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精选16篇

导读:《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教案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2.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3.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

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检查预习:

1、整体感知:

①指出本文中的主要事件。

②课件出示主要事件:

(一)开端:行刺缘起。

(二)发展:行刺准备。

(三)高潮:廷刺秦王。 (四)结局:荆轲被斩。

四、精讲前四段:

1、介绍文言文读法:朗读、点读、美读、析读。

2、分段朗读。

3、分段点拨重点字词。(学生质疑、互相答疑、教师补充)

总结:通过检查,发现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很好,只是对人物的评价还不够全面和辩证,待通篇学习之后我们再进一步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本文按时间及事件发展的顺序,完整的叙述故事的特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丁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2.【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

(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上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提问】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四。

第三课时

一 总结回顾知识点 课件出示:

①重点字词

尽收(占领)其地

秦兵旦暮(早晚,马上)渡易水 微(如果没有)太子言 邑(封地)万家

诚(果真)能得樊将军首

秦之遇(对待)将军可谓深(刻毒)矣 顾(只不过)计不知所出尔

②词类活用:

樊於期乃前(上前,名做动)曰

函(名做状)封之

③古今异义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可以用来;(今义)能够,表允许。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④文言句式:

秦王购之( )金千斤,邑万家(省略句,倒装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太子闻之,( )驰往,( )伏尸而哭,( )极哀。(省略句)

3、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感情、语气。

4、结合原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写法。

①【人物形象】

太子丹:有责任感,有仁爱之心。

荆轲:有勇有谋,城府很深,正直果断,擅于辞令。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胆衷肠,顾全大局,勇于牺牲。

②【写法】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三、布置作业:

1、通译前四段。

2、试着写一首咏荆轲的小诗或写一篇荆轲小传。

《荆轲刺秦王》教案 2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四)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向读者展示了哪几个角度?

分析:角度之一: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间”,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临阵怯场,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角度之二: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卿曰:“微太子方,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献樊头”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之以法,使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是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角度之三: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重点分析两个场面。一是“易水辞诀”,二是“廷刺秦王”。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既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二)疑难词句解释。

分析:

(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3)见陵:被凌辱。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三)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分析: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四)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分析: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1)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  忤(w()  徵(zh!)  陛(b@)  卒(c))  提(d!)  创(chu1ng)  揕(zh8)  拊(f(  樊於(w&)期  夏无且(j&)

4.分段:

第1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2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3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1] [2] 下一页  

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3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较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感知法

2、讲解法

3、自主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殊不知,在9000多年前的中国,早就有人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了,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力孤势单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大家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一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二、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2、刘向其人:约—77年至—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谷梁传》。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多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描绘了一系列的“士”的形象。《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2)、语言艺术上举得空前成就。《战国策》的文章风格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

4、战国四大刺客

(1)、吴国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国公子光欲行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隐居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均被派出使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2)、吴国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冒腾肉飞,走愈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羸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王阖闾。

(3)、魏国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宵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将其荐给富豪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地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4)、燕国荆轲

战国末期燕国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嬴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三、走进文本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秦已于—230年灭韩,秦王又于—228年派秦将王翦破赵,引兵北上,兵临易水,直逼燕境,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向秦国示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遇之不善”),太子丹十分愤恨于—232年逃回燕国。于是,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解国难的目的。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始末。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 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万分高兴,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中记叙的情况。

四、初步感知

1、请同学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2、正音。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以内)。

4、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字,积累重点字词、句式。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露出

(5)、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环绕

(6)、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仓猝,突然

【古今异义词】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古义,德高望重的人;今义,年长的人。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可以:古义,两个词,可以用来;今义,能够,可能。

(5)、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义,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故意。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7)、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古义,表示原因的虚词,“……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9)、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以不顾

不顾:古义,不回头看;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11)、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12)、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1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柯

提:古义,掷击,投击;今义,拿着。

(14)、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古义,皇帝身边的侍卫;今义,①表示两种方向,②大约,③控制。

(15)、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16)、今行而无信

无信:古义,没有信物;今义,不讲信用。

(1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宾客:古义,门客、食客;今义,客人。

(18)、愿大王稍微假借之

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词类活用】

(1)、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封,燕王拜送于庭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4)、其人居远未�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定语后置句

(1)、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E、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F、固定句式

(1)、为之奈何?“为……何?”译为“对……怎么办呢?”

五、能力提升

1、请同学讲述本文的故事。

2、分小组讨论:根据故事发展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开端(1———2):行刺缘起

发展(3———9):行刺准备

高潮(10—17):廷刺秦王

结局(18):荆轲被斩

六、分析鉴赏

1、师生齐读第一段,找出六个动词,提问:文章一开始就连用六个动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端写行刺的缘起,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得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2、提问:荆轲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提出刺秦王的计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在燕国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了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之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的勇而多谋及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而他是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根深。太子的“不忍”,反衬了荆轲的智谋非凡。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默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刺秦之前,荆轲和太子分别作了哪些准备?

明确:荆轲—————头图取信、待客同行

太子丹—————药淬匕首、武阳为副

4、赏析“取头为信”段落,概括两个人物的精神风貌。

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对秦的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彩风貌。

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

燕赵慷慨之士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

5、赏析“怒斥太子”段落。

这一场面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却怀疑荆轲“有改悔”而开口“先遣秦武阳”,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耿直刚烈、不畏权势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6、分角色朗读:太子丹、看、荆轲、樊於期和旁白。

提示:(1)、注意诵读技巧,可适当加上肢体语言。

(2)、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可设计文言版本、版本、方言版本。

7、赏析“易水决别”段落。

(1)、首先,抓住特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乃这句话的文眼,简单的三个字,“未成曲调先有情”,是何情?穿着送葬死人的丧服来送别活人荆轲,品味起来,隐隐散发着一股秋水寒潭般冷水浸骨的。悲伤。

第二,突出重点。在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生离死别之际,“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高渐离变徵击筑,荆轲低吟悲歌,此情此景,任是铁石心肠之人,也会心有所动潸然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易水悲歌,是一部悲而壮、哀而不伤的慷慨史诗!“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音调陡变,悲去壮来!士皆瞋目,胸中慷慨之火熊熊燃烧!热血沸腾,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苦?”壮胆豪气胸中起,赢得生前身后名。

第三,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有顾及,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第四,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请同学深情朗诵本段。

学生诵读时可能只追求音量宏大,而忽视拿捏感情,可以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如读到“风萧萧子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停顿,给人一种慷慨悲凉,余音不绝的听觉感受和进一步思考感悟的空间。

8、赏析第三部分“廷刺秦王”,人物的性格得到了怎样的体现。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而得以引见,可见其行事周密。

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而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

“图穷而匕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然出现“乃以手共博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击荆轲,荆轲反被“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倚柱而笑”,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渊明语),今天读来,谁不为之感慨唏嘘呢?

厚遗蒙嘉行事周密

顾笑武阳武阳:色变振恐

反衬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荆轲:“笑”“顾”“前”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神勇

图穷匕见秦王:惊———起———绝———拔———操———急“走”尽失其度

秦群臣:愕以手共博之英雄虎胆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

倚柱而笑荆轲:笑箕踞骂视死如归

七、艺术手法赏析

1、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际”,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怯阵,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2、精炼传神的人物语言

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樊献首”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知以谋,使得梵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时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3、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

一是“易水诀别”。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即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八、拓展延伸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荆轲刺秦王》教案 4

课文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段解

·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兵临城下”。

·第二段:太子丹请计,荆轲提出以“樊将军首”为信物,太子丹不忍。为下文设置悬念。

·第三段:故事的发展。荆轲私见樊於期,说出一箭双雕之计。樊於期知恩图�

·第四段:太子悲恸,荆轲之计实现第一步。

·第五段:得到刺杀秦王的利器。

·第六段:配备助手。

·第七段:交代荆轲迟发的原因。

·第八段:怒叱太子。

·第九段:易水诀别。“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刺秦”准备中的高潮。

·第十~十一段:荆轲为达刺杀目的,贿赂秦王宠臣,表达忠心,从而得以见秦王。

·第十二段:荆轲的目的达到,秦王接见燕使。

·第十三段:顾笑武阳。

·第十四~十六段:以上是故事的高潮:图穷匕现,荆轲刺杀秦王,秦王惶急反抗。这一部分描写人物生动形象,荆轲的勇猛无畏,秦王的狼狈惊慌,群臣侍从的失态无奈,无不跃然纸上。

·第十七段:荆轲倚柱笑骂。

·第十八段:结局:荆轲被斩。

译文

秦国的将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请求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俸您,又怎么可以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也可译为“假如没有太子的话”),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也可译为“那么秦王是不可以亲近的”)。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如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我这才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我自己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拜见樊於期,说:“秦王对您樊於期,可以说是十分的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杀害和没收。现在听说秦王用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来悬赏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起,常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并且报樊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您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非常高兴而好好地接见。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然后这样就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你可愿意?”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咬牙切齿非常痛心的事,现在才能够听说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这件事,驱车前往,伏在尸体上大哭,非常伤心。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就收拾盛装好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装起来。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两黄金从赵人徐夫人那儿买到,让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在匕首上。用来试用他人,鲜血沾湿衣缕,人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打点行装送别荆轲。

燕国有勇士叫秦武阳的,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于是命令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和他一起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就一直在等他。

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太晚,怀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不想去吗?就让我先打发秦武阳动身!”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没用的人!如今拿着一把匕首到生死难测的秦国,我留下来的原因,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请允许我辞别。"于是就出发了。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帽来给他送别。

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荆轲的朋友高渐离拍打着乐器,荆轲和着音乐发出悲凉的声音,大家都流着泪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大家都圆睁着眼睛,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不曾回头。

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派兵来抵抗大王您,,愿意拿全国的百姓来做您的臣子,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斩杀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地在朝廷将它送出,派遣使者来把这些告诉大王。一切听大王您吩咐。”

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的头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按先后顺序进来。到了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替他向秦王道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把秦武阳的地图给我拿来。”

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荆轲乘机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

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点兵器;那些带了兵器的侍卫,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命令不得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急召来侍卫,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惊惶之中,不知所措。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身中八处剑伤。

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痛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

秦王的左右大臣上前,斩了荆轲。秦王吓得很长时间头晕目眩。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四)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向读者展示了哪几个角度?

分析:角度之一: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间”,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临阵怯场,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角度之二: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卿曰:“微太子方,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献樊头”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之以法,使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是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角度之三: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重点分析两个场面。一是“易水辞诀”,二是“廷刺秦王”。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既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二)疑难词句解释。

分析:

(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3)见陵:被凌辱。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三)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分析: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四)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分析: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1)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忤(w()徵(zh!)陛(b@)卒(c))提(d!)创(chu1ng)揕(zh8)拊(f(樊於(w&)期夏无且(j&)

4.分段:

第1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2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3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一词多义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

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故人具鸡黍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的确,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估计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气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

6.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

其人居远未� )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荆轲刺秦王教案 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荆轲刺秦王教案。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教案《荆轲刺秦王教案》。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于(wū)期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于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以次进

④已经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指示代词,那其人居远未来

3、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4、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于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同上。

(6)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

(9)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

(11)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使…闻,禀告

(16)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17)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5、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6、文言固定结构: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

《荆轲刺秦王》教案 6

今天开《荆轲刺秦王》第一课时,一上课就给学生讲了“四大刺客”其中三位,学生听得很专注,个个都竖着耳朵去听,然后我们又分析了刺客的共同点,他们共同追求的是“士为知己者死”这一信条,接着又讲到荆轲,他行刺的场面应该更让我们惊心动魄,因为他刺杀的是秦王这位不寻常的人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在行刺前的慷慨悲歌,已让他的形象在历史的天空包括文学的世界里定格为永恒。接着学生自由朗读,根据刚讲过文言文考试时先把传主找出来,再把与传主有关的人物照出来并分类的方法,学生找得很好,又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他们复述的真的很完美。真为自己的学生骄傲,也为自己

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他们能牢固地掌握而欣慰,当然也为自己的这节课喝彩。

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积累整合: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感受鉴赏: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思考领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思考领悟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发现探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作进一步的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过程与方法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这样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可读性很强,且很感兴趣,只要结合文中的注释便可顺利阅读全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文言授课方式来处理课文,势必会让学生容易疲累,以至失去阅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本课教学笔者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鼓励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利用早读时间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并熟读课文。

2、荆轲刺秦王一幕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高潮之处,所以这一部分安排了一个片段剧的表演,让同学把这一部分改为课本剧,由他们自编自演,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

3、要求同学在编剧排演的过程中要认真,最后通过竞选方式择优录选好的剧本好的演员。

4、片段剧的表演,实际上就是对文章的剪裁,将记叙描写精彩部分,也是重点部分抽出来,形成点面结合拓展开来,分析探究,并在此间穿插文言字词句的练习讲解。

5、在提示上展开评述或辩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

2、通过表演、评述或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及难点

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幻灯片)

这是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诗,请大家猜猜看看,诗中的燕国壮士指的是谁?(荆轲)那么荆轲是何许人呢?他为燕国做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幻灯片)

(二)提问:课文选自哪里?(战国策)

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幻灯片,请一位同学读)

(三)重点段落感知

1、我想大家都急于想了解荆轲此人,是吧?那么,在了解此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片段剧组同学为我们上演文中精彩而又悲壮的一幕。有请片段剧组同学。

课本剧表演:荆轲刺秦王一幕(三至五分钟)

2、感谢片段剧组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的精彩表演。我想下面的观众们肯定还意犹未尽,此时的演员们也想听听你们的心声。请问:你觉得此剧中的角色演得怎样?为什么?(在座同学稍微点评)

谢谢观众们真挚的发言。(老师对演员做简单的点评)然后问扮演荆轲这个角色:你为什么要刺秦王?明确: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恐惧要求荆轲解决此况。(这问题点出了当时的形势)

3、荆轲是在这种形势下刺杀秦王的。好,刚才同学们所演的是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高潮部分。现在让我们随第二组同学的读书声再去感受这一场面,有请第二组同学,请读课文15、16自然段。感谢第二组,你们读得很好,读出了这一紧张的场面。在这部分需要我们掌握以下实词和句式:(幻灯片)

(以下词句通过做练习方式学生自主完成)

实词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②群臣怪之

怪:以……为怪,意动用法。

③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⑤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句式:

定语后置句: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中心词(群臣)+定语(侍殿上)+者,“者”字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省略句: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惊心动魄。课文中还有其他较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快速的把它找出来,应该是哪一段?明确:第九自然段——易水诀别,我们现在一起随着音乐朗诵这一自然段。提问:这段中的“前”字是什么意思,“和”怎么读,请从文中找出定语后置句。

明确:前,上前,名词作状语。(幻灯片)

定语后置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幻灯片)

请问: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氛围,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音乐的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壮的气氛。

(四)课文研究探讨(分组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于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觉得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以上的内容并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幻灯片投影荆轲这个人物)

提示: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不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幻灯片投影刺杀场面)

小结: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的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六国论》(苏洵)有一句话: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也就是说由于荆轲的行刺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企图凭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五)作业: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的结合”“重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笔者认为,这些新的理念已很好的融入此案例中。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课本剧的编写、表演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改写好课本剧,就必须充分研读课文内容,理解把握文中人物形象。为此,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研读教材,这就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目的。此外,编排课本剧和分组评述或辩论都体现了合作精神。另外,为能参选胜利小组成员必须一起研读教材,方能写好剧本,做好评述,如没有“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完成的。此外,学生们不仅用心研究教材,而且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渠道搜集资料,这种探究精神难得可贵,且让他们有不少收获。

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教学不仅教学重点落到实处,学生收获了知识,而且在落实这些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如文言文字词句的自主完成,剧本的编排,演员的出色表演,还有同学的精彩评述,唇枪舌战的辩论。笔者认为,学生们对这一堂课的内容能很好的掌握,充分的吸收,乐于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此外,本课教学虽只用了一课时,然而学生在课前作了大量研读、探究工作,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和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带给他们了快乐,增长了见识,并且富有成就感。

三、预设与生成

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预设好课堂教学流程,预设好问题,甚至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本课教学既有预设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注意课堂的生成。如学生会提出质疑: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这是笔者在预设内容里没有的,然而,一发现问题,老师便即时对问题进行整理,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本课教学,亮点不少,但也存有不足之处,活动的安排没能做到人人参与其中,少数同学能力得不到锻炼,如何能让人人都“动”起�

《荆轲刺秦王》教案 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

振、图、室、诏、穷、阵”等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

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注意文言知识的积累

2、学习和欣赏文言文叙事简洁的艺术

3、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

文言文

2、学习、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点读

2、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

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3、画出有关刻画荆轲的句子,概括人物性格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XX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相关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 田光推荐了荆轲,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

课文记叙的情况。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通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三、疏通文意,落实文言基础知识(以学生自渎为主,教师

点拨为辅,结合注释,扫清阅读障碍)

疑难词句的解释: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     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7)北蛮夷之鄙人:

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四、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

同(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5.诸郎中执兵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7.断其左股

学生回答,明确答案:

1.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2)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清故事梗概,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2、背诵易水诀一段,并说说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

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二、请几位学生简单概括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其他学生补充或教师点拨

明确: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

缘起。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

备。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

亲王。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

三、分析鉴赏(分组讨论探究,教师点拨

分析第一部分的作用及人物形象的特点

明确: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四、合作探究

讨论第二部分人物动作、语言及场面描写的作用

(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明确: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第三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继续分析鉴赏

1、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请几位学生读易水诀别的描写文字,回答)

明确:(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人物中,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全大局。文中人物都顾及。(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分析第三部分:此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主要写了哪些场面?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问学生,解决疑难

明确: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三、拓展探究:

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其他人物简要分析:

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五年后,前二二二年,燕国为秦所灭。秦兼併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荆轲的客人。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傭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在旁批评,主人命他击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燻瞎他的眼睛,教他击筑给秦始皇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这都反映了六国人民反抗强暴的要求。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个问题,多换几个角度思考,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在你的眼中,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

2、� 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三、背景介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四、关于“春秋四刺客”

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荊轲刺秦王。

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当年唐雎当廷怒斥秦王时曾经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

五、通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

创(chuāng)揕之(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无且(jū)

六、疏通文意,落实文言基础知识(以学生自渎为主,教师

点拨为辅,结合注释,扫清阅读障碍)

串释全文,注意疑难词句(略)

一些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点拨:

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判断句。注意“所以……者,乃……也”,意思是“之所以……,是因为……”

2.箕踞以骂曰“以”同“而”表承接

3.卒惶急无以击轲“以”,连词,表目的。

4.以故荆轲逐秦王“以”,介词,“因为”。

5.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使动用法,“使……断了”。

6.秦武断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7.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盒子”。

8.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取之百金”应为“以百金取之”,状语后置。

9.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意动用法,“认为……迟了”。

10.其人居远未来“远”,形容词作名词,“很远的地方”。

11.日以尽矣“以”,通假字,通“已”。

12.而秦武断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以”,介词,“按照”。

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译为“太子和知道内情的宾客们”。

14.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词作动词,“穿衣戴帽”。

15.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1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翻译: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17.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18.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19.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20.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21.北蛮夷之鄙人:

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七、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断其左股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清故事梗概,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2.背诵易水诀一段,并说说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二、请几位学生简单概括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其他学生补充或教师点拨。

明确:全文可以分为五部分

《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引子(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燕国危亡之际,太子丹就请荆轲谋策,荆轲想用樊於期的头取悦秦王,以便行刺,太子不忍,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开端(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遂发”)行刺的准备。

1.荆轲私见樊於期,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2.入秦行刺的第一件准备工作:函封樊於期首级。

3.入秦行刺的第二件准备工作,求徐夫人的匕首。

4。入秦行刺第三件准备工作,令秦武阳为副。

5.荆轲迟发缘由。

6.太子丹见荆轲迟迟未发,“疑其改悔”。荆轲怒斥太子丹,告别赴秦。

第三部分:发展(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到“终已不顾”)易水送别。

1.以“白衣冠”送荆轲,为易水送别,创造悲壮、凄怆的气氛。

2.易水送别,有力地突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英雄气概。

第四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1.秦武阳脸色大变,引起秦国群臣的怀疑,荆轲谈笑而饰,足见超人的勇气、胆量和智慧。

2.秦王被逐狼狈不堪,荆轲行刺一无所惧。

3.写在极短的时间内,秦王殿庭上下混乱,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群臣惊愕,左右呼喊,有动作,有表情,有高呼,有怒骂,组成一幅惊心动魂的场面。

4.身受八处创伤,事败还能“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凛然无畏的性格刻画无遗。

第五部分:结局(末段):荆轲被斩。

荆轲被斩后,威震六国的秦王仍因惊惧而“目眩良久”,其紧张慌乱情状如见其人。

三、分析鉴赏(分组讨论探究,教师点拨

分析第一部分的作用及人物形象的特点

明确: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四、合作探究

讨论第二部分人物动作、语言及场面描写的作用

(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明确: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五、布置作业:课外翻译全文。

第三课时:

一、人物形象写作特点分析

1.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荆轲的形象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急”,“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对荆轲刺秦王的不同评价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

当年唐雎当廷怒斥秦王时曾经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深沉刚毅、慷慨爱国,千载以来,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太子丹:仁慈公心,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慷慨豪气,嫉恶如仇。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五年后,前222年,燕国为秦所灭。秦兼并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荆轲的客人。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佣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在旁批评,主人命他击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燻瞎他的眼睛,教他击筑给秦始皇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这都反映了六国人民反抗强暴的要求。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2.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多样

①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格。

②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

直接描写如: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一句话,太子丹仁慈之心可见。

荆轲与樊於期的一席对话,荆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齿拊心,复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态,“偏袒扼腕”,“自刎”的动作,使他的语言形象化了。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 ”似乎“万事俱备”了,但荆轲迟迟不动,不动也是一种行为。太子迟之,荆轲叱之,但均未名其妙处。直到“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方才省悟到荆轲为何“留待”。这就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荆轲的性格。

荆轲易水一曲,名垂千古。人物的`神态、表情,慷慨悲壮。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色变振恐”的神色,写出武阳的年幼胆怯;“群臣怪之”的神态,说明荆轲一行行迹可疑。荆轲一“顾”,一“笑”,一“谢”,竟然化险为夷。

秦王“还柱而走”的狼狈,以剑击轲的残酷,以行动说明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的暴君。

荆轲被断左股,虽然,仍“引其匕首提秦王”;身“被八创”,“知事不就”,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通过荆轲的行动、语言,塑造出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秦强燕弱,矛盾尖锐,斗争复杂。作者把人物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间接描写如:

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二、小结主题:

通过纪寂荆轲刺杀秦王的前后经过,反映了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表现了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

三、作业

1.在你的眼中,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

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2.� 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附翻译:

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燕国的)太子凡很害怕,就请教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听说购买将军的头,赏格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报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愿意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斯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左手握住右腕,走进一步说:“这是我�

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急速驾车赶去,伏在(樊将军的)尸体上痛哭,非常悲哀。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起樊於期的头,装在匣子里封好它。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天下锋利的匕首,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买下,让工匠用药水加工。于是打点行装派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叫秦武阳,十二岁时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对他正眼相看。就派秦武阳做副手。

荆轲等待另一个朋友,想同他一起去,那人居住的远,还未到�

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晚了,怀疑他改变主意后悔了,就又请他,说:“时间已经快到了,荆卿难道不想去了吗?请允许我先派秦武阳去!”荆轲生气了,呵斥太子说:“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现在只提着一把匕首深入不可预测的强暴的秦国,我所以停留,是在等待我一个朋友同他一起去。现在太子嫌动身晚了,我就辞别了。”于是出发了。

太子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给荆轲送行。

到了易水边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随着拍节唱歌,发出了声调悲凉的声音,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荆轲)又向前唱道:“风潇潇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再还!”筑声又发出激愤的声调,送行的人听了,都怒目睁眼,头发都竖了起来。于是荆轲就上车走了,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了秦国后,(荆轲)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燕王真的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起兵抗拒大王,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象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税赋,只要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按时祭祀就行了。(燕王)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恭敬地砍下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用匣子封好,燕王亲自拜送庭前,派使者来报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的吩咐。”

秦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在朝堂上安排最隆重的“九宾”大典的礼节,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的匣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前进。走到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变得很恐惧,群臣感到很奇怪,荆轲回头对秦武阳笑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过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取过地图奉送给秦王,展开地图,地图全展开时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着刺他。还没有刺到秦王身上,秦王大惊,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秦王)拔剑,剑太长,握住剑鞘。当时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并且秦国的法令,群臣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的侍卫拿着兵器的,都排列在殿下,没有皇上的命令不能上殿。正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因此荆轲追逐秦王,而仓猝间惊慌失措,大家没有东西来打荆轲,于是用手一齐同荆轲搏斗。

这时,随从的医官夏无且用他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正绕柱跑,仓猝间恐惧慌忙不知所措。两旁的人就喊:“大王快把剑推到背后!推到背后!”于是(秦王)拔出剑来击杀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伤残倒地,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投中,投在柱上。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两脚伸开象箕的样子坐在地上。骂道:“事情所以没有成功,因为想劫制你订立盟约,一定要得到盟约来报答太子啊。”

(秦王的)待臣上前,杀死荆轲。(事后)秦王头晕目眩了好长时间。

荆轲刺秦王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二、教学过程:

1、《战国策》

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3、两位主人公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时年50岁。

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荆柯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4、赏析诗歌: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没:死,即“殁”字。

解释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却不含惜别之情,偏写荆轲在此别燕丹一事,慷慨悲壮,气概横绝。尤其是“水犹寒”三字,虽古人已去,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使人仿佛听到风儿萧萧,犹如听到人声呜咽,顿生感慨。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实为上乘之作。

因为徐敬业用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流传天下,骆宾王被武则天抓进监牢。但武则天念其才华而不忍杀之,想让他为朝廷做事,但骆宾王拒绝了,想返回家乡。骆宾王非常苦闷:一方面为自己的处境忿忿不平,又不满意武则天的统治;一方面想为推翻唐朝干出一番事业,又要念及武则天的不杀之恩。在这种彷徨压抑中,骆宾王写出了“易水送别“这首诗。这首诗虽然名为“送人”,实际上重点却是借描写燕丹送荆轲表现出今日送别的壮烈情景,抒怀咏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境。

据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

这首诗的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就是写的这件事。“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两句用对仗的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后一句。这后一句也就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不仅意味着荆轲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感受。诗中用“已”、“犹”两个虚词,即使句子变得自然流利,也使音节变得纡徐舒缓,读来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更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格,这首绝句可说是开风之先吧。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大意:

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君子甘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周围都是一片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的长丝带。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琴师高渐离以名为‘筑’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勇士宋义则高唱激人的歌声。岸边上哀风萧萧,易水中寒波淡淡。乐声中的“商”调使人悲痛流涕,“羽”调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

《荆轲刺秦王》教案 10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战国策》,识记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2、找出文中准确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这些细节在表现人物性格上的作用,初步体会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与翻译的能力。

2、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编写课文的情节提纲。

3、通过自读训练学生文言语感,通过对细节刻画的作用和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材料深入思考的能力。

德育目标:

1 、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

2、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3、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 学 重 点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本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3、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教 学 思 路  梳理字词,读懂全文——编写提纲,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评述人物——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主要 教学 方法  教法 :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学法:①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②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

剪辑电影《荆轲刺秦王》片段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课前自主探究,了解《战国策》及时代背景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共33篇。《战国策》是一部历史文献,为我们研究战国时代的社会斗争提供了资料。同时它也是一部散文集。它的语言流畅犀利,是论辩文的典型。每论述一个问题,都能反复纵横曲尽其意。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而具体,又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道理。对后世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2、时代背景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时期,各封建诸侯国为夺取土地和人口,战争连绵不断。秦国受益于商鞅变法,逐渐强大,不断向外扩张势力,六国日益衰弱。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十年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了中国。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赵,大军曾逼近燕国的西南边境。原在秦国为人质的燕太子丹已逃回燕国,为报质秦之恨,并解燕国之危,于前227年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不久。燕为秦所亡。

3、了解战国四大刺客。

学生搜集资料,识记、摘抄要点,了解作品及背景。

课前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预习课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为研习课文作铺垫。

二、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荆轲刺秦王》片段后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大导演陈凯歌拍摄的一部《荆轲刺秦王》,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荆轲是一个英雄,浑身充满着坚持己见的义无返顾的决绝,即使毁灭自身也不损大义,并以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慷慨高歌传诵千古,这节课让我们通过文字一起来感受“刺秦”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

学生感受画面的悲壮氛围,明确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诵读课文,归纳文言现象,疏通文意

1、  放课文录音。

2、  帮助学生积累古汉语知识

⑴重点词

微 、信 、诚 、以 、购 、迟、 顾、 遗 举 、就 、引。

⑵通假字

说、 淬、 以、陵、  反、决、振、 宾、

见、还、奉、卒。

⑶文言多义实词

兵、私、穷、为、就、引、见、意、使、还、陈、顾、提。

⑷、词类活用

北、 函、前、 远 、闻、  迟、上 、怪  、箕踞、 旦暮、生。

⑸、古今异义

涕、穷困、长者、 有意、遇、深、于是、 不顾。

⑹、文言特殊句式。  学生跟读,正音,然后借助工具书,参照注释,圈点、勾划出疑难词句,思考,理解课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完成课后练习三。

突破教学重点,培养文言语感。

四、编写克课文情节提纲,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写出全文结构提要:

第一部分(1—2):故事的开端,交代刺秦原因。

第二部分:(3—9)故事的发展,交代刺秦准备。

第三部分(10—17):故事的高潮,交代刺秦经过。

第四部分(18):故事的结局,交代刺秦结果。

2、根据结构提要,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饱含情感地复述全文。  学生探究讨论,组内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由各组推荐学生进行故事接龙。  熟悉课文内容,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课外完成。  为进一步研讨课文作准备。

第 二 课 时

一、品读第三段:樊荆会面

1、 荆轲是如何劝说樊於期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将奈何?” “……何如?” “……将军岂有意乎?”三个问句,先激之以仇,次探之以义,三询之以谋,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中可以看出作为燕赵之士的荆轲,真诚细致,勇敢果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其侠肝义胆跃然纸上。

2、在这个场面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明确:通过对话(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及人物的举止神态等。

学生分角色朗读,进行人物对话。

分组探究交流,回答问题。

由面到点,从荆轲说服樊於期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把握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 、品读第九段:易水诀别

1、探究: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荆轲赴秦刺杀秦王,是件极难办到的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不论成功与否,其结果都是可悲的,故太子及宾客 “皆白衣冠以送之”,表示这是生离死别,是永诀,也以此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同时渲染了送行时的悲壮气氛。

2、探究:“易水诀别”这段文字的音乐描写有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音乐描写使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现,使这一场面更悲壮,情节更感人。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对高渐离等知己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的壮烈情怀。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奋、激励,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3、探究:由此体现了荆轲什么性格?

明确:(不惧死,不为己)忠、勇、义(侠肝义胆,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

赏析完毕,要求学生深情朗诵。播放背景音乐苏格兰风笛《勇敢的心》。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跟上音乐节奏。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

思考问题,分组探究交流,积极作答。

学生集体朗读。

培养学生语感。

理解“易水诀别”这段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把握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时   三、品读13—18段:廷刺秦王  1、探究:这几段文字是如何塑造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⑴“年十二”就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勇士秦武阳,在关键时刻,竟然“色变振恐”,说明他临阵怯场,非真正勇士,和荆轲在朝廷上的表现一对照,孰怯孰勇,判然分明。这对刻画荆轲的形象起了衬托作用。

⑵在秦武阳“色变振恐”的情况下眼看事情就要暴露,在这生变的节骨眼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顾笑武阳”,又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这几句话既掩饰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的动作,表现出荆轲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的步履神态,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⑶“刺秦”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在这一情节中、,全文的矛盾冲突最为激烈,荆轲这一任务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一方是身佩长剑的强秦的君主及戒备森严的满朝文武,一方则是一人、一匕首,力量的对比悬殊。在同秦王进行的生死搏斗中,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引-起-拔-走-击”,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则“取-奉-发-把-持-逐-提”,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⑷荆轲在同秦王的生死较量中,虽身受重伤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充分显示了荆轲英勇顽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和豪迈气概。

⑸荆轲被斩以后,秦王“目眩良久”。这是以秦王的虚弱、惊恐,来反衬荆轲的威武壮烈形象。

2、表演:要求学生结合上面刺秦场面的分析,在课堂上表演刺秦场面。  1、学生自读讨论。

2、学生合作交流。

圈点、勾画:①抓人物的言行神态,把荆轲置身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及环境中分析。

②找出文中描写荆轲的句子。找出文中描写周围人物的句子。

3表演刺秦场面。

内容:学生甲饰荆轲、学生乙饰秦武阳、学生丙饰秦王、学生丁饰夏无且、一些学生饰大臣和侍卫,表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  理解“廷刺秦王”这段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

体会《战国策》“长于叙事,精于描写”的写作特点

学编课本剧,通过表演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艺,力图让学生如临其境,使课堂气氛活跃。

一、总结人物形象特点及鉴赏方法

荆轲虽然没有成功,但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在威严的秦廷中,面对着瑟瑟发抖的助手,面对不可一世的秦王,他的谈笑自若,慷慨赴死能让秦王狼狈不堪,让秦臣惊惶失措,让秦廷的威严不再,更让他的助手自惭形秽……

1、总结人物形象——(忠、义、勇、智……)

2、总结鉴赏方法——

①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为、神态等来分析人物形象。

②在场面中分析人物。(通过分析环境及周围人物来分析人物)。

③在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  学生结合第二课时的研习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发言。

做笔记。  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材料深入思考的能力。

通过总结鉴赏方法,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启迪深究  1、历代对荆轲的评价: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2、你怎样看待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客观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区分荆轲事迹与精神的历史影响和今天对荆轲的再认识。②要区分荆轲个人的动机与客观效果。③要区分客观上的历史趋势与微观上的具体环境。如,

荆轲作为英勇机智、济弱扶困、反抗强暴、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留传后世,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地作用,这是客观存在,应当受到尊重。荆轲的报恩思想是和当时保卫燕国、反抗侵伐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的。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的趋势,但秦国兼并的残暴,却又是不可否认的。荆轲采取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但也应该看到荆轲刺秦行为的实质是正义的,而当时广大人民对强权暴秦的反抗也是多种层次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阅读提供的语言材料,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分组探究,相互切磋,相互启发。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自由赏析和深入探究的能力,从而发展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辨证的历史观点——多角度认识、理解事物。

三、拓展延伸  苏轼在《留侯论》中写道:“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说出了自己评价豪杰的标准。那么,你心目中评价英雄的标准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发言。  学生深入思考,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然后各抒己见。  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发言、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布置作业

以“我看‘荆轲刺秦’”或“论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课内编写提纲,课外完成习作。  通过写作训练,巩固研习成果,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创新之处

1、教学思路明晰,内容详细实用,便于实施。

2、加强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注重积累。

3、有效使用了多媒体,增大了课堂容量。

4、教学方法多样,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1、归纳文言知识时耗时较长,应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时进行整理,检查后教师加以补充即可。

2、其他几位人物的形象特点可稍作点拨。

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11

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1、复习《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2、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3、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正确评价人物形象。

2、学习文言知识,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概括故事情节,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一、导入

师问:多慷慨悲歌的燕赵大地上,英雄豪杰辈出,同学们知道的有哪些呢?

学生举例,教师最后点出荆轲并引入人物介绍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板书:题目作者)附:(人物简介)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课件展示)

二、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三、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课件展示)

1、关于《战国策》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故事发生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作为燕赵儿女,让我们怀着一颗对荆轲的敬佩之心去听去读(音频范读资料、课件展示正音)

1、听读、正音

淬(cuì)怜;—这也便是荆轲的谋略在执行过程中暴露的缺点!由此看来,荆轲如果采取正确的决断,坚持正确的选择,那么秦王会必死无疑了吧!然而,历史是不能容许我来予以假设的,真实的历史残酷地说明了荆轲还是犯有严重的错误。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将荆轲否认,在他身上,我们还是可以看见许多非常崇高的精神。

首先,他十分忠诚,忠于国家,忠于自己的主人太子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但是他却能在一个国家陷入危难之际,以壮士的身份挺身而出,丝毫不为自己的性命着想,为了国家他可谓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太子丹对他稍微失去了点耐心他就十分过意不去,甚至改变了他等朋友的'计划。这在客观上也减少了他成功的可能性。荆轲如此“竭尽忠诚,至死方休”,也完全称得上是“士为知己者死”了吧。

第二便是他的侠肝义胆,他虽然谋略出现失误,但是十分有胆识:荆轲明明早在易水河畔慷慨悲歌时就早已知道自己的下场,他“心知去不归,徒有世后名”可是他依然义无反顾,为了自己的国家慷慨赴死,这样的侠肝义胆难道不是可歌可泣的吗?

壮士荆轲有一种像革命先烈一样的要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他的舍身告诉我们,忠心为国,不畏牺牲,乃英雄所为。虽然他的做法并不可取,可是他的精神应该为我们所称道!我们应该做一个像荆轲一样能为祖国付出一切的爱国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畔的这首悲壮的歌至今传唱不衰,荆轲作为一名勇士而被世人颂扬。荆轲刺秦未遂的历史事件,千百年来都为文人们深感遗憾,无数的诗词文赋,都是以暴君来形容秦王,而肯定荆轲的英雄行为和侠义精神。然而从战国历史中政治成败的角度去审视这个历史事件时,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值得思考的东西。“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前人误入失败的陷阱,可作为我们今天行事的前车之鉴;而前人获得的成功经验,可作为我们继续前进的路标。

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12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②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无且(jū)

4.讨论疑难词句。例如: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bao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⑤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5.分段: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四、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荆轲刺秦王》教案 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暴,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 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   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4、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 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                               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3、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4、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 同上。

(6)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1)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使……闻,禀告

(16)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17)秦兵旦暮渡易水   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5、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谓语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设九宾 ( 省略谓语 )

见燕使者 ( 于 ) 咸阳宫 ( 省略介词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而 ( 按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6、文言固定结构: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  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所”+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宾语。

【岂……乎】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岂……哉】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7、 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研习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  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明确: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  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  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明确: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明确: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6.教师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

① 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 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③ 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 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nbs, p;

5.教师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四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四部分,思考: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2)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①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②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③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三、问题探究:

(一)问题一: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荆轲:

①荆轲的“智”:

a) 私见樊於期     b) 顾笑秦武阳     c) 为自己解围     d) 荆轲有所待     e) 厚遗秦蒙嘉

②荆轲的“勇”:

a)顾笑武阳  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侧面衬托)

b)勇逐秦王

c)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目眩良久(正面描写)

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结论: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面对强秦,镇定自若,从容不   迫,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2、太子丹:

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讨论太子丹在人格上的缺陷。(要有具体事实)

明确:施恩图报,急于求成,胡乱猜疑。

(二)问题二、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陶说?为什么?

(看课后陶渊明诗歌后展开讨论,不预设答案,可各抒己见。)

提供看法,仅供参考: 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自然难以成立。

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从主客关系看,双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利用荆轲抑制秦国复仇雪恨,荆轲需要利用太子丹获取声名。历史记载:“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太子丹对荆轲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从这一角度,说他们是同气相求的“知己”也未尝不可。杀手荆轲“提剑出燕京”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知遇之恩,荆轲确乎是为“知己”而非为理念而赴死的。

(三)、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教师小结: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四、  课堂小结:

五、  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案 14

(人教版 语文 高一年级 必修一 第二单元第五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较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感知法

2、讲解法

3、自主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XX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殊不知,在9000多年前的中国,早就有人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了,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力孤势单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大家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一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二、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2、刘向其人:约-77年至-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谷梁传》。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1)、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多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描绘了一系列的“士”的形象。《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2)、语言艺术上举得空前成就。《战国策》的文章风格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

4、战国四大刺客

(1)、吴国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国公子光欲行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隐居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均被派出使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2)、吴国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冒腾肉飞,走愈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羸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王阖闾。

(3)、魏国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宵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将其荐给富豪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地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4)、燕国荆轲

战国末期燕国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嬴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三、走进文本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秦已于-230年灭韩,秦王又于-228年派秦将王翦破赵,引兵北上,兵临易水,直逼燕境,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向秦国示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遇之不善”),太子丹十分愤恨于-232年逃回燕国。于是,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解国难的目的。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始末。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 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万分高兴,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中记叙的情况。

四、初步感知

1、请同学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2、正音。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以内)。

4、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字,积累重点字词、句式。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回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露出

(5)、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    “还”通“环”,环绕

(6)、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仓猝,突然

【古今异义词】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古义,德高望重的人;今义,年长的人。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可以:古义,两个词,可以用来;今义,能够,可能。

(5)、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义,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故意。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7)、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古义,表示原因的虚词,“……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9)、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以不顾

不顾:古义,不回头看;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11)、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12)、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1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柯

提:古义,掷击,投击;今义,拿着。

(14)、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古义,皇帝身边的侍卫;今义,①表示两种方向,②大约,③控制。

(15)、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16)、今行而无信

无信:古义,没有信物;今义,不讲信用。

(1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宾客:古义,门客、食客;今义,客人。

(18)、愿大王稍微假借之

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词类活用】

(1)、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4)、其人居远未�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定语后置句

(1)、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e、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f、固定句式

(1)、为之奈何?   “为……何?”译为“对……怎么办呢?”

五、能力提升

1、请同学讲述本文的故事。

2、分小组讨论:根据故事发展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开端(1---2):行刺缘起

发展(3---9):行刺准备

高潮(10-17):廷刺秦王

结局(18):  荆轲被斩

六、分析鉴赏

1、师生齐读第一段,找出六个动词,提问:文章一开始就连用六个动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端写行刺的缘起,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得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2、提问:荆轲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提出刺秦王的计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在燕国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了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之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的勇而多谋及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而他是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根深。太子的“不忍”,反衬了荆轲的智谋非凡。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默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刺秦之前,荆轲和太子分别作了哪些准备?

明确:荆  轲-----头图取信、待客同行

太子丹-----药淬匕首、武阳为副

4、赏析“取头为信”段落,概括两个人物的精神风貌。

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对秦的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彩风貌。

荆 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

燕赵慷慨之士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

5、赏析“怒斥太子”段落。

这一场面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却怀疑荆轲“有改悔”而开口“先遣秦武阳”,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耿直刚烈、不畏权势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6、分角色朗读:太子丹、看、荆轲、樊於期和旁白。

提示:(1)、注意诵读技巧,可适当加上肢体语言。

(2)、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可设计文言版本、版本、方言版本。

7、赏析“易水决别”段落。

(1)、首先,抓住特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乃这句话的文眼,简单的三个字,“未成曲调先有情”,是何情?穿着送葬死人的丧服来送别活人荆轲,品味起来,隐隐散发着一股秋水寒潭般冷水浸骨的悲伤。

第二,突出重点。在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生离死别之际,“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高渐离变徵击筑,荆轲低吟悲歌,此情此景,任是铁石心肠之人,也会心有所动潸然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易水悲歌,是一部悲而壮、哀而不伤的慷慨史诗!“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音调陡变,悲去壮来!士皆瞋目,胸中慷慨之火熊熊燃烧!热血沸腾,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苦?”壮胆豪气胸中起,赢得生前身后名。

第三,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有顾及,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第四,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请同学深情朗诵本段。

学生诵读时可能只追求音量宏大,而忽视拿捏感情,可以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如读到“风萧萧子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停顿,给人一种慷慨悲凉,余音不绝的听觉感受和进一步思考感悟的空间。

8、赏析第三部分“廷刺秦王”,人物的性格得到了怎样的体现。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而得以引见,可见其行事周密。

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而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

“图穷而匕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然出现“乃以手共博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击荆轲,荆轲反被“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倚柱而笑”,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渊明语),今天读来,谁不为之感慨唏嘘呢?

厚遗蒙嘉          行事周密

顾笑武阳     武阳:色变振恐

反衬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荆轲:“笑”“顾”“前”             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神勇

图穷匕见     秦王:惊---起---绝---拔---操---急  “走” 尽失其度

秦群臣:愕                           以手共博之 英雄虎胆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  “逐”

倚柱而笑     荆轲:笑 箕踞 骂    视死如归

七、艺术手法赏析

1、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际”,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怯阵,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2、精炼传神的人物语言

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樊献首”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知以谋,使得梵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时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3、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

一是“易水诀别”。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即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八、拓展延伸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荆轲刺秦王》教案 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③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咏 荆 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秦王纵横平赵燕。

男儿有志纾国难,太子无奈求圣贤。

家国重任擎一身,樊首舆图封两函。

始皇幸存统四海,荆轲忠勇高云天。

二、背景介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篇,西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XX年),共245年。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②划出疑难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一、

1、 听录音,正音正字

徵(zhǐ)  卒(cù)  提(dǐ)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拜谒(yè)   濡(rú)缕  变徵(zhǐ)     淬(cuì)火      忤(wǔ)视

图穷匕(bì) 见(xiàn)  八创(chuāng)  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拊(fǔ)心     瞋(chēn)目     怒叱(chì)

2、学生自读课文。

二、找学生读,讨论第一、二、三自然段疑难词句。

三、翻译下列句子。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将奈何,为之奈何?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被陵辱。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一、 找学生读,纠正读音。

二、 讨论“行刺准备”剩余部分。

三、翻译下列句子。

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第四课时

教学时间:

一、找学生读“易水诀别”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易水诀别”部分。

三、 找学生读“秦廷行刺”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秦廷行刺”部分。

四、翻译下列句子。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愿大王少假借之:

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第五课时

教学时间: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小结: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 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四、完成课后第四题

提示: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