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拼音兴趣班期末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篇)
恰逢端午节,我园举办了“爱在端午”为主题的幼儿园亲子端午节活动,此次活动圆满的结束,再次我园全体幼师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读过了一个温馨又开心的端午节活动,现就此次幼儿园端午节活动做个总结。
20__年6月__日上午,__幼儿园开展了包粽子比赛的活动,让幼儿宝贝们与自己的父母一起体验了怎么包粽子,并由幼师们解答端午节的来源以及为什么吃粽子等,让幼儿深刻了解了粽子的来源,弘扬了祖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们知道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都是端午节,以及端午节的一些习俗等,这个活动既锻炼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有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
在做完包粽子的活动后,小朋友们还与各位家长进行了亲子趣味活动——拔河。整个幼儿园端午节活动现场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在拔河完成以后,又开始了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活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们的参与兴致很高,同时家长们也很配合,整个活动现场井然有序。
活动的最后,我们开展了打水枪的游戏,家长与小朋友包括老师们都相互嬉戏玩耍,进一步的增强了小朋友与老师、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这次幼儿园端午节活动节目丰富,活动效果好,通过这次活动,让小朋友们对我国端午节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动手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加强,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气氛。同时让老师们与家长、小朋友们的距离更近了一部,为后续的活动展开做好了铺垫,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__幼儿园端午节活动的完美的。
这就是我园关于此次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谢谢!
这次幼儿园的拼音兴趣班教学活动结束了。经过近一个月的教学实践与摸索,我对拼音教学作了如下反思: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较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现在拼音教学已经结束,学生们从掌握简单的“a、o、e”逐渐到难度较大的“z、c、s;zh、ch、sh、r”,一路这么“风尘仆仆”地走过来,作为老师还真有一种成就感。反思自己的拼音教学,我有以下一些收获:
1、在听故事、讲故事中学习拼音。
比如在学习前鼻韵母“an 、en、 in”时,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这一只小猴子,名叫安安。小朋友们先一起和跟他打声招呼,(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n的读音,练读an)在读准了an以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把故事编下去:有一天,安安的'妈妈对他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应该一个人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小猴子出发了。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了一个小房子,安安想进门看看房子里有些什么那他要先做什么呢?在这引导学生说出摁门铃,从而引出en的学习,安安走进小房子后看到了电视里在播放天安门图片(再次引出an的学习)同时安安还听到了音乐《我爱北京天安门》(最后引出in的学习),这样整堂课在这个编故事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前鼻韵母“an 、en、 in”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既训练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
2、儿歌串连
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字母的发音,还是规范字母的形式,我都运用了大量的儿歌,有的是传统的儿歌。例如。“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有的是我为了教学需要,自编的儿歌。
3、游戏活动。
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韵母,根据音节猜图画等)、传一传(一个接一个把看到的音节传下去)、变一变(用电线折成字母)、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声母一生出韵母,拼成音节读出来,谁读得快又准,谁就赢了,赢者可以刮对方鼻子)、 小白鸽送信(信封上用音节写着送信人名字,读对了就能送对,给送对的一份礼物)、长颈鹿请客(叫出用音节标出的菜名)、考一考(拿卡片去考别人)“等。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碰到过一些难题和障碍,总结一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有些是来自于拼音本身的,如形近的声母、韵母较多,给学生的分辨带来了困难。“b”和“d”、“p”和“q”,仅半圆的位置不同而发音不同,而半圆的位置与声母的本音之间又毫无本质联系。又如声母的发音难以弄准。“n”和“l”、平舌音和翘舌音。
2、有些来自于方言环境的影响。在教学中有这么一个案例:我在教学生发“n”和“l”时,有些学生总也分不清。仔细分析发现并不全是学生口舌不灵,更有可能是来自于“听觉障碍”。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他们所在环境里不甚标准的发音影响,造成他们脑海里“先入为主”的思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去思索去解决。
总之,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相信只要创新地设计教学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就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地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童年时代,我渴望着有一天,许多孩子像一群小鸟围在我的身旁一起唱歌、做游戏,争先恐后的喊我“老师”,现在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并且在我所热爱的岗位上默默奋斗工作已经六年,班主任工作也正一步一步有序的展开着。
一、注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水平。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由于现代家庭的特殊环境,使得不少幼儿失去了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主要表现为:一顿饭吃完后满桌都是饭菜;洗手草草了事,有的洗下来后身上、袖口、地上都是水;玩具玩好乱堆放,弄得满地都是等等。只有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为基础,才能让他们在幼儿园愉快地开展一日活动。
培养自理能力时,对幼儿在不同阶段应作出不同的要求。如在指导幼儿洗手时,对于大班的孩子则要求他们能将袖子卷好,按顺序、正确的洗手,能保持地面无水。有些自我服务的内容对幼儿来说比较难掌握,也挺枯燥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应该怎样怎样做,逼真孩子一次一次练,这种效果一定没有提高孩子兴趣,引导他们自发的去练习见效的快。例如,看似一个简单的系鞋带动作,其实这需要大脑与左右手的小肌肉高度配合。孩子系鞋带时要么打了许多死结,要么索性不系,拖着鞋带到处走,有时就把脚往老师眼前一伸。后来一想,何不编个小儿歌,让孩子边念,边学着系鞋带。于是就教孩子们念起了:“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变成两圆圈,再来握握手。”的系鞋带儿歌,小朋友们十分乐意的接受了。当然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需要贯彻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当中。
二、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观念及习惯。
幼儿的行为,充分反映了他们参与社会交往,适应周围世界的能力,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身心发育和成长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对正处在成长期的幼儿,教师的表率作用对他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常常会在家里或幼儿园里听到孩子们说:“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或者“老师教我们这样做的。”可见,幼儿观察是何等的细致。这些都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做到事事严于律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平时也要注意经常检查自己,一旦发现自己做错了的时候,要敢于在孩子们面前承认错误,这一点,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个别幼儿的情况,我加强了个别教育。徐宇超小朋友从农村转学而来,各方面行为习惯较差,我们在平时的点滴行为中对他进行督促、教育和鼓励,现在他已经能有意识要遵守班级纪律。潘鹤亭小朋友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行为,老师通过一次次谈话、接触,先培养他与老师的感情,慢慢引导他为班级体服务,如分发玩具,搬桌椅,增进他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机会,慢慢的小朋友的告状声就少多了。
三、转变教学观念,在活动中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进步,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改进,现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观念,即幼儿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只是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应主动适应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
本学期我园在教学中打破了各个科目领域的划分,根据新课程教材的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机地将各个领域知识加以融合。这不光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幼儿来说也更加注重了各方面能力的锻炼。
根据教材中各个主题的目标,精心地进行每周的集体备课,在课前的准备方面,打破了以往的由教师一人准备到底的情况,而是充分发挥幼儿和广大家长的积极性,一起收集资料,往往是在主题开展以前,就收集到了许多方面的材料。在收集的过程中,增加了幼儿的参与性,他们多了一次了解的机会,潜移默化地丰富了幼儿这方面的知识。在课上更加注重让幼儿将学到的本领加以展示、总结、归类,从而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大家的知识。在新教材的指导下,活动中加强了幼儿的动手训练,让每个幼儿都有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并没有彻底得告别这个主题,而是通过主题墙,让幼儿把收集到的资料、活动中的成果展示出来,把主题活动进行延伸,让孩子有一个体会、回味的机会。
四、教师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做到家园同步。
我园的办园特色是家长工作,因此我把家长工作同样也放在班主任工作重点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前面提起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就通过家长园地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的时间,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每月不定时的家访,则能让我仔细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更全面的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家园联系册便是老师与家长交流的最好方式。有的家长非常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但由于工作忙,与老师见面少,他们就在家长留言上仔细将幼儿的言行如实反应,并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给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就认真翻阅有关资料,有时还向其他老师讨教,争取给家长最满意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