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
初读鲁迅先生的文字是在小学,那时候我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句中真意总弄不明白。当时的我只羡慕《故乡》中先生有像闰土那样的伙伴。白天河边陪我去河边捡贝壳,晚上陪我去西瓜地刺猹,我想我也会像迅哥儿一样开心的。可老师说《故乡》这篇文章写出了封建社会对农民精神的压迫,我却怎么也读不出来。久而久之,我和其他同学一样。觉得鲁迅先生的文字可敬又可怕。在即将升入初中的这个暑假里,经老师推荐我读起了先生的《朝花夕拾》,妈妈说这是七年级必读的书目让我好好读。本以为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没想到第一篇《狗猫鼠》就带给了我不小的冲击。
《狗猫鼠》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鲁迅先生仇猫的原因: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要尽情玩弄之后,才吃下去。就和某些人一样“慢慢折磨弱者”,实在是无人性可言。第二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天生一副媚态。第三,总在配对时叫嚣。读到这儿,我不禁对先生的“骂人术”心生赞叹。连写童年回忆都不忘讽刺那些恃强凌弱,幸灾乐祸,喜欢慢慢折磨弱者的与猫相似的人。
《朝花夕拾—狗猫鼠》是鲁迅先生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我想到了热播剧《觉醒年代》里的情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派出十几万劳工参战。众多同胞舍命海外,才换来最终的胜利。但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却被英、法、美、日要求。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而民国亲日派员却主张签约。当爱国学生为维护国家主权振臂高呼时,民国的警察却向他们挥起了警棍。当蔡元培校长、李大钊先生积极营救学生时,政府里有谄媚军阀的官员却主张严惩学生。面对欺压中国的西方列强,她们卑躬屈膝,奴颜谄媚。面对手无寸铁的青年学子和底层同胞,他们却打着正义的旗号,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这媚强欺弱的个性不正是先生笔下唾弃的猫吗?
如今那个风雷激荡的时代已然过去了,但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猫”却没有消失。
我忽然想起我的一位小学同学,因为她胖胖的身材班上一些好事的男生给她取了一个“老母猪佩奇”的外号,她的沉默和周围同学的冷漠让这个名字伴随到她小学毕业。当时的我甚至在庆幸:还好自己默默无闻,不是他们攻击的靶心。现在回想起来,抓住别人弱点不断攻击的男同学、幸灾乐祸的我与猫又有什么两异呢?
翻完最后一页,慢慢合上书本。想起叶圣陶先生说过“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心里”。我想此时此刻的我似乎渐渐读懂了先生那颗深邃的心。
教师评语:人生有几大幸事,读一本好书便是其一。在阅读了《朝花夕拾—狗猫鼠》之后,丽喆同学通过质朴真挚的语言记录下了对未来与现在的所思所想。文章的写作在做到结构简洁合理、内容真实、主题鲜明的同时,首先做到了与作者共鸣,了解作品背景并与作者换位思考。在了解《狗猫鼠》的写作背景之后,联想到风雷激荡的民国时期。将自己置身于与作者同 其次做到了与书共舞,吸收书本的内容、知识与营养,深刻的理解了《狗猫鼠》“借猫讽人”的内涵。最后做到了表达真情实感,通过书籍的阅读思考到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通过回忆一位小学同学被男同学起外号这件事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反思。
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后,我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
《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猫、狗、鼠》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我们已经从语文课本上学了,《猫、狗、鼠》我也很感兴趣,还有几篇我都不感兴趣。《猫、狗、鼠》这篇文章说了鲁迅仇猫的一件事,他也在文章中说明了原因,我虽然不喜欢猫但也不很猫,这篇文章中的隐鼠给我了一种可爱的感觉,我本来不喜欢老鼠,可看完了这篇文章后我有点喜欢上了隐鼠。当看到隐鼠死的那一段,我感觉隐鼠很可怜,当鲁迅认为是猫害死隐鼠的时候,他就开始了报复,他报复猫时我又感到猫很可怜。他后来知道了真正的`凶手时,也没说什么。
看完这本书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那一段时间,也让我看到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有一座房子,里面有许多的老鼠,一天一只猫来到这里吃了好多只老鼠,老鼠被吓得不敢出来了,于是猫想了一个办法。它把自己挂在一个钩子上,一动也不动地装死。老鼠们以为猫死了都钻出洞来。结果猫把它们给吃了。没过多久猫又故伎重演,聪明的小老鼠看见了就对猫说:"嘿,伙计,我们再也不上当了"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聪明的小老鼠上了一次当,就不会再上第二次当了。这也说明聪明的人吃一堑长一智,不会老受坏人的欺骗。
今天读完了《朝花夕拾》,这部作品记叙作者鲁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时期去日本求学时发生的事。用娴熟的手法写成优美的文章,抒发对亲友和往日的师长的怀念。挑选一些难以忘怀的片段、选择个性鲜明的人物,加上生动的描写,使文章更加贴近生活,充满生活气息;人物形象刻画生动,给人深刻的印象。作者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完美结合,使每篇文章都更加出色。作者嘲讽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犀利风趣,语言清新朴实、亲切感人;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批评讽刺;还常常插入相关的传说、故事,增加文章的`趣味。
《朝花夕拾》共有十篇文章,前两篇是在北京写的,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最后五篇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写的。
最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感触颇深,夕拾的朝花、童年的回忆,夹杂着酸、甜、苦、辣。我不得不承认鲁迅先生的骂功真的很一流,以致于他的骂猫也搞得人心惶惶,生怕是什么暗讽。
鲁迅先生的笔从来都被人们比作“匕首”,现在一看,果不其然,连这么一本小小的散文集都充斥着愤怒的火焰,使我在看的时候也存着一丝严肃与谨慎。我不得不说: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些晦涩难懂,以致于《狗、猫、鼠》我读了两三遍也没有搞明白。鲁迅先生的风格真是奇怪,一会儿又赞扬猫、一会儿又仇恨猫。但是实际上他是热爱动物、热爱自由的,他在万生园中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会破颜一笑,但也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悲哀,这种多余的聪明还是没有的好。
鲁迅先生不喜欢猫,原因也是很多的,他不喜欢猫,是因为猫伤害了他的隐鼠,可是后来知道真相后,他还不喜欢猫,对猫还有种憎恶,可见幼小的时候,埋下的一些东西,习惯是一辈子也挥之不去的。其实,鲁迅先生喜欢隐鼠也是由于父亲的缘故,他一直记得父亲讲的故事爸爸墨猴当成隐鼠,隐鼠一些惹人烦的行为,也会让年幼的鲁迅感到有趣,不难看出鲁迅天真且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童年的鲁迅,还没经历沧桑与磨练,还显得活泼可爱。
鲁迅先生写到“其实人禽之辨,本不是这样严”。“他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辨话。”其实人本身也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是你鲁迅先生说的,一步一步进步后,就开始堕落了,说空话还不知道自己说的违心之论。人类这些小聪明,其实还不如没有,有了也倒是多事,被造物主视为多余的聪明。也表达出了鲁迅先生对小聪明极其不屑的一面。
至于鲁迅先生读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猫和狗结仇的事情,自是有些不讲情理,我认为我们对那个故事也不必去理会。恰正是那个故事,说明了狗小心眼儿这件事,可是现实生活中狗其实也不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有童年,只是童年的过法不一样。鲁迅先生的童年自然比我们要坎坷的多,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看法观点也就不同。实际上其中鲁迅先生的观点一些我并不赞同,多少还夹杂着一些童年的经历和长大后的世故带来的'偏见。其实这点也并不奇怪。
总之,我认为《狗、猫、鼠》是我读的最有趣的一篇文章。我读过很多回忆录,《朝花夕拾》是其中最与众不同的一本。夕拾的朝花也一样红!
翻开这位文学巨匠多少年前挥毫写下的篇章,恍如穿梭了光年,来到了那个国人都不愿回到的迂腐旧年代。这位文学巨匠就是众所周知的爱国忠士——-鲁迅。
《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狗。猫。鼠》就震慑住了我。犀利直接的措辞笔锋,话中有话。这小动物仿佛就是人一样,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够,就不甘心一样。
欣赏先生的写作手法,更欣赏他的独到眼光。文章表面上写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用了往事抨击了那些侵略我们国家的人们,他用不同的方法,做了自己力所能及,为鼓舞国家的士气做出了贡献,体现了一份真真切切的爱国情怀!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折磨弱者,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在书上看到一句话:鲁迅的文章,只适于品味而不是浏览。以我的知识面去揣摩他老人家的情感还为时过早,可我已能体会到鲁迅对这个日渐浑浊的世道的无奈与悲切,他用他的笔战斗着,挽救着奄奄一息的中华民族。可这,只在历史的轮回里留下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呐喊与彷徨。
对于我,可能我没有足够的资格与底蕴来钻研这位高于世俗而又不脱离世俗的革命家,但我有一份崇敬的心来瞻仰这位革命英雄!
《狗猫鼠》一篇值得品读的篇章!
《狗猫鼠》代表了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三个阶层。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的寓意非凡,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就是爱憎分明的,为其今后成为文坛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质基础。
鲁迅,是一个高于世俗而又不脱离世俗的革命家。
今天下午我读了鲁迅先生散文中的,读后深受感动。
这一篇文章主要写了鲁先生仇猫的原因和对像猫一样的人的讽刺。主要体现于:
1。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捉了放,放了捉,这样尽情玩弄直到累了才吃下去。
2。猫虽和狮虎同族,却偏有一副媚态!
3。猫总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发出怪叫声使人心烦意乱。
4。也是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鲁迅先生小时候特别喜欢的一种宠物隐鼠曾听说被猫吃了去。自此以后鲁迅先生便见猫就打,即使确认它不是被猫吃了也仍然毫不怠慢。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我们不应该伤害小动物。还要做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让我们加油吧。
鲁迅先生被誉为“民族魂”,他的文字也�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的《狗·鼠·猫》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狗·鼠·猫》是作者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他们散布的“流言”。从表面上看,《狗·鼠·猫》叙述了作者在童年时代对猫和鼠的好恶,而作者对猫的憎恶原因是猫捉到猎物后总要折磨、玩弄一番后才吃下去,到处嗥叫,一副媚态,以及以为猫吃掉了自己心爱的隐鼠。文中的“猫”象征着暴虐者,而“鼠”象征着弱小者。所以,《狗·鼠·猫》实际上是鲁迅先生对现实生活中与猫有类似习性的一类人的鞭挞和讽刺。
在文中,鲁迅先生对猫是“用长竹竿去攻击它们”“追赶,袭击”“飞石击中它们的头”,对鼠却是营救、喂养,而从鲁迅先生对猫和鼠的不同态度中,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弱小者的同情,对暴虐者的憎恨。这就是鲁迅先生对社会上的人物黑白分明的态度。这在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当中也有体现。比如《〈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可以说是封建孝道的“教科书”,面对如此的权威,鲁迅先生毫不掩饰自己对郭巨埋儿、老莱娱亲两个故事的强烈反感表达了对违背人伦的。孝的抨击。再比如《无常》中的无常,爽直而公正,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黑白分明的社会的向往。
现实生活中黑白分明的例子还有很多:宋代的包公铁面无私断案;革命烈士江竹筠承受酷刑坚贞不屈;法国的圣女贞德坚忍不拔面对火刑;意大利的伽利略不畏权威挑战亚里士多德……黑白分明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高尚品质。
社会中的“猫”是令人憎恨的,“鼠”是值得同情的。如果每个人都如鲁迅先生一般黑白分明,社会将会更加公正,生活将更加美好!
今天我阅读了著名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的猫狗鼠的故事让我感悟很深。但在现实生活中,我的观点却与鲁迅先生心中的观点有一些不一样。
在生活中我最常见的就是猫了。在没有读到过这一篇文章之前,我印象里的猫是活泼可爱美丽的。而鲁迅仇猫的原因却是因为。猫和人们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并且他虽然与狮虎同族,可看起来却多了一幅媚态。
我虽然是属鼠的,但是在我眼里黑不溜秋的老鼠似乎比鲁迅笔下的猫要更讨厌。鲁迅先生小时候很喜欢一只银鼠,有一天那只银鼠不见了,鲁迅先生以为是猫吃了他心爱的银鼠,所以他一直找机会对猫这个种类报仇,从家里饲养的花猫,到在街上遇见的野猫,他都没有放过,总是用石头把猫们打的垂头丧气。之后虽然知道了是自家保姆把隐鼠踩死的,自己冤枉了猫,但和猫的感情还是没有融合。虽然现在鲁迅先生已经改变对猫的态度,对猫颇为客气,但鲁迅丑猫的画饼也从此传扬开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并不反感猫吃鼠的自然现象,因为我觉得这是自然界的生存规律,不能人为阻止。
对于狗我也是很喜爱的,如果要把猫与狗幻化成人类的话,那我觉得猫一定是聪明机智灵活的,而狗却是憨厚老实的。鲁迅先生所说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用借物喻人的手法,淋漓尽致的写出了他心里猫的特点,嘲笑了他们的欺软怕硬
这篇文章鲁迅。用一个猫与狗结怨的传闻,嘲笑讽刺了真实社会里那些不同于事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