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实习报告总结体会合集三篇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总结体会(精选3篇)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总结体会 篇1

实习目的: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睹大自然神奇的风采;更主要的是观察校道上主要树木,后山的主要植物;地质地貌,了解其形成过程。学会用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地质变迁过程和现象。使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0__年6月9日,星期六,天气大雨转晴。我们跟随陶老师和胡老师从榕园广场出发进行实习

一.认种

首先是胡老师给我们讲解路口的铁树,铁树的茎干都很粗壮,植株高度可以达到8米,而在我们学校的只有2至3米高吧。花期在7~8月。雌雄异株,雄花在叶片的内侧,雌花则在茎的顶部,胡老师给我们讲解的铁树是雄株,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雌花。接着就讲到了校园最为壮观的校道上的小叶榕,树性强健,绿荫蔽天, 几乎从树冠拖下来的长长的胡须是它的气生根。转了个弯,老师说把我们领到了一棵小树旁说是芒果树,我们很惊奇,果然抬头一看看到了好多只青色的长势甚好的芒果。于是有人说可以吃吗,胡老立即敏感得说:“我们在野外,无论野外的食物看上去有多诱人都是不吃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野外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个。老师还提到了传说中的断肠草,一片叶子就可以杀死一头牛。“所以你们想想,你们跟牛比谁强壮呢?”老师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08年的广东市民请北方来的客人喝粥,去野外采取新鲜食材,结果采了断肠草,一家人连带朋友都死了。提醒着我们在野外就不可以就地取材,不要对于自己的认种能力太过自信,大自然很大充满未知。

老师又到了一棵树下,摘了一片叶子,叶子流出了白色乳汁,“桑科榕属都有这个特点。”听到这里,我们也大概知道了这棵也是榕树了。根据它的叶子比小叶榕大,所以就叫做大叶榕了。但是它的根比小叶榕要发达,气生根却不比小叶榕。另外,大叶榕是落叶乔木,这一点也不同于常绿树种小叶榕。在后来老师又讲了高山榕,高山榕, ,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特点是: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紫荆,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现在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洋紫荆,亦名紫荆花,但与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极不相同的。

羊蹄甲,为豆科乔木或直立灌木植物,高7-10米;树皮厚,近光滑,灰色至暗褐色。羊蹄甲与香港市花红花羊蹄甲很相近,容易混淆,属豆科,该种花淡红色,花后结荚与后者花紫红,花后不结荚相区别。该种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常作行道树植路边。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3种千屈菜科的植物。

木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原产印度。高10-20 公尺。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

紫薇,别名入惊儿树、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中国华东、华中 、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 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 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 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紫薇也是山西晋城市市花。

细叶雪茄是常绿小灌木,株高尺,全株平滑而略生皮孔.叶线形或披针形小而多,先端渐尖而基部钝圆,叶柄短或无.花小而数量多,腋生,色粉红或紫红.蒴果长椭圆形似雪茄.花期全年.

串钱柳是一种非常耐寒且极具吸引力的灌木,树皮呈灰色,花序穗状,树枝和花序柔软下垂,花期四月,木质蒴果。串钱柳是非常优美的观赏花木,干形曲折苍老,小枝密集成丛。叶似柳而终年不凋,花艳丽而形状奇特,花序着生在树梢,只看雄蕊而不见花朵。雄蕊 ,数量很多,花丝很长,颜色鲜艳,排列稠密,整个花序犹如一把瓶刷子,挺立于灌丛之中,随风摇拽,妖艳夺目,风韵独特,姣美殊常。串钱柳这名字得名于它独特的果实。木质蒴果结成时在枝条上紧贴其上,略圆且数量繁多,好像把中国古时的铜钱串在一起的感觉,加上柔软的枝条如扬柳一般。

之后老师又讲了4种桃金娘科的植物。

桃金娘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桃金娘的果实,又名桃娘、棯子、山棯、仲尼。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

红千层桃金娘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原产澳大利亚,阳性树种。 红千层叶如披针,似罗汉松叶而终年不凋,四季常青,嫩枝和叶片披白色柔毛,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3~7月份,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可作奇丽的插花。该树种耐烈日酷暑,不很耐寒、不耐荫,生长速度快,春栽苗当年可长达1~1.5米,耐旱、耐涝、耐瘠薄、耐修剪,可根据绿化需要,修剪成各种图形,盆栽缸栽可随意修剪成理想的株高和形状,成为高贵盆景,有人见人爱的奇树奇花之称。

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以及对我们的细心指导和帮助。相信我们都将会积极总结这次宝贵知识与经验 。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总结体会 篇2

一、前言

(一) 时间:20__年11月16日

(二) 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道和后山

(三) 实习目的

实地观察柳江盆地的构造地貌,了解地质作用,地质现象,进一步充实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野外实习与课堂所学的知识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得出结论,对课堂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实地考察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培养了我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勇于探索,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 地理状况

珠海地区气候宜人,冬夏季风交替明显,终年气温较高,属南亚热带与热带过渡型海洋性气候。珠海海岸线长604公里,有大小岛屿146个,故有“百岛之市”的美誉。珠海市区内陆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以平原(占25.5%)、丘陵(占58.68%)为主,兼有低山、滩涂等。地势平缓,倚山临海,海域辽阔,百岛蹲伏,有奇峰异石和秀美的海湾、沙滩。内陆由凤凰山、将军山两大山系的山地丘陵及海岸、平原所构成。海岸线、岛岸线长690公里。主要矿产资源有水晶、铁、钨、锡、锰、钾长石、优质石英砂。自然土壤有赤红壤、石质土、滨海沙土、盐渍沼泽土等。主要河流有磨刀门、金星门、坭湾门、鸡啼门、虎跳门、前山水道、湾仔澳门河段、南水沥等,总长135公里。珠海太阳能丰富,年均日照时数为1991.8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51.6兆焦/平米。这里气温比邻近珠江三角洲各县市都高,年平均气温为22.4℃,最低气温2.5℃,大部分地区全年无霜冻,是中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常受南亚热带季候风侵袭,多雷雨。年降雨量为1770-2300毫米,4月至9月盛行东南季风,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珠海大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是79%。每年初春时节,细雨连绵,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有时可达到100%。

二、实习内容

(一)植被

1、 苏铁:种在广场边缘的苏铁属于雌雄异株的裸子植物,结果的为雌株。

2、 大王椰子:棕榈科单子叶植物,树干不分叉,所以冠幅不开展,遮阴效果差,可以用做景观用树,但不适合做路旁的遮阴树。

3、 小叶榕:逸仙大道两旁长满“胡须”的遮阴树木为小叶榕,属于桑科植物。那些“胡须”为气生根,如果遇到土壤就会扎根变粗,从而抵抗强风。若有伤口,就会流出白色的乳液。

4、 芒果:路旁的芒果树主要起到绿化作用,食用价值差。它属于漆树科,有些人对它过敏。

5、 大叶榕:同样为桑科植物,同样伤口会流出白色的乳液,然而大叶榕属于落叶植物,换叶受温度影响。

6、 红皮羊皮甲:花是红的,有“洋紫荆”之称。众所周知香港的市花为紫荆。另外它的荚果为豆荚。

7、 高山榕: 榕属科植物,常绿树木。它的花长在果实中,所以看不到。类似的有同科的无花果。

8、 大花紫薇:花和叶子比紫薇的大,每朵花有六个花瓣,而且花各个部分的数量都是三的倍数。

9、 木棉: 广州市市花,人称“英雄树”。每年2-3月份开花,有趣的是它是先开花后长叶。众所周知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木棉开花所消耗的能量来自它上一年的积蓄。

10、 红千层,白千层:又称瓶刷子树、红瓶刷、金宝树等,为桃金娘科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红千层属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烈日酷暑,原产澳大利亚。叶披针形,似罗汉松叶终年不凋,四季常青。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6-8月,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且色泽艳丽,可作插花,同时也是庭院观花、行道景观、小区绿化的首选树种,亦可作防风林、绿化林,或盆栽修剪成型后制成高档盆景。

11、 串钱柳:串钱柳属桃金娘科、红千层属的常绿小乔木,花朵为红色,红丝很长,围成一圈圈的长串花朵。串钱柳每年三月进入花期每棵树上绽放数十朵红色花朵,好像一支支的红色奶瓶刷挂在树上柔软的枝条迎风摇曳,婀娜多姿,鲜红的花瓣衬托绿叶,美艳醒目。

12、 含羞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由于叶子会对热和光产生反应,受到外力触碰会立即闭合,所以得名含羞草。形状似绒球。开花后结荚果,果实呈扁圆形。叶为羽毛状复叶互生,呈掌状排列。大约在盛夏以后开花,头状花序长圆形,2-3个生于叶腋。花为白色、粉红色,花萼钟状,有8个微小萼齿,花瓣四裂,雄蕊四枚,子房无毛。荚果扁平,每荚节有1颗种子,成熟时节间脱落。花期9月。

13、 桉树:常绿高大乔木,从高耸入云的大乔木到低矮的灌木都有。约六百余种。在已知的六百多种桉树中,原产地绝大多数在澳洲大陆。

14、 微甘菊: 菊科植物。菊科为世界第一大科,占总数的10%。薇甘菊分节,每个节上长两叶,称为对生。长一片叶称为复生,三片及以上称为轮生。薇甘菊为世界十大杂草之一,原产于中南美洲,在中国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原因:1)有性生殖能力强;2)有冠毛,便于传播;3)无性生长能力强,生长特别快;4)很难清理,而且如果不斩草除根,很快又会长成一片;5)还没有成熟的生物防治技术,导致它缺少天敌,生长迅速。

15、 马尾松:菊科植物。菊科为世界第一大科,占总数的10%。薇甘菊分节,每个节上长两叶,称为对生。长一片叶称为复生,三片及以上称为轮生。薇甘菊为世界十大杂草之一,原产于中南美洲,在中国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原因:1)有性生殖能力强;2)有冠毛,便于传播;3)无性生长能力强,生长特别快;4)很难清理,而且如果不斩草除根,很快又会长成一片;5)还没有成熟的生物防治技术,导致它缺少天敌,生长迅速。

16、 木麻黄:广东、广西、福建、中国台湾及南海诸岛均有栽培。材质坚重,供建筑、家具、造纸用材;树皮可提制栲胶,也可制备染料;枝叶是家畜饲料,种子饲养家禽;树冠塔形,姿态优雅,为庭园绿化树种。

17、 猪笼草:猪笼草的叶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作用,长成时像一个口袋,里边分泌一些液体来吸引苍蝇等虫子,把它们吸进口袋并消化分解。

(二)风化壳

风化壳主要是陶老师给我们讲解的,刚好我们实习的时候有人帮我们挖好后山进门的地方。风化壳是地球表面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其由风化强度可分为强度风化壳、中度风化壳、微度风化壳。表面有灰色,红色物质是因为含有矿物离子。呈现红色是因为含有三价铁离子较多,呈现灰白色则是含有铝矿物。各种色块分布不均匀是因为地下水以垂直向下运动为主。我们在山脚下见到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交错发生,在痒化环境下形成铁离子的聚集,是由硅酸盐发生而成的风化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离子会流失,从而使其营养降低。在形成硅酸盐矿物的同时还会形成一些次生矿物,在后山形成的主要次生矿物是高岭石。没有风化的原岩。肉红色是长石,白色的是石英,黑色的是云母。表层有机质聚集就会显现黑色。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质会丢失。钾钠等离子流失后,就会使土壤形成酸性,在垂直结构上。从上至下由于离子流失的逐渐降低,故酸性程度逐渐降低,在最下面就逐渐接近中性。

(三)群落

桉树群落,相思群,马尾松群落等等。

后山的群落类型:属于“马尾松---桃金娘+野牡丹---芒萁+乌毛蕨”群落,这样就把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

三、感悟

这次实习主要是胡老师和陶老师以及两位助教带领我们,通过这次实习,我在个人认知方面得到了提升,总体上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对周围的植被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周围的地理现象有了进一步的好奇,比如陶老师提到她们在一次实习的时候能够根据天上的云的变化或者说当时云的凝集情况来判断是否下雨,而且还有在身处滑波等等危险的地方时,怎么躲避,怎么处理等等。当然还有胡老师给我们的忠告“不要吃野外的东西”,特别是断肠草,因为老师说断肠草实在太平凡了,据说神农就是吃了断肠草死了的。

另外,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仅有理论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英爱意识到实践的价值,因为这次实践,我更加意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能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虽然有点遗憾没有把老师讲的东西一一记下来,但是起码在认识自然地理方面有了价值观方面的改变,这次实习为我打开我与自然亲近的大门。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总结体会 篇3

实习性质

地理学实习是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理要素(地质、地貌、土壤、植物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

实习的目的

使学生在认识家乡所在地地质、水系、气候、地貌、土壤和植被等特征的过程中,将课堂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有关专业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在对实习区地理现象形成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生产实践意义的认识、把握和探究中,提高自身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野外自然地理研究的工作方法,为今后参加地理调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还有让同学初步体验野外生活,了解野外地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同学热爱大自然、热爱地学事业的思想。

实习区域介绍

临朐县,山东省潍坊市辖县,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潍坊市西南部,沂山北麓,弥河上游。

临朐县境内南高北低,南、西、东为低山、丘陵,中、北为平原,境内低山、丘陵、平原交错,故形成三大地貌。临朐县境内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临朐县主要河流分弥河、汶河两大水系。

二、考察路线

由附近的朐山出发,研究岩石类型特征,进而研究家乡的地层特征,地质现象,在山顶可以看见弥河部分流域,可以观察其水系流域特征。之后下山,到弥河旁边可调查其水文特征。之后再到其附近的朐山公园观察植被。最后,到自家农田对土壤状况进行考察。

三、观察内容(时间,天气,地点,可以上传文字、照片、视频,拼图等多种形式)

①地质特征

朐山,由火山喷发而成,岩石种类为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其具体为喷出岩岩浆喷出或者溢流到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喷出岩由于岩浆温度急剧降低,固结成岩时间相对较短。朐山岩体是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斑状结构。玄武岩耐久性甚高,节理多,且节理面多成五边形或六边形,构成柱状节理。性脆,因而不易采得大块石料,由于气孔和杏仁构造常见,虽玄武岩地表上分布广泛,但可作饰面石材不多。

②地貌特征

本人所在临朐的北部为山前和山中平原,地势低平,接受东、南、西部水流携带的剥蚀、侵蚀物, 形成厚度3~50米的平原堆积,面积占全县13%左右

③土壤特征

呈微酸性反应,心土层呈鲜棕色。 成土母质多为酸性母岩风化物。主要分布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约为八到十二摄氏度的积温在四千摄氏度上下,年降水量六百到九百毫米,半湿润暖温带地区碳酸盐弱度淋溶与聚积,有次生黏化现象的带棕色土壤,又称褐色森林土。

④水系特征

弥河河道平均比降3.2/1000,流域河网密度0.3公里/平方公里。 弥河由河源至冶源为上游,河长56公里,河流经行于山丘区,河道平均比降为10.4/1000。冶源至寿光岳寺高为中游,河长54公里,河流经行临朐盆地和山前平原区,河道平均比降1.5/1000。岳寺高以下为下游,河长96公里,河道平均比降为0.4/1000。弥河含沙量上游较大,据临朐瑞庄水文站实测资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3.38公斤/立方米。弥河为一条行洪高水河道,河槽系自然冲刷而成,河道弯曲,乍宽忽窄,弯流处河岸极易坍塌。下游河床比降小,洪水流速缓,徙流无定。本河段为平原河流的河谷中多厚层冲积物,河谷横断面为宽U,河床纵剖面较平缓,常为一光滑曲线,比降较小。由于最近雨水较少,修筑堤坝,水位下降,河流在凸岸堆积,堆积体的面积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⑤植被特征

地处北温带季风区,潍坊背陆面海,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冷夏热,四季分明,受气候和地形影响,临朐内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⑥实习区域综合自然地理特征

气候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实习区域为临朐北部平原区,其中朐山为一座死火山,岩体为岩浆岩,呈块状,海拔较低。弥河为外流河,起源于沂山,注入渤海,实习区域河道弯曲宽阔,多河漫滩,水位较低,夏天易发生洪汛。

⑦ 实习心得

以前总认为自己的家乡是一个又穷又落后的小县城,什么也没有,然而通过实习的前几天在家搜索资料,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也是丰富多彩的。作为全国最佳旅游县城之一,家乡中有好多宝贵的自然资源,比如本次实习中的朐山便是一处。在了解朐山的过程中,我更是增加了对火山方面的知识以及加深了对三类岩石的认识。而在亲身实践、在勘察过程中,更是领略了家乡的自然美景,使得长期居于家中的我得到一次新的美好的体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收获了热爱家乡的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