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中秋主题演讲稿【8篇】

迎中秋主题演讲稿(通用8篇)

迎中秋主题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这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节日,是传承了千年的一个节日,我在大学里要一起度过这样的一个节日,是我们的荣幸,感谢传承,让我们得以一起度过这样美好的日子。

中秋也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大家一起赏月吃月饼,是独属于我们的习俗。在这样的一天里,是对家人的思念,亦是家人对游子的思念,中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才刚进入大学,还是大一新生,就能有幸和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组成大学同学,一起在学校度过中秋,是我之幸。我相信在场的你们,也是和我一样的感觉。从各个地方来到这所学校,已经是一种很奇妙的缘分,而现在我们还能一起过中秋,缘分莫名的又加深了。虽然中秋节我们是从小过到大的,但是依然还是会期待这样的节日,不仅是因为会放假,而是因为远游的人也会回家跟家人团圆,一起在饭桌上吃同一顿饭,一起坐在家前赏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就像是一个月饼一样圆,寓意团团圆圆。在这个节日里,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对家人和朋友的祝福,希望大家节日快乐。在学校的我们,也享受到了学校对我们学生的爱护,给我们每个人都送了月饼,就是希望我们在学校也能尝到月饼,共享美好节日氛围。所以希望同学们可以珍惜这个节日,它是我们进入大学的另一个美好的回忆,未来我们还要度过很多个中秋,但是在校能够一起度过的中秋却不是很多。

迎来了中秋,对我而言真的是很幸运的事情,随着长大,其实节日气氛没有小时候那么浓厚,虽然每年都在过,只是总是回不到过去。但我也知道,传统节日一定要延续下去,那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传承的,是一种文化,因而我们一定要去珍惜这样的节日,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传承传统文化都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是我们的责任。所以同学们,过好这一个节日的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把中秋继续传承下去,那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留恋。那么在这里,就祝愿大家中秋快乐,祝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过一个美好的节日,在中秋之日幸福圆满,跟家人一起团圆,一起吃一餐团圆饭。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迎中秋主题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个金色的秋天,我们再次迎来中秋节,我们将欣赏明月的美丽景色。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美好的诗句一定会浮现在脑海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无法调和的。很多在国外读书工作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这个时候是无法回到亲人身边的。俗话说,每逢佳节,我们都会想家。

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团圆节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欢乐的日子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在自然灾害中离去的同胞,遥远的汶川和舟曲永远是我们心底的痛。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迎中秋主题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看!快看啊!今天的月亮真圆!”今天的月亮……啊!原来今天是中秋节啊!正在写作业的我,马上穿上外衣,和爸爸妈妈打了声招呼,就一路小跑来到了小广场。“是啊,今天的月亮真圆。”

我正看着入迷,忽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哭声。跟着声音走过去,原来是一个妇女,和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女孩。刚看见她们的时候,我心想:中秋佳节,这么漂亮的景色,为什么哭丧着脸?我正想着,那个女孩走过来,告诉我:“我叫丽儿,这个是我妈妈,我们是从浙江一个小村庄来的。”“我叫煊煊。你妈妈她为什么要哭呢?”我不禁把心里的问题说了出来。“可能是想家了吧。我们的村庄可漂亮了!小桥、流水、人家。离我们家不远,就有一条小溪,人们经常来溪边洗衣服。

在岸上,一一颗高高的柳树,树枝有的又高又长,有的又矮又短。高长的柳枝垂在水面上,让柳叶带着孩子们的梦想随着水流漂到远方;矮短的柳枝就成了孩子们的的乐园,有荡秋千的、做花环的……想到村庄外面,必须经过小桥。

那小桥已经有千万年的历史了。人们都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一定很幸福吧!”“对啊!”正说着,丽儿的妈妈在远处叫她:“丽儿,我们该回家了。”话中还带着一点哭声。“再见了,煊煊!”“再见,愿你们早点回到家乡!”“谢谢!”声音越来越小,她已经走远了。

听了她们的经历,我再看看夜空。感觉今天的月亮,比任何一天都圆。我开始珍惜现在的生活,在自己的故乡,有自己的家。

迎中秋主题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早上我们全班同学都格外的有精神,那是因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而且校长还在晨会上宣布今天上午经典朗读的时间观看有关中秋节的节目,更好的是,到了晚上每个班级还可以边吃着月饼边在操场上赏月呢。我们都非常的期待。

在上午的时候,乌云就密集在空中,就好像要下雨了。一转眼到了下午,两个领加餐的同学背着沉甸甸的袋子走进教室,我们一看,原来是月饼。我们都高兴极了,而且不止一样加餐,还有苹果和豆腐干呢,看来今天晚上可以吃个够了。

吃完晚饭,我们都兴高采烈的走进操场,准备赏月吃月饼。可是这一年的月亮看似并不是太给力,明亮的月亮被一层厚厚的乌云给遮挡住了。但月亮有时候还会探出头来,月亮非常的大,还发着闪耀的光芒,之后,乌云好像张开了一张大嘴,又把月亮给吞噬了。

终于到了我们最期待的一刻了,我们一人拿着一个月饼,边吃边看同学们编的节目了。我们还玩了游戏,叫做击鼓传花,冯老师把一件校服给弄成一团,我们还摆成了一个大圆圈,只要这件校服传到谁的手上,班长一说“停”那这个人就要上去表演节目了。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说,这件校服就像一个“***”。

这件校服落到了孙康杰的手上,孙康杰不知道表演什么节目,之后老师就开玩笑说:“学个动物的叫声吧。”之后,孙康杰就“汪汪”地叫了起来,让我们全班学生哈哈大笑。之后,冯老师也加入了我们。最后,校服竟然落到了冯老师的手上,冯老师非常的无奈,也只好上去表演节目了。冯老师想了一会,就说:“我唱首歌吧,叫做两只老虎。”然后,冯老师便唱了起来,还挺有童声。我们全班同学笑的都快没气了。

数学老师也开始唱歌了,不过唱的歌没有冯老师唱的那么幼稚,他唱的是一首非常郑重的音乐。数学老师唱得非常带劲,但不知是谁在下面偷偷的笑了几声,惹得全班都哈哈大笑起来。数学老师就喊到:“哇塞,你们这样笑我我都忘词了,到教室再唱吧。”

时间过得真快,这次的中秋晚会要收场了,这是我经历过最难忘的一次中秋节。

迎中秋主题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又是一年金秋好时节,繁花似锦,欢歌如潮。

亲朋好友相聚,情人恋人相聚,你我他相聚,大家一起为明天更美好而相聚!

在晚会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代表人民网网友联谊会送上节日的良好祝愿和真诚的问候!祝愿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祝在座的各位网友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今天晚上,人民网网友联谊会、联谊文学社在联谊会馆隆重举办金秋国庆·对联对诗大会。

四海举杯,相聚联谊,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记得一年前的那个生机勃发的春天,联谊首次成功举办了春之韵赛诗会,高手云集,佳作迭出,充分展示了联谊网友的实力、勇气以及和谐、友爱的.精神。

从此,每逢重大节日,网友对联对诗大会便成了联谊的保留节目。

今天晚上,我们依然以这样的方式来庆祝共和国的伟大生日……

今天的联谊,已走过了两载岁月。

如果说当年初创时还在蹒跚学步,那么现在已是步履稳健、迈向成熟。

她的每一个足迹,都浸透着网友的心血和汗水;

她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网友的惊喜与自豪……

各位的关爱、鼓励是联谊成长不竭的动力!

联谊长大了,但联谊的友爱精神没有变,“联谊相长,亦庄亦谐”的服务宗旨没有变,联谊网友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没有变。

——我相信,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今晚的对联对诗大会一定会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迎中秋主题演讲稿 篇6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

秋浓了,月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要到了!本周四,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等、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同学们,大家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在此,我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迎中秋主题演讲稿 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看!快看啊!今天的月亮真圆!”今天的月亮……啊!原来今天是中秋节啊!正在写作业的我,马上穿上外衣,和爸爸妈妈打了声招呼,就一路小跑来到了小广场。“是啊,今天的月亮真圆。”

我正看着入迷,忽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哭声。跟着声音走过去,原来是一个妇女,和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女孩。刚看见她们的时候,我心想:中秋佳节,这么漂亮的景色,为什么哭丧着脸?我正想着,那个女孩走过来,告诉我:“我叫丽儿,这个是我妈妈,我们是从浙江一个小村庄来的。”“我叫煊煊。你妈妈她为什么要哭呢?”我不禁把心里的问题说了出来。“可能是想家了吧。我们的村庄可漂亮了!小桥、流水、人家。离我们家不远,就有一条小溪,人们经常来溪边洗衣服。

在岸上,一一颗高高的柳树,树枝有的又高又长,有的又矮又短。高长的柳枝垂在水面上,让柳叶带着孩子们的梦想随着水流漂到远方;矮短的柳枝就成了孩子们的的乐园,有荡秋千的、做花环的……想到村庄外面,必须经过小桥。

那小桥已经有千万年的历史了。人们都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一定很幸福吧!”“对啊!”正说着,丽儿的妈妈在远处叫她:“丽儿,我们该回家了。”话中还带着一点哭声。“再见了,煊煊!”“再见,愿你们早点回到家乡!”“谢谢!”声音越来越小,她已经走远了。

听了她们的经历,我再看看夜空。感觉今天的月亮,比任何一天都圆。我开始珍惜现在的生活,在自己的故乡,有自己的家。

迎中秋主题演讲稿 篇8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中秋节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中秋节强调的是团圆,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意义一个节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发掘出来,我们会发现,原来传统中秋节是这么有意思。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啊……"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儿童电影《啊!摇篮》中小朋友们一起唱的歌谣,每当听到这首歌都会令人心潮澎湃,为了那与圆月相映生辉的片片月饼,更为了我们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浓浓亲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轮圆月如金轮玉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甜丝丝的月饼,吃茶、饮酒,倾诉着团圆的喜悦,遥祝着远方的亲人。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传统节日应该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是来自历史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传统文化在节日的承载下薪火流传,生生不息。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载体,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载体。只有当我们明白"我们从哪里来",也才能回答"我们朝哪里去"。应该说,中秋节在几个传统节日中,颇具民族特色和文化。

中秋节源初是古代劳动人民感谢大自然赐予的节日,其时既是赏月的季节,也是庆祝丰收的时节,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是人们对团圆、和谐的情感诉求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这种情怀是跨越国界的,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会认同,所以它既是沟通心灵的纽带,又是文化的桥梁,正所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寄托了中国人多重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人大校长纪宝成说:“花好月圆是中国人一种非常美好的愿望,中秋明月被赋予很深的`文化,既象徵着团圆合满,也给人一种恬静、温和、安定的美感”。

几千年来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中秋佳节的形式得以大众化地传承下来,在当今时代有助于倡导重视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千百年来发挥了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传统节日对于华人而言,除了传承文化,还起到了文化纽带和精神桥梁的作用,这种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载体所难以实现的。

春华秋实:春因繁花而美丽,秋因收获而充实,花好月圆:则映射出人们对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老师们、同学们: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让我们为创建和谐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起努力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