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者黑暗命运》首映观后感影评精彩10篇

《《终结者黑暗命运》首映观后感影评精彩10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终结者6:黑暗命运】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影评 1

随着昆汀的《好莱坞往事》遗憾地宣布撤档,这个十月最令人期待的一部电影也就此与我们擦肩而过。不过,好在一周后就有《终结者:黑暗命运》上映,多少弥补了影迷的缺憾。

由州长领衔、蒂姆·米勒执导、卡神监制的最新这部《终结者》,也很可能是年底之前国内院线能看到的最后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

先说一个暴露年龄的事吧。前,《终结者3》在国内上映时,我就曾在影院看过大银幕。如果我没记错,这应该就是我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好莱坞大片,某种意义上而言,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启蒙也是由此开始。

所以,在我这里,对于《终结者》系列始终有一点特殊的情怀在里面。后来的第四部和第五部,也都在国内公映过,我也都去影院看过,但对于当时已经补看过卡神执导的前两部的我而言,第四和第五部,无疑缺了一点惊喜。这种缺憾,更准确地说,是觉得这两部续集,不那么像我记忆里的《终结者》了。

贝尔主演的第四部,更像是借《终结者》系列的故事设定,另外拍了一部未来世界的反乌托邦电影,而且,这一部里少了彼时正在当州长的阿诺。第五部《创世纪》则陷入了不断穿越的无限莫比乌斯环中,无端制造了大量时间悖论,容易让观众一头雾水。

也许是因为大家都明白卡神的前两部太难以超越,所以后来的续集才总是想重启这个系列。第四部想彻底摆脱原有的故事模式和风格,第五部则试图颠覆前两部的时间线和结果。但结果却是,在前两部的巨大阴影下,这两部重启之作,依然不得不大量致敬他们想要颠覆的前作。

最新这部《黑暗命运》,依然是一次重启,但与前两次重启不同,此番重启,是紧接第二部《审判日》之后故事的重启。由于每一部《终结者》的故事,都涉及到对未来的改变,《黑暗命运》的重启,也正式宣布这一部和最初的前两部成了官方钦定的系列“正史”,其它三部的故事线,则是中途衍生出来的旁支。

既然是官方钦定的“正史”重启,在影片的卡司上也给足了诚意。素来是系列担当的州长自然必须回归,卡神也归位担任监制,更令人惊喜的则是“初版莎拉·康纳”琳达·汉密尔顿的回归,在正片开始的一幕里,我们甚至还能短暂地看到用数字技术还原的《审判日》里那个年轻的爱德华·福隆。

故事方面,紧接《审判日》之后,莎拉·康纳和约翰·康纳阻止了“审判日”的降临,约翰却没有逃过一批又一批终结者的追杀,一开始就领了便当。约翰的被杀,也让莎拉从此成为一名“终结者猎人”,其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干掉一个又一个被派来执行任务的机器人。

没有了“审判日”,“天网”自然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性质相似的“军团”。在一夜之间背叛人类的“军团”,为了彻底赢得和人类的战争,派遣了最新型号的终结者“REV-9”,前来刺杀另一位事关未来人类存亡的主人公丹妮——用片中莎拉·康纳的话来说就是“另一个莎拉·康纳”。

故事开场,随着电光石火降临的赤身的一男一女,瞬间就把我们带回到原汁原味的《终结者》故事当中。除却必要的一展身手,这出经典开场戏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则是——抢一件合身的衣服。

整部《黑暗命运》的故事,可以说都回归到系列前两部那种经典的“追杀—反追杀”的叙事模式当中。当然,终结者的性能有了明显的升级,追杀和逃亡过程中的动作场面,也比前作有了一档明显的提升。在动作戏的设计上,这一部也明显顺应当下潮流地加入了陆战、空战和海战等不同风格的动作戏。飞机上处于半失重状态下的那场打斗,尤其炫目。

像《审判日》一样,性能强大的液态金属终结者依然是追杀的一方,而被派来保护主人公的,却不再是一个终结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人类,而是经过改造的升级版人类格蕾丝。这个彪悍的女性角色,由此前曾在《银翼杀手2049》和《塔利》等片中表现不俗的麦肯兹·戴维斯饰演。格蕾丝这个角色,也和莎拉、丹妮一起,完成了一出极具当代女权主义意味的好戏。

英姿飒爽的格蕾丝和莎拉两人,尤其吸引眼球。一个是高挑冷酷,不惧肉搏戏份的打女,一个则是老当益壮,动不动就举起重型武器炮轰对手的硬核领袖。对于熟悉《终结者》系列到的观众而言,暌违系列已久的琳达·汉密尔顿的回归,宣布一个原汁原味莎拉·康纳回归的同时,也意味着《终结者》精神的真正回归。

同时回归的阿诺·施瓦辛格,看上去虽然不再是戏份最重的主角,但依然扮演了整个故事里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是决定故事走向的“神秘X因子”。事实上,施瓦辛格的每一次出场,乃至每一次开口说话,都会让我们忍不住唏嘘感慨。

他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变老,两鬓和胡须斑白,身材看上去也不再那么健硕。而他那句最经典的台词“I’ll be back”,在这部里也“移交”给了琳达·汉密尔顿,从他口中说出来的,成了注定会引人微笑继而让人感到哀伤的“I won’t be back”。这意味着《黑暗命运》很可能将是他最后一次出演《终结者》电影了,而没有施瓦辛格的《终结者》,还能不能算是《终结者》,是无数人首先冒出来的疑问。

在施瓦辛格的这个角色身上,导演蒂姆·米勒也寄托了他最钟情的关于“机器与人”的思考。这个角色依然是一个机器人,更准确地说,是杀死约翰·康纳的那个终结者,但完成终极任务后的他,却成了一架没有新的指令输入的被遗弃的机器,他必须找到新的目标和生活动力。

当他逐渐融入普通人类的家庭生活,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人类时,他开始去体会和思考原本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感情。而当他最终毅然决定帮助莎拉三人,干掉追杀她们的REV-9时,他完全像一个真正的人类那样,做出了一个人才能做出的主观选择。

可以说,这集故事的真正核心,就是这个终结者的自我觉醒和救赎,而他的觉醒和救赎,也意味着他完成了从一架机器到一个人的转变。最高级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依然要回归人性,这才是机器无法战胜人类的根本命题。人类与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机器对峙的希望,最后也系于此。

《黑暗命运》的北美口碑解禁之后,就有媒体表示这部“宣告了系列的回归”,还有人更直白地赞美这是一次“伟大的重启”。我的看法则是,《黑暗命运》或许不像卡梅隆的前两部那么伟大,但这无疑是《审判日》之后最好的一部《终结者》。

《终结者黑暗命运》首映观后感影评精选 2

在看《终结者6:黑暗命运》之前,你需要看哪部《终结者》电影?想必这是许多还未看过这部系列电影的观众们最好奇的一个问题。由詹姆斯·卡梅隆和盖尔·安妮·赫德创作的《终结者》系列电影于1984年上映。到目前为止,《终结者》已经陆陆续续地出了许多的续集,不幸的是,大多数影评人都认为,随着电影不断地制作续集,电影的质量也逐渐下降。

《终结者》系列电影质量的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离开。《终结者3》虽然在电影的结尾有一个很好的转折,但电影缺乏前两部电影的创意和惊喜。的《终结者:创世纪》的故事情节和动作场面都很糟糕,这部电影在当年被评为了最令人失望的电影。幸运的是,《终结者6:黑暗命运》在上映之前就获得了许多人的好评,这很大的程度要归功于詹姆斯·卡梅隆的回归,他与阿诺德·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重聚。

詹姆斯·卡梅隆表示,由于是电影的制片人,所以他并没有时间出现在片场,但是他参与了电影最后的剪辑。由于他是一位出色的剪辑师和电影制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部电影,这也为是为何这部电影得到了许多人的肯定。

为何只需要看前两部《终结者》电影?

詹姆斯·卡梅隆的再度加入,这意味着观众只需要熟悉《终结者》的前两部电影,就能理解《终结者6》发生的故事。其实,《终结者6》的导演提姆·米勒也表示,《终结者6》的故事其实是《终结者2》的延续,所以只需要看《终结者》的前两部电影,就完全能够跟上《终结者6》的剧情。

不仅仅是《终结者6》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回归了《终结者》系列后也发现,整个的时间线也变得太复杂了,所以只需要延续他之前导演的两部电影就好。正如主演阿诺·施瓦辛格在一次采访中所解释的那样:“他们现在对这部电影所做的,基本上就是选取一些非常基本的角色,比如琳达·汉密尔顿扮演的角色和我扮演的角色,然后忽略其他一切。”显然,《终结者6》保留的是原来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那两部电影里头的元素,则去掉了那些糟糕的续集。

显然,这对于还未看过这部系列电影的观众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终结者6:黑暗命运》是粉丝们期待了30年的续集,詹姆斯·卡梅隆的再度回归,显然拯救了这部系列电影。詹姆斯·卡梅隆表示,自己已经在计划进一步的续集,他打算用这些续集来探索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复杂关系。“

詹姆斯·卡梅隆曾说道:“我觉得我们为这次探索做好了准备,探索将在接下来的两部电影中进行。”最近,卡梅隆表示自己一直在与编剧奇克·艾格里和乔什·弗里德曼合作,他们已经绘制出电影之后的发展路线,这意味着詹姆斯·卡梅隆打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制作这部系列电影。虽然在看《终结者6》之前,只看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两部《终结者》已经足够,但这并不是说《终结者》的其他三部电影没有再看的价值。事实上,将这些电影进行比较和对比,是一件非常有趣和令人愉快的事情。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影评 3

如果说演员们演绎悲欢离合时,仿佛被命运之手操纵而变化出一出出悲喜剧的话,那么作为导演,一定是隐在故事之后的“命运之手”。

无论是画面,表演情绪,还是配乐,都是在故事的创作者手上综合调配出的一樽精酿。

卡梅隆,无疑是当今世界上创作故事的顶级“命运之手”。

从赚足眼泪,让多少儿女都情愁满结的《泰坦尼克号》,到拥有着瑰丽奇景,开创3D电影先河的《阿凡达》,卡梅隆将电影技术和艺术结合得恰到好处,让一个又一个绝顶精彩的电影故事在银幕上熠熠生辉。

可以说,在卡梅隆创造的经典中,《终结者》是与众不同的那一款。

1984年,卡梅隆自编自导《终结者》,并凭借着这一部科幻概念超前的电影一举成名。

随后,他又涉猎了类似题材,自编自导了《异形》,让未知命运和未来科技牢牢绑在一起,带给后人无限的思考和畅想。

1991年,他凭借电影《终结者2》获得第18届土星奖最佳导演奖以及最佳编剧奖。

可以说,《终结者》系列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是卡梅隆一手打造的科幻经典电影,以超前先进的科幻思维,探索人类未知而恐惧的命运主题,一手开启了后世好莱坞科幻电影在人类命运课题上的探索之路。

直到,《终结者》依旧是电影周刊评选出来的20世纪最值得收藏的电影第一位。

在1984年,设置了穿越时空,人机大战的新奇设定之外,卡梅隆带给《终结者》的是最为深刻的命运探讨。

在大多数的科幻片还在以机器人的噱头推出俗气的感情戏或者以惊悚的特效来吸睛之时,卡梅隆赋予了他一手打造的《终结者》在商业和艺术性之间平衡的极大可能。

一代男神施瓦辛格身穿黑衣,冷酷俊美地出现在过去时,以各类高科技和漂亮的动作戏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科技和人类的关系,人类如何把控科技这把过于锋利的双刃剑,这样的问题在T-800开启创造,并不断推动故事走向高潮,同时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但是卡梅隆没有给予观众一个明确的回答。

无论是《终结者1》里基本与反派类似的终结者T-800,还是《终结者2》里被修改程序,终于有了近乎人类情感的机器人,都在卡梅隆的人物设置里担当了矛盾而富有魅力的反差角色。

卡梅隆没有片面地对待他手下任何一个角色和人物,使得整个故事全面而自然地重现了人和科技之间的分与和,善于恶,将对于科技双刃剑的思考留给了观众自己,将故事的核心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

所以,人们对于后面几部没有卡梅隆的《终结者》总归抱有遗憾。

这一次,是由卡梅隆监制,《死侍》导演执导,《终结者:黑暗命运》在施瓦辛格的回归中,再次诞生,于11月1日上映。

故事直接对接卡梅隆《终结者2》的世界结局。

也就意味着不仅仅是那些经典角色,比如施瓦辛格,琳达·汉密尔顿的归来,卡梅隆的归来。

这个称得上天纵奇才的导演,在担任完《阿丽塔:战斗天使》的编剧和制片以后,再度担当《终结者:黑暗命运》的制片人。

话题重新回到卡梅隆手上的《终结者》系列,悬念除了不老男神施瓦辛格如何重新回到银幕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卡梅隆,将如何把他近些年来对人和科技关系的思考再次带入故事当中,让角色们替代他演绎命运,带来新一轮的思考。

这无疑是让粉丝,尤其是《终结者》第一部,第二部的粉

这个曾经看到《星球大战》第一部,从此痴迷电影,辞去工作进�

而这一次,他又将带来什么?

也许就像是卡梅隆自己曾经说过的:“创造一个新的事物和新的系统的感觉是非常诱人的,是又爱又恨的感觉,我的电影就是讲这样的故事。”

新的故事,新的体验,这才是卡梅隆能给人带来的新体验。

也许,只有看过电影,我们才能知道这一次《终结者:黑暗命运》给予我们怎样的惊喜。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影评精选 4

从91年到,时隔《终结者2:审判日》上映后的28年,由詹姆斯·卡梅隆任编剧兼制片人,蒂姆·米勒接棒执导的《终结者2:末日审判》原生续作——《终结者:黑暗命运》重磅回归,影片将于11月1日登陆国内大银幕。影片未映先炸,国内首映后豆瓣开分8分,被誉为来《终结者》续集中口碑最佳续作。卡梅隆品质盖章,州长施瓦辛格以及琳达·汉密尔顿世纪同框集体回归,T-800意识觉醒携硬核母亲带新人对抗BUG级新反派终结者REV-9,是宿命之战亦是州长银幕最后一战:“I wont be back”是回归亦是告别,黄金铁三角经典绝唱,期待值爆表。

卡梅隆、州长、汉密尔顿演绎最后一战唯一限定版不容错过

从1984年卡梅隆执导的第一部《终结者》到1991年卡梅隆执导的《终结者2:审判日》,《终结者》续集先后拍出了多部,施瓦辛格在每一部中都有不同表演,给影迷们留下了不同的记忆缓存,但印象最深刻的无疑仍是最经典的T-800,特别是与T-1000决斗时融入岩浆的画面,堪称经典。

《复联》十年布局,钢铁侠终成一憾;狼叔一别也投放了世界级***。施瓦辛格饰演的T-800已经走过35年,步入古稀之年的州长虽然依然健迈,但重聚卡梅隆与汉密尔顿延续经典却属苛求。期待所牵亦有情怀作祟,在州长一句句“I wont be back”之下,唯一限定版正统续集《终结者:黑暗命运》终于如期而至。卡梅隆坐镇,施瓦辛格与汉密尔顿同框再续前缘,终于给了无数影迷弥补黄金铁三角一张电影票的机会。

据导演蒂姆·米勒透露,《终结者:黑暗命运》不仅是施瓦辛格与汉密尔顿一次久违的回归,也是施瓦辛格和汉密尔顿的《终结者》系列告别之作,将会是三人大银幕的最后一战。此片之后,大银幕之上再不见州长黑皮衣墨镜大摩托的标配T-800,再不见硬核母亲的一路成长。对于喜欢三人的影迷而言,对这场相遇有着期待,亦有着一丝不舍。

解渴动作大片为年终收官注入硬核血液,口碑爆棚被赞超越所有续作

自8月动作电影《速度与激情》之后,国内院线电影一直沉浸在“你侬我侬”的旖旎氛围中,赚足了影迷的眼泪,影迷们也期待是时候来一场解渴的猛片了!《终结者:黑暗命运》呼啸而来,黎明前的宿命一战,硬核与情怀兼具将一改这种情况,让泪腺休息一会,肾上腺素飙升的时刻到了!

《终结者:黑暗命运》是《终结者2》最正统的续集,剧情上将直接延续《终结者2》。全面升级的故事与大场面,豪华阵容+殿堂级制作人,这部影片在万众期待下的小试身手便不负众望。

截止目前,影片在国内小试牛刀后口碑爆棚,豆瓣开分直达8分,碾压之前《终结者2》后的所有续集。豆瓣影迷瓦力表示,它就是你期待多年的《真·终结者3》,单是秉承一二两部场面逐步升级并且用无喘息追杀造成强压迫感就完胜之前的所有续集。

《终结者黑暗命运》首映观后感影评精选 5

一部经典电影,近30年后再出正统续集,那会是什么样子?

《银翼杀手2049》做出了一次良好的示范。

丹尼斯·维伦纽瓦的主创团队找到了前作的一点缝隙,成功地拉开了的一个全新的空间。

在新拓展的世界观外壳下,关于人的本质、记忆等核心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探讨延伸,加上唯美而宏大的视听效果,老版角色的回归,得到观众的认可合情合理。

《终结者:黑暗命运》要复制《银翼杀手2049》在口碑上的成功,需要做的事情是类似的。

第一,找回主题内核;

第二,找到前作的“间隙”;

第三,老角色回归。

詹姆斯·卡梅隆亲自监制,是起到作用的。

之前《终结者3》、《终结者:创世纪》丢失的内核,《黑暗命运》终于找了回来,并载入到角色身上。

开场部分,詹姆斯·卡梅隆就兑现了承诺,少年John Conner和年轻的Sarah Connor一起出现。CGI“换脸特效”再次大显神通,使得故事可以紧接《终结者2》结局之后。

对于终结者的死忠粉丝来说,开头几分钟是不可错过的。观看院线版请千万不能迟到。

备受命运折磨的Sarah Connor好不容易拯救了世界,却再次遭到心灵暴击。她需要变得更加坚强,才能再度发起反击。

主线故事时间设定在,终结者的猎杀对象变成了在一家工厂打工的墨西哥女孩Dani Ramos。

Dani Ramos遭遇了和Sarah Connor当年一样的噩梦,她在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手足无措,被迫无奈地踏上了逃亡之路。

Sarah是过来人,她深知被一个终结者追杀是什么滋味,所以她的回归是有着实质性作用的。有了她的帮助,Dani可以更加快速的战胜恐惧。

通过Sarah和Dani的角色连结,以及影片窒息的压迫感和氛围,观众看到了1984年《终结者》的影子。

Dani的初始人设和《终结者》里的Sarah有着很大的不同,《黑暗命运》的角色塑造做得还算不错,Dani骨子里的勇敢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已经显现。她更像是John Conner和Sarah的结合体,有着成为影响人类未来的潜质。

只是当《终结者》的故事套在了她的身上,感情冲击力却没有Sarah的那么大了。影子只是影子,点到即止。

因为她的成长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她本身并不懦弱,加上有Sarah这位心灵导师,站起来对抗终结者变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Sarah则是从一个弱小的餐厅服务员,面对恐惧的团团包围,在逃亡路上逐渐学会了反击,最终蜕变成为一个女战士,她的成长,是更加难能可贵的。

派来保护Dani的女战士Grace在角色定位上并非是阿诺·施瓦辛格的接班人,她更像是《终结者》的Kyle Reese,从未来穿越回到过�

她和Dani之间的连结,也基本是复刻Kyle和Conner母子的。

阿诺·施瓦辛格继续扮演T-800“经典型”终结者机器人,他负责把《终结者2》的记忆带了回来。

《黑暗命运》里的T-800比和少年John Conner一起历险的T-800经历了更多。编剧保留了《终结者:创世纪》的一些设定,T-800的皮肤会老化,然后事情就变得像《银翼杀手2049》里的老Rick Deckard了。

比较可惜的是,关于T-800的“人性觉醒”的部分只是通过台词带过,而不是像《终结者2》那样在电影中经历转变。

有着T-800的角色成长,《终结者2》的结局才异常悲壮感人。

透过T-800这扇“铁窗”,Conner的母子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T-800一开始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只懂得执行任务,它经常基于“理性”而做出判断,不过是看着John Conner为母亲一次次失去“理智”,它开始思考,探索人类的情感力量。

于是,它变成了他。

他懂得了人类为什么会哭。

“大拇指竖起的时候,我们热泪盈眶。”

而《黑暗命运》里的T-800再有人性,观众很难快速地进入到他的感情世界,这使得结局的悲壮程度打了些折扣。

只有看过《终结者》系列的观众才能感受到一个机器人为人类而战的那种觉悟,路人观众可能就会感觉阿诺·施瓦辛格是被编剧硬插进来救场的。

但如果阿诺还愿意拍续集的话,拍一部前传性质的“T-800流浪记”也未尝不可。

除了《终结者》反击恐惧,《终结者2》机器学会人性两个主题元素的回归,《黑暗命运》还继承了近距离动作戏的系列特点。

当镜头放得很近,打斗戏将更具有打击感。

擅长拍动作片的导演蒂姆·米勒完成了多场追逐戏的调度,《死侍》打斗戏的那种爽感,他确实是带过来了。

但很遗憾,他并未能在两部老版电影中找到“间隙”,对核心问题的讨论也只是照搬,而不是延续讨论。

所以《黑暗命运》比起《银翼杀手2049》,整体品质上是有些逊色的。

观众都想看新鲜的东西,不断重复角色的系列电影更加需要创意的支持。

《银翼杀手2049》拥有更宏大的世界观,光是这一点,就能让老粉对整个系列充满想象。

终结者系列曾在《创世纪》试过玩大格局,可惜复杂的剧情还是离不开爆米花的拍摄套路,电影的口碑未如预期。

《黑暗命运》吸取教训,回归了简单粗暴的“追杀剧情”,系列的原汁原味是有了,可是现在终究不是30年前。把所有的老东西拿回来凑成一部电影,能给老粉带来许多情怀。

而对于非粉丝群体来说,那大概就只能是一部缺乏创新的爆米花电影。

如果《黑暗命运》票房能够飙红,那证明这个科幻IP还拥有着一定的生命力,就算创意匮乏也能活下去。

不过等到灵魂人物阿诺不能再拍的时候,故事还是同一种“套路”,那大可能就行不通了。

《黑暗命运》暴露出了重启的意愿,“天网”的故事正式成为过去式,现在换了一个“军团”,对付人类反抗军却还是一模一样的方式,难道终结者就只能玩穿越梗了?

“I won't be back.”

阿诺说了这么一句令人感伤的台词。电影上映的时候,他已经72岁了。以他老人家的身体情况,5年内再拍一部类似的续集问题应该不大。他有这般铁打的身体,才能在终结者在走下坡路的时候,帮助整个系列撑了过来。

他已经尽了自己的极限能力,即便这次不是告别,总有一天,他还是会像金刚狼和钢铁侠一样谢幕。

《终结者》系列不可能依靠他一直这么撑下去,如果没有一个能够颠覆性的故事创意,那么终结者在未来将迎来真正的黑暗命运。

拖延症兼分身乏术的詹姆斯·卡梅隆要想再延续下去,就必须找到一位敢写敢拍的导演,才是上上之策。

不想的话,《黑暗命运》便是终结者的最好结局。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影评 6

经典科幻动作电影《终结者》正统续作《终结者:黑暗命运》将于11月1日本周五正式全国公映,电影票预售已全面开启。公映前日,电影再度发布“末世决战”全阵容海报及预告片,审判日之后的末世战场如画卷般全部展开,带领观众走进施瓦辛格领衔的终极决战。

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的“末世决战”全阵容海报,尽揽片中所有主要人物。画面下方,是以新终结者REV-9为首的机器人军团。全新升级的REV-9终结者拥有骨肉分身的恐怖能力,他的实体双手作刃伺机而动,分离出的机械体如巨蝎一般利爪獠牙,双眼猩红,弥漫着绝望的死亡气息。而更多的机器人则是双手持枪,对审判日后的幸存者展开围剿,人类命运危在旦夕。与机器军团相对应的自然是T-800施瓦辛格领衔的人类反抗军,麦肯兹·戴维斯饰演的战斗力爆棚的新守护者格蕾丝手持钢索严阵以待,她专程来抵御REV-9的袭击,同样是从未来穿越而来。在她两侧就是她要守护的神秘女孩达妮以及弟弟迪耶戈,达妮是世界的新希望,未来人类的命运系于一身。最重要的自然是两位巨头,重回战场的初代硬核女武神莎拉·康纳和热血战神T-800,两位不仅是电影的主角,也是战斗的先锋,团队的领袖。值得一提的是,琳达·汉密尔顿和阿诺·施瓦辛格这次将很有可能是在《终结者》系列的最后演出,他们也将在影片里倾其所有,贡献出横跨海陆空全立体战场的硬核战斗,为角色的传奇生涯书写终章。

电影《终结者》系列是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动作IP之一,数十年来风靡全球,是公认的经典。《终结者:黑暗命运》作为詹姆斯·卡梅隆钦定的正统续集,由卡梅隆亲自担任制片人及编剧,蒂姆·米勒执导。该系列以震撼惊艳的特效动作场面、发人深思的末世危机主题和施瓦辛格等群星的魅力出演获得全球几代观众喜爱。作为一部在通信全靠投币公用电话时代上映的电影,1984《终结者》本就相当超前的探讨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危害。在如今,科技发展速度远超想象、“全民记者”的时代里,人类应该如何面对科技带来的未知挑战,是主创希望通过影片探讨的话题之一。为了加强《终结者:黑暗命运》的科技感,导演蒂姆·米勒透露电影里的特效戏份是他参与的所有电影拍摄中动作场面时长和科幻制作比重最大的项目,比《死侍》几乎多了10倍。他还提及在卡梅隆不断挑战自我的超高要求之下,影片动作场面“高潮不断”,“非常壮观,绝对让你大呼过瘾,这部电影在巨型银幕上一定帅炸!”

在《终结者2:审判日》问世整整28年之后,系列的缔造者詹姆斯·卡梅隆召回男女主角再续经典,本身就是“活久见”式的影坛大事件。而在保留诸多经典元素的同时,《终结者:黑暗命运》的各个环节全面升级,为观众带来新意十足的创意故事和震撼加倍的视听体验,影迷将如同亲身参与到火爆刺激的枪战、飞车、追逐之中,上天入地、极尽燃爽。而无论是施瓦辛格的凌厉眼神还是终结者变身的每一细节,都将迅速把影迷拉回数十年前的记忆中,重温当年系列原汁原味带给自己的震撼,成为回味无穷的光影记忆。影片在上映之前就已跻身众多海内外知名媒体的年度期待榜单,豆瓣电影起评分达到8.0分,微博大V推荐度开分也是高达100%,是11月电影市场的头号重磅***,不容错过的观影首选。正如《镜报》影评人琳达·马利克所言“《终结者》系列终于重回正轨,这得归功于卡梅隆的回归,他抓住了系列成功的真谛,打造出了今年最赏心悦目的动作电影”。

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全国预售已正式开启,更有限时特惠回馈观众,陪伴了系列35年的粉丝们,终于可以正式地走进电影院与心目中最伟大的战士挥手作别。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影评 7

对于《终结者:黑暗命运》来说,影片面临的压力是不小的,一方面要满足多年来《终结者》粉丝们的期待,另一方面又要注入新的血液,吸引年轻的观众,如何在二者之间达到平衡,是创作者遇到的难题。

还好制片人卡梅隆和导演蒂姆·米勒头脑很活络,他们一方面请到了代表着《终结者》精神的两位标志性人物——施瓦辛格和汉密尔顿回归,另一方面又没有完全让他们担任唯一的主角,而是引入了一些新的战斗力量,这使得影片既算是正统的续作,又具备一种“重启”的精神。

我本人看过最经典的前两部《终结者》,后面由于口碑平平没有关注,这恰好为我看《黑暗命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可以顺着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思路来看待这个故事,所以并不会有不顺畅的感觉。再加上对于《终结者》的情结,看的时候自然也会更加投入。

所以当生出白须的施瓦辛格出现,以及容貌虽老但气场犹在的汉密尔顿走向战场时,唤起的不仅是对之前《终结者》作品的记忆,更会产生对逝去时光的眷恋,《黑暗命运》可以说在情怀这一部分展现的恰到好处。它没有刻意煽情追忆,而是将最直观的情怀点呈现在观众眼前。

前面几部《终结者》之所以没有获得太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太在意世界观这些事情了,我觉得到了这一部创作者才真正明白观众想要的是什么:观众就是希望看到施瓦辛格拿起机枪对着镜头扫射、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机器人反派,以及故事传达出的执着与勇敢的信念。

商业属性强其实并不是坏事,恰好在《黑暗命运》国内上映的这段时间,同档期没有好莱坞动作大片竞争,可能这就是今年国内上映的最后一部压轴的科幻动作电影了,这无疑给《黑暗命运》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供其施展。

《黑暗命运》保持了前两部《终结者》的原汁原味,本质上回归到了“追逐”的模式,在“追逐”的过程中,团队不断磨合、共同成长。尤其这次团队中基本都是女英雄,正好应和了当下女权主义的潮流,赋予了故事一些新的时代意义。

这种情怀杀和原汁原味,其实从电影一开始就能看到。当莎拉和约翰在银幕上出现时,我一度陷入了恍惚的状态中,不知道这是怎么拍出来的?如果是以前的影像资料也不可能这么新啊,在看了几个动作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是用了《阿丽塔》的CGI技术,复刻出了康纳母子和施瓦辛格年轻时的样子,很有诚意。

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黑暗命运》可谓是从地上打到天上,再从天上打到水里,贡献了一场很全面的海陆空大战,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空中飞机上打斗的那一场戏,称得上是今年看到的动作片里打的最酣畅的一场。

这里要特别向琳达·汉密尔顿致敬,今年63岁的她几乎参与了每一场动作戏,仍然保持了很“飒”的气质,麦肯兹·戴维斯站在她身边,很像年轻时的她,二人气场相近。导演这样安排,可能也是在体现一种精神的传承。

现如今,国内外各类打着“大女主”旗号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但如果寻找早期引领这一潮流的经典作品,《终结者》绝对榜上有名,汉密尔顿饰演的莎拉从只会尖叫着奔跑的服务生成长为人类反抗天网计划的女性领袖,再到《黑暗命运》中“宝刀不老”的女战士,这个角色可以解读的空间很大。

不过请到她出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汉密尔顿曾在采访时说“是卡梅隆前后四通电话最后说服了我,在这个年纪重新工作并且是这种类似女战士的角色,我付出了比之前多十倍的努力,好在完成的还不错。”尤其是在中国首映礼上,汉密尔顿和施瓦辛格一齐重新出现在舞台上,更是令不少粉丝泪目。

当然电影中最触动我的情节点,还是与施瓦辛格有关。电影中的设定颇具人情味,他在杀掉约翰后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渐渐地有了人类的情感与喜怒哀乐,我们看着熟悉的“终结者”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内心也会生出很多感慨。

施瓦辛格台词不多,但都很有梗,比如州长拿“德州”开玩笑,而且肯定少不了经典台词:“I will be back.”不过这次他说的是“I won`t be back.”这似乎也在预示着这将是他最后一部《终结者》作品。作为这一系列的标志,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但他的经典形象会一直留在我们心中。

我看到一些评论说这一部的反派有点弱,但我觉得是前作尤其是第二部的反派太过于经典了,其实没必要分个高下,液态机器人这种设定本身就很恐怖,这一部的反派人狠话不多,而且有一种有趣的“绅士感”,使得这个反派每次出场的时候都会令人产生一种别样的恐惧。

在最后的大战中,施瓦辛格和反派同归于尽,牺牲得很悲壮,也将影片的情绪推向了制高点。在之前的《终结者》中,我们的英雄总是战无不胜的,但是这一次却选择用自己的死亡换来和平,从创作理念上来说,《终结者》也在将英雄主义不断丰富。

《终结者:黑暗命运》是一部兼具古典气质和创新气质的影片,这种感觉在当下浮躁的好莱坞流水线工业中显得颇为难得,它也为一些IP向的续集作品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兼顾新老观众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贩卖情怀?如何在成功前作的基础上进行更有价值的尝试?

可以预见的是,《终结者》系列之后可能还会有新版,比如外传、姊妹篇之类的作品出现,但能够像《黑暗命运》这样最正统的续作,只怕很难再会见到。希望影片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也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终结者》系列。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影评 8

在系列电影中,终结者的命运可能是最坎坷的。

1984年,卡梅隆《终结者》横空出世,凭借在当时前卫的科幻设定,和新奇的动作场面。取得了北美票房近四亿,全球票房近8亿的惊人成绩。

要知道,那可是三十多年前,市场和现在不可同日耳语。

正当大家已觉得卡梅隆已封神时,1991年,他又拍出一部《终结者2》,是影史第一部破亿投资大片。

虽然票房不如前作,可口碑却反而更高,今天,《终结者2》已成为科幻神作的代表,在各大评分网站深处前列。

作为最知名的科幻系列,好莱坞自然不会放弃制作续集的机会,但自从《终结者2》之后的几次延续,都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终结者3》《终结者》《终结者:创世纪》,推倒重做了三次,却都不尽人意,既不好看,也丢失了原作的精神内核。让人觉得只是狗尾续貂。

所以当《终结者:黑暗命运》宣布立项的时候,大部分人也是怀疑态度:蛤,又想坑我们粉丝钱了是吗?

但看完电影后,我只想说:没错,这是我想要的终结者!

夸张的说,看完这部《终结者:黑暗命运》,终于可以底气十足的,将前面三部丢到垃圾桶里。

首先,这一部剧情承接《终结者2》,是由卡梅隆参与下,官方钦定的重启。

莎拉·康纳和儿子约翰·康纳成功阻止了“审判日”的降临,摧毁了天网。未来被推向另一个平行宇宙,但在时间错乱的影响下,旧时间线仍被派出一批终结者追杀约翰康纳。

终于,有一个终结者成功了,它杀掉了约翰康纳,这个已经不再是救世主的救世主。莎拉康纳痛苦不已。

几十年后,在遥远的墨西哥,丹妮和她的弟弟父亲生活在一起,她只是个普通的车间工人。某天她却遇到了格蕾丝——对方从未来穿越过来,声称来拯救她逃避终结者的追杀。

原来,虽然未来摧毁了天网。但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下,仍然产生了机器人叛变,世界末日还是降临了,人类命运没有被本质改变。而在新的平行宇宙中,丹妮成了关键。

正在这时,她们又遇到了莎拉康纳帮忙,原来在儿子死后,她变成了一名“终结者狩猎者”,专门消灭从各路时间线而来的终结者们。得知未来没有改变的莎拉十分惊讶,决心帮助她们,就这样,三人一同踏上了逃亡之路。

作为新作,片中还是能看到许多新意的存在。比如将故事将背景改在了墨西哥,又与非法移民的情节结合起来,前半段的墨西哥街头风情与追杀情节相结合,别有一番粗粝而狂野的趣味。

但最大的改变,是它大刀阔斧的直接将老版的故事封闭。开辟另一条建立在新宇宙上的全新故事线,而在这条线上,救世主和保护者都变成了女性:丹妮和格蕾丝。

两个新角色都很有特点,尤其格蕾丝十分抓眼球。一出场演员麦肯兹·戴维斯的大长腿身材就吸引所有人注意,而之后矫健的身手,几场动作戏中英姿飒爽的模样更让人只想大呼:我可以!

谁能看出,这个打不倒的女汉子角色,竟然是《银翼杀手2049》里那个美貌娇柔的***呢?

至于丹妮,她在前面完全是个柔柔弱弱被人拯救的花瓶,可往后看你却会发现,她有一种骨子里的勇敢和为她人献身,更身负着影响未来的最大秘密。具体我就不剧透了,总之,她是全片情节最大的关键。

不过相比新角色的出彩,《终结者:黑暗命运》更让我惊喜的,是对老角色的处理上。

作为粉丝,我们都希望在续集里看到旧作品里的经典元素,然而落在电影里,往往却成为潦草敷衍的卖情怀行为。

比如《终结者2018》,为了让阿诺出现,特意安排了一段主角和T-800格斗的动作戏,然而这个情节就算拿掉,对整个故事也毫无影响。

但在这一部新作里,两个老角色,莎拉康纳和T-800,都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莎拉康纳一出场就能让粉丝高潮,虽然一头白发,满脸皱纹,可手拿冲锋枪暴击终结者,又丢下一枚***头也不回走掉的飒劲儿,帅气丝毫不输三十年前

可这背后,实际是她无尽的丧子之痛,对终结者恨之入骨。

在卡尔的小屋里,这个机器人一语道破莎拉康纳的生存本质:目标。对终结者的恨意,成为了这个一无所有的老人,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这样的外表刚强,却内心千疮百孔的老人形象,怎么能让人不心疼?

而T-800的改变更令人玩味,是他杀死了约翰康纳,可在完成目标后,它竟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于是他开始尝试寻找目标,他决定保护一对母子,学习当一个人类,最终产生自我意识。

当然最招牌的,还是身为反派的终结者。

在第一部中,T-800冷血无情,刀枪不入的形象让人闻风丧胆。

第二部中,加入液体设定的T-1000更是威慑力十足,成为经典的反派形象。

而在《终结者:黑暗命运》中,新一代rev9又加入了新功能:固液分离!

它既具有T-800的钢筋铁骨,不会被任何常规武器所伤害。

又具有第二代的液体移动方式,灵活自如,有点像毒液。

更牛逼的是两者还能分开,玩影分身跟你2V1。

在这么一个超强反派的追杀下,主角一行人几乎被碾压,只能一路逃。

这一部《终结者》的动作场面还是很够硬的,无论是从车间一路打到高速的第一场追杀戏,还是在移民监狱中,rev9的大杀四方。《死侍》导演蒂姆迷了都展现了他优秀的动作戏拍摄能力

而最后那场从飞机打到水库,从水库打到核电厂的超长海陆空对战戏,更是让人高潮迭起。

不过最让我想肯定的,是《终结者:黑暗命运》对系列主题的传承:

这一部模糊了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一方面,身为人类的格蕾丝身体被改造的全是机械,另一方面,身为机器人的T-800却像极了人类。那么,决定什么是人类的,到底是什么?

之前三部续集,都在场面上铆足了劲儿想新意,但这真的是《终结者》系列最核心的吗?它的本质就是机器人和人类高科技装备大赛吗?

不,人类之所以能最终战胜机器人,是因为我们有情感,有信念,懂得什么叫牺牲与大义,是因为我们有“情”。

是的,我们不像机器人那样理智,可正是因为我们的不理智,才让我们和机器人相比,有了优势。所以即便在绝对劣势里,人类也不放弃希望,可以为了那一线生机团结在一起,奋起反击,直至实现那微小的成功概率。

所以在丹妮口中,T-800是人了,因为他懂得了情感的力量,不再是那个只是单纯看数字的冰冷机器。

而这些,才是《终结者》系列真正的核。《终结者:黑暗命运》让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和升华。

而最令人感慨的,无疑是阿诺施瓦辛格。

作为终结者系列最大的招牌,片中我们显而易见的看到,他老了,T-800也老了。

所以当他开口,不再是那句“I will be back”,而是“I will not be back。”

而T-800悲壮的结局,故事最后,丹妮和莎拉坐上车,向远方开走。也宣告了老一代终结者故事彻底的落幕。

但《终结者》的精神,永远不会落幕。

《终结者黑暗命运》首映观后感影评精选 9

《终结者:黑暗命运》在北京举行了首映式,片中主演施瓦辛格、琳达·汉密尔顿、麦肯兹·戴维斯、加布里埃尔·鲁纳和本片导演提姆·米勒出席,跟中国观众现场互动。该片的监制詹姆斯·卡梅隆也通过视频出现在银幕上,他表示,这部影片才是自己心中的第三部“终结者续集”。

施瓦辛格表示,1984年第一部《终结者》拍摄时,成本只有650万美金,但影片最终大卖,也让他一跃成为好莱坞的动作巨星,“它让我在好莱坞的电影事业从此一帆风顺”。而他在片中饰演的机器人T800的杀手形象也被观众所熟知。

在拍摄了《终结者2》之后,由于版权原因,詹姆斯·卡梅隆并没有参与此后三部“终结者”的拍摄,也是同样的原因,这三部“续集”的评价并不高。此番卡梅隆、施瓦辛格和片中沙拉·康纳的扮演者汉密尔顿的回归,让观众充满了期待。

施瓦辛格回忆,在一次跟卡梅隆骑摩托车的时候,对方告诉他,自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可 施瓦辛格一听,也很兴奋。而汉密尔顿表示,自己一度以为这个系列已经结束,没有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再度出演康纳这个角色,“这是一个天大的惊喜”。导演提姆·米勒拍摄过《死侍》,他承认自己就是《终结者》的粉丝,“这太难以置信了,我居然成为了这部影片的导演。”不过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了35年,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一日千里,“我们现在用的手机就是一个人工智能的终端,所以在本片中,T800 的对手也要跟上时代,他也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杀手。”加布里埃尔·鲁纳在新片中扮演最新一代的杀手机器人,这是一个几乎不可摧毁的变形机,其液态金属身体能修复每一个伤口。他可以将自己的身体一分为二,人形的身体留下炭黑骨架,两个机器人都可以独立作战。但当一场战斗结束后,这具骷髅会重新进入皮肤。导演提姆·米勒感慨,“这个杀手太坏太难对付了”。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影评 10

《终结者:黑暗命运》主创来华宣传,主演阿诺·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同台,上演回忆杀。

两人演第一部《终结者》是35年前,演第二部是28年前。琳达说,她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又可以回来,她以为已经结束了,卡梅隆给她提到可以再回来时,她非常期待。她说自己非常喜欢Sarah这个强悍、厉害的女性角色,同时也对这个角色非常好奇,过了28年,想看到她有什么样的变化。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她评价施瓦辛格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很荣幸能再次和他合作。

施瓦辛格透露,他跟卡梅隆常骑摩托车,两年前卡梅隆说有一个新的想法,要找琳达加入,他就说自己决定要加入。施瓦辛格夸卡梅隆是一个非常棒的导演,记得1984年的时候,他去卡梅隆那里试镜,没想到得到了角色。当时这部电影只是花了650万美元拍出来的,没想到上映后会那么成功,让他变成好莱坞明星,有机会参与很多动作片。

《终结者:黑暗命运》在剧情方面是《终结者2:审判日》的直接延续。卡梅隆担任监制,导演是拍过《死侍》的蒂姆·米勒。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