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评课稿(9篇)

《认识角》评课稿(通用9篇)

《认识角》评课稿 篇1

聆听了郑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认识角》一课,郑老师以她独特的教育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我,感受如下:

1、郑老师教态和蔼可亲,语言亲切富有感染力,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教学基本功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孩子喜欢这样的老师,课堂氛围好,老师学生之间能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教学效果好。

2、在大量的'活动中积累角的表象,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突出角的认识。课始,从具体的实物中剥离出角。找一找;你能像老师这样找到周围的角吗?摸一摸;沿着角的两条边摸一摸。说一说;结合前面找角摸角的过程,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做一做;用两根小棒或纸条做一个活动角。辨一辨;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想一想;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和角的边长无关这两个难点时。倪老师先出示三个钟面,让学生观察钟面上三个大小不同的角,你想说什么?你是怎样想的?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比角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的长短无关。这个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角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设计了“比较角的大小”的环节,最后通过用扇子和剪刀的打开与合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

总之,这节课郑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心设计教案,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突破难点。学生学习方式丰富多样,讲求实效,真正实现了知识不再是全靠老师的授给,而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体验,不断获得这一目标。其实利用我们的身体做一个活动角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用两只手做角的两条边,手的合拢分开也能体现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学生也很感兴趣。

《认识角》评课稿 篇2

王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来认识三角形,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老师的眼中是有学生的,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是有意识的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位置,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较高。对于三角形概念的揭示这一环节,老师是让学生用所给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然后引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成的图形”,是否可以这样调整一下。

1、先不告诉学生有哪些材料,先让学生自己谈谈有哪些做三角形的方法,再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操作,不提供不限制学生的选材,这样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更开阔;

2、在展示学生所做的三角形时不仅要展示方法,更要多展示所做的不同的三角形,在观察、对比了不同的三角形后,让学生感受三角形虽然不同,但是有共同点:都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成的。观察对比后再引导三角形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王老师执教的《可能性》设计理念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每个环节扎实有效,而且还注重了学生习惯的培养。准确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生活经验等因素,创设了让学生猜球、观察、判断、摸球等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可能性的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使学生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这些新的教学理念。王老师在教学时,删除了教材中的一幅很占篇幅的活动图,而用猜球判断、摸球的游戏替代;自己根据实际自设一个动手操作性很强的例题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具体的情景和描述,培养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判断事件的发生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可能性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李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本节课学生在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自由地发表各自的想法、观点,使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也轻松。比如:教师采用了“数青蛙”的儿歌导入,既激发了兴趣又导入新课,在此采用儿歌“数青蛙”,给学生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玩中学,乐中悟,充分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李老师这节课恰当地运用了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比如:母子年龄、儿歌等,这些的设计使原来抽象的字母变得具体与富有情趣,并且王老师还现场提取数学信息,创设了老师和学生年龄对比的这一有趣的生活情境,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全课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层深入。既重视了知识本身的建构,又重视了课堂结构的建构,充分体现了学生从“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是一节“新、趣、活、实”的好课。

《认识角》评课稿 篇3

三角形小学数学高年级的内容之一。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如线段、角、也能简单区分三角形和其他形状的区别,三角形的认识是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是学习研究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画高等内容。周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学生学习研究过程。周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意义时,没有直接把“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个定义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紧紧围绕三条线段”、“围成”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教学,通过比较、判断等等手段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

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接着安排判断练习,从正反两方面,同时还出现用曲线围成的图形、用不封闭的线围成的图形等。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注重设计的趣味性。在最初的定义学习之后,我们进入到本课的难点,画高。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来找高,以及自己动手画画高,到最后优生的演示,无一不是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地位。虽然画高到最后的钝角的高,这个过程出来的比较曲折,但我相信真正思考该问题的学生对三角形的学习是非常深刻。这也符合我们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

不过,我认为本课还是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在画高的过程中,教师所呈现在黑板上的三角形不够大,导致三条高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影响学生更为直观地进行理解。同时,板书的排版还需要更为简洁、合理。

当然,作为一名非专职的数学老师去听课,我的观点可能还是比较肤浅或不够正确,但周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设计紧凑等方面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认识角》评课稿 篇4

今天上午,听了x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公开课,虽然我已经十多年没有教数学了,但此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由学生拿出三角尺,找出三角尺上的角,并摸一摸找出角有什么特点。接着由学生说一说如何把角留在黑板上,然后由教师演示,师生共说如何画角。

接下来教师出示挂图,学生找一找图中藏着的角。之后,师生共同小结“角”有什么特点,并安排学生朗读书本上84页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内容。紧接着,苏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练习巩固刚刚学习过的内容。

然后苏老师教学如何比较角的大小。苏老师首先利用剪刀来演示角的大小不同,接着指导学生来制作活动的角(制作角的材料由学生课前发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如何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待学生学会比较后,王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从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最后,王老师引导学生来制作五角星,进一步复习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本堂课上,王老师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充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非常地好。

《认识角》评课稿 篇5

听程老师《角的认识》一课,首先课堂设计清晰明了。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学生对角的认识扎实有效。

课始,由课本情境图引入新课,学生通过观察,借助已有经验,找到图画中的“角”。接着由图画中三角尺中的角引出三角尺,教师拿出实物三角尺,请学生指出角,进而提出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老师在画时,根据学生刚才所指,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点(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为角就是一个点,因而在指的时候都指在了角的顶点处)师指着黑板上的点问学生这是一个角吗?学生说不是,自然引发矛盾,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角的组成。然后再画出角的两条边。师先是在黑板上画出两条弧线,引出角的两边是直线。画完后,请学生观察角,在说一说角的特点,引出顶点、边。顶点和边可以直接给出。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角。按照找角——画角——观察角——指角的顺序进行。在指角时告诉学生先指顶点,再指边。生领指。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角,然后动动手、动动胳膊动动腿,找一找角。教师拿手机拍下学生身体上的角,然后同步发到大屏幕上。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但是课堂秩序有些乱。老师是否可以尝试在全部拍完后再投影不至于分散学生注意力。在学生对角有一定了解后利用小魔术变出一个角。引出角的大小。这时候老师可以给出角的嘴长得大,长得小这样的词,来为后续比大小做铺垫。

然后利用一个圆纸片折出一个角。大屏幕展示折的过程,出现量角器的形状。 这些环节设计都非常好!

本节课通过画角进一步使学生了解了角的组成,深化了角的认识,也对之前对角的错误认知有了一定更正。整节课可以说设计的很好。但是,老师在对这节课整节课节奏的把握上还有一些欠缺,评价语言不够,“真棒“不错”说的太多,课快结束的时候教师有些紧张。节奏有些赶、但整节课效果很好!值得学习!

《认识角》评课稿 篇6

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在课前教师针对学生己有的认知水平,设计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比较角的大小以及角的大小和边之间的关系。通与普通的教学相比,本次教学更强调学生参与角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注重了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的感悟。学生得到的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由老师包办。

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过程,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历性,即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清晰的空间观念。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就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己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从前期的调查中,可知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角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对角己经有了很朴素的初步认识,故教学中可以深挖角的初步认识的内涵,这也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认识角》这一课中,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课堂教学中针对性的出现练习,让学生明白,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尖尖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两条线没有一个公共顶点,所以也不是角。

由于学生对怎样的图形是角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故本节课教学步骤有所调整。首先课前引入环节进行了设计,在发现角的这一环节,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虽然学生并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是能够初步辨认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角。所以,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角的环节不需花费太多时间,重点在于如何画角、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加入一定量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创造出角,这就是将学生大脑中己有的角的形象用具体的实物呈现出来。接下去,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教师会尽可能的让学生展示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再给予适时的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创造工作,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培养。这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角的认知。

而通过活动角的操作,学生在把角变大边小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明白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和边的长短无关。强化了认知,在他们的动手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他们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从而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认识角》评课稿 篇7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当前,针对概念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比较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比较忽视概念间的联系,许多本来是有联系的概念,却分散、孤立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较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对许多学生来说,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基于此现状,我校数学教研组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实效,使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此次教学活动是由周萍老师和希晓老师共同完成,先是周萍老师上角的初步认识,然后组内进行评课,修改,然后由希晓老师在修改后的基础上继续上《角的认识》这一课。

两节课共同亮点:

1、两节课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又回归到生活中去找角,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特别是在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中,都引导讲解得很到位,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一个角是由1个顶点,2条边组成。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两节课中,教师都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首先,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练一练,在各种感官的协调、合作下认识角。其次,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同桌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交流中深化了对角的认识。

两节课的不同点:

1、周萍老师的课是前松后紧,前面认识角花的时间比较多,后面画角和角的大小比较环节用时较小,而希晓老师的课是前紧后松,前面认识角用时较短,学生马上开始判断是否正确。后面画角和角的大小比较环节,用时较多,指导比较到位。

2、教学语言上,周萍老师很有亲和力,激励语较丰富,感染力很强,整节课气氛浓厚。希晓老师语言简约明了,给学生很有梯度的思考,教学很扎实。

3、教学组织开放度,周萍老师放得较多,就算是角的各部分名称的命名都要先

让学生先取一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是有些时候我们还是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而希晓老师的课放的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全课小结中,其实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有什么收获,而不需刻意的引导,学生实在没点到,我们再做补充也不晚。

总之,两节课都有各自都有优点,两位老师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认识角》评课稿 篇8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认识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本节课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打破教材的局限,重组教学材料,使教材变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1.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课伊始,我使用游戏“摸圆形”教学手段引入新课。利用这一情境,引出新课内容-角的学习,体现了“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一精神,然后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找生活中的角,自然过渡到新课教学。尤其是由生活中的角引出数学中的角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应于几何图形从立体到平面的知识体系。

2.利用卡通情境,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国标本实验教科书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卡通动物带领闯关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在卡通动物的带领下,一步步展开教学,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活动充满童趣,学生在趣中悟、在乐中学。

3.安排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动中悟、做中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我都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认识角》评课稿 篇9

本节课是按照“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图形,创造角并认识角有大小,体会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初步了解用重叠的方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的,做到了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

综观全课,具体地来说,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一、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

在本课中,老师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的常见物品中引入新课,例如剪刀、数学书、钟面等等,让学生先找找哪里有角,然后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哪里是角,再由教师描出一个角,从而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的特点,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生能初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1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让学生再回归生活,从周围实物上找角,既深化了学生对角的认识,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本课中,老师非常重视操作,从一开始让学生任意拿一张图形,摸其中一个角,感觉角的本质属性,到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多种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创造角。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认识到创造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折一折、搭一搭、剪一剪、画一画、钉一钉,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并且让学生初步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总而言之,这堂课老师能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和意图,选择合理的方式,突出“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