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雷锋月活动总结(精选3篇)
自3月份全区部署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夏港街高度重视、充分动员、精心部署,组织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了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一、精心部署,确保志愿服务顺利开展
街道坚持将“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与弘扬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相结合,立足实际制定了《夏港街“三关爱”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组建街道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机关支队和中心分队。同时,街道还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完善“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开展志愿者招募、排班、调度、激励及项目发布等工作,实现志愿服务需求、项目、活动、组织对接。目前,街辖6个社区志愿队伍每个月至少开展4次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活跃的“三关爱”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雷锋常态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加强宣传,确保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街道充分发挥网络、社区宣传栏、LED电子显示屏等载体作用,广泛宣传“三关爱”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意义、活动信息、志愿服务典型,加深了干部群众对学雷锋活动和志愿服务的认识。与此同时,街道还深入开展社区论坛、道德讲堂等活动,大力宣传社会各界的好人好事,并邀请道德模范讲述自己的经历和体会,用生动的宣讲引导居民群众树立志愿服务意识,自觉参与志愿活动,营造了“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良好氛围。据统计,街道今年共举办10期社区论坛,2期道德讲堂活动。
三、深化活动,确保志愿服务取得实效
夏港街立足实际需求,广泛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和应急救助等服务,配合团区委推广“小金雁”、“四点半成长空间”等项目;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及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为外来务工青年举办城市文化习俗与生活交际技巧论坛,为农民工子女设立“七彩课堂”,满足其实际需求;关爱残疾人,在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志愿助残示范岗,形成心理疏导、家访、康体及生活技能等一批常态化的助残服务项目。同时,街道还深入开展“爱心帮扶”、“友爱互助”、“志愿服务”、“孝老爱亲”等主题月活动,广泛开展扶老助残、生活照料、亲情陪护、兴趣培养、帮困建安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参与志愿者近200人次。
二是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创文期间,发动辖内团组织、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在街道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站点、商业街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开展“大拇指行动”志愿服务,引导市民文明出行;组织志愿者通过讲座、沙龙等方式推介优秀图书,打造倡导全民阅读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健身指导咨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身理念,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
三是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采取巡展、编印小册子、制作宣传单张、开设讲坛、组织知识竞赛等方式,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宣传环境保护、垃圾分类、低碳健康生活知识,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发动志愿者开展“绿色生活、低碳出行”、“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和“保护山川河流”等环保志愿服务行动,培育崇尚自然、善待环境的理念;大力开展清洁环境卫生志愿服务,街道组织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清除卫生死角,冲洗居民楼道,清理小广告,整治社区“脏乱差”现象,为居民群众提供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
一、活动主题
为构建和谐社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本着志愿性与制约性相结合,无偿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组织性与业余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助人为乐美德,努力营造“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为发展公益事业、完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是弘扬中华民传统美德和志愿者精神的行动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社区的重要手段。我社区要以“服务社会发展进步,服务社区群众需要”为宗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努力使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我社区建设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的特色和亮点。
二、参加人员:
(1)社区党员;社区党员每年必须参加两次以上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2)低保对象;享受低保待遇并有行动能力的社区居民,每年至少要参加两次社区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
(3)其他社区志愿者,特别是外来常住人员。
三、活动内容:
(一)“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境卫士”活动。以社区文明志愿劝导队为主要依托,以低保对象为主要成员,按社区规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每次安排30人以上,主要进行白色垃圾清理、“牛皮癣”清除、不文明行为的劝阻和公共设施、绿化的维护等。引导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我社区的自愿者小组,定期为家庭困难、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孤寡老人送米送油、打扫卫生、料理家务、以体现社会的关怀和社区的温暖。
(三)“小小志愿者”活动。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如发放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宣传资料、参与爱绿护绿活动等。
(四)“创平安社区”活动。以现有义务巡逻队为依托,按照义务巡逻队现在工作方式,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维护小区、楼栋安全的义务巡逻,促进社区的平安和谐。
(五)围绕特殊日,集中开展大型志愿活动:
(1)6月5日,世界环保日。开展环保宣传和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倡导居民“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活动,并组织清扫卫生,清理白色垃圾,清理非法张贴物等。
(2)7月1日,建党日。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全体党员搞一天义务劳动一天,号召党员“为党旗添光彩,为社区做贡献”。
(3)8月1日,建军节。组织开展拥军服务,慰问军烈属活动。
(4)九月初九,重阳节。组织慰问老干部、老军人、老前辈,开展“尊老敬老日”活动,如给老年人免费体检,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等。
(5)其他一些社区志愿者活动,如扶贫帮困、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照“政府引导,社区组织,依托居民”的指导思想,加强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领导,社区副主任吴祖燕负总责,委员沈桂明负责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实施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把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作为当前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稳步开展,扎实推进。
2、广泛宣传,做好登记。要从广泛宣传入手,认真做好社区志愿者的造册登记。凡承认社区志愿者章程,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个人或团体都可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
3、调查摸底,选准项目。我将通过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分类统计确定适合本社区开展的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好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将志愿者分成若干专业志愿者服务队。如义务巡逻志愿队、城市文明劝导队、送温暖服务队
等。每队产生队长一名,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4、加强管理,树立形象。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做到活动经常开展、队伍不断壮大。社区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活动时佩带统一标志,积极践行“自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热心服务,树立良好形象。每次活动各社区都要收集好详细的资料,以及每位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地点、对象等,做到有规则、有记录(文字、图片)、有总结。每个参会成员都应配好社区志愿者的统一标志。志愿者标志由社区统一设计样式,标志由帽子、臂章组成。
5、定期督查,加强考核。采取年度评比、季度检查、日常抽查与征求居民意见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督查、指导和帮助,对组织程度高、活动效果好的社区自愿者活动将给予表彰。
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文明办和市、区文明委关于将弘扬雷锋精神和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工作要求,x社区居委会认真按照x街道办党工委统一部署,自今年3月份以来,组织社区广大志愿者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理念,在社区开展了如下活动:
1、社区志愿者积极倡导社区与市场商业化联系紧密的营利性适宜产业化的社区服务项目,鼓励下岗失业居民开办小副食、小百货、小餐饮及修理店,开展自主经营,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帮助办理小额贷款和营业执照等,提供各种便利服务。
2、社区针对辖区破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和低收入家庭、弱势群体为对象,开办了“社区爱心超市”,爱心超市创办以来,先后得到了社区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所捐赠的一大批食用油、面条、衣物、日用品等物质,社区进行了统一登记、统一管理,适时开展救助活动,得到了社区广大居民的普遍认可。
3、社区志愿者充分利用服务平台、网络以及社会关系,收集各种用工信息和经商致富信息,与下岗失业人员及时开展联系服务,为灵活再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便利。同事积极与辖区内飞超市、餐馆、小旅店、酒店等民营企业主动取得联系,介绍失业人员在里面工作或从事钟点服务,领取报酬。
4、积极组织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医护志愿者针对社区困难人群开展义诊和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开展上门就诊服务,并建立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5、社区志愿者广泛开展了关爱他人、关爱社区、关爱自然的“三关爱”志愿服务,定期深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和老党员家里开展服务,在送上一壶油、一袋米或若干现金等慰问品的同时,询问和了解先关生活上的困难情况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6、针对社区内三家破产企业家属院内无人管理、居民的居住环境脏乱差现象,社区组织志愿者定期对院内开展清理整治,清除生活、建筑垃圾,疏通下水道、拆除违章搭建、乱牵乱挂、涂刷“牛皮癣”,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几家破产企业和无主管单位家属院内的环境面貌,居民对色号去的认同感和对志愿者的奉献精神由衷地赞誉。
7、社区城管志愿者积极配合“四个襄阳”建设和开展“清洁城市、美化家园”行动,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在社区开展义务劳动,疏通下水道、清理卫生死角、督办制止出店、占道经营、维持街道秩序等城市管理行动,为小区的达标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8、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了“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进万家活动,向社区居,赠送大量的有段“家庭用电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法律法规、致富信息”等科普丛书,向广大居民宣传反邪教有关知识,不断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科普意识和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