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骗主题新闻稿范文精选五篇

反诈骗主题新闻稿范文(精选5篇)

反诈骗主题新闻稿范文 篇1

20xx年10月是我国第xx个“敬老月”,为进一步宣传普及老年人健康政策和科学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生活的社会环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公安局、县医保局、县人民医院、老干部局老年大学、恒辉眼科健康志愿服务队在文明实践中心大厅开展“反诈防骗,敬老助老”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民警通过讲述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老人讲解电信诈骗常见的.套路和手段,提醒老年人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对网上的虚假信息不信、不买、不转账;同时帮助他们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软件,避免出现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被不法分子诱骗转账等问题。

老年朋友们纷纷表示,此次宣传活动提高了自身的防范意识,使自己对电信网络诈骗、“以房养老”诈骗和保健品购买诈骗等犯罪活动的辨别能力有所提高,进一步提高自身防骗“免疫力”,从源头上筑牢反诈“防火墙”。

宣讲结束后,县医保局工作人员向老人们发放医保知识宣传手册,细致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耐心指导协助老年朋友通过手机绑定电子医保卡,解决老年人在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了解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参保、医保待遇享受等方面的便利,同时提醒老人们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提升防诈骗意识。

活动的最后,县人民医院藏颖卓主任开展心脑血管知识专题讲座,为老年朋友们耐心讲解心脑血管疾病的起因、危害、预防知识,防控措施等,讲座结束后,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联合恒辉眼科工作人员为老人提供义诊服务,免费为老人测血压,进行眼基础病筛查,逐一问诊,从专业的角度分别为老年朋友提供合理的治疗、用药建议及饮食指导。

通过开展义诊活动,为老年人普及健康管理、医养结合、慢性病管理等老年健康服务政策,打通服务老龄健康的最后“一公里”,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此次活动大力弘扬了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健康晚年。

反诈骗主题新闻稿范文 篇2

暑假将至,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高反诈防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6月29日,灵台县公安局中台派出所反诈民警深入灵台县职业中专开展“防范于心、全民反诈”普法宣传活动,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在宣讲中,反诈民警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围绕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类型手段、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以及被骗后应该怎么做等作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更生动形象地了解电信诈骗种类和手段,打好防诈“预防针”。同时,提醒同学们在网上购物、聊天、交友等活动中,要提高甄别诈骗信息的能力,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动员同学们积极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反诈”知识,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

此外,民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从校园欺凌、日常安全防范、禁毒宣传等方面,以典型的案例,通俗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讲解相关法律常识和安全防范措施。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向同学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防范和反校园欺凌行为、防溺水事故,并勉励同学们要踔厉奋发、立志成才。

同学们表示,开展“防范于心、全民反诈”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十分有意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广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还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识诈、反诈、防诈”氛围,提升了同学们的遵法、守法的意识,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奠定良好基础。

据悉,灵台县公安局将深入开展“防范于心、全民反诈”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让更多群众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达到“全民识诈、全民反诈”的宣传效果。

反诈骗主题新闻稿范文 篇3

近日,由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市普法办主办,市中立法律服务社、市法学会青年志愿队承办,韶关学院青年法学会协办的20xx年韶关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系列活动之“加强普法教育预防电信诈骗”《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普法进校园志愿活动在韶关学院成功开展。

志愿者们走进韶关学院大一新生军训场地,向新生们介绍诸如“发放助学金”、校园贷、刷单返利类等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例,加强他们对这几类诈骗行为危害性的认识。

同时,志愿者们在校内食堂门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志愿服务台,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挂图、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来往师生宣传普及反电诈知识。志愿者们在普法宣传时还向普法对象介绍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主要功能并邀请、帮助他们下载、注册,对完成注册的人员赠送活动礼品。

志愿者李艺介绍道,《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将于20xx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一部“小切口”的专门立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总结反诈工作经验基础上,大力加强了宣传教育和防范预警的制度构建。本次普法志愿活动走进校园,是为了提高青少年这一易受害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认识,并向韶关学院师生介绍我市反诈工作的相关部门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鼓励群众举报的奖励制度,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到全民反诈工作当中,以预防和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助力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发放近20__份宣传资料,号召近500名青年学生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APP。

反诈骗主题新闻稿范文 篇4

开学季是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高发期,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已经成为不法分子实行诈骗的新群体。为切实增强我校学生防范诈骗能力,减少校园诈骗案件的`发生,增强学生反诈骗意识。本学期开学以来,保卫处会同研究生院、材料学院、上海市文保分局闵行高校派出所、凌云派路派出所等部门,开展了各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反诈系列宣传活动。

2月19日至20日,针对开学初诈骗案件多发的特点,保卫处会同文保分局闵行高校派出所,对返校学生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在两校区学生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期间播放反诈骗视频,在公共区域设置反诈骗宣传横幅;在教室、宿舍等区域进行反诈骗宣讲,发放反诈骗宣传单;在新媒体平台进行为期一周的“开学季反诈骗必修课”系列专题推送等。

3月2日中午,保卫处会同材料学院、凌云路派出所在徐汇校区一食堂门口开展了以防诈骗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在活动现场,由学生平安志愿者向现场师生分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单,并通过展板的形式,介绍目前最为常见的12种电信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通过每个典型案例的介绍,让广大学生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

通过本次防诈骗系列宣传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师生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警惕,提高反诈防诈意识,增强识别力和抵抗力,降低诈骗案件案发率。今后,保卫处将一如既往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防诈骗主题宣传活动,使师生远离诈骗,确保财产安全。

反诈骗主题新闻稿范文 篇5

1、针对犯罪分子谎称帮忙直接转接到相关单位电话的伎俩,警方提醒:公安、银行和通信运营商系统的电话并非一个总机,相互间电话不能直接转接。

2、“眼见非为实”,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的号码。骗子往往通过“***号”软件,掩盖其真实号码,并虚假显示国家机关电话号码,骗取市民信任。警方提醒:市民接到类似电话,不要轻信,有疑问可挂断电话再回拨确认(网关电话“***号”功能是单通电话,客户回拨所显号码将拨通所冒充的真实电话,当场询问即可发现问题),或挂96110一8咨询。

3、警方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绝对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更不会会要求市民转账或开设网上银行进行资金操作,如在网络中遇到此种情况,千万不要去操作,可直接报警。

4、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警方提醒:公安、检察、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中,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绝对不会通过电话了解公民账户存款等隐私情况,如果涉及办案,必须当面出具工作证件及相关法律文书,当面进行询问,警方更不会通过电话方式做笔录,也不会在未出示相关身份证明的情况下,要求公民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余额等隐私资料。

5、目前任何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都未设立“国家安全账号”等名目的银行账号,所以凡是要求将你的存款转存至指定“安全账号”、“国家安全监理账户”以便“保全资金”的.,都是诈骗行为。

6、警方提醒储户、银行卡客户注意以下几点:

(1)千万不要泄漏自已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号、信用卡验证码(cvv)、密码:

(2)千万不要轻信不明来电,受其诱导去银行为自己账户开通手机银行功能(与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捆绑);

(3)千万不要轻信不明来电,受其诱导去银行将自已账户存款转存自己新开户,再持新开户银行卡到ATM柜员机进行所谓“修改密码”(实质是操作转账);

(4)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都无权询问客户的银行卡、账户密码;

(5)银行卡客户接收现汇或转账汇款,均不需要持卡到ATM柜员机进行所谓的“接收”操作,ATM柜员机不存在此功能;

(6)注意个人账户与单位账户的区别。个人账户名称为人名,单位账户名为单位全称;

(7)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固定客服电话号码长度均只有5位数,9字当头,如遇相关问题拨打对应银行固定客服电话查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