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期末教研工作总结实用3篇

数学组期末教研工作总结(通用3篇)

数学组期末教研工作总结 篇1

经过近半月的忙忙碌碌,我们四五年级数学办公室按照学校教务处安排,于上周进行了听课活动。尽管大家很忙很累,但每个人都不想错过每一节精彩的公开课。上周四第一节在五(4)班听取了郭红丽的数学公开课,紧接着我们组第二节在五(2)班听取了李景璞老师的数学公开课。郭红丽老师和李景璞老师讲了同一节课《数的奇偶性》,她们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从这两位老师身上我又学到了很多的教学经验。

她们的共同特点是讲课时风趣、幽默,能瞬间抓住学生的心,能让学生整节课都按照老师的教学设计去想、去做,整节课下来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组织课堂纪律;她们另一个共同特点是讲课时镇定自若,尽管当时校长亲自在后面听课,郭红丽老师还是谈笑自如,这对于刚毕业两三年的老师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她们讲课的第三个共同点是讲课时非常贴近学生生活,本节课的知识点都是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的,并没有枯燥的直接给学生结论,她们在本节课结束时都采用了抽奖的方式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但是她们采用的抽奖的方式和规则又完全不同。

郭红丽老师设计的抽奖规则是用两个盒子里面放入写有不同数字的卡片,每个学生从两个盒子中各抽出一张卡片,然后让学生计算卡片上两个数字的和,再根据两个数字的和的奇偶性得出奖品。李景璞老师采用的是让学生在两个信封中抽出两个不同的数字,根据两个数字之和自己在写有规则的纸张上找到礼品,李景璞老师在设计奖品规则时故意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陷阱,就是凡是两数之和是奇数的都没有奖品,到第三组学生抽取数字时,有的学生就发现了这个陷阱,从而学生自己从陷阱中得出了数的奇偶性的规律,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我个人认为这是两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对于刚毕业两三年的教师而言,能讲出那么丰富、幽默、激情的课,真实难能可贵的,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聚源路小学数学教师中又有两颗新星会冉冉升起。

数学组期末教研工作总结 篇2

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潜能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将我校六年级数学备课组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醉心教研夯实课堂

1.“每日一研”

“齐心协力,共同提高”是我们数学学科组老师无言的默契。大家认为,“团队里没有个人英雄”,组里的工作就是大家的工作,组里的成绩就是大家的成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工作中,六年级的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吴主任的带领下坚持开展教研活动,总复习期间做到“每日一研”。“每日一研”的第一项重要内容,是数学教师们上午上完第一节课后,集中反馈当天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出现地比较多的错误,共同研究对策,在第二次进班辅导时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书93页第8题“甲、乙两种衬衣的原价相同。换季时,甲种衬衫按四折销售,乙种衬衫按五折销售,王叔叔用108元购买这两种衬衣个一件。这两种衬衣原价每件是多少元?”课中学生练习时出错很多。教学研讨时,老师们先介绍了本班学生出现的错误,错误的共同点是:学生对于计算结果是否要除以“2”不够清楚。老师们觉得本题既可以用算术方法解答,也可以用方程解答。用方程解答不仅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题意,而且可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因此,大家决定进班辅导时,先鼓励学生用方程解答,再反思结果为什么不用除以“2”接着再出示一道类似的题目“甲、乙两种衬衣的原价相同。换季时,甲、乙种衬衫都按四折销售,王叔叔用208元购买这两种衬衣个一件。这两种衬衣原价每件是多少元?让学生尝试解答。最后将这两题进行题组对比,加深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每日一研”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就是研讨教学案的使用怎样与课本有效结合。总复习的教学案是区里的骨干教师主备的,教学案的编写十分详实,每一个知识点挖掘的很深,覆盖面广,因此有的教学案的习题量有6、7页。为了发挥教学案的最大优势,同时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研讨中我们对于总复习的教学案紧扣书本,吸取其精华,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发挥一题多练的功能,努力做到减负高效。

例如: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通过研讨,将原来的教学案的复习题增加了一题: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这一题目的设计一方面复习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又复习了“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圆的周长和面积无法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不同”;这些知识点。发挥了这一复习题的最大功能,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很好的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再如本课中基本练习的设计,结合课本的练习题,我们将教学案原来的基本习题和课本练习题进行了整合。如下:

接下来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图中的两条线段互相垂直,下面一条线段的长度是上面这条线段的2倍,你能根据这两条线段,想象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在图中画一画。

接着问:要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需要测量那些数据?

通过计算他们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既复习了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三、本课的重点练习,我们研讨出学生的易错题,关注方法的训练。要求学生:只列式,不计算。(单位:分米)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又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每周一节研讨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六年级数学教师坚持每周上一节研讨课。每周一次本组内教师轮流上课,所选的课必须是本周教学中,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困难的内容。执教老师的顺序是有经验的先上课,骨干教师先上课,轮流进行。上完课后立刻组织老师就地研讨,主要研讨学生学习的难点,关注教学案的实施与运用,力争确保学生有时间完成当堂反馈。研讨之后其他教师再进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研讨确实有效提高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练习跟进提高效益

课堂教学时主阵地,练习的组织与设计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校六年级数学组每周进行两次针对性练习,即每周一个专项练习和一个小综合练习,跟进课堂教学。专项练习主要是根据我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计算,每周四早读进行全班过关,教师针对典型错例,进行强化。综合练习,总复习前是周周清,内容主要是教学案上的典型错题。总复习期间为小综合,主要是针对我市调研检测,由是区内资源复习题、教师们结合教学案和书本自主设计试题,网上搜索周边市区的考题,三方整合设计综合试题进行训练。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答题速度明显提高。

三、关注学生全面提高

1.滚动培优

我校十分关注优等生的培优工作。为了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优势,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状态,每天给这些孩子增加3道培优题,课上1题,课后2题。同时每周集中辅导一次,由教导处吴主任专门负责,每班10人,学生主要采取滚动式。这样即能让优等生保持强力的求知欲,保证培优的质量,又能很好的与中学接轨。

2.跟踪辅导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后进生的转化由各位数学教师自己负责,每天利用大课间进行后进生练习,加强基础题的过关指导。每周两次留班,进行数学教学案易错题的再练习,作业的面批过关。除了学习上的后进生,还有一些特别的后进学生,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更加困难。如我校六(2)班的芦俊豪同学,学习能力不差,但学习基础很薄弱,学习习惯很差,家长几乎不管不问。老师更多的是关注他的思想动态,从而促动他主动学习。学校的心理老师,定期和他聊天做心理辅导。他的学习状况是数学最好,语文中等,英语不及格,最不爱写作业。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数学老师采取的措施是:课上,提问一些有一定难度,他又能回答的问题对他进行提问,通过肯定、表扬的方式提高他听课的兴趣,保证课堂学习的质量。作业的处理,要求他完成课上的作业,适当减少回家的练习,挑选一些有难度的、典型的题目让他完成。让他对数学的学习保持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带动学习其他两门功课的兴趣。这孩子的情绪常常反复无常,给教师的教育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给班级的学习质量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任教的所有老师无怨无悔,都尽力对他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们学校的宗旨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的孩子!

3.信心激励

学习的`信心,是学生前进的强大动力。我校充分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利用集体晨会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程,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六年级每班的电脑上都安排了心理辅导的视频,老师们可以随时放给学生观看。特别要说的是,我校针对学生的特点,每周一次班级表扬10名左右学习认真,进步明显的孩子;每月一次校级表扬全年级前20名表现突出的孩子,并合影留念,发给他们证书。孩子们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数学组期末教研工作总结 篇3

在忙忙碌碌中又度过了一学期,我们数学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按照学校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研组工作。我们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观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认真完成教研组常规工作,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1、从思想、理论着手,实践课程改革。

本学期我们鼓励老师们采取“多阅读、多反思”的方法,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实质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教师们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不断反思,不断进取。

2、紧抓课堂教学,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强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教研组再安排全体数学教师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公开课活动,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等全方位的进行指导,努力提高了每位教师个人的综合授课能力。重视教师集体备课教学思想的交流,引导教师广泛地进行愉快的思想碰撞。一是查找摆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困惑,然而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二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机智,介绍成功的教学个案及体会,供大家借鉴学习;三是阐释对教材编写、学案编写意图的理解,对教材、教法、教学程式展开辩论,相互取长补短;四是谈论教师个人的教材处理的设想,发掘有益的教学补充内容。例如练习题设计、活动拓展、自编补充教材等;五是探讨教师的学习心得,开阔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野。集体备课要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做到全心投入,真心研讨和交流。

3、在教学研究中注重反思。

在教研中,我组教师针对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教学实践的积极回顾与反思,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自己实践活动的成功与不足,确定今后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问题。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4、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20xx年6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