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西瓜美术教案的设计内容有哪些?设计目的是怎么样的呢?
这是一节特别的阅读课。林老师带着我们阅读了一本绘本,名叫《蚂蚁和西瓜》。这本绘本写了蚂蚁运西瓜的故事。蚂蚁侦察兵来到了一片草地,发现了一块红彤彤的大西瓜。它们这下可高兴坏了,急忙回到蚁巢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大伙们一听,赶紧跑到外面,千方百计地想要把西瓜运走。终于,领头的蚂蚁想出了办法:既然我们运不走西瓜,可以把西瓜变成小块再运回去呀!于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大西瓜被蚂蚁们运回了家。
蚂蚁们这么小,却能搬动大西瓜,更何况我们呢?它们聪明、勤劳、团结,因为它们始终都是一个团体行动,没有一只蚂蚁是单打独斗的。它们能够成功,因为它们坚持不懈。有时候,我们却是因为一些小困难就半途而废。蚂蚁们呢?它们会想出解决的办法,难道我们连蚂蚁都比不过吗?
同在一个地球上,连蚂蚁都比我们聪明吗?没有,它们只不过是有团结合作的精神而已。众人拾柴火焰高,和身边的同学友爱相处,我们也能做到!
今天我看了一本对我很有启发的书《蚂蚁和西瓜》。
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家四口去郊游,在野外的草地上留下了一块儿没有吃的西瓜,四只小蚂蚁发现了
这块西瓜,它们想把西瓜运回家。但是,一块儿西瓜在蚂蚁看来多么的庞大,多么的诱人。为了把好吃的西瓜带回家,
蚂蚁集体出动,去搬西瓜。结果还是搬不动,它们想了一个办法,把西瓜分成小块儿,运回家,先把家装满,再痛快的
饱餐一顿。最后,还在西瓜上玩滑梯,真是太有趣了!
这个故事描写了一群勤劳、聪明、团结、乐天的小蚂蚁,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蚂蚁和西瓜》。
在一个好热好热的中午,有几只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好大的西瓜,他赶紧去喊同伴们来搬西瓜。蚂蚁用触角点点同伴的的触角,告诉他有西瓜。同伴也点点触角表示知道了。很快,所有的同伴都知道了,都急忙跑到那儿。
开始抬西瓜了,蚂蚁同伴们嗨哟嗨哟的使劲抬西瓜,呀!怎么西瓜一动也不动,看来是太重了,蚂蚁同伴们根本抬不动。这时候,聪明的蚂蚁开始想办法。
一只蚂蚁拿来了一个小铲子,蚂蚁同伴们开始拿小铲子铲起西瓜了。上面的蚂蚁铲,下边的蚂蚁吃,很快,西瓜就比刚才少多了,蚂蚁同伴们又开始抬起来。嗨哟嗨哟,咦,怎么还不动?原来,还是太重。这时候,聪明的蚂蚁又开始想办法。
蚂蚁们开始吃西瓜,每个人都放开肚皮吃,蚂蚁同伴们一个个肚子圆溜溜的,像个大肚婆。吃呀吃呀,西瓜渐渐变成了一架漂亮的滑梯,蚂蚁同伴们在滑梯上滑下来爬上去,快活极了!看来,蚂蚁们还真团结,我要向他们学习,和同伴们团结友爱!还有蚂蚁们爱动脑筋想办法,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假期中,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蚂蚁和西瓜》。这本书讲的`是有四只蚂蚁出来找食物,它们发现了一个大西瓜,尝了一口,真甜,就想搬回家。它们搬啊搬啊,怎么也搬不动,就叫它的同伴一起搬,最后终于搬回了家。它们吃得可开心了! 真是人多力量大呀!我真佩服这群团结的蚂蚁!
《蚂蚁和西瓜》讲得是一群蚂蚁和一块西瓜的故事。这一群蚂蚁,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西瓜搬回家,反复上演着“分享”和“分担”的故事。他们分享着甜美的西瓜,分享着劳动带来的快乐,分享着协作带来的成功。他们分担着西瓜搬不动的困惑,分担着搬西瓜的不同工种,分担着西瓜太多带来的储藏室的拥挤。
我们要学会团结,向蚂蚁一样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去克服,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从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得她讲故事,大多是我们小时侯常听的那些,如龟兔赛跑、猴子捞月亮、小红帽……我觉得这些故事得以代代相传是因为这些故事虽然短小却蕴含着深厚的道理、小哲学,所以我愿意也经常给她讲这些故事。
从从她从出生到现在我每天在睡觉前会给她背一段三字经或一、两首唐诗。从她会翻书起我就给她买了许多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经典老故事,并且给她买了洪恩学英语和三字经等一系列光盘,让她可以多方面接触各种不同种类的知识。古今中外各有不同,我不指望孩子能懂或者融会贯通,只希望孩子能从小多接触一些不同的知识,这对她将来长大进一步学习并领会学以致用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以,我这个专职妈妈每周会讲同一个故事并用我认为她能懂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给她讲述。开始她只是认真地听,后来她就能很快地接述我所讲的故事、唐诗或三字经等。她现在更喜欢“看”故事,或者从书上、DVD,总之喜欢能看到的故事,并且学者书上或DVD上的各种动作给我们即兴表演。
现在,从从很喜欢唱歌、学英语,并且对动物、家里常用到或看到的物品的英语名称尤为热衷。所以,我在给孩子书本这种死教材的同时会带她亲身去接触或参观可以让她见到、摸到的或教材。从从也很愿意去动物园,因为动物园里的很多动物她都能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字,这让她很有成就感。
这次我们拿到《蚂蚁和西瓜》的故事书时,从从开始就很兴奋,因为她知道西瓜和蚂蚁的单词,我给她讲了三遍故事还意犹未尽,最后因为太困了不得不放弃。第二天我再给她讲的时候,问她:“从从,蚂蚁为什么搬动西瓜呀?”她奶声奶气地告诉我“西瓜太沉了,蚂蚁搬不动”我当时听了很高兴,因为她从轻重的角度诠释了她心中这个故事的含义,我觉得我的女儿从现在起已经慢慢地运用她自己的哲理去解释她所接触到的事了,她在成长、在进步。这就是我们这些家长最希望看到的结果,这不就是看书的初衷吗?
左后愿我们的小宝贝都能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汲取他们以后人生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养分,在不久的将来能长成一个无愧于己的有用之材。
今天,我读了一本田村茂写的绘本------,蚂蚁和西瓜虽然是一本绘本,但我觉得非常有趣。
绘本说穿了,就是几页精美的图画加上几排文字,虽然少,但是里面的精华,很容易读懂,而且往往里面有一些小小的道理。非常适合年幼的孩子看。
这本书讲的是四只小蚂蚁意外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一开始,它们想靠自己的力量把西瓜搬回去,不想劳师动众。但实在搬不动,只好回老巢搬救兵。可是不管它们怎么努力,那块大西瓜纹丝不动,它们想到挖碎西瓜,一块一块搬回家。从中我感觉到它们团结一心,的精神。
在我们人类社会中,还有许多这样团结一心的例子。比如世界杯上的球员们团结起� 因为他们团结一心,所向无敌,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抗战成就。
虽然,蚂蚁在我们眼中显得那样眇小,但有时候,我们人类还不如那些小小的蚂蚁,有些很自私,很贪婪,也不懂得皮、分享。所以,我们要像蚂蚁那样团结一心,无私奉献,乐于分享!
<<蚂蚁和西瓜>>读后感
我看了一本书名叫<<蚂蚁和西瓜>>,绘本里写的是一个夏天的下午,蚂蚁们发现了一块西瓜,于是,一只蚂蚁就飞快的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大家就齐心合力搬西瓜,但怎么也搬不动,最后用铲子把西瓜铲成一块一块的,再把西瓜运回家,把家里装得满满的,不能再装了。蚂蚁们就把剩下的分吃了,最后把还把瓜皮当成滑梯玩了一天。
读了这本绘本,我被书上的这群小蚂蚁深深的打动了。我想: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向小蚂蚁们一样,团结友爱,遇到困难互相帮助,有好东西大家分享,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我看了一本书名叫《蚂蚁和西瓜》,绘本里写的是一个夏天的下午,蚂蚁们发现了一块西瓜,于是,一只蚂蚁就飞快的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大家就齐心合力搬西瓜,但怎么也搬不动,最后用铲子把西瓜铲成一块一块的,再把西瓜运回家,把家里装得满满的,不能再装了。蚂蚁们就把剩下的分吃了,最后把还把瓜皮当成滑梯玩了一天。
读了这本绘本,我被书上的这群小蚂蚁深深的打动了。我想: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向小蚂蚁们一样,团结友爱,遇到困难互相帮助,有好东西大家分享,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蚂蚁和西瓜》讲得是一群蚂蚁和一块西瓜的故事。这一群蚂蚁,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西瓜搬回家,反复上演着“分享”和“分担”的故事。他们分享着甜美的西瓜,分享着劳动带来的快乐,分享着协作带来的成功。他们分担着西瓜搬不动的困惑,分担着搬西瓜的不同工种,分担着西瓜太多带来的储藏室的拥挤。
我们要学会团结,向蚂蚁一样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去克服,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从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得她讲故事,大多是我们小时侯常听的那些,如龟兔赛跑、猴子捞月亮、小红帽……我觉得这些故事得以代代相传是因为这些故事虽然短小却蕴含着深厚的道理、小哲学,所以我愿意也经常给她讲这些故事。
从从她从出生到现在我每天在睡觉前会给她背一段三字经或一、两首唐诗。从她会翻书起我就给她买了许多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经典老故事,并且给她买了洪恩学英语和三字经等一系列光盘,让她可以多方面接触各种不同种类的知识。古今中外各有不同,我不指望孩子能懂或者融会贯通,只希望孩子能从小多接触一些不同的知识,这对她将来长大进一步学习并领会学以致用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以,我这个专职妈妈每周会讲同一个故事并用我认为她能懂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给她讲述。开始她只是认真地听,后来她就能很快地接述我所讲的故事、唐诗或三字经等。她现在更喜欢“看”故事,或者从书上、DVD,总之喜欢能看到的故事,并且学者书上或DVD上的各种动作给我们即兴表演。
现在,从从很喜欢唱歌、学英语,并且对动物、家里常用到或看到的物品的英语名称尤为热衷。所以,我在给孩子书本这种死教材的同时会带她亲身去接触或参观可以让她见到、摸到的或教材。从从也很愿意去动物园,因为动物园里的很多动物她都能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字,这让她很有成就感。
这次我们拿到《蚂蚁和西瓜》的故事书时,从从开始就很兴奋,因为她知道西瓜和蚂蚁的单词,我给她讲了三遍故事还意犹未尽,最后因为太困了不得不放弃。第二天我再给她讲的时候,问她:“从从,蚂蚁为什么搬动西瓜呀?”她奶声奶气地告诉我“西瓜太沉了,蚂蚁搬不动”我当时听了很高兴,因为她从轻重的角度诠释了她心中这个故事的含义,我觉得我的女儿从现在起已经慢慢地运用她自己的哲理去解释她所接触到的事了,她在成长、在进步。这就是我们这些家长最希望看到的结果,这不就是看书的初衷吗?
左后愿我们的小宝贝都能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汲取他们以后人生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养分,在不久的将来能长成一个无愧于己的有用之材。
路漫漫其修远兮,汝将上下而求索!
瑛禧喜欢看书,用“看”而不是“读”,因为他的表达能力一直强于语言描述力。
他喜欢各式各样的图画书,也总能“另辟蹊径”看到许多我们成人不会关注的细节。
也许是我对书香流动小书包的描述没那么到位,上周三我们拿着这个包往回走的时候,他很木然,没有任何期待,只是在晚餐之后,他好像悠然顿悟要求看书。
最初拿到这本书时,我很喜欢,因为“他”色彩绚丽,对比鲜明,该是吸引幼儿的好图画书吧。
瑛禧更加喜欢,因为他爱吃西瓜。
书的第一页就是一片红红的西瓜,他马上想起在幼儿园学的关于猪八戒吃西瓜的片段,先表演一遍才允许翻页。然后特别关注里面寡欲,蚂蚁用勺子挖西瓜的细节与最后西瓜滑梯的细节,并且不断模仿。
其实,做为成人,我们很容易在翻完这本书时,就会总结书“他”的中心思想是“团结就是力量”也会联想到西瓜对蚂蚁,世界对孩子的大与小的比较。可是,孩子不会一下子理解吧。我想,自我的渺小与面对巨大世界的彷徨,应该是一个慢慢成长与,摸索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立场鲜明的讲清,却不需要孩子真正听懂。
我一直觉得如何“讲书”,是很重要的。
瑛禧的书很多,大部分都是图画书,我们也订阅了《乐智小天地》、《婴儿画报》、《东方娃娃》等期刊。他很喜欢看,也经常要求我“讲书”。“讲”是一个自由发挥的过程,而不是照读。同时,我觉得就目前孩子的年龄和智力来说,家长先讲优于孩子自己先看。而这个“讲”可以是天马行空、自由发挥的,可以循序渐进地给孩子灌输新词汇与新知识,引导他的兴趣,反过来再让他的兴趣来引导家长讲书的重点。
我经常在讲书的时候会问瑛禧生活上的问题,他总会认真思索,然后对照书本内容,自我表达一番。
在《蚂蚁和西瓜》这本书里,他不仅知道了大与小,而且知道了正面推与背面推的区别(第5-6页,蚂蚁搬西瓜的动作,知道了加油的语气和泄气的语气)。
我想,孩子对任何食物的认知、感触与其当初的引导着息息相关吧。只要孩子爱看书,喜欢探索新的知识,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与看某本书必须让孩子懂得此书的中心思想。也许,孩子的新想法会更有益于孩子的自身。一时理解不了没关系,家长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及时发现,及时引导。
毕竟,孩子只喜欢自己理解�
希望,我的宝贝,可以在书中汲取更多有益于自己的只是,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今天我看了一本对我很有启发的书《蚂蚁和西瓜》。
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家四口去郊游,在野外的草地上留下了一块儿没有吃的西瓜,四只小蚂蚁发现了这块西瓜,它们想把西瓜运回家。但是,一块儿西瓜在蚂蚁看来多么的庞大,多么的诱人。为了把好吃的西瓜带回家,蚂蚁集体出动,去搬西瓜。结果还是搬不动,它们想了一个办法,把西瓜分成小块儿,运回家,先把家装满,再痛快的饱餐一顿。最后,还在西瓜上玩滑梯,真是太有趣了!
这个故事描写了一群勤劳、聪明、团结、乐天的小蚂蚁,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书的名字叫做《蚂蚁和西瓜》。
《蚂蚁和西瓜》这本书主要讲在一个好热的夏天的下午,蚂蚁们发现了一块西瓜。真好吃呀,赶紧搬回家吧。西瓜很大,蚂蚁却很小。哎呦!哎呦!还是搬不动,快把大家喊过来吧。喂……喂……在草地上发现好东西啦!蚂蚁们齐心合力想办法把西瓜搬回了家。它们吃呀吃呀吃的好饱呀!蚂蚁把西瓜皮做成西瓜滑梯。
《蚂蚁和西瓜》这个故事告诉我:蚂蚁非常聪明、勤劳、团结。我从中懂的了遇到问题努力想办法,齐心合力,团结就是力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读了《蚂蚁和西瓜》这本书,我觉得小蚂蚁的本领很强大,居然能把那么一块又大又红的西瓜搬回家。讲故事啦!
一只小蚂蚁发现的大西瓜,可是他怎么也搬不动,于是叫了一群小蚂蚁来帮忙,但是还是搬不动。一只聪明的小蚂蚁提议到:“咱们这样子搬下去也不是办法呀?那么我们一小块地搬回家吧!”于是,小蚂蚁们齐心协力,背地背,抬地抬,将大西瓜胜利地搬回了家。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团结力量大!
有一天,一群可爱的小蚂蚁发现了一个大西瓜,高兴极了!可是,它们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
于是,它们回到洞穴,叫来了一群蚂蚁来帮忙。可它们还是搬不动西瓜,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蚂蚁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大蚂蚁和小蚂蚁都拿着一个小铲子,把西瓜一大块一大块地挖了起来,然后,各自把一块块西瓜搬进洞里。
可是,还有一大半的`西瓜没搬,它们的洞里已经装满了西瓜。没办法,大家只好把西瓜一口口吃掉,饱餐一顿。吃完了西瓜,蚂蚁们的肚子变得好大好大。吃完留下的西瓜皮该怎么办呢?大家想了想,决定把西瓜皮变成一个滑滑梯。
就这样,有些蚂蚁拿着叶子往下滑,有些蚂蚁把西瓜皮当成了游泳池,拿着游泳圈在西瓜皮上滑来滑去。
多么开心的一天啊!蚂蚁们玩得可开心了。蚂蚁们这种团结的力量,值得我们学习。
这是一节特别的阅读课。林老师带着我们阅读了一本绘本,名叫《蚂蚁和西瓜》。这本绘本写了蚂蚁运西瓜的`故事。蚂蚁侦察兵来到了一片草地,发现了一块红彤彤的大西瓜。它们这下可高兴坏了,急忙回到蚁巢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大伙们一听,赶紧跑到外面,千方百计地想要把西瓜运走。终于,领头的蚂蚁想出了办法:既然我们运不走西瓜,可以把西瓜变成小块再运回去呀!于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大西瓜被蚂蚁们运回了家。
蚂蚁们这么小,却能搬动大西瓜,更何况我们呢?它们聪明、勤劳、团结,因为它们始终都是一个团体行动,没有一只蚂蚁是单打独斗的。它们能够成功,因为它们坚持不懈。有时候,我们却是因为一些小困难就半途而废。蚂蚁们呢?它们会想出解决的办法,难道我们连蚂蚁都比不过吗?
同在一个地球上,连蚂蚁都比我们聪明吗?没有,它们只不过是有团结合作的精神而已。众人拾柴火焰高,和身边的同学友爱相处,我们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