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制度(精选3篇)
1、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考核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人力资源部要认真做好摸底调查工作,掌握基本情况,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做好考核和核定工作(包括申请职称员工的政治、业务、资格等情况,及时提供各种有关数据和材料,并组织参加全国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
2、认真做好职称评定和考核工作中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反映情况,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解释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
3、做好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与考核的分类工作。考核的组织准备工作细致周到,考核成绩及时汇总登记;部分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要及时与有关考评委员会联系,落实有关事项,做好衔接工作。
4、专业技术职称应作为有关专业技术岗位上岗人员的'必备标准。人力资源部要做好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考核的台帐。
为了全面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建立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学科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根据《z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考核意见》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一、训练、考核的内容及方法
1.学科专业技能
语文:有感情朗读;演讲;下水文写作等。
数学:一题多解;作图;应用题图示;速算巧算等。
英语:精读英文原文;英文歌曲演唱;诗歌朗诵;口语交流等。
音乐:音乐欣赏;独唱;演奏;舞蹈等。
美术:写生;美术字;网页制作;封面设计等。
体育:演示口令、创编徒手操、体育专长等。
训练及考核形式:提供学科试题,在规定时间内笔答;给定题目或规定情境,现场口头回答或现场操作。
2.教学设计技能
(1)解读教材
能正确分析教学内容的.背景、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拓展理解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预设
既体现三维目标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兼顾个别差异,并具有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便于教学检测。
(3)教学过程设计
能有效加工教材,正确选择教学内容;能选择有效教学策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能开展有效教学评价,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
(4)资源开发利用
在一定时间内,利用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完成网页和网站的创意、设计、开发。
能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中提取教学资源,能从教材及教师自身的积累中挖掘潜在的教学资源,并能从校内外社会与自然环境及网络中筛选教学资源。
有效整合资源,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及学情,科学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有效性。
训练及考核形式: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的“三定”教学设计评比。
3.课堂教学技能
(1)教学语言
准确简明,条理清晰,普通话水平达规定等级。
(2)教学板书
书写正确规范,设计合理,并能用简笔画、示意图表等辅助表述。
(3)执行教案
能充分实现教学预设,并运用教学机智,及时修正预设误差,生成新的教学环节。
(4)课件制作
能熟练制作课件并进行教学演示;获得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训练及考核形式:查验有关证书;微型课全息观察评议。
4.教学测评技能
(1)作业评价
能分析作业特点及练习意图,能揭示作业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并能提出改进教与学的建议与策略。
(2)试题命制
能按要求命制试题,对命题意图和设想进行说明,并拟定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3)质量分析
掌握教育测量中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学科测量中相关参数评估教与学现状,并会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训练及考核形式:选定教学单元,进行系列训练,全真考核。
5.教学研究技能
(1)专业理论知识
了解教育法规对教师教学及教育的规定,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等方面的规定;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正确分析学生心理特征;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养成做学习卡片或笔记的习惯。
(2)论文撰写
能结合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经验、教学心得体会,开展教学反思、案例研究和课例研究。
了解课题研究的流程及方法,能结合教学工作,对非常态的教学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并加以研究。
训练及考核形式:读书笔记评比;卷面检测;可现场给题目或案例撰写微型论文或微型课题立项报告。
6.个人特长展示
本项目作为加分项目。教师结合个人实际,经过个人申报,教务部门申核后,纳入考核。考核成绩计入个人总成绩。
二、考核的对象及时间安排
1.考核对象
获市级学科带头人以上称号的教师及50周岁以上女教师、55周岁以上男教师可免于考核,其余在职教师均参加考核。每期考核不合格的继续参加下一批考核。
考核对象采用自主报名及学校安排相结合。学校根据先青年教师后中老年教师的原则安排,在校级基本功比赛中获过一等奖的教师优先参加考核。
2.考核时间
考核可分三批进行,分别安排在20xx年、20xx年、20xx年的秋学期,被考核人员分别为教师总数的30%、40%和30%。20xx年对考核不合格者再安排一次补考核。
三、考核结果的统计及奖惩
1.结果统计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达标后,再进行终结性核。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核教师的训练计划、参训时间及自我研训质量;终结性考核可将每项基本功设为20分,对达标项进行逐项测查,量化积分,对达到六项总分85%以上的定为优秀格次,不达总分60%的人员定为不合格,其余人员定为合格格次。
考核结果报集团协调部。
2.奖惩措施
各校区每学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基本功训练展示会等对先进典型给予表彰,激发单位与个人“练功”的积极性。
各单位要将培训与考核有机结合,加强对教师基本功的过程性考核,并注意资料的积累,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重要内容,记入教师成长记录袋,作为各类评优、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职称评审、骨干教师评选将把教学基本功达标作为必备条件。对两次补考不合格者,学校要进行诫勉谈话,并安排转岗。
一、医德医风考评标准
医德考评基本标准分80分,为医务人员的基础分,设立加分和扣分项目。如有加分或扣分,则在基础分的基数上进行加、减,加减后的分数为医务人员的实际得分。如既无加分,也无扣分,则维持80分的基础分。
基本标准分:
1、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5分)
2、尊重患者人格和权利,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15分)
3、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5分)
4、遵纪守法,廉洁行医;(15分)
5、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15分)
6、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谐共事;(10分)
7、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10分)
加分项:
1、积极参加各种突发事件的医疗抢救工作;(5分)
1
2、服从指令,参加援外医疗队;(5分)
3、积极参加“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社区牵手行动”等卫生扶贫项目;(5分)
4、收到患者的表扬信件、锦旗等;(10分)
5、坚决抵制商业贿赂,自觉拒收与工作相关的任何形式的回扣,或按规定把难以拒收的`财物全部及时上缴的;(5分)
6、自觉拒收病人及其家属给予的“红包”、礼品等财物,或按规定把难以拒收的财物全部及时上缴的;(5分)
7、在工作中责任心强、认真细致,及时发现、指出他人的工作差错,从而避免出现医疗差错或责任事故的;(5分)
8、有发明创新或开展新项目、新技术获行政部门表彰
的。(10分)
减分项:
1、不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无故不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5分)
2、无故迟到、早退、旷工;(5分)
3、上班时擅自离岗、串岗,上班着装不整洁、不挂牌上岗、语言不文明;(3分)
4、泄露病人的医密,造成不良影响;(5分)
2
5、被投诉服务态度差,经核实有生、冷、硬、顶、推现象的;(5分)
6、与服务对象发生争吵;(5分)
7、违反规定私自外出行医的;(5分)
8、有滥检查、滥用药、开大处方行为;(2分)
9、故意捏造或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损害单位及他人名誉的;(5分)
10、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安排,或因工作拖拉,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5分)
11、科室间或同事间闹不团结,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的;(2分)
12、工作中出现一般差错、未造成不良影响的。(3分)
二、考评方法
医德医风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按照进行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单位评价,最后确定等次。
1、自我评价:医务人员根据《医德医风考评标准实施
细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表现,认真逐一对照检查,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分。
2、科室评价:在医务人员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以科室
为单位,由科室考评小组根据每个人日常医德医风和工作表现进行评价打分。
3、单位评价:由单位考评领导小组及下属办公室组织
进行。根据自我评价、科室评价、综合社会评价及日常行为纪实,对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逐个评价,并填写考评组综合评语。
考评结果:总分达95分为优秀,80—94分为良好,60—79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限制条件:总分达95分以上但有扣分者不能评为“优
秀”,下降一级;扣分达30分及以上者,总评为“不合格”;扣分达10分以上者,不论总分多高,总评为“合格”。
三、实施办法
1、实施范围:涉及全院医护人员。
2、实施要求:每年开展两次考评,其中基本标准分为
100分,加分项为50分,减分项为50分,其结果归入个人医德医风档案。
3、奖惩规定:医德医风考评总评结果与综合目标等奖励挂钩,作为晋升、评先的条件之一。对医德医风“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取消该年度的评先资格。
Copyright (C) 大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