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

【教材理解】

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接着写了“我”(弟弟)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课文在课后第二题,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兄弟俩对于蒲公英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

【设计理念】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学情简介】

对于县城的孩子来说,蒲公英这种植物离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离,孩子们之前并不了解这种植物及它的属性,是本文中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体验

【教学准备】

准备稿纸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教学第一自然段

1. 同学们,我们的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我们还拥有多彩的课余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齐读课题。

2. 生字词的预习怎么样了?谁领我们一起读一下课后的字宝宝?

老师又把字宝宝请到了老师这里,谁还能正确地读出来?(小黑板出示:姜太公用直钩钓鱼,可真奇怪呀![ ]-[ ]+[ ]=拢)

3. 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很牢固,那么课文呢?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生评价。

4.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通过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答案了,谁来说一说?你能抓住书上的词句来回答吗?(一大片、长满、盛开)这些词语说明蒲公英长得怎么样?(多)

5. 谁能读一读,把蒲公英的“多”读出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兄弟俩是怎么玩耍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指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告诉学生,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读句子,想意思。

2. 金色的草地给兄弟俩带来了什么?(板书:快乐)是做什么的快乐呢?(板书:玩耍)

谁来读一读,读出兄弟俩用蒲公英玩耍的快乐来。

3. 你平时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快乐吗?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全班交流。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了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发现的快乐。(板书:发现)

小组合作学习,思考:(出示小黑板)我发现了什么?(草地会变色)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2. 全班交流。指名说“我”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早上绿色;中午黄色;傍晚绿色)

在理解原因时加上动作。边读边做动作。

3. 小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呢?(板书:仔细观察)

仔细观察是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一把金钥匙,同学们可要做一个细心的孩子。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 蒲公英可真有趣!小作者在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读一读,读出对草地的喜爱,对蒲公英的赞美。

2. 正因为这样,从那时起,蒲公英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为什么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早晨,当阳光洒遍大地,蒲公英就张开花瓣,就像我们睁开了朦胧的睡眼,所以说它和我们一起起床;晚上,夕阳西下,蒲公英会合拢它的花瓣,和我们一起睡觉。)

3. 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读。

五、拓展练习

1. 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除了有趣的蒲公英,你还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吗?指名说,师适当补充。(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碰它它就会合拢它的叶子。

猪笼草——捕食昆虫做食物

向日葵——托盘的背面害怕阳光,因此它总是把它的笑脸迎向太阳,这也是“向日葵”名字的由来。

睡莲——花瓣白天张开,夜晚合拢,被誉为“花中睡美人”。

六、作业

今天回去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找找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回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乐 早上 绿色

发现 中午 金色

(仔细观察)傍晚 绿色

教学反思

1.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一件重要的工作,本课中在理解“一本正经”一词的意思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理解的方法:读句子,想意思。

2.文中运用类比手法说明蒲公英颜色的变化一段是本文理解的难点,学生理解时较为抽象,如果能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下就好了。

3.在指导学生写写自己在生活中的玩耍的乐趣时直接让孩子去写,对于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孩子们先说说“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兄弟俩一样快乐玩耍的时候,你和小伙伴是怎么玩的”,再让孩子动笔写,可能就激发的孩子写作的欲望,写起来就更能得心应手。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优秀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包括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教学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

2、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朗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2、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5、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6、教师出示课件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7、本课生字较多,你是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忆的。(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8、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蒲 耍 绒 假 朝 些 钓 察 瓣 拢 掌 趣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 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课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

1、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绿、金、绿)

⑴ 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 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⑶ 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板书(合拢 张开)

⑴ 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 花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⑶ 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⑷ (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⑸ 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 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2、指名读。

学习二、四自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

2、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一开始是怎么玩的?

3、现在呢?最喜爱

4、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

5、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看板书,全班交流

2、发散:

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3、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

绿 金 绿

合拢 张开 合拢

新发现: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有个小朋友问我“金色的草地”可不可以说,你们说可以吗?

2、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请同学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好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反馈:

检查生字词:玩耍谢寥沙绒毛假装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使劲引人注目一本正经

(1)检查读音

(2)检查字形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咱们现在带着生字朋友一起去一片金色的草地上玩,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思考一下: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

1、自由朗读

2、交流

预设答案:上面长满了蒲公英,草地才变成金色的。

蒲公英的资料:谁了解蒲公英?

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

四、精读课文,理解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的关系。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⑴ 学生质疑:

老师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① 乡下是什么地方?

② 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

③ 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④ 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⑤ 草地的颜色是做梦变化的?

⑧ 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学生观察,直观上的不同。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老师行间巡视。老师把蒲公英的实物交给动手实验的这一组学生。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小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五、指导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自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例:“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3.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

六、作业。

1、完成生字抄写本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给家里人听。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积累下来。

4、请用你学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4

教学要求:

1、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金色的草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发现有不认识的字做上标记。

2、读文后,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3、同桌相互认读生字,难记的生字反复认读,想办法认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耍”

6、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7、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

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四、理解课文

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

2、朗读。

五、课堂练习

1、正确书写本课14个词语,每个词语认真书写2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

2、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

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

早上:绿色 白天:金色 晚上:绿色

2、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汇报。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

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

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四、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

五、板书设计

时间:早上——中午——傍晚——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绿色——金色——绿色——绿色

花的形状:合拢像拳头——张开像手掌——合拢———合拢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给了学生一个充足的空间,通过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既可以谈学前、学后对蒲公英的认识,也可以谈自己喜爱的花草,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他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然后让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这样,把语文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感悟学习语文是有趣的。

《金色的草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6

一、预设目标:

1、理解词语和句子,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结合课文理解,学习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金色的草地》,齐读。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读之前让学生相互提提出读课文的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或自己进行指导。

3、再读一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是你想说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了解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种子图,说说你看到过哪种蒲公英,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补充,在认识蒲公英种子时相机学习生字绒。)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

(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第二自然段

1、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2、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3、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4、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

5、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飘散远去的情景。)

6、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3、齐读本段。

第四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

三、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啊?

四、机动:

摘抄好句子。

叶老师的建议:

因为我不熟悉这篇课文,所以我的建议可能不对。我是凭着你的教案猜课文内容的,呵呵老师厉害吧?

1、可以把课题教学和整体感知及第一段的学习结合起来。从提问入手,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读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2、第二段的学习表演太多,而且是重复的。建议在理解之后安排一次就可以了。读读玩玩。

3、第三段的填空太多,而且不够灵活。建议改为:()花朵()草地(),引导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里的表演就不要了。一堂课里有一次表演就差不多了。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7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数:2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的草地

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进行口头填空。

2、自然过渡:这里老师是这样填——学生接读:金色的草地。看到老师这样填,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老师这样填是不对的,没有金色的草地。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这样的草地在什么地方有?这样的草地美吗?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金色的草地。

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着要求读课文:

(1)、 标好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答案。读完也可以和同桌小朋友交流一下。

反馈:

(1)检查生字词。(玩耍 谢寥沙 绒毛 假装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使劲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2)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交流蒲公英的资料。

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第1自然段

文中这片草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个别回答后,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1自然段)

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片草地是什么样子的?(一大片、长满、盛开)交流,你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2)、理解第二、三自然段。

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找到的小朋友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趣味来。

你从哪个段落中找到了这片草地给我们带来快乐有趣的地方?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板块一:第2自然段

你们找到我和弟弟一起在草地上玩耍的段落了吗?

同桌相互读一读,演一演。

交流反馈:

(1) 教师范读。

看大家读得笑眯眯的,肯定发现了不少快乐的地方。老师也很想来读一读。

(2)学生读

①一本正经

谁来装着“我”一本正经的样子来喊一喊。

(S:谢廖沙 T:叫我吗?有什么事?听到你喊弟弟,好象真的有什么事跟弟弟说似的,连老师都被你骗了等)

好象真的有什么事要说,没事却装着有事的样子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那就是“一本正经”。

②(听了你的朗读,我也好想到那吹吹蒲公英。兄弟俩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看,他们笑得多灿烂呀!他们玩得多开心,多有意思啊!)

③真开心呀!我们和草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和蒲公英连在了一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想象一下,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想象说话)

④这片草地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真是——学生接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板块二:第3自然段

你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这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其他小朋友发现了吗?

请你们看到第3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这片草地是怎么变颜色的?

反馈:

① 草地在早上、中午、晚上各是什么颜色?

时间

早上

中午

傍晚

草地的颜色

② 这片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你从这个自然段中找到原因了吗?

个别找到下面的句子,出示句子。

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小组讨论: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请学生说一说

ST合作用手势、语言完成这几个句子,加深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早上,花朵是 ,草地是 。中午,花朵 ,草地就变成___ 。傍晚,花朵又___,草地变成了___ 。)

原来草地是这样变颜色的呀,真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全班齐读。

③ 总结:原来,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我”可是通过仔细观察才知道了。你们真是会读课文,也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

这片草地带给我无穷的乐趣,真是——学生接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3)、第四自然段

出示句子,教师读: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理解我对草地,对蒲公英充满了喜爱,甚至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时刻不分离的感情。(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窗外的蒲公英仿佛变成了我们身边的朋友,它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睡觉,一起……

拓展延伸,深层发展。

写一写:这片草地,这蒲公英还给我们带来什么乐趣?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者东西呢?

画一画: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赶紧把它们画下来吧!

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优秀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学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蒲公英,并制成蒲公英的标本。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教师:蒲公英的插图、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色彩是多种多样的,大家还记得上一堂课我们学过哪几种颜色的景物吗?

众生(七嘴八舌):绿禾苗、绿小草、红太阳、蓝天……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那么大家知道色彩不仅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千变万化的吗?并且有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时辰颜色也不同吗?

一生(小心翼翼):蒲公英。

师(大声地鼓励):对!就是蒲公英!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到田野中去观察了蒲公英,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

众生(七嘴八舌):蒲公英的花是黄的,叶是绿的,生长在路边;蒲公英的茸毛像降落伞,一吹就在空中飘呀飘;蒲公英的茎里含有像牛奶一样的汁水,有点粘……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到生活中去观察,在学习中去观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会变颜色的魔术师――蒲公英。(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学生在小组内分段朗读,注意互相评议、纠正。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指出好在哪里。

3、尝试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理解词语,老师并适时总结出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

4、识记生字词。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重点指导“蒲”是上下结构,瓣的中间是“瓜”。

5、在正确流利、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时间: 早晨 中午 傍晚

草地颜色: ( ) ( ) ( )

花的形状: ( ) ( ) ( )

(三)协作探究,尝试解疑,揭示研读专题

1、学生自读,自主解决以下问题:

(1)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

(2)课文中描写的蒲公英的特点我们为什么没有观察到?

生甲:因为我只是到野外观察了一会儿,没有坚持很长的时间。

生乙:我平时虽然见过蒲公英,但是从未主动地用心去观察过。

生丙:我虽然看得次数不少,但是太粗心,太马虎了。

师:可见没有长时间的观察,没有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或者观察不够细心全面,都会使我们错过大自然中的许多美好的事物。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3)分组读课文,想想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准备解决。

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难,相互合作,尝试解答,并归纳出本小组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由小组代表质疑,全班同学合作解决。

2、筛选提炼,明确重点,揭示研读专题。在学生交流、尝试解疑的基础上,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提炼出本文的重点研读专题:“我”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3、总结:同学们很会学习,很会提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读书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重点问题。

(四)围绕研读专题,引导自读探究

1、进入情境,自主学习:“我”有什么新发现?

师:我有什么新发现?这个问题,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细读一下课文,一定会找到答案!同学们可以通过有感情地读来交流;能用自己的话描绘的,试着说一说;擅长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一画;愿意表演的,就演给大家看。

学生自读,思考。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交流。

喜欢读的:

(1)抽生读。(第四自然段)

(2)集体评议。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重点指导怎样读出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3)学生练习读。指一至二名同学,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喜欢说的:

(1)师出示蒲公英早上、中午、傍晚的插图各一幅,对照插图,指生描述:蒲公英在一天中是有变化的。早上的时候还没有开放,是绿色的;中午的时候开放了,就变成了金黄色;傍晚的时候,花瓣合拢了,所以又变成了绿色。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又创造性地描述)

(3)谁还愿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喜欢画的:

(1)展示有创意的、能恰当描绘蒲公英一天变化的作品。

(2)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注意讲清各幅图画色彩的不同。

(3)然后再让同学们拿出课前制作的标本和图画进行比照,说说各好在哪里。

喜欢表演的:

(1)指名到讲台上表演,用手掌的张与合来表示蒲公英的变化。

(2)谁还能用其他的方式来表演?(不管学生用什么方式表演,合理即可,不能强调一致,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

(五)品读感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师:接下来我们来共同体会一下小作者的心理变化。先请同学们读一遍全文,找出能体现小作者心理变化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甲: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揪掉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

师:很好,找得非常准确。哪位同学再补充一下?

生乙:还有“我们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师:非常好。这两位同学都找得非常准确。请同学们读一下这两句,体会一下这两句中所蕴含的感情。同桌比赛,看谁读得好。

师:现在请几位同学来说一下这两句读起来在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生丙:前一句读的时候应随随便便、漫不经心的。后一句是非常喜爱的口气。

生丁:前一句应大大咧咧地读,后一句则应该轻轻地读。

众生:让他们两个读一读!

(生丙生丁读)

师:好!大家说得都非常有道理,可见我们每个同学都和文中的小作者一样有童心、有爱心、尊重小生命。

(六)突破教材限制,开放阅读通道,资源共享

1、将课前预习过程中通过图书、网络等渠道搜集到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在小组内交流阅读,以丰富语文学习资源。

2、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既可以谈学习本文前后对蒲公英的认识,也可以谈自己喜爱的花草。

根据学生谈话的情况,教师总结: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使自己有更多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

(七)加强课外延伸,实现探究学习,转变学习方式

1、利用一周时间,仔细观察一种花草,并搜集有关资料,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可以图文并茂。

2、由学习委员组织,以“我们的新发现”为题,将同学们的优秀课题作文汇编成书,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大家交流阅读。

〖课后反思〗

我在教学上贯穿了知能并重、凸现主体、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一)知能并重,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并让学生到田野中亲自去观察,制成标本。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在课前,就跑到我那儿告诉我观察的结果,让我看他们制成的标本好不好看。尽管他们观察得还不到位,制成的标本还显得很稚嫩,但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第一课时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描写的蒲公英的特点我们为什么没有观察到呢?”学生马上意识到了自己观察得还很不够,或者是观察的时间不够长,或者是观察得太马虎。教师趁机渗透观察的重要性,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凸现主体,教师宏观调控当导演,学生各显才能扮主角

本课的高潮体现在第二课时,解决“我”有什么新发现这个问题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同学们可以用有感情地读一读的方式来交流;能用自己的话描绘的,试着说一说;擅长绘画的同学也可以画一画;具有表演才能的,就演给大家看。总之,争取能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做学习主人翁的愉悦感。

比如,让学生表演蒲公英一天的变化时,有的同学仿照课本上所说的用一只手掌的张与合来表示花的开放和合拢;有的同学用两只手并拢与张开来表现;还有的同学甚至用身体的弯曲与伸展来表现,创造性的想法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更为值得赞叹的是,一组同学的集体表演,惟妙惟肖地展现出了蒲公英的变化;……表演中,许多学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和同学们的赞扬,成功的体验让每个孩子脸上都焕发出了光彩。此阶段,通过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突破了难点,更重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是有趣的。

(三) 学以致用,迁移课堂知识,锻炼写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和穿插了观察和练笔的环节,特别把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放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利用一周时间,仔细观察一种花草,并搜集有关资料,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让学习委员组织,以“我们的新发现”为题,将同学们的优秀课题作文汇编成书,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大家交流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终生钻研的课题,这样一个小小的课例,只是对有关的部分问题做了一点尝试,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的课堂表现使我深受启发: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和创造力只有在一个融洽、和谐、民主的课堂里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教学相长,我从学生身上也获益匪浅。学习要永远体现以人为本,在新教材的指导思想里终于得以体现,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育者所深感欣慰的!

〖教案点评〗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能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语文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其基本特点如下:

1、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抓住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的特点,把让学生介绍自己观察的蒲公英为切入点,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为学习新知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2、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创造读、想、说、画、演等展现个性的机会。重视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知识吸纳和感情培养的巧妙融合,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3、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中以讲代读的旧模式,学生诵读贯穿本课,让学生在读中观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这是语文本色教学的可贵尝试,是探索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的一次成功的体验。

4、充分贯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将语文的课堂拓展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兴趣,搜集有关花草的知识,每人写一篇图文并茂的课题性作文,并将全体同学的作文汇编成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9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个人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注意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接着写了“我”(哥哥)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课文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不由自主的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课文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我们的民族小学》和《金色的草地》都是描写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但区别在于《我们的民族小学》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金色的草地》讲的则是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

学情分析:

爱玩儿是孩子们的天性。本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兄弟俩的故事。故事涉及小朋友在草地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可爱的草地,有趣的蒲公英这些内容一下子就能抓住孩子们的心。由于学习这篇课文的孩子都生长在城市,对“蒲公英的变色”理解起来会有难度。要想更好的理解课文,需要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

2.多媒体情景法: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1.在你的心目中,草地是什么样子的?

2.大家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老师今天就带大家去看一看那金色的草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3.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想亲自在那金色的草地上走一走吗?,那可不能两手空空呀!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句就返回过去多读几遍。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合作学习,你指我认,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3)讲解两个多音字:朝假

三、感知课文,探究草地之谜。

1.多种形式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男*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草地的什么秘密呢?用笔把它画下来。

3.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呢?

课件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草地就是;中午,花朵,它是,草地也是;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4.同桌互相交流(指导朗读,配表情读、带上动作读等)

5.作者为什么会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呢?

教师总结: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他们的奥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

四、写字指导。

1.投影出示田字格中的“耍、劲”。

2.在书写时,你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提醒大家吗?教师随机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大意。

二、细读感悟第二、三、四自然段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2)想象、描述。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描述。

(3)指导感情朗读。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探究这个奥秘。

(2)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3)探究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用课件出示句子: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a.加上自己的手势读句子,体会蒲公英花朵的变化。

b.听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c.指导朗读。

d.情境说话,转化语言。

小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了这片草地的秘密,多么兴奋啊!他迫不及待地跑进家门,把这一切告诉弟弟——谢廖沙!

你能学着哥哥的口吻,和弟弟说说你的发现吗?

出示句式: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是-------,草地是----------。中午,花朵--------,是-------,草地是----------。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把老师当作谢廖沙,说说自己的发现,相机结合说话语气、表情、姿态的引导。

3.细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体会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

(2)潜心品评,多元解读。

预设:

a.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

b.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

三、总结升华。

1.谈一谈: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却是那么可爱的、有趣的?仅仅是因为草地给“我和弟弟”带来了快乐吗?

2.总结:是呀!正是因为“我”对草地这片爱,才能让“我”感受到草地给“我”带来的快乐,正因为这些快乐使“我”更爱这片草地。

四、作业超市。

1.如果你喜欢积累,请把课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2.如果你喜欢表演,请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体验一番兄弟俩草地玩耍的乐趣。

3.如果你喜欢创作,请选择一个或几个季节,续写这片草地带给兄弟俩的快乐。。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早午晚

可爱(细心观察)

绿金绿

《金色的草地》的教学设计 10

学习目标

⒈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弓队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⒋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⒈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⒉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⒊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初读自学,初步感知

⒈组内初读

⑴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⑵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检查生字词(出示字词):多种形式认读

①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记忆的好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②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重点理解"合拢"。

⑵检查读文情况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⑶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⒊理清层次

第一段(1):写我家窗前的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蒲公英盛开时,草地变成了金色。

第二段(2):写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景。

第三段(3):写“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第四段(4):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三、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几个字容易读错、写错,要提示学生加以注意。比如:“假、朝”是多音字,在课文里分别读jiǎ、cháo“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并注意和“要”区分;“绒”的右边是“戎”,不要写作“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自读质疑

⒈复习字词

⒉自读质疑,老师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①乡下是什么地方?②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③什么叫不引人注目?④我的新发现是什么?⑤草地的颜色是做梦变化的?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⑦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后当时就解决。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⒈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⒉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⑴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⑵指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两人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通过表演,学生要能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表演时要求学生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以免唾沫溅到对方的脸上。)

⑶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⑷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再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

⑸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飘散远去的情景。)

⑹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

⑺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⒊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⑴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师:第二件事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先写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再写是怎样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的。

⑵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是 ,草地是 。

中午,花朵 ,是 ,草地是 。

傍晚,花朵 ,是 ,草地是 。

①同桌互相说一说。

②指名说一说。

⑷提问:“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两次发现有哪些不同,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第一次发现是在无意中的偶然发现,有的人可能不把它当回事,轻易地就放过去了;第二次发现是第一次发现的继续,是深入进去的发现,是带有探究性的发现,是在有意识、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的发现。)

⑸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比如:

①“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 呢?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

②“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用上这个“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③“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

⑹齐读本段。

⒋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⑴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⑵学生思考:联系全文,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师: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直抒作者的胸臆,同时又是对全文的总结。

三、全文总结

本文虽然以叙事为主,但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

(这篇课文通过讲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11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 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 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 (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自读课文

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玩耍 一本正经 谢寥(liào)沙 绒毛 假装 钓(diào)鱼

观察 花瓣 合拢(lǒng) 手掌 有趣

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

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 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b.谁了解蒲公英 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2.第2自然段

a.同学们能够告诉我们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 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请两位同学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c.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

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学生描述。

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 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

作业:

家听课文生词。

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

"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 廾".

"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复习一,二段

1.听写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

2.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

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

a.学生读课文。

b.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c.草地怎么会变色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 ,草地就 ;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就 ;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

d.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

e. 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a.齐读第4自然段。

b.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

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

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完成作业:

填写百年训练第二课。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金色的草地》教案 12

教学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个性化阅读”为核心,以指导学生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让学生在充分诵读、熟读精思、切己体察、潜心品评、多元解读,甚至在修改文本等“读书”活动中,与文本对话,与他人交流。通过引导学生“读自己的书”——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疑惑,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共通有无、互相启迪。力求使阅� 让学生在对话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合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在读中去感受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朴实的乐趣。

4、读课文,在读中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初步体会、学习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朴实的乐趣,从而产生对这种关系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读题引入,揭示目标: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请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师:今天,我们不但要读懂这篇课文,还要初步学会读自己的书,读出自己的体会。要想学会读自己的书,首先得掌握一种本领——读文字,想画面。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轻声再读几遍课题,看看在你的头脑中会闪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3、引导学生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师:看只要你展开想象,就能读出自己的味道,读出你自己的书!

二、初读感悟,

过渡:读自己的书有时还会读出与别人不同的感受来。

1、自读感悟

师:请读读课文,体会体会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美丽、可爱、有趣、好玩、快乐、神奇……)

2、再读比较:

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称赞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的呢?请找出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虽然,大伙儿的感受不太相同,可和作者的感受一比较却又多么相似呀!这片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到底有什么魔法,能我们大家都感到可爱、有趣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好好地往下学。

三、熟读深思,切己体察

(一)学习课文二自然段。

1、自读感受:

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在这片草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我和弟弟这样快乐呢?(请你展开想象,有滋有味地读读。)

2、熟读精思:

那咱们把这有趣的情景演出来怎么样?

(1)分角色,自读自悟

谁来演哥哥,请读课文的这些句子,试一试怎样读才能骗得过弟弟;没举手的同学起立,请你们自己读读描写弟弟的句子看看怎样读才能骗得过哥哥。

(2)引导读,入情入境:(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揣摩、通过切己体察,将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感受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①引导朗读:

“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教师抓住一个“骗”字,提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是怎么“骗”住“哥哥(弟弟)的”请你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抓住“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将生动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现于头脑中,并通过朗读将自己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让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表情、语气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或轻、或重、或急、或慢。“骗”出不同情趣,“骗”出不同的快乐。

②合作朗读:

全班起立,把这句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的时候请想象当时的情景,加上自己的表情、动作。

③从同学们兴奋的笑脸中我理解了这句话,一起读读吧!(课件出示“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课前老师提出“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却是可爱的、有趣的”?现在你明白了吗?(板书:带来快乐)

(二)学习课文三自然段。置疑问难,合作探究——体验蒲公英地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过渡:在小作者的眼里可爱的不仅仅是这片金色的草地,还有那有趣的蒲公英。看,(出示课件:配音朗诵“有一天……这是为什么呢?”同时出现画面草地颜色随课文内容变化)

1、置疑问难:

听这儿,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2、探究合作:

(1)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课件出示课文三、四自然段)

(2)请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时请注意三点:

①选择一种方式可以画图、做动作……把自己的想法讲得更明白。

②仔细听别人说,看看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③还有什么不明白请和大伙再讨论、讨论。

(3)汇报: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谁来说一说,注意听,没明白的地方再向他提出。(全班讨论时引导学生认真听,形成共同探究的氛围。)

四、多元解读,潜心品评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

师: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体会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喜爱、喜欢、爱……)

2、潜心品评、多元解读:

你认为那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就请你好好地读一读。

①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a.老师将这两句话改了改。听我读读这两组句子�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再读读第一组。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还是浅?是浓还是淡你体会到了吗?

c.是呀,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谁再来读读。

②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a.请同学边读边体会,作者只是把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吗?(当作人来爱)

b.自己再读读,你能体会到“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人来爱呢?读懂了吗?(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自己的姐妹、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是呀!作者那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把这份爱好好地读出来吧!(指名读)

3、动笔修改,创意阅读。

a.读读这句话“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如果让你改一改(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               )你会怎样改?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伙伴、我们的姐妹、我们最要好的伙伴……)

b.谁来读读自己修改的句子,比较比较你更喜欢那一� 就让我们再读读自己修改的这一段,再次感受人与自然间和谐的爱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