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推荐3篇

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

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 篇1

本学期度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化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本组教师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与教师的职责,加强学科的理论学习,使化学组成为团结和谐、勤奋互助、合作能力较强的教研组。一学期来,我们化学组在组内全体老师的齐心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方面

1.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全组教师做到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注意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并且尽量落实细节,养成学生良好规范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2. 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组做到基本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等。尤其是每次中差生辅导的进度、内容、时间、备课人都是有计划、有落实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3. 加强作业管理。全组教师尽量控制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

4.加强实验教学,按要求完成实验,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各任课教师把改进设计的方案收集整理以便下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二、教研组活动开展情况

1.坚持开展好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做到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主题,责任到人。利用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钻研教材、共同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实践中共同成长。

2.加强新课程研究和教学理念更新,学习新学科基本要求已迫在眉睫,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了大量有关理论,观摩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掌握新课程的教法。为顺利开展新课程垫定了基础。

三、立足公开课教学研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本学期化学组共 组织了两次公开教学研讨,分别是顾一舟老师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刘林青老师的《卤素单质的性质》,组内老师分别就这两节课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课题的引入,到问题的问法,再到板书的设计等,组内教师都能热情地把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拿出来传授、交流,帮助这两位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为两位年青教师的顺利开课保驾护航。。

四、利用课题引领,促进组内教师共同成长

化学组内现有区级项目课题两个,一是《高考新政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二是《未来化学家创新实验室》,结合这两个课题,组内老师开设的校本课程有顾一舟老师的《珠宝中的化学》和《手持传感器在化学中的应用》,孙德芳老师的《千变万化玩转化学》,许祥龙老师和刘林青老师的《动手学化学》,经过大家的共同协作,校本课程的编写已进入修改阶段,这学期继续带领组内老师共同开发既能结合课本教材、又有所创新突破的实验,争取在年内完成该项目。

《未来化学家创新实验室》项目课题20xx年开始实施,对原有的化学实验室进行重新改建和整合,以适应高考新政下的走班教学。

五.积极学习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化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是有着巨大帮助的作用,基于有这样的认识,全组教师都积极学习信息技术,通过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讲座学到了许多制作课件的知识,特别是这学期我们组认真学习了希沃授课助手这个教学软件,在刘林青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感受到在大触摸屏上,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填空,分类,概念比赛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而且各种学习活动还可以相互竞争,妙趣纷呈。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使用Pad或者手机,联接触摸屏电脑的wifi热点对学生在触摸屏上的学习过程进行互动指导,即时反馈纠正。组内两节公开课也利用了这一教学软件,受到了学生很好的反响。

六. 认真研究《教学基本要求》,完善校本学案

本学期高一在原来校本学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高导学案编写水平的途径,从问题的设置到习题的选配,都进行了多次的研讨。在上课时能够基于“导学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二年级刚进入走班模式,组内老师也是积极思考,编制了适应等级班教学的校本学案,实验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 篇2

本学期即将过去,高三化学组在校领导的引领、指导下,根据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化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本组教师认真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教研组长与教师的职责,加强学科的理论学习,使化学组成为团结和谐、勤奋互助、合作能力较强的教研组。

一、教研组常规工作

依学校和教务处的安排,在本学期内,对本教研组成员成功进行了教学一课一坛活动,教学教学心得、反思的整理,教学论文的撰写等。推出蔡志敏、钟永老师的课堂教学;赵建刚、丁成闯老师的教学论坛,效果突出。

遵照学校对教研组工作的要求,每双周定期在高一办公室召开化学教研组工作会议,检查和督促各备课组及组上所有教师的教学常规的完成情况,加强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了解;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业务的学习,教材教法的研究和讨论;依据教务处安排,组织教师参加备课组内的创新课堂讲课活动,积极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积极探讨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转变。

二、加强理论学习,改革课堂教学

本学期组内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湟中县“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20__年《考纲》,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将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化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并积极参与教务处组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讲课、评课议课活动。

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备课组内的听评课活动,然后推出吕东雷老师参加全校“栋梁杯”课堂教学模式讲课大赛决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高三备课组结合高考调研,相互听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本组基本上掌握了“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验研究,初步证明该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能力与学业成绩有一定效果。

三、注重教科研教学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老师

开展教学研究是教师促进专业发展,教学、教研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本组研究热情高。化学教研组关注教学实际,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以期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学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到很好的效果。在各种研究中,我们每个老师都是在反思中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得到了提高和成长,使自己不断向研究型的教师迈进。

四、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的模式是:教师依据教材,按照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结论、误差分析等几个环节讲解实验,学生被动的听、接受,并划出实验手册里需注意的操作重点,分组实验,得到教材想要学生得出的实验结论。

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有:

1、整个实验由教师主讲,由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学生只能掌握教材上面要求的实验方法,遇到新型的方法就会出现混乱;

2、实验器材由教师安装、调试,学生的任务只是“做”。只懂得机械的.重复教材的步骤,不懂得器材的基本组装操作,不懂得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器材问题,不懂得选用新的仪器器材等。

传统实验课堂教学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不懂分析,且造成学生做实验依附性过大,离开教师,自己就无法完成一个实验。

新课程教学中要求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改传统实验以师为本、以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以生为主、以师为辅。化学教材主要是两种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本组教师在汪明川老师的带领下,尝试从实例出发,探讨这两种实验教学模式的不同功能。

学生先通过验证性实验的课堂教学和分组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器材操作技能,进而才能较好的进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注重对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实验则更加关注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两种实验教学模式相互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本学期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多教学成果,这些都是教师们团结协作、努力工作的结果,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教法的研讨,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继续深化课题研究,积极配合学校的活动,更好的承担起全校的化学教学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校荣誉为荣,努力工作。

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 篇3

本学期化学教研组以省四星级高中标准变革了全组老师的思维模式,在学校教科室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基础教育全面学南通”的工作部署,以教科室的工作计划为活动抓手,充分调动了本组老师在教科研上的积极性和投入;有效地组织和开展了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带领全体化学老师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汇报课、展示课、示范课和升级课等每项活动。具体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体教研活动的开展方面:

带领全组老师深入学习了“基础教育全面学南通”的工作部署,深化理解了教育局“学讲计划”有关理论,,进一步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每位教师都能够去积极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实做细,思考如何改进教研活动的内容、形式和内容,使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小高考圆满完成任务,高考物理化学班所有学生都达到选测要求;

二、集体备课活动的准备和组织方面:

我们教研组能够将集体备课活动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了“螺旋式磨课”、“同课异构”和“说课、听课、评课一条龙活动”,在活动中,全员都能认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尤其是在高一备课组开展的“云教学”活动中,全组人员全员参与,积极使用pad进行教学活动,并且主动厘清思想,转变观念,保证了每节pad课的实效性、保证把学讲落到实处;

三、大力推进教师的读书活动方面:

响应教科室的号召,认真组织了全组老师每月认真参加教师的读书征文活动、读书论坛活动和读书感悟展评活动,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修养;

四、学校组织的外出学习活动的参加方面:

全组老师积极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听取了各位学校聘请的各位教学名家、名师和专家的`讲座和报告,踊跃参与交流,积极汲取对自己教学有益的,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五、相关的教师论坛活动的组织方面:

在这学期的教育论坛上,尤其是“学南通”教育教学论坛,全组老师积极发掘与教育教学相关,大家都热衷和关心的辩题,认真参与思考辩论,集思广益,提高了每位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

六、建立教师的电子业务档案的方面:

能够配合学校教科室,跟踪教师的成长轨迹,分层辅导教师并制定自身专业的规划,尽可能鼓励年青教师参与“青年优秀骨干教师”“青年名教师”的评选,其他老师参与“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评选,重视个人的业务发展。

七、攥写教师论文和参与课题方面:

全体教师努力撰写论文,在各种教科研核心刊物中投稿,或者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教师论文大赛。在我校为了记录二中的发展变化、二中人的精彩教育教学生活,筹创徐州二中校刊《大成》上,我们化学组的全体成员也进行了参与和投稿。

八、每个备课组都能够认真研究所用教材,根据不同的要求及时在网上编制本组的实验教学计划;每位老师都能够根据课表安排以及所带的班级,提前进行实验预约,保证了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按时、顺利的进行;

九、积极参加了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教研活动,而且认真落实教研员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

十、认真完成了期中考试的命题及评卷工作,认真完成了期末试卷的集体评卷工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