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心理健康总结(精选5篇)
本学年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心理健康团队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学年的教学任务,还在业务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一年中,我校遵照“为家长服务,为学生的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了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一年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走进学生帮助学生。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在家长会上班主任能够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心理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每节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教研教改持续开展,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我校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师教研教改理论修养,拓宽教师教学视野。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本学年,积极组织教师听专家报告,观摩优质课;袁琪老师参加心理健康教学优质课评选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的实力。
四: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1、文体活动:先后举办庆祝“五一”趣味体育比赛,庆祝“六一”文艺表演等大型活动。同时,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文艺活动及我校的鼓号队等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2、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六年级毕业典礼,让孩子感受到学校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老师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呵护着他们健康成长,感谢恩师,感谢自己的母校。
五、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学生心理发展观。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
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六、科学开展个案心理咨询工作
对于心理异常的学生,各年级班主任对该生的状况初步的了解,并进行进一步心理干预。对于干预后效果不明显者,则由心理辅导员直接进行心理咨询。另外我校还开通电话咨询,涉及家庭贫困、自卑、早恋、人际关系交流、因身体原因引发心理问题等多方面。咨询后效果良好。
一年来,通过常规工作和特色活动相结合的途径,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
烦恼而烦恼,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本学年我担任二年级心理健康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厚。学生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本学年健康工作情况如下:
1、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我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上有关部门的要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宣传日、等进行宣传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利用上课、板报进行宣传教育。
利用两种宣传阵地是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板报的内容,图文并茂,真正起到宣传的目的,让学生在宣传中受到教育,使学生具有保护自己预防疾病的能力。在广播讲座中如春季预防肺结核、夏季预防痢疾肠炎,秋冬预防流感腮腺炎、水痘等疾病。
2、上好健康教育课
每一节课我争取做到了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并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学,把上课、宣传、活动等内容融为一体,做到学生有笔记,有教材,使健康教育能从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面向学生进行教育。
3、积极进行吸烟危害身体和“碘缺乏病”的防治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孩子们长期居家学习,则牵动着学校的心。为了缓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育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体育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扎扎实实上好心理健康课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位之中。而在这特殊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科普宣传,稳定情绪,积极开展亲子关系教育,指导学生如何在家与父母和谐相处,读书学习等等,则显得尤为重要。疫情期间,虽停课,但从不停学,学校心理健康制定了一系列学科课程表,每周一节常规课,各年级都扎扎实实开展了心理健康线上教学活动。
二、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除了设置常规的心理健康课外,学校还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课,指导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更好的疏导因疫情产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明白在家与父母如何相处,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11月28日,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发布文件《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特殊群体关爱工作的通知》。学校接到通知后,在校长蒋晓民的安排下,政教处马上组织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课老师,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
周五晚上,学生和家长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孙老师的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
这次的家庭教育讲座共三个主题:
1、疫情下家长如何做好高质量的亲子沟通;
2、孩子如何养成高效学习习惯;
3、疫情下如何缓解心理困扰和问题。
讲座最后,孙老师教给了孩子们一些很实用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提升幸福感。
1、左右手翻转游戏
2、人生五样
3、了不起的清单
4、每天记录三件好事
5、作息、运动、放松
疫情终散去,”心”向阳光来!通过学习,家长和同学们满怀信心与希望,将所学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进一步做好自身情绪管理,筑强心理防线。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日福州市多所中小学积极开展居家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适应学习节奏,舒缓情绪压力,确保健康、和谐、有序地复学。
据市教育局介绍,疫情期间福州市多所中小学开展了线上家长会、云上家访、心理微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同时引导同学们开展室内体育锻炼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绘画、舞蹈等各种宜居的兴趣爱好,预防沉溺电子产品,帮助孩子们线上高效学习。福州市钱塘小学近日举行了心理主题线上班会,通过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为孩子们做好心理防护。老师化身“主播”上线,同学们在“云”端相聚,一起跳暖身课桌舞;绘制姜饼人,用不同颜色表达情绪,舒缓疫情期间的心理压力;参与心理防疫口罩、趣味撕纸游戏,提升孩子居家学习效果,提高心理适应和情绪调节能力。
疫情期间,福州市下发了《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致家长和教师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建议书》《致德育干部和家长一封信》《疫情期间情绪调节“小贴士”》等;开通了24小时心理辅导援助热线16条(原有5条,新增11条),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中小学和高校。
同时,专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权威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刘正奎和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的6名教授、专家,为全市心理专职教师授课辅导1100多人次。
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从情绪、学习、品格等方面入手,为全区的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空中课堂,向学生提供了心理援助渠道,及时解决因疫情给学生带来的各种问题。
在做学生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犯了错误,老师的批评、教育都不起什么作用。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俗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在“晓理”,但并未使之动情。也就是说,并未说到他的心里去,是因为他的心理有了问题,产生了障碍,所以在品行上表现出来。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对他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了,问题会迎刃而解。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是十分重要的。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肯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集体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当前的形势及心理健康教育
也是基于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一些社会问题相继出现。如贫富差距问题,个别领导腐败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社会风气问题,人际关系冷漠问题等等。虽然这些是前进中的暂时现象、支流问题,但是给有些人的心理造成了紧张、孤独、抑郁、烦恼等等,这些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折射到我们中学生的身上。加上我们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娇惯使孩子形成依赖、独霸、孤僻等不良心理,这些都成为我们进行德育的障碍。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重要性
健康的心理有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用不着列举伟大人物的事例,看看我们学校的现状,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教育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我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所面对的是班级整体,而从整体来讲,绝大部分同学的心理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是健康的。因此,我们每学期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特优生、优秀生、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优秀公物保管员等肯有良好品德的同学。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告诉他们健康的心理标准。
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适度的情绪、充分的理智。学生就明确了自己所处的状态,也就能很好地选择自己的行为。
当然,我要给他们例子。当我的课文中出现这样的人物的时候,我就给学生分析。身边的例子会更有说服力。我经常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同学:同学们发现:一个个心理健康的同学也都是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楷模。还应教给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比如抄格言,读优秀的催人奋进的作品,欣赏大自然,发现周围人的优点,劳逸结合等等。
学生有了健康的心理,自己精神愉悦,对人对事都是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品德随之形成了。做好心理辅导有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还有学生的孤僻、霸道、烦恼等这些不良心理都需要我们一一地帮助他们消除。
总之,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非常重要,健康的心理是成就良好品德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我要声明一点,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头脑中不要总想着我这是为了德育才进行的,而应把它看成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具有健康心理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