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

维目标教案 1

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这里的学习目标是指三维目标。关于对目标的分类等,这里不作研究,只是对三维目标的设计依据和理解及其对三维目标的表达与实施作些探索。

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设计三维目标的依据

如何确立某一个教学单元或某一节课的三维目标,笔者以为,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教材首先要求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学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在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

一是目标的着力点;

二是内容的重难点;

三是资源的开发点;

四是落实的知识点;

五是培养的技能点;

六是情趣的激发点;

七是思维的发散点;

八是合作的讨论点;

九是渗透的育人点;

十是知识的引申点。

(二)要切实了解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师以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了解,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的调查,力求做到“十知道”:

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

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

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

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

六是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

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

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

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

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

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三维目标。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要求能做到“五个有利”:

一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缩小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发展水平;

二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等;

三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

四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探究过程等;

五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实验技能、调查技能、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如以深究。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

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商不变性质的探究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三角形概念形成的概括过程。

通过学习,学会xx结构的归纳和演绎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xx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xx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等。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

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

一是表现为情绪。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情绪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表现为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三是表现为兴趣。兴趣是强烈的吸引性和鲜明性的情感反映。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是表现为动机。动机是情感冲动而出现的念头,它可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动力。

五是表现为求知欲。它是在智力探究活动中,需要和愿望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满足学习的需要,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六是表现为道德体验。如敬佩、赞扬、羡慕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对xx人物感到敬佩……

七是表现为美的体验。指对自然、艺术、社会行为美的情感体验。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鉴赏大自然的美。

所谓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在交往中能表现出宽容、忍耐的态度。

所谓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目前对教学中的问题持不同观念的人,其价值取向也不同,如对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教学质量的本质是什么,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什么,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认识到学习质量不仅看考试的分数还要看德育、体育方面的发展。

概而言之,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

三、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落实三维目标的关键。教学行为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行为:一是着眼于教师呈现知识与演示技能的呈示行为;二是着眼于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对话行为;三是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指导行为。现在根据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要发生变化,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在教学关系上,教学行为应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引导不是主宰,而应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行为可表现为:创设情境引导;组织讨论引导;自身示范引导;实验演示引导;问题尝试引导;悬念激疑引导;以及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观察等。

帮助不是包办,而是服务,在此指导思想下,教师应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需要的工具;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

(二)在师生关系上,教学行为应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尊重,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特别要尊重六种“特殊”的学生:一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二是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三是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四是有过错和缺点的学生;五是身体上有缺陷的学生;六是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朋友般的交流,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在师生互动中,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答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有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允许学生向教师“发难”。在“对话”中,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要注意人格引领,注意情感交融,心理相容,心理换位,注意尊重人格,精神指导。

赞赏,就是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三)在对待自我上,教学行为应表现为:反思与改进

反思可指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课前反思会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课中反思会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完成,课后反思会使教学经验理性化。改进,指在教学观念上的改进,对教材及“课标”钻研方面的改进,对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改进,对教师自身素养方面的改进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课堂上教师行为还应表现为“五要”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做到引导、帮助、尊重、反思、改进之外,还要做到“五要”:

1、要注意“调控”

调控。首先是目标调控,即要考虑三维目标的贯彻度和达标度;其次是“度”的控制,即控制思维的密度,内容的深广度,教学的进度,训练的程度,使师生处于“共振”状态。

2、要善于“生成”

在学习过程中,当课堂现场出现了新情况,当学习主体创造出新情境,当自然生成的教育时机冲击预案的时候,教师要打破按预案实施的思维定势,能够凭借教育机智从预案中超越出来,顺应并推动新的态势有效发展,做到预设性和生成性因势融合,做到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融合达成,力争取得最佳效果。

3、要开发“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教学材料,支持系统,环境和人际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落实“三维目标”,教材文本不是课堂教与学的唯一资源,而必须用教材和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进行教与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认识过程,认知方式,提供给学生不同的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符合学生原有经验的教育素材进行教与学。只有这样,在课堂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会变成可能。这种基础课校本化的资源,应包括:教材文本的开发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媒体资源、生活资源、环境资源等。

4、要巧用“媒体”

“媒体”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电子教学媒体,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要求每节课都用,要用得巧妙和得当,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信息技术进入学科教学课堂,它会使学习过程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集聚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很多,如问题切入策略,“技术”融入策略,创设情境策略,搭建支架策略等。

5、要及时“反馈”

教师对学生落实三维目标的反馈信息接受应该敏感,判断应当准确,处理应当果断,对后续落实目标的教学要调节,回授、补偿应及时。反馈的方法可以用提问、观察、质疑、训练等收集信息。反馈包括当堂反馈和课后作业的反馈。

摘自《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9期作者: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汤国平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学教)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表述示例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分“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分开写。一般写法是:“学习水平+相应目标”,其中,学习水平一般应使用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行为动词”(知识的用语是:知道、理解、掌握和应用;技能的用语是初步学会、学会、设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方法”主要指科学研究方法,如探究方法、观察方法等。一般应通过“过程”,感受、认识或运用(学习水平)相应的“科学方法”的。写法,一般是:通过……过程+(学习水平+相应的科学方法),即,通过……过程,感受(认识或运用)相应的“科学方法”(或经历……的探究过程)等

(过程与方法——经历物理学习过程,领悟科学方法用语是感受、认识、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般应通过“过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上引起相应的变化。写法,一般是:通过……过程+(学习水平+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通过……过程,在相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科学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关爱生命、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等)上达到所期望达到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热情,形成思想情感、具有科学态度,懂得知识的应用价值,用语是体验、感悟、形成)

维目标教案 2

教学目的:

1、根据大小、颜色、形状三个特征标记找相应的图形。

2、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操作材料,并遵守操作活动的规则。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概括图形特征的能力。

教学准备:

二种特征标记及相应的图形若干;

三种特征标记骰子各一个;数字骰子一个;

人手一份图形片;小动物两个。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场

小朋友,今天我们去城玩好吗?(开飞机进场)

二、找座位(根据二种特征标记找图形)

幼儿人手一份图形片,根据图形找相对应的二种特征标记座位就座,并互相检查根据图形找特征标记是否正确。

三、投骰子(根据三种特征标记找图形)

1、出示三个骰子,认识大小、颜色、形状三种特征标记。

2、请幼儿投三种特征标记骰子,并请幼儿说出是什么图形。

四、接龙说图形

人手一块图形板,幼儿接龙说图形的'三个特征。

五、图形棋

分两组玩图形棋,每组每次出来两人,一人投骰子,另一人走小动物棋子,并说出棋子停的位置上的图形的三种特征,说对了前进一格,说错了后退一格,先走到终点的一队为胜。

六、颁发奖品,结束。

维目标教案 3

知识和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

2、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过程和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2、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追求美好人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1、朗读,把握全诗的魅力。

2、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课件、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词典上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的《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

二、整体感知:

①范读,学生听读、欣赏,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a、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b、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c、试分析诗歌的结构。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三、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1—7节)理解研讨,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采用比喻、顶针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四、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

②背诵这首诗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维目标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

2、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围绕问题,学习理解具体语句,对重点部分进行深入理解。

4、讨论交流,探究种树人的奇怪做法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提问、研读、讨论。

学法: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围绕问题研读具体语句,在理解基础上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通过资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阅读他写得其他文章。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

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

⑴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⑵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⑶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

学生答问的要点是:

⑴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

⑵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

⑶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理解要点如下:

⑴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

⑵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

⑶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

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

8.教师小结: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⑴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⑵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⑶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

2.借物喻人: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

板书设计:

3、桃花心木

种树人———————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苗)————(人)

会找水源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锻炼自主

长成大树努力成长

(种树喻育人)

教后记:

维目标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必须以教学大纲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总目标。

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目标三维度的统一

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语文课程也不例外。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这就说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附加任务。

这还说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潜移默化,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

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将“过程和方法”作为目标的又一维度,强调了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方法的重要性,改变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

从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有了新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听说读写,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正确认识三维目标,实现目标三维度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工作 。

三、正确认识三维目标

有的教师错误地把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作为知识和能力目标,把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当作过程和方法目标,将文章在思想方面的熏陶作用当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上的误解导致教学实践中的误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所以,须明确三维目标的意义和目标三维度的关系。

(1) 三维目标的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给了语文教学以正确的导向,使教师和学生从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中解脱出来,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结果,而是开始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这对于改革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目标三维度的关系

课程改革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人的语文素养是一个整体,应该整体地而不是分割地纳入课程目标中。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相互交融、渗透的关系,且体现于具体的目标中,而不是油水分离的三个四、目标的三维度如何统一

目标的`三维度在教学中统一,在过程中统一。

所谓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互相孤立开来的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目标的三维度在教学中的统一

所有语文教学目标,都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的统一。比如朱自清的《春》写春天来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针对这句话,一位老师这样引导阅读。

师: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小草怎么长出来的呢?作者用了“偷偷地”这个词。“偷偷地”,就是说小草趁人家不注意,让人毫无察觉的,无声无息地从土里长出来了。但是没有用“长”,而是说从土里(老师用右手食指做了一个向上的手势)——

学生齐声:钻出来了。

师:用“钻”这个词,写出小草的生长是很不容易的。

它要穿过厚厚的土层,有时还会碰到石头瓦块,就要顶翻它们,然后茁壮地生长出来。

可见一个“钻”字,就写出了春草虽小,但是它们的生命力,却是极顽强、极旺盛的。大家看,“偷偷地”和“钻”这些词用得多好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方法,获取了知识,形成了能力,通过联想和想象,认识春草生长的劲头,领悟春草默默无闻、不哗众取宠的品质,领悟春草不怕困难挫折、顽强进取的拼搏精神。

即使是最简单的识字,也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

识字可以有看图识字、做游戏识字、字谜识字、儿歌识字、韵语识字、归类识字、部件识字、随文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辨形识字等多种方法,而识字的同时,也渗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目标的三维度在过程中的统一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体验情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呢?

这里仅以阅读教学中关注过程、关注方法为例,加以解释说明。

一位教师在教《小桔灯》时,要让学生理解“行动描写及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先安排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了有关的词语:

“登上(凳子)、想摘(电话),爬下(凳子),缩回(小手),(对我)点头、摇头……”

正当老师准备布置学生讨论这些词语的作用时,有位学生举手发言:“我认为这些行动描写表现了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这脱口而出的正是完全正确的“标准答案”,如果我们仅仅关注结果,那么,教学目的显然已经达到了。

但是,这位老师不满足于此,接着问了一句:“你很聪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跟大家说说好吗?”

由此,从对结果的肯定转向了对过程的询问。教师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结果的“准确无误”,而应关注过程的“万无一失”。

由此可见,方法是在过程中掌握的,能力是在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是在过程中获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在过程中培养的。

关注过程,是三维目标对我们最有益的启示。

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才能够真正达到。

维目标教案 6

教学目的:

1、根据大小、颜色、形状三个特征标记找相应的图形。

2、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操作材料,并遵守操作活动的规则。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概括图形特征的能力。

教学准备:

二种特征标记及相应的。图形若干;三种特征标记骰子各一个;数字骰子一个;人手一份图形片;小动物两个。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场

小朋友,今天我们去游戏城玩好吗?(开飞机进场)

二、游戏:找座位(根据二种特征标记找图形)

幼儿人手一份图形片,根据图形找相对应的二种特征标记座位就座,并互相检查根据图形找特征标记是否正确。

三、游戏:投骰子(根据三种特征标记找图形)

1、出示三个骰子,认识大小、颜色、形状三种特征标记。

2、请幼儿投三种特征标记骰子,并请幼儿说出是什么图形。

四、游戏:接龙说图形

人手一块图形板,幼儿接龙说图形的三个特征。

五、游戏:图形棋

分两组玩图形棋游戏,每组每次出来两人,一人投骰子,另一人走小动物棋子,并说出棋子停的位置上的图形的三种特征,说对了前进一格,说错了后退一格,先走到终点的一队为胜。

六、颁发奖品,结束游戏。

维目标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COOL 3D软件,会制作出简单的动画。

2、通过学习制作简单动画的操作,提高观察模仿以及总结能力。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制作3D动画的过程,激发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喜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COOL 3D界面认识以及简单的动画制作。

【难点】简单的动画制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多个内容丰富多彩的动画,比如当下最流行的电影《哪吒》,让学生观看片段,引出问题,“这么有趣的动画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激发学生自己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由此导入到本节课学习三维动画初认识。

(二)新课讲授

1、欣赏三维动画

教师在屏幕中展示两幅相同内容的“哪吒”人物角色,一个为动图哪吒的表情,一个为静态图片哪吒的表情,学生进行讨论,师生互动,发现动图的“哪吒”表现力更强,再比较一个手绘的“哪吒”和一个立体图像的“哪吒”。发现立体“哪吒”更形象,更有情景感。从而过渡到对制作更好的立体动画的学习。

2、认识COOL 3D窗口

教师在屏幕中展示出COOL 3D软件,请学生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说出这个软件和以前所学习的办公软件相同的地方,然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COOL 3D界面的一些具体名称和特点,同时为学生介绍COOL 3D中已存在的。一些动画(百宝箱—工作室—组合)。

3、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

请学生相互交流思考和展示,如何在编辑栏中插入COOL 3D中已有的动画,预设学生可以完成操作。然后教师进行演示,如何为编辑去的动画插入文字,请学生观察并且进行模仿插入。最后学生自行预览制作成功的动画。

4、导出动画文件

在学生制作出简单的动画之后,直接过渡到如何保存的操作学习中,这里可以请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完成对于保存的学习,最后请能够成功保存的学生进行展示,教师进行总结,完成导出动画的文件学习。

(三)巩固提高

请学生登网站,下载相关动画,对动画进行个性修改并在全班展示。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主动分享本节课所学习的制作简单动画的步骤,教师予以评价。

作业:学生多多动手实践操作,寻找如何设置动画的透明度,使动画更加简洁美观。

四、板书设计

面试过程:

1、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按时到达考试地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2、抽题: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经考生确认后,系统打印试题清单。

3、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演示活动方案),备课20分钟。

4、回答规定问题。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

5、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6、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7、中职文化课(公共科目)类别考生面试与高中类别一致,报考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日语(初级中学)、俄语(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初级中学)、日语(高级中学)、俄语(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学)、日语(中职文化课)、俄语(中职文化课)、心理健康教育(中职文化课)的考生面试时,需加试专业知识概述,时间5分钟。

8、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填写《面试评分表》,经组长签字确认,同时通过面试测评系统提交评分。

维目标教案 8

一、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及具体规格。

注:目标教学是由课程之父拉尔夫·泰勒创导的,也叫“泰勒模式”。

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总目标——各学科课程目标——各年级教学目标——各单元教学目标——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三维目标的产生

1、布卢姆创导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2、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

技能、认知、创造、情感

3、教育部提出“三维目标”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

基本格式:(学生能)了解xx艺术语言和特点(知识);用xx材料、xx方法做(画、设计、制作等)出xx作业(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示例:卡通的教学目标:欣赏和了解卡通艺术夸张、变形和拟人化等造型特点;学会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创造一个卡通形象。

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

课程改革提倡的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方式):通过自学、讨论先解决幼儿自己能掌握的内容,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内容进行指导。

合作学习(相对于孤立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开展探索操作活动,同伴互助合作,学会协商。

研究性学习(相对于接受学习):通过幼儿自主观查、探索、分析、想象、创作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以xx、xx(学习、操作、创作、合作等方法),完成xx(学习任务)。

示例:

卡通画:通过收集卡通资料,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创作卡通画;并把卡通形象运用到生活中、学习环境中。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不能单独实现,也不能说教,必须与“知识与技能”或“过程与方法”的活动结合,然后再思考具体的对策以及实施步骤。

示例:卡通画的教学目标:用自己的眼光赏析和评价卡通艺术作品,感受卡通艺术给大家带来的乐趣。

六、三维目标的使用

例一:

大班美术活动:小小运动员

一、尝试运用制作报纸小人的经验,制作出各种运动造型的人物形象。

(知识技能——做什么

幼儿能达成的目标)

二、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各种运动的姿势,自主探索不同的运动造型的表现、设计方法。

(过程方法——怎么做

教师的策略)

三、能主动、愉快地参与创作过程,喜欢运用报纸进行创作的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给儿童带来了什么)

例二: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纸浆画》

一、认识并了解纸浆画,能大胆运用彩色纸浆装饰画面。(做什么)

二、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了解纸浆画制作的步骤,尝试运用镊子和竹签制作纸浆画。(怎么做)

三、乐意尝试新方法作画,感受纸浆装饰画不同的美感。(情感获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