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热门4篇】

关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精选4篇)

关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1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幼儿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巨大影响,认识到早期教育在生命中的特殊重要性,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让每个儿童在早期阶段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他们奠定一生发展的基础,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虽然幼儿教育问题在近年来得到改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现状,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不同的家庭状况、家长不同的教养态度、家长本身不同的素质,对于形成孩子最初的体格、人格、和智慧,以至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立相对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助于抵御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少年儿童的成长。本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家庭教育现状,并对该现状做出分析,提出有意义的指导策略。

一、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此次我调查就是针对邢台市任泽区西县南农村的幼儿教育现状展开的。幼儿教育,就是人们在一个孩子生命的初始,为了适应小学生活以及奠定人生的基础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幼儿教育,可以说是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邢台市任泽区西县南幼儿园现有154名学生,15名教师,学生生源来自本村。西县南村地处城镇边缘,距离区中心只有三公里路程,全村人口两千左右,以外出打工居多。因为距离县城太近,村幼儿园孩子流失严重,有条件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县城里上学。留在本村的学生,家庭教育开展现状如何呢?这是本调查报告的重要内容。

二、调查内容

幼儿教育的发展问题近来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而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也收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注。既然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一个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办好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农村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但目前的农村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农村孩子成长环境,农村幼儿的家庭教育现状有待改善。

(一)调查方法

依据分类抽样的原则,采取集中调查问卷、现场访谈、和专项调研等行动研究法。

(二)调查对象

以任泽区西县南幼儿园为主,所有学生家长,部分教师,抽取部分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问卷调查表

三、调查结果

我们对56位家长进行了专项调查,其中 “你认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否重要?”家长回答非常重要的占12人,回答比较重要的占37人,回答不重要的占5人。由此可见,在56名学生家长中,认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不多,仅占21.5%,由此可以看出,在农村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家庭应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什么阶段的教育,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儿童心智发展的基础。

据调查了解,认为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家长,其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是非常值得表扬的。调查显示认为家庭教育比较重要的家长占66.7%,占大多数,这部分家长认为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孩子的品格形成主要取决于一个家庭的早期教育,甚至越早越好。孩子成长的道路是漫长的,很艰巨的,需要每一个家庭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从调查中还发现,认为家庭教育不重要的占12.8%,这一小部分家长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本身学历不高,视野狭窄。他们认为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不懂事,家长是没法教育的。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就进入学校环境,教育孩子成了学校的事,是幼儿园老师的责任。这种错误的观念及做法,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或造成不良的后果。

在与部分家长访谈中,我们发现农村幼儿的家庭教育中缺乏礼貌、习惯教育。对“是否让孩子与家长一起接待客人”,有80%的家长是不让孩子参与的,怕孩子妨碍大人说话,更怕他们添麻烦给客人。这些家长平时走亲访友也是不带孩子的。另有20%的家长在客人来访时,允许孩子在大人身边玩耍。我们在采访中,孩子见了陌生人,要么羞怯不说话,要么粗野无礼,他们不会使用礼貌用语,缺乏起码的社交能力。农村孩子的社交能力较弱,与家长这方面的培养意识薄弱有关,这些家长给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太缺乏了。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中还存在重文化学习,轻兴趣开发的现象。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低,他们自我感觉社会地位低,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为此,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学习识字、写字、做数学题的,在这部分家长眼里,幼儿园等于小学的预备班,他们对幼儿园里开设的美工、音乐、舞蹈、非洲鼓等课程持不理解态度,认为这些既浪费时间,也浪费钱,没有什么用处。调查中也显示,30%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里应该接受“正规”教育,学好语文课、数学课,再学点美术、音乐、体育等副科就可以了。他们希望把幼儿教育变成和小学一样的学校教育。

在调查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更重要的责任,爸爸妈妈在实施家庭教育的参与上呈现不平衡的局面,妈妈参与的多,爸爸隐形的多。

四、调查体会

为期一个月的社会调查终于结束了。我本以为这份工作也很容易完成的,但是结果证明是我低估了,其实做调查还是很艰难的。不过我的收获还是很多的。在调查中,有的家长白天去上班了,只剩爷爷奶奶在家,他们对此项工作不理解,根本没有当回事。但我坚持下来了,走访村中人,面谈部分家长,趁着傍晚时分,家长下班的间隙,给他们发放调查问卷,解释调查的意义。整个过程下来,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多设置一些家长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尽以选择题的方式,选项尽量多一些。

(二)发放问卷的时候,做到人性化,比如为家长们提供书写工具。同时对每一位被访者要热情、客气。被访者按受采访后:要对他们表示感谢。

(三)发放问卷,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尽可能采集广一些,可以利用家长,让他们帮着传发,提高效率,也增大了采集面,但要答应做好保密工作。

(四)调查问卷收上来之后,要即时做好统计工作,统计好选项的数据后,应对数据的做出评估。

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源于多方面原因,除了家长的教育指导能力不高外,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下也是一个原因。但是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幼儿家长的素质,使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都能受到良好的家庭家庭教育,农村幼儿园的家长学堂、家长课堂等活动都有必要亟待而持久的开展下去。

关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2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一生中接受教育可塑期最强和最重要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幼儿教育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人的一生奠定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弱点、难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学前教育"。特别是20__年以来,党特别关注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捐资修建幼儿园,改善幼儿学习环境,并派谴教师到县、市、省培训学习。

一、 本园现状

我园成立于20__年,20__年国家统一收编,正式命名为三合

镇中心幼儿园,园舍位于三合小学院内,占地1442亩,教室有六间,室内的光线不是很好,特别是一楼的两间教室,室外活动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差,安全管理难度大;教学用具简单,室内只有几张桌子,几十根椅子,一块黑板,一台电视和影碟机,园内教玩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缺乏,我园有的只是一些价格比较低的玩具。(如:小皮球、呼啦圈、绳子等)。我园有教师19人,其中40岁以上的4人,占总人数的21﹪,40岁以下的15人,占总人数的79﹪,后勤人员4人;本科生4人,大专13人,受正规幼师教育2人。教师队伍年轻化,是我国的一大优势。她们充满热情、洋溢青春、在教

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用行动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我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正在逐步成长。我园的新园现正在建筑中。

二、 保育保教方面

我园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既要保育又要保教,幼儿园的班级大、人数多,大班、中班、小班的人数平均在50多人以上,这给教师们带来了难题,师资、设施严重欠缺,而且每班幼儿的基础参差不齐,像我们大班的幼儿有多数从未入过园,在养成及行为方面,教师很是下功夫,循序渐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的老师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1、 保育方面

我们的老师积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认

真做好晨午检、疾病防治、消毒工作、饮食安全。每天我们教师是7:50入园,8:30开始晨检,对幼儿进行追踪调查并做好记录。小班、中班要准备早餐、分发早点,我们的班主任和搭班老师共同照顾幼儿进餐,餐后打扫,,提醒幼儿入厕、喝水;11点大、中、小班幼儿用中餐,餐后做好小、中班的午睡准备工作,让幼儿安静舒适地入睡;3:00幼儿起床,叠好被子、安排好幼儿入厕后进教室,准备用午餐和作好幼儿离园工作。种种琐事,都需要老师亲自,老师差不多从早上8:00进班开始,一直要忙到下午放学,一天下来,老师们早已筋疲力尽。

2、 保教方面

我园坚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为指导,根据幼儿

的身心发展规律,进一步改善幼儿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体验社会生活,锻炼交往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并时时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多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和教师一起分析研究现阶段幼教形势的新发展。我们的教师认真做好一日活动,上好三个教学活动(早上2个下午1个),而这些教学活动多与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们就地取材,利用农村的有利资源,让学生参与种植,认识各类农作物,并用农作物、树叶等制作手工,挖掘当地游戏资源,如:丢沙包、跳格子、挑棍子等,既方便又实惠,既愉悦了教学活动又没有给学校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此外还要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和养成习惯。

3、家长工作

孩子是家长最大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在我们农村幼儿家长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普遍。老师们抱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关爱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身体情况、生活习惯;我们采取开家长会、家访、电话交流、开放日等活动与家长沟通,以前我们的家长一进幼儿园接送孩子就问孩子,[今天老师教写字没有?做作业没有?"我们的老师就细心、耐心地给家长讲解学前教育幼儿的教与学,慢慢地我们的家长在思想意识上有了改变,知道孩子该学什么?并及早就让幼儿入园,让幼儿接受正规的教育。

三、小结

农村幼儿园虽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的老师上课艰苦,教学环境差,这些都不是阻碍,因为我们有一颗热诚的心,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尽全力地开展好、完成好幼儿教育工作,确保幼儿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3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简述

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作用的活动场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里所说的环境是广义的环境,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环境,如,家庭、社会、自然等。

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但西北农村幼儿园由于经费缺乏、信息闭塞、师资力量薄弱等种种原因,导致幼儿园环境创设一直属于薄弱环节。

二、西北农村公办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状调查

1.室内环境创设以教师作品为主,缺乏幼儿作品展示

根据调查发现,这些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创设大多都是以教师作品为主,要么就是用成品的东西来装饰,很少甚至没有幼儿作品,把环境创设仅仅定义为对教室的简单布置,忽略了教室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2.室内环境创设缺少主题,以“美”为目的进行布置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要求有鲜明的主题,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参照来更换主题。调查中的幼儿园大多为了让教室美而布置教室,从而让布置教室变为一种负担,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价值也归零了。

3.室外环境的创设没有明显的活动区,游戏区存在安全隐患

室外缺少应该为幼儿准备的区角,如,玩沙区、玩水区、饲养角等,只是简简单单地种了些花草树木,这些花草树木也都是根据学校的需要,由老师种的,并没有幼儿的参与。同时,游戏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大部分没有为孩子在大型玩具下面铺上塑胶地板、橡胶地垫之类有保护性的东西。

三、西北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建议

1.室内环境创设应该结合农村特色创设

作为农村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创设,应该结合农村特色来创设。如,可以用玉米秆、玉米叶、麦秆等来源于生活的材料做秋天的主题墙,可以切半块洋芋插上牙签当刺猬,用毛线做粘贴画等。

2.室外环境的创设应以对幼儿无意识教育影响为主

室外可根据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创设种植区、动物饲养角等,让幼儿自己参与、美化环境的同时认识动植物生长的过程。同时,在对小动物的喂养过程中,贯穿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这种在幼儿自己动手过程中受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对幼儿的教育作用胜过任何苍白的语言。

3.环境创设应该以幼儿为主

不管是室外还是室内环境的创设,都应该强调幼儿的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幼儿能学会很多语言没办法教会的东西,比如,孩子之间的合作、分工及在参与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4.环境创设应该有主题、有弹性,坚持全面性、一贯性原则

每一次环境的创设都要有它的主题,比如,以季节变换为主题,或者以植物分类为主题,或者以天气变换为主题等,一成不变的环境只会限制和阻碍儿童的发展。幼儿园环境创设还应紧跟时代的潮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让园内环境和园外环境一致。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捕捉孩子观察事物的切入点和着重点。比如说,现在孩子对“奥特曼”“喜洋洋”这一动漫形象的兴趣浓厚,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这类形象搬到课堂上来,可以让“奥特曼”“喜洋洋”作为问题提出,以牵动孩子解决问题的心理,也可以“字宝宝卡片”“奖励贴纸”代替他们的形象,让这些静止的具体环境活在课堂上,走进孩子兴趣范围。

5.幼儿园应该从制度上规范对环境创设的要求

俗话说,制度引领行为。所以,我们所有的活动如果有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制度来引领的话,一切都会井然有序。借此建议,幼儿园应该出台相关的条款,将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要求等加进去,以规范幼儿教师对环境创设的理解和行动。

6.提高幼教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是关键

作为农村幼儿园老师,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为幼教事业服务。首先,依照有关法规,通过学习,改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幼教工作者要结合当地特色,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生理及心理特点,摆正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位置,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氛围,保教并重,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他们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再次,爱岗敬业,树立良好的幼儿观,关心、爱护幼儿,把幼儿教育作为毕生的追求。

关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抓住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加速课程改革步伐,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我们对宁波鄞州区所有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集体园14所,私营园165所(六星级1所,五星级4所,四星级3所,三星级15所——我们将幼儿园分成6级,六星级为最高)。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

三、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宁波勤州区农村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模式有:分科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教学模式、单元主题教学模式、集单元与综合主题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四种。综合主题模式占50%以上,选用的教材大多为编教材(新旧均用)。园本课程的研究则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开展的占50%,构想中的占40%,尝试中的只占10%。可见,我区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已成多元化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观念已得到认同,特别是xx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的“综合主题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

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课程设置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程本质理解的片面

1.课程即学习科目或教材

这种对课程的理解源于传统应试教育,是“学校式教育”的真实反映。在访谈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答:“你们幼儿园开设了什么课程啊?”“语言、数学、常识、音乐、美术……”可见,在教师眼中,课程是具体学习科目的总和。教材成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只是教材与幼儿之间的媒介。

这种理解虽然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却目光狭小,只重视“教什么”,没有关注“为什么教”以及“怎么教”;只关注孩子的认知学习,忽略了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幼儿在生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2.课程即学习活动

“课程即学习活动”的观念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即教材”一说的反思与批判的影响,但由于经验与理论的不足,一些幼儿园片面地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习活动。这一认识在星级幼儿园中尤为突出。在对这些幼儿园的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课程”时,很多幼儿园表示开展了很多实践活动,如自制点心、大带小、种植小树等&也有的幼儿园认为他们很重视幼儿的创作,开设了实验室,让幼儿在创作中发展;还有的幼儿园将区角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幼儿园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习活动,和前者相比,能重视幼儿的经验,注重幼儿的需要、兴趣,不仅关注了“教什么”,也注重“怎么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但这种理解往往容易将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视活动本身为目的,而忘却了活动的宗旨。过分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也不能完全反映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学习的本质特征。

(二)将课程实施局限于上课

从下表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将课程实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他们往往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总想一口气将孩子喂成一个大胖子。在这一日活动中,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就有7个,时间长达3个小时之多,上课时间占幼儿在园时间的40%。而即使在最注重学科教学的前苏联幼儿园,大班作业教学的时数也仅为每周(六天)15节,计7.5小时,约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7.8%。我国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规定大班每周12节,计6小时,也只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6.7%。由此可见,幼儿的学习时间大大超标,一天中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叫孩子如何消化得了?在此,教师虽然将课程理解为“活动”,但这种“活动”显然只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孩子的主动学习与情感体验。

(三)非常重视兴趣小组活动

从抽查的27份调查表中我们发现,有18家幼儿园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占67%,开展的科目有:书法、美术、珠心算、舞蹈、器乐、英语等。其开设的原因:1.将兴趣小组作为课程改革的旗帜。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幼儿园将兴趣小组课程的开展联系起来,将之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以人为本”,培养幼儿成为教育的热点,在这一形势的影响下,各个幼儿园片面地认为兴趣小组是培养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惟一途径,因此纷纷开设了兴趣小组。2.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之经济上也宽裕了,他们为了弥补自己受教育的不足,因而想方设法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于是幼儿园的兴趣小组也就越办越兴旺。3.经济上的诱惑。兴趣班的收费一般每学期在100~280元不等,农村幼儿园教师收入不高,这对幼儿园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