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
7岁时,稚嫩的我们背上了那时很火的米老鼠小书包,走进了将陪伴我们度过童年的教室。九年来,我们的教室换了又换,但永远不变的是正门前面对着我们的那面黑板。
黑板上的自画像
记得刚上小学时,总喜欢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行行优美的文字。粉笔在黑板上打磨,随着比划飘下一阵阵的粉笔末,把老师身上染得雪白,就像七个小矮人里的白雪公主。等到下课后,我就会跑到黑板前去,拾起老师还没用完的粉笔头,画上我的自画像。当年的那个同桌总是画不过我。记得有一次画的实在太满意,直到上课也舍不得擦掉,以至于被老师罚擦了一个星期的黑板。多么天真的童年,却像流水一样匆匆逝去。
黑板上的满分题
渐渐地,我长大了。在老师和长辈的忠告下,我开始为我的理想而奋斗。五年级时,我的数学成绩降到谷底。于是每天的补习课和“海量”的数学题像块巨石压得我喘不过起来。终于,在那次被老师抽到黑板上去做题时,我拿到了梦想中的满分。困难是礁石,海水敢于进击才会激起美丽的浪花。
黑板上的祝福语
日子从我们的手中溜走。现在的我们已经是一名初三的毕业生了。学业也越来越繁忙。但一样忙碌的还有在一旁默默奉献的老师。第一次,在属于他们的日子里,我们在黑板上写下了“老师节日快乐!”那刻,她的泪湿了眼眶,对我们深深的鞠了一躬。亲爱的老师,您为了照亮我们的路,宁愿把自己化作灰尘,我们所作的这一切,又怎能报答你忙你的恩情呢?
,年复一年。教室前的那面黑板走过了多少岁月。原本的光滑平坦,已变得坑坑洼洼。我们的成长故事却在黑板上一遍一遍上演。
教室里有两块黑板,一前一后。我一直都记得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着从一到一百的阿拉伯数字,那些数字是黑板上的记忆,也是我脑海中深刻的记忆。
小学的事情很多都记不太清了,不过我对教室后面的那块黑板的记忆最为深刻。每天下午放学后,老师都会要求我们转过身子,然后全班的同学朝着前面一到一百的树枝齐声读上一遍。老师有规定,只有我们全都读完了,我们才能背上自己的小书包放学回家。
黑板上的数字,在每日下午的朗读中,在我的脑海中的记忆里越来越深刻。不过我记住的不仅是那些数字,还有在写上这些数字时老师的背影。
老师个子不高,可以说有点矮,并且还胖胖的。老师的背影也比较宽厚,总能给我们带来十足的安全感。黑板上的数字是老师在一天课间的时候,一个一个写上去的。并且在写上这些数字的时候,老师特意还用上了不同颜色的粉笔,这些彩色的数字将这一块黑板都装饰成了一道风景线。
犹记第一天,在我们放学后,老师要我们全班同学转过身看向后面黑板时的情景。当时候,同学们的心里都有些许的疑惑。直到老师带着我们读了一遍黑板上的数字,我们这才知道老师的意图。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此后每天放学的时候,老师就都会让我们读上一遍。
在这之前,班上确实有一小部分的同学辨别不出这些数字,但是在经过每天放学后的朗读,班上的同学们也就全都认识了这些数字了。
黑板上这些彩色的数字,总是让我回想起了老师的背影。一直都关心我们学业的老师,也一直都在尝试着用各种方法来引起我们学习的兴趣。
粉笔,黑板。它们就像双生婴儿一样,只要有黑板,就一定提到粉笔,只要有粉笔,就一定会提到黑板。
空们带给学生是知识的喜悦,带给老师是授课的工具,在时间的冲刷下,一盒盒粉笔随着粉末消失,黑板也变得坑坑洼洼,在黑板上留下的,是一个个小小的孔,还有一些抹不去的回忆。
每当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就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字写得漂亮的老师,就像给粉笔施了魔力,一笔一画都那么美妙。
而年少无知的我们,用小小的手抓起粉笔在黑板上乱涂乱画时,却写不出老师的气质,不是刚劲有力的字体,而是轻飘飘的字体。
到了初中,小手渐渐变得大而有力,写字也有力漂亮了,与老师可以相提并论了。
上了初中,我的字也越来越漂亮,有一回老师说让我们每个人轮流每天写一句名言,为名言演讲,推荐,老师说:“可以自己尝试写黑板字,如果觉得自己的字不好,可以请班上写字好的同学比如某某某,其中就有我的名字。
这个记忆是最值得骄傲自豪的。因为不仅自己每天写的黑板字在黑板上摆一天,而且自己能得到锻炼,每天都能练一下黑板字,同学还很欣赏自己的字体,那是多么得意啊!而且每天看见自己写的字,多开心啊!
记得初中刚来报道时,到学姐学长留下的教室,充满回忆的教室,特别是那黑板,有些深深浅浅的小洞,还有粉笔印,那些字能看得到。黑板上写着“初一班加油哒”这句话,可以想象到初一学长学姐们临期末时的奋斗与努力。
黑板在我的学习时光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它是老师教给我们知识的重要工具,就像一道抹不去的疤痕,带给了我知识的快乐。
那时成绩并不是很好,常常被老师叫到黑板上做题,老师非常严厉,弄得整天上课都得提心吊胆。
“xxx同学,上来做这道题。”唉、又叫到我了。我很快地走上去,拿起粉笔,眼睛直盯着黑板上的题。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貌似与他相识,但又不知在何处见过。哦!我想起了,练习册里有类似的题,不会做,还做了记号,本来想问老师的,可后来忘了。望着冷酷无情的黑板,我不知所措。老师看到我焦急的样子,说:“不会做吗?”我点了点头,他叫我站到一旁,拿起粉笔,转身对同学们:“我们一起解决这道题吧!”老师边说边示意我认真听。
一根粉笔已写完了半截,题也解决出来了,我也懂了。
黑板上记存着我不会做的题,也记存着老师耐心的讲解。
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眼花缭乱”四个字,并说:“这个词中的‘缭’有部分人写错了,以后要注意。”我抬头看了看,又想了想。我也写错了,这次听写得不到满分了。当老师念满分的人中,老师念了我的名字,我想:老师弄错了吧。我举起了手,老师看到我后,走到我身旁,说:“有什么事吗?”我吱唔着说:“老师,我没有满分,我的‘缭’字也写错了。”老师恍然大悟并看了看我的本子,果然错了。然后老师笑着说:“以后注意点错别字。分就不扣了,算奖给你认识错误并改正的奖励。”我点了点头。
黑板上的记忆使我深深的记住了我的错误,也让我在黑板上更近了一步!
它,是我们在美好的学习、成长的道路上最忠实的朋友之一,它用一如既往的冷静,凝视着渐渐长大的我们。没错,它,就是黑板。
黑板,给我带来了又刻下了多么美好的回忆。它像一位满腹经纶的学者一样,把快乐和知识带给了我们。每每回忆它们,我们心中便充满了温馨,犹如和它结伴归故里――学校。
上个月的数学课,仍像一场电影,我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忍俊不禁。
那节数学课,简直可以爆笑全校了!我们的数学老师要求几个学习差的同学上黑板来做题,其他人就在下面快速完成任务,再等在黑板上做的同学完成。
我正埋头苦干,突然班级里发出一阵爆笑,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小施同学在做一题分数简算时,把题目也抄错了,所以做出来错得离谱。
见他一脸不知所措,我也笑得肚子疼,他手忙脚乱地擦去几个数,又重新写上了,还在黑板上仔细地算着。黑板似乎 我们像在看“黑板耍猴”似的,笑得花枝乱颤……
小施终于发现了他的错误,把题目改正后,又开始算了起来,可黑板偏不让他做对,这一遍他依然做得一塌糊涂。
最后还是数学老师亲自上阵,才把黑板这位“老顽童”给镇压住。
黑板虽调皮,却又像一位慈祥的长者,默默地奉献着。
有一次我们组扫地,扫完时挺早,根本不想回家。我们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我们的个性签名和心里想说的话,对黑板倾诉着我们的爱,我们的烦恼,更多的是对学校的热爱,黑板则在一旁慈爱地看着我们玩耍……
每周四总是要写作文,这对我来说已经是个负担了,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叫《助人为乐》。一看到这个题目,我思潮澎湃。将我的记忆回潮到了不久前发生的那件往事。
那是暑假的一天,天气很炎热,只听见知了在树上喳喳的叫着,我去兰州路桥畔购买鱼虫,不远处发现有一个老大爷在河道边用一根长长的竹子在捞东西,我走近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的邻居贺大爷我不由自主地叫了声:“贺大爷,你在干什么呢?”边笑边回答:“现在的人素养真差,乱扔垃圾,这样会污染河水的我把塑料袋捡起来,就不会污染河水了。”“那我也来帮忙吧,可以吗?”我被他感动了。“可以啊”,贺大爷开心地笑了,“你也懂得这个道理啦!”我马上从贺大爷手上拿了一个小网开始捞塑料袋了。
也是暑假的一天,那天风雨大作,倾盆而下,家里的下水道都堵住了,我和妈妈正愁下水道堵住了怎么办,只见隔壁邻居贺大爷冒着狂风暴雨,穿着一件塑料雨衣,拿着一个竹片走出了自己的家门,他用竹片吃力的掀开下水管道的盖子,拿着竹片走了过去用力地往下捅,又费尽全力地往上拉。我看他十分辛苦卖力地样子,快忙不过来了,于是我也不顾一切,穿上雨衣,拿了一个竹片,冲出了家门。
我来到贺大爷身旁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大爷,我帮你一起捅吧!贺大爷欣然地同意了。我和贺大爷一起捅起了下水道。此刻雨水和汗水一起从我们的脸颊上流下,幸福的花朵却在我俩的身上绽放。
过了许久,雨停风静天气变得明朗起来,阳光十分灿烂下水道终于通了,我和贺大爷会心的笑了。
迎着阳光,迎着夏日的凉风,我俩一起回家了。
这两件故事,使我懂得了助人为乐的愉快,懂得了生活中如何去展示自己风采,更懂得了从小事做起,做一个精神文明的怘率。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我又留着些什么呢?
步入校园,一阵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扑面而来。教室里,黑板上,当初的几个字仍在——“世界会为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记忆深处,那幅画面不断在脑海中闪现——在被紧张的气氛笼罩着的六年级。每一天,面对铺天盖地的试卷与仿佛永远讲不完的习题,我们只有低着头,默默地做着。回应老师的是死一样的寂静。
一天下午,班主任拿了一张纸微笑着走了进来。同学们有些出乎意料,没有厚厚一摞试卷,也没有严肃的面孔。我有些怀疑,狐疑地打量着他。
他不做声地将纸展开,贴在了黑板的角落。他说:“临近毕业,大家越来越紧张,可每一次考下来又似乎没有进步。这不是不会,而是没有目标。”我们都被猜中了,心虚地低下头去。
“时间会对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你们是会在世界面前走过还是狠狠地绊倒?”又是寂静,我仿佛被问住了,脑海不禁搜索着前进的目标,可却一片迷茫。
“现在梳理目标还来得及,即使失败了,过程中,也一样会收获知识。”他安慰道。之后,我重新审视自己,确立了目标,然后一小步一小步向目标进发,我感到我有着不竭的动力。
后来,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漫无目的时,只要想到那句话,那个人,脑海中目标的轮廓便清晰起来。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人生的道路上无意义的游荡,而要仔细打算着每一步,这样子会发现;原来我收获了这么多!
岁月无痕,不知不觉带走了童年的天真、幼稚和烂漫。流水无情,冲逝了我曾经的“童年梦”,唯有默默回忆曾经,记忆才能如小舟再次的浮现在脑海。而那饱经风霜的墨黑色黑板才是我们永远忘不了的良师益友。
黑板上的记忆是难忘的,因为往事总记载我们的喜、怒、哀、乐。而我们内心的最深处更加难忘的是我们的哀和怒,而这些难忘的往事,都记载黑板上,令我们难忘。
喜
黑板上的记忆,洁白而芬芳,犹如一朵兰花开放我情海,那是懵懂的甜蜜。黑板上那红红的粉笔印到现在还依然在,多少次黑板的回答,给予了我多少次的信心,多少次的欢乐,多少次的自豪?黑板你给了我无限的喜悦!
怒
黑班上的记忆,天长而地久,犹如一弯心灵桥通我心灵,那是友谊的火花。但是黑板上给予了出不来的怒气,相处了许久的朋友竟然在班会的那天出卖了我,我无比的愤怒和悲伤,我想说我:“一定不会饶过你。”哀黑板上的记忆宛如一把长长的镰刀,破开我心灵封闭已久的悲哀之门,心灵的创伤使我悲痛欲绝,成绩的好坏是重要的成份,成绩是多么重要啊!可我是多么的差?我哭泣,我伤心,我悲哀……
黑板上无限的彩虹桥是我通向成功的彼岸,因为成绩差的我已经灰丧了信心,但是那天老师的话语给予了无限的温暖,触发了我人生的斗志我发誓:长大之后必成祖国之栋梁,大地之根本。黑板小小的你比电视的画面还多比电脑的景色还美。伴我走天涯,去海角,去追寻我斑斓的梦……
在哺育我们成长的学校里,除了老师,还有一位“朋友”,它陪伴了我们六年。在这六年里,它变过样子,也曾被多媒体慢慢代替……可它从未失职,每天清晨,它在教室里等待着同学们到来。见证了我们在小学时所付出的努力。它就是——黑板!
记得刚步入小学的大门时,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触这一切新鲜的事,其中就有黑板。记得有一次美食会,老师上午布置的任务,因为时间紧迫,文艺委员匆匆忙忙的找到我们。明白事理后,我们抓起几只粉笔,就在黑板那乌黑方亮的外衣上画着一些五彩斑斓的图画。老师拍了照发送各学校后,学校展示在公告牌中。因为黑板这个“作文朋友”,我不在害怕自己的画丑陋,我还爱上绘画。
黑板也是一个学富五车的“高材生”,从一年级起它就毫不小气的把自己各科的知识毫无保留的给予了我们这些懵懵懂懂的孩子。你看,一年级时的汉语拼音、阿拉伯数字;二年级的生字词语……这些知识丰富了我们的大脑,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见证了我们的进步;我们的成绩;我们的变化;我们的离别……黑板,在我们的童年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我要感谢它!
是黑板让我们明白了小学生涯的无限欢乐;让我明白了做人的基本道德观。我们即将离开哺育了我们六年成长的母校。我永远感激默默付出却不图回报的黑板!
记忆会像一片落叶,时不时漂浮在我眼里,嘴角上扬,嘴里说道:“记忆别走!”
那只是一个普通的黑板,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黑板。与平常一样,是粗糙的,是有凹凸的,还是有字迹未掉的粉笔灰!多么普通的一个黑板,求满载着我深深的记忆!
又一次独自回到熟悉的教室,气体、心情、构造已截然不同。只有空荡荡的教室与空洞的我,“这是当年的教室吗?”课桌早已换成崭新的,铁皮柜依旧,名字早已不再是当年的名字,家庭也不再是当年的家庭,电火石,篮球,青春不见了,人也不见了!只有黑板依旧!
走上讲台,用手轻轻触摸着黑板的表面,是有粗糙的,有凹凸的,还是有粉笔灰的!轻轻滑动,触摸,如同一位多久不见的老朋友一般,确实挺老了!毕竟陪伴了我最好的青春。望着无尽的黑板,虽然是黑漆漆的,但是上面有画!我在第一次来到这儿时写下的名字,我在帮助同学辅导时的字迹,我在上课时做精彩演讲时留下的点点滴滴……一模一样,字迹清晰,依然在那儿空空的,拍掉了所有粉笔灰的黑板上!是那样惬意,舒适呀!是那样向往而又胆怯呀!清风拂去,又是美好的季节,普通的教室里满是温馨,一个个的老师们当年用粉笔在黑板上挥洒着自己的点点青春,字迹不见了,痕迹却依然清晰!老师们呢?也都老了不少了吧!虽然粉笔灰没有留在黑板上,但却深在我的脑海里!但那只是记忆!
当年的兄弟,老师!不要忘了当年的黑板,不要忘了当年的誓言,是正确的!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的回到过去,平常生活,更加努力!那是我们的记忆,黑板上的记忆,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记忆!
落叶总会归根,望着眼前的黑板,是一张脸,一幅画,一句句话语,一声声问候,一点点关怀……那都是记忆!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亚里士多德
在学《羚羊木雕》一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有“友谊”两个字,这大概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两个字吧。
“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这是字典中对友谊的诠释。“友谊”如此沉重的感情,怎能用这简单的是四个字来描绘呢?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那句“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使多少人为之动容。在我看来,《高山流水》成为千古绝唱,经久不衰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它的婉转曲折,娓娓动听,更是在于伯牙子期的佳话。
众所周知,曹操是历史上的大奸臣,可有谁知道他也有动人的一面呢?当时刚刚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他便想起了亦师亦友的蔡邕,蔡邕一生无子,唯有一女昭姬也被匈奴掠去,曹操不惜重金将其赎回,回到中原,昭姬创作了《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等传世杰作。昭姬就是历史上的蔡文姬。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曲折离奇,颇具传奇色彩,一方无字之碑,又给她增添了一丝神秘气息。天之骄子的她有一位好友,一直在她的背后出谋划策,默默支持她。他不是像张柬之那样报喜不报忧的人,他就是那个被武则天一直称为“国老”的狄仁杰。
说到这里,到底什么是友谊呢?友谊不是那种,渐渐从纯洁的无形到虚假的有形的感受,也不是那种有钱就能买到的物质,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真正的朋友,就是一个灵魂,孕育在来那个个躯体里。
我最喜欢听的声音就是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时“沙沙”声。在黑板上,给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
还是在初一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语文老师——席老师了。她又善良又温和,对我们特别好。上她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席老师在上课时,也会时不时地幽默几句。有一次她在写板书时把“迫不及待”的“及”写成了“急”。我一看有发言的机会就高高举起了手。席老师亲切地说“倪妮,怎么了?”我自豪地说:“老师,你的‘及’写错了。”全班同学顿时笑出声来。席老师笑容灿烂的说:“你再看看我这上面写的是什么题目?找错,如果没有错误同学们怎么找啊?”我不好意思地坐了下来。可是这件事并没有让我厌倦语文,反而让我对语文更加感兴趣。
还有一位老师,她是我们的英语老师,连续教了我们三年,和我们关系十分友好,我更是和她十分有共同语言。她上课时,非常喜欢和我们讲西方人的故事,还会时不时在黑板上画上插图,使我们更加明了地理解并消化知识。她的字是纯正的英式写法,看她在黑板上写下灵动的如蝴蝶精灵般的单词字母,真是一大享受。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在五年级学好英语的原因。
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个温和的女老师。因为她总是占用我们术科的时间,所以我们对她的印象一直不好,但是她对我们却是极好的。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她还抽时间在班级里举行了包粽子比赛和水果拼盘比赛等等。虽说是比赛,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自己包自己的。最后,收获了满满一大包生粽子。那年端午节,是我最难忘的端午节。
黑板,最普通的一件物品,陪伴我们数载,传授我们知识。而今已经是初三了,是初中的最后一年了,也是时候告别初中生活,告别那经黑板的`时候。
三年来,我们从一块黑板变成了三块黑板,由三块普通黑板变为其中一块可以打开做大屏幕不断地在变化。
一块黑板,两个人在一座,共四排,这是初一时,座位的排序。那时的黑板上有淡淡的颜色的数字,汉字和大小不一的小坑。擦黑板时擦不掉,但看到一个字,就会想想老师的一句话,一道题,初一的黑板,布满了老师的记忆。也是第一年来到这所学校,怀揣着憧憬的记忆。
三块黑板,六个人一个小组,绕着教室一周,每组在黑板上都有自己的“地盘”。黑板上大多都要有淡淡的白色痕迹,不再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坑,擦黑板时,往往想到的是某位同学在黑板上讲题的声音,书写时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时发出的声音,初二的黑板,布满了同学的记忆。第二年,记载着努力的记忆。
三块黑板,其中一块可以打开,变成大屏幕。仍是六人一组,绕着教室一周,因为时间还没来得太久,而是刚刚踏进教室的门口。等它喝完一杯茶,黑板上又会布满各种印记,但是,时间踏出教室门,我们也会踏出教室的门,不再回来。伏到黑板上,阳光把印记照得闪闪发亮,仿佛又听到老师和同学们在黑板上写字时发出的沙沙声,看见黑板上清晰的字迹。最后一年,留下的是离别的记忆。
又是一年的离别季,学校里,教室里,都存载着我的记忆,和老师,和同学,和这所学校的记忆。
黑板上的印记,是时光留下的印记,是友情的留下的记忆,是责任留下的记忆,是感动留下的记忆,是欢乐留下的记忆,也是我们留下的记忆,初中最后的记忆。
黑板,是教室中不可缺少的道具,老师用智慧的魔法,将智慧凝结于此;黑板,是老师们星光熠熠的舞台,他们用明星的风范,传授给我们知识;黑板,是我们记忆的相册,它见证了这五载同窗的喜怒哀乐——见证的是从无知到振翅欲飞的我们,成长升华的历程。
当明媚的阳光投入教室,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个不停,把我牵回了那段黑板上的记忆。
语文老师来了,在黑板上,她描绘了风情万种的世界——捅马蜂窝的冯骥才、在扬州茶馆小憩的朱自清、驰骋自由战场的斯巴达克斯、因材施教,弟子三千的孔子……从春秋战国,到希腊神话;由花园中的一枝花,变为老红军的战友……我们带着对世界无限的想象,走入了课堂,黑板上的笔记就是导游图,也是时光机,载着我们穿越时间与空间、穿越梦想与现实。
数学老师来了,数学的世界是无尽的,既需要大胆的猜想,又需要周密的论证。我们带着对世界无限的思索,走入了课堂。老师的板书是最好的导航,大家时而提笔,时而思考,为解开每一道难题兴奋不已。黑板是布满了红外线的通道,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越。
英语老师来了,英语语法、英语句型……一切理论化的知识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我们希望和老外自由地交谈,于是打起精神,将黑板上每一字每一句牢牢记住,并举一反三。走出学校,我们帮助城市中的外国人解决困难。
一阵清脆的下课铃,是我们最盼望的。黑板就在这时休息,望着我们冲出教室的身影,静静地呆在教室里,仿佛睡着了。黑板上记载了智慧,记载了多少孩子们学习的脚步。不知不觉中,我发现每天辛勤育人的老师不就是我们学习道路上的黑板吗?
随着一阵阵入耳动心的铃声再次响起,我又想起了那位老师,那位冷静而包含智慧的老师,又牵出一段段:黑板上的记忆……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很多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冲淡,唯有那件事,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一天班会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着“做一个守信的孩子”,并给我们讲述了宋庆龄守信的故事,教导我们也要做个守信的孩子。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暗暗下定决心:我也要做个守信的孩子。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个四年级的学生了。一天,我的好朋友黎丽萍约我周末去书城买书,我答应了。约定的时间到了,我正准备出门,妈妈却对我说:“走,我带你去买新鞋。”新鞋?这对我来说诱惑力太大了,我就像一条小鱼摆脱不住美食的诱惑一样摆脱不了新鞋的诱惑。怎么办呢?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把守信、约定远远抛在了后脑,满脑子想的都是鞋子,所以我就跟妈妈去买新鞋了。
买完鞋回来,我才想起了与黎丽萍的约定,一看钟,发现时间离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我想:失信一次两次,黎丽萍应该不会怪我吧?
第二天,我带着满肚子疑惑来到了学校。果然不出我所料,黎丽萍气冲冲地跑来对我说:“你为什么没来,你为什么不守信,你知道我等了你多久吗?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了。”“我……我……”我支支吾吾地解释,但黎丽萍不听我的解释,转身就走了。以后,她真的再没有理我。
今天,老师再一次在黑板上写上“守信”两个字,我的脑袋突然变得像像回放录一样,想起了四年级那一件事,想起了“守信”这个词,想起了我曾经许下的,想起了一年前黑板上的那个词。我一定要把黑板上“守信”这个词和那件事永远存在脑袋里,让它们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要做个守信的孩子。
一块黑板,一生相伴。
黑板,是一个多么常见的的代名词。但在我看来,它不单单是上课时所用的黑板,同时,它也是人生的记录器。
它和我一起成长,我们在一起的记录太多太多,它的身上有我珍贵的记忆,有亲情,有友情,有思念,有向往。一个一个的“画笔”在它的身上勾勒着的图画,是那么地美丽,那么地漂亮;它身上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美丽的倩影时时在我的脑海中显现;黑板上留下了我终身难忘的印记,黑板伴我成长。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的那一幕。在“黑板”上留下的记忆是爸爸妈妈那珍贵的亲情。
我还深刻的记得,在我发烧时,使他们慌慌张张的把我送到医院;在我放学时,不论刮飞还是下雨,总是他们熟悉的面孔。都能看到他们在车子旁边的笑容;而在我取的好成绩而高兴时,也能看到他们和我一起开心;在我伤心时,也总是能发现他们安慰我的情景。也能听到那些亲切的话语……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亲情。现在,他们仿佛苍老了许多,头上又多了几根银丝,脸上又多了几条皱纹,腰上的的疾病也加重了,这一切,都是他们为了我而产生的,我深深陶醉在其中。
在成长的路上,不光有亲情,还有友情,上了初中,我结识了许多朋友,我们一起打闹,嬉笑的样子,总是在“黑板"上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有伤心事,他们同我一起承担;有烦恼时,有他们开导我,有喜悦时,有他们陪伴着我一起开心。这些都是深厚的友情。他们不断的为我的黑板添加着色彩。
黑板还同我一起成长,而我的黑板"也不断的充实着。我怀念,我向往,我期望,那些”黑板“上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