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上的领导讲话稿(精选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里,湘东区教育局在我校举行“送课下乡”的教研活动,首先,让我代表官陂小学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老师亲临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为我们山区教育事业,传经送宝的周老师和吴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上午听了两堂评议公开课,大家肯定会有不少的启发和收获,为了更好的总结这次教研教改活动,并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我们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此举行评课探讨活动。敬请各位领导、老师都能畅所欲言,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开诚布公的说出来。
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他的简短的三句话。 著名特级教师xx老师还在主持xx中学语文教研的时候,每一次他主持活动,我都要去参加。不为观摩一节课,也不为评奖一篇论文,就为一种声音,因为那是追求的声音;就为一句点评,因为点评的不只是课,还有人生。在很多的他的专著或报告中,在很多的老师的笔记中,都藏有许多他的评点人生的智言警句。但于我,记忆犹新,永不磨灭的只有最简单最朴素的三个句子: 一直向前走。
趁着年轻多做事。
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
我给这三句话概括一下,就是“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我相信,XX年前,20xx年前,上溯到30 年前,我们中间的许多人,一定心有所属,心有所求。那初上讲台的意气风发,当我们偶尔回想的时候,我们的心中还会泛起一种温暖。
因为,曾经我们都有过追求。年轻的时候,我们也充满了激-情。 只是,因为时光的匆匆,让我们不再年轻。
只是,因为岁月的无情,让我们饱尝了生活的尴尬和艰辛。
只是,因为生活的风雨,让我们的棱角打磨得圆滑和整齐。
我相信,教育是清贫的,研究是艰辛的,尴尬是难免的,事与愿违也是经常发生的。但我更相信,简单的生活也可以是幸福的,专注研究可以收获快乐,尴尬与事与愿违更可以使自己变得沉稳和成熟。
因此,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不失对教育的信念,我们的精神永远是富足的。
那就从今天起,让我们做一名有追求的教师吧!
老师们,追求阳光吧。当我们无力改变生存和工作环境的时候,就尝试改变自己的心态吧。热爱生活,善待一切;童心不泯,献出爱心;心怀感恩、襟怀坦荡;与人为善,豁达宽容。只有老师的心里充满了阳光,我们的学生才会更加阳光。
老师们,追求宁静吧。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钟书一生宁静淡泊,读书一辈子,写书一辈子。正是在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当我们在为这个越来越世俗的社会觉得不满和担忧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五花八门的诱-惑而感到茫然无措和难以自制的时候,当我们的心也开始飞向围墙之外跟着社会变得浮躁起来的时候,就让自己的心安静一下吧。安贫乐道,宠辱不惊;不慕名利,耐得寂寞;知足常乐,宁静致远;静心修养,潜心治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只有我们自己守住心灵的安宁,我们的精神才会丰盈充实,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滋有味。
老师们,追求事业吧。教师的事业就是教书育人。教有风格,育有艺术;教出成果,育好习惯。谁说教育的园地荒凉贫瘠?谁说教育的岗位平淡无奇?看一看名师的成长:余映潮老师用8年时间写完成名作《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1997年他50岁的时候走向省城武汉上示范课《狼》并一举成名,第一本书被现场一抢而空,那一种轰动的盛况我是有幸亲见并时常回忆。看一看身边同龄人的成长:小学语文教研员这样评价学校易翠娥老师的成功: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从尝试到磨练到成熟的过程,重要的是看她是不是热爱而保持有一贯的激-情,是不是有效地利用成长的平台。是啊,如果把教育当作事业,我们就能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精彩”。一节课能通过精益求精的艰辛打磨而精致完美,一个岗位同样能追求事业的极致精美。
各位领导老师:
《认识底和高》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会画垂线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基础。
本节课的目标共三个:1. 结合“限高”的情境体会限高的意义,并通过动手操作,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与高。2.会用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定底与高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重点是:认识并画各种图形的高。难点是:画出给定底与高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本节做的好的
一、联系生活进行教学。
本节课开始我结合学生熟悉的“限高”情境,引出梯形的高,
让学生身边的情境出发从感性上先来认识梯形的高,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精心设计环节,小步进行教学。
本节课知识点多,零乱。在教学中,我把整节内容进行整合,划分出了三个小块进行教学并及时练习,最后进行综合练习,收到了好的效果。
三、注重使用教材。
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的作用,我都及时提醒学生认真的去阅读,去理解并阐述意思,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的规范性。
小学生对三角板、直尺的使用不够灵活,所以在课堂上,我尽量多的去关注孩子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改正,使他们有个好的动手习惯和操作习惯。
做的还不够好的:
1.教师扶多放少,其实有了第一步的作梯形的高的基础,后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就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利用知识迁移去获取知识。
2.教学内容安排过多,容量大,以致目标没完成。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要及时得法,另外教学时要把学习的时空归还给学生。
尊敬的领导和可爱的老师:
大家好!真诚的感谢学校给我听课学习的机会,给我提供与大家交流思想的平台。这次去徐州听课真的感受颇多的,专家们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引领着咱们教育发展趋势。从专家们的授课风格也可以看出来,近几年来的课改已经从最初的“花里胡哨、热热闹闹”走向了和谐自然、原生态的、真实的课堂,这也是咱们学生所需要的课堂。回来后,我也力求把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下面我与大家交流的就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尝试》。
一、融洽师生关系
有这样一则伊索寓言,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游客自动脱下斗篷,冷风呼啸而来,使劲吹,游客反而拼命抱紧斗篷不松,太阳出来了,暖洋洋地用爱心关照着游客,一会儿,游客“感动”地自动脱斗篷,到树阴下乘凉。教育的本质是爱,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爱心来感化比教育惩戒更好一些。那么师生关系的融洽,除了自己拥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外,还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耐心。新课标指出,老师的角色要发生转变:由单纯的传授者、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由管理者退居为合作者,就要求老师做孩子们的朋友,是平等中的首席。前段时间去听人民大学附小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的课,相信听课的老师一定记得钱老师经典幽默的开场白,钱老师说:“孩子们,知道老师叫什么名字吗?”孩子们吞吞吐吐不好意思直呼钱老师的名字。钱老师倒是爽快:“我叫钱守旺,什么是钱守旺,就是有钱守着不花,慢慢就旺了!”。学生们开心的笑了。是钱老师幽默的话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心与心的距离。还有在一个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钱老师说:“别着急,孩子,慢慢来。”此时的老师多么像一位慈祥的父亲在鼓励自己的孩子,老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学生深深的爱,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那一切的发生都是自然而然的,让听课的老师能切实的感觉到师生间的那份和谐自然。所以我觉得构建和谐课堂的第一要素就是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巧选教学方式
时下正在火爆的山东聊城茌平县杜郞口中学,他们靠什么取胜?靠什么构建了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课堂?我觉得就是找到了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崔其升校长在面临学校撤并,生源严重流失,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受学生一句话的启发:“有的老师还没有学生讲的好呢!”他破釜沉舟,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开放。新课标里所提倡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杜郞口中学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在他们学校的“10+35”模式下,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敢于挑战的,也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说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但咱们能生搬硬套,成也“杜郞”、败也“杜郞”吗?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根据咱们的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找到适合咱们的学习方式,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因素。前几天,我所讲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学校的观摩课),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引入新课,让学生大胆猜测三角形面积跟它的什么有关系,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最终探究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过程,学生动手动脑,体验了一个发现者的喜悦。但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我觉得就没有必要绕弯子,让学生猜来猜去,比方说在第九册数学中《简易方程》这一节,“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果让学生猜什么叫方程,也许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但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列一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后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咱们都知道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教学上,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真实有效的,能让学生持续和谐发展的,或许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构建和谐课堂是我的一个梦,或许也是咱们大家的一个梦,我觉得只要咱们敢于尝试,并不断积累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那咱们第二实验小学的和谐课堂将会梦想成真!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刚才我们一起观摩了一节数学案例的动态呈现。在小学 教学中,学生因为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数学教研组本学期开展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区域教研。在明确主题后,我们对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相关理论培训。今天之所以选择这一课,是因为他具有代表性。最后推选了韩艳华老师执教。
今天,她给我们展示了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发展的能力。
我点评的是: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较好
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体现突出:教学重点是: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要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也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三、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⒈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⒉尝试法:通过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规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⒊演示操作法:直观演示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四、学法
教师把教落在学上,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
⒈归纳法:通过例题的教学,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推导出除法的意义。
⒉观察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找知识的生长点和解题的关键所在。
⒊在练习中,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⒋通过提问与练习,让学生逐渐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题技能。
⒌指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逐步扩展到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方法。
⒍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初步渗透抽象概括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
总之、韩老师这节课上的很精彩,值得我们学习。 建议:小组活动的时间要充足,练习设计要多样化。可以学生出题,学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