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工作总结(精选7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学生处、创就业指导中心的悉心指导下,学院于20xx年x月成立了创就业协会。创就业协会是由我校学生本着自愿结合的原则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协会以为学生创就业提供帮助为主导思想,是在国家大力倡导青年学子创业的整体趋势下成立的一个具有全新理念的综合性学生协会。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大点、协会基本任务
1.让学生通过协会更加了解汽车行业,为更好的就业提供帮助。
2.紧密联系校外企业,为广大同学提供更多的创就业信息,为广大同学接触社会工作提供便利,鼓励同学进行创业实践。
3.通过知识的普及、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的锻炼等,激发和鼓励创业热情,培养一批有专业、眼光全面和创业潜质的人才。
第二大点、协会各部门职责
行政部:管理协会所有文挡资料,定时向各部会议记录员索取会议记录;拟订有关规章制度并督促检查落实;制定具体考核制度,协助总经理、副总经理对各部进行考核,负责对各部门日常、学期、学年考核评议的具体工作。
企划部:负责活动的策划、执行;对重要活动或服务提出创意性方案;按照需要配合其他部门收集各种就业、创业信息;负责大小活动中的宣传活动的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负责创业文化的传播;进行大小活动的宣传;及时向会员传达有关创业的信息;负责本协会理念及各种活动情况的汇报工作。
公关部:负责协会一切公关活动及与社会各社团和企业联系,扩大影响力,提高社团形象,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开拓和维持与校内各社团、其他学校及赞助商和相关部门的联系。
财务部:负责内部资金的运营与周转,掌握现金流出和留入,做学期预算和节余,协调行政部共同管理创协资产,记录各种物资的买入、借出和归还。定期向理事会汇报财务。
人事部:管理更新所有协会会员的档案信息;,负责各部门人员调配、协调工作;负责会员有关创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负责表彰先进人员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协会内部相关荣誉证章颁发工作。
第三大点、协会开展项目
月份协会自主开展周末兼职项目。让学生利用周末参加社会实践,赚取部分生活费,让自己尽早的融入到社会中来,在自己毕业时就可以直接参加工作,或用很少时间实习就可以适应社会。
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特于10月份邀请创就业指导老师开展“创就业座谈会”。
3.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社会对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的需要也更为迫切。11月份协会自主开展自考本科项目。
20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毕业生就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现将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20xx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构成
20xx年,学院共有毕业生506人。其中水利工程173人,土木工程171人,农业水利工程44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9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43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2人,农业水土工程硕士16人,农业工程硕士8人。
截止20xx年8月25日,学院共组织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40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1685个(其中事业编制免考岗位71个),学院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9.72%。现已就业的同学中,到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109人,占就业人数21.54%;考取研究生15人,占就业人数2.77%;到国有企业、施工单位、设计院和其他企业就业317人,占就业人数62.65%;西部志愿者2人;应征入伍1人;出国留学2人;自主创业2人;省外企业就业6人。以上数据显示,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形式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省内各企事业单位。
二、20xx年就业形势影响分析
在20xx年国内就业形式异常严峻的大环境下,水利土建类的就业需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体现下如下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明显变化
1、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过去,省内各水利土建类企业招聘对象基本为省内二本或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学院各届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合适岗位。但20xx年,省内中大型对口企业,更看中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像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将7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一本院校,3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省外的二本院校。大中型用人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让我们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
2、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变化
随着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省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生了变化,使用人单位第一时间在省外院校就完成了招聘任务。以往,省外的毕业生都首选一、二线城市较光鲜的行业就业,极少会选择到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艰苦的施工企业或省外就业,各水利类施工企业的招聘人员基本靠我们学院输送。但今年,水利部下设各大工程局的招聘任务在省外各院校就基本能完成。像中水八局、九局、十四局乃至三峡工程局。这一变化又为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新的难题。
3、事业单位“用工制度”发生改变
20xx年,xx市水利土建类部分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由事业招聘变为了“劳务派遣”。20xx年,共有四家用人单位带来了31个劳务派遣岗位,但毕业生对这种用工形式还处于观望和认识的过程,亦或对用人单位这种可以“规避责任、随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能接受,没有人愿意签订协议。
4、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规避发生变化
以往,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处理基本处于一种软处理状态,形同虚设,毕业生有意向就可以签,基本不用承担风险。今年,几乎所有事业单位免试录用的岗位都写上了违约条件和违约金,并按情节轻重将违约金定在20__—20000元。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为规避违约行为,直接把违约金调整为保证金,只要一签订协议就需要交纳20__—5000元不等的保证金。毕业生在初期就业本来选择就多,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处于犹豫状态,把着若干个就业意向,就是迟迟不签订协议,最终导致就业岗位的流失。
5、用人单位对人员资格要求发生变化
20xx年之前,免试推荐进入事业单位的岗位只要有毕业证就可以推荐免试录用。但今年,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必须具备毕业证和学位证才具备推荐资格。招聘条件的严格化,给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新的难度。
(2)毕业生择业存在不利因素
1、毕业生首先公职人员和事业单位
水利土建类专业的毕业生,更多的是到就业条件比较艰苦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业,导致很多毕业生都把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的公职人员和事业单位作为首先。每逢有事业单位来招聘,都会出现扎堆现象,而企业单位却很少有人关注,甚至有些毕业生在毕业后都还在待业朝着公职人员和事业单位努力。
2、基层单位就业形势不乐观
毕业生很少愿意去基层单位就业,甚至是事业编制的岗位都极少有人愿意去。一方面:基层单位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利;另一方面:现在的毕业生独生子女占了很到的比重,他们的择业去向受家人的影响比较大,家长都不希望他们走远。
3、对新的用工制度持观望态度
今年出现了“劳务派遣”的用人形式,在昆单位就有31个岗位以这种形式招聘,但学生对这种用人形式还不够了解或者不赞同,导致31个岗位无人问津。
4、扎堆在大型企业和施工单位
水利部下属的各大工程局、省内各大设计院一直是我院毕业生重点选择的就业去向,由于今年各大工程局的人才需求结构及招聘计划的调整,导致我院毕业生的择业受到很大影响。但对用人需求量大的私营企业,像招投标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公司等在昆私企,虽然在档案、户口的管理及保障措施上基本跟大型企业一样,但还是关注的毕业生多,真正签协议的却很少。
三、主要做法
在就业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一系列的变化,给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而毕业生的择业理念还没有及时的转变过来,对学院服务学生就业、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党政领导积极出谋划策,寻找突破口,从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专业技能、诚信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着手,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就业、“五养成”推动就业、诚信教育保障就业,想法设法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最大化。截止20xx年8月25日,学院就业率达到89.72%。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能保持较好的就业态势,主要归功于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
1、 院领导重视就业工作
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明确要求从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学院一直坚持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由院领导、党群办、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院团委相关人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组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学院4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布置就业工作,院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一次就业指导老师及毕业班班主任专题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就业形势的变化,着重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用人制度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理念变化着手,对就业方案做出调整,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根据市场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从20xx级本科在全校率先实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中期分流、分层培养”的教学改革试点。按照“1.5+1.5+X”模式培养,入学后先进行一年半(1.5)的大类培养,后续一年半(1.5)进行中期分流后的分专业培养,即按照6个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X”指第五至第八学期的分层次培养,分“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实验班或实践技能培养两种层次。大类培养给了同学再一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构建了统一的大类平台课程模块,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层次培养给了少数尖子学生再次提高或继续深造的机会或有利途径,对多样化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特色,根据社会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以云南建工“兴水育才”奖教奖学金的设立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联系、技术攻关、实习实训、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机制,疏通学生就业和企业引入人才这个重要的人力资源大通道。
3、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
把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对大一学生,着重引导其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选择,重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了解就业形势;对大二学生,着重结合能力培养,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对大三学生,着重实习和锻炼,培养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大四学生,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
学院党委书记彭尔瑞老师针对我院毕业生多年来在“自荐书”、“协议书”填写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不同角度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的作用、特点、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分别从专业、理想、兴趣、收入、潜力、地点等方面为同学们讲述了如何选择就业取向的问题,为我院20xx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向提供了建议与指导。同时缓解在找工作中的焦虑,同学们能够感到学院的领导、老师时刻的关怀和重视。
4、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院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连续多年举办结构设计大赛、建筑方案设计大赛、建模模型设计大赛、手工制图大赛、计算机制图大赛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作品竞赛,取得了包括全国三等奖在内的等多项优异成绩。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得到加强,为较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和充分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注重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素质亦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学院领导十分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0xx—20xx学年,学院自筹3万元经费,将校级立项之外的项目全部在院级层面立项。20xx—20xx学年,学院共申报自然科学类、社会人文类、科技发展制作类、创业类等科技项目共计59项,其中36项获得校级立项、23项获得院级立项,申报及立项数目均创历史新高。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学院推出“双导师”责任制,除常规的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第一导师之外,学院从教师队伍中选聘骨干教师作为学生的专业启蒙和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负责5—6名学生,从大一到大四跟踪指导,积极指导学生参入到科技创新创业行动中。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地适应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使学院20xx届毕业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较大化的实现了合理就业。
6、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面对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常规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预算员等“五大员”的培训到市场新宠BIM的培训;从常规的课堂教学到社会教学实践;从常规的专业强化训练到参与生产项目实践;让xx学院学生在学好课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了适应行业需求的专业技能,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7、加强校企合作
学院建立了用人单位和校友联系信息库,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就业需求。充分调动行业、校友、科研和工程项目联系单位等优势资源,全员参与,全方位宣传学院,推荐毕业生。
本学院积极吸引组织并现场召开了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40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1685个(其中事业编制免考岗位71个)。目前经跟踪回访,学院初次就业率为89.72%。
8、 以人为本,大力帮扶特殊群体就业
学院领导挂帅重点帮扶“三个一百”困难学生,xx院党委书记负责联系20xx级土木工程专业的等7名同学,xx院长负责联系20xx级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等8名同学,副院长负责联系20xx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等7名同学,副院长负责联系20xx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等7名同学,副院长负责联系20xx级农业水利工程等7名同学。
为实现“三个一百”困难学生充分就业,学院领导不定期找他们谈话,向他们分析今年的就业形势,指导他们择业,并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通过院领导的不懈努力,目前我院36名“三个一百”困难学生就业率已达到100%。
9、开展诚信就业教育
违约现象的发生,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平台产生了极大的损伤。为规划就业,实现诚信就业,学院把“诚信”放在与用人单位搭建就业合作平台的首位,并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规范就业违约管理。
10、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时效性
在学院增设就业信息栏,通过学院网站及时发布专业招聘信息、转发相关就业信息、宣传大学生当村干部、自主创业等;开通学院官方微博、QQ群、飞信等各种通信手段扩大就业信息覆盖,确保就业信息即时和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位学生;每两周创办就业简报一期,让全院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动向及就业情况。
11、 开展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
20xx年,学院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意向调查,对用人单位用人取向和用人变化进行调查。并对各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进行了部分回访,收集用人单位对录用毕业生的满意度反馈意见。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宣传和就业指导,较好的服务于学生就业。
12、加强基层就业宣传
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大环境下,为推动学院毕业生就业,学院领导针对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情况,召开了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谈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个人发展空间、基层生活成本、基层岗位优越性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大家到基层就业。
13、关注就业困难学生,努力促进充分就业
截止20xx年9月10日止,学院针对暂不就业和待就业的学生进行了梳理摸底,并专门召开了班主任、相关负责人会议,具体分析原因、督促跟踪未就业学生情况,要求班主任工作细致、及时掌握未就业学生的电话、信息、未就业原因,并更进一步传递用人单位信息,让未就业学生尽快选择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同学在等待事业单位考试结果导致他们尚未签约,有的同学是手握多家单位可选而拿不定主意,有放弃就业等待明年考研的同学,有未拿到毕业证无法找工作的同学等。
针对以上情况,学院要求各班主任继续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多关心未就业学生,了解其思想动态,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心态,调整角色,坚持到年底达到学生未就业人数为0的目标。
四、工作特色与亮点
1、专设学生就业工作辅助联络员,确保学院及时了解毕业生未就业原因,做到就业决策有据可依。
为缓解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分管就业工作领导决定在各毕业班有偿设置学生就业工作辅助联络员。负责协助学院完成就业工作,具体负责了解本班未就业同学的基本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未就业,并及时向学院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反应情况。学生就业辅助联络员的设置,使学院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未就业同学的思想动态、未就业原因,对一些共性问题、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就业决策有据可依,对实现学院毕业生最大化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专设离校前“就业周”,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贴心化服务,做到未就业毕业生实现最大化就业。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较早地启动了就业工作,通过努力,基本保障了大部分毕业生实现了就业。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总体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部分毕业生还未能实现就业。为确保毕业生离校时能手握一份工作,做到舒心离校,学院党政领导经研究决定把20xx年5月26日开始的两周定位离校前“就业周”,充分利用学院老师的人力资源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成功邀请到29家企业,并带来133个岗位。对未就业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之前一直彷徨犹豫的毕业生,在各种压力下,离校前能找到份工作,已经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离校前“就业周”的及时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就业周招聘面试一改以往冷清的局面,出现了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现象。就业周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就业工作,做到未就业毕业生实现最大化就业。
五、工作问题与思索
1、基层就业宣传工作
公职人员、在昆企事业单位一直都很受毕业生的青睐,而一些单位较好的基层岗位却无人问津,甚至是事业单位免考岗位都极少有人去。这是就业观念的误区,院校在今后的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基层就业宣传,继续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
2、独生子女择业受到限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现象越来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学院毕业生中独生子女占了65%的比重,这部分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很大程度上都要考虑父母的意见和如何赡养老人的问题,导致很多岗位由于交通不便、离家庭所在地较远等现实问题而流失。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社会现象,也是我们今后就业指导必须面对的问题。
3、艰苦地方就业鼓励机制
目前的就业形势是一、二线城市就业市场负荷较重,偏远的艰苦地区人才需求量大,但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性,毕业生很少有人关注,导致学院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岗位流失,采取何种优惠政策照顾艰苦地方就业人员,提高艰苦地区就业吸引力,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工作回顾我们做了什么
1.例会:每周的例会,我们积极参加,基本上做到0迟到0请假。我们认真开会,做好会议记录,会场纪律良好,开会气氛活跃,大家都积极地讨论,争取把工作做好。
3.活动:关于移动校园时尚达人赛,女生节,校团委学生会联谊晚会。
4.素质拓展:积极参加校团委学生会每周一次的素质拓展。
5.上传关于新闻大看台的文件,搜集查找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信息。
6.两代会志愿者:20xx年11月17、18号我校举行了第十二次团代会和第二十六次学代会。我们作为志愿者积极、热情、主动、真诚为两代会服务,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评价。我们还被评为了优秀志愿者。
二、工作感想我们学到了什么
1.每一次例会,我们严于律己,通过例会我们加强了时间观念,增强了集体观和责任感。
2.通过很多次活动,让我们学会抓住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充分展示自己。
3.通过听讲座,参加素质拓展,开阔的自己的视野,提升自我素质,让我们不断改变更新自己的思想。
4.通过上传文件,搜集信息,丰富的自身就业创业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
三、存在的不足:
工作量太小,缺少实践的机会。
四.部门招新。
五、工作设想与展望。
不知不觉中,又临近五一劳动节了,劳动是谋生之本,在近x年的就业援助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耐心细致的为求职人员做好求职登记、就业指导以及相关政策的解答和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在上级领导的帮助和关心下,我始终围绕着“宣传、调查、拓岗、维权”这八字方针,立足本职工作,为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在实现就业之余,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一、积极做好政策宣传
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及时张贴劳动保障报、利用各种平台发布政策信息,发放各类关于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村民了解更多更新的关于劳动保障方面的知识,同时对于前来咨询的村民,耐心地解读各种政策,直到他们理解为止。
二、开展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做好应届生的跟踪服务。
继续跟进劳动力资源的摸底调查,及时准确的更新劳动力资源的信息,摸清本村无业、失业、征地镇保等劳动力人员的各种情况,建立好台帐,今年调查走访了200多人次。截止目前今年本村劳动力年龄段人数有1411人,其中就业劳动力人数1300人,在校学生111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有29人,除了1人还在求职,其余28人已实现全部就业。
三、收集信息,拓展就业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注就业弱势群体,为他们想方设法推荐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是我们做就业援助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像今年的招聘会,我在村内积极宣传,及时通知本村的失业无业人员准时参加招聘会,并进行必要的陪同。密切关注各种招聘信息,为本村失业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为止,我一共推荐了近25人就业。
四、认真做好各项台账记录,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五、认真做好调查走访工作
在每次调查走访小区内无业、失业人员家庭时,全面了解无业、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为他们推荐就业岗位。同时我尝到了自己工作的艰辛,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每当小区内就业“老大难”人员被我历尽艰辛地推荐到工作岗位上时,打从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这时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重要,也特别有价值。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次为小区内失业、无业人员推荐工作成功,我就特别高兴,也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的有意义。
×学校就业工作遵循“从行业需求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办学方略,认真贯彻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在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就业工作任务,使得学校的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 ,考研率达 ,就业率、考研率均位居地区学校前列。现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本年度毕业生构成情况。(分学历、分专业、分性别进行图表统计)
总体上看,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有所下降,能够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就业观念较以前有所转变,去基层、相对偏远地区工作的学生较前几年增多,学生主动签约到煤矿企业以及偏远中小城市就业。
2、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逐年升高,×学校往届考研毕业生主动为应届考研的学生搜集复习资料,联系导师,形成一届带一届的良好氛围。
3、毕业生就业区域性广,毕业生就业分布在华东、华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19个省市自治区。
二、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助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了由主管行政领导和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校就业指导中心、各系主任、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
二是分工明细,责任到人,制定奖惩措施。
主管领导、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各系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思想变化,组织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议,开展就业动员会。
三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从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资源出发,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出了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手段,对课程体系、专业方向、工程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
三、调查摸底,系统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深入学生中,认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情感交流,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逐人的做思想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就业意向。
每届毕业生在毕业学年开学时,学校都会制定一份调查问卷,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包括就业区域、薪酬标准、个人的基本能力素质等。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学校要求各系由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牵头以班会、团活、个别交流等形式,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对每名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由于学生的思想呈现动态变化的,因此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调查摸底,保证工作有的放矢。
二是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通过调查问卷、个别交流等形式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想法是工作后工资待遇要高、工作强度不能太大,而且环境还得好,可见很多学生对将来就业的期望值很高,但是没有考虑到自身素质条件与希望不匹配,造成理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很多学生存在“只是抬头看,不能弯腰干”的思想。因此,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转变毕业生的陈旧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先进就业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查阅并搜集大量资料后,依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班会、团活等载体,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客观剖析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四、狠抓实效,加大力度,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在就业指导方面,我校有着多年来形成的良好传统,就业辅导讲座从不间断,效果显着。针对今年毕业生多的实际情况,由学校主要领导担纲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要在加大就业指导课力度的同时,狠抓实效,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只要学生需要,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决不让一个学生盲目面对就业。在工作方法上,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也提出“集中团体辅导,个人谈话”的具体思路。学校在就业工作之初,何书记就安排了多次就业辅导讲座。
首先培养毕业生具备合格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引导:第一是要求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拿到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格证书或获奖证书;第二是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和开拓进取精神。
其次通过心理测试让学生认清自己。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若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么,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
第三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求职技能,尽管求职技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对大学生而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技能就是“两会”:一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第四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干扰大学毕业生正常求职的因素,目前很多,如不正之风,设骗欺诈,信息泛滥等等。因此,大学生成功求职,还应具备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能够较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防止受骗上当;二是能够捕捉最佳决策时机,防止因脚踏两只、三只船等丧失最佳机遇。
五、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为了更好地为毕业生服务,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建立校内网络交流平台。随时将一些就业信息发布出去,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同时,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把平时不愿意表露思想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派原主抓就业辅导员高明星同志远赴长三角、环渤海等地进行就业调研,了解就业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并借此机会在部分地区建立校友会,以便于日后毕业生找工作他们能够提供帮助。
三是遵循“请进来,带出去”的思想。学校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同时,由校领导带队积极前往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就业信息。
四是不但要做好“售前”服务,同时还要做好“售后”服务。学校党政领导要求,在校是我们的学生,要为他们服务,毕业后仍然是我们学生、校友,也要为他们服务好。
往届毕业生毕业后,很多学生涉及到改派、办理户口、组织关系等事宜时,每每找到我们,无论是谁肯定会及时的放弃手中的工作,为他们做以耐心的解答,逢年过节学校都会给往届毕业生发送祝福信息,建立长期联系,通过他们了解就业信息。
六、全校教职员工齐动员,共同帮助学生就业
就业工作开始之后,就是学校每周教职工例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毕业班辅导员编写了学校就业工作进程表,及时将情况报知学校领导与专业教师。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在全校各级会议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动员全体教职员工,想办法帮助学生就业。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奖励措施,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专业教师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的积极性。很多教师都通过个人关系联系用人单位,而且这样的用人信息通常是非常有实用性的,一般能够确保学生通过初试。
七、就业工作坚持长线管理,工作方针保持连贯
可以说,我们现在就业工作中所坚持的方针政策,以及使用的办法,虽有创新,但是其基础还是来源于学校有关部门一贯坚持的工作方针和工作作风。学校领导对于就业工作一贯的重视,特别是在就业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注重实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对我们的就业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长期的指导意义。招生就业处坚持长远的目光,制定了连贯的就业工作的计划和方针,贯穿于多年以来的就业工作中。
学校相对稳定的就业工作的政策和方针,对学校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在工作中也力图长线管理,对于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向他们介绍就业工作,使他们能够在进入毕业年级后迅速进入状态。对于用人单位,我们坚持无论今年是否有用人计划,都要常年与他们联络感情,经常通过Email等形式与他们保持联系。这些长期的行动相对于短期的行为来讲,更能够得到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保证了我校就业工作的长期稳定,将经济波动、行业调整等短期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不知不觉中,又临近年底了,在近2年的就业援助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耐心细致的为求职人员做好求职登记、就业指导以及相关政策的解答和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关心下,我始终围绕着“宣传、调查、拓岗、维权”这八字方针,立足本职工作,为辖区内的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在实现就业之余,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回顾这一年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做好政策宣传
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及时张贴劳动保障报、在一点通上发布政策信息,发放各类关于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村民了解更多更新的关于劳动保障方面的知识,同时对于前来咨询的村民,耐心地解读各种政策,直到他们理解为止。
二、开展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做好应届生的跟踪服务。
续跟进劳动力资源的摸底调查,及时准确的更新劳动力资源的信息,摸清本村无业、失业、征地镇保等劳动力人员的各种情况,建立好台帐,今年调查走访了200多人次。截止目前今年本村劳动力年龄段人数有1411人,其中就业劳动力人数1300人,在校学生111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有29人,除了1人还在求职,其余28人已实现全部就业。
三、收集信息,拓展就业岗位
今年,我推荐了共计22人参加保育员、家政服务类、蔬菜园艺培训以及化妆等培训班。就业是民生之本,关注就业弱势群体,为他们想方设法推荐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是我们做就业援助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像今年的春秋两季招聘会以及近期小型招聘会,我在村内积极宣传,及时通知本村的失业无业人员准时参加招聘会,并进行必要的陪同。密切关注各种招聘信息,为本村失业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为止,我一共推荐了近25人就业。
四、认真做好各项台账记录,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20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就在眼前,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就业的人们,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在接下来新的一年中,我将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年来,我们重视宣传,重视舆论引导,重视营造氛围,把宣传信息工作作为就业工作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政策宣传,还是活动宣传上,我们都注重充分利用宣传媒介,通过基层服务窗口、通过上门送政策、通过设立咨询服务窗口、通过就业服务网站、通过与各种媒体合作等全方位立体式的展开就业宣传。尤其是在“一万岗位就业服务大行动”期间,首次提出了组合宣传的理念,对活动宣传方案实施全市统一策划,提供新闻通稿、宣传一个口子对外,充分利用宣传所能起到的辐射、推广和轰动效应。去年,吸引了社会各界和中央、省级媒体的高度关注,市媒体以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方式宣传我市就业工作。我们的就业工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2次,中央电台报道3次,四川电视台报道3次,其他省级媒体报道10多次,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站报道5次,市级媒体则是开辟了《职场文化》、《盐都就业》、《就业视线》等专栏和专题,进行长期性的宣传。强有力的宣传,营造了求职者高涨的参与就业创业的氛围,对促进就业工作顺利推进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四)主要矛盾和问题
1.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
2.结构性失业矛盾依然存在。为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我们注重强化职业培训,还为此建立了政府职业培训公共实训基地,为提升劳动者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下岗失业人员、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绝大部分都是缺乏劳动技能的群体,要改善群体技能结构,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3.促进劳动者创业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尽管为推动创业促就业做了很多工作,建创业指导机构、提供政策支持、建创业园。但是,为创业者提供的创业环境,创业扶持政策,创业的指导仍然不能满足创业者需求。
4.城乡一体人力资源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当前城乡一体人力资源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人力资源市场市区县统一和区别分类上还缺乏整体规划,人力资源市场的规模还不够大,市场的软环境还不健全,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查询等方面还不完善。
5.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尽管我们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社区(村)最贴近群众的地方。但是,村级平台、乡镇平台、区县局、职介中心等就业服务机构还不能得到有效的人力保障和经费支持,整个系统工作人员的素质还需要不断提升。
6.失业保险清欠扩面依然困难。尽管我们在强化失业保险促就业工作中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由于我市困难企业多,根本无缴费能力,使得失业保险征收清欠难,据调查显示,现缴费人数只占参保人数的70%。另外,由于失业保险参保缴费的义务与享受待遇的权力不对等,严重影响了单位和职工参保的积极性。加之又缺少刚性的手段,使部分单位,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逃避参保。
7、信息化设施设备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受信息化办公设备和数据交换设备的制约,业务软件联网应用的运行环境还有待完善。二是区县网络管理员绝大部分为兼职,系统管理维护能力有限。三是网络覆盖面有限,系统内部只覆盖到乡镇一级,系统外部尚未实现联网运作。四是就业服务网站的功能较单一,运行模式滞后,不能充分发挥宣传交流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