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御盗贼和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徒家族获得的心理安全的需要,皖南人的民居都是高墙深院,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一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和外界沟通。并且墙大都是具有防止火灾蔓延的实用防火墙。而皖南民居的另一个特点是:这种以天井为中心,四面都是楼房,而且屋顶还具有都向着天井里面的结构。到了下雨天时,落下的雨水就会从四面倾斜的屋顶上流进了天井里面。俗称是:“四水归堂”。这一结构也充分并形象的反映了皖南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今天,我和妈妈参观了安徽的西递和宏村。
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的建筑,导游说,那是皖南民居。在路上,导游还讲到了皖南民居的兴建历史,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这里的古建筑独树一帜,和我们家乡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粉墙青瓦,高高的马头墙,房顶上有天井,天井下有水沟,下雨时屋檐上的雨水都流进天井,寓意是“肥水不外流”。
宏村的样子像一头大水牛,村子前的南湖是“牛肚”,村子里的月塘是“牛胃”,每家门前的水渠是“牛肠”,好神奇啊!
西递和宏村都很美很美,我们要继续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