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孔子写的一封信格式范文(精选10篇)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虽隔着时空的隧道,但您的精神将我们联系。在别人眼里,您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但在我眼里您是一位和蔼的老人。包含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如茫茫大海上的灯塔,为黑暗中迷路的轮船指明方向。如一把锋利的刀斩断了为前途迷茫的人的心中的乱麻,如……
孔爷爷,您可能还不知道吧,您的《论语》一书拯救了当今社会多少因为种。种原因犯了错误或走上歧途的人,您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使我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温故而知新”使我懂得学习不能死学,要懂得正确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使我受益匪浅……
人这一生总有些磕磕绊绊,有些在生活中过不去的坎,有些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麻烦,这些问题对于我——一个刚来世界才十多年的学生来说正是即将面临的大挑战。我有时候因各种原因而飘飘然的时候,您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言惊醒梦中人,使我明白“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做值日时我想让人代替,这时脑中浮起您的教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让我望而却步。别人冤枉我时,您的“君子坦荡荡”一句话使我的心很平静。当难题难住我时,尽我所不能时,您的“不耻下问”既锻炼了我的胆子又使我解决了难题,真是一箭双雕啊!
虽然您与我们相隔了比银河还要遥远的距离,但您的精神还在,你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您知道您的思想主张在当今社会有多重要吗?正因有了你的教诲,有了您的宽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与人之间和睦的一面,我们太感谢您了!
此致
敬礼!
敬爱的孔老学者:
您好!
孔老学者您可否知道,您在我们现代,也就是二十一世纪,您可受欢迎了。就我现在对您的了解是这样的: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家,教育家。
您和您的弟子们写的《论语》这本书,每一个书店都有,我和我的同学们也都在背诵,您的学问特别深,我们大家都很尊敬您。您说过这样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说看见有才能,真正的人就应该想到向他们学习;看到有缺点的人就应该认真反省自己。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别人学习,不到要学习别人好的学习经验,还要借鉴别人的缺点,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些缺点并且及时改正。孔老学者您认为我的理解对不对?我非常喜欢您的这句话。现在好多学校都有你的雕像,下面还刻着您的名字和介绍。因为您的《论语》中好多内容都写在我们的课本里,时时刻刻教育着我们。
假如,我可以穿越时空道古代时候,我一定会拜你为师,好好学习您彬彬有礼的言行举止和丰富的学识。如果您能回到现代,我会带您到学校去见见我的同学们,去书店看看您给后代们留下的只是有多少人在学习。孔老学者您是我们大家的偶像,我要努力学习,像您看齐!但是您在《论语》中,我还有一句不明白的问题向您请教,在一“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不明白这句话里德“由”是谁,您的弟子在现代都是名人学者,而那个“由”呢?我希望您能回答我的问题。当您看到这封信时,应该是穿越时光后才送到您的手里,我希望您能来信回答这个问题,我会等待您的来信。
祝:您能穿越时光来到我们身边!
20xx年xx月xx日
孔子老师:
您好!
孔子老师,我是您的崇拜者,您的粉丝。您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您收了3000多个弟子,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人才,还有着“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称号。您还说过许许多多的至理名言,使我们后人一生受益,指引我们走上正义之道。
很小的时候,我曾经诵读过一些《论语》,只知道说这些话的人很了不起。随着慢慢地长大,再次重读《论语》,我才逐渐知道了那个伟大的“子曰”就是您。您赠言子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教导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特别是您告诫大家的那一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让我知道了君子是胸怀坦荡,十分安详,而小人经常局促忧虑,心中十分忐忑。如果你因做了坏事,心里忐忑不安,就要及时弥补过错。
在学校里,我有个同学以前有点小偷小摸,总是怕被别人发现,连别人跟她说话声音也有点颤抖。我看着她战战兢兢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于是我对她说:“君子是胸怀平坦宽广的,你想成为一位君子吗?”她似乎有点明白了,后来改掉了这个坏毛病,现在非常坦荡、快乐,还跟许多小伙伴又做起了朋友。这一句话也将让我终身难忘。
孔子老师,现在有不少名人都会穿越,您能穿越吗?假如有一天,您能来到了我的学校,成为了我的同桌,我一定会带你去到处逛逛,让您看看现在的高科技汽车、磁悬浮列车、航天飞机、智能手机……我还会教你怎样使用电脑,在网络上学习、上课、听音乐……当然,我一定会抓住机会向您请教,学习古文,弄懂仁、义、礼、智、信等为人处世之道。当然还要请您给我讲讲春秋时期的故事,丰富我的历史知识,好吗?可是,您能不能穿越到我们这个世纪里来呢?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您写信,如果您能穿越,那一定要来哦!“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在学校等着您!
此致
敬礼!
20xx年xx月xx日
亲爱的孔先生:
虽然你已经去世年,或许我们之间有了千年的代沟,但提起笔还是有许多话想对你说。
我有许多问题要问你,为什么选择“儒”去作为你的代名词?为什么你能在诸侯纷争时游说列国?为什么你在晚年还能坚持著书呢?如果你生活在现代的话,你会把这个社会变成什么样,社会又会把你变成什么样子呢?
你自然不会回答我的问题,不过我小时候看动画片时有人一提到你就会要肃然起敬,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啊?在我小脑袋中不停地想。
再大些时看了些书,发现你就像长辈一样和蔼可亲,是一位谈吐不凡有有点儒雅的老先生。
再大些看了一些有关评论你的书籍,我便在心中暗想,一位如同爷爷般慈祥的老先生,为什么会犯错误呢,难道你讲的所谓君子也是虚构的么?上小学五六年级时看了庄子,一位不同观点的人,他就像你的老师一样治道 ,他敢批评甚至反对你的,我发现他的观点有时感觉也是对的哦
上初中了,我开始设想你一直活到现在会怎么样呢?你会改变社会么?让人们都讲礼貌、尊敬师长、不去撒谎、不去抄袭,永远生活在一个美满和谐的社会中,这看起来似乎很理想,可一旦出现一个稍稍有些恶习的人就会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可人们像君子似的一次一次的放过他,让他身上的污点渐渐放大,感染许多人与他一起变坏,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啊!而如果你没有改变社会,你会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相信所有人在公共场所不会因为拥挤而去礼让他人,在车上给老人让座,这真是当代好人。
可你真的这么做了,在这人心险恶的社会里,你完全没有立足之地。你相信所有人,结果你被骗了。你在公共场所礼让他人,你会发现所有人几乎毫不客气的接受了,当你在车上给老人让座时也许会有人“捷足先登”哦。
我最想做的是你如果在现代社会上学你会学的比我们好么?虽你饱读四书五经,用文言文丝毫不逊色于他人,可你或许连乘除法都不懂哦!
所以你就好好呆在你们那个年代吧,认认真真的完成你的旷世大作吧,让你的英明继续名传四海哦,你的那些“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流传百世。
你,孔子,孔老先生用你独特的魅力继续灿烂几千年吧!
20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孔子老先生:
您好,很高兴可以以书信的方式和您探讨学习中的苦与乐。虽然《论语》这本书不是出自您的笔记,但里面的知识是您留给我们的,让我们从学习中体会这些知识。
在读《论语》这本书时,我明白了那些令人难以逐磨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为人处事之基本,学习应有的态度和孝敬父母基本应懂得的。根据您的观点,应该是百善孝为先,如果能做到这些再去学习一些知识。但我认为,当今的社会竞争能力这么强,我我们只要和父母做到最基本的礼貌就可以了,应该把大多数精力放到学习上才对。“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一句话使我明白了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团结周围的人而不是应为利害关系去相互勾结,小人则是因为厉害关系去相互勾结而不会用道义去团结周围的人。真正的君子是不慕名利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做一个君子就要做事坦荡,有大胸襟、大气度,做人诚信。而小人则会做事忧愁,局促不安,做什么事都没有自信。
尊敬的孔子老先生,我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些疑惑,希望和您共同探讨。在学习方法上,我应该向别人学习,正确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在学习中,连圣人也会出错,为什么我们只要有一道题转不过弯来,大人就会劈头盖脸大骂一顿。
孔子老先生,我认为您的观点过于偏激,您认为孝敬父母和学习是主要,种田种地的人没有出息,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些种田的人,什么也不会,那我们的生活保障便会出现问题,我们应该在实践与劳动中成长。
尊敬的孔子先生:
我是您的一个普通学生,相隔数千年后壮胆写信打扰您,不仅是为了向您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有几个问题亟待您的指教。
您生于鲁国,游历于各诸侯之间,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学富五车,经验丰富,您的儒家思想主张:“温、良、恭、俭、让”,前四个字让我心悦诚服,但“让”字让却不敢恭维。老子又作了一个与您如出一辙的论断:“我恒有三宝:一为勤,二为俭,三为不敢争天下先。”是吗?
我觉得凡事都不能太绝对了,做人行中庸一点,做事要视环境决定做人的标准,不能拘泥固执,该争的时候就争,该不让的时候就不要让,该表现的时候就得努力表现自己,捍卫自己。
在现实生活当中,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不让”且要“争”。先生有所不知,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而不像你当年国泰民安,无论是经济抑或是军事,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人民道德,都可谓瞬息万变。地方性的区位联系,国家之间的合作、互利,国际互联网等迅速发展让人叹为观止。试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安稳地依着祖宗的家产,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果断的“让”字,不参与,争取经济合作,不和别国在竞争中取得发展,那么历史又将推向何处呢?
孔子先生,您也许不知道,中华民族在19世纪遭受的是何等的苦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一份份不平等条约摆在清政府面前,他们可是您的好子孙,“让”、“让”、“让”……于是在一片“让”声当中您的家当被典当一空,至今还有许多文物还在列强的博物馆中呀!然而,您的子孙们又准备闭上眼睛休息了。
生灵涂炭,人民潦倒,便是如此“让”出来的。
还有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事要禀告先生您。1948年,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强大的新中国。1997年,香港在主席的据理力争下回归了祖国怀抱。二年后,澳门又回归祖国。静心闻着紫荆花和荷花的香味时,我明白了要靠努力争取国家强大的真谛。
看着香港澳门上空飘扬着的五星红旗,想起国家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我正确路线,综合国力不断升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们还能恪守您的一个“让”字吗?先生您说呢?请先生明察。
20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至圣孔子老先生:
您好!
您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来自20xx年的初中生李嘉平,我很崇敬您,因为您是圣人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噢,对了,我要告诉您一件大喜事。知道吗?您的弟子还有您的再传弟子根据您和您的弟子的言行编纂一本书,叫做《论语》。至今还在几万学生中流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样的语句,我们初中学生都知道。您和您的弟子的言论是世间的道理,是阐述人与人的言行。比如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让我明白了温习学过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当老师了。再比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就让我思考了好久,比如信,做人要讲信用,“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说出的话,首先要真实不虚、讲求信用。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都是不可以的,说话要言而有信。
人们说您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您的言论广为传诵。是的,您的话的确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句话为“一半论语治天下”影响可是很大的。
您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永远崇敬您。
孔子老先生,您多会儿能抽个空来光顾一下公元20x的中华路小学,到我们学校来吧,我会给您将更多故事。
敬爱的孔子老先生:
你好!
我是一名中学生,同样为您的崇拜者。从我记忆开始,身边的人就会常常聊起到您。您也是我第一个知道的鸣人、古人,所以我拿您视为我的偶像!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并非常冒昧的给您写下这封信,想表达一下我对您的敬仰之情。并且我们都是山东老乡,虽然年龄与辈分像隔着千山万水,但还是想借此信深切的问候您一下。并且有很多问题想问您,如果问得不好,请您不要见笑。鄙人才疏学浅。
孔子老先生,您当年的教育方法是怎样的呢?您是如何培养出七十二贤人的呢?您又是如何做到名垂千古的呢?如今的教育方法,就是“题海战术”(比股市步行翻越千山万岭都难),“以分为主”(只看成绩,不看能力)。出于这种教育下的我们,不上学的、退学的甚至自杀的有很多。所以真想知道您使用什么教育方法的,使得一个不上的、一个自杀的都没有。再看看如今的培养人才,贤人吧!故所谓是,培养书呆子了(没有一点办事能力)。而你当时处于科技不好的情况下培养的贤人们,能文能武,有智有谋。每个人的能力都很强,真想知道您是怎么培养的呢!至于您的名垂千古嘛!我已经有点儿知道是为什么了。一是您是独特的教学方法。二是您能培养出七十二贤人。三嘛!我想应该是因为《论语》吧!
说到《论语》嘛!我现在已经着手于此书了。其实几年前,我就买着本书了。当时买回来《论语》的时候,我只是翻了翻就放到书柜里了,这一方就是两年。书上现在已经落了一层层的灰了,当我现在再拿起这本书,才发现我原来真是对不起您了呢!也对不起《论语》了呢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都给我们这些学生讲了许多大道理呢!虽然每则仅有十几个字,但是都是能让我们牢记在心,启迪我们心灵的大道理。如果我早早就读了这本书,现在估计也成了个小贤才了呢!
圣人是指什么?指的就是能启化人类心灵,启化国家的人。您不就是这么一个人吗?所以在21世纪的如今大家都称您为“孔圣人”。都以您为的骄傲、世界的榜样!
今天我怀着敬仰之心并非常冒昧的写下这封信,不知道您是否能收到这封跨了几千年的信,希望您能收到我这个以您为榜样的当今中学生的信,也希望您能给我回信。
敬祝永圣!
20xx年xx月xx日
敬爱的孔子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您在别人的心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心中蓬勃生长。包含您的《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
您的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孔子老师,你知道吗?从我刚开始识字起,就开始读《论语》了,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您说过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我从《论语》中所学的第一句话,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我的爷爷曾给我解释过这句话的道理,而这个道理也一直铭记在了我的心中,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都一直牢记这句话,虚心向他人求教,使我受益匪浅。可能您会感到惊讶!想不到您的一句话会在几千年后改变了一个小男孩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但事情往往具有这样的戏剧性。在您所处的春秋时代,您周游了列国,去说服那些国君,用您“仁爱”的去治理国家,但却很少有人听您的,可就在以后的几千年里,您的儒家却成为最正统的,被文人们广为学习,而您也被尊为“圣人”。
您的庙宇被修了一番有一番。您的弟子已经远远超过三千之众,这些都是您所不知道的,可能您未成想过这些,但您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即使是在今天,还是有许多人去学习您,您的弟子甚至遍布世界各大洲。在国外的许多高等院校里都有“孔子学堂。”您的名字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代名词。至今许多的的地方,人们仍在研究《论语》这部凝就了你这一生的书,人们在书上把您标注为春秋时期伟大的家,教育家。孔爷爷,虽然我与你的某些观点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会认真研读《论语》,从中汲取智慧。
此致
敬礼
20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孔圣人:
您好。我是一名初中生,虽然我们素不相识甚至相隔千年,但您的儒家思想伴随着我成长。今天我给您写信,是为了一件惊天大事,那就是请您收我为徒。先生我知道您广收门徒,可谓“来者不拒”,所以请一定收我这个才貌双全、文武兼备的旷世奇才!先生读到这千万别笑,因为我是有备求师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先生您曾经提出学习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如何才能做到“不厌”呢?我为了钻透这个问题,顺利拜师,我死皮赖脸地请教了我们的“高傲才子”,在我不舍地追问下,他金口一张:“孔子说过‘学而不厌要先端正学习态度……’”师傅,他侵犯了您的著作权。师傅我知道了学习要首先学习做人,做个诚实的人,像我师兄颜回一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想已经功成名就的72位师兄就是我以后要学习的榜样。
多闻阙疑
先生您真是一个客观谨慎的圣人呀!您早料到土地要遭此一劫,特意给我留下口信和援招,只可惜徒弟悟性差。周末,我不顾母亲的反对,执意要自己去买鞋,因为我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妈妈帮我买鞋砍价了。妈妈一边不舍地给我钱,一边给我讲要怎样选鞋,要注意安全,我心不在焉,果真出了大事了,我到鞋店门口把车随便一放,就进去选择了一双妈妈永远也看不上的鞋,也没砍价,就直接离开鞋店了。到门口我傻眼了,车没了,最后还是妈妈帮我收拾了烂摊子。师傅,您认为我做得不对是吗?我已经知错了,因为您也让我也“多闻阙疑”。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先生您一直坚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理念,相信我的师兄颜回,在这方面是最让您得意的学生吧!在这方面我也不甘落后,我努力节食,努力听快乐的音乐。
师傅,您愿意收下我这个弟子吗?我愿意为您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我希望您慎重考虑,不要错失人才。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xx年xx月xx日