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人物通讯稿(精选9篇)
做事缜密、踏实,严格要求自己,敢于面对挑战是他最大的特点;平时酷爱学习,使他在实践中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技术本领。因为有胆量、实力,他不但提出了很多技术革新手段,帮助公司度过多次难关,而且带出的一支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维护队伍的出色成就赢得了政府的公开表扬,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被大家赠予“移动信息专家”这一美称。他就是现任陕西移动商洛分公司网络部经理——陈翔。
陈翔1996年毕业于重庆邮电学院,分配到商洛只有1.4万人口的最小的一个县城柞水县邮电局工作。他没有像有的学生分配后不安心在小地方工作,而是从电力室机务员干起,先后担任过传输机房机务员、电信科干事、市场部干事、综合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三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树立了实事求是、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正是由于这一工作态度,陈翔总是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心为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陈翔在工作中勇于向新事物挑战,1999年电信和移动分营,他就主动要求来到了新成立的移动公司,先后担任柞水营业部综合办主任,99年到02年被借调到省公司工程建设部任干事,之后在商洛分公司担任网络部副经理和网络部经理等职,十年里,他以自己的实干精神,不断地在移动公司这个大舞台上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体现着自己的价值。
在能力方面,陈翔总是不断提高自己,刻苦学习专业新技术,把努力做一名实事求是又有创新精神的技术人员作为工作追求,并把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生产上。20xx年,由于电信的阻拦,商洛交换机搬迁过程中新老机房之间由于电信不提供管道而迟迟无法进行,商洛通信市场出现了瓶颈,交换机无法扩容,基站无法开通,要搬迁的用于别处的20xx余万元的交换机不能启用,投资5600万元的传输网不能达到预期的'作用,退租电信的电路更是空想,每年还得给电信缴纳400余万元的电路租费。面对重重困难和领导的期盼,陈翔迅速组织技术力量,大胆的提出了利用数字微波作为A口电路的想法,并提出了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于是问题得以顺利解决。20xx年3月至8月,交换机搬迁、传输网割接、BSC割接,大大小小20余次的割接都是在没有备用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的,陈翔组织了每一次割接,在机房度过了70多个不眠之夜,换来了公司网络的平稳过渡,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过硬的专业技术,为出色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翔为商洛分公司的网络安全,技术领先,网络领先做出了重要贡献。至此,他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公司先进个人。
陈翔也是一名出色的管理者,在工作中他把握一个原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实践中带出了一支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维护队伍,充分发扬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领导作用。20xx年和20xx年,商洛山区山洪暴发,山洪严重的威胁着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尤其以20xx年8月28日洪水最为严重,当日晚,商洛六县一区突降暴雨,全区100余处基站中断,维护人员晚上4点分三路赶赴受灾地区,他们明白通信在抗洪救灾中所起的作用,在随后持续近一个月的抗洪保畅通工作中,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跋山涉水的身影,经常是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口方便面,没有人叫苦叫累,没有人提出非分的要求,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确保了重点部位的通信畅通,为政府指挥调度抗洪物资,迅速了解灾情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表现是商洛几家通信运营商中最出色的,因为他们的出色,赢得了政府的公开表扬,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没有辱没移动信息专家的称号。
平日里,陈翔乐观开朗,同志们都喜欢和他交往,他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项活动,在每年的新年文艺晚会上做主持,为大家多彩的业余生活做出自己的努力,将公司的问候带给每一位员工,促进了大家工作中关系的融洽,使得工作更好开展、更有起色、更出成绩。
在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陈翔处处、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与人为善、工作热情,为移动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是他的人生信仰,实事求是、任劳任怨,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是他的工作态度。相信陈翔会再接再厉,继续发扬自己的一贯作风,为商洛移动分公司的腾飞,为整个移动事业贡献他的一生!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宣传部报道:
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其实人心也很简单,只是利益分配很复杂。桌上有一堆苹果,人们并不在意这堆苹果有多少,而是在意分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单位里有一摊子事儿,人们并不在意这摊子事儿有多少,而是在意自己多干了多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简单,由于利益分配很复杂才有了尔虞我诈,才有了勾心斗角。纷繁的尘世其实也很简单,由于人类情感很复杂才有了书剑恩仇,才有了离合聚散。
人生之简单,是生命长卷中的几笔线条,有着疏疏朗朗的淡泊;是生命意境中的一轮薄月,有着清清凉凉的宁静。
人生之复杂,是泼洒在生命宣纸上的墨迹,渲染着城府与世故;是拉响在生命深处的咿咿呀呀的胡琴,挥不去嘈杂与迷惘。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藏。生活中常有大情趣,一定是日子过得很简单;生命常得大愉悦,一定是心灵纯净到不复杂。
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这个世界,每天都充斥着利益的'调整与分配。人,每天都被各种复杂的心情左右着,操控着。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利用它几乎可以做到一切,譬如可以准确地登上月球,可以把一周的天气预报得分毫不差,却无法知道下一刻会拥有怎样的心情。
今天,我们分享一篇关于跨过障碍险阻的文章。
黏稠的夏日气息弥漫在教室中夹杂着一丝丝忧伤,有着倒不出的难过。放学了离开教室,路边的枝头上,正肆意的疯长,那已绿荫的树枝骄傲的炫耀着自己的成果,静止了所有的花开。生命总在奔跑,时光的流逝却等不及这已奔跑走累了的双脚,在三点一线中穿梭的.我们,模糊了焦点,但仍马步停蹄的追赶落下的旅程,荆棘的痛苦谁在忍受,失败的滋味谁在尝试,虽然说十四岁是花季,但是,没有一颗坚强不息的心,又怎能开出美丽娇艳的花朵,绽放的花蕾又何时能为花瓣点缀。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跋涉,哪能知道阳光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黑暗,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那是什么?是挫折,是困难。对于这座陡峭,险峻的高山,很多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因此,他们丧失了扬起理想之帆的勇气,丧失了战胜挫折和困难的信念,失了为心中的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执着。一辈子只能生活在挫折的阴影中。因此,他们无法欣赏到山那边波澜壮阔的大海,更体会不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我们总在努力的跨越那座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日出日落花开花败的等待,而在我们的身后,坚实的足迹已消失在记忆中,未来的路,已蜿蜒到远方,我们仍然在坚持边走边播种,一直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新一天的曙光总是从那边露出欣喜,洒下灿烂,永远如此。跨越那座山,或许山路很蜿蜒,或许山路很曲折,也或许山路上布满了坎坷。但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天空上的彩虹会为你划出最唯美的弧线。
请跨越那座山,为得到希望的曙光,疲惫与心累也会随风而去,笑着化为烟雾飘散。
他就是冬日里的一轮暖阳;他就是炎日里的一块西瓜;他就是深夜中的一盏明灯。他虽然在社会中微不足道,但是却给人带来便捷。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屋外是雨打在房檐上的声音,屋内是我痛苦的呻吟——我发烧了。父亲由于公司加班,无法回家,家中只剩下我和母亲。随着时钟的“滴答”声,屋外的雨也越来越大,我和母亲坐在床上,谁也没有说话,也不想说话。
终于,母亲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她拉起我,跌跌撞撞地向屋外走去。我们在小区门口叫了一辆三轮车,我和母亲紧坐在一起,我感到十分的寒冷,深夜的寒风呼啸着吹着,我坐在车上不禁打了个寒战,母亲把皮大衣披在我身上,我感到一股热流涌上心头。这时,我才注意到,拉车大伯穿着一件单薄的上衣,头上戴着一顶斗笠,好像一位种地的老爷爷。他紧绷着脸,一副严肃的神情。他在深夜里还出来拉车,难道是家里急着用钱?突然,三轮车减慢了速度,进入了一个大水坑。师傅高兴的说:“幸好我提前减速了,要是那么快冲进水坑必定会把旁边的环卫工人弄脏的。”
没一会儿就到了医院,母亲刚把我扶下车,那位三轮车师傅慌慌张张的骑走了,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瞒着我们。回想起在车上的情景,我们刚一上车就匆匆忙忙的骑走,中途又没和我说话。不知不觉地,我躺在靠椅上睡着了,隐隐约约地听见母亲自言自语道:“我怎么觉得少给了钱。”我猛地惊醒过来,对母亲说:“是不是您没有给那位三轮车师傅钱?我记得刚一下车您就拉着我往医院大里跑。”母亲经过我这么一提醒恍然大悟,忙说:“他是一个好人啊!我忘记给钱,他还没找我要,下次得还他。”转眼间,已经是早上七点了,我挂完盐水,疲倦地走出医院,却发现之前那位师傅靠在椅子上睡熟了,我们悄悄坐上他的车,轻轻把他拍醒,把之前的车费给了他,他却摆了摆手,说这是他的帮助。他还说他是农村来的,他来城市打工是为了家乡的父母。坐在他的车上,雨依然下着,我此刻的`心却觉得无比的温暖。
即使这种如此平凡的小人物,也能迸发出耀眼的光芒,那就是他们的人格,他们为社会做出了无限贡献,无限延长了他们的生命,那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无私的爱!
小人物真的很美、很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一直为公司工作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各位领导及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位领导、兄弟姐妹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体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今天,是20xx年的第一场雪,也是xx年的第一场雪。雪是洁白的,也是最有意义的。它带给我们的美丽,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我们的快乐。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新的感觉,一种新的体验,一种新的认可。
今天,雪是纯洁的,是美丽的,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新的期盼,一种期盼。
在这个新的季节里,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所有为公司工作辛勤劳作的员工及同仁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向全体员工表示衷心的`祝愿!祝大家节日快乐、幸福美满!
在这新的xx年里,我们一定要发扬我们的优势,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我们的公司更有发展空间!
我们的目标是:一、在今年的新春佳节,把我们全体员工的团结带动和努力,把我们的企业的发展建设得更好;二、加强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让企业的品牌形象更好的体现出来,让我们的企业的整体形象更高层;三、为我们企业的发展,让全体员工都过上幸福的日子,为我们公司的成长,为我们美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企业发展越来越好!谢谢!
最后,让我们一起祝贺各位的新春佳节。祝公司的各位领导及全体同仁新春快乐,万事如意,万事如意!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公司的明天更美好!
含义: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
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
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
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
这是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
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
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10月18日中午12点40分西安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二届团学成立大会在阶梯教室如期召开。会议由学生干部主持,团学各领导出席并讲话。
会议在庄严肃立的共青团团歌中正式开始。首先,上届团工委副书记甘雅玲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深刻总结并对下届团学工作表现出十足的信心。接下来,由团工委书记范立楠公布新一届团学名单并颁发聘书,范老师在表达对上一届的感谢和对本届的鼓励的同时从做人和做事两方面对大家提出希望,希望大家能换位思考,脚踏实地,树立大局意识,在相互配合下顺利开展工作。新一届学生会主席曹美丹,团工委副书记张珍随后进行了设想性工作发言。发言过后,学工办主任王小宣进行了总结,她强调大学精神及在大学学习和工作中的'方向与真理,团队精神的养成,自主创新意识的提高都是其重点。王老师还提到学习和工作的兼顾,她希望团学干部能在牢固的专业基础条件下提升自己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能力,为团学工作再创辉煌。最后,党总支部书记张琪代表党组织对新一届团学学生干部表示祝贺并结合自身经历说明一个时期的组织工作会让人在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新一届团学干部在合影时自信的笑容更让我们对今后团学工作的开展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只要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外国语学院团学组织会绽放出更夺目的光芒。
12月19日下午,人文社科系在学术交流中心大报告厅举办了20xx-20xx学年学生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源、教务处长王华杰、招生就业处长李茂强、院团委书记门保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郭峰、学生处副处长孟晓乐以及人文社科系党总支书记魏重宪、副主任赵淑芳、周士勤等领导应邀出席会议,人文社科系部分教师和辅导员以及全体学生共同参加了此次盛会。
会议由人文社科系副主任周士勤老师主持。会上,人文社科系副主任赵淑芳宣读了20xx-20__学年人文社科系学生工作各项表彰决定,随后,举行了颁奖仪式。各位获奖学生代表上台领奖并留影,颁奖环节在隆重而喜庆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之后,人文社科系获奖学生代表熊妍妍作了发言,介绍了她在大学生活中学习、成长的经验,号召同学们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接着,人文社科系党总支书记魏重宪老师给同学们作了重要讲话,回顾了一年来我系学团工作所走过的道路,取得的成绩和宝贵经验,并对在场的'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同学们立志修身、勤奋好学、勇于创新,为自身的发展和学院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本次学生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的成功举办,总结了一年来我系学生工作的情况,表彰了一批优秀学生及学生干部,激励了广大学生不断进取、勇创佳绩,同时也吹响了我系学团工作管理人员再接再厉,不懈奋斗的号角。
黔东南新闻网讯“挂职不是摆样子,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群众做实事、解难题,这就需要走访基层、走访村民,把自己当做村里的一员,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才能做好联乡驻村工作。”这是挂职驻村干部粟应人写在工作笔记中的一段话。
今年42岁的粟应人,民进黔东南州会员,硕士研究生,凯里市鸭塘中学高级教师。20xx年2月,受黔东南州委组织部安排,下派到剑河县久仰乡挂职锻炼。挂职、驻村一年来,查找出村小学无电脑、无篮球场、村民经济观念滞后等突出问题17个,帮助解决小学电脑、篮球场、篮球架、乒乓球桌等具体问题12个,维修村公路、捐助御寒冬衣等实事18件,排查矛盾纠纷6起,化解矛盾纠纷6起。为久仰乡东阶仰村接洽帮扶作为木桥改造的水泥10吨,冬季御寒衣物120件。接洽帮扶久敢村资金9万元用于体育场地建设及添置体育器材,电脑25台作为小学教学设备,大彩电2台,热水器1台,席梦丝床2铺作为村活动室器材,冬季御寒衣物80件给老人及困难户,为久敢村建成了篮球场、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桌等器材,并为久仰小学争取到了一个去上海进行“西部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的名额。粟应人还带领村民和小学实施《久敢片区芦笙舞传承与保护》项目,带领上任驻村干部龙峰及村两委平息了久敢村一次集体非正常上访事件及村与村的对抗事件。
粟应人不仅挂职副乡长,还是一名驻久敢村的驻村干部。久敢村距剑河县城40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21公里,是一个偏远的苗族村寨。20xx年2月28日,他第一次下村,就立即向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了解久敢村的基本情况,询问当前的困难和问题。当晚,他组织村两委召开会议,提出了两点看法:一是要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目标,因地制宜,抓住机遇。根据该村的地理环境等条件,大力发展钩藤、香猪和朝天椒产业,辅之以经济林和稻田养鱼,提高该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二是要加强本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村容村貌。结合灾后重建这一有利机遇,把改厕、改圈等附带项目实施好,彻底改变脏、乱、差的现状。 粟应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每次到村民家走访,了解民情时总是问寒问暖。闻农事,聊家常,就像村民的兄弟一样。
粟应人作为挂职副乡长,除了解决久敢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外,还关注久仰乡其他村的发展。他经常与乡里的其他领导走访各村寨,了解民情。久仰乡共28个行政村,他用几个月时间,走访了28个村寨。 20xx年3月27日,粟应人在驻村干部李政忠等的陪同下,到白闹村调研。白闹村是久仰乡最偏僻的村,该村处在半山腰,山陡拥挤、地窄脏乱是该村的特点。该村除了小学有一个公厕外,再也没有第二个厕所。
该村自古以来就没有修建厕所的习俗,村民方便全靠到野外解决。该村的村民有户外放养猪的习俗,放养的猪随地大小便,所以卫生很成问题。粟应人说:“我一到该村,看到这种状况,心中十分震撼,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当天晚上,粟应人就招集村两委、组长、党员开座谈会,交流谈心,希望村两委、组长、党员起到带头作用,先把村里的卫生搞上来。每家每户修建厕所,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如果地势狭窄,也可以几家共建一个厕所。粟应人还要求村民们把猪关起来,改户外放养为圈养。粟应人还向村民介绍了修建厕所和圈养猪的其他好处,他告诉村民,人畜粪便是最好的农家肥料,还向村民介绍了简单的农家堆肥方法和沼气池建设的构想。粟应人是民族学专业毕业的,熟知习俗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长期习惯,约定俗成的',要解决该村的这两种陋俗,不是一两个座谈会就能解决的事,除了很好地引导,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做思想工作。他表示要致力于引导该村的村民摈弃陋俗和解决卫生的问题。经过不断做思想工作,在村两委的引导下,村民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意识到讲究卫生、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性。现在各家各户放养的猪都已经圈养了起来,村民们正进一步改善卫生,筹资修建厕所。
并不是每一次走访村寨都顺利,20xx年5月30日,粟应人协同毛志平、张通明等同志到久甲村做一村民的思想工作就碰了个硬钉子。为了久甲村的公路建设,公路需要经过一村民的小粮仓,由于该村民与村干有点小误会,所以不愿配合村干的工作。当天,毛志平、张通明、粟应人等五位同志为了做通该村民的思想工作,特意买了一些菜到他家,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他以大局为重,不要以个人的恩怨而影响全乡的公路建设,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该村民同意搬迁粮仓。做通了工作,毛志平、张通明、粟应人等五位同志回到乡政府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一点多。现在久甲村的公路已基本建成,只有几十米的扫尾工作了。
一年的工作,有苦有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粟应人等人的不断努力下,久敢村第一次有了篮球场、篮球架、乒乓球桌和芦笙场,一条进寨水泥路也开始修进了村里。从此,久敢村的幸福生活也从这里逐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