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2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1

课题:会“走”的玩具

教学目的:

1、通过用硬纸或卡纸制作玩具的练习,培养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玩具会走的原理及会走的玩具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原先站立玩具的变成立体的会走的玩具。

难点:会走的玩具各部位的安排。

教学准备:

学 具:

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油画棒、剪刀,铅画纸等制作工具。

教 具:会走的玩具5个,范画用具同生,录音机磁带。

课 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 背诵古诗,稳定课堂秩序。

2、检查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和摆放位置。

二、导入新课:

我们小朋友经常去玩具店,肯定认识了不少玩具,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非常喜欢,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玩具?(生答:汽车、飞机、火车、凯蒂猫、奥特曼、小人偶、小白兔、狮子等等)。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在许多书上看到许多小玩具图片,比如蓝精灵、机器猫、唐老鸭,还有什么?(生答:还有米老鼠、大灰狼、狮子王等等)老师也喜欢玩具,而且我也会做各种各样的小玩具,今天我把它们都请过来了,小朋友想见见它们吗?("想"生齐答)

三、欣赏:

1、(拿出装有范作的包)看,它们都藏在这只包里呢!(将包小心翼翼地放在讲台上,并做侧耳听状)听,这里面有声音:“大雄”,让我出来,我要吃铁板烧。(将机器猫取出展示给学生看)小朋友,这儿有吃铁板烧吗?("没有"生答)(师又作听状)听,还有声音。“多啦A梦、多啦A梦,外面好玩吗?你可别把我扔在包里。”(将大雄取出展示)“有没有好玩的道具,多啦A梦”。“大雄别吵了,让我再睡一会儿,看我眼睛还睁不开来呢?”(取出圣旦老人)“快,快,排好队,请大家排好队,车子就要来了!(取出车子)嗯,大伙儿都到齐了,请大家排好队。看小朋友欢迎不欢迎我们。(面对学生),我们小朋友要是欢迎的话,就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好吗?(学生鼓掌)

2、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玩具与我们平时做的,画的有什么不同?(生答:它们都能站着也能走,能站能走。)对了,那我们就叫它们“会走的玩具”好吗?(板书课题:会走的玩具)

四、新授:

1、我的玩具为什么会走呢?你发现了吗?谁到上面来仔细观察一下。(师:示范玩具车子、圣旦老人、人)

学生:因为车子有轮子、人有脚。还要有推力或外力的作用。

2、引导学生欣赏会走的`玩具:

3、教师讲解会走的玩具的制作方法:(以会走的玩具公鸡为例)

a、设计草图。

b、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身子、翅膀、嘴巴、鸡冠等。

c、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

d、将做好的玩具涂上颜色花纹。(板书:涂)

e、把手伸进身子裸空位置,指头当脚进行行走。这样一只会走的玩具就做出来了。会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上都做了些什么会走的玩具。(欣赏)

4、欣赏 你喜欢这里的哪一只,为什么?(生答略)

五、练习

学生利用手中的纸和废弃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1、中间停一下,引导学生分析可以做多只脚在前或后的小动物玩具或做多个转动轮子的汽车等。

2、注意卫生和用刀安全。

3、学生在音乐声中做作业。

六、讲评作品:比一比谁做得有趣、好看又会走。

总结:小朋友今天上课都很认真,大家做的会走的玩具可爱极了。没做玩的同学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完成。下面老师再让你们看一些会走的玩具。(出示图片)

这些都玩具厂商专门为小朋友做的。同学们你会做吗?除了它你还能设计一个新的会走的玩具吗?(回去)做一个拿给大家看好吗?今天这一课就到这儿。

七、收拾学具,打扫卫生。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背诵古诗

二、欣赏激趣,导入新课。

三、复习上一节课知识:

1、制作方法步骤:

A、设计草图。

B、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

C、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

D、装饰玩具。

2、怎样才会走。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用什么方法才会走。

2、玩具需要什么部件才会走。

3、会走玩具各部位的要怎样安排。

4、注意卫生和用刀安全。

五、展示小组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探究成果。学生互相评价:并评出制作小能手。

六、大家说说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

会走的玩具

种类

方法

玩法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2

课题: 电脑美术——“变形”画画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

课前准备:

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引导过程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4)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三、发展过程:

(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导出翻转的功能)。师演示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

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师通过演示进一步补充说明)

(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

(4)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

教学目标:

◆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难点: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

1.教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2.学生回答。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体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三、分组考察、讨论,用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考察校园。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校园,展开小组讨论。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师反馈指导。

四、指导学生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校园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

(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2)画上淡淡的'水彩。

(3)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园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4.放音乐,学生开始画

五、欣赏学生作业进行学习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相互评价。

2.学生自由交流课堂收获。

第二课时

一、看相片,说故事

1.多媒体出示一组校园的相片。

2.学生欣赏。

3.学生回忆并且说说在校园某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二、指导学生取景构图

1.多媒体出示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一张按照相片原貌描绘,表现出构图的散与乱;另一张重点描绘了主体景物,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2.学生对比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小结取景构图的要点。选择一处小景为主体,对周围环境适当取舍,避免构图的散与乱。

三、学习线描、色彩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1.多媒体出示一幢建筑的线描写生作业,引导学生线描时不要过多地陷入细节。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指导学生把握画面大的色调;色彩的深浅变化;注意前后景物色彩的空间对比关系等。

四、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

2.交流感想.互相评价。

3.多媒体欣赏线描淡彩建筑设计效果图。

四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 4

一、教材分析:

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 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有给人带来舒适的轻风、微风,也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狂风、飓风,各种各样的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本课旨在让学生体验风、感受风,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表现以风作为主题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3.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及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丁画面中。

2.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及时间的调控。作画大胆、自由,作品生动、富有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彩色皱纹纸条、风车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一、.实验

瞧!这是什么?(老师出示彩色皱纹纸条)

漂亮吗?告诉你们如果让它飘起来会更漂亮。那怎么做它才会飘起来?

(老师把彩色皱纹纸条发给学生,学生动手尝试)

同学们真聪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让彩色皱纹纸条飘了起来,真漂亮。

是什么让彩色皱纹纸条飘起来的?(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风。(板书课题)

二。介绍知识

什么叫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一个向量,风包括风向和风速。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十六个方位表示,以拉丁文缩写记录。如N、E、S、W分别代表北、东、南、西风;NE代表东北风,SE代表东南风,SW代表西南风,NW代表西北风。风速是指空气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当风速达到17.0米/秒或以上时,称为大风。风是怎样驱动的?

风是如何引起的,为什么有叫‘吹南风,有时吹北风,风为什么有大小?答案很简单,是由于大气压力不均匀造成的。使风驱动的原动力是人阳,而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使地球卜形成不同的高、低压带和风带,同水往低处流一样,空气也是高压流向低压。然而,由于地球的自转,使空气运动产生偏转(北十球偏右,南半球偏左),再加上地球表面山峦起伏,海陆分布不均。对牛气流动又产十下讲一方的影响。

三。游戏

现在让我们到操场上找找风。(师生一起到操场上,记着带彩色皱纹纸条)

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风得感觉。

风能看得见,摸得着吗?你借助什么东西找到了风?(风吹得彩色皱纹纸条、风吹得树叶树枝、风吹得衣服?)还有什么东西能看出风得存在?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5

课题

3、放学了

授课时间

四(1)3.3、四(4)3.4

教学目标

1、探索画人物行走动态的方法,通过画单幅的人物动态速写,认识以速写为基本素材的积累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

2、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体会动作协调的自然美、文明守纪的行为美,体验克服困难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同学用发散型思维,在天天可见的放学路队这一平凡事物中,寻找出有意义的绘画内容。

难点:人物速写,教师除讲解外还要进行当场示范。

教学准备

工艺课用具、彩色纸、课件、对称形物品工艺课用具、对称形物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人行走,点击鼠标让人停止,让学生观察。

右的腿往前迈,左边的胳膊就往后摆,同一边是相反的。

师:是这样吗?我们再看一下录像好不好?

再播放人行走,随时点击鼠标让人停止,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

2.我们再给他加一个书包,用长方形表示(师画图3),一个放学的`学生就有了初步的轮廓。

学生显得有点兴奋。

这些行走的特点都是你们找出来的,我只是按你们说的画了下来,怎么样,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生(齐):想。(情绪高涨)

师:别着急,画前先帮老师一个忙。有个同学画了三个行走的人物,让我给他看看有没有问题,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你们帮我看吧,可以吗?

人1双手同时向前,人2同手同脚,人3胳膊摆动太大像是跑,很快被学生指出。

师:谢谢你们帮了我一个忙,下面就请你们在作业纸上画两个概括的放学行走的人物,把练习纸对折一下,一边画一个,要求是两个人物行走的方向不同。

3.学生展示,评价

4.教师对本课的绘画情况作一简要的概述。教师对学生在构图上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以便下节课创作的顺利。

如果左边的腿往前迈,左边的胳膊就往后摆,同一边是相反的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画?学生动手作画,小组讨论学生动手作画。

板书:课件

四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 6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四、教具准备:

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

五、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让学生带着记录他们快乐回忆的相片,用展示台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回忆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

2.发展阶段:欣赏版画作品。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3.技法学习阶段:

⑴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

⑵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

4.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5.动手操作阶段:欣赏教材中作品,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6.交流阶段:提出问题,交流好的经验,自查作品中使用工具的合理性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7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了解光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光有自然光,如太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光,其实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也要依靠光,只有在光的映衬下,艺术作品才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产生对光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欣赏、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作品。

用不同颜色的人造光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准备:

请学生事先准备了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图片等。各种灯光设备。

教学过程:

一、感受光的魅力:

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拿出来。

让一个学生用一些卡通形象编故事,几个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摆放玩偶、图片,或者简单构出画面,另一些学生用光源对已构好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照射。

引导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认真地听故事,然后对构图不够合理的大胆提出建议。

教师引导:象不像舞台上表演卡通片?比单纯的画面效果好多了是吧?

请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把光用蓝色的皱纸包住变成蓝色的光,更符合故事情节的气氛。”“光从卡通形象的下面往上照,才能有恐怖的效果。”

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光的魅力,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了解光的魅力:

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进一步分析总结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光照射下,美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白天太阳光下的建筑,晚上在灯光照射下的。建筑;雕塑作品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效果。甚至也可以利用画室里的石膏像,在不同光线照射下的不同效果,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光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电影、幻灯、投影片、皮影等艺术,来说明艺术与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三、探究光的魅力:

在制作作品前,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总结出:表面光滑的物体与粗糙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布置下一次需要的材料。

布置学生寻找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下次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执教时间:6月15日——6月16日

第二节

一、启发思路:

教师归纳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

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同学讨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完成作品。

二、展示光的魅力:

作品完成后,可举办一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提醒同学在展示作品时,要注意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

能否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作品是否有创意。

执教时间:6月19日——6月21日

札记:作品完成后,我们举办了一次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用电筒来制造光的魅力。互相评价、欣赏。并提醒学生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四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 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在学习和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方法

准备:课件、盆栽花卉、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

师:你喜欢哪些植物?

师: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师:你觉得这些植物给你哪些美感?

生: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使用、陶冶情操。

生:叶子的姿态自然、形态各异……

板书课题:《植物写生》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观察植物。

师:你们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遮挡现象、有大小之分,在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站队来演示植物的前后遮挡、疏密、方位关系。

2.欣赏和感受画家笔下的植物。

欣赏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条,(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植物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

师:画的哪部分对你感受最深?

生:表现形式,颜色搭配,画法技巧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生:……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处理叶子的前后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叶的前后关系可以用线条的虚实、大小、粗细、穿插变化来反映。

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的写生方法:先展示画两幅植物写生画,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另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4.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要求:画面布局饱满。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

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作业完成后,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5.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点评,然后教师点评。

6.知识拓展:

展示几幅用其他方法表现植物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创新写生。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9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塑成型、综合成型等陶艺造型技法。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塑成型、综合成型等陶艺造型技法设计制作一个有人脸的器物。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习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人脸器物的陶艺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及其与器物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有一支笔(出示一支普通的圆珠笔),看到这样一支笔,你们会争先恐后地去买吗?

(老师把美羊羊造型插在笔端)

现在呢?

师介绍导入:这就是造型设计的独特之处。

是的,优秀的造型设计给人以美感,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

二、作品欣赏。

1、欣赏有人脸的器物。

(课件出示)

师:瞧,这件有人脸的大鼎,是商代大和人面青铜鼎,而另一件瓶口上塑有人脸的陶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瓶,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优秀的造型设计作品,是中华古老艺术的不朽瑰宝。

2、提出要求,教给方法。

谁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家可以从作品的外形、装饰、用途等几方面来欣赏。

3、学生欣赏,集体交流。

4、师小结:

三、讲授新知,学习陶艺。

过渡:从古代到现代,人脸就一直是艺术家创作时所热衷的素材,

请看:(课件出示有人脸的器物的现代作品)慈祥的老公公、老婆婆,惹人喜爱的小丑……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很想亲手设计一个有人脸的器物呢?

1、学习造型方法。

(课件出示各种造型的器物)

盘条成型

泥板成型

模具成型

拉坯成型

手捏成型

(1)学生观察,这些器物是怎样做成的?集体交流。

(2)老师讲解学生不知道的造型方法。

2、学习装饰方法。

教师讲解:团、搓、压、叠、刻、捏等方法。

3、学习制作人脸的方法。

(1)观察:大鼎上的人脸与真实的人脸完全一样吗?

(2)讲解人脸表情:眼睛、眉毛、嘴巴的变化,画一画,变一变。

(3)教师示范做一张人脸。

四、学生动手制作。

(1)认真读作业要求。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学生动手制作。

(3)教师个别指导。

五、作业展评。

(1)各组推荐一名。

(2)介绍自己的作品。

(3)大家进行评价。

(4)再推荐一些。

(5)为优秀的作品留影。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充满激情的'创作给我带来震撼,我相信,给想象插上翅膀,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课后反思:

在前面的陶艺课中,学生已经零零散散的掌握了捏、压、搓、挖、粘等陶艺造型基本方法,了解了泥条、泥球、泥板等陶艺造型的基本语言,所以在方法探究这一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分析,主动探究出人脸装饰造型的适当方法,以及夸张变形、美观实用的设计理念。

另外,选取的这些人脸装饰的器物作品,除了人脸装饰方法各异外,器物的造型方法也各不相同,涉及泥条盘筑、泥板拼接、捏塑造型、泥板卷曲以及综合成型等多种,这对学生后面的创作思路也有着必要的提醒和暗示的作用,不同成型方式的器物与脸部的装饰方式也有一定的关联。

最后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作构思的空间,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必要的简充满激情的创作,或独立进行,或同桌合作,教师穿行其间,巡回辅导。

整个教室都被浓浓的创作氛围笼罩着,没有一丝一毫的杂音。

短短的二十分钟之后,一件件各具特色的人脸装饰器物便跃然于每张课桌之上,成功的喜悦充斥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0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1、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2、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3、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1、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2、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

图: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图: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

四、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

1、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简单了解猫头鹰的习性及形象特点,学习中国画浓淡不同的墨色,中、侧锋不同的用笔等笔墨语言,以及画面的聚散和猫头鹰的画法。

技能:能用浓淡干湿墨色,中锋、侧锋用笔方法,尝试表现写意猫头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体验,示范等过程,进一步了解中国画的笔墨特点,体验不同浓淡的墨色都有干湿变化,表现写意猫头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中国画的笔情墨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感悟绘画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干湿不同的墨色,中锋、侧锋不同的用笔等中国水墨画语言,表现猫头鹰的形象特征。

2.教学难点

干湿墨色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教材、课件、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颜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精彩两分钟展示:学生上前来展示自己的写意作品。充分让学生大胆地来展示自己的才艺。

讲授新知:

笔墨热身运动:

大家拿起笔自由的在纸上画出一些线条,随意的加水加墨。

找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提问你是如何画出这种深浅变化的墨色?引导学生回答墨的干湿、浓淡的变化。然后出示老师的示范。板书展示干湿。

本练习从焦浓重淡清的墨色依次进行干湿笔的绘画练习,一方面快速让学生回忆浓淡墨,一方面练习干笔的画法。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用这些变幻的墨色学习中国画——学画猫头鹰(出示课题)

猫头鹰的分析: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猫头鹰的短片,视频中猫头鹰有哪些特点。

2.引起学习兴趣和简单的知识了解。请一位同学说说猫头鹰哪个特点最吸引你?感受猫头鹰的外形特点:猫的头,鹰的身体。眼睛长在脸上,羽毛蓬松,

圆形的眼睛,三角形的嘴,椭圆形的头部和身体,还长着一对锋利的爪子

3.小结:猫头鹰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猫头鹰在中国就有三十多种。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天就能捉近千只老鼠,因此有“森林卫士”之称。

4.对猫头鹰的。结构分析,请学生集体回答身体这些部分可以概括成什么几何形体?三角形的头部,椭圆的身体,羽毛蓬松。你会突出表现猫头鹰的哪几个部分?圆形的眼睛长在脸上,三角形的嘴,还长着一对锋利的爪子。

(三)教师示范学生感悟

(1)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猫头鹰的特点及结构,接下来请看老师的演示。

(2)引导学生理解用笔、用墨,以及水分的掌握和猫头鹰外形的表现。

教师在演示面部时将加入示范猫头鹰不同的眼睛神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高兴的眼神、生气的眼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且按照步骤强调干湿笔和中锋侧峰的用法。

(3)深度思考怎样表现猫头鹰的动态,怎样画使画面更有情趣?

(4)适当添加环境(树叶、叶等),构成完整的画面,告诉学生在画面完成之后要给作品起个名字,再提款、盖章后才是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作品。

三、欣赏书中学生作品,

你最欣赏哪幅作品,为什么?启发学生创作富有趣味的猫头鹰作品

四、欣赏小画家们的作品

1.看学生作品思路视频,通过了解其它学生的创作思路,可以激发课堂中学生的想象力。

2.张贴一些学生作品,强调背景的变化多样,注意绘画时的故事情节及联想。

五、艺术实践体验感受

1.作业要求:

(1)用写意的技法画一幅猫头鹰。

(2)注意墨色干、湿变化和情境的创设。

2.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六、展示与评价

(一)请学生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自己的进步在哪里,还存在的问题

自评:自己的进步和收获

他评:找别人的优点,交流一下各自的收获

七、课后拓展

1.课件欣赏图片:生活中哪里还有萌萌的猫头鹰。

2.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对国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愿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拥抱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

四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 12

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在相框的设计、选材、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想象创造能力。

课型:

设计

应用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相框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了解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

能力:学习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新颖、漂亮的小相框。

情感: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小相框的相关知识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新颖、美观、实用的小相框。

教学准备:

教具:示范作品、课件等。

学具:卡纸、手工纸、毛线、油画棒、勾线笔、纸盒等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兴趣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几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我们朝夕相处了几年,一定有很多难忘的回忆。尤其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同学们一张张可爱而生动的笑脸,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回忆吧!播放PPT课件提问:这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照片记录了生活中多彩的瞬间,要把这些精彩瞬间留在身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教师把照片插进一个漂亮的小相框里,放在讲台前。)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相框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接下来就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来给自己的照片做个富有个性的相框吧!-------导入课题《自制小相框》

(二)欣赏图片、交流讨论

1、想一想:相框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想法?(相框、背板、支架)

2、请学生欣赏市场上比较有创意的、有趣的相框图片——播放PPT课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来找找它的创意点在哪?为什么说它就是有趣的和吸引人的呢?)

(学生欣赏图片并讨论交流,师进行总结这组相框它的特点——外形多样)

3、请学生欣赏不同材质的相框图片——播放PPT课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这组相框它们的创意点在哪?)

(学生欣赏图片并讨论交流,师进行总结出这组相框它的特点——材质特别)。说到材料,我们这次设计相框的材质就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材料来设计制作我们的小相框。

——友情提示:我们课后收集了许多的材料,在你的设计中你要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一种材料,最能展示你的设计特色就行了。其它的材料可

4、欣赏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成的手工作品图片——播放PPT课件(要求学生思考:这些作品除了在材质上很特别以外,你还发现在装饰方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引出虽然简洁但是看起来很漂亮!)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13

课题: 拟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

通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 。

教学难点:

卡通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教具准备:

关于卡通的图片、创作过程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探究拟人化卡通的造型: 组织学生把搜集下马看花图片及实物在各组交流。 研究文具或其他用品的形状、功能。 研究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色彩。

2、师生交流资料。

二、提问深入

1.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2.小组交流信息情况并观看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具及其他用

3.研究文具或其他用品的形状、功能。

4.研究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色彩。

三、结合生活,动手操作。

1.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2.小组交流信息情况并观看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具及其他用品,引导学生产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爱护学习及生活 用品的好习惯。

四、实践活动:

提示:我们认识的一般学习及生活用品与拟人化的卡通形 象有什么不同?设计卡通文具及其他用品时应注意什么? 怎样设计才更巧妙?

倡议:个人或小组为自己或他人设计一件新颖有趣的拟人

五、总结。

板书设计:

拟人的形象

含义

方法

制作“人物合成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4

双胞胎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教学难点

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学准备

师:范作、彩色纸、剪刀、水粉颜料、排笔等工具材料。

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及绘画工具。

教学意图

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它的图案有一定的含义,常代表平衡、和谐,具有优美、庄重的美感。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画,引入课题

1、师出示几幅范画:观察画面,说说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图案是对称的。)

2、引入课题: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就是对称。对称有单个形体的对称,如蝴蝶、剪刀等,也有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对称,它们就象双胞胎一样。这节所要上的主要是指两个物体间的对称。出示课题——双胞胎

让学生明确课题《双胞胎》与本课学习内容的关系。

二、引导对称的表现方法

1、观察课本范例,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双胞胎”的?(生说)

2、师小结课本表现对称的方法:

(1)对折剪(如“游戏”)

(2)对折印(如“长颈鹿”)

(3)对折画(如“x疆舞”)

3、进一步引导表现对称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生说)

4、师小结其它方法的应用:铅笔拓印、复写纸……

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的表现方法,并动脑思考,拓展其他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情景?(双人跳水、对着镜子练体操、花样跳水、两个小朋友对面做游戏、打乒乓球、物体在水里的投影等)

2、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主题?(个生说)

本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挖掘更多的创作主题,进一步认识对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3、创作步骤:(师示范)

(1)选定主题与方法

(2)设计主体造型(注意构图与色彩)

(3)可适当添加背景

4、生制作,师辅导

(1)构图、造型、色彩

(2)颜料水份的掌握等

提醒学生在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5、作业展评:评出你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拓展

1、欣赏一些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也是艺术大师们创作作品的重要法则。

2、课后用其它方法制作对称的作品。

执教时间:3月27日——3月28日

札记:在研讨这一课时,老师们之间产生了分歧:究竟是上成“对称”,还是不同形式“相似”的双胞胎?我个人认为,还是相似的为好,比如将对折剪出的小人的四肢折一下变成不同的动作,就成了双胞胎在做不同的运动了。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特别喜欢。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5

纸条工艺

时间:

星期:

课时:

一、体验感受

1、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

教师小结: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2.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3.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4.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二、作品赏析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

三、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出示草图及相关纸条工艺作品4幅

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像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4)粘贴组合成形。

7.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四、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老师指导粘贴固定纸条的方法

五、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第四课

时间告诉我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像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教学准备:范作学具准备:各种绘画工具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6

全册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全册教学进度周次内容第一周聚聚散散第二周小圆点的魅力 黑与白第三周主体与背景第四周冰川与晚霞第五周画嗅觉第六周卡通画第七周双胞胎第八周藏书票第九周我和我的小伙伴第十周那一刻的我第十一周愉快的春游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第十三周千变万化的帽子第十四周飘来飘去的小岛第十五周迷宫电脑美术第十六周会游的玩具第十七周光的魅力第十八周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第1课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 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执教时间:2月20日——2月22日札记: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

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执教时间:2月23日——2月24日札记: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

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学生来一个画圆,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1.下落感 (悬空的感觉)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3.安定感 (没有地方可以掉了)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4.相互吸引感5.相互排斥感。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1.直线、曲线的感觉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2.移动的感觉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7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星空的联想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查询资料了解宇宙特点,相互交流启发想象,通过欣赏一些科幻片,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刮腊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形式。创作出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星空图。

3、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能否运用新技法作画,

教具准备:科幻片、蜡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过程:1、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比一比谁了解的知识多?谁的想象力丰富?让学生根据自己星空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表现它的设想。

2、让学生欣赏科幻片,进一步了解星空的特点,揭示它的秘密。

二、      课堂教学:

1、      教师示范先用各种颜色的蜡笔在图纸上画出不规则的色块,然后用墨汁盖过一遍,最后再用美工刀刮出美丽的图案来。

2、      强调在作业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图案的变化和美工刀的刮法。

三、      布置课堂作业:

1、      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构思,描述自己在星空中的形象与动态。

2、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作画。

3、      要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点、线、面表现形式来创作有新意的画面。

四、   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创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    小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与构思进行交流。

课题:有趣的鞋子

学校:江头中心小学      教师:陈辉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鞋子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获得一些工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2、把绘画和工艺制作结合起来,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用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动手制作鞋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白纸、彩色卡纸、胶水、剪刀、彩笔、纸鞋子一双、录相一段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生问好)教师展示老师制作的鞋子,让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制作的鞋子。(注意引导学生对鞋子制作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想法:从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教师板书:鞋子的制作要点: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二、      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思(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1、教师为学生分小组(四人小组),并请学生打开课本《有趣的鞋子》一课,通过欣赏课本中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小组成员讨论一下本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想。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听取各种意见并参与讨论。

2、教师播放鞋店员工制作皮鞋的一段录相请学生注意观察鞋子的制作流程。

3、通过观察鞋子的制作过程,请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才能成功的制作出一双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鞋子的结构和制作程序,如鞋面与鞋底与装饰,并形成小组分工协作)。

4、请各小组有疑问的请提出来在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帮忙引导并讨论、总结。

三、      学生小组制作鞋子的活动:

学生四人小组开始制作鞋子,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1、不同的材料制作 出不同样式造型的鞋子,如用橡皮泥、布等。2、装饰时的制作应细致,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3、鞋底可用自己的脚来做样式并略扩 大一点,如果材料不够可以按比例来进行缩放。

四、      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各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帮助,最后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全班学生分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自评并展示。

3、教师在学生的自评活动中注意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参考意见。

五、      教师为本节课的学生活动进行总结。(学生在课后注意班级卫生的整理)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种立体造型的构造方法及简单的构造原理;是否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与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兴趣。教学中以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观察尝试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

教学目标:

⒈情意领域: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

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⒉认知领域: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的小艺术品。体味立体造型艺术的特点和方法。

⒊操作领域:用彩色皱纸做各种蔬果和动物。也可用泥做各种点心。

课前准备:

⒈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⒉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纸立体造型作品(以团包的制作

方法为主)。

⒊教师和学生在课前收集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便于

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分析

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造和原理。

讨论:⒈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⒉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二、观察与尝试

⒈观察:师示范用皱纸包装一棵蔬菜,说说用了那些方法做出来的(团、包、)

⒉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三、实践与操作

⒈通过尝试及再次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在制作是还要注意哪些要点?

归纳提示:

⑴可以采用揉、捏、弯、折等方法将皱纸“团”成各种形状,再将皱纸在外面“包”一层将造型固定。

⑵制作时要先观察分析,抓住事物的外形特征。如老鼠的外形特征是耳朵大、嘴巴尖、尾巴细长。

⑶需要分开来做再粘贴时要注意: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师做适当的示范)

⒉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团包的造型最多,最美。

⒊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

四、评价与反思

⒈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⒉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

⒊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五、延伸与拓展:

⒈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内。

⒉学生用旧报纸制作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在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颜料涂上不同的颜色。

电脑美术

枋湖中心小学  林旭泉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造型 表现。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在windows画图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      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      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创作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教学难点:

创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画图程序界面上各种工具的使用)。

教具准备:

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施。

课堂教学:

一、      复习导入:

1、组织教学,确保每台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2、复习学过的图画程序操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知识、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3、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二、      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

以清晰的演示复习图画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示范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

2、师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方法的操作。

3、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中的各种工具。

4、学生创作。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

作业要求: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5、学生作业品评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并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三、收拾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

四、课后拓展

鼓励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多做练习,进行有趣的造型活动,可能的话把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装饰自己的小房间或教室。

五、教学反思

14设计的自行车

厦门市乐安小学 朱少冰

《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属于“设计?应用及造型?表现”领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自行车结构和功能并画出图片。第二课时根据所设计的图案制作自行车。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2、培养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学学具:

师: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生:绘画工具及一些吸管、废光盘之类的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检查用具

三、欣赏与探索:

1、展开作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都有车头—像t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

2、再次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进行讨论、交流:

(1) 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2) 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

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

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

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设计与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七、展示、评价、反思:

1、对台上的作品进行评价。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

2、如果再设计一次,你将在那些地方进行改进?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会设计自行车,下节课我们来动手制作自行车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适合制作成一辆自行车,请大家开动脑筋准备一些材料。

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导入授新:

1、 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自行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 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

3、 欣赏课本范图,讨论制作步骤。

三、 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最好。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 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

1、哪一组制作的应用的最好。

2、好在哪里?

六、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大人国与小人国》

厦门市东渡小学黄克清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创作能力。让学生认识大与小的概念,大小有相对性。

2、      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在想象、创作活动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大与小的概念、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教学难点:

有想象的表现大人国或小人国

学具准备:

自带几件小玩具(小人、小车等)、水彩笔、油画棒

教具准备:

几件小玩具(衣夹、小汽车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

师:讲述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

2、      师问真有大人国、小人国存在吗?

学生答略

3、      引入: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三、      新课教授

1、      师问:在日常什么物体你会感到它很巨大?(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略。

2、      师问:汽车大吗?

师出示一个玩具汽车再问这个汽车大吗?

学生回答:这个汽车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

3、      导出知识要点:

大与小是要有对比、比较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4、      欣赏(课本范图)

学生讨论:《好大的衣夹》《大虫与小人》《大汉堡与小人》《大口杯与小人》

《大米与小人》《大箩卜与小人》

师引导学生:这些画有什么奇特的想象。

学生回答:把生活中小的事物夸张、变大。

5、      师启发学生想象:

可以把你喜欢的事物把它变大,或把你不喜欢的事物把它变小。

6、      师示范画:(步骤)

(1)、先想象,要把什么来变,才有趣。

(2)、构图设计。

(3)、画草图。(略)

(4)、上色。(略)

四、      学生作业

1、      要求:设计完成一幅有趣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2、      提示:展开想象,平时你与什么物体接触时,希望它变大,还是变小。

3、      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五、      展示作业

1、      展示自己的作品,欣赏他人的作品。

2、      评述同学的作品。

六、课后小结

万花筒

课题: 万花筒

课时: 2课时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案编写:华昌小学    郭美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

2.用绘画、剪纸、拼贴的方法表现类似万花筒的图案。

教学重点: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表现类似万花筒的对称图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万花筒的“花”有什么特点?

2.      四人小组讨论:万花筒的图案是如何对称的?

(花的“角”是相同的,而且每个“角”都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3.      教师演示:

说明万花筒的图案的对称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的。

4.      出示课题:万花筒

二、      教授新课:

1.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制作出围绕中心的对称图案?

(a、      将纸折叠在一起剪。)

(b、      用印的方法来画。)

2.      组织学生进行尝试:设计制作一个围绕中心的对称图案。

(a、      四人小组一起讨论制作。)

(b、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结果。)

3.      教师小结:现场用多种方法演示制作万花筒的“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特色的“花”。

三、      布置课堂作业。

1.      用画、剪纸、拼贴等形式表现类似万花筒的对称图案。

四、      课堂小结。

1.      指导学生将下的纸屑收拾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四人小组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3.      小组中选出最好的作品在全班上展示。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      布置下一节课要给“花”上颜色,请同学们准备好工具,并考虑色彩如何搭配组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

2.给图案上色,培养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表现色彩、组合

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点:按照自己的设计,表现类似万花筒的对称图案的色彩。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出:万花筒的“花”不但有对称的外形,还有缤纷的色彩,而且色彩的搭配组合有特别之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色彩也围绕中心对称)

2.      组织学生说说如何进行色彩搭配组合,才能使“花” 按照自己的设计,表现为围绕中心对称的图案。

(四人小组讨论)

二、      教授新课:

1.      欣赏教材中的范例,说说你喜欢的万花筒的“花”是如何进行色彩的搭配?范例图的色彩搭配有什么规律?

2.      教师小结,色彩的搭配组织方式大概有:

a.对角相同围绕中心。

b.上下左右相同围绕中心。

c.对边相同围绕中心。

3. 鼓励学生想象设计教材以外的色彩搭配方式。

3.      根据上节课绘作的万花筒的样式,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设计,为自己的“花”搭配色彩和组合色彩。

4.      提醒同学涂色要仔细。

三、      布置课堂作业。

1. 抓住万花筒对称的特点,给“花”上色,按照自己的设计表

现色彩、组合色彩,把自己记忆中的色彩感觉表现出来。

四、      课堂小结。

1.      收拾与整理桌面的卫生,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

2.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欣赏,互相学习。

3.      组织各小组中选出最好的代表作品在全班上展示,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      教师对本课表现优秀的学生发—小红旗,以资鼓励。

第18课 会响的玩具

钟宅民族小学  郑杰才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利用身边容易寻找的材料,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

培养学生一种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自己寻找材料,制作会响的玩具。

培养学生造型、色彩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怎么设计和装饰一个会响的漂亮玩具

教学工具:几种造型奇特、色彩鲜艳的会响的玩具,一些制作玩具的相关材料和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秩序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猜一猜:教师把一个装有会响的玩具的箱子放在讲台桌上,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东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学习气氛)

欣赏玩具、思考问题:

声音:a、为什么这些玩具会发出声音?b、不同的玩具发出的声音为何不同?

教师演示:讲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玩具会发出声音来,不同材料制作的玩具所产生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造型:形状各异、奇特有趣;

色彩:色彩丰富多彩、鲜艳;

图案:装饰性强、生动活泼;

2、      发展阶段

a、      讨论

小组合作探讨如何根据自己现有的材料制作造型奇特、图案漂亮、声音悦耳、色彩鲜艳的玩具。

提示: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大胆地想象创造,各小组的同学要积极出主意,同时要服从组长的安排。

b、      制作

a、      构思(根据小组的讨论进行设计)

b、      动手制作(考虑造型的奇特有趣)

c、      装饰(从色彩、图案方面进行美化玩具,可用绘画或剪贴等方式进行装饰)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c、      作业展评

a、      同学演示各自的玩具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b、      选出最佳玩具若干个并进行表扬(包括最佳合作小组)

c、      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3、      收拾整理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完善或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出更完美的玩具。

最受尊敬的人  (记忆画)

高殿中心小学          刘建平

一。 教学目的

1.      启发学生感受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人物形象,进行简笔人物画的练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难点:

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教具准备:

图片,(警察、医生、农民、工人、教师等)常用美求用具。

学具准备:

常用美术用具,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工具、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吗,相互关心,闽动学生情绪。

如:今天早上吃什么?淮做早饭?学生四答……师:引导……

如:你们身上穿向衣服谁做的?学生讨论回答……师;引导……

板书《受尊敬的人》

二。      分小组讨论哪些人,是受尊敬的人。学生讨论……

1.      学生分组发言……爷爷、奶奶,父母、教师、軍人、医生、警察等……

2.      学生发言说一说:受尊敬的人,为什么受尊敬?

学生发言、活动……

教师小结:如、老师这职业为社会上培养人才,辛苦的工作他们受到社会上的尊敬!

学生举例说说什么人、职业受尊敬?师引导……

三。      播放多媒体图片、如、军人,这职业、人物有什么特征?

启发学生说一说。师引导,如;有军装,军微,背景应设、飞机、大炮、船、舰、来体现军人的特征等。

如:医生,启发学生根据医生的职业形象说一说,学生活动回答……师:引导……

四。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范例、图中是些什么人?做什么工作?用什么工具来绘制的?(学生分析、讨论、发言)

师:引导……

五。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已的感受绘、制一幅受尊敬的人。(表现手法不拘))

六。      课堂巡视指导。

1.      帮助学生构图安排画面,感没置背景。

2.      启发学生使用工具、颜料。

七。      总结、评价

1.      展示学生的作业,对学生作业的人物特征、画面安排、及涂色讲评的同时引导学生参评、互评。

2.      鼓励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社会上受尊敬的人。

第18课 会响的玩具

钟宅民族小学  郑杰才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利用身边容易寻找的材料,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

培养学生一种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自己寻找材料,制作会响的玩具。

培养学生造型、色彩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怎么设计和装饰一个会响的漂亮玩具

教学工具:几种造型奇特、色彩鲜艳的会响的玩具,一些制作玩具的相关材料和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秩序

二、课堂教学

4、      引导阶段

猜一猜:教师把一个装有会响的玩具的箱子放在讲台桌上,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东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学习气氛)

欣赏玩具、思考问题:

声音:a、为什么这些玩具会发出声音?b、不同的玩具发出的声音为何不同?

教师演示:讲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玩具会发出声音来,不同材料制作的玩具所产生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造型:形状各异、奇特有趣;

色彩:色彩丰富多彩、鲜艳;

图案:装饰性强、生动活泼;

5、      发展阶段

a、      讨论

小组合作探讨如何根据自己现有的材料制作造型奇特、图案漂亮、声音悦耳、色彩鲜艳的玩具。

提示: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大胆地想象创造,各小组的同学要积极出主意,同时要服从组长的安排。

b、      制作

a、      构思(根据小组的讨论进行设计)

b、      动手制作(考虑造型的奇特有趣)

c、      装饰(从色彩、图案方面进行美化玩具,可用绘画或剪贴等方式进行装饰)

教 师进行巡视指导

c、      作业展评

a、      同学演示各自的玩具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b、      选出最佳玩具若干个并进行表扬(包括最佳合作小组)

c、      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6、      收拾整理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完善或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出更完美的玩具。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8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画瓜果,巩固前一课所学到的基本技法(执笔、运笔、用水、用墨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中锋、侧锋、以及轻重、缓急的`运笔方法,色的运用等。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中锋、侧锋、以及轻重、缓急的运笔方法,色的运用等。

课前准备:

范画及示范用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问:“上一节课是用什么笔墨技法画成的?”并宣告学习任务。

二、讲新课:

1、出示大师作品,结合课本中的范画指导学生欣赏,仔细观察作品中的笔墨技法,让学生思考:范画中哪些地方使用中锋、侧锋和浓墨、淡墨?运笔方向如何?在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加以讲解、介绍大师作品的布局,构图以及具体细节的处理。

2、欣赏学生作品。

3、按照步骤图讲解作画步骤,边画边讲:

①叶子要有大小、疏密、聚散之分,应注意他们组成的大块墨块的外形,用了几笔画成?

②果子的组合也要有聚散之分,要注意果蒂的位置,因为它能表现出果子的朝向。用一笔或两笔画成,果蒂留空。

③要在叶子墨色未干时画上叶脉,然后点果蒂,加枝。枝干要将叶和果连接起来,注意枝条交叉应有变化。

④下笔前要想好怎样运笔,落笔要肯定,笔内含水要适当。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评讲: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教案 19

教学内容: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制美术第八册中的第7课《折折做做》。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反复折叠方法,完成各种立体造型作品,培养同学发明思维和手工制作技能,促进同学个性潜能的充沛发展。

教学重点:

纸工物体的造型设计与基本的折叠方法。

教学难点:

纸工物体不同立体造型的设计与基本技法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参与资料、纸工作品等、各种材质的纸资料、胶水、剪刀、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谁想谈谈,夏天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夏天非常的炎热。

师:在非常热的时候,你们怎样来降温呢?

生:用扇子扇,就凉快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扇子是我们夏天避暑最好的`用具,同学们看,老师现在就把扇子给大家带来了,(出示一把小扇子),这把小扇子是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自身制作一把小扇子,现在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看看谁最先做出来。

二、同学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小扇子。(培养同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讲评同学的作品。

1、 同学介绍自身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小扇子。

2、 请一名同学示范小扇子的折法。

3、 教师提醒同学小扇子的装饰方法。

四、出示各种纸工作品请同学欣赏。(通过同学欣赏各种纸工作品,激发同学创作热情)

师:同学们看,这些小蝴蝶、小雨伞、小孔雀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它们都是用反复折、剪、扎、系等方法做成的,你们有没有信息来试一试。

生:有。

师:同学们看这张“巧手园地”还没有作品,现在老师向大家征集作品。

师:现在我们就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看谁制作的立体造型样式新颖,谁就是我们今天的智慧星。

五、同学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六、总结:展评同学作业。

四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 20

教学目标: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再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教学重点:

用线和形的组合,在纸上画棋谱。

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好范图及若干小图片。

学生:彩笔及几幅游戏棋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游戏切入: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和基本组成部分。

师出示游戏棋:这是什么?(游戏棋)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游戏。(依次请数个学生和老师对手进行游戏)

2、师生共同讨论,展示游戏棋的种类。

师: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上面都有些什么?

(学生展示带来的棋谱,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图案。)

3、通过实物棋谱,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组成部分。

提问:一幅游戏棋都会由哪几部分组成?

总结: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谱、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

4、学生尝试,实践总结

(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

(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

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

线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

(3)总结学生的草稿,并示范。

a)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

b)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插图装饰成完整的棋谱图。)

c)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

d)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

5、再实践,学生独立设计一份游戏棋,师巡回指导。

6、欣赏,并学习评价

展示学生的草图,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设计的游戏方法。

施教时间:10月11日——10月14日

第二课时

1、请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登山游戏棋。

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

2、要求小组长安排好分工与合作。

要选择一份共同的设计稿,围绕棋盘的装饰进行。

3、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小组成员与众不同的创想。

4、根据自己设计的图谱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在纸上设计图,让学生自己安排棋子走的路径他们特别兴奋,有创作与游戏的愿望,为本课的导入与进行做了较好的准备。课的重点是线路图在整张纸上的构成安排,教师通过让学生范画发现问题,并讲评导学,让学生较快理解棋盘布局的合理与适用。课中能引用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让他们自由创想棋的玩法与规则,使学生玩得有趣,也设计得生动。

施教时间:10月17日——10月19日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建筑为何别具一格。

2.学习用线描的方法,自主设计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3.懂得建筑的人文因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增强对古代建筑物的认同感受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我国少数民族的建筑样式与类型,学习用线描加淡彩的方法,设计一座新颖独特的建筑。

教学难点:建筑外形与结构的新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

1.图片展示少数民族建筑,激发学生回忆身边少数民族建筑,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小结:我国传统建筑的常见表现手法斗拱、飞檐,梁柱等巧妙结合。

2.教师出示几幅学生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这些作品最符合现实形象吗?为什么?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4.想一想,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建筑特点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建筑特点,除表现出它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甚至可以装饰上图案艺术?

(二)发展阶段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民族建筑,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3.提出作业要求: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构图。

第二课时:完善构图,装饰纹样也可上色。

4.学生操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三)教师评价提示

(1)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利用进行演示引导。

(2)引导个别后进生的造型创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作品,掌握观察、评述美术作品的正确方法。

2.能力目标:欣赏美术作品的形、色、质感和感受作品题材的表现内涵,初步掌握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能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目标:感受、体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怀人生的'美好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正确的审美评价。

教学过程:

1.《环境雕塑》要点: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美术作品,学会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评价。

活动:学习观察方法→了解作品的美术文化→德育渗透→拓展创新

2.看一看、说一说

(1)、欣赏本课中的美术作品,你能说说画中表现了什么?

(2)、说说那你喜欢那种形式的美术作品。

3.全课小结:其中《环境雕塑》渗透《中花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22

课题:我是汽车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汽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运用各种类型地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汽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

3、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培养学生地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地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地草图。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汽车。

教学准备:

有关范例、玩具汽车、水彩笔、小纸盒、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等。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激趣引入

在学生设计汽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汽车图片(1905年生产的蒸汽汽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的结构和功能,激化学生兴趣。

2、发展阶段:欣赏与探索

(1)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玩具汽车(公共汽车、火车、铲土车等等),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汽车的共同点,它们的基本造型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2)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都有车头—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车身有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等。它们可以用来载客或铲土等)

(3)欣赏课件中的汽车,进行讨论、交流:

△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汽车与刚才所看到汽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交流回答:这些汽车在造型设计上借助动物、交通工具、建筑物的外型进行改装,造型较抽象。

(4)欣赏其他同学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设计自己的汽车(他们设计的汽车根据用途都做了什么样的不同改变,并进行说明在哪些地方富有创意)。

△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汽车设计师,打算用什么方法、材料设计?

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可以先在画面上设计汽车草图(车轮、方向盘、车身等)

△大胆想象不同汽车的`用途,表现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3、学生动手设计:(请用水彩笔直接勾画)

教师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表扬富有创意的作品。

4、展示、评价、反思:

△师生评价作品,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授新:

1、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汽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小组讨论交流)

3、欣赏课本范例,讨论制作步骤。(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充分利用方形纸盒做车身,用瓶盖做车轮,细小部分可用卡纸、水彩笔装饰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

(1)哪一组制作、应用得最好?

(2)好在哪里?

6、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

板书设计:

我是汽车设计师

构造 形状 颜色 用途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3

这是我的教研课,感谢来听课指导的校长和老师们,给予我宝贵的意见。 《提袋的设计》是“设计。应用”领域的`一课。

本课重在让学生了解提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能发挥想象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 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通过对提袋的解剖、观察,了解提袋的结构,紧着这教师示范提袋的折叠方法,学生动手跟着制作一个普通的方形手提袋;通过欣赏造型新颖、装饰精美的手提袋,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对于提手方面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有两几种形式,然后通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自己手中的方形手提袋进行添加或减少改变其形状,并进行装饰。 本课的教学环节流畅,教学中从易到难、学生创作由个人到小组合作,教学设计较有层次,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本课的重点是提袋的结构、造型新颖、装饰精美,从学生的作品来看,前两者都能达到,但在装饰方面由于时间问题,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在欣赏时可抓住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提手部分可省去,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提手的设计并不难,应尽量节省时间,让孩子去创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