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
《和氏献璧》课后反思
在教学《和氏献璧》这篇课文时,我和很多老师一样有过这样的困惑:大家都讨论过这篇课文表现的汴和的愚忠不应该被推崇。我也持相同意见。那么,在教这篇课文时,我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突然,我想到了哥白尼为证明“日心说”而被火烧的经历。对!卞和他一再坚持为什么呢?不仅仅是愚忠,更是为了证明自己、证明事实、证明真理!
教学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卞和这看似愚蠢的行为,我找来了哥白尼、伽利略为证明真理而奋不顾身的事迹,同学们终于能有所感悟,有所同感了。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我们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课题入手,请学生自己质疑,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作为教师我帮助学生从中筛选出三个有关文章的精髓,“卞河为什么献璧?”“卞和是怎样献璧的?”“献璧的结果怎样?”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学生自读课文,尝试自己解决。在3—5段的理解中,我抓住三次献璧的不同,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感受,同时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注重学法的指导。总之,这种自主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能从初读、细读、扩展延伸这三方面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激发阅读的兴趣。
《和氏献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从课本内容到生活实际,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和氏献璧》这篇主体课文是一贯在中国历史上�
我所教学的是《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第1课时。它的教学目标是:
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在教学前,与学生一起收集关于“和氏璧”的资料,初感知。
《和氏献璧》在教学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献”、“璧”的意思,导入新课,并质疑。
然后,在新课的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步,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献璧。学生自愿起立朗读,知道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
2、学习卞和第三次献璧。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卞和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思考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这时,并引导学生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再读卞和说的话,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是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最后把领悟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让学生审题:“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
最后,拓展延伸学习,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关于“和氏璧”的资料,互相交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既说明玉的珍贵,又衬托出卞和的忠诚之心。
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和氏献璧》教学实录 《和氏献璧》说课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楚国人卞和把一块含有美玉的石头先献给国君楚厉王,却被诬为欺君被砍去左脚;又献给楚武王,被砍去右脚。待到文王即位,卞和才得以平反,美玉才得以重见天日。卞和虽历尽磨难,仍坚持信念,他的坚贞、执著、勇敢令人感动。作为历史故事,对我们现代人的教益也很大。
教学目的:
一、会用多种识字方法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鉴别、急切、无价之宝、坚贞、价值连城”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二、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
三、能够对文中的四个人物做简单的评价。懂得“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的含义,理解卞和悲痛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一、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二、理解句子“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学生分析:
故事精炼,情节曲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故事蕴含的道理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也许有人会赞扬卞和的忠贞,也许有人会说他很傻。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保护好自己。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能够认读生字,勾画生词,读通课文,熟悉内容,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次献璧,结合卞和献璧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体会卞和的忠诚。对卞和、文王、厉王、武王、能做出自己的评价。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特别的礼物。看屏幕,这是一本书,名字叫《韩非子》。韩非子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读一读故事的名字叫——《和氏献璧》。
二、整体感知:
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课件: 主要内容)
三、走进卞和,感悟坚贞。
1、卞和为了向君王献璧,而失去了双脚,被砍去双脚的卞和会想些什么呢?用直线勾画出来。找到的请举手。是第几段?谁愿读读这一段。(幻灯:第四段)
2、从卞和的心理活动你能体会到卞和内心的痛苦吗?这一段还有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他的痛苦?他对宝石的珍爱从哪个动词可以看出来?圈出这段描写卞和动作、表情的词语,再读读,读出卞和内心的痛苦?
3、卞和的耳畔仿佛又想起玉匠说的话。男女生对比读。(幻灯:“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
4、“卞和一想起玉匠就火冒三丈;玉匠,厉王叫你鉴别这块石头的真假好坏,玉匠,你是怎么做的呢?第二段用了哪个动词写玉匠的动作?
5、什么叫“端详”?(就是仔细地看。)(老师配以动作)
6、仅凭肉眼就能够鉴别玉石的真假吗?(幻灯:玉石)玉匠,这个君王身边的权威人士,玉石专家随随便便就做出了鉴定。“普通”是什么意思?(“平常”,“平凡”的意思。反义词是“特殊”,“独特”)
7、卞和多么希望璧玉重见天日啊!他泪流满面又记起当时对厉王说的话。大声地读。(课件)
8、你读出卞和“急切”的心情了吗?从“急切”这个词你体会到卞和的个性了吗?
9、他尊重事实,对君忠心,坚持真理,结果却被厉王砍去左脚。再读卞和急切解释的话,体会卞和急于献璧的忠诚之心。
10、卞和怎么甘心无价之宝被埋没,待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他又把石头献给武王,换来的又是什么呢?读——(课件:武王 )
12、忠心耿耿的人却被定为“欺君之罪”。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再齐读第四段,读出卞和心中的愤怒。
13、武王死后,文王登位。文王的做法和前两代君王相比进步多啦?他派人前去“查询”。女生读一读调查者说的话。(课件: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么悲伤呢?)男生来回答。(课件: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卞和是怎样说出这番话的?设想他当时的动作、神情、模样。
虽历经三代君王,卞和忠诚坚贞的品质依然没改变?
(课件: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卞和的忠诚坚贞?卞和如此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读出对卞和命运的怜惜以及他坚贞不渝的精神的感叹。
14、卞和献出的仅仅是一块美玉吗?还有他忠于君王的心哪!让你感动的人仅仅是卞和吗?文王还了卞和一个公道,价值连城的美玉终于破璞而出。卞和的一颗忠心也终于得到君王认可。你们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话吗?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来问问。
四、介绍作者韩非子
卞和的坎坷经历让人感叹,这个故事的作者韩非子同样身世坎坷。(幻灯:韩非子简介)把这两个人联系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卞和和韩非子可不就是两块美玉?但卞和的忠贞最后得到文王的认可,而韩非子却被诬陷致死,至死不被认可,不是更令人悲哀吗?
如果你是卞和,你会怎样献璧?同学们下课后继续讨论,把你的感受写下来。题目《读<和氏献璧>有感》
四、 作业、(任选一题)
1、《读<和氏献璧>有感》
2、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写令你感动的坚贞之士。板书:
厉王 砍左脚
卞和 献璧 武王 砍右脚
文王 命名“和氏璧”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内容,学会人物的剖析,积累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学会带着问题思考;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的含义,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和氏献璧 价值连城 坚贞之士 欺君之罪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卞和献璧一共献了几次?分别向谁献璧?每次的结果怎样?
3、了解卞和的经过后,你觉得第几次最令你感动?(第三次)
二、重点读第三次献璧,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默读3-5自然段,并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归纳:
1)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2)卞和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3、品读课文内容,读中解疑:
解答问题1,出示相关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1)将“捧”换成“抱”可以吗?为什么?
2)说说什么是“一连”?(连续,没有停止)
3)假想,一连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拼命哭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渴、饿、噪音疼、疲劳……)
4)卞和此时的心情如何?请读出对卞和命运的怜惜以及他坚贞不渝的精神的感叹。
讨论问题2,指名反馈,找出相关句子: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1)联系上下文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出示文言文: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4、齐读第3-5自然段(敬佩地)也可以自愿起立读书卞和和查询者的话。
三、总结
1、“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不仅是一块玉,还是一颗忠诚的臣之心)
2、请对和氏献璧进行评价,给“和氏”打分。
四、延伸
1、说说收集、查询关于和氏献璧的故事?
2、和氏璧是一种美玉,有关于玉,可谓是品种繁多,中国有著名的四大玉石: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和湖北绿松石;
3、有一家玉器公司,在公司大厅挂着大书家题笔的字幅。(认识有关玉的字)
4、说说带有玉的成语。
五、作业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写令你感动的坚贞之士,也可以写这篇课文的学后感。
六、板书设计
和氏献璧
第一次 厉王 砍去左脚
第二次 武王 砍去右脚
第三次 文王 命名“和氏璧”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从卞和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入手,用“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和“‘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两句话统领教学,使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卞和动作神态的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因为整篇课文就那么一句描写卞和神态动作的句子,所以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然后我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并结合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反复练读这句话,体会卞和的痛苦之心。学生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后,问学生:卞和如此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引出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然后我让学生自由汇报,抓住对“坚贞之士”这个词的理解回到课文的前两段,看看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让他们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搞清楚卞和痛苦的真正原因,从而深刻地感受卞和的忠诚。这么设计,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读出人物的不同心理来。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让学生主动领略和体会语言文字,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卞和的忠诚。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在这次教学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改进:
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及时,评价的语言还不够丰富。评价学生,是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方法的一个小结,也是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因此做为老师一定要关注并评价每一次学生的发言,用真心的鼓励换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没有适当的点睛之笔。当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品质时,做为教师要有梳理、概括学生的零乱的发言的能力,把学生语言中提到的闪光点做一下恰当的结语,这样对文章的内容学生就会产生整体的认识。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抓主线 明中心 透析人物内心——《和氏献璧》之教学反思
记得,2005年在观摩窦桂梅、孙双金等名师的现场教学后,我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堂教学一定要主线明确,而这条主线必须是自己对教材的深读熟思、精心琢磨后的成果,这条主线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就是教材的精髓。此后,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开始这种尝试、摸索,或许有时做的很粗糙,但确实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今天,我就以《和氏献璧》为例谈谈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初读《和氏献璧》觉得这故事如此精短,一读就通,怎么用、怎么讲?当十几遍读下来,感觉这文章有嚼头,最终我确立了以 “献”字为主线,以关键词句为突破口,理清人物内心世界的教学思路。课堂上我从课题入手,先理解“献、璧”的意思,指导孩子们查字典、联系生活中的实例理解何为“献”,它同给是否一样,使孩子们初步感知到卞和对国家的忠心、对楚王毕恭毕敬的诚心,为后面的学习铺路搭桥。再以“卞和抱着这块石头,连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血都留了下来”抛砖引玉,引导孩子们反复朗读体会之后比较抱字的表达效果,从而与“献”字融为一体,再次感受卞和的忠心耿耿;接着,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想象空间,假如你是卞和,在接连两次献璧之后痛失双腿,是否会第三次献璧?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畅谈,“如果我是卞和,我还会第三次献璧,如果不去献璧,那人们就认为我真的是个骗子,为证明自己不是骗子,必须献璧。”“如果我是卞和,我还会第三次献璧,这样才能让无价之宝的说法得到证实。”“ 如果我是卞和,我不会第三次献璧,因为我不想再让自己的身体遭受痛苦,不值得。”……学生的争议在我的意料之中,课堂上每个学生有所想、有所表达,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最后,回归整体,回味全文,结合自己的想法再次探讨卞和的“献”的价值、意义,从而让学生的学与个性体验巧妙结合。
这堂课我上的激情飞扬,学生热情洋溢,我想正是有了课堂主线的捕捉,才让课堂活起来,今后我想在教材主线的捕捉上继续努力!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三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是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的开始,我从课题入手,请学生质疑解疑。在 3-5段的理解中,我抓住三次献璧的不同,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感受,同时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注意学法的指导。复述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二是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能从初读,细读,扩展延伸这三方面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激发阅读的兴趣。通过比较第三次献璧和前两次献璧的不同,找出描写卞和动作,语言的词语,达到积累语言,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记生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又培养了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学习权力还给学生,使不同学生都有收获。注重评价在课堂上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发言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和氏献璧》这课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课文。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效果不错。
师:请孩子们齐读5-7自然段,思考:第三次献璧时,卞和是否直接将璧献给文王?而是怎么做的?
生:卞和没有直接将璧献给文王,而是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读了这个句子我感觉卞和很伤心。
师追问: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沉默。
师相机出示对比句式:“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和“卞和拿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痛苦了三天三夜,哭得眼泪都流完了。”
师:仔细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相比,多了哪个词语?
生二:多了“一连”这个词。
生三:第一个句子是“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第二个句子只是“哭得眼泪都流完了”。
师:�
生一:我认为第一个句子好。因为捧着说明卞和很小心,而“拿着”觉得很随便。
师追问:为什么卞和会这么小心呢?
生一:因为和氏璧很珍贵,他怕把璧弄坏了。
师:说得非常好,希望下一个同学也能像他一样抓住重点词来谈体会。
生二:我 因为“一连”这个词语说明卞和一直在哭,中间没有停过。由此可以看出他非常伤心。
生三:我觉得第一个句子好。因为第一个句子说明了卞和哭的程度,不仅眼泪流完了,而且血都哭出来了,更体会出他的难过。
在这个小片段中,我就通过对比的方法,降低理解的难度,让学生学会在对比中找准关键词,从而通过关键词体会人物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多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第三次献璧的内容,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的含义,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说说和氏璧的故事。
3、有感情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理解卞和第三次献璧的过程,体会描写卞和语言、动作的词语。
教学难点:体会“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的含义,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氏献璧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卞和三次献璧却得到不同的结果,卞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让我们一起回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请同学翻开书59页,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思考卞和三次献璧的经过。
二、学习第一次献璧的经过
谁愿意读第一段?
卞和向厉王献璧却被砍了左脚,是什么原因呢?
体会玉匠是如何“鉴别”石头。
体会卞和献璧失败,此刻悲痛的心情。
三、学习第二次献璧的经过
卞和第二次向武王献上那块石头,却被砍了右脚,是什么原因?
体会玉匠的动作语言。
卞和又一次失败了,此刻的心情更加悲痛欲绝。
四、学习卞和第三次献璧的经过
1、默读课文3-5段,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哪句话让你感受最深?
出示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进,血窦流出来了。
体会词语“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的那种悲伤。
知道感情朗读。
4、卞和痛哭的原因。
出示句子: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体会:是谁将宝玉看成石头,是谁将坚贞之士当作骗子。卞和为什么说我是坚贞之士?你从哪里知道的?
体会卞和忠诚祖国的心。
指导感情朗读。
5、文王会想些什么,是怎么做的?引读第5段
6、体会“价值连城”的意思。
7、介绍和氏璧。
8、文王为什么将价值连城的石头命名为“和氏璧”?
五、拓展:关于“和氏璧”你还知道哪些故事?
板书:
厉王被砍左脚痛哭和氏献璧
武王被砍右脚悲痛欲绝忠诚于祖国的心
文王被命名“和氏璧”
课后反思:
《和氏献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从课本内容到生活实际,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和氏献璧》这篇主体课文是一贯在中国历史上�
我所教学的是《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第2课时。它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反思教学过程,我抓住了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对语句“一连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进,血都流出来了”体会卞和的难过以及"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的原因。让学生明白了卞和之所以三次献壁是因为有着一颗忠诚爱国的心。
但是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课堂上没有能够全面地关注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进行深入挖掘,生成更有价值的内容,只是根据自己的预设进行教学。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待进一步锤炼!同时,关于自己本身对课文的理解,也只停留在以教参为本的阶段,还没有深层挖掘文本内容。如本文对于卞和的塑造,不仅仅突出他一颗忠诚爱国的心,同时还可以发掘卞和的“智慧”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和氏献璧》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下面就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和氏献璧》阅读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和氏献璧》阅读原文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 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和氏献璧》阅读题目17.给下面句子中的粗体字注音。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
(2)奉而献之厉王( )
(3)王
(1)武王使玉人相之
(2)王又
(1)泣尽而继之以血
(2)吾非悲刖也
(3)贞士而名之以诳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20.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粗体词的意义。
21.说出下列句子的特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2)此吾所以悲也。
22.和氏献壁的故事常用来比喻什么?
《和氏献璧》阅读答案17.(1)pǔ (2)pěng (3)kuāng (4)yuè (5)hōng
18.(1)察看,鉴别 (2)欺骗(3)称 (4)打磨 (5)于是
19.(1)动词用作名词,眼泪(2)动词意动用法,以……为悲伤(3)名词用作动词,称(4)兼词,于之,从中
20.(1)它,代玉璞 的 这么 (2)以……为,认为 用
21.(1)介词结构后置。和氏于是抱着那块玉璞在楚山下哭。(2)判断句。这是我悲伤的原因。
22.良宝见弃,埋没真才。
这篇“和氏献璧阅读答案是由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是学生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就能领悟文章的主旨,也就了解了和氏献璧的原因。
问题一提出,学生有的作沉思状,有的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还有的在轻声的议论着,我微笑着望着孩子们,期待着他们能找出我所要的答案:那就是;汴和是一个忠贞爱国之士,他的品格比无价之宝“和氏璧”还要宝贵,值得我们学习。
然而,学生讨论的结果却让我感到意外。
一学生说:“连汴和都知道是一块含有宝玉的石头,为什么玉匠却看不出来?”
一学生说:“我觉得这个汴和很笨,他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一个玉匠把这块石头雕琢以后才去献给厉王呢?”
一学生说:“如果文王请的玉匠也不识货,那么汴和不是要把头也失去了?”
一学生说:“如果他真是忠诚于他的祖国,他可以自己把这块宝玉换成钱财去救助那些老百姓。这样做也是爱国的表现”
“为什么厉王把汴和的脚都砍去了,那么残忍,他还是要献璧呢?”
“厉王和武王那么凶残,值得汴和去为他献出真诚和忠心吗?”……
最后,学生们得出结论,像汴和这样献出忠诚的方法,是一种愚忠。
学生讨论的结果完全和教学参考书中编者的意图背道而驰了。我们应如何正确引导呢?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其实,我觉得学生们能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了他们对课文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而且学生不唯书,不唯权,只唯实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一切的创造发明正是从怀疑开始,我们的课改不正也是倡导大胆质疑,张扬个性吗?向权威挑战——我 同时,我也在想,编者把《和氏献璧》这篇课文安排在“奇妙的石头”这个单元里,而且还要从这篇课文中向学生进行一种“做人要真诚、忠心”的思想教育,也太过于牵强了。社会文明已经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都提倡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厉王和武王那么轻易就把汴和的脚砍掉,汴和却还要对他们忠心耿耿,这种愚忠根本不值得提倡。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大胆突破教材预设的思想局限,甚至大胆地推翻历史上沿续几千年的说法。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海阔天空,我们的思想才能不断地跃上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也才能培养出有独创精神的一代新人。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 楚国时期,一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便去献给厉王,玉匠鉴别后,说是假的,厉王遂下令砍去他的左脚。厉王死后,他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 文王登位后,卞和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问清原因后,仔细研究,确认那是块宝玉,随即命名“和氏璧”。
本课所在的第六单元,以“奇妙的石头”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石头的知识和故事,表现了不同石头的奇妙所在。这篇课文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承上启下,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块石头,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课文中所讲的故事虽然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其中“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使我悲伤的原因呀”是全文的中心,告诉我们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三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虽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强烈,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文中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但是本文所讲述的故事的发生时间离现在很远,故事的历史背景学生不太熟悉,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课前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对于学生学习好本课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10个要求写的生字,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记,理解词语意思,能灵活运用。
2、能力目标:
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能够从课文中明白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
①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
②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并整理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及资料。
六、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一)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选读书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本篇课文是具体事例的记叙,具有情景性和情节性,在理解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自定读书方法。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三部分,有含义较深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自读自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同学讨论,从中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倘若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教科书上的内容,“积累”的量毕竟是有限的。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通过实践作业的布置,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
总之,本课教学的设计根据教材的特点,不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七、时间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如果你得到一件很名贵的宝物,你会怎么做?
2、在楚国时期,有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你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吗?
(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所面临的问题,既可以调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书中主人公的距离,使学生容易与课文产生共鸣。)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字词,用“找朋友”的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3、进行“生字闯关”游戏,对字词进行随机指导。
(通过这两个游戏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巩固了生字的字形,灵活运用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和氏璧的资料。
拿出笔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卞和一共献了几次璧?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读书结果。
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表格补充完整:
(通过再读课文,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从课文中提炼出的语言,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未必会形成清晰的脉络,如果用表格形式加以提示就清楚多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你对和氏哪次献璧的印象最深?
(四)重点读文,深入学习
根据学生谈到的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学习。
(学生谈到哪次献璧印象深刻,就先学习哪一次献璧,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1.学习第一次献璧。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卞和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献璧的?
(2)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第一次献璧的场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面对卞和被砍去左脚的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次献璧。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卞和,面对这样的结局,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2)如果你现在是武王身边的一位大臣,你想对武王说些什么?
(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在场的一名大臣,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并畅所欲言的发表出自己的看法,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
3.学习第三次献璧。
(1)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2)小组讨论: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总结。
(4)出示学习方法:
①练习分角色朗读或把文中的情景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
②文章中什么使你感受最深,抓住重点的词句,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来。
③辩论:有了前两次的经历,卞和第三次该不该去献璧?
(5)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种学法各自进行学习,老师巡视点拨。
(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并根据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体会到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令人最心痛的。)
(6)全班展示小组学习结果。(7)教师点评,学生互评。
(五)美读课文,品味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宝石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的含义。
(理解课文后再美读课文,更能体会出文章的内涵,读出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
九、作业设置
1、同学间互相推荐有关和氏璧的故事读一读。
2、将学习了这篇文章的你的感想写到练笔本上,写完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通过实践作业的布置,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十、板书设计:
十一、案例点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变“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者”,为激励、组织学生主动的去“学道、悟道”,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特殊“学者”。这是学生得以自主学习的前提。本节课教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较好地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1、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自己谈谈对卞和哪一次献璧印象最深,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下面的教学,以学定教。
2、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比如:学了第一次献璧后你有什么感受?学了第二次献璧后,你想对武王说些什么等等。这都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情景,进一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
3、第三次献璧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出示学习方法,学生自由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自定读书方法,如小组编演短剧,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抓住重点词句谈感受、辩论等等方法自读自学。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这些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到了自己的真诚、忠心不被人了解时的那种痛心。当然,学习方法的出示还可以和学生共同提出。
(点评:青岛市市北区教研电教室 颜秉君)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重点体会“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 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3、理解“鉴赏”“坚贞”“价值连城”等词语。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我国楚国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从古至今,家喻户晓;故事主角汴和,更是被�
板书课题:和氏献璧
提问:通过课前预习,你能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吗?(重点引导学生说说“献”“璧”的意思)
交流自己在课前搜集的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问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让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2、四人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学生分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5、检查指导朗读。要求流利、正确。
三、整体感知。
提问:和氏献了几次碧玉,献给谁,结果怎么样?
出示表格:(内容为哪一次、献给谁?结果怎样?)
学生读课文后,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
全班交流。
四、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第一、二次献璧
请学生读读相关的段落,说说自己在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厉王和武王是怎样的人。
2、第三次献璧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第三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在书上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并思考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让学生充分交流,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3、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和氏的悲剧呢?从文中找出证据。
如果你是国王,你会怎们办?如果你是玉匠,你又会怎样做?如果你是和氏呢?
4、和氏献璧的故事为什么能流传至今?
5、回到课题,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和氏献璧”他献出的终究是什么?6、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五、课后延伸。
1、继续搜集、交流自己了解的和氏璧的故事。
2、了解故事《完璧归赵》。
板书设计:
和氏献璧
第一次 失去 左脚
第二次 失去 右脚
第三次 将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宝玉——石头 忠贞之士——骗子
一、直接导入 (交代课题)
1、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生1:复述,生2:稍减,生3:更简练。)
2、师板书“献”,理解意思、板书课题:《和氏献璧》,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带问题默读:卞和一共献了几次璧?
2、指生交流:生1:两次, 生2:三次。
师:意见不同,我们在学习课文中找答案。
3、师:自读第一次献璧。(生读)
师:第一次献壁成功了吗?玉匠怎样处理的?
生:没仔细看,卞和被定为欺君之罪。
板书:一次 厉王 欺君之罪 砍去左脚
4、出示玉匠句,指导有语气的读。
5、生带问题读第二次献璧:献给谁?成功了吗?结果怎样?
生:献给武王,没有成功,又被砍去了右脚。
师板书: 二次 武王 故意欺骗 砍去右脚
师:此时卞和怎麽想的?
生:生玉匠的气、遗憾。
师:卞和还想不想献璧?(不想)
师:那麽读4—6段,有疑问说出来。
6、解疑明确:卞和献了三次璧。
7、质疑:武王、厉王都死了,为甚麽卞和还没有死?(出示资料解疑)
8、指生读卞和哭句(屏幕出示)。
师:你感受到甚麽?
生:可怜。
师;卞和为甚麽哭?
生:没有人认识玉璧。
师:带着卞和此时的心情读。(指导感情朗读)
三、解决课文重点
屏幕出示:“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指生读)
出示有关“玉”的资料(师读)
师:看了资料�
师:为什么卞和哭的那麽伤心?
生:卞和心痛的是宝玉没有得到承认,他要为宝玉讨回公道。
师:岂知宝玉!坚贞如卞和,同样被人误解,惨遭酷刑,他难过啊!他愤怒啊!于是他捧着宝玉连哭了三天三夜,直把血也哭出来了!你能再读读卞和在山下的句子吗?
生:感情朗读……
师总结过度:这是不是第三次献璧呢?
板书: 三次 文王
屏幕出示:玉匠第三次的表现(生说第三次献璧成功的原因:文王贤明)。
师总结: 文王被卞和感动所以命名“和氏壁”。
出示:“和氏壁”的资料(师读)。
师:这麽珍贵的宝物,卞和仅仅献出的是宝吗?(是忠诚)
师板书:忠诚 命名“和氏壁”
四、扩展延伸
师建议:课下多读历史书籍,丰富历史知识。
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得到了一块石头。凭经验,他断定石头里面有美玉,便去献给楚厉王。
厉王见这块石头很平常,就命令玉匠去鉴别。玉匠仔细端详了一番,说:“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卞和急切地解释说:“这块石头虽然外表一般,但它的内里却藏着稀世珍宝!玉匠无知,您不能听信!”厉王见卞和顶撞,大怒,下令砍去了他的左脚。
待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卞和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还是让玉匠鉴别,玉匠不屑地说:“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武王
失去了双脚的卞和,捧着那块石头泪流满面。他想: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
武王死后,文王登位。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
文王听到这件事后,派人前去查询。那人问卞和:“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么悲伤呢?”卞和回答:“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整治那块石头。经过仔细打磨,玉匠把一块温润澄净的美玉呈献上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于是,文王下令将这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命名为“和氏璧”。
【教材分析】:
《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 课文写了卞和三次献璧的过程,意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读本课11个生字,规范书写10个生字。
2、有条理,清楚地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师板书课题: 和氏献璧。2、教师介绍和氏璧的价值。
3、出示教学目标
二、引导自学: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知道卞和为什么献璧?
生2:我想知道卞和怎样献璧?
生3:我想知道卞和献璧的结果怎样?)
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交流释疑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读课文。
(1)卞和把这块宝玉先后献给了谁?(2)练习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再读课文,完成表格:
卞和献璧
献给谁
玉匠判断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小组交流,完成表格。4、集体反馈表格内容。
四、当堂检测
1、组词。
匠 ( ) 报( ) 查 ( ) 价( )
贞 ( ) 鉴( )
2、收集有关和氏璧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体会课文的含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鉴别、急切、无价之宝、坚贞、价值连城”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使学生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示标
1、复习卞和三次献璧的经过。
2、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读课文,交流释疑
1、和氏三次献壁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故意欺骗砍去右脚
命名“和氏壁”
2、指名接读3——5段,思考:第三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生:这次卞和没有直接去找文王献玉,而是在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出示句子,指名再次朗读。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将“捧”换成“抱”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句子进行比较,师生对读。
玉匠看了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玉匠又说:“这不过是块石头。”
玉匠仔细研究了石头纹理,确认那是块璞。经过仔细打磨,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随即命名为“和氏璧”。
(体验玉匠对待璧的态度,与卞和的态度对比,进一步感受卞和的坚贞。)
3、出示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说说你怎样理解这段话。指名汇报。出示书后文言文练习,请同学猜读理解(老师提示这段正是卞和说的话),对照课文理解后文,教师提示,题指命名,诳:骗子。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3——5段。(5)讨论:“和氏献璧”献出的是什么?指名回答。(6)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4、复述故事,试着用上书中的一些词语。
三|、扩展延伸
1、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2、我来评价:卞和是————————————的人。
四|、课堂检测:
1、对照课文,说说下来古文的意思。
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2、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板书设计】 和氏献璧
第一次 砍掉左脚
卞和 第二次 砍掉右脚 终得如愿
第三次 哭干眼泪
《和氏献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从课本内容到生活实际,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和氏献璧》这篇主体课文是一贯在中国历史上�
我所教学的是《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第1课时。它的教学目标是:
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在教学前,与学生一起收集关于“和氏璧”的资料,初感知。
《和氏献璧》在教学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献”、“璧”的意思,导入新课,并质疑。
然后,在新课的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步,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献璧。学生自愿起立朗读,知道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
2、学习卞和第三次献璧。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卞和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思考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这时,并引导学生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再读卞和说的话,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是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最后把领悟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让学生审题:“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
最后,拓展延伸学习,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关于“和氏璧”的资料,互相交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既说明玉的珍贵,又衬托出卞和的忠诚之心。
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各环节的衔接不够自然。
反思
“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是学生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就能领悟文章的主旨,也就了解了和氏献璧的原因。
问题一提出,学生有的作沉思状,有的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还有的在轻声的议论着,我微笑着望着孩子们,期待着他们能找出我所要的答案:那就是;汴和是一个忠贞爱国之士,他的品格比无价之宝“和氏璧”还要宝贵,值得我们学习。
然而,学生讨论的结果却让我感到意外。
一学生说:“连汴和都知道是一块含有宝玉的石头,为什么玉匠却看不出来?”
一学生说:“我觉得这个汴和很笨,他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一个玉匠把这块石头雕琢以后才去献给厉王呢?”
一学生说:“如果文王请的玉匠也不识货,那么汴和不是要把头也失去了?”
一学生说:“如果他真是忠诚于他的祖国,他可以自己把这块宝玉换成钱财去救助那些老百姓。这样做也是爱国的表现”
“为什么厉王把汴和的脚都砍去了,那么残忍,他还是要献璧呢?”
“厉王和武王那么凶残,值得汴和去为他献出真诚和忠心吗?”……
最后,学生们得出结论,像汴和这样献出忠诚的方法,是一种愚忠。
学生讨论的结果完全和教学参考书中编者的意图背道而驰了。我们应如何正确引导呢?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其实,我觉得学生们能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了他们对课文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而且学生不唯书,不唯权,只唯实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一切的创造发明正是从怀疑开始,我们的课改不正也是倡导大胆质疑,张扬个性吗?向权威挑战——我 同时,我也在想,编者把《和氏献璧》这篇课文安排在“奇妙的石头”这个单元里,而且还要从这篇课文中向学生进行一种“做人要真诚、忠心”的思想教育,也太过于牵强了。社会文明已经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都提倡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厉王和武王那么轻易就把汴和的脚砍掉,汴和却还要对他们忠心耿耿,这种愚忠根本不值得提倡。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大胆突破教材预设的思想局限,甚至大胆地推翻历史上沿续几千年的说法。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海阔天空,我们的思想才能不断地跃上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也才能培养出有独创精神的一代新人。
在教学《和氏献璧》这篇课文时,我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建议,先在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何氏璧的故事,如为学生讲《完璧归赵》的故事,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接着,我从课题入手,先理解“献、璧”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质疑,激起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是学生理解讨论的重点,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也就了解了和氏献璧的原因。学生讨论得很热烈,但在汇报讨论结果时却让我感到意外:一学生说:“连汴和都知道是一块含有宝玉的石头,为什么玉匠却看不出来?”一学生说:“我觉得这个汴和很笨,他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一个玉匠把这块石头雕琢以后才去献给厉王呢?”一学生说:“如果文王请的玉匠也不识货,那么汴和不是要把头也失去了?”一学生说:“如果他真是忠诚于他的祖国,他可以自己把这块宝玉换成钱财去救助那些老百姓。这样做也是爱国的表现”“为什么厉王把汴和的脚都砍去了,那么残忍,他还是要献璧呢?”……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像汴和这样献出忠诚的方法,是一种愚忠。要表达自己的真诚和忠心,是有很多种途径和方法的,不一定要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还有,厉王和武王那么凶残,值得汴和去为他献出真诚和忠心吗?讨论的结果完全和教学参考书中编者的意图背道而驰了。
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其实,我觉得学生们能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了他们对课文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而且学生不唯书,不唯权,只唯实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我 同时,我也在想,编者把《和氏献璧》这篇课文安排在“奇妙的石头”这个单元里,而且还要从这篇课文中向学生进行一种“做人要真诚、忠心”的思想教育,也太过于牵强了。社会文明已经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都提倡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厉王和武王那么轻易就把汴和的脚砍掉,汴和却还要对他们忠心耿耿,这种愚忠根本不值得提倡,因此,我
《和氏献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从课本内容到生活实际,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和氏献璧》这篇主体课文是一贯在中国历史上�
我所教学的是《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第1课时。它的教学目标是:
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在教学前,与学生一起收集关于"和氏璧"的资料,初感知。
《和氏献璧》在教学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献"、"璧"的意思,导入新课,并质疑。
然后,在新课的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1、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步,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献璧。学生自愿起立朗读,知道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
2、学习卞和第三次献璧。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卞和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思考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这时,并引导学生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再读卞和说的话,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是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最后把领悟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让学生审题:"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
最后,拓展延伸学习,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关于"和氏璧"的资料,互相交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既说明玉的珍贵,又衬托出卞和的忠诚之心。并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70分钟)
一、读一读,写一写。例:一只小手举起来。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1、医生安慰小男孩。医生( )安慰小男孩。 2、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交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 )交谈。 3、罐子里装满了水。罐子里装满了( )水。 4、我收到了礼物。我收到了( )礼物。 二、积累平台。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如愿( )( ) 小心( )( ) 惊( )之( )七( )八( ) 四( )八( ) 左( )右( ) 2、用“一、十、百、千、万”分别和格子里的字写成五条四字成语。(“一、十、百、千、万”可以重复使用)发中山水家户丝毫全美 3、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你还读过哪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呢?不妨把你印象深的句子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三、成语连线。最长的一天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一览无余最宽的视野 度日如年 四、回答问题: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1、这段话是从课文《 》中选出来的,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我还读过别的神话故事,有《 》。 2、我发现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 ) ( )——( ) ( )——( ) 3、形容速度很慢的词语有很多,文中就有两个,你能够找出来吗? ( ) ( ) 4、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他的双眼变成了( 和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 )…… 5、怀着感恩的心,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五、《春雨的色彩》,回答问题。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 ) 全面( ) 争论( )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 。 六、开开心心写作文题目:感谢提示:同学们,我们有太多的人要感谢。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和朋友……你最想感谢谁呢?请选择一、两件事情表达你内心的感谢。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250字。 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试题答案】一、读一读,写一写。例:一只小手举起来。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1、医生安慰小男孩。医生( )安慰小男孩。(轻轻地) 2、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交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 )交谈。(亲切地) 3、罐子里装满了水。罐子里装满了( )水。(清凉的) 4、我收到了礼物。我收到了( )礼物。(珍贵的) 二、积累平台。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如愿( )( ) 小心( )( ) 惊( )之( )七( )八( ) 四( )八( ) 左( )右( ) 略 2、用“一、十、百、千、万”分别和格子里的字写成五条四字成语。(“一、十、百、千、万”可以重复使用)发中山水家户丝毫全美 略 3、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你还读过哪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呢?不妨把你印象深的句子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略 三、成语连线。 四、回答问题: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1、这段话是从课文《 》中选出来的,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我还读过别的神话故事,有《 》。 2、我发现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 ) ( )——( ) ( )——( ) 3、形容速度很慢的词语有很多,文中就有两个,你能够找出来吗? ( ) ( ) 4、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他的双眼变成了( 和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 )…… 5、怀着感恩的心,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略 五、《春雨的色彩》,回答问题。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略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看 全面(完全 争论(争吵)))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1)小白鸽说:无色 (2)小燕子说:绿色 (3)麻雀说:红色 (4)小黄莺说:黄色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万紫千红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 。略 六、开开心心写作文题目:感谢提示:同学们,我们有太多的人要感谢。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和朋友……你最想感谢谁呢?请选择一、两件事情表达你内心的感谢。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250字。 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略
一、导入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叫大家查了忠贞之士的意思,谁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生:忠诚坚贞的人、忠诚的人。。。
师:这个忠贞之士指的是谁?
生:卞和(师板书和氏)
师:和氏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给帝王献璧(板书献璧)
师:这就是我们上节课学的课文:和氏献璧(生大齐读课题)。请孩子们回忆一下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学习
1、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的开头(PPT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2、师:就是这样一块普通的石头,它的内里却蕴藏着珍贵的美玉(PPT石头和美玉图),所以真是称得上是“奇异的石头啊”(板书)
3、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卞和带着喜悦的心情去献璧,他眼中的美玉在玉匠眼里是什么呢?在句子下面划线,读一读。
4、“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玉匠是这样的肯定,所以他第二次说。。
“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你听到玉匠用怎样的语气在说)
生:不耐烦、
师:我仿佛看到了玉匠冷冷的眼神和嘴角。谁再来读读。
生读
师:你把读带到了表情上,我好像看到了玉匠不耐烦的神情。所以玉匠这样说(生再读)
师:卞和心中的美玉在玉匠的眼里却是如此普通的石头,卞和是怎样说的呢?课文第二段找一找卞和的话,用波浪线划下来。
抽生读
齐读(卞和急切地解释说:
师:刚才还欢天喜地的卞和此时心情怎样呢?
生答:矛盾、心急如焚
师:用文中的词语就是(急切)带着急切的心情读读。
师:他是多么急啊,稀世珍宝却被说成了普通的石头,他能不急吗?
抽生读
师:他啊真是急晕了头了,就连经验丰富的玉匠也被他说成了无知,谁能再来帮他辩解一下。
师:孩子们看,这里用了两个感叹号,这是多么急切的语气多么强烈的情感,谁能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卞和你快辩解啊,你看你就要被身强力壮的士兵拖走了,我们再来帮他辩解一下。
师:他在叹是非的不分,黑白的颠倒。他在叹皇帝的昏庸,玉匠的无知。再读
3、学习第三次
师:卞和不仅心里苦,而且身体也苦。第一次砍去左脚,第二次砍去右脚,我们却再也听不到他解释的声音。此时的他(ppt第四自然段:捧着那块石头泪流满面)
师:(悲壮音乐)孩子们,此时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卞和呢?你看他的双腿还流着血呢,他的脸上还挂着泪呢。。。。。。我们一起走进文字去看看卞和吧(出示句子,伴乐读)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卞和?
生:非常悲伤、难过、满脸是血…..
师:他哭了三天三夜。三天三夜,持续72小时的悲伤,长达4372分钟的痛苦,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还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卞和?
生:伤心。从双眼泪尽看出。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卞和的悲伤?
生:血都流了出来。
师:是啊,他在哭,哭得泪尽,哭得血流。谁再来读。
生读
师:是啊,听吧,他哭得泣不成声,他哭得撕心裂肺。他的哭声在山谷里回荡。再来读一读。
师:卞和,你哭得这么伤心,是为什么啊?(PPT出示“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师范读一次,生跟读,注意停顿。孩子们,从书中找到这句话相应的意思,划横线。
(宝玉,却被人说成。。。。)
师:卞和前两次献璧失去了左右脚,作为他的家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师:当卞和冒着必死的决心献璧时,得到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生齐读。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美丽的宝玉吧。(ppt美玉图)温润、透明、声音清脆是它的特点。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其中包括著名的四大名玉: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ppt配乐介绍各种美玉)。玉代表着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有谦谦君子,温良如玉。文中忠贞的卞和也可以用忠贞如玉来形容他的品质。
师:当这块价值连城的宝玉呈现在人们面前时,这时在场的人会怎么说?大臣会怎么说?玉匠会怎么说?写一写。
指生汇报。
师:有没有赞美这块玉的?
出示玉匠前两次的句子
“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
这……!
玉代表着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有谦谦君子,温良如玉。文中忠贞的卞和也可以用忠贞如玉一词来形容他的品质。
三、结束课文
带着敬佩之情再读课题。
四、课后拓展
找一找有关玉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奇妙的石头 和氏献璧
一献 石头
卞和{二献 石头 }忠贞之士
三献 美玉 忠贞如玉
课后反思:
《和氏献璧》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很久的故事。卞和把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献给国君,历经三代卞和失去双脚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体会卞和的急切和悲痛的心理,从玉匠的话进行对比阅读,在配乐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从而体会卞和忠贞的品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认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玉的珍贵和卞和忠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和氏献璧》。理解“献”、“璧”。
引导学生看题质疑。
二、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先解决。
2、检测字词。
3、同学们字词掌握的不错,那通过读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
4、学生回答,了解课文大意。
再读课文,说说:
和氏献了几次璧玉,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卞和的忠诚。
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
引导学生读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最后体会卞和说的话,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谈一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作业:把和氏献璧的故事请给家长听,和家长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本课的词语。
2、细读课文,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玉的珍贵卞和的忠实之心。
3、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氏献璧》。
全班一起课文。
二、学生小组讨论:和氏为什么哭的那么伤心呢?
讨论之后,学生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而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三、拓展
学生交流资料,《和氏献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结合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石灰吟》
一。说教材:
《和氏献璧》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奇妙的石头”。课文是韩非子写的一篇寓言。叙述卞和三次献璧,结果被楚厉王、楚武王视为故意欺骗,先后砍去左脚和右脚。最后卞和痛哭了三天三夜,文王派人仔细研究,确认是块美玉,命名为“和氏璧”。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认字10个,写字8个,随文理解词语“鉴别、急切、无价之宝、坚贞、价值连城”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卞和悲痛欲绝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抓住卞和的语言、动作、表情来揣摩卞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懂得忠诚坚贞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三。说教学重点:
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难点:
卞和为献璧吃尽了苦头,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献璧?理解句子“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五、说教法:朗读的指导,随文识字解词,创设情境,多媒体演示。
说学法:朗读,默读,听读,看课件,圈点批注,与角色对话。
六、说学生:
故事曲折,容易吸引学生,但学生可能不认可卞和的做法,对他的忠诚坚贞之心不能理解。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既要向君王表明自己的忠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你能帮助卞和想想办法吗?
七、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预习课文,能够认读生字,勾画生词,读通课文,熟悉内容,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内容:揣摩失去双脚后卞和的心理活动,重点学习第三次献璧,结合卞和献璧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体会卞和的忠诚。对卞和、文王、厉王、武王、能做出自己的评价。
下面我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第一环节:激趣引入。
同学们,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特别的礼物。看屏幕,这是一本书,名字叫《韩非子》。韩非子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读一读故事的名字叫——《和氏献璧》。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课件)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走进卞和。
走进卞和,揣摩他的心里,感悟卞和的坚贞。
1、失去双脚的卞和会想些什么呢?用直线勾画出来。抽生有感情的读读这一段。(幻灯:第四段)你从哪些词体会到卞和痛苦的内心,圈出这段描写卞和动作、表情的词语。感悟卞和的痛苦。引导学生联想卞和第一次献璧的经过。卞和的耳畔仿佛又想起玉匠说的话。齐读玉匠的话。卞和一想起玉匠就火冒三丈,了解玉匠“鉴别”玉石的方法是“端详”。玉匠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使卞和急于争辩,忘了礼节,引导学生读卞和的解释。男女生对比读。理解卞和的个性: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对君忠心。但却被厉王砍去左脚。后来武王即位,卞和第二次献璧,结果武王 就这样,卞和失去了双脚。再齐读第四段,你猜猜卞和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他还会不会献璧?
2、武王死后,文王登位。历经三代君王,卞和忠诚坚贞的品质变没变?默读5—7段,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把你的体会写出来。
重点句:11)、“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你从这句哪些词语体会到卞和的忠诚坚贞?卞和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卞和此时想什么呢?写一些。用卞和自己的话来说,他如此悲痛的原因是——(幻灯: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从书上找出与这句话意思对应的语句。“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四环节:评价人物,知识拓展。
1、让你感动的人仅仅是卞和吗?可能学生会说还有文王。一起读读5—7段。文王的做法和前两代君王的做法截然不同。厉王、武王昏庸、残暴、武断。文王贤明,尊重事实。
2、你们有什么问题想对文中的人物说?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来问问。
3、卞和的坎坷经历让人感叹,这个故事的作者韩非子同样身世坎坷。(幻灯:韩非子简介)把这两个人联系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小结:卞和三次献璧受尽挫折而丝毫不改变忠诚坚贞的品质,这种忠诚坚贞的品质难道不是最珍贵的宝石吗?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奇妙的石头”,忠诚坚贞的品质是做人的美德。愿同学们快乐成长。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1、请以“感动”为题,写一写令你感动的坚贞之士。
2、《我读,<卞和献璧>有感》
3、演一演《卞和献璧》。
板书:
厉王砍左脚
卞和献璧武王砍右脚
文王命名和氏璧
预习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认识本课的生字,包括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搜集关于和氏璧的资料和故事。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重点体会“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学会本课的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发生在我国楚国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和氏献璧
提问:通过课前预习,你能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吗?(重点引导学生说说“献“璧”的意思)
交流自己在课前搜集的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问题质疑。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让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四人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教师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学生合作朗读课文。
读后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的声音、生字读音的把握等)
整体感知
提问:和氏献了几次碧玉,献给谁,结果怎么样?
课件出示表格:
____次 献给谁 结果
学生读课文后,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
课堂检测
抄写生字。
完成表格。
第 二 课 时
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和氏献璧》。(齐读课题两遍)
理解“献”、“璧”的意思。
指名说说:“献”、“璧”两个字的意思。
教师小结。
新课讲授
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
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三次)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次献璧。(第1自然段)
自愿起立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说说:卞和第一次献璧,结果如何?
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学习第二次献璧。(第2自然段)
自愿起立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说说:卞和第二次献璧,结果如何?
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右脚)
齐读第1、2自然段。
学习第三次献璧。(3—5自然段)
指名接读3—5自然段。
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a、互相交流,读一读。
b、指名汇报。
c、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a、将“捧”字换成“抱”字理解。
*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 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b、指名说说:用哪个字好?为什么?
* 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理解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a、谈谈你怎样理解他说的话。
b、指名汇报。
齐读第3—5自然段。
讨论:“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
并指名说说。
齐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拓展活动
指名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互相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板书设计
和氏献璧
第一次 砍去左脚
和氏献璧 第二次 砍去右脚 忠诚
第三次 命名“和氏璧”
做人最宝贵的品质流
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得到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匠鉴别。玉匠看了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认为卞和犯了欺君之罪,大怒,就下令砍了卞和的左脚。
待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卞和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这不过是块石头。”武王
后来,武王死去,文王登位了。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文王听到这件事后,派人前去查询。那人问卞和:“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独有你哭得这么悲伤呢?”卞和回答:“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整治那块石头。玉匠仔细研究了石头纹理,确认那是块璞。经过仔细打磨,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随即命名为“和氏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