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环保演讲稿(精选3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我能代表xx小学来参加这次演讲比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设美丽中国,让梦想绽放最美丽的光芒》。
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沧桑,悠悠的中国史在不停地挥洒着它别具一格的魅力。我很幸运,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国度——中国;我很幸福,我生活在一个可爱的地方——敦煌。有了美丽的中国一定会有美丽的城市,不同的城市展现着不同的魅力。而我的家乡——敦煌,是一座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美丽城市。在这里,凝聚着十八万勤劳朴实的敦煌人民的美丽梦想:那就是让敦煌成为“最美中国”的一个缩影,让敦煌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最富有魅力的地方!
我的家乡敦煌,是一个极其美丽的地方。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小盆地,党河水滋润着肥田沃土;党河水哺育着勤劳的敦煌人民!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它的自然风光让人美不胜收。看!沙漠奇观鸣沙山,如同一条沉睡了千年的巨龙,环绕在月牙泉畔;美丽神奇的月牙泉如同巨龙苍茫而忧郁的眼睛,仰望着天空,又如一块翡翠,晶莹剔透,苍翠欲滴;澄黄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相互依存,延续千年不变,景色奇异迷人;莫高窟一尊尊精美绝伦的彩塑、一幅幅宏伟瑰丽的壁
画像是一本本古老的岁月史书,向中外游客诉说着千百年来中国的历史沧桑……听!清晨,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街道边,绿树成荫,成群的鸟雀地扑棱着翅膀;党河风情线上,清澈的流水在欢快地流淌,幸福的鱼儿在快乐的舞蹈……
多美呀!相信爱美的你已被敦煌的美景陶醉得如痴如醉!但,如此美景,虽有幸躲过了历史的洗劫,逃过了岁月的追捕,却经受不住人类破坏的魔爪。细心的你不难发现:在美丽神奇的月牙泉畔,塑料袋、包装纸随处可见;在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歪歪扭扭的“签名”、五花八门的“书法”,更是让人不堪入目;就连阳关古道上无辜的花草也摆脱不了被践踏与蹂躏的悲惨命运……这样的现象真是屡见不鲜。我在想:面对如此美景,他们,怎下的了手?真是情何以堪!难道,这,就是敦煌的美丽所指?这,就是中国的魅力所在?
是的,正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坎坷依然前行;正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沧桑,仍破冰前行。记得那次,我和弟弟去莫高窟游玩。呵,人真多,中外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我和弟弟正在小道旁休息,看见一位外国叔叔与游伴谈笑风生地漫步在林荫小道上,他手中的塑料包装袋“一不小心”缓缓地飘落下来,而他自己却若无其事,依旧与同伴谈笑风生。看到这儿,我不禁在心中暗暗地指责这个叔叔,真想跑过去勒令他将垃圾捡起!就在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走了过来,缓缓地弯下腰,轻轻地捡起那片垃圾,摇了摇头默默地走开了。不知怎的,我的眼眶有点湿润,我的视线有点模糊,我突然觉得眼前这位老人那佝偻的身影是那么的高大……在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以前的种种不文明行为。顿时,我感到自己的脸颊火辣辣的,为以前的不文明行为而感到羞愧不已。我指着老人的背影,对弟弟说:“眼前的这位老奶奶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最美丽的风景,她美好的心灵,正是我们敦煌最富有魅力的地方。”弟弟眨巴着乌溜溜的黑眼睛,说:“姐姐,你说得对,以后我也要做像老奶奶一样的美丽敦煌人!”
是啊,美丽中国正是有了这样“缓缓地弯腰”才更加美丽,魅力敦煌正是有了这种“轻轻地捡起”才更富有魅力!是的!是的!这就是美丽中国,这就是魅力敦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美丽乡村 美丽中国》。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我们重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仿佛再现了我们的民族在日寇铁蹄下的深重灾难。在水深火热中,诗人抒发了他同仇敌忾、忧国忧民的感情,而今天更震撼我们心灵的,却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
当人类为近百年来工业狂飙似的发展而自豪时,当我们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穿梭时,大自然却向我们敲响警钟: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遭到毁灭性破坏,一个满目疮痍的地球在向人们痛苦地呻吟。
耕地面积急剧减少,难道人们只是想换来一片游乐场或一幢豪宅?大片森林被砍伐,难道只因为要满足“饮食卫生”的一次性筷子?为什么一定要吃娃娃鱼、穿山甲?是为了口感还是觉得刺激?为什么要藏羚羊羊绒和海豹的毛皮?只是为了炫耀?为什么……太多的为什么!
我们深爱的土地也难逃厄运。我们不能让祖祖辈辈默默耕耘的土地一点点消失。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土地是人类繁衍、生生不息的家园。而现在土壤沙化问题日益严重,这在历史上有惨痛的教训。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著名的“丝绸之路”被掩埋在滚滚黄沙中。目前,每年约有6万平方千米的土壤被沙漠化,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已沙化。而我国土壤沙化也相当严重。我国首都北京春秋两季经常会出现黄沙漫天的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沙漠化,“北京将被黄沙掩埋”也绝非危言耸听。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依水而行。而今长江沿岸的树木被疯狂地砍伐,茂密的森林已荡然无存。今天,我们感受到的黄河已不是或不仅仅是李白诗中描绘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只有与太阳争辉的一川金流,还有面对悬河的战战兢兢,计算断流次数时的忧心忡忡。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词】,写的是一位已经逝世了的老人,一位不倒的战士——林俊德在住进医院到离开人世那一天,他仍然坚持工作,老伴劝他休息,他却说:“坐着休息,不能躺着,躺下就不能起来了。”为了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身上插着导管,胃管,减压管和输液管开始工作,5月21日,已经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护士要下床工作,于是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扶下,缓缓地移动鼠标,手不停地颤抖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刺,他有着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他有着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他研究爆炸力学,却不求回报,他为的祖国的发展和兴旺,他说:“‘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他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现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科技发展也名类前茅,靠的就是像林俊德一样的战士,为了祖国,不惜性命,努力研究,到死方休,我要记住这位为了“美丽中国,幸福家园”而付出一生的林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