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性的认识思想汇报(推荐三篇)

对党性的认识思想汇报(精选3篇)

对党性的认识思想汇报 篇1

敬爱的党组织:

今年是建党95周年,95周年的风风雨雨既见证了党的光辉岁月也见证了党的艰辛历程,在这95周年之际,我很庆幸自己已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也时刻提醒着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又加重了,适逢95周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对申请入党以来对党性的认识做了以下总结,并希望自己更加努力,继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所谓党性,就是一个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这个政党的世界观、政治理想和人生信念的具体体现,是这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每个成员应当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坚强的组织观念,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阶级的先锋和时代的楷模。要成为党员队伍中的一员,应该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教育,自觉实行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先锋模范意识,积极履行党员的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中的预备党员,我认为我们有义务和能力去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去强化对党的认知,从而克服错误的认识,学习先进的思想,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生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入党以来,对于学校支部内部安排的工作,我都尽心尽力去完成。此外,还应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向党组织讲真心话,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每月一篇的思想汇报,我从不落下,及时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深化,进行补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充分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每一位党员息息相关这样一个道理,因此我们应更加自觉学习党的理论,把提高自身素质和党性修养作为自身所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深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还有很多的的不足之处。即将面临毕业的我,再过不久将离开大学这个象牙塔,投入到社会的潮流中,我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寻找一份适合发挥自己所长的工作,逐步改进自己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此外,在工作岗位上的我也一定不忘关注国家的发展,时刻关注时事,学习和深化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

恳请党组织加强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对党性的认识思想汇报 篇2

尊敬的党组织: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以人为本,可以诠释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但前者的涵盖面更广。以人为本的提法,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没有任何关系。

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我感到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不能把其中的以人为本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命题到处套用,导致这一概念在使用上的泛化。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是我们党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所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是发展观上的重大突破。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是因为我们所讲的发展,其外在形式虽往往表现为物质的、经济的方面,但它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这个目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忘记了就会迷失方向,就会使发展偏离正确的道路。一段时间内,一些人把gdp的增长当作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片面认识,在实践中带来了危害。当然,gdp指标还是应当重视的,只不过不能把它当作唯一指标、唯一标准。如果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那么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只有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不偏离健康的轨道。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含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含义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两者都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可以诠释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没有必要把以人为本改为“以民为本”。那么,为什么不提“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是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呢?因为后者的涵盖面更广。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涵盖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外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在今天谈发展,不能不考虑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平衡,这不但涉及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能否持续发展,而且关系所有人能否生存。这样的内涵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为广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当然也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有其特定含义,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没有任何关系。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源远流长,一直到今天影响仍然很大,并且产生了不少分支和变种。这一思潮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人说成是超越历史、超越阶级、超越各种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在本质上是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因此,决不能认为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有什么渊源关系。当然,也不要一看到以人为本的提法,就敏感地认为这种提法和人本主义思潮没有划清界限。

对党性的认识思想汇报 篇3

中国共产党自在南湖画舫上点起了救国救民的星星之火,至今已有了90年的光辉历程。无数共产党员用鲜血染红了党旗,无数的先烈用生命祭奠了共和国的国旗。

95年的光阴,我们的党从创建初期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近七千万党员,同时也带领着我们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这样一个光荣组织中的年轻一员,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也坚定了我加强党性认识,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一、要加强党性认识,就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员本色。 生命的价值在于事业在于理想,生活的价值在于物资在于现实。追求生命价值的衍生品是激情,追求生活价值的衍生品是颓废。要在当前社会的各种思潮中去伪存真,加强党性认识,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首先,必须要有信仰。我们共产党员的信仰就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这是立身之本。二是必须要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原动力,追求理想是奋发向上,升华人生的过程。要把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同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复兴联系起来,为我们党的事业增添兴旺的火苗。三是必修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只有对党忠诚,才能顾全大局、听招呼、靠得住,关键时刻拉得出、冲的上、打得赢,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二、要加强党性认识,就要加强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虽有些片面,但足以见出读书对古人来说的重要性。要提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党性认识,就必须加强学习。首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随着社会科学文化水平飞速发展,党的理论政策也与时俱进。只有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一向追求、一种品格,坚持每天读书学习,才能及时更新知识,在自身素质和能力上都得到提高。其次,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孙书记在讲话中曾提到“学历高不是读书多,读书多不是知识多,知识多不是能力强”。这说明我们要多读书,但不能死读书,要结合本地实际,融会贯通,要掌握了这个方法才能真正做到不为书惑,从书中得到有用的东西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三、要加强党性认识,就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苑书记在给我们上课时提到“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来访信件当家信,把群众的事当家事”。这就是要我们牢记党的宗旨,心怀群众冷暖。首先,要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把服务群众的宗旨牢记在心,才能让我们目标明确。其次,要贴近群众。我们要摸准群众脉搏,与群众多交流,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所需、所想,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路和措施。三是要有真情。要常怀感恩之心、牢记党员身份,是群众为父母,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乐群众之乐、忧群众之忧,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加强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从哲学的角度认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精力放在了解群众需求,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上去;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正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