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课情况总结6篇

学校网课情况总结(通用6篇)

学校网课情况总结 篇1

从疫情的爆发开始,武汉封城以后,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也随之打响。处在贵州边缘南部小县城的我,一名老党员教师,每天宅在家,看到医务人员、干警、领导干部忙碌于为抗击疫情作准备,心里也是无比的焦急,但又使不上力。特别是每天看到武汉疫情灾区中的报道,更是泪流满面。许多同志和我一样宅在家里,除了向一线的专家、英雄、白衣天使致敬;向感动于身边的榜样学习,荔波最美的逆行者——90后的潘仕聘、80后的覃亮鼎,以及在一线参与建设武汉“雷神山”志愿者、勇敢荔波人——杨小标,默默为他们加油!祈祷他们平安归来!也会不时抱怨宅在家的煎熬,各种排查表格的收集填写上报,对不接电话不回信息家长的担心、埋怨等。静下心来对照,宅在家的我们是如此幸福,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宅在家的我们应该提高思想认识,虽然现在帮不上一线的忙,但是我们应该发挥我们教育人的作用,疫情总会过去,国家需要发展,面对暂时的狂风骤雨,众志成城,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携手同心,没有跨越不过的障碍。

国难当头,人人有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宅在家的贡献不仅仅是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控,配合社区开展工作。宅在家的日子,我们要更多关心学生,认真、耐心坚持通过电话、钉钉、微信、家长群等渠道对学生家庭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推送相关信息,排查在外师生信息,做好各种役情信息报送;宅在家的日子,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役情过后如何育人教书,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取得信任,共同配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联系役情抗战的感人事迹教育孩子,不要再去追逐外表光鲜亮丽的明星,要知明理懂感恩,要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为国出力奉献的科学家们、保家卫国的解放军、许许多多在平凡岗位默默为国献力的人为学习榜样。教育孩子要从小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树立长大报效国家的宏伟志向;宅在家的日子,我们要谋化开学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规划自己新年的发展目标;宅在家的日子,我们要强化师生、家长思想意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出门、不串门、不聚集,加强自我防护,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守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后期的停课不停学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为开学工作做好坚实的各项后勤保障。

我们坚信,只要人人坚持认真履职,共同携手抗役,时刻把疫情防控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我们一定会打赢疫情阻击战!

学校网课情况总结 篇2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法照常开学,孩子们的学习不容等待,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文件精神,开展“网络授课”。我们五年级教研组主要采用“名校课堂”+“直播教学”的学习形式。在经历了前期的迷茫彷徨,中期的直播狂欢,后期的突破瓶颈之后,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线上教学渐渐接近尾声。

线上教学一开始,针对采取何种形式,我们是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的。因为河南省教育厅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每周一到周五在电视上播放河南省名校名师的直播课,并且排出了相对来说比较详细的课表。因此我们大部分老师都选择依靠名校进行线上教学。一来名师资源难得,平时想听也是听不到的。二来我们自己的教师直播教学零经验。两相一比较,肯定会更倾向于听名校课堂。再者,我们教师在家无课本教材、无教参、无电脑,属于三无人员,拿什么底气去给学生直播新课?

每天早上一到开播前几分钟,我就在钉钉群里布置观课打卡,再去微信群里提醒大家做好观课准备,认真思考,做好课堂笔记等等。听完课,我就针对本节课的课堂重点给学生布置作业,下午学生提交的差不多了,就挨个给学生改作业,不仅全批全改,每天的评语里我还加上一句鼓励性的话语。变着法儿鼓励学生好好写,写好点。改完作业就在钉钉群里进行作业反馈。就这样过了两周,迎来了我们的第一篇作文:谈谈上网课两周来你的学习情况。看到学生提交上来的作业,我发现了大家听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梳理了出来:不能保证听课效率,容易分心、走神;语文课上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的时间就说出答案。

学习应线上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它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所以在正式的线上教学前,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设备、网络情况、学习环境等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以班级群为阵地,号召每一个家长和学生一起动手,为今后的线上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了好环境,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更有效的展开。

该既不囿于学校围墙之内,又不困于时间、地点之限。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线上教学”以其时空上的自由性,成为沟通师生双方教与学的首选方式。课上学生们积极性还挺高的,可能觉得很有新鲜感,所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气氛很是热烈,这一点比在课堂上教学更加显著,这是很好的一面。

但是线上教学也有不利的一面,课上我看不到每个学生,无法看到学生的听课状态,不能及时地进行听课效果反馈,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课堂管理。另外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我也不能点名提问某个学生问题,了解他的思维状态,不能实现小组交流,这样的方式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很有限,让我无法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去调整授课步调。

这段时间我们班作业书面作业、古诗背诵和名著阅读为主。每天的作业我都是及时批改和有针对性和鼓励性的评价,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个人并要求大家认真订正。每天批改完作业后,我都会对今天作业中出现的亮点和共性问题进行整体反馈,以文字和图片或视频讲解等形式发送到班级群。对于学习不积极或者作业问题比较大的学生,我会单独联系家长和学生,力求每一位同学都不掉队。

直播教学是新的挑战,在这样的线上教学中我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会努力战胜困难,完善自己。

学校网课情况总结 篇3

又是崭新的一天,初一年级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工作按照统一部署,在全年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有序开展着,不断完善着。

一、今日线上教学亮点

1、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四门学科的老师进行了线上教学工作,对孩子们做了线上辅导,指导同学们自主完成了学习任务。

2、老师们综合采用“资源包+在线辅导、互动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情境、游戏、故事于一体,学生学习兴致浓厚,参与热情高,互动积极。课后有作业,有反馈,做到一课一得。

3、各班班主任老师积极引导班级学生参加自主学习活动,老师们有学习指引,有学习内容安排,有线上作业要求,线上线下相结合。

4、家长大力支持线上教学工作。部分家长每天陪着孩子一起参与线上教学,督促孩子们准时按课程表参加学习并完成作业,为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肯定。

二、今日线上教学优秀教师薛凤娇老师的心得体会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隔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但是我校领导在第一时间做到了“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全体教师也在积极推进线上教学。作为一名初一语文教师从xx月xx日起我在钉钉群开始发布了打卡任务,每天让学生们晨读、练字、做阅读理解。但是进行了一周效果不是很明显,参与的学生不多,作业质量也并不高。后来在年级组、语文组的统一安排下,有了初一年级组的线上学习课表,不仅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时间参与学习,也让各科教师能够更好的安排学习内容。使得整个年级的线上教学更加的有条理、高效。我们语文组的彭组长也组织了语文老师研讨线上教学工作,使我明确了语文教学方向——每天让学生积累一首古诗,阅读名著思考问题并适当的进行心得分享,让我不在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迷失方向。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不仅关注着语文教学,我也随时关心着其他学科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并没有参与进来,于是我一个个打电话问清楚情况并且召开了一次班级语音会议。给大家提出了线上学习的要求,制定了线上学习的奖励制度,每周进行一评比,奖励两个优秀小组和两个优秀学科。让学习委员做到一日一公布,随时监督同学们的学习状况。让课代表们每天在晚上七点将当日该科的参与人数、欠交作业同学、优秀作业同学进行简单统计发给家长们,让他们也能每日明确孩子们的线上学习真实情况。通过各科教师的辛苦付出、班干部的积极配合、家长们的支持,现如今线上学习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同学们参与度提高了,被评为优秀作业的同学越来越多。每周五七点钟的班级会议也成为了一次大家交流学习心得的平台,小组长们对小组成员一周的学习进行小结,表扬做的好的,督促那些不积极参与的。渐渐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都想着为小组出一份力,我相信这样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所收获。

最后,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我能站在三尺讲台上和同学们说:“冬已尽,春已来,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更想听到同学们唤我一声“薛老师”。

三、今日线上教学瑕疵

1、同学们整天宅在家里,如何让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呢?能否在家长的督促下,让学生按时做眼保健操、做小学时的广播体操,进行跳绳、太极、舞蹈、啦啦操、形体操等进行身体锻炼呢?这一点,咱们初一还没有全年级进行统一安排,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如果有,相信有的家长也会和孩子一块儿,投身快乐的运动中去。

2、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咱们初一如果还能开设美术、音乐课程,丰富孩子的学习生活,定期向学生推送美术、音乐资源包,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鼓励学生大胆创造的话,那就近乎完美了。当然了,如果孩子们能自行欣赏生活中的艺术,那一定也会增强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思想觉悟的。

四、今日线上教学共勉

在全体初一教师共同努力,班主任、学科组通力合作,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下,今日的线上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个良好的效果,我们将再接再厉,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授课形式,力求线上教学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学校网课情况总结 篇4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学生也不能如期开学。线上教学对于家长、对于学生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对于没有网络授课经验的老师来说,也是一次挑战。我们依据学校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在同组老师共同网络教研的帮助下认真开展线上教学,自2月7日开始进行“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学习以来,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现将线上教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及时了解和排查班级学生看课的情况,确保每一个学生的家长都能利用多媒体让孩子看到网络授课。

我第一时间利用钉钉或者QQ班级群进行情况统计,一方面统计当前已具备线上学习能力学生家庭,指导学生家长下载并注册钉钉、在电视上搜索看课频道,绝大多数家长当天即可登录平台,使用各项功能参加线上学习。另一方面对个别不能熟练使用钉钉的家长进行电话个别指导,在线上课程统一开课之前,保证了每个学生家里都有一位家长能够熟练操作钉钉和收看《名校课堂》的课程直播。

二、对每个孩子的线上学习进行跟踪了解。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自觉性不足,家长重视程度也差别很大,为了督促每位学生正常按时上课,我每天早上按时提醒家长,让孩子提前做好上课准备,在班级群安排好课前打卡、朗读打卡等,并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假期时间作息表,尽量让孩子在家里也保持课堂的上课气氛。通过班级群了解学生看课情况。课后根据课堂学习的知识重点并布置当日作业,巩固学习成果。直播课程结束后,一对一批改作业、点评作业,对每个学生出现的作业错误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三、讲授新课前,提前找好优质的预习资源,为学习新课做好基础。

利用好网络资源,从互联网中汲取对自己教学有帮助的知识理念,是作为教师的自己今后的必修课。我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平台,精选适合本班孩子学习的微课预习资源,在每节新课讲授之前,提前发给家长作为预习作业让孩子观看,并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预习,不仅保证了预习的质量,还能提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四、提前为开学后的复课做出准备。

自律性强的孩子,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而后进生自律性较差,个别同学不能坚持听完线上的学习活动,线上学习效果不好,开学后差距越大,后进生学习肯定更吃力。因此,要了解每一位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尤其要关注后进生。线上教学的形式限制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不能及时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返校后,要对对知识重点进行梳理,温故而知新。开学后,根据学习情况分层布置学习任务,反馈学习情况。

学校网课情况总结 篇5

停课不停学,老师成“同学”

开学的前两周,第三小学以云校直播课程为依托,采用“教师导学+云校共学+师生交流”的线上教学模式,在云校的新型课堂里,老师和学生是云端学习的亲密伙伴,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老师们根据云校课表安排,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带着思考走进每一节课,并随时在线上为学生们解决技术问题,为学生的线上学习保驾护航。

陪伴学习,课后答疑

云校的每一堂课,三小老师们都和同学们一起进入云校课堂,积极在讨论区与授课老师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三小老师们会总结出当天课程的重点知识分享在学习群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布置适量作业并及时批改,针对批改中发现的易错点、难点,为学生录制详细的作业讲解微视频。学生还可以与老师一对一连线沟通,最大化地保证云端教学的教学效果。这种线上线下“双师”模式的默契配合,既保证了课堂质量,又提高了孩子线下复习巩固的效率,获得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线上教研,优化教学

针对如何更好开展线上教学、居家学习,各科组定期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结合云校的课程与教学实际,在预习指导、作业布置、课后辅导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讨,确保线上教学工作高质量进行。三小的校领导和教学处行政高度重视线上教学工作,积极开展线上巡查,及时了解老师们的教学相关工作情况,给出必要指导,严把质量关。

云校师生聚,线上添妙趣

益智课程作为第三小学的特色课程,一直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和社会的认可。学校在接到承担云校特色活动课的任务后,迅速展开教研,研讨如何将线下已形成体系的益智课程转换成线上课程。

反复打磨,呈现最佳效果

“一群人托举一个人的精彩”,第三小学费聿玲校长如是说。每位在云校上课的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是孤军奋战,而是群策群力。为了上好一节课,执教老师都先在科组内试讲,根据科组老师们的建议打磨出初稿。然后在三位校领导面前试讲,校长作为把关人,为执教老师提出许多切中肯綮的建议,执教老师再进行修改,如此循环直到正式直播的那一天。很多时候几位校领导都陪伴执教老师修改教学设计直至深夜,一节课听四五遍,不断为老师们指明改进方向,费校长常说“要以孩子们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让全体教师深受启发。一节节凝聚着全体教师智慧的益智课,就在集体的切磋琢磨和领导的严格把关中完成了。

云端见面,思维碰撞火花

《巧移火柴变魔术》、《玩转九宫图》、《智取王位》、《智闯七巧国》、《小翻板,大智慧》、《五宫算术棋》,“云校”平台上,第三小学的益智课堂已经六次和孩子们见面了。益智课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次直播课都人气爆棚,四次荣登人气榜首。

相隔云端的师生,在线上积极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讨论区的热烈回应,让课堂的氛围活跃融洽。三小的数学教师们还设计了一个巧思,每节益智课的情境都和前后一周的益智课紧密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连载故事”,孩子们每周参加益智课学习,就像在“追剧”一样,跟随故事中的主人公冒险,用智慧获得宝藏。

云校相聚,三小精彩亮相

4月1日,云校开放日迎来了第三小学专场,6位老师提前2周开始准备,精心备课,在校领导的用心指导和科组的全力支持下,授课教师不断改善教学设计。开放日当天,第三小学的专场顺利举行,老师们精彩的讲述、精致的课件、精心的设计,得到了孩子们热情的回应。至此,第三小学已有11名教师在云校亮相,每一次的授课背后,都是无数次的集体备课和共同打磨,彰显三小集体的凝聚力和合作力。

空中课堂,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小学学生积极参与云校学习,屡次在参与度排行榜前列。学生在云校上课后,经常意犹未尽地与任课老师讨论他们在课上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益智器具,主动与老师交流收获。

“云”相遇,“爱”相连。第三小学在线上教学阶段,依托云校为学生搭建了富有趣味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知识的云端快乐翱翔,未来第三小学将继续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课堂,更好地展示和发扬学校特色。

学校网课情况总结 篇6

停课不停学,老师成“同学”

开学的前两周,第三小学以云校直播课程为依托,采用“教师导学+云校共学+师生交流”的线上教学模式,在云校的新型课堂里,老师和学生是云端学习的亲密伙伴,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老师们根据云校课表安排,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带着思考走进每一节课,并随时在线上为学生们解决技术问题,为学生的线上学习保驾护航。

陪伴学习,课后答疑

云校的每一堂课,三小老师们都和同学们一起进入云校课堂,积极在讨论区与授课老师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三小老师们会总结出当天课程的重点知识分享在学习群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布置适量作业并及时批改,针对批改中发现的易错点、难点,为学生录制详细的作业讲解微视频。学生还可以与老师一对一连线沟通,最大化地保证云端教学的教学效果。这种线上线下“双师”模式的默契配合,既保证了课堂质量,又提高了孩子线下复习巩固的效率,获得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线上教研,优化教学

针对如何更好开展线上教学、居家学习,各科组定期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结合云校的课程与教学实际,在预习指导、作业布置、课后辅导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讨,确保线上教学工作高质量进行。三小的校领导和教学处行政高度重视线上教学工作,积极开展线上巡查,及时了解老师们的教学相关工作情况,给出必要指导,严把质量关。

云校师生聚,线上添妙趣

益智课程作为第三小学的特色课程,一直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和社会的认可。学校在接到承担云校特色活动课的任务后,迅速展开教研,研讨如何将线下已形成体系的益智课程转换成线上课程。

反复打磨,呈现最佳效果

“一群人托举一个人的精彩”,第三小学费聿玲校长如是说。每位在云校上课的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是孤军奋战,而是群策群力。为了上好一节课,执教老师都先在科组内试讲,根据科组老师们的建议打磨出初稿。然后在三位校领导面前试讲,校长作为把关人,为执教老师提出许多切中肯綮的建议,执教老师再进行修改,如此循环直到正式直播的那一天。很多时候几位校领导都陪伴执教老师修改教学设计直至深夜,一节课听四五遍,不断为老师们指明改进方向,费校长常说“要以孩子们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让全体教师深受启发。一节节凝聚着全体教师智慧的益智课,就在集体的切磋琢磨和领导的严格把关中完成了。

云端见面,思维碰撞火花

《巧移火柴变魔术》、《玩转九宫图》、《智取王位》、《智闯七巧国》、《小翻板,大智慧》、《五宫算术棋》,“云校”平台上,第三小学的益智课堂已经六次和孩子们见面了。益智课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次直播课都人气爆棚,四次荣登人气榜首。

相隔云端的师生,在线上积极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讨论区的热烈回应,让课堂的氛围活跃融洽。三小的数学教师们还设计了一个巧思,每节益智课的情境都和前后一周的益智课紧密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连载故事”,孩子们每周参加益智课学习,就像在“追剧”一样,跟随故事中的主人公冒险,用智慧获得宝藏。

云校相聚,三小精彩亮相

4月1日,云校开放日迎来了第三小学专场,6位老师提前2周开始准备,精心备课,在校领导的用心指导和科组的全力支持下,授课教师不断改善教学设计。开放日当天,第三小学的专场顺利举行,老师们精彩的讲述、精致的课件、精心的设计,得到了孩子们热情的回应。至此,第三小学已有11名教师在云校亮相,每一次的授课背后,都是无数次的集体备课和共同打磨,彰显三小集体的凝聚力和合作力。

空中课堂,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小学学生积极参与云校学习,屡次在参与度排行榜前列。学生在云校上课后,经常意犹未尽地与任课老师讨论他们在课上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益智器具,主动与老师交流收获。

“云”相遇,“爱”相连。第三小学在线上教学阶段,依托云校为学生搭建了富有趣味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知识的云端快乐翱翔,未来第三小学将继续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课堂,更好地展示和发扬学校特色。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