇女。

3、运用文化活动弘扬家庭道德文化。“家庭道德建设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把抽象的家庭道德规范转化为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是推进家庭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新浦区妇联充分利用妇女大讲堂、亲子大讲堂、女企业家协会、区巾帼志愿服务队、区老年人协会等组织和平台,围绕热点话题,坚持美德引领,邀请了成功的女企业家,举办了多期高品质的示范讲座。区妇联通过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不断扩大家庭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家庭成员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促进邻里融洽、家庭和睦,提高群众道德素质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家庭道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动着家庭,给家庭注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催生着现代家庭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同时,伴随着社会结构状况和运行方式的变化,现代家庭道德建设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

一是婚姻关系日益脆弱。近年来离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是婚姻脆弱的突出表现,这一情况在全国都具有普遍性,沿海及发达地区更为突出。市场经济下金钱和物欲的腐蚀,试婚、傍大款、未婚同居、未婚先孕、婚外恋、情人潮、家庭暴力等现象增多,单亲子女增多。不同性质的婚外情、家庭财产纠纷和家庭暴力,是导致婚姻脆弱的重要原因。

二是血亲纽带不断松弛。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工作和生存压力较大,生活节奏快,亲子间缺少共同话题,难以沟通。加上对子女普遍存在溺爱现象,缺乏合理的引导和正面的批评,致使许多孩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差。血亲纽带松弛,直接导致“孝子错位”与“厚小薄老”,家庭关系中普遍以儿孙为轴心,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降低,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开始逐步丧失。另外,“丁克家庭”和“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空巢家庭”的增多,使老人晚年孤独、寂寞、悲哀,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是邻里关系渐趋冷漠。人首要的关系是家庭,但家庭不是悬在空中,而是存在于社区中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所以邻里关系是社区中一种最基层的关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家庭的普遍存在,无线通讯和电子媒介的日益发达,原来拥有地缘优势的邻里之间的来往和沟通减少,有的甚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家庭与家庭之间缺乏应有的团结互助和友爱精神。一些乱扔垃圾、公共利益、财务借贷等造成的邻里纠纷数量日渐增多,据法院统计,在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20%是邻里纠纷而导致矛盾激化。

三、家庭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家庭道德建设重在通过先进文化引领,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会有所提升,良好的家庭道德风尚就会逐步形成。

1、以学习培训引领家庭道德文化的构建。要以学习型家庭建设为抓手,结合“女性素质提升”工程、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妇女大讲堂、留守流动儿童书屋为平台,顺应广大妇女和家庭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通过举办各类培训讲座、讨论座谈、读书活动、演讲征文、宣讲报告等学习方式,推广终身学习、互动学习、快乐学习的理念,提高妇女和家庭成员素质,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家庭学习蔚然成风。同时通过婚姻家庭指导中心、维权驿站等机构,提供情绪疏导、婚姻家庭关系指导、法律援助、权益维护等服务,为广大妇女和家庭提供法律知识,力争源头预防和化解因不懂法、不懂生活艺术而导致的婚姻家庭纠纷。提升道德鉴别力,形成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良好家风。

2、以特色活动推动家庭道德建设的深化。为使家庭道德建设保持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要依托妇联宣传教育阵地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持续做好妇女和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妇联组织要积极探索和把握家庭道德建设发展规律,抓住每年“三八”节、母亲节、六一节、建党节、国庆节等节日契机,组织开展“最美母亲”评选,“美德进我家”、道德模范评选、“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培树表彰各类优秀典型。组建家庭健身队、巾帼文艺宣传队等若干家庭志愿者队伍,建立妇女文化活动点、家庭文化中心户,开展“美在家庭”、“家庭文化艺术节”、“家庭文化展示”、“家庭运动会”等贴近群众需求、贴近实际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单亲母亲等特殊群体开展各类关心关爱、扶贫帮困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不断延伸家庭美德建设,提升家庭道德修养,突出家庭文化的特色和亮点,打造家庭道德建设新模式。

3、以典型宣传营造家庭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为了更好的宣传与发展家庭道德建设,要利用在丰富多彩活动中评选出的好事迹新典型组成宣讲团,到街道、社区、乡村等地方宣讲,引导广大家庭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充分发挥具有贴近百姓、强力渗透优势的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通过拍摄电影、文艺晚会、专栏宣传等多种方式,坚持放开宣传妇女和家庭先进典型,从而使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道德氛围。通过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和正能量来教育家庭成员尊老爱幼,夫妻互敬,和睦邻里,建设和谐幸福的婚姻家庭。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27

一、基本情况

(一)基层规范化管理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基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实在基层,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应该说我系统各级班子对基层规范化工作高度重视,在近两年税收形势紧张,任务艰巨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制定工作规划,转变“重任务、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充分认识规范化管理对税收各项工作的基础作用,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基础管理,加大基层投入,如遵化市局两年来投入基层建设资金150余万元,使基层分局的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2.环境整洁,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调研中发现,各单位的共同亮点是高标准的环境卫生和内务管理。如,遵化新店子分局在市局突访的情况下,仍能做到办公场所整洁明亮,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内务管理井井有条。丰南区局征收分局按照总局的标准统一标识,划分功能区,便民服务设施齐全、管理有序。

3.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基层规范化管理与地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各单位在做好征收管理、美化环境、创造优良秩序等共性管理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以地税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促进规范化管理工作上水平。如滦南县局基层建设方面各分局各有所长:长宁分局注重纳税环境建设,设立地税文化宣传站,为纳税人提供了良好的税收知识学习平台,提高了纳税意识;柏各庄分局注重廉政文化建设,该分局的文化展室及地税文化网页成为一大亮点,在20xx年被评为全省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全县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等称号;胡各庄分局以其独特新颖的“宿舍文化”形式,深入浅出的“木桶理论”理念,将个人追求与团队精神有机融合;扒港分局提炼出“争先、创新”的精神主线,确定了“制度约束、文化熏陶、精神激励”三方面表现形式……各分局的各项工作都围绕税收征管这一中心工作,在20xx年税收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二)地税文化建设

1.地税文化建设推动了税收中心工作。先进文化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前进的动力。建局20xx年以来,从最初的“四爱”教育,到“争一、争旗”的地税精神,从创建学习型组织到今天的地税文化建设,其实质都是文化作为加强税收中心工作的有效载体,不断在强化提升。应该说各级领导班子注重情感投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灌输和责任意识培养,有力地促进了领导与干部职工之间互动式的交流,确保了“收好税,带好队”,干部职工的气平、心稳、劲足、积极性高。这样的治局理念,带来了和谐、文明、高效、廉洁的良好局面。

2.税收文化推动了干部队伍建设。滦南县局在文化建设中提炼总结出了“以德治局文化强局”的核心理念,建成文化展室、税收史料展室,20xx年在职工中开展“四德”教育,邀请专家做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知识讲座,在全局形成了积极、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组织编印了报纸《税苑》,培养人才,锻炼队伍,促进工作,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3.地税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征纳双方关系。服务社会是地税文化建设一个特性,也是基本宗旨。丰南区局征收分局在地税文化建设中突出服务文化建设,他们推行“一窗式”服务,把地税文化建设过程,变成为纳税人提供文明、优质、快捷的服务过程,变为税务形象的塑造过程,从而打造出良好的地税“品牌”,最终营造良好的征纳双方关系,实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目的。

(三)干部队伍现状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基层规范化管理方面

一是抓管理不到位。目前我系统的基层建设硬件设施已基本到位,可以说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但在管理工作中部分单位还属于粗放型管理,管理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死角不少,如有的单位环境卫生还有死角,后院物品摆放杂乱,宿舍和食堂的管理漏洞相对较多;有些单位还存在着个别干部着装不规范、不挂牌上岗的现象,临时人员尚未做到统一着装。上述问题的存在暴露出基层日常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二是地税文化建设与基层规范化管理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个别单位满足于现状,缺乏创新的精神,不能随着形势发展,对规范化管理的内容、范围和标准进行新的定位;不能把地税文化建设与基层规范化管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满足于一次性投入和建设,满足于维持现状。个别单位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缺乏争先创优意识,导致了工作的止步不前。

三是基层分局网络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省、市、县、分局四级联网,分局建有自己的独立网站,一直是我局在全省地税系统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中领先于其他市局的一大特色。但调研中发现,个别单位的网站日常维护不到位,不能做到及时更新;有些分局网站和县(区)局网站的内容重复,缺乏自身特色;还有一些县(区)局由于网站更新,造成分局网站链接不上。

(二)地税文化建设方面

从地税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来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的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发展最为迅猛,基层分局的办公环境、办税服务厅建设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也都找到了着力点,但通过座谈我们感到,一是一些基层分局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普遍对地税文化建设缺乏理性认识,甚至将地税文化简单化、形式化,主要表现在将税务文化建设简单的等同于环境的布置、开展文体活动、办摄影展等,忽略了税务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地税事业发展中的核心灵魂作用。二是地税文化建设的目标、方向、内容还不明确。没有形成一个包括基本目标、即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内的目标体系,导致了地税文化的发展缺乏延续性,出现了大量的短期行为。

(三)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三、下步工作目标和打算

(一)对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要抓好检查督导。检查就是对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成效进行衡量和评价,督导就是对在检查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省、市局已经对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了“有形”的标准,我们可以采取跟踪检查督导和阶段检查督导相结合、典型检查督导和普通检查督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此项工作。我们计划在5、6月份组织各单位主管局长和政工科长开展县区互查,使他们相互之间借鉴经验,缩小各县区管理工作差距,为全面提升我市整体规范化管理水平打基础。

(二)更新理念,以软环境的提升促进规范化管理工作整体再上新水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树立科学、现代的管理理念是推进税务基层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我们计划在下半年继续与扬州税院合作,组织一期分局长培训班,通过学习研讨,拓宽视野,更新管理理念,为实现税收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打下思想基础。

(三)丰富载体,开展多形式的文化创建活动。今年我们将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县区局创建活动进行指导,形成各具特色、群芳争艳的创建局面。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不断增强税务干部的创建意识,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使税务干部产生归属感,进而激发团队创造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四)突出重点,注重地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地税文化建设中,要把地税文化理念真正与我们的管理、执法、服务、廉政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指导思想,规划总体思路,充实文化内容,完善整体框架,形成一套有鲜明特色的地税文化体系,从而规范、引导、约束干部的行为和工作,使地税文化真正起到美化环境,净化心灵的作用,真正成为发展税收事业的精神支撑。

(五)狠抓落实,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按照总局提出的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目前我们结合我局当前工作和干部队伍实情,已制定了《唐山市地方税务局20xx―20xx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培训规划,目的就是要下大力气抓好人员素质再造工程,开展大规模的教育培训,提高整体业务素质,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使全系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有明显改观,尽快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要求。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2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乐至县作为四川省的“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农业、农村、农民现状

(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滞后

全县农业基础条件差,田地分散,地块较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多,水利设施老化严重,近年来,虽然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和村村通水泥路项目,但从全县来看,比例仍然偏小,“田网、路网、渠网”等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项目支撑能力不强,缺乏统一规划,项目打捆使用,农口部门之间没有很好好契合,各行其事,各自为阵,造成有项目无产业,有产业无项目支撑。

(二)农业经营者素质不高

受传统农业的影响,我县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居多,农户经营较为分散,直接导致产业规模小,很难进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农村人员结构老化,18-60岁真正意义的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人才断代现象突出,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农业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双双短缺,部分乡镇农技部门有的农技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基层农技员知识更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我县龙头企业(业主)发展规模较小,示范引领作用不强,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社会化组织程度不高、辐射带动效果不显著,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能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目前我县农产品交易市场平台建设滞后,交易方式单一落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产销难对接,农产品产业链的各环节基本是分离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农产品销售还缺乏全方位的信息引导,缺乏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生产、技术、价格和供求信息,其指导生产、引导销售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基层政府服务能力不强

乡镇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上进人渠道窄,影响了干部补充,且优秀人才容易被上级部门挖走,造成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失衡、人员老化、青黄不接、断层严重。部分乡镇中年干部由于学历和知识层次偏低,对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认识不到位,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的能力较弱,习惯于用传统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在落实示范带动、农业产业开发中,缺乏创新能力,点子不多,办法不实用。部分乡镇年轻干部,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组织动员群众能力差,面对实际困难时往往显得办法不实用,与群众打交道存在障碍。部分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懈怠思想,缺乏勇于担当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贻误了发展良机,造成了工作被动。

二、建议意见

(一)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建设丘区现代农业强县提供全方位人才保证。一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农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从政治高度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扎实推进纪律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 败问题,持续开展正风肃纪,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大兴敢于担当、狠抓落实、为民服务、调查研究、清正廉洁之风,在全县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牢固树立农业系统干部良好形象。三要扎实推进业务能力建设。坚持在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等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引导农业干部职工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法治、信息化和以点带面的方法推动工作,不断提升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深、分工明细、服务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经纪人、职业农业经理人,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推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专业农户”等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提供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引进、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检测检验、农资供应和市场营销等服务,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坚持示范引领、创新推动,创建一批省市级示范社、示范农场。

(三)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一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供水设施覆盖行政村比率、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二要推广和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加强对生物质节能炉具、秸秆固化综合利用、沼气、太阳能节能房等新能源、新技术的推广利用,积极引导农村能源结构的转变。三要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和村社通水泥路项目,完善“田网、路网、渠网”等配套设施,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四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保障农民住房安全。

(四)加大农业项目资金整合

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项目资金整合,注重产业发展的科学合理规划和扶持政策的连续性,实现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限度地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安全的原料,实现种植业产业链更加紧密有效。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对我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合理利用政策、打捆项目资金、科学安排落实,化发挥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市场资本,助推全县畜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生物有机肥厂项目建设,建立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实现农业废弃物无害化综合利用,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29

一.基本情况

学校设置与校舍

学校占地面积17732m2,建筑面积10435 m2 ,现有教学班20个,学校设置和规模符合《办学条件标准》的规定,学校规划科学,区域分明,布局合理。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现有绿化面积1297m2,生均1.4m2。略低于标准要求。

运动场地:

田径场地面积4100m2,与中学共用。

根据现有场地,有篮球场地2个,排球场地1个。单杠、爬杆、肋木等器械已安装。

教育教学装备

学校现有图书馆19905册,近三年图书更新数量达到藏书标准的1%以上。管理规范,安全措施到位,实行计算机管理。新进8千多册图书,现正在整理之中,图书数量已达到标准。

二、对存在问题分类提出解决方案

1、现有绿化面积1297m2,生均1.4m2。略低于标准要求。解决方案:在校内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

2、教学楼未验收。由区县协调解决。

3运动场地:体育场地建设,由区县协调解决。

自行解决资金汇总

1、绿化面积需增加1500平方米,约需资金2万元;

拟提请区县解决资金:

1、教学楼未验收、消防池未建。

2、田径场体育场地建设,约需资金500万。

实验学校小学部 20xx年*月*日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30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三区”建设工作调研活动的部署,县人大常委会、政协xx县委员会城区建设工作调研组,按照“沉下去、走出去、坐下来”的要求,于8月25日至9月11日,以深入座谈、走访、察看现场及查阅有关资料,外出参观学习、综合研究分析等方式开展了集中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县直有关单位和部门、乡镇、村组调查,到我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江西省南康市、兴国县,四川省成都市,宁夏自治区贺兰县、永宁县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外地经验做法,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xx县位于广东省北部,东面与南雄市相接,南面与翁源县相连,西面、北面与曲江区、仁化县毗邻。全县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其中县城人口有6万多。县城总体规划面积为32.44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9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96公顷。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东进、南延、西联、北优、中调”及“一河两岸”的城区建设发展思路,下大力气改造中心城区,大力开发建设墨江南岸和城东新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城区建设面积由期间的6平方公里扩大为现在的9平方公里,并在逐步扩大发展,县城道路交通主要是国道323线过境路永安大道、红旗路、解放路、站前路、府前路、丹凤路等,基本形成“三横四纵”路网格局。

近年来,县委、政府重视城区建设规划工作,20__年聘请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xx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及近期建设规划(20__—20__)》,规划经20__年1月9日xx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__年6月由韶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规划》实施以来,县住建局等有关部门开展了主体功能片区的区域性详细规划工作。主要是:编制完成了城南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墨江河两岸景观规划,韶赣高速公路及韶赣铁路县城出口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墨江市场改造等九个地块“三旧”改造项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天元帝景、美景九龄、美景园、丹凤苑、一品东城、众信花园、和居乐、盛世家园、时代星城等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丹凤山公园改造、市民生态休闲广场、城南景观路、沿江北路景观道路等景观工程项目规划等主体功能区的一系列区域性详细规划。还编制了城东新区沙水产业园生活配套小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我县城区规划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但通过深入调研和走出去调研发现,我县城区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通过调研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我们认为,根据我县目前建城区的现状及当地风情和实际,要改变我县城区建设现状,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首先必须确立“拉大框架、改善环境、增强功能、提升品位、突出特色”的城市建设思路,其次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围绕“擦亮最美小城名片、丰富千年古县内涵”这一主线,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重新审定规划,严格遵循规划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进一步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加强与国土、水利、园林等相关规划的衔接,重点是做好区域规划的统筹协调,重新论证《xx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及近期建设规划(20__—20__)》,坚持高起点的原则,加强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做好区域内功能布局、交通、通信、供电、供水、排污等专业规划的制定工作。

第一,对城区建设总体规划进行新一轮修编,强化城市中心区和重点地段的详细规划,逐步完善规划体系。建议在城区主干道中间增设绿化带,对主要道路、街道两旁人行道进行全面绿化,在增绿扩绿上为“最美小城”做好衬托。

第二,对正在编制的规划,进一步优化改进。例如,丹凤路的建设,现规划只有18米宽的硬化路面,没有绿化带。建议在其道路中间增设至少1米宽的绿化带。又如金润大桥建设,建议大桥两端连接处附近道路两边划定各2米的停车线。

第三,抓紧编制府前路、站前路等主干道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从严控制府前路、站前路两侧国有土地的使用,正确处理好道路两侧用地的遗留问题。

第四,抓好规划的实施,严格按照城区规划要求使用建设用地,积极推进控制性详规指导下的土地挂牌出让制度,明确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合理使用土地,最大限度地为政府实施城市经营做好服务。

(二)进一步拓宽城市建设渠道,大力改造老城区和城中村。

着力转变城市建设思维方式,进一步挖掘县城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潜力,突出城市建设特色。重新审视城市建设,确定好城市建设的经济地位和属性,敢于做一些创造和突破。通过创新创造,逐步运用市场的手段来推进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建设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我县的老城区和城中村,需要大力改造。例如,丹凤南苑后面的水云楼(十字前街、十字后街),建议参照成都市区“宽窄巷子”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开发。对我县水云楼区域的开发,必须经精心规划和设计,既要设计成集商贸、停车、休闲于一体的“宽窄巷子”,也要充分体现“千年古县”的城市传统风格风貌,使其成为见证发展史的“幸存者”。其地带甚至可以延伸至亿城和图书馆交界的角落。又如,丹凤北苑后面城中村和东门街城中村,可以参照银川市永宁县“纳加户生态园”的规划和设计进行改造;墨江南岸的改造,可以参照乳源县的做法进行。

(三)突出地方特色,传承历史文化。

我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客家文化特色鲜明,是著名的围屋之乡,有唐代名匠张九龄故居、“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东湖坪民俗文化村,世界上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恐龙蛋化石。城区建设,要重视历史、民俗文化的保护,让“千年古县”丰富的文化得以传承下来。在城市的规划、建设、改造中,要重视植入乡土历史文化,塑造城市的灵魂。在城市改造改建中,原有的四角井,现有的上围街、十字街、东门街、水云楼、沈所镇沈南街,是我们城市的宝贵财富,要充分利用起来,逐个、逐步改造好,保护好,让历史传承下来、延续下去。要像江西省兴国县打造将军县名片、南康市突出客家文化的建设思路和做法一样,最大限度地再现、甚至“还原”千年古县的韵味。

(四)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城市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参照其他县市区的做法,建议每年从财政收入预算中安排5%的资金用来投入城区建设和改造,以加快推进“东进、南延、西联”及“一河两岸”建设为重点,逐步拉大城市建设框架。加强协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主干道建设,尽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路网格局。着力推进xx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规划,

一、是加快火车站站前道路、府前路等“三横四纵”路网建设。大力改造省道323线过境路,在“零公里”莲子头红绿灯处建设环型岛,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二、是加快推进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盛世家园、新影剧院等“三旧”改造项目。

三、是加快金润国际大酒店、雅乐轩酒店、东方大酒店等星级酒店建设。

四、是完成墨江农贸市场、市民生态文化休闲广场、全民健身广场、文化交流中心建设。

五、是建设生态未来展示中心,大力实施绿城计划,扎实开展“五个一”绿色工程。

同时,要加大县城排水、垃圾清运、收集、处理、停车场、公厕等设施建设力度,改造和完善县城污水管网,提高污水处理率,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抓好品位工程,以“绿色崛起,最美小城”为建设目标,开展创建园林化单位活动,引导增绿扩绿。

(五)要改革城市建设投资模式。

城市建设最难的问题是资金问题。除现有的财力安排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搞好城市资产的集聚、重组和运营,把城市资产中可以经营的部分推向市场。

一、是要经营好土地资源,走以地生财,滚动发展的路子,使土地收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

二、是要盘活市政公用设施。必须明晰产权,将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剥离开,通过拍卖、出售、租赁、重组,将低效运作的市政公用设施的使用权推向市场,在交易中实现其价值。

三、是要盘活城市延伸资本。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城市特色文化、生态环境等,是构成城市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资产,不但要注重社会效益,更要注重其经济效益,要把它们引入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有效发挥其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

(六)改革政府征用土地模式。

在征用土地工作上,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物价上涨的实际,适当提高当前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扎实做好土地储备工作。实施综合配套措施,妥善解决拆迁农户安置问题和后续发展问题。对在拆迁中失去土地的农民,要想方设法予以保障和救济,积极帮助被拆迁征地农户实现就业,使其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同时,要提高行政划拨用地价格,促进城市经营良性循环。为此,建议县委、政府在执行规划中,以墨江河为线,注重城北、城南两岸建设同步实施,同时给予城南片区在征地、拆迁、补偿和城市配套、管理上与城北片区同等“待遇”。在城区建设中,还可以考虑多建一、两座桥梁,多点贯穿南北,并统筹规划好部分县直行政事业单位逐步进入城南片区建房办公,以拉大城区框架,促进城南片区加快发展。

(七)强化综合管理,提高城市文明水平,营造和谐新环境。

实现高水平的城市综合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我县要按照科学化、网络化和法制化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使规划、建设、管理协调一致,不断提高城市文明水平。

一、是要抓好建筑市场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好《城乡规划法》、《建筑法》、《招标标投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切实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加强对中标后建设的跟踪监督,实行“市场和现场”联动,综合治理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

二、是要抓好环境治理,创建舒适、宜居环境。环境保护涉及千家万户,丹凤山是我县城区生活的“心肺”地带,必须长期重点保护。据调查了解,位于我县风度中学后面、消防中队旁边的星源金属有限公司,目前生产铟、铋等有色金属。其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和废气,对土壤、水源及空气等有严重污染,直接威胁丹凤山植被和环境。多年来,风度中学师生及市民群众反映,该公司经常出现偷排现象,附近空气异味重,给全县城区及周边近10万人群生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强烈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予以取缔,为我县城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要加强市容市貌管理。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制定一系列符合我县实情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健全制度,使城市管理真正转变到“法治”上来,并朝着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要以卫生、整洁、有序、文明为核心,明确和抓好市容市貌管理这一重点,坚决制止“脏、乱、差”和各种违法违章行为,保证市容环境和卫生,从而确保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高。

(八)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环卫工人的问题。目前我县环卫工人少,且待遇低。城区“保洁”工作任务繁重,必须充实环卫工人队伍,提高他们的待遇。

二、是远东酒店门前的老城雕,须尽快妥善处理,无必要继续保留,拆后可规划为停车场或中心广场。

三、是行政中心对面的市民休闲广场,既然是休闲广场,却建成了商贸中心,要及时制止。

四、是休闲广场旁边的街道,要尽快硬化。五是高速公路出口的圆盘,设计很不安全,能否改建为我县标志性城雕。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31

网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事关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随之带来贫富差距拉大,人员流动频繁,经济关系复杂等新情况,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置帮教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适应新形势,迎难而上,开拓性地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摆在我县各级安置帮教组织及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一、当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

1、刑解人员衔接管理不规范。按照中央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时衔接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刑解人员在释解前一个月由监所以《通知书》形式将释解人员基本情况通知释解人员户口所在地安置帮教工作机构以便做好管理、监督、考察、帮教、安置工作。但部分监管所没有完全按规定去做,因此安置帮教组织对刑解人员情况得不到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可能造成释解人员脱管失控。

2、部分释解人员不回原籍,导致漏管失控。有部分释解人员释解后直接外出打工,不回原籍,造成户口空挂,导致漏管失控,基层安置帮教组织对其行踪无法掌握控制,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隐患。如城关镇东风村民吏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关押在平凉监狱,20__年11月获释后,县司法局收到了释放通知书,但此人却没有向司法所报到,镇司法所反映此人没有到过家,无法落实帮教措施。

3、基层安置帮教组织机构编制、工作经费不到位。目前,竹溪县基层司法行政系统内部还没有设置专门的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其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充当着“消防队员”的角色。加之工作中必要的经费和装备得不到落实,影响安置帮教工作的深入开展。

4、社会保障乏力。当前我县对于释解人员的救助能力有限,安置帮教实体建设等社会保障体系没能完全建立起来,政策规定不明确,不具体等,导致释解人员社会保障工作乏力。

5、释解人员自身因素影响安置帮教工作的效果。一是社会压力大。社会上目前还存在对释解人员的歧视和偏见。城镇对释解人员安置感到非常困难,因为许多下岗工人、待业青年就业问题尚无法解决,根本无暇顾及刑释解教人员。在农村由于免征农业税后农民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责任田调剂难度加大。二是大多数释解人员文化水平低,就业技能差。调查表明,释解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低下,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很难适应当前的就业岗位对求职者素质的需要。

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置帮教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强化领导,落实保障,严格责任,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总体要求,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央八部委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项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治本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因不履行职责造成衔接和管控不到位,落实帮教措施不力的做法进行严肃追究。在基层要设立专门的.安置帮教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以保障安置帮教工作顺利进行。

2、整合社会资源,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安置帮教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安置帮教部门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管理工作,制定落实帮教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工作。并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介大力宣传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那些走上正路、勤劳致富的刑释解教人员典型,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安置帮教工作的良好氛围。

3、努力做好衔接管控工作,减少脱管和失控现象。安置帮教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层层建立责任制,责任到人,落实各项帮教措施,帮助释解人员重新就业,解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减少脱管和失控现象。对在监所接受改造不彻底、有重新犯罪苗头的,或有一次以上违法犯罪记录的,要由其亲属和当地司法所从监狱、劳教所接回,从而彻底杜绝断档衔接。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32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省教育厅德育处于XX年3月23日——XX年3月27日在**市教育局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先后对**市麒麟区第七中学、麒麟区北关小学、麒麟区东关小学、沾益县第四中学、沾益县太平小学、沾益县幼儿园、**市第一小学、**市第一幼儿园、**市民族中学、**市第一中学等学校进行了有关德育工作的调研。通过参观校园、随机听课、教师座谈等方式,了解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现将调研结果回报如下。

一、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这些学校的共识,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普遍认识到位。学校大多设有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一般有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等人为副组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主要组成人员。“全员德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学校,学校已经认识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能育人”。

2、注重制度建设。为了从制度上保证德育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许多学校制定了(师德考评实施细则),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定期举办班主任培训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育人能力;建立健全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评选表彰机制。一些学校针对教师制定了(优秀教师评比方法)、(师德标兵评选办法)、(优秀年级组评选办法)、(文明办公室评比方案)等等,以规范教师行为,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表率,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针对学生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课堂常规)、(文明班级标准)、(文明学生标准)等,严格评比,在评比中找差距,在评比中得到提高。

3、注重教师师德的培养。学校普遍开展“讲师德、塑师表、铸师魂”活动,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坚持落实“师德承诺制”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教师的师德和“评优评先”考核挂钩,保证德育队伍的纯洁性。活动中,大家认识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的示范性,主动用自己的言行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做到以崇高的理想引导学生,以健全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宽广的胸怀善待学生,以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一些学校多次举办师德建设专题讲座,通过教师礼仪规范等方面的学习,时时提醒教师加强服务意识。

4、坚持课堂教学为德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不仅因为学生在课堂里度过的时间最多,也因为课堂教学内容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有针对性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德育内容。课堂教学处理得好,对学生来说,将会是一种潜能的唤醒,心灵的触发,情感的陶冶,将是其他任何方式、任何途径不能取代的。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5、注重环境育人。学校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色和氛围。许多学校积极探索实现学校文化特点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校园的环境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创新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板报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思路,科学绿化校园,让校园的每一草、每一木、每面墙,都会说话,强化育人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环境、讲究卫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集体、健康向上的良好品行。

6、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市中小学幼儿园十分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他们普遍认为品德形成的基础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比如**市第一小学制定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以“五个教育”、“六个养成”为主要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五个教育”既校纪校规教育、基本道德教育、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理想教育。“六个养成”即养习惯、养兴趣、养知识、养方法、养能力、养责任。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

7、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市中小学幼儿园除了重视课堂教育外,还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将德育工作贯穿其中。一些学校以班为单位开展学习、纪律、礼仪、卫生、劳动、安全等各项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多数学校坚持周一升旗仪式制度。升旗仪式上除了加强常规教育外,十分重视加强长期目标的德育渗透,以丰富多彩的教育知识为内容进行国旗下讲话,内容包括校纪校规、安全、礼仪、学习、国情、时事等,短短二十分钟的升旗仪式,把爱国教育、理想教育、行为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庄严实在、又有教育效果。一些学校还积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读书对一个人品性的熏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倡导、指导学生读书的前提下,让学生收集健康、有意义、有时代性的图书进行学生间和班级间的交流,实现“我读一本书,他读一本书,我们共读许多书”的读书氛围,达到在读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团结、互助习惯的目的。

8、注重家校联系。德育工作的开展只靠学校是有限的,如果能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都很注重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通过走访、开家长会、开家长培训课等方式达到相互配合、相互了解,相互促进的目的。

二、德育工作中展现的亮点

建立网络平台

一些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来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如**市第一幼儿园建立学校网站,网址向社会公示,让外界了解学校的发展情况,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日常活动和学校的安排,家长对学校可以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方便学校改进工作,对学校的发展非常有利。

建立短信平台

有些学校利用手机比较普及的便利条件,建立互信台,将学校信息及时通过短信的方式告诉学生家长,便于家长和学校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

建立班级文化特色牌

这方面**市第一中学做的非常成功。学校要求每个班级要打造自己班级文化特色,并将其写在教室门口的特塑料框中,达到让其他人监督和自我提醒的双重效果。

**市第一中学班级特色牌

多媒体的广泛利用

**市第一中学、**市民族中学已经实现了班班有多媒体。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不仅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生活。民族中学规定,晚上7:00-7:30全校师生必须在教室里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让全校师生关心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

5、开展“创星”活动

一些学校通过开展“创星”活动,将德育工作细化为不同的活动,激发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市麒麟区北关小学在班级开展“学习明星”、“作家小明星”、“书法小明星”、“劳动小明星”等,**市沾益县三道坎苗族小学开展的创星工程等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市麒麟区北关小学争当“小明星”活动

**市沾益县三道坎苗族小学“创星”工程

三、提出的几点建议

1、希望各校领导能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

2、当地教育局要组织各校领导出去参观学习,吸收外地学校德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不断创新本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式,形成自身特色。

3、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引导教师爱学校,爱学生,爱教育事业。充分发挥学校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33

本学年我主要分管学校体育、卫生、学生寝楼高三年级学生管理、招飞之几项工作,现将本人分管工作做以下汇报:

一、调研方法:课堂中的观察、走访、谈话、检查学生作业。

二、具体事宜:

1、体育工作方面

开学初,我制定了详细计划,与体育组其他教师一起开会研究教学计划,根据学校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我们要求体育课上必须有20分钟进行跑操练习,大力抓住每天各年级跑操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晚练三体”的意义,煅炼身体、磨炼意志、抒发情感。体育工作坚持普及与竞技相结合,高三体育特长班,校田径运动会,我们细心承办,使学校的体育教学,校级大课堂质量逐步提高,学生体育煅炼的态度和习惯普遍增强,自觉进行了体育活动人数不断增加。

存在问题:1、意识有待加强。分两个方面,教师认为自己无关紧要,是小科,我将通过会议形式逐步改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玩。我将通过组内研究,采取多种形式教学,使学生兴趣增强。2、体育器材损耗严重,主要是器材质量差,例如:羽毛球拍一节课损坏几个,我拿了一副看到质量很差,不适合学校使用。3、体育教师服装问题不能形成惯性机制,当今物价很高,而我们的补助仍为360元,建议两种方法,每年500元补助或者三年一长、一短、一双鞋实销实报(标准20xx元)。

2、卫生工作方面

卫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面子”问题,我们的校园经过几年的建设,变得很美丽,如果卫生不好,将是美中不足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我们也把培养学生自觉的卫生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抓好文明校风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主要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班,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加强教育,将考核结果与班级量化相挂钩,提高班主任、学生的卫生意识,我们非常重视卫生教育,通过宣传窗、黑板报等多种形成对学生进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教育,利用各种纪念日的时机做专题报告,增强了学生预防意识,同时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深久持入的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强化文明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存在问题:1、督查力度不够,在今后我将加大抽查力度,抽查次数,发现问题,现场解决。2、心理咨询室一直没有起动,一是无教师,二是形式、方法不足,有待解决。

3、高三学生管理、招飞工作方面

学生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烦重的工作,但学生无小事,他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他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通过这几天我在几个文科班的调研发现一些问题,我认为学生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班级管理,班级是基本单位,他要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努力,关键还在班主任,我认为主要在“勤、细、严、实”上下功夫,勤于管理就是要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情况、个性特征、兴趣

爱好等,才能根据实际做到有的放 有针对性地施行教育,勤与学生交流,了解动态、掌握心理,不能“死看”,用心观察、耐心疏导,让学生做到的,老师先做到,用人格魅力带动学生,只有勤才能深入学生,只有勤才能了解学生、才能管理学生。要注重细节教育,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去发现问题,从一句话、一个字等细节去要求学生,细节决定着发展、决定着成长质量。班级还要制度严,要有健全可行的制度,制度是保障,执行是关健,一旦定下制度就严格执行,奖罚分明,才能提高威信,慢慢让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自律能力。班主任工作要实,讲求实际、务求实效、少说大话、少搞形式,要实事求是、言之有物。

招飞是一项综合工作,就近几年的`形式,文化课是重中之重,我制定了详细计划,心态方面保持原有教学模式,针对每个学生缺点,对症下药,力求有所突破。

4、寝楼管理方面

我们在开学初,精心挑选寝楼管理员,明确责任。我召开了部分寝室长座谈会,了解情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做出答复,利用学生会定期检查寝楼,狠抓落实,我个人坚持抽查,几乎做到隔天到寝楼检查,发现问题当场解决落实,消除隐患。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管理工作的标准也不断在提高,我深知肩负的工作远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学校提出“刚性”管理之后,激励着我仍需努力,我决心踏踏实实的工作,为办好学校教育而努力。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34

按照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了调研组,在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就此项工作深入到了相关单位,乡镇和部分企业,通过查、看、问、访等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材料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X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X人,困难人员就业X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X%,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人,其中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X人。职业培训X人,其中创业培训X人,贫困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X人,贫困家庭两后生素质提升培训X人(其中县职业中专X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笔X万元,其中涉农涉扶贫X笔X万元。新增创业主体X个,带动城乡就业X人,其中带动城镇就业X人。

二、经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奖惩,落实就业责任。

我县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一直将其做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列入全县综合绩效考核管理目标。每年初将新增城镇就业指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按月调度完成情况,年终进行考核评分,有力地保障了目标任务的落实。

一是积极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企业职工得实惠。20xx年,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性支出X余万元。二是积极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随着县园区企业蓬勃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20xx年共举办中小劳务招聘会、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等就业供需对接活动X场次,提供就业岗位X个,求职登记X人次,职业指导X人次,供需双方达成就业意向X余人。三是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职能作用较好发挥。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全县X个乡镇和X个社区成立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且都建设了高标准的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基本达到了基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标准。指导乡镇社区积极开展失业调查、就业援助等活动,多渠道开发服务性和公益性岗位,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韩山社区、武江社区被授予“X省充分就业社区”,南塔社区、成仙观社区、东云社区被授予“X市充分就业社区”。

(二)加强职业培训,突出重点群体,提高就业能力。

一是完善就业培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省人社、财政部门联合下发的《X省职业补贴培训实施办法》,建立了培训报名管理制度、培训机构认证制度、培训资金拨付使用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技能培训开班审核和教学监管,及时组织结业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二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实行不定期抽查和年度检查评估等形式,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培训质量。三是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组织X人次高校毕业生到县人民医院等X家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参加就业见习,发放就业见习补贴X元。四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县将X家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纳入县人力资源市场集中管理,并在各乡镇社区和行政村配备兼职劳务信息员,形成了以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为依托,社会职介机构为补充的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

(三)提升孵化基地,大力扶持创业,放大就业效应。

一是成功争创省级示范基地。我县创业孵化基地全面落实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为创业人员从创业培训、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创业孵化基地累计进驻企业X家,其中在孵企业X家。20xx年在省级优秀创业孵化基地基础上,顺利升级为省级示范孵化基地。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大力开展“创办你的企业”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加强创业指导服务,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配备X名专职工作人员,组建由X名专家、教授和企业家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创业者提供有关创业政策扶持服务。20xx年开展创业培训X人,培训后实现成功创业X人,创业带动就业X余人。三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我县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房租补贴、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培训补贴、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现正在招收入驻大学生创业企业,目前有意向进驻企业X家。四是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把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五类”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范围,简化贷款手续,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20xx年,我县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X笔X万元,带动就业X余人。历年贷款回收率达X%以上。

(四)开展就业扶贫,打造就业载体,稳住就业底盘。

一是扶贫培训促脱贫。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开设家政服务、电脑操作、餐厅服务、电子电器、电动缝纫等专业,培训结业后安排在家政公司、酒店及工业园区等就业安置基地就业,实现就业脱贫。对以种养殖业为主的贫困劳动力,我们请畜牧水产及农业、林业方面的专家下乡进行技能指导,有针对性地开设现代种养殖农村实用技术等专业,实施定向培训,并与当地农业合作社联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农村贫困家庭“两后生”,我们在县职业中专进行计算机、网页制作、市场营销、社会文化、玉石雕刻等中长期培训,当前正在培训中,毕业后定点定向安排就业。二是劳务协作架虹桥。与X红海公司合作,依托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劳务经纪人等,及时采集贫困劳动力的个人基本信息,转移就业意向和职业技能培训要求等相关信息,建立台账,定期更新,动态管理,并安排专人每月对系统内人员信息进行抽查。加强与清远市人社局、X市北湖、苏仙两区人社局对接联系,有序组织县内劳动力外出就业。为X名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发放交通补贴X万元。目前我县累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达X人。三是开发岗位保就业。开发了乡村公路养护、农村保洁、山林防护等338个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了X名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户中没有转移就业且有劳动能力人员就业,并发放X元/人·月的岗位补贴。四是扶贫车间助脱贫。把扶贫车间作为推进就业扶贫的主抓手,规范提升扶贫车间建设。支持和鼓励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方式,积极引导优质企业、返乡能人到乡村建立分厂、创建车间,确保每个乡镇建立X以上个扶贫车间,对吸纳贫困劳动力X人以上的扶贫车间按X元/人·月进行奖励。目前认定创建扶贫车间X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X人。其中,X镇X村的X把自己在X的电子厂搬到X镇开办了分厂,车间X名工人中,就有X名贫困劳动力。

(五)提供残疾人就业平台,扶持就业创业,解决生存之忧。一是扶持残疾人就业基地建设,安置残疾人集中就业。我县先后X个企业被评为全市、县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二是加强培训力度,促进残疾人自主就业。近三年来,通过培训实现残疾人就业达X多人次。三是各用人单位分散按比例就业。我县通过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全县各单位已落实X名残疾人就业。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职能部门宣传政策欠深入,而企业负责政务的领导政治和政策意识不强,业务综合素质不高,学习了解政策不透彻,导致优惠政策落实难到位。给就业再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企业一线工人缺乏,与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就业群体就业难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是就业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政策不能全覆盖,如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没有覆盖全部就业困难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再就业工作。

四是基层劳动保障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各社区乡镇劳动保障站的编制管理权在各乡镇,不在人社部门垂直管理,对政策落地和工作开展存在很大的难度。

五是企业的各种待遇和工作生活环境条件与就业人员要求差距较远,招工和就业困难。表现为少数企业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工作时间较长(有的长达XX个小时/天)。调研中员工反映:把员工当作是机器人,而工资等待遇较差(有的工种多元),其它社保福利都没有,谁会进这些工厂企业。招工时广告所宣传的内容写得蛮好,而现在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这些工厂企业又怎么能招到工。即使当时招到了,工作一段时间,员工接受不了这种现状,又走了。他们招不到工,反过来责怪人社等部门单位落实优惠政策不好,服务不周到,企业只想享受优惠政策扶持,而优惠政策中规定的要求条件就不想照办达到,招不到员工,从不找自身原因,甚至还到县领导那里告状。

六是特殊群体就业压力大。受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萎缩,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而产生较大的就业压力。此外部分特殊群体,如女45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残疾人等,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就业再就业难。

七是用工灵活性不强,部分可用的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就业。如:有的工作可不受时间、地点、性别、文化、年龄等条件限制,只要具有劳动能力就能做的工作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工作甚至残疾人都可以安排,企业还能享受优惠政策。但就是没有灵活用工。

八是创业孵化基地待提升。创业群体多,创业孵化基地容量有限,孵化基地规模尚需进一步扩大或分类建立。

九是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残疾人自身条件的缺陷,社会认识不够重视,甚至存在歧视的现象,他们的就业竞争仍然处于劣势的局面。

四、意见及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并深入企业、车间,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市促进就业的政策,树立就业和创业典型,通过开展就业宣传周、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进企业宣传服务等活动,营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环境,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多方渠道扩大就业。坚持把促进比较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第二、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中小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税和金融扶持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容量。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

三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连接省市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效率。发挥乡镇社区劳动保障站在促进城乡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好城乡劳动力管理、培训和就业服务等工作。

四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继续加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投入,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就业结构更趋合理,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加强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五是加强就业培训管理。逐步将职业技能培训推向市场化、社会化,指导社会培训机构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定岗式培训等多种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就业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六是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创业者的创业培训,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继续完善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指导基层服务平台开展创业型社区创建活动,对创业者进行跟踪帮扶指导,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七是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服务。引导企业依法依规依政策落实国家省、市、县的相关法律政策,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职工各种待遇,增强人为关怀。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双赢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上新的台阶。

八是深入开展就业扶贫。全力推进“六个精准”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增强主导产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重点开展技能培训。按照未转移就业贫困户实际情况,针对群众所需,定制培训计划,开展精准扶贫培训,免费对贫困劳动力开展装饰装修、电子电器、茶叶加工、传统种植、养殖等各类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继续落实就业扶贫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健全创业培训、创业咨询、项目推介、专家指导等跟踪服务工作体系。

九是出台涉残就业的法律政策要有刚性。上级政府出台涉及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政策,要具体细化有操作性,并能落实到位,且具有刚性的条文规定,确保促进残疾人就业再就业及创业工作得以实现。

2024工作调研报告 篇35

新华村位于盘城镇西北角,属于xx村,全村共有农业人口1866人,外来人口240人,下辖19个村民小组。近年来我村的人民调解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积极构筑“大调解”的格局,努力守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为维护本地的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成绩。20xx年以来,调委会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42起调解成功率达95%,几年来,无因调解不及时和调解不当而造成民转刑案件和非正常死亡的发生。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工作的:

一、建立健全组织网络为调解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村委会、村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村主要领导任组长,民兵、共青妇等人员为成员的村调解委员。

二是在各村民小组和村属企业成立调解工作小组,由各村民小组和企业负责人担任调解工作小组长。目前,全村共有调解小组25个,调解人员80人,年龄在55以下的占65%,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占88%。另外,我们还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组建了一支由老党员、老干部、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和调解员积极分子组成的义务“四员”队伍。即:巡逻员、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

三是建立调解工作协调体系。就是将全村19个村民和6个村属企业划成五个片区,每片区由一名村调委会干部和其所工作的镇机关职能对口部门联系,积极做好协调,根据纠纷性质适时开展联合调解。使全村调解工作真正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左右协调、多方参与”的大调解格局。

四是抓好制度建设。村调委会建立例会、学习、请示汇报、纠纷排查和奖惩制度,并与有关责任人签定责任书,对完不成任务或工作不力的将给予处罚。

五是搞好培训。人民调解员除参加镇司法所组织的培训外,村调委会还采取以会代训、学习交流的形式每季度组织一次培训,组织他们系统学习调解知识,使调解人员业务水平、调解技能和防矛盾激化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及时搜集反馈信息,时刻做到心中有数

建立健全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那些没有预防到的纠纷一旦发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通报信息,防止矛盾激化,使纠纷最大限度的得到解决。我们首先是在村民中加强普法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调解纠纷是治标,预防纠纷才是治本。而预防纠纷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公民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和黑板报、宣传栏、致群众公开信等形式向群众宣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法制氛围,使群众能自觉遵守公民道规范,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今年的“防非”工作中,两次发放致群众公开信1000余份,重点宣传了《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内容,为“防非”工作的全面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次是调解员通过向村民发放联系电话卡,这样就有效的疏通了信息渠道,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各类纠纷信息,为最后的调解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三、纠纷排查工作细致彻底

一是苗头性纠纷超前排查。

二是规律性纠纷按时排查。

三是上级布置的排查工作及时完成。

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期间,婚姻纠纷较多;春耕、秋收秋种农忙季节,争水、争电、争路、争地等纠纷较多;春节前后赡养纠纷较多。对这些有明显季节性的纠纷,我们都超前部署,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排查,并使之制度化。四是特殊性纠纷及时排查。围绕我村近两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和土地流转承包等敏感问题,及时展开纠纷排查,既掌握了大量的矛盾隐患,又了解了群众对一些相关政策出台和实施的意见。另外就是开展纠纷专项治理,我们针对民间纠纷的特点,以防止矛盾激化为重点,在开展纠纷排查的基础上,每季度坚持开展一次纠纷专项治理,并邀请镇司法所的同志给予指导。过去,我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父亲告儿子的事时有发生,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打得头破血流,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明显得到改观。

四、重大疑难纠纷讲方法

所谓疑难纠纷,顾名思义就是纠纷疑义大,难以调处民间的纠纷。我们通过分析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纠纷经多次调处,当事人对纠纷仍各持己见,未能达成调解协议;二是纠纷经过调处达成了调解协议,但在履行过程中一方或双方反悔,产生新的纠纷。调处疑难纠纷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不仅关系到调处结果的优劣,而且直接考验着调解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调处疑难纠纷总的方法是,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全面了解纠纷发生的起因、背景和过程,有的放失的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地教育和疏导,帮助当事人及时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恢复和睦相处的关系。我们在调解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解结法。在调解邻里、家庭关系等造成的疑难纠纷时,要善于在摸清纠纷原由的基础上,分别做好当事人的工作,澄清是非,使之求大同,存小异,互凉互让,消除隔阂。前不久,我村伏庄组潘某家的狗把自己弟弟家小孩给咬伤了,按正常情况赔个医药费就完事了,可潘某说什么也不肯赔钱。调解工作小组多次上门做工作也没有结果。村调委会得知此事,又重新做了调查,发现原来兄弟俩一直为菜地水沟闹得不愉快,村里把水沟问题解决以后,潘某主动把医药费送到弟弟手里,现在两家已经和好如初了。

二是借力法。调解工作主要是靠调解人员向当事人讲法、说理,这对于多数当事人是有效的,但少数当事人却认为,调委会的调解没什么约束力,你讲你的,我干我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借助有关单位、部门对当事人的管理权威和约束力,以弥补调委会在此方面的不足。去年9月,我村五东组村民邓玉兰在部队农场工地上干活时,因包工头安全意识不强,导致一面山墙倒塌砸伤了邓的左腿,最后造成邓左腿高位截肢。伤者家属在赔偿费用等方面与用工单位、包工头分歧较大,使伤者家属情绪极不稳定,如不及时做好有关工作,对方很可能有过激行为。

村调委会感到事态严重,随即与镇司法所、劳动所等相关部门联系,研究对策,齐抓共管,兵分几路先后20余次做伤者家属工作,积极与用工单位、包工头协调,保证了近5万元的治疗费用及时到位,确保伤者得到了及时有效地救治,较好地稳定了伤者及家属的情绪。由于此纠纷专业性强,赔偿标的较高,双方分歧大,村调委会及时做好双方的稳定工作,并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使之顺利地走上了法律诉讼程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